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幼儿 语言教育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数学方法。
一、自身语言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幼儿学习语言树立榜样。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老师是最直接、最有权威的模仿对象。所以老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规范、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也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切忌生硬粗俗,要让优美的语言渗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在与幼儿的语言交往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启迪幼儿进行思维交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语言的培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课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要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关键在于思考。
如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问题,幼儿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语,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够背诵为止。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定势,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如《好朋友》这首诗歌多数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教幼儿一遍一遍地读,最终逐字逐句地背下来。这样幼儿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因而限制了幼儿思维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好朋友》这首诗歌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词来。
如:“小鸟”的朋友是谁?幼儿就会说出:蓝天、白云、草地、鸟笼、大树等。还可以用续编故事、讲生活经验等方式描述小鸟。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积极性,把幼儿思维语言发展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1、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到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做到“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不受生活经验、思维特点、成人标准的限制。有的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出现少词多字的现象,甚至用方言来表达。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外,还极力鼓励他们使用语言解决问题。
(2)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个别孩子的问题回答与自己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导致活动不能继续。教学要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
(3)减轻孩子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谁最聪明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一概以“说得完整”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较差的孩子。例如对发展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减轻发展的压力。
2、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学中幼儿除了和教师交流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同伴交谈。而在集中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发言说话的机会太少。针对这一问题,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1)让孩子想说。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激励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在上语言课时,我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发一张小卡片,奖励一朵小红花,并摸摸他的头或拥抱一下等给予肯定。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达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
(2)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感,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课间播报”、“自由交谈”等活动,使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会说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比如:在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很多树变了样,如杏树叶变红了、柳树叶变黄了等,同时又发现了它们像什么?如“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柳树的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有的“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跳舞”;“松树的树叶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这样幼儿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及时地说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要利用日常活动的有益资源,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三、语言教育渗透各科教学。
语言教育实际上和其他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为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各科教师的责任。在各科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各科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1、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心骨,不论是课堂游戏还是户外游戏都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要求幼儿不仅要动起来,而且要进行交流,了解游戏环节及游戏的目的所在,达到游戏的结果,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分配角色是关键,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要反复强调角色名称,然后请每个幼儿说说自己在该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如在唱歌比赛中扮小白兔的幼儿的任务是当裁判员等。
2、音美教学。
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渗透在音美教学活动之中。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听《春天来了》这首歌,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山里的野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并说说绘画中自己采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像什么?比如:螺旋线像什么?幼儿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像妈妈的头发,像攀登架,像螺丝,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思维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能力。
总之,在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培养思维语言”上下工夫。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广泛而良好的语言表达情景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机会,积极诱发他们多说话,做到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晰,连贯而有感情,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听故事等,达到看人说话,看物说话,看景说话,通过朗读诗歌、念绕口令等训练方式提高独自说话,与人对话的能力,充分肯定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取更大的进步。
【拓展内容】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言能力是指听、讲、读、写的能力,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尤其对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来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使这些语言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训练呢?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初入园的幼儿由于过度焦虑、紧张,会哭闹、拒食等,我就以大姐姐的身份亲一亲、抱一抱、摸一摸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除了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稳定幼儿的情绪,我还在非语言沟通中纳入语言沟通——交谈。我就以母亲般的爱心、耐心、细心,经常与幼儿一对一或一对二的面对面自由自主的语言交谈,使幼儿在亲子般语言交流中即得到情感的满足,又获得语言发展。
在语言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好动,喜爱新奇变化的事物,注意力分散,情绪不够稳定的特点,每次活动我都精心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制作一些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从而吸引和感染幼儿。发展孩子的语言不能只注重每天的几十分钟的语言教学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要,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会在讨论中学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日常生活中创设轻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激发幼儿语言的主动性、积极性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教师在创设活动区活动和区域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时,应注意在提供多种活动材料的同时,也给幼儿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避开教师的“监护”,打开心扉自由地与同伴交流,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组合。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出于游戏的需要,幼儿必须以角色的身份出现,用角色的口吻表达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会提出抗议:“妈妈说话是很轻的,不是你这样的。”于是,“妈妈”或会与之辩白:“我是假妈妈。”或改变自己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温柔地说话,体贴地照顾孩子,并友好地与周围人交往,语言技巧在游戏交往中自然地得到了实际锻炼和运用。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监护”中抽身,着力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也可以进行个别幼儿语言能力的指导。这样,幼儿就可以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观感觉、愿望(或要求)的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等实际交往的互动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家园携手,合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家长园地以及家长半日公开活动等方式,提醒家长配合幼儿园:使用规范的语言、多与自己的孩子交谈使幼儿得到更多语言锻炼、练习的机会;不断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多看、多听、多触摸,用感觉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我相信只要父母平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语言。
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将影响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娴熟流利的技能和口才,适应这高科技的社会和竞争潮流吧!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案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设计就是想让幼儿从身边最近的地方,最近的人出发, 使幼儿想说、多说、爱说,注重用完整的语言表示,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2: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重点难点
难点: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重点: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播放《家族歌》进入活动场地
2:大家齐唱《家族歌》。
3: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说说《我的家》活动规则:我家住在....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爸爸是做....妈妈是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也爱他们......(幼儿述说当中让他们自由发挥)
4:让幼儿轮流上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楚,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幸福感。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
所谓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而其采取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本文是我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探索和运用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处理、主要教学行为的预设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有效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与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选择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判断语言集体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其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从选材看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活动目标有两点:一是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二是激发阅读的兴趣。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幼儿角度出发,不仅突出语言还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多个领域教育因素,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努力体现目标的有效的整合。
2.收集并制作适宜的教学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具体需要什么教学具、教学具是否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周全并要充分准备的。如活动中师生都需要摆放小图片来学习讲述的,那教师就要事先准备相关图片;需要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那教师就要事先检查这些设备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在活动前还要尽量把一些抽象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遵循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原则。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选择何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多样化,在组织形式上力求突出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努力结合现代化。如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导入部分是采用故事还是猜谜形式;设计的提问是启发式还是开放式等,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来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以激活集体语言教学活动的气氛,有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如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教师将大图书制成了PPT幻灯投影,还将故事录音结合在课件里面,比较有效地体现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的新教育观念。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现场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管理行为,它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二是教学行为,它包含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预设行为和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时采用的教学行为两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包括:
1.导入环节要简洁生动。集体教学的导入环节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你爷爷有胡子吗?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与幼儿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
2.教学策略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的实质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教师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幼儿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师幼互动要积极和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各种语言艺术和魅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能有效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迸发智慧火花。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设问“什么也是圆圆的”后,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让“ 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关系和谐、互动有效。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俗称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评价体现为:
1.评价标准多条。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有再发展的动力。《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统一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每个幼儿被教师承认和赞许的愿望。
2.评价方式多样。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口头语言评价为多,而且词汇也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是提出“教师要活。”这个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拿来努力消化,并付诸实践,我们除了可以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以图画、身体动作如表情、眼神等方式来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层次。
3.评价时间多元。习惯上教师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活动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有的教师往往只对一个片面点进行评价,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是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的,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正因为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评价也应该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综观现在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如何有效,有效的程度到底如何,如何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就有待于我们幼儿教师继续努力去尝试和思索了。
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是我在真实、客观、科学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做一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幼儿学习语言始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3岁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语言的积极性高,喜欢听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但幼儿的儿童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所以有些发音不清楚或发出错误的声音。随着幼儿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较贫乏,所以,幼儿的语言表达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研究背景: 从语言获得规律来说,3-6岁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应该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创设语言发展的适宜环境,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才能把自己想要说的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往往可以从他的语言表达、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加以组织规范幼儿语言的表达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给予正确的引导。
研究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方法。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语言表达方法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想说、敢说、多说,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解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敢说与不想说,关注各个层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二)、研究内容
1、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
正确的发音,是语言交往的基础。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幼儿不开口表达,最是遇到翘舌音的时候,他们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话,只是摇头点头示意。所以我们家长老师共同合作,一块帮助幼儿解决发音问题。
2、在一日常规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幼儿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在一日常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多表达,幼儿们在一起时,可以引导他们相互攀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聊天,在课堂活动中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各种活动,促使幼儿应用自己的语言能力。
我常常找出一写简单有意思的词语,让幼儿来说,如"西红柿",我爱吃西红柿;西红柿吃了我们可以变漂亮;西红柿里面营养很丰富等等。给幼儿讲故事,听儿歌,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有的幼儿甚至自己要求单独表演呢!由此,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4、指导幼儿看图讲话。
幼儿虽然看不懂书上的字,但幼儿能看懂图片,而且幼儿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我经常拿一些图片让幼儿观看,看后引导幼儿张嘴说一说,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有时候说的特别的好,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
5、游戏活动刺激幼儿语言的表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引导法:积极引导幼儿主动表达,提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示能吸引幼儿好奇心的事物,引导幼儿张嘴和其他幼儿一起说。
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给幼儿示范,班级口语表达优秀的幼儿均可做榜样,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像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合作法: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现状,家长与教师要及时的沟通与合作,相互给予必要的意见或建议。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很好的表达自己,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提问法:有效性提问幼儿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成为理论,写出经验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对象,对幼儿语言表达进行调查了解,统计并分析原因,研究对象为店头镇中心幼儿园中班(天空班25名、海洋班25名、森林班25名)幼儿。
(2)、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2、研究试验阶段(—)
(1)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等理论知识。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定期开展语言活动。
(2)围绕课题计划、目标,从集体教学活动到日常生活活动,从游戏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幼儿园到家庭,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
(3)分析、讨论、修改课题方案。
3、研究总结阶段(—)
(1)、采用了观察法、对比法、记录法,对幼儿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语言表达交流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经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店头镇中心幼儿园虽然成立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领导下,我园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课题开展前,我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大中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写出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如何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善于语言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方法,写出课题方案;认真阅读、了解相关书籍幼儿语言表达法的书籍,网络资料查询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重要性。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实践研究报告。
2.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及成长发展。
3.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发表。
4.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
七、课题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1、以身作则,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新观念的学习。
2、收集实验的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3、本课题必须是真实、客观、科学的调查研究,合理运用引导法、示范法、合作法和记录法等进行研究。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学前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道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儿童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儿童发展
人类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离不开语言作为桥梁。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出生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为其入学后正规地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将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十二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对词义和语用的理解则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持续不断
的发展。由此推论,学前期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我对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从出生到进入小学阶段,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我们日常所说的学前期指的是孩子上幼儿园这段时期(3—6岁),即狭义的学前时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心理学家儿童语言教育家大量的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儿童语言发展的过成,无论他们出生的地点、出生后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如何,也无论他们掌握语言时间快慢、智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如何,儿童掌握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他们掌握母语的过程都很相似。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1岁左右为喃语阶段
喃语阶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咿呀学语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能自言自语似地发出各种声音,但并不代表有什么实际意思。但这阶段婴儿已能理解成人的一些面部表情和语调,能够对成人的某些手势和简单指令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成人大声呵斥,婴儿就会嚎啕大哭。成人对他微笑,孩子会对这个笑做出积极反应。
1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举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出的句子由一个单词构成,随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妈妈”在儿童语言中可以表示“妈妈回来了”,“妈妈抱抱我”“妈妈我要吃饭”等等,又或者“苹果”可以表示“那是一个苹果”,“我要吃苹果”“给你吃苹果好不好”等等。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半年时间。
3大约1岁半以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双词句又称电报句,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它具备了句法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但使用中仍常被简略、间断;结构不完整,主语、谓语和宾语三部分常被漏掉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称为“双”词句。双词句有两种组成形式:一种是围绕着主词展开的句子,主词外加上一个动作、一种属性或一种状态,如“宝宝手”、“娃娃掉”等,这被称为“主词句”;另一种是不使用主词的陈述,只是表示一个动作,如“吃饭”、“上街”、“踢球”等。
这个时期,婴儿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认识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婴儿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要积极应答,在宝宝说出词的时候可以拿着相应的东西并给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刺激宝宝的语言中枢。
4.大约在2岁半以后近入实词句阶段
实词句只用实词不用虚词,字数可以超过两个。例如:“妈妈打”“爸爸抱抱”等。
大约5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个阶段俄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已基本完成,能够正确的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要说的。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当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正如皮亚杰所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通过语言教育的不同活动,儿童脑中的大量信息都会被儿童用特定的词汇表达出来,他们的头脑中有那些事物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认知能力的一个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完成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教育,儿童能够学会学习运用语言交际的社会规则,例如:文明、礼貌用语,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讲话方式等。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从而使儿童能够在表达交流时能够自由自在,不至于害怕。在这样的场合情景下,儿童能够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与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时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关注,从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运用系统有效的方法与教育途径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
【2】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
所谓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而其采取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本文是我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探索和运用的一些收获: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处理、主要教学行为的预设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有效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并确定活动内容与目标。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选择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判断语言集体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如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其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从选材看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活动目标有两点:一是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二是激发阅读的兴趣。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从幼儿角度出发,不仅突出语言还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多个领域教育因素,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努力体现目标的有效的整合。
2.收集并制作适宜的教学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具体需要什么教学具、教学具是否能充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周全并要充分准备的。如活动中师生都需要摆放小图片来学习讲述的,那教师就要事先准备相关图片;需要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那教师就要事先检查这些设备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教师在活动前还要尽量把一些抽象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遵循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实效性等原则。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选择何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多样化,在组织形式上力求突出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努力结合现代化。如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导入部分是采用故事还是猜谜形式;设计的提问是启发式还是开放式等,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来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以激活集体语言教学活动的气氛,有效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教学有效开展。如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中,教师将大图书制成了PPT幻灯投影,还将故事录音结合在课件里面,比较有效地体现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的新教育观念。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现场的一系列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管理行为,它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二是教学行为,它包含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预设行为和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时采用的教学行为两种。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包括:
1.导入环节要简洁生动。集体教学的导入环节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你爷爷有胡子吗?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与幼儿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
2.教学策略要“因人而异”。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的实质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要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教师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幼儿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3.师幼互动要积极和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各种语言艺术和魅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能有效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迸发智慧火花。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设问“什么也是圆圆的”后,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让“ 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关系和谐、互动有效。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俗称教学反思。有效教学评价体现为:
1.评价标准多条。教学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有再发展的动力。《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也就是说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统一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尽量满足每个幼儿被教师承认和赞许的愿望。
2.评价方式多样。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口头语言评价为多,而且词汇也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是提出“教师要活。”这个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拿来努力消化,并付诸实践,我们除了可以口头语言评价,还可以以图画、身体动作如表情、眼神等方式来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层次。
3.评价时间多元。习惯上教师是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活动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有的教师往往只对一个片面点进行评价,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是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的,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正因为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评价也应该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不断激起幼儿的主体参与性,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综观现在的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如何有效,有效的程度到底如何,如何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就有待于我们幼儿教师继续努力去尝试和思索了。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学前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道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儿童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儿童发展
人类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离不开语言作为桥梁。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出生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为其入学后正规地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将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十二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对词义和语用的理解则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持续不断
的发展。由此推论,学前期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我对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从出生到进入小学阶段,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我们日常所说的学前期指的是孩子上幼儿园这段时期(3—6岁),即狭义的学前时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心理学家儿童语言教育家大量的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儿童语言发展的过成,无论他们出生的地点、出生后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如何,也无论他们掌握语言时间快慢、智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如何,儿童掌握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他们掌握母语的过程都很相似。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1岁左右为喃语阶段
喃语阶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咿呀学语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能自言自语似地发出各种声音,但并不代表有什么实际意思。但这阶段婴儿已能理解成人的一些面部表情和语调,能够对成人的某些手势和简单指令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成人大声呵斥,婴儿就会嚎啕大哭。成人对他微笑,孩子会对这个笑做出积极反应。
1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举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出的句子由一个单词构成,随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妈妈”在儿童语言中可以表示“妈妈回来了”,“妈妈抱抱我”“妈妈我要吃饭”等等,又或者“苹果”可以表示“那是一个苹果”,“我要吃苹果”“给你吃苹果好不好”等等。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半年时间。
3大约1岁半以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双词句又称电报句,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它具备了句法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但使用中仍常被简略、间断;结构不完整,主语、谓语和宾语三部分常被漏掉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称为“双”词句。双词句有两种组成形式:一种是围绕着主词展开的句子,主词外加上一个动作、一种属性或一种状态,如“宝宝手”、“娃娃掉”等,这被称为“主词句”;另一种是不使用主词的陈述,只是表示一个动作,如“吃饭”、“上街”、“踢球”等。
这个时期,婴儿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认识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婴儿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要积极应答,在宝宝说出词的时候可以拿着相应的东西并给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刺激宝宝的语言中枢。
4.大约在2岁半以后近入实词句阶段
实词句只用实词不用虚词,字数可以超过两个。例如:“妈妈打”“爸爸抱抱”等。
大约5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个阶段俄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已基本完成,能够正确的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要说的。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当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正如皮亚杰所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通过语言教育的不同活动,儿童脑中的大量信息都会被儿童用特定的词汇表达出来,他们的头脑中有那些事物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认知能力的一个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完成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教育,儿童能够学会学习运用语言交际的社会规则,例如:文明、礼貌用语,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讲话方式等。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从而使儿童能够在表达交流时能够自由自在,不至于害怕。在这样的场合情景下,儿童能够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与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时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关注,从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运用系统有效的方法与教育途径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
【2】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论文如下: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在 教育 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
采用直观形象的 方法 ,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
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 故事 。
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
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
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
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
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
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
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 句子 ,如:“老师,我要一本书,葫芦娃。”
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
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是我在真实、客观、科学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做一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幼儿学习语言始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3岁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语言的积极性高,喜欢听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但幼儿的儿童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所以有些发音不清楚或发出错误的声音。随着幼儿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较贫乏,所以,幼儿的语言表达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研究背景: 从语言获得规律来说,3-6岁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应该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创设语言发展的适宜环境,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才能把自己想要说的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往往可以从他的语言表达、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加以组织规范幼儿语言的表达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给予正确的引导。
研究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方法。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语言表达方法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想说、敢说、多说,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解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敢说与不想说,关注各个层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二)、研究内容
1、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
正确的发音,是语言交往的基础。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幼儿不开口表达,最是遇到翘舌音的时候,他们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话,只是摇头点头示意。所以我们家长老师共同合作,一块帮助幼儿解决发音问题。
2、在一日常规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幼儿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在一日常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多表达,幼儿们在一起时,可以引导他们相互攀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聊天,在课堂活动中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各种活动,促使幼儿应用自己的语言能力。
我常常找出一写简单有意思的词语,让幼儿来说,如"西红柿",我爱吃西红柿;西红柿吃了我们可以变漂亮;西红柿里面营养很丰富等等。给幼儿讲故事,听儿歌,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有的幼儿甚至自己要求单独表演呢!由此,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4、指导幼儿看图讲话。
幼儿虽然看不懂书上的字,但幼儿能看懂图片,而且幼儿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我经常拿一些图片让幼儿观看,看后引导幼儿张嘴说一说,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有时候说的特别的好,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
5、游戏活动刺激幼儿语言的表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引导法:积极引导幼儿主动表达,提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示能吸引幼儿好奇心的事物,引导幼儿张嘴和其他幼儿一起说。
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给幼儿示范,班级口语表达优秀的幼儿均可做榜样,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像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合作法: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现状,家长与教师要及时的沟通与合作,相互给予必要的意见或建议。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很好的表达自己,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提问法:有效性提问幼儿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成为理论,写出经验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对象,对幼儿语言表达进行调查了解,统计并分析原因,研究对象为店头镇中心幼儿园中班(天空班25名、海洋班25名、森林班25名)幼儿。
(2)、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2、研究试验阶段(—)
(1)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等理论知识。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定期开展语言活动。
(2)围绕课题计划、目标,从集体教学活动到日常生活活动,从游戏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幼儿园到家庭,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
(3)分析、讨论、修改课题方案。
3、研究总结阶段(—)
(1)、采用了观察法、对比法、记录法,对幼儿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语言表达交流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经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店头镇中心幼儿园虽然成立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领导下,我园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课题开展前,我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大中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写出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如何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善于语言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方法,写出课题方案;认真阅读、了解相关书籍幼儿语言表达法的书籍,网络资料查询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重要性。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实践研究报告。
2.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及成长发展。
3.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发表。
4.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
七、课题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1、以身作则,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新观念的学习。
2、收集实验的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3、本课题必须是真实、客观、科学的调查研究,合理运用引导法、示范法、合作法和记录法等进行研究。
语言是我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幼儿期运用一些恰当的技巧来发展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1:《怎样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与他人交流。然而,受生活 经验 、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使用“错误”语言。此时教师应正确对待“错误”,给幼儿以支持、鼓励。相信孩子会在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进行自我调整。教师积极的交往态度和高超的应答,不仅会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直接感知 多看 多听 多说 多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教师也可让每个幼儿在一次性杯子里种上一颗豆子,或其他花的种子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豆子长出了嫩芽”,“嫩绿的叶子。”通过 种植 与照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 教育 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 采用直观形象的 方法 ,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 故事 。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 句子 ,如:“老师,我要一本书,葫芦娃。”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2:《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教学方法。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教师也可让每个幼儿在一次性杯子里种上一颗豆子,或其他花的种子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豆子长出了嫩芽”,“嫩绿的叶子。”通过种植与照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瀚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4.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葫芦娃。”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3:《浅谈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培养》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来讲思维混乱的幼儿,语言表达也缺少条理性;思维能力强的幼儿,语言表达则顺畅自然。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一生的发展。可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语言发展;幼儿期;幼儿思维 1 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关键时期,据了解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实际情况都却并不让人乐观。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除了上幼儿园之外还报了各类的培训班,音乐、美术等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希望把让孩子多才多艺,这样往往忽视了语言教育。另外有些幼儿园无论是全园还是担任语言课的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的系统的幼儿语言教育培训,对语言教育缺乏全面整体的认识,导致对幼儿语言教育发展滞后。培养的方法要科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起到良好的作用。 统一授教,忽视个体差异。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一方面,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而不敢说话,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说话头头是道,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而性格孤僻的孩子则说话很小声,甚至都不敢说话,二者在语音知觉的发展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个别幼儿从一出生,语音知觉就受到特殊原因的影响,导致语音发展缓慢,这类现象是很难避免的。 重视语言教学,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 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仅仅停留在一周几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深入到一日生活的指导中去。语言教学只是关注在集体中的教学,而没有关注集体教学后的延伸活动,使得语言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显得单薄无力。 2 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努力提高幼儿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素质 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语汇贫乏.语言情境性成份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做到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做到坚持使用普通话,词汇搭配上准确无误,语句表达上通畅流利,表达上教师尽量少用“成人的话”做到浅显直接,多具体少抽象,句式要简短明了,更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适当情况下运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会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教育的引导策略 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教师不应急于纠正,而是在鼓励的前提下,让幼儿模仿同伴和老师的发音,从而改正幼儿的表达欠佳,及时纠正时,不要过于较劲,否则会挫伤幼儿的自信心,降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当诱饵答错问题时对此教师不能一概而论,或是加以严厉批评,可以采用引导、重复、安慰或转移问题等方法。当幼儿倾听不专注时我们应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允许个别幼儿有些“自由化”的行为。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有些幼儿表达能力强,是由于其语言发展水平略高些,我们不应把这类幼儿与其他幼儿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该看这类幼儿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此外,教师表扬的次数要适宜,内容要具体,要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以便于鼓励幼儿向更高的语言水平发展。对不肯说话的幼儿,我们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引导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近幼儿,逐渐进行语言沟通,使幼儿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并慢慢地敢说、爱说。 不要用幼儿园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造的气氛。其次是培养和谐、融洽、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最后,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断进行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形成和维持积极的、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的环境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行为能力的培养 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倾听行为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就要求教师应在平时的谈话、讨论活动中,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听说方法,使幼儿在教育氛围中建立初步的听说意识。还要注意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言行习惯。而一旦幼儿在听说的表现、习惯上有了哪怕只是一点的进步,教师应注意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表述行为的培养。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方法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进行言语的交际。因而,对幼儿表述行为的培养就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幼儿语言教育成效评价标准 幼儿园语言教育成效标准主要包括:幼儿能否有较敏感的听力和口语理解力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是否口齿清楚、连贯地对话和独白,以及能否形成大方自然说话语态;幼儿能否在生活与学习中创造性地应用所系的的语言;幼儿是否认识一定量的汉字并对文字产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幼儿是否具备握笔和控制笔画前的书写能力;幼儿是否全面学习和欣赏到了各类 儿童 文学作品,并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幼儿是否能复述一定量的儿歌、故事、诗词、 谜语 等;幼儿是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姿势等等。 4 小结 新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人的诸多素质中, 人际交往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所以幼儿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1. 关于幼儿园课堂鼓励语言 2. 幼儿教师励志语言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浅析论文 4. 学前语言教育论文 5.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学前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学前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要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道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儿童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儿童发展
人类交际交往离不开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离不开语言作为桥梁。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出生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为其入学后正规地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将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晚,十二岁以前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儿童对语音在学龄前期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的掌握,对词义和语用的理解则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持续不断
的发展。由此推论,学前期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我对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从出生到进入小学阶段,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我们日常所说的学前期指的是孩子上幼儿园这段时期(3—6岁),即狭义的学前时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心理学家儿童语言教育家大量的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儿童语言发展的过成,无论他们出生的地点、出生后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如何,也无论他们掌握语言时间快慢、智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如何,儿童掌握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他们掌握母语的过程都很相似。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1岁左右为喃语阶段
喃语阶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咿呀学语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能自言自语似地发出各种声音,但并不代表有什么实际意思。但这阶段婴儿已能理解成人的一些面部表情和语调,能够对成人的某些手势和简单指令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成人大声呵斥,婴儿就会嚎啕大哭。成人对他微笑,孩子会对这个笑做出积极反应。
1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举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出的句子由一个单词构成,随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妈妈”在儿童语言中可以表示“妈妈回来了”,“妈妈抱抱我”“妈妈我要吃饭”等等,又或者“苹果”可以表示“那是一个苹果”,“我要吃苹果”“给你吃苹果好不好”等等。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半年时间。
3大约1岁半以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双词句又称电报句,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三个词组成。它具备了句法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但使用中仍常被简略、间断;结构不完整,主语、谓语和宾语三部分常被漏掉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称为“双”词句。双词句有两种组成形式:一种是围绕着主词展开的句子,主词外加上一个动作、一种属性或一种状态,如“宝宝手”、“娃娃掉”等,这被称为“主词句”;另一种是不使用主词的陈述,只是表示一个动作,如“吃饭”、“上街”、“踢球”等。
这个时期,婴儿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认识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婴儿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要积极应答,在宝宝说出词的时候可以拿着相应的东西并给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刺激宝宝的语言中枢。
4.大约在2岁半以后近入实词句阶段
实词句只用实词不用虚词,字数可以超过两个。例如:“妈妈打”“爸爸抱抱”等。
大约5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个阶段俄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已基本完成,能够正确的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要说的。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当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正如皮亚杰所说,“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通过语言教育的不同活动,儿童脑中的大量信息都会被儿童用特定的词汇表达出来,他们的头脑中有那些事物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认知能力的一个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促进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完成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教育,儿童能够学会学习运用语言交际的社会规则,例如:文明、礼貌用语,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讲话方式等。通过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从而使儿童能够在表达交流时能够自由自在,不至于害怕。在这样的场合情景下,儿童能够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与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时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关注,从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运用系统有效的方法与教育途径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
【2】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
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本论文就是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进行研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摘要:" 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是学前教育机构在语言领域中使幼儿得到发展的总目标。从八十年代初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到九十年代初提出的"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反映出语言教育观的转变。即从原来语言教育的文学化、成人化、装饰化转变为工具化、实用化。因为语言不管有多少种功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的工具。人的语言之所以会产生,儿童的语言之所以会获得、会发展,都离不开交际需要这一原动力。
论文关键词: 语言交际、语言能力、发生发展、本质
人的语言之所以会产生,儿童的语言之所以会获得、会发展,都离不开交际需要这一原动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宏观上为我们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指出了方向,但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操作,需要我们对幼儿运用语言交往涉及到的语言环境,语言类型以及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进行思考分析,使之具体化,否则改革的实践就很难进行。
一、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提及语言教育,一般人会认为在幼儿阶段也就是讲讲故事,说说诗歌,每当与家长谈及这类话题,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家园以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着手。
一 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因为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交往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交际是一种语言的社会活动。语言的社会活动就需要用社会的交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语言。
用社会的交际的观点来看待语言,首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交际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任何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往环境中展开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发展幼儿的语言,就不可能是交际的语言。因此在发展幼儿语言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到了语言环境的因素,是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的首要前提。
由于人们认识到语言受环境的制约,因此社会语言学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环境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并且解释和使用也相当灵活随意。有的专指上下文;有的则是指交际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及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还有的把交际表达时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也列入语言环境的范围。[1]如此详尽的描述,给我们了解语言环境的种类进而去把握受环境制约的.语言类型提供了可能,但也给操作带来了困难。因为多角度的环境种类必然会产生多角度的语言类型,而多角度的语言类型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那么在诸多的语言环境种类中,有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环境呢?
我们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交往环境是有的,它就是"交际场合"。因为在交际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中,交际场合最具概括力,不论是交际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还是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它们都可以统一在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交际场合中。"场合"是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
在交际场合中,社会时间、地点形成了社会环境因素,自然时间与自然地点形成了自然环境因素,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目的、身份等)形成了交际时的情况,抓住了交际场合,也就带起了其它三者,因此"交际场合"在语言诸环境中占有主导地位。
现在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幼儿的语言交往环境,以进一步了解其语言交往类型。幼儿由于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与成人或同伴的交往基本上是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中,因此幼儿与人的交往主要为面对面的交际场合,但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目的不同,这种面对面的交际场合实际上表现为二类。一类是交际双方以此时此地情景作为交谈内容的交往环境,表现为幼儿在家、在园与家长、教师、同伴共同玩玩具,看图片等此时此地有一具体内容为双方共同感知的交往环境上;另一类是交际双方以彼时彼地的事件作为交谈内容的交往环境,表现为幼儿在家、在园与成人或同伴谈论星期天的游玩、幼儿园的大型活动、邻家的小伙伴的轶事等发生在彼时彼地的事件,无交际双方共同感知内容的交往环境上。
不同的语言环境会给幼儿在语言的使用上带来不同的影响,产生出不同的语言交往类型,将交往环境--交际场合进行了分析思考与区分,也就为交往环境中的语言类型的分析思考与区分提供了前提。
二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儿童学习的起点,没有兴趣,阅读就会成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学龄前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而相关的阅读教育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孩子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因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应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摆放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除此以外,我们还根据幼儿听读识字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其次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买些符合其年龄的书籍,但并非一定要买许多的书。比较好的做法是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多带孩子去商店转转,告诉他们书的种类很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从而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其认识到看书与看电视不一样。此外,还可以多让孩子看些图文并茂的书,以此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其阅读兴趣 第三,好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的重要环节。虹口区实验幼儿园的李建君老师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开展"广而浅"的语言教育内容值得借鉴:1、选择幼儿自我认识及日常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教育内容。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
二、语言是儿童学习的对象,要善于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语言学习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虚饰物。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儿童的语言交际在1-5岁之间从非语言交际转换想语言交际,其掌握语言是大量的依靠生活在言语交往环境中自然获得的。然而由于言语自身存在着许多语音、词汇、语法及言语交际的规则,儿童必须经过大量的专门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生活中的时时刻刻都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善于为孩子创造机会,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很容易被开发的。
一首先从培养自信心入手,因为孩子的自信心是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认为除了先天的生理因素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有引导着儿童的心里因素,所以儿童的心理因素也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大人应主动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孩子在语言上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学习语言最直接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模仿成人的交谈,模仿故事中的艺术语言。于是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注意规范自己的语言,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自信的说出想要表达的东西。
二 注意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三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的实证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语言"这个笼统的概念的分析,在语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好些误解,例如,名为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而衡量指标却只有"是否完整连贯"一项,实际上是只注重了口头语言中的独述语言;片面注重幼儿语言的完整连贯,注重幼儿能否在课堂上独自一人讲述生活经验与故事,而对对话语言没有引起重视。只看到对话语言的形式具有情景性,不完整、不连贯,看不到情景性语言本身还是一种一定交往环境中所必需的语言形式。对幼儿出现的情景性语言只看到连贯性语言水平低的一面,看不到幼儿还有着在适当的场合采用适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一面。这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为了进一步探索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的途径,并使之具有操作性,我们从上述理论思考出发,对幼儿语言交往涉及到的环境,语言类型,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进行了讨论,并分析出幼儿期的语言交往环境的两种类型,及其制约着口语交往的两种方式(语言类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个实证性的研究。具体做法是:
(1).创设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一种为交际双方以此时此地情景作为交谈内容的场合。
在研究中,具体表现为让幼儿看图片向主试讲述图片内容。我们假设:"看图讲述"是一种以图片为支持物的讲述形式,因此这一交往环境(场合)具有产生情景性语言形式的可能性。图片能使幼儿把它作为传递信息的辅助工具,讲述时,由于与主试共同感知着图片,边指点边说,语句不完整,容易使用代词。
另一种为交际双方以彼时彼地的事件作为交谈内容的场合,在研究中,具体表现为让幼儿看图片后离图向主试讲述图片内容。我们假设,"离图讲述"这一交往环境(场合)具有产生连贯性语言形式的可能性。因为图片这一情景因素消除后,幼儿无法借它传递信息,语言表达在逻辑上必须完整连贯。
(2).将同一水平和同一幼儿(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一轮为等组,采用看图和离图讲述两种语境,另一轮为轮组。
采用看图讲述和生活经验讲述两种语境)在两种场合中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比较的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同一水平和同一幼儿在两种语境中表现出的语言形式确实不一样。在有图讲述中,幼儿的语句表现出情景成分高,短句、不完整句子,使用代词多,表现出情景性语言的形式倾向;而在离图讲述中,幼儿的语句相对完整连贯,情景成分低,表现出连贯性语言的形式倾向。经统计检验,两者间的差异达到显着程度。
同一水平或同一幼儿在两种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倾向,表明幼儿具有情景性语言的形式和连贯性语言形式,表面看来,幼儿在两种语境中都为独自一人向听者讲述图片的内容,都可以看成表现功能,而实际上,在环境的制约下,功能发生了变化,离图讲述仍是表现功能,而看图讲述由于听者与说者共同感知着图片这一情景因素,表现功能已经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功能了。因此,在看图讲述中产生的语言类型实质上是对话语言,而在离图讲述中产生的语言类型为独述语言。
同一水平或同一幼儿在两种语境中表现出两种语言类型还表明:幼儿能够知觉语言环境的不同,并能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调整转换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自己的语言与环境相适合。
整个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关于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的思考可以实证,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略)
语言是我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幼儿期运用一些恰当的技巧来发展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1:《怎样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与他人交流。然而,受生活 经验 、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使用“错误”语言。此时教师应正确对待“错误”,给幼儿以支持、鼓励。相信孩子会在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进行自我调整。教师积极的交往态度和高超的应答,不仅会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直接感知 多看 多听 多说 多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教师也可让每个幼儿在一次性杯子里种上一颗豆子,或其他花的种子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豆子长出了嫩芽”,“嫩绿的叶子。”通过 种植 与照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 教育 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 采用直观形象的 方法 ,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 故事 。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 句子 ,如:“老师,我要一本书,葫芦娃。”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2:《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教学方法。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教师也可让每个幼儿在一次性杯子里种上一颗豆子,或其他花的种子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豆子长出了嫩芽”,“嫩绿的叶子。”通过种植与照料,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瀚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4.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葫芦娃。”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篇3:《浅谈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培养》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来讲思维混乱的幼儿,语言表达也缺少条理性;思维能力强的幼儿,语言表达则顺畅自然。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一生的发展。可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语言发展;幼儿期;幼儿思维 1 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关键时期,据了解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实际情况都却并不让人乐观。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除了上幼儿园之外还报了各类的培训班,音乐、美术等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希望把让孩子多才多艺,这样往往忽视了语言教育。另外有些幼儿园无论是全园还是担任语言课的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的系统的幼儿语言教育培训,对语言教育缺乏全面整体的认识,导致对幼儿语言教育发展滞后。培养的方法要科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起到良好的作用。 统一授教,忽视个体差异。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一方面,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而不敢说话,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说话头头是道,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而性格孤僻的孩子则说话很小声,甚至都不敢说话,二者在语音知觉的发展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个别幼儿从一出生,语音知觉就受到特殊原因的影响,导致语音发展缓慢,这类现象是很难避免的。 重视语言教学,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 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仅仅停留在一周几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深入到一日生活的指导中去。语言教学只是关注在集体中的教学,而没有关注集体教学后的延伸活动,使得语言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显得单薄无力。 2 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努力提高幼儿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素质 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语汇贫乏.语言情境性成份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做到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做到坚持使用普通话,词汇搭配上准确无误,语句表达上通畅流利,表达上教师尽量少用“成人的话”做到浅显直接,多具体少抽象,句式要简短明了,更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适当情况下运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会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教育的引导策略 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教师不应急于纠正,而是在鼓励的前提下,让幼儿模仿同伴和老师的发音,从而改正幼儿的表达欠佳,及时纠正时,不要过于较劲,否则会挫伤幼儿的自信心,降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当诱饵答错问题时对此教师不能一概而论,或是加以严厉批评,可以采用引导、重复、安慰或转移问题等方法。当幼儿倾听不专注时我们应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允许个别幼儿有些“自由化”的行为。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有些幼儿表达能力强,是由于其语言发展水平略高些,我们不应把这类幼儿与其他幼儿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该看这类幼儿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此外,教师表扬的次数要适宜,内容要具体,要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以便于鼓励幼儿向更高的语言水平发展。对不肯说话的幼儿,我们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引导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近幼儿,逐渐进行语言沟通,使幼儿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并慢慢地敢说、爱说。 不要用幼儿园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造的气氛。其次是培养和谐、融洽、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最后,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断进行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形成和维持积极的、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的环境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行为能力的培养 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倾听行为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就要求教师应在平时的谈话、讨论活动中,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听说方法,使幼儿在教育氛围中建立初步的听说意识。还要注意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言行习惯。而一旦幼儿在听说的表现、习惯上有了哪怕只是一点的进步,教师应注意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表述行为的培养。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方法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进行言语的交际。因而,对幼儿表述行为的培养就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幼儿语言教育成效评价标准 幼儿园语言教育成效标准主要包括:幼儿能否有较敏感的听力和口语理解力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是否口齿清楚、连贯地对话和独白,以及能否形成大方自然说话语态;幼儿能否在生活与学习中创造性地应用所系的的语言;幼儿是否认识一定量的汉字并对文字产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幼儿是否具备握笔和控制笔画前的书写能力;幼儿是否全面学习和欣赏到了各类 儿童 文学作品,并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幼儿是否能复述一定量的儿歌、故事、诗词、 谜语 等;幼儿是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姿势等等。 4 小结 新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人的诸多素质中, 人际交往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所以幼儿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1. 关于幼儿园课堂鼓励语言 2. 幼儿教师励志语言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浅析论文 4. 学前语言教育论文 5.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幼儿 语言教育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数学方法。
一、自身语言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幼儿学习语言树立榜样。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老师是最直接、最有权威的模仿对象。所以老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规范、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也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切忌生硬粗俗,要让优美的语言渗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在与幼儿的语言交往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启迪幼儿进行思维交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幼儿语言的培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课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要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关键在于思考。
如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问题,幼儿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语,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够背诵为止。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定势,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如《好朋友》这首诗歌多数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教幼儿一遍一遍地读,最终逐字逐句地背下来。这样幼儿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因而限制了幼儿思维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好朋友》这首诗歌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词来。
如:“小鸟”的朋友是谁?幼儿就会说出:蓝天、白云、草地、鸟笼、大树等。还可以用续编故事、讲生活经验等方式描述小鸟。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积极性,把幼儿思维语言发展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1、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到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做到“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不受生活经验、思维特点、成人标准的限制。有的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出现少词多字的现象,甚至用方言来表达。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外,还极力鼓励他们使用语言解决问题。
(2)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个别孩子的问题回答与自己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导致活动不能继续。教学要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
(3)减轻孩子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谁最聪明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一概以“说得完整”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较差的孩子。例如对发展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减轻发展的压力。
2、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学中幼儿除了和教师交流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同伴交谈。而在集中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发言说话的机会太少。针对这一问题,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1)让孩子想说。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激励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在上语言课时,我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发一张小卡片,奖励一朵小红花,并摸摸他的头或拥抱一下等给予肯定。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达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
(2)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感,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课间播报”、“自由交谈”等活动,使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会说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比如:在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很多树变了样,如杏树叶变红了、柳树叶变黄了等,同时又发现了它们像什么?如“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柳树的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有的“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跳舞”;“松树的树叶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这样幼儿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及时地说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要利用日常活动的有益资源,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三、语言教育渗透各科教学。
语言教育实际上和其他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为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各科教师的责任。在各科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各科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1、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心骨,不论是课堂游戏还是户外游戏都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要求幼儿不仅要动起来,而且要进行交流,了解游戏环节及游戏的目的所在,达到游戏的结果,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分配角色是关键,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要反复强调角色名称,然后请每个幼儿说说自己在该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如在唱歌比赛中扮小白兔的幼儿的任务是当裁判员等。
2、音美教学。
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渗透在音美教学活动之中。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听《春天来了》这首歌,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山里的野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并说说绘画中自己采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像什么?比如:螺旋线像什么?幼儿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像妈妈的头发,像攀登架,像螺丝,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思维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能力。
总之,在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培养思维语言”上下工夫。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广泛而良好的语言表达情景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机会,积极诱发他们多说话,做到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晰,连贯而有感情,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听故事等,达到看人说话,看物说话,看景说话,通过朗读诗歌、念绕口令等训练方式提高独自说话,与人对话的能力,充分肯定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取更大的进步。
【拓展内容】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言能力是指听、讲、读、写的能力,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尤其对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来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使这些语言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训练呢?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初入园的幼儿由于过度焦虑、紧张,会哭闹、拒食等,我就以大姐姐的身份亲一亲、抱一抱、摸一摸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除了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稳定幼儿的情绪,我还在非语言沟通中纳入语言沟通——交谈。我就以母亲般的爱心、耐心、细心,经常与幼儿一对一或一对二的面对面自由自主的语言交谈,使幼儿在亲子般语言交流中即得到情感的满足,又获得语言发展。
在语言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好动,喜爱新奇变化的事物,注意力分散,情绪不够稳定的特点,每次活动我都精心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制作一些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从而吸引和感染幼儿。发展孩子的语言不能只注重每天的几十分钟的语言教学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要,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会在讨论中学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日常生活中创设轻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激发幼儿语言的主动性、积极性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教师在创设活动区活动和区域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时,应注意在提供多种活动材料的同时,也给幼儿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避开教师的“监护”,打开心扉自由地与同伴交流,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交谈,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组合。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出于游戏的需要,幼儿必须以角色的身份出现,用角色的口吻表达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会提出抗议:“妈妈说话是很轻的,不是你这样的。”于是,“妈妈”或会与之辩白:“我是假妈妈。”或改变自己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温柔地说话,体贴地照顾孩子,并友好地与周围人交往,语言技巧在游戏交往中自然地得到了实际锻炼和运用。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监护”中抽身,着力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也可以进行个别幼儿语言能力的指导。这样,幼儿就可以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观感觉、愿望(或要求)的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等实际交往的互动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家园携手,合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家长园地以及家长半日公开活动等方式,提醒家长配合幼儿园:使用规范的语言、多与自己的孩子交谈使幼儿得到更多语言锻炼、练习的机会;不断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多看、多听、多触摸,用感觉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我相信只要父母平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语言。
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将影响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娴熟流利的技能和口才,适应这高科技的社会和竞争潮流吧!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案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设计就是想让幼儿从身边最近的地方,最近的人出发, 使幼儿想说、多说、爱说,注重用完整的语言表示,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2: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重点难点
难点: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重点: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播放《家族歌》进入活动场地
2:大家齐唱《家族歌》。
3: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说说《我的家》活动规则:我家住在....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爸爸是做....妈妈是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也爱他们......(幼儿述说当中让他们自由发挥)
4:让幼儿轮流上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楚,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幸福感。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
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研究"是我在真实、客观、科学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做一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幼儿学习语言始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3岁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语言的积极性高,喜欢听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但幼儿的儿童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所以有些发音不清楚或发出错误的声音。随着幼儿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较贫乏,所以,幼儿的语言表达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研究背景: 从语言获得规律来说,3-6岁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应该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创设语言发展的适宜环境,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才能把自己想要说的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往往可以从他的语言表达、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加以组织规范幼儿语言的表达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给予正确的引导。
研究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方法。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语言表达方法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想说、敢说、多说,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解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敢说与不想说,关注各个层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二)、研究内容
1、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
正确的发音,是语言交往的基础。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幼儿不开口表达,最是遇到翘舌音的时候,他们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话,只是摇头点头示意。所以我们家长老师共同合作,一块帮助幼儿解决发音问题。
2、在一日常规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幼儿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在一日常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多表达,幼儿们在一起时,可以引导他们相互攀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聊天,在课堂活动中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各种活动,促使幼儿应用自己的语言能力。
我常常找出一写简单有意思的词语,让幼儿来说,如"西红柿",我爱吃西红柿;西红柿吃了我们可以变漂亮;西红柿里面营养很丰富等等。给幼儿讲故事,听儿歌,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有的幼儿甚至自己要求单独表演呢!由此,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4、指导幼儿看图讲话。
幼儿虽然看不懂书上的字,但幼儿能看懂图片,而且幼儿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我经常拿一些图片让幼儿观看,看后引导幼儿张嘴说一说,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有时候说的特别的好,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
5、游戏活动刺激幼儿语言的表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引导法:积极引导幼儿主动表达,提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示能吸引幼儿好奇心的事物,引导幼儿张嘴和其他幼儿一起说。
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给幼儿示范,班级口语表达优秀的幼儿均可做榜样,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像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合作法: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现状,家长与教师要及时的沟通与合作,相互给予必要的意见或建议。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想说、敢说和喜欢说,很好的表达自己,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提问法:有效性提问幼儿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实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成为理论,写出经验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对象,对幼儿语言表达进行调查了解,统计并分析原因,研究对象为店头镇中心幼儿园中班(天空班25名、海洋班25名、森林班25名)幼儿。
(2)、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2、研究试验阶段(—)
(1)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等理论知识。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定期开展语言活动。
(2)围绕课题计划、目标,从集体教学活动到日常生活活动,从游戏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幼儿园到家庭,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
(3)分析、讨论、修改课题方案。
3、研究总结阶段(—)
(1)、采用了观察法、对比法、记录法,对幼儿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语言表达交流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经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店头镇中心幼儿园虽然成立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领导下,我园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课题开展前,我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大中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写出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如何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善于语言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方法,写出课题方案;认真阅读、了解相关书籍幼儿语言表达法的书籍,网络资料查询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重要性。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幼儿语言表达方法的实践研究报告。
2.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及成长发展。
3.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发表。
4.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
七、课题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1、以身作则,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新观念的学习。
2、收集实验的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3、本课题必须是真实、客观、科学的调查研究,合理运用引导法、示范法、合作法和记录法等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