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气候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古气候期刊

《微生物学报》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他反映我国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报道我国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小型综述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科研管理和教学人员。本刊是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IARL”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2001年被遴选为《国家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该刊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希望对你有用,你也可以去找企鹅二三陆吧三五4酒8期看看《微生物学通报》1974年创刊,现已出版27卷161期,交换和发行到30多个地区,国外亦有一定量发行。曾获国家级优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奖。主要报道微生物学、生物工程、病毒学、细胞工程等领域的闻新科研成果、新技术和新进展。栏目有: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专论与综述、高等院校教学、新产品介绍、专家论坛、专题专栏。《微体古生物学报》是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份在微体古生物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它是地质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主要刊载微体古生物学分类,个体发育系统、演化及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及生命的演化等方面的文章。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研究服务。《微体古生物学报》创刊于1984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季刊,主编是原国嘉陵江地层委员会二叠纪分会主席盛金章院士,现主编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穆西南研究员。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十大沙漠之一,如此庞大面积的沙漠是我国北方沙尘的主要来源,当然它那干燥的气候,一点点水汽也被搜刮干净,假如它变成温带草原,会大幅改善北方气候吗?

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据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在2015年3月份发表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与古生态学》期刊上的论文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有两次标志性事件,一次是一次是距今700万年至530万年之间,一次是距今530万年之后的气候变迁。

其中距今600万年至530万年之间的气候事件与“地中海盐度危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这是发生在596万到533万年之前的地质事件,当时地中海与大西洋在直布罗陀被关闭,使地中海从此与大西洋切断,整个地中海被晒干了,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盐漠。

地中海几近消失

后果是断绝了西风带从地中海携带水汽向塔里木盆地输送的水分,导致下风方向塔里木盆地干旱化,而后期则是干旱的中亚高原以及青藏高原,榨干了西风带携带的最后一滴水汽,使得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汽几乎就是零,这个结果将告诉我们,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气候综合影响的结果,未来影响想要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很难!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草原,中国北方会怎么样?

首先第一个影响则是横亘中国北方的沙尘带将会消失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平均风力达到了5-6级以上,它将会携带漫漫沙尘,当每年夏秋季节,南方温暖水汽被北方干燥冷空气驱赶到更南方时,这些沙尘就会被西风带所裹挟,肆虐中国北方。

亚洲区域扬尘与气溶胶来源,中部亮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扬尘

当然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沙尘暴影响范围还是有限,更多的地方还是扬尘天气!但有一点要提醒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扬尘也是中国东部森林中营养物质的来源,这个有点类似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却能给南美的雨林带去营养一样!

撒哈拉沙漠的扬尘正在越过大西洋

第二个影响则是,经过草原上空的气流即使不带来水汽,至少也不会变得更干燥,美国莫哈维沙漠的焚风和大恶魔风如雷贯耳,它的形成于内华达州的阴冷空气,经过内华达山脉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分离形成降水或者降雪,当气流翻过山脉到达莫哈维沙漠时,变得非常干燥!

加州火灾

然后经过莫哈维沙漠时将会被沙漠上升气流加热,变成又热又干的大恶魔风!西风带的影响下,气流在翻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时早就将水汽抛弃,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极度干燥,在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加热,形成类似大恶魔风大风,它所经之处会吸收水分,造成北方气候干燥少雨的气候。

变成草原后,至少会给这股干燥气流加湿,不会再抽干北方的水汽,会大面积改善北方的降水环境,或者说至少不会再恶化!有朋友认为会改善黄土高原的降水,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而新疆的降水环境也将大幅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良性改变是有益的,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明,黄河和长江的源头降水都会增加,中国中东部地区遭受洪水的比例也会增加,凡事都是有两面,这个也是必须承受的后果,降水增加就是洪灾嘛,但只要不是突发的雨季,就是可控的,但谁又能知道气候会怎么变化呢?即使地球模拟器也无法准确预知后果。

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这个大草原能存在多久?

上文我们说明了塔卡拉玛干沙漠的成因和变成草原后的后果,假如真的变成草原,它能存在多久呢?可能要不了几年就把塔克拉玛干沙漠下存在的融雪水给抽干了!

这个后果很严重哦!

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唯一的水源是内流河和雪山融水,这些地下水的存在是其中绿洲的唯一水来源,现在变成了草原,那么在“大恶魔风”的作用下,这些草原的蒸发量将会更大,而常年5-6级的西北风,很快就会将这些水汽吹跑了,还得不到补充!

这会有什么结果?抽干了水分之后这里继续变成沙漠,而这次沙漠化是彻底的,因为之后连沙漠中的绿洲也消失了,地下水位比以前很低了嘛!

没事可不要随便假设,万一来一个像刘慈欣的《低温艺术家》那样的脑子抽筋的外星人帮忙实现了呢,看起来可能是美好的,但结果可能更糟!

当地的气候没有像以前那么干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征兆,证明环境在变好,我们未来的家园也是有可能会变好的。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生物学通报》等,微生物方面有《微生物学报》

气候论文期刊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6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3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 根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

我只知气候变化研究快报这本期刊,是本“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是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气候变化相关领域论文。

现在关于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有一些,但人工改造气候这个题目就非常大了,过去有人做过,没有下文,至于人工控制气候,那还不是当今气象学能够做的事了。想消灭一个台风,需要的能量大约是几十颗原子弹。

自然气候变化期刊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2020年前10个月全球平均气温高于工业化前(1850至1900年)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的3个最暖年份之一。气象学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性,极寒天气、高温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随之增加。澳大利亚去年年初遭遇森林大火,泰国去年上半年遭遇40年来罕见严重干旱,西伯利亚东北部去年6月观测到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未来的气候变化将导致热带雨林带区域性不均匀转移,造成全球多地发生干旱,威胁生物多样性和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不小科学研究表明,要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摄氏度以内,需要在203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2010年的水平减少45%。《巴黎协定》达成5年多以来,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国家越来越多。但是,各经济体的减排力度与实现《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并致力于实现摄氏度温控目标”仍存较大距离,全球面临的减排压力不小。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其中有75个缔约方通报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报告发现,即使某些国家加大了减排努力,综合效果和影响仍远远达不到要求。报告得出结论,目前各国采取的气候行动与遏制全球变暖所需的行动水平相差甚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不久前呼吁相关主要排放国应尽快提交国家目标,以便将其信息纳入最新报告中,为落实承诺、制定共同计划提供支撑。《自然气候变化》杂志文章认为,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全球每年需要减少10亿—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尽管疫情防控期间,二氧化碳排放略有下降,但要维持全球减排势头仍需各方携手努力,采取全球性策略,如大规模部署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减少对化石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等。加强气候治理迫在眉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2021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之年,要抓住后疫情时期的恢复计划以更绿色、更清洁的方式重振经济、重塑发展方式,各国都应采取更强有力、更雄心勃勃的计划。“应对气候危机是这个时代的关键性课题。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欧盟27国领导人去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上,就更高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决定到2030年时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至少55%,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后疫情时期的恢复阶段,欧洲将积极打造绿色复苏模式,例如,法国采取措施激励各类主体参与国家绿色增长和能源转型;欧盟提出“可持续欧洲投资计划”等,清洁能源、建筑翻新等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碳市场建设等措施,减排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中*对外承诺的碳减排2020年目标提前完成。此外,中*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帮助沿线国家建设水电、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各国共同实现绿色发展。“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方团结合作应对。特别是贫穷、脆弱国家更需要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自然气候变化》杂志撰稿人大卫·埃克斯坦表示,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共同解决气候问题,更需要国际层面的协商合作,以便在不同国情和利益诉求间寻求平衡,激励各方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6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3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 根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

以下列出几个大气科学的sci期刊目录,大气类sci期刊有40多种,这几个应该与你所关心气候变化比较贴近了,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的期刊哦,知识浩如烟海啊!呵呵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BimonthlyISSN:0256-1530SCIENCEPRESS,16DONGHUANGCHENGGENNORTHST,BEIJING,PEOPLESRCHINA,100717CLIMATEDYNAMICSMonthlyISSN:0930-7575SPRINGER,233SPRINGST,NEWYORK,USA,NY,10013CLIMATERESEARCHMonthlyISSN:0936-577XINTER-RESEARCH,NORDBUNTE23,OLDENDORFLUHE,GERMANY,D-21385CLIMATICCHANGEMonthlyISSN:0165-0009SPRINGER,VANGODEWIJCKSTRAAT30,DORDRECHT,NETHERLANDS,3311GZ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MonthlyISSN:0899-8418JOHNWILEY&SONSLTD,THEATRIUM,SOUTHERNGATE,CHICHESTER,ENGLAND,WSUSSEX,PO198SQJOURNALOFAPPLIEDMETEOROLOGYANDCLIMATOLOGYMonthlyISSN:1558-8424AMERMETEOROLOGICALSOC,45BEACONST,BOSTON,USA,MA,02108-3693JOURNALOFCLIMATESemimonthlyISSN:0894-8755AMERMETEOROLOGICALSOC,45BEACONST,BOSTON,USA,MA,02108-3693THEORETICALANDAPPLIEDCLIMATOLOGYMonthlyISSN:0177-798XSPRINGERWIEN,SACHSENPLATZ4-6,POBOX89,WIEN,AUSTRIA,A-1201

《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是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增长最快的两本刊物。《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推出,这两本期刊在今年6月双双实现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00篇的里程碑,同时两份刊物的论文投稿数和发表数继续快速增长。最新发布的2012年期刊引用报告(JCR)把《自然—通讯》列为全球十佳多学科科学期刊的第3位,《科学报告》位列第8. 《自然》杂志依然在多学科科学期刊分类中位列第1,其影响因子为,在2012年全年共被各类论文引用554,745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学期刊。根据2012年期刊引证报告,《自然—通讯》在2012年共被引用了7,000多次,其影响因子达到,目前已在全世界所有的科学期刊跻身前2%。《科学报告》今年第一次得到影响因子的评估,其影响因子在2012年达到,在56种多学科科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自然—通讯》的网站在2013年1-6月期间,已经有超过430万的页面访问量,目前每月收到的论文提交数量已经超过《自然》杂志。《自然—通讯》在今年前6个月发表了723篇论文,这一数字已经比2012年全年发表的702篇还要多。在今年上半年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目前已发表论文总量的36%,预计全年将发表1,650篇论文。《自然—通讯》为论文作者提供一个开放获取的选择, 38%的已发表论文是可以开放获取的,这些论文都遵守共同创作协议(CC)。《科学报告》是自然出版集团(NPG)增长最快的期刊,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集团旗下所有其他刊物。今年以来,《科学报告》已经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占到自2011年6月推出以来发表论文总量的一半。《科学报告》中的所有文章都是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C)下让读者开放获取的。今年以来,《科学报告》的网站已经有350万的页面访问量。《自然—通讯》在2012年期刊引证报告科学版中同另外18本《自然》旗下的刊物一起,跻身全球最佳50本期刊。该期刊引证报告科学版是考量了全球8,411本科学期刊后,所得出的排名结果。另外《自然》旗下的《自然气候变化》,其首次的影响因子就达到了,在所有环境科学类期刊中位列第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6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3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 根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创刊于2005年5月,英文版2010年创刊,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汉斯出版社有本气候变化研究快报,有涉及到这个领域

不是的哦,只是一本国际期刊(国外期刊),国际期刊不参与国内排名的,如果硬是要排名,只能算省级哦。你说的是这个吧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投稿

今年的年会主题: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征文范围:极端天气事件的机理研究;强对流、暴雨等灾害天气潜势、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与方法;热带天气系统形成机理及预报技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异常;台风路径、强度及风雨预报技术与方法。承办单位:天气学委员会、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国家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主席:端义宏 梁建茵S2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征文范围:2009年(国庆60周年、全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2009年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与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2010年发生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服务;气象灾害区划与影响评估;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承办单位:气象灾害与服务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席:陈振林S3 应对气候变化——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征文范围: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及气候变化的减缓等。承办单位:气候变化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主席:秦大河S4 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征文范围: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风能(电)、太阳能和空中水资源评估方法和开发利用研究;风能、太阳能资源数值模拟及其发电量预报研究;气候变化对风能、太阳能、空中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承办单位: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主席:罗 勇S5 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征文范围:城市气象探测技术与应用;城市精细气象预报与应用;城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适应与对策;城市化与城市大气环境;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城市气象服务与社会经济效益影响评估。承办单位: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北京市气象局主席:王迎春S6 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征文范围:人工影响天气新的理论认识和新的技术方法。承办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席:郭学良S7 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征文范围: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的作用;雷达产品、拼图软件开发;雷达技术保障;风廓线雷达等新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雷达探测产品质量控制。承办单位:雷达气象学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席:宋连春 李 柏 高玉春S8 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征文范围:农业气象灾害灾损和风险评估、风险区划与预警技术;气候变化应对;设施农业气象保障;农业气象遥感;作物生长模型;农用天气预报;草原、森林气象等。承办单位:生态与农业气象学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席:申双和 郭建平 梅旭荣S9 副热带季风与气候变化征文范围:副热带地区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副热带季风(降水)的监测、诊断与预测预报。承办单位:副热带气象委员会、华东区域气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主席:汤 绪S10 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征文范围: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土壤-植被-大气能量和水分交换研究;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陆面过程参数化研究;陆-气耦合大气数值模式研究。承办单位:干旱气象学委员会、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主席:张 强 马柱国 吕世华S11 空间天气自主资料应用与模式集成征文范围:空间天气自主资料的处理、分析及应用;基于空间天气自主资料的模式开发与集成;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空间天气类项目进展。承办单位: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席:王劲松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征文范围:云降水物理学;大气辐射学与大气环境;空基、地基对气候环境监测原理、反演方法与验证;中层大气探测与过程研究及气候环境效应;大气与空间电学临近空间监测技术和实验。承办单位:大气物理学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和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主席:赵春生S13 第二届气象期刊发展论坛——大气科学期刊编辑与创新发展征文范围:期刊编校流程优化和规范;刊物网页设计和网上采编系统建设;大气科学期刊的集团化发展;大气科学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承办单位:《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主席:丁一汇S14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征文范围:气候变化与重大疫情的关系;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城市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对人体生理状况的影响;不同天气条件对人体病理变化的影响;医疗气象预报方法与技术;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承办单位:医学气象学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气象局主席:王式功S15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征文范围:防雷减灾综合管理;雷电物理与应用研究;雷电监测、预警及其应用;防雷检测、评价及评估;雷电灾害调查与分析;雷电防护技术发展与应用。承办单位:雷电防护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主席:朱祥瑞五、论文征集与出版1.请按照本次年会的主题与各分会场征文内容向年会提交论文。应征论文应是2008年以后完成的科研成果,如已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请在文后加注相关信息。2.应征论文需在正文中标明分会场的编号(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3.每位作者的应征论文在同一个分会场不超过1篇,最多在3个分会场投稿(注:请勿同一篇文章投多个会场)。应征论文只需提交全文,全文中需含800字摘要。所投稿件应符合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征稿简则(见附件1)的要求。如与相关要求不符,主办单位有权删改。4.应征论文一律通过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网站提交,具体方法请见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网站(),征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10日。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6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3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 根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定稿不会退稿的。因为已经定稿了不会退稿费了。以上信息是在相关资料得知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我的也是就定稿会完了,后面就一直没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