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456
阿 飞 正 传 1991年第三十六届亚太电影展中,王家卫凭借《阿飞正传》 摘走了最佳导演奖,从此家卫风格被很多人推崇。 这是一部反映六十年代的怀旧影片,颓废,空虚,似乎让人搞不清楚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觉得,王家卫其实是用六十年代斑驳的镜子照出了九十年代灵魂疲惫的影子。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它的画面和对白,而它受到推崇的原因则是导演选择了优秀的摄影,组织好了他想达到的画面效果,又找到了最优秀的演员,很好的诠释了对白和情节。所以,我要从画面和对白来分析本片。 [说明:方括号中的话是分析影片后整理出的潜台词。] 这部电影的色彩和感情基调都像旧照片一样:阴暗的公寓小屋,一张不太整齐的床,随地散落的衣物,烟灰缸,百叶窗……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是颓废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对感情的无所谓,毫无顾忌的放逐自己,伤害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故事一开始,镜头跟在张国荣身后,一阵响亮空旷的皮鞋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第一个场景——小卖店,这是张国荣和张曼玉相识的地方。画面中斑驳脱落的墙皮,主人公有些摇曳的身体,一开场就定好了全片的路线——不羁、衰败。这时,画面中穿插了一个钟表即将指向三点的镜头,这是一处伏笔。因为不久之后,观众们就听到了张国荣那一段最经典的台词:“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由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一个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 原来,他每次都是三点来这里。(这也使我想到了怎样通过镜头来表现习惯,还不会让观众觉得累赘。)自此,张国荣与张曼玉成为朋友。 当暗淡的黄绿色画面中出现夏威夷慵懒的吉他声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片与影片内容不太相符的景象——浓密的热带丛林,其实,这是影片的一条线索,贯彻始终。正是这一幅夏威夷景象使主人公有借口放纵自己,也正是这个地方引发了所有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影片的第二个场景,也是主要场景之一——张国荣的家。 我们可以发现室内布置比较零乱,但主人公的个人形象却丝毫不乱,也许这也是那个社会中那一类人的普遍现象。就好像结尾处当梁朝伟出现在那个极其狭窄的阁楼中,认真的修剪自己的指甲,整理自己的发型一样。 在影片进行到很短的时间之后,张国荣和张曼玉的感情就结束了。因为张曼玉提到了一个会锁住张国荣自由的问题——结婚,在张国荣看来,这件事是在计划和安排他的生活,可是他是一只没有脚的鸟,从天空飞过,无拘无束这样被安排好的生活他没有办法接受,所以只有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张曼玉慢慢的穿好衣服,她的留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可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很决绝的话“我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导演表现这一段故事时,用了不同的画面结构:起初,在这个场景中有一段较长的镜头都是给主人公面部特写,不仅可以通过演员的精彩演技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使画面看起来很紧凑,尤其不经意间闪过的正在工作的电扇,更让我们觉得空气很闷,话题也不太顺畅。之后,事情以分手告终,镜头推远,构图也变的透气了,前后两种鲜明的对比使画面看起来松紧有致。 然后他回到了养母的家,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他回家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佣人。物品的陈设,家里的环境都显的很阔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张国荣可以在外面也住着比较奢侈的房子。 养母喝的很醉,张国荣从卫生间把她扶到了床上,之后又一个动作就是用手擦去了养母嘴边的污物,然后又抹到了被子上。这个动作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伸手去擦,说明他关心养母,可是又顺手抹到了被子上就有些不解了。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去洗手,而不是毫不在乎的弄脏自己的家。这个问题到养母第二次在影片中出现时,我们就会明白了。张国荣去找那个让养母伤心的男人,并把这个看上去高大英俊的男人打的跪地求饶,只得交出来的一对耳坠。 在这里他认识了跳肚皮舞的舞女——咪咪(刘嘉玲)。打人的时候,张国荣看起来很疯狂,甚至拿出了铁锤,砸坏了更衣室的玻璃和洗脸池。镜头就在这个小空间里随着张国荣移动,野蛮的动作凶狠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痞”。可打完之后,他却走到镜子前很沉着的整理起了头发,还优雅的对身后的咪咪说:“你可以去换衣服了。”这些细节让我们又多认识了张国荣扮演的这个角色。 接着,耳坠这个小道具又派上了用场。张国荣看出咪咪很喜欢这对耳坠,就抛给了她,可是只有一只。于是她跟着张国荣回家了。这样,她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女主角,开始在张国荣家生活。 在这段故事中,有一段情节很有趣,就是张国荣征服了刘嘉玲之后心情很好的跳舞,画面中他在镜像和场景中交替出现,画面流畅,轻松。 不久,养母第二次出场,为我们解开了很多疑问。原来只有她知道张国荣的生母是谁,可她却把这个秘密守了十多年都不说。在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母子关系,而是憎恶敌对的关系,也明白了原来张国荣对生活的态度都源于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养母这个角色可以称得上是本片的线索人物。我们还会发现,养母说的是上海话,而张国荣说的却是粤语,这似乎隐含了一个内容——养母是从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咪咪想养张国荣,这对于张国荣来说又是在计划他的生活,他无法接受,这段感情也这样结束了,张国荣也从此再咪咪的世界中消失了。 之后,养母终于不再隐瞒这个秘密了,张国荣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决定放弃所有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却没有见到,在离开的时候,他也不回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定在身后偷偷的看着他。既然他们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看到…… 有一堆很有意思的关于王家卫电影的词:街、小店、钟表、吉他、冷饮、树、短裙、梳子、雨、打电话、灯、阁楼、床、火车、长椅、雨林、车、厨房、柜台、制服、孤单、相逢、交错、疏离、寂寞、沉默、自语、交谈、依靠、凝视、接触、向往、捍卫、不知所谓。这些词语的拼凑,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独特的王家卫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反反复复在讲一个词——拒绝,“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我们在这部影片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他拒绝了很多,也终于空空的离开了人世。
你好,王家卫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王家卫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平面设计时他疯狂地迷上了摄影,特别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1980年从学校毕业后,他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开办的电视制作培训班学习剧本写作和影视制作,后在一系列无线的电视剧集中担任制作助理和编剧。1982年,王家卫离开无线正式进入电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电影编剧。1987年,王家卫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主将谭家明编写系列影片“黑帮三部曲”的剧本,结果谭家明只采用了其中的最后一部拍成了《最后胜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卫的首部导演作品《旺角卡门》的剧本。从1991年的《阿飞正传》到1995年的《堕落天使》,不断涌现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卫对自我艺术风格的建立和巩固。1997年,王家卫终于凭《春光乍泄》一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肯定。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性首先在于他对自己身处的城市和时代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这样一个特殊外部环境里的生命体验。他是最敏锐洞悉了现时态香港的艺术家:人流拥挤、华洋杂处的重庆大厦,旺角的高楼分割出的暗蓝色天空,启德机场边可以看见飞机起落的公寓窗口,当然还有路边摊、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卫靠着这些标志性的元素组和出了一个世纪末的香港,最明显的例子是《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当然你也可以把《东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现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泄》里的那种远在异乡的无根飘零的感觉也是对香港这个殖民城市在另一个异域时空里的反照)。王家卫是一个浓厚地背负“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现代城市所拥有的无机性和符号性使他的作品经常是内容隐藏在形式和风格里的,或者说,风格本身有时候就是他的内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导演的代表许鞍华、谭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轻易地触摸到赖以支撑风格的“生活真实感”,但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你看不到这些。王家卫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后的真实,这首先表现在他叙事时流露出的独特的时间观。王家卫电影里的场景往往都在线性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中呈现出一种悬置状态,尽管他不断地用细节去强调时间概念,像《阿飞正传》里那个著名的开场、《重庆森林》里对日期的反复诉说和《东邪西毒》里经常会在事件开头指出节气,但他讲述的这些故事并没有特别的时间背景,它们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它们只是从城市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标本。如果你仔细看过《重庆森林》,你就会发现两个故事的某些细节其实是互相交错的,王家卫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来造成一种共时性的效果,既消解了传统叙事的线性时间观念又凸现了当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无序,从而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精神意蕴。王家卫电影的“抽象真实”还表现在他偶然性片断式的叙事结构和对流行符码的拼贴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卫的作品而感动的话,那绝不是由于整体世界的印象所引发的,而是因为细节、片断以及絮语化的主观独白所唤起的气氛能让你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使然。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间的留白里,这很像是后现代美学对宏大叙事的摒弃和对细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你可以发现大量流行文化的符号,诸如流行音乐、商标、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欢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杀手、阿飞等其实都是一种都市边缘的亚文化符号,这种由都市提供的消费符码经过王家卫的拼贴变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现代社会由具体实像蜕变成的符号化感性,这也使得他的电影极端敏锐,新鲜而发人深省。当然谈到王家卫的电影,你立刻想到的还会有手提摄影机所拍摄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运用。这种商标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和他长期合作的美术指导张叔平和摄影杜可风。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独立艺术电影甚至有些商业电影中你都可以看到这种王家卫式的影像,但大多数都只有单纯形式的拷贝而缺乏内在的创意。王家卫的电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实内里充满了感情:像《重庆森林》里对快餐化爱情的反讽、《春光乍泄》里细腻纠缠的感情和《堕落天使》里金城武为父亲做冰激凌的那段戏都让人难忘。他作品中始终贯彻的一个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对某种倾诉和沟通的渴望以及对远比这种渴望更为强烈的个体交流不可能性的无奈。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可以像王家卫那样更善于把这一主题表达得如此细腻而传神。王家卫的电影世界还在发展中,据说他的两部新片《花样年华》和《2046》将会有一个风格上的重大突破,所以在今天对他的成就下定论还为时尚早。英国著名的《声与画》杂志将王家卫选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电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赞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尔,该杂志在对他的评价中说:“王家卫也许不是未来电影的全部,但他确实地指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
王家卫作为香港的著名导演、监制,其几部著名电影的制作完成时间看起来与我这个年纪显得格格不入,但出于对于香港电影文化的兴趣与好奇,我从王家卫的这部《重庆森林》开始 《重庆森林》作为我的第一部接触王家卫的电影来讲,无论从电影整体的结构,人物的塑造,影片中音乐和色调的变化,以及影片所要传达的时代意义都具有启蒙和探索意义本部影片讲述了平行时空同时发生的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金城武饰演的多情警察阿武,被女友的无情甩掉之后,在酒吧邂逅了一位金发女杀手,两人共处一夜,阿武却在56小时后收到了金发女杀手的生日祝福另一个则是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经常光顾女招待阿菲所在的快餐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阿菲拆了663女友给他的“分手信”,自那以后她时常偷偷溜进663家里,日复一日悄悄地改变着警察663的生活从电影的结构方面来看,在这样断裂的两个故事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关联点,包括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被认为是《重庆森林》续拍的《堕落天使》也是如此,由没有关联的断裂的故事拼凑而成,并且需要人物旁白才能将其贯穿,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完整性,在这样的一种断裂中,反而更能凸显电影的张力,让想要表达的东西对比的更加明显与强烈,强化了主题的形象 两个警察,阿武多情执着,663散漫无心,这样一种消极与积极的对比,也是制作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从对人物的塑造来看,王家卫擅长用直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电影开场警察阿武在电话里的喃喃自语,对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的偏爱,这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物深情而又积极的一种角色形象663虽然经常光顾快餐店,但是却连自己的女友到底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再如刚一出场的女招待阿菲,从她夸张的肢体动作就能够帮助观众塑造一个古灵精怪的印象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在一出场就用快速直观的方式去帮助观众认识到这个人物角色的特点以及鲜明的性格对于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以及色调的选择和变化,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潮湿、悲观、糜烂以及散漫的感觉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选择这样的音乐风格以及色调,更加能够体现那个年代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描摹了香港回归前香港人复杂微妙的心态,一种漂浮游离的无根感,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所具有的特色,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丝丝缕缕地融进电影中,才能让那个时代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仅凭一部《重庆森林》并不能够对王导的电影风格做出多么深度的分析与研究,时代与思想崎岖并进地发展,不同时代创作的电影更是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然而王家卫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与众不同的制作方式一定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七句话概括王家卫电影《旺角卡门》(1988):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阿飞正传》(1991):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重庆森林》(199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东邪西毒》(1994):一负气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堕落天使》(1995):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春光乍泄》(1997):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花样年华》(2000):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王家卫作为香港的著名导演、监制,其几部著名电影的制作完成时间看起来与我这个年纪显得格格不入,但出于对于香港电影文化的兴趣与好奇,我从王家卫的这部《重庆森林》开始 《重庆森林》作为我的第一部接触王家卫的电影来讲,无论从电影整体的结构,人物的塑造,影片中音乐和色调的变化,以及影片所要传达的时代意义都具有启蒙和探索意义本部影片讲述了平行时空同时发生的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金城武饰演的多情警察阿武,被女友的无情甩掉之后,在酒吧邂逅了一位金发女杀手,两人共处一夜,阿武却在56小时后收到了金发女杀手的生日祝福另一个则是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经常光顾女招待阿菲所在的快餐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阿菲拆了663女友给他的“分手信”,自那以后她时常偷偷溜进663家里,日复一日悄悄地改变着警察663的生活从电影的结构方面来看,在这样断裂的两个故事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关联点,包括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被认为是《重庆森林》续拍的《堕落天使》也是如此,由没有关联的断裂的故事拼凑而成,并且需要人物旁白才能将其贯穿,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完整性,在这样的一种断裂中,反而更能凸显电影的张力,让想要表达的东西对比的更加明显与强烈,强化了主题的形象 两个警察,阿武多情执着,663散漫无心,这样一种消极与积极的对比,也是制作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从对人物的塑造来看,王家卫擅长用直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电影开场警察阿武在电话里的喃喃自语,对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的偏爱,这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物深情而又积极的一种角色形象663虽然经常光顾快餐店,但是却连自己的女友到底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再如刚一出场的女招待阿菲,从她夸张的肢体动作就能够帮助观众塑造一个古灵精怪的印象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在一出场就用快速直观的方式去帮助观众认识到这个人物角色的特点以及鲜明的性格对于电影中音乐的风格以及色调的选择和变化,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潮湿、悲观、糜烂以及散漫的感觉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选择这样的音乐风格以及色调,更加能够体现那个年代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描摹了香港回归前香港人复杂微妙的心态,一种漂浮游离的无根感,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所具有的特色,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丝丝缕缕地融进电影中,才能让那个时代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仅凭一部《重庆森林》并不能够对王导的电影风格做出多么深度的分析与研究,时代与思想崎岖并进地发展,不同时代创作的电影更是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然而王家卫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与众不同的制作方式一定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因为王家卫在香港的家庭是特别的厉害的,父母可以说掌管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所以特别的狂。
作为中国最突出的一位风格化导演,王家卫的所有影片都有着一些一以贯之的风格,从工作方式(比如不提前写剧本)到电影语言的运用(手提摄像机的摇晃感、快速频繁的剪辑),从“御用演员”的偏好到电影精神主题的统一。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王家卫电影中独特的精神风格。如果说基耶洛夫斯基喜欢把他的主人公人物置于某种“处境”之中,那么王家卫则倾向于营造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包含着某种特定的的气氛、心理、精神、语言风格甚至某些影像风格。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气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这种“状态”的不断营造和反复阐释,他将他所有电影的全部人物,都置于这种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包含着某种特定的的气氛、心理、精神、语言风格甚至某些影像风格。每一个人都在期冀,有所追求、有所寄托、有所等待,但一切又是如此飘忽不定,与期冀相伴的,也有更多失望、拒绝、两手空空。不管是《东邪西毒》中盲武士的死,还是《阿飞正传》中无腿小鸟的比喻,亦或是《春光乍泄》中永远追寻不到的远方的大瀑布,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永远的漂泊。
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的应用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除了画面和对白之外,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视语言,那么,留白手法在影视艺术如何应用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影视艺术的艺术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留白”为切入点,分析影视艺术创作中“留白”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表达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实例,论述“留白”在影视艺术中的表意效果。
关键词:影视艺术;“留白”;虚与实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留白”艺术手法以老子与庄子的“虚实论”哲学为理论源头,在当今影视艺术创作中传承和延续着古老的东方哲学魅力。中国美学中独特的含蓄美、意境美、神韵美、虚实相生等传统审美观念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图像时代与西方的审美观念不断碰撞融合共生。
好莱坞大片、美剧等西方影视作品对我国影视艺术领域的冲击是不容小觑的,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我国影视艺术的立足之本?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树立民族影视审美的本源所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留白”艺术手法在我国影视艺术中的运用以及独具民族影视审美的表意效果,给我国影视艺术的民族发展之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在全球化潮流中,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影视艺术作品及其背后所宣扬的“文化霸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影视艺术道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影视艺术创作中“艺术上体现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对民族艺术传统的开掘”,从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打造独具东方话语的中国影视艺术。
一、影视画面中的“留白”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画面对于影视艺术来说不仅是基本元素,更是传达其美学内涵的核心承载对象。一个导演的美学追求和作品风格主要通过影视画面体现出来,把“留白”手法合理运用到影视画面中,让影视艺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力量,赋予画面以更高的美学价值,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中的画面“留白”,主要运用镜头、构图、光影、色彩等影视语言来实现。画面的“留白”意味着镜头中存在导演刻意为之的“空白”,可以是镜头焦点虚化的景物,也可以是在观众视觉冲击中处于次要位置的景或物,如天空、沙漠、树林、戈壁等。“主体周围的留白能够使画面的主要对象鲜明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使构图更加明快简洁。空白关系的变化也能够让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起到调节影像节奏的作用。”
在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影片《英雄》中,残剑与无名在九寨沟湖面上的“意念之战”,导演选择被重山环抱的平静湖面作为他们俩人的比武场,使背景得到了尽可能的纯化处理,以达到“以实当虚”的目的。残剑和无名的比剑场景仿佛一幅灵动的山水画,虚化的背景更加强化了两位主角的比剑动作,而静谧的氛围则反衬出这场展开在意念中的比武的激烈。画面“留白”在影视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空镜头的形式。
什么是空镜头?电影艺术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即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由于电影特写所规定,它在提供银幕视觉形象信息上有重要作用。它与有演员(包括人和动物)的镜头可以互补而不能代替,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感情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银幕时空的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等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在影视作品中作为情感释放的窗口,往往被安置在影片开头或是高潮过后的情绪缓释期,迎合观众心理,使得观众在高度紧张之后有一个情绪释放的过渡阶段,以便观众能够在这段“留白”中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情节以及思想内涵。
当然,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空镜头还有独具东方特色的含义,那就是“含蓄”。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的审美观决定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画面的“留白”具有含蓄性的表意功能。例如,在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中,巩俐饰演的“我奶奶”和姜文饰演的“我爷爷”在高粱地里野合的场景,就用“随风摇曳的高粱”空镜头来含蓄性地表达这个情节,而这样的'“留白”处理不仅不妨碍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且符合东方人“含蓄”的审美观念。
二、影视音乐中的“留白”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除了画面和对白之外,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视语言,在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音乐的运用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滥用,使得影视作品中不合时宜地充斥着配乐,不仅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整个作品的呈现效果。由此可见,影视音乐中的“留白”显得至关重要。在影视艺术作品的音乐中合理运用“留白”手法,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音乐也可以成为重要的造型符号,甚至成为导演表现个人风格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花样年华》中,由于导演对于音乐的出现时间以及时机的合理把握,使得音乐成为一条配合人物情感发展的副线展开叙事。
主题音乐《Yumeji’sTheme》第一次出现是在苏丽珍和周慕云开始觉察到各自的伴侣有了外遇之后,中提琴的低沉音色伴随着两人的淡淡愁绪在影片中渲染开来。苏丽珍提着保温壶,身穿旗袍,优雅地走过狭窄的楼道,走向云吞滩。而周慕云在楼道拐角处与苏丽珍相遇,各怀心事的他们,彼此互相地点头示意,又各自转身离开,音乐随着两人的交汇而渐缓至消失。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情感维系通过一段相同的愁绪、相同的音乐维系在一起。
这段主题音乐反复地、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影片中,配合导演刻意的慢镜头语言,使得观众习惯于在这段音乐“缺失”的时候观看正常叙事线索的展开,而主题音乐一响起,就条件反射式地进入到情绪化感性叙事中。“通过音乐的‘留白’而控制的画面段落,往往在节奏上提供一种气场,而这种气场更加能够体现影片节奏的韵味,并且能够形成独特的视听效果,形成影片独特的风格。”王家卫对于音乐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在强度、频率上强调“音乐渲染”的情况下,用音乐“留白”反衬出正常叙事线索的理性,并通过“留白”引导观众在心理空间中形成惯性的审美趋向。
三、叙事结构中的“留白”
叙事结构作为影视作品展开故事的主要框架,“留白”手法在其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通过重要情节线索的缺失来营造一种悬念;二是设置开放式结局,使得整部影片的叙事收尾处以一种模糊性的情节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个性读解。
中国早期影视作品中较多采用传统线性叙事结构,而这种通过“留白”营造悬念的手段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运用较多。例如,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该部电影分为四部分,各部分的主题分别是“疯”“恋”“枪”“梦”,采用分段叙事,却又不按常理出牌,每个故事的情节呈现中都有部分情节的“留白”,观众在观影中存储着这些“留白”,也在接下去的叙事中不断找寻合理的解释来填补。
直到第四段“梦”的呈现,既是影片的结尾,又是叙事的开端。当所有遗失的“拼图”被找到,导演把呈现完整故事的权利交给了观众,让观众建构完整的故事。而这种叙事结构上“留白”手法的运用不同于以往的设置悬念与揭开悬念,四个段落衔接之间的大段“留白”,以及每个段落之间故事情节的“留白”,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读解能动性,每个人读解到的故事并不一样,因为“留白”的“虚”正是观众想象力驰骋的广阔天地。
姜文点到为止的“实”——故事情节的呈现,让“留白”处更显深意。叙事结构中最常用的“留白”呈现是开放式结局。美国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将开放式结局界定为“一个故事高潮如果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满足的情感,则被称为开放式结局”。
例如,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中,影片最后刺向章子怡饰演的皇后的那把剑到底是谁刺的?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最后面对一纸离婚协议书,宋建平到底会如何抉择?是签还是不签?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电视剧中,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并不意味着对故事彻底的戛然而止或是情节的悬而未决,相反,开放式结局的“留白”能够承载更多的结局,因为生活本就是这样,“现实生活永远比戏剧更富有戏剧性”。开放式结局这样的“留白”方式让戏剧性保留到了最后,也让观众再一次从不同的戏剧性读解中体会到个中真谛。
参考文献:
[1]郑洞天.TOBEORNOTTO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J].电影艺术,2000(2):8.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
[3]殷婕.中国影视剧中的留白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6.
[4]许南明,等.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11.
[5]暴丽.电影音乐创作与“留白”[J].电影文学,2011(8):126.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于1997年4月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北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研究在北大揭开了一页新的历史篇章。 艺术学系设四个教研室: 艺术学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音乐学教研室、影视学教研室。 设有四个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书法研究所、京昆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所、电视研究中心等。 艺术学系还设有数字影像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和图书音像资料室。目前,艺术学系建设成一座较大规模的图书音像资料馆,国内最大的数字电影研究资料库。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还负责管理和辅导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工作。北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民乐团等,近年来曾多次应邀出访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艺术学习将努力把北京大学艺术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艺术学系还先后聘请一批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艺术学系致力于以下互相联系的四项目标:一, 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格调和鉴赏力,从而成为有相当艺术修养的人才; 二, 培养一批艺术教育、艺术评论、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包括一批艺术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应在理论基础、专业训练、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要求; 三, 积极组织基础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比较艺术和美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 通过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在艺术产业、艺术科技、广告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最快将于年内成立,初期计划包括美术系、音乐系、影视艺术系、文化管理系四个系和戏剧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影视研究所等。 现有专业:本科(影视编导、艺术学、音乐学、文化艺术管理) 硕士(艺术学、电影学、美术学) 艺术硕士(MFA) 博士(艺术学) 可预计即将开设:本科(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硕士(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博士(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目前,艺术学院有电影学博士生导师1名:彭吉象 [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影视学教研室 (主任:陈旭光 教授) 陈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陈 宇 [副教授] 邱章红 [讲师] 陈宇[讲师]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记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学术职务: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教美育研究常务副会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 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副会长 开设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影视鉴赏、中国艺术精神、 美学原理、影视美学 当前主要工作领域: 1. 主编"影视艺术丛书"(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以及由国内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影视社会学》,《影视心理学》,《影视文化学》,《影视语言学》,《影视批评学》,《影视艺术传播学》等,此套丛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末开始陆续出版. 2. 研究课题《艺术学原理》拟在本人原来主编的《中国艺术学》(80万字)与《艺术学概论》(30万字)的基础上,努力用现代观念来阐述中国艺术传统理论,运用打通学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3. 承担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一套影视艺术译丛,其中包括本人带领2000级影视专业研究生共同翻译的〈Film Art >(第五版),该书是美国著名大学均采用的电影教材,而且是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必修课的指定教科书。该书将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发行的还将有另外两本著作《电影文化》、《电影简史》等。 研究课题: 1. 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艺术学》,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该项目在"八五"期间全国艺术科研10个重点项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为《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5位教授共同撰写,历时5年完成,共80万字。 2 .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1 .《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于97年12月出版,80万字)1998年获"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文科最高奖,即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 2 .《影视鉴赏》(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普通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同志为这套重点教材写序,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第一批重点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后被北京市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艺术学概论》(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第四届与第六届科研成果奖。 主要学术著作: 1. 《中国艺术学》,主编,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万字。 2. 《影视鉴赏》,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 3. 《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万字。 4.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万字。 5. 《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 1. 《散文诗电影的美学特色》,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7期 2. 《惊险片段的美学追求》,载《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国戏曲与日本能乐美学特性比较略论》,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北京日报》2001年2月18日转载摘要,《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 6.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7. 《中华民族影视艺术与WTO》,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开设主要课程: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万字)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教学获奖情况: 2003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学术著作(均为独立署名): 1.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1万字。 2.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27万字。 3.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64万字。 4. 《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万字。 5. 《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万字。 6.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4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独立署名): 1.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5.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7.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8.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9.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跆拳道>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12.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13.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16.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8.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19.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评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2.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23.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24.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25.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28.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因为王家卫在香港的家庭是特别的厉害的,父母可以说掌管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所以特别的狂。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世纪教材) 童庆炳 《艺术理论教程》 北师大出版社版 张同道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会林 周星 影视艺术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星 王宜文 这些书应该都是需要看的其他的则看你个人的兴趣了,去找导师问一下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古装动作片,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评价便是两级严重分化,豆瓣评分,成绩平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符号是其表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颜色隐喻特点进行解读,分析电影的色彩选择以及色彩要素在构建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时所起的作用,导演如何借助色彩这一视觉范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构建情感、社会范畴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阐释意义、传递信息以及表达情感。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多模态语篇;色彩隐喻;张艺谋
20世纪80年代,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之后,学者对众多的语言现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Lakoff & Johnson,1980)既然如此,语言符号作为隐喻的外在表现,不应该是惟一的,其他的媒介、符号和手段,如音乐、色彩、图案等都可以作为隐喻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以Charles 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喻研究可以并应该基于多模态的研究视角,关注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声像音画等符号的概念意义传达,关注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这个意义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对照单模态隐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喻的语言体现,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源域用不同的模态体现出来。这些模态可以包括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等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全部通道,这些通道都可以接受信息,构建意义。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光影、图像以及声音等一系列模态形式动态地构建意义、传递信息。同时其图像或视觉模态的隐喻通过跨域映射实现表意功能,其中,颜色作为视觉模态的主要元素之一承担了重要的意义构建任务。当然该功能的实现有时需借助声音和音乐等载体共同协作,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综合分析。但同时需指出,电影中颜色隐喻的意义构建和人的认知水平、观察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张艺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介绍张艺谋电影中的颜色隐喻的功能和作用。
张艺谋电影的颜色隐喻
如上所述,同语言无异,各种表意符号在构建意义时同样具备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重点考察色彩隐喻在构建概念意义上的作用。色彩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大量应用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几乎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都利用色彩要素传递信息,在增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注重其表意功能的实现和感情的传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如此,下面将对该片的颜色隐喻做如下分析。
(一)黄色的隐喻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分析,笔者认为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和色彩饱和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值。(1)色彩明度:明度高的颜色为重要信息,明度低的颜色为次要信息。(2)色相:波长的色彩,如红色,传达重要信息。(3)色彩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的颜色,传达的信息越重要。这也为张艺谋电影大量使用红色和黄色提供了认知理据,同时也成为颜色隐喻的经验基础。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述说着故事矛盾冲突。金黄色作为该影片的重要色彩符号,在影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色相环中由于黄色的明度高,它的鲜亮纯度也是最高的,具有凸显性,是皇权的象征。金黄色的具体表意功能如下:影片中,大王和杰王子在天福官驿会面中,大王身着金黄色铠甲,杰王子身着黑色铠甲,金黄色和深灰色的色彩明度不同,传达的信息不同,金黄色有更强的显著性。这样两种颜色与交际意义之间形成了隐喻映射:明亮(明)—主体(皇权)—统治者;暗淡(深灰)—从属(臣民)—被统治者。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视觉系统首先处理明亮的刺激,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凸显性。
凭借于此,张艺谋通过颜色隐喻凸显或弱化某种关系,如权利关系、君臣关系、等级区分等,在读者认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使颜色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即告知观众王就是王。
在影片中,本片中夺目的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的菊花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透露着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黄菊花的表意体现,菊花的黄色和具象的菊花共同构建了悲伤的气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中丧事的黄色调不无关联。当人们看到黄色的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认识范畴内,会映射出葬礼的画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没有明确提出黄菊花的表征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满眼的黄菊花在观众的心里构建了一个悲剧的符号,预示着片中不伦的恋情、政治反叛以及扭曲的亲情终将走向悲剧的葬礼。黄菊花作为一个符号,通过跨域映射投射到影片的场景中预示着失败和死亡。而与菊花黄饱和度不同的金黄则体现了另外的意义。金黄色对皇权的表达绝无异议,中国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皇权是不可挑战、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任何对皇权的质疑和反对都将是灭顶之灾。色彩饱和度隐喻的意义差别如下:色彩高饱和度(金黄)——皇权——不可战胜;色彩低饱和度(菊花黄)——死亡——终将失败。在影片的结尾,王后、太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小王子元成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大王还在,在血腥中凸显出金黄色,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中肯定的是皇权不可战胜的思想。
(二)红色的隐喻
影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黄,红色也是张艺谋导演钟爱的颜色,在众多的影片中,红色都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导演传递信息和传达感情的目的。从《红高粱》中红色映射的生命之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红色表达的.压抑和欲望,再到《菊豆》的红色展示的涌动和释放以及最后的《山楂树之恋》中红色的凄美,红色在以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语篇中,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红高粱、红盖头、红色的天空、血红的太阳、红灯笼、血红的染缸、红色的布匹以及红辣椒等一系列的色彩符号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和意义,和观众原有的文化领悟以及经验基础相关联,在每个观众心里形成既相同又不同的认知体验,也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在每个观众心里的个性化版本,而这一点恰恰是基于观众的认知经验对色彩隐喻的个体化处理。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一改对红色的独钟,大面积使用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偏爱的红色失去了其地位和功能。影片中,在重阳登高时,大王一家围坐桌旁,红蓝相间的地毯以及朱红色的桌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王逼王后服药,王后不从,众王子跪求母后服药,唯有杰王子恳求父亲顺母亲的意愿。大王的阴险、太子的猥琐、成王子的单纯、杰王子的正义、王后的不幸都围绕在红色的桌子周围。红色以其较高的色彩饱和度,给观众以迫近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王室成员箭在弦上的紧张关系,爱情和亲情荡然无存。用源域(红色)来构建目标域(争斗)的原因是争斗会导致带来紧张甚至血腥。
影片中,王后的形象是扭曲压抑的,在绝望和失望中饱受煎熬,王后的服饰也以金黄色为主,金黄色虽属暖色,但给人以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距离感。但是在王后正式通知杰王子要发动政变逼王退位而立杰为王的时候,观众会发现王后一改之前的金黄装扮,身着红袍。政变的计划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的希望,甚至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政变的成功。政变给王后带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红色的服装得以体现,让观众感受到王后内心的欢喜与希冀,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也使王后的温暖的母性也得到了体现。源域(红色)成功构建了目的域(希望和温暖),和大多数观众的认知经验中暖色的红象征温暖和希望不无关系。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片末是金黄色的海洋,金甲武士,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但是,观众不难发现,杰王子带领的每一个金甲武士都佩戴红色蒙面巾,在满眼的金黄中,一点点的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杰王子率领的大军为了捍卫母亲,推翻邪恶的父亲,起而反之,武士佩戴的红色恰恰代表了这种正义的力量。源域(红色)成功投射到目的域(正义),这也吻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体验:红色是正义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大片的黄菊花中流淌着鲜血,最终被鲜血覆盖。这里的红色凸显了它的隐喻意义:即便是王权不可撼动、不可战胜,但是捍卫王权需要付出的是血的代价、骨肉残杀、众叛亲离。在这一环节上,满目黄色中流淌的鲜血使源域(红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代价),意味着为权利和虚荣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黑色的隐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中宫廷间的有形的无形的争斗,通过黄色与红色的交替使用得到了揭示,但是令观众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在处理王后喝汤药时,使用了特写,从倒汤药到喝汤药到放下药碗,观众尽收眼底。如此细致的描写,旨在告诉观众在大王的精心设计下,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黑绿色的汤药,给观众以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此外,大王一直对元祥生母念念不忘,设堂纪念,但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杀手黑色装束,蒋太医惨死。黑色作为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传递着冰冷、无情和恐怖,象征着大王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情,为了虚伪的尊严和权利,不惜放弃心中惟一的寄托。源域(黑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不幸和冰冷),与我们的文化中对黑色的解读和体验相吻合。
结 语
电影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模态语篇,电影导演通过对多模态符号的选择、改造和组合利用来实现特定的语篇目的和表达需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利用黄色、红色、黑色等一系列多模态色彩符号,通过色相的选择,色彩明度的选择,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凸显和弱化某些信息、构建不同的概念意义、激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了对观众的引导和操控。这其中,导演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判断都贯穿和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色彩符号的运用中。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电影语言中色彩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情节简单、人物空洞,但是大家公认的是若干年后,具体的情节不再为人们熟知,但夺目的色彩和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1] Forceville C,E Metapho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 Forceville Linguistics and Multimodal Metaphor[A].K :Zwischen Reflection and Anwendung[C].Cologne: Von Halem,2005:264-284.
[3] Lakoff G,M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炳社.电影隐喻略论[J].电影文学,2010(08).
[5]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01).
从第一束光照耀混沌世界的那一刻起,色彩的历史即已展开。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里就被感知为某种色彩。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色彩最深层的奥秘甚至连肉眼也看不见,而只能为心灵所感受。 爱因汉姆在论及色彩时说:"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都望尘莫及的?quot; "人们在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实在是并不奇怪的。……形状和色彩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正如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对于繁殖人类是必需的一样。 色彩赋予形体以灵魂,正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自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色彩本身不能脱离形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回溯色彩的历史时,我们能看到那些业已消逝的感情倾向。 第一批在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画家产生于文艺复兴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色彩能带给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乔托、扬o凡o爱克、弗兰西斯卡到提香、格列柯和伦勃朗,画家们从再现人与物的固有色逐步走向用不同的色域进行抽象和概括,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巴洛克时代,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客现世界,而成为韵律连接的抽象手段。因为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创造深度幻觉的。从十九世纪开始,色彩迎来了它的另一个高潮,首先是歌德、龙格、叔本华和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理论相继出炉,在此基础上敏感的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了印象派的产生,色彩达到一个全新的表现阶段,留下了《日出印象》、《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等惊世的杰作。而此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对于绘画来说,色彩进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为电影艺术手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正如马赛尔o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和暖色)去运用色彩?quot; 一. 彩本身在电影中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最初毕加索想用彩色绘制他的名画《格尔尼卡》,但最后只是用了黑白两色。在美术史中,图形与色彩的争论古已有之,这种争论无疑也延续到了电影创作中。人们担心色彩只是一种着色手段,徒有其表,或者太过重视这种形式而脱离了叙事。这在色彩进入电影的二十年中一直是理论界和创作界争论的话题。 在六十年代,一些电影家毫不怀疑地把色彩看作是运动的对立物,费里尼曾称?quot;色彩即静止。"马赛尔o马尔丹也曾说:"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何况在许多情况下,强烈和刺眼的色彩(先不谈其虚假性)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感到不快的。简而言之,观众的眼睛是会真正盯视各种颜色的。我们不难看到观众自发地鼓掌赞美迸射出绯红、青蓝和紫红等色的日落景象;黑白片在美学上的威望要远远超过蹩脚的彩色片。总之,色彩是加重了影片的绘画感(使电影向绘画靠拢),但是,也因此而加重了影片的静态感。因为由于色彩魅力与感觉,影片显得缓重了,而这就必然会使故事产生一种呆板感,这同色彩吸走了注意力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地相联系的,但是导演又不敢去破坏色彩的魅力?quot;他还认为,彩色在音乐片、喜剧片、惊险片、西部片和一些非现实主义影片中的运用是成功的,但是另外一些影片则不宜使用彩色,如战争、死亡、暴力、恐怖及心理题材的影片。 在波布克的《电影的元素》一书中,他只用了短短的四段文字谈论色彩问题,并且总是与光和照明问题混淆在一起:"所有的光都有自己的彩色,彩色情调照明的潜力只是在近年来才被认为堪与黑白相媲美,如果不是更丰富的话。在运用彩色情调照明时必须加以准确控制,因为彩色本身即能引起情绪反应?quot; 他们所表达的是其它电影家们共有的忧虑,即色彩以漂亮的影像抑制叙述。这与现代绘画的倾向刚好相反,当时的画家们都在试图运用色彩摆脱叙述性的再现。如果说色彩会吸引注意力、吸走叙事,那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吸收与反射恰恰是界定色彩的唯一根据,被色彩吸走而留下的那一部分恰好构成影片的区别性特征。正如人们所说,任何形而上学都是隐喻的物理学。二. 色彩的句法 人们都知道,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感觉是无法加以约简的。在色彩的心理试验中证实了,有某些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在凡是能知觉到色彩的场合都会出现。这样一些基本色彩互相之间不发生关系,即它们不会统一在由一个共同的单一色相所组成的等级序列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质,把它们并置在一起也不会产生张力,因为它们既不会相互吸引也不会相互排斥。然而在任意两个基本色,如红色和黄色之间却可以组成一个色彩等级序列。那些微妙的混合色彩,看上去就象从基本的色彩组成的等级序列中派生出来?quot;变调"或"变体"。这此基本色永远只能独立地出现在某个位置上,位于一个色彩序列的开端或结尾,因此在构图中永远不可能用它们作为过渡色,它们只能作为静止点和基调为各种混合色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参照架构,而那些不固定的紫色、绿色、橙色看上去似乎处在一种永不停歇的流动之中。 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曾提出一部关于色彩的语法,将光谱中的七种色彩当作字母,从这些色彩的关系中区分出三种对比类型:同性性对比、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竟然与后来的索绪尔研究语言的方法如此近似。同时性对比涉及人们在同时看到两种或多种颜色时所产生的变化,这对一些画家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主要不是一种和谐规律,而是一种结构或拓朴学,其重点在于并置的色彩所具有的关系。连续性对比则包含了眼睛对一个或数个色彩物体相继停止注视时,眼睛显现出其各种颜色的互补色的现象。混合性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是前两者的综合:视网膜在看到一种颜色后,会在下一时?quot;看到"这种颜色的互补色,如果这一时刻外界又有新的颜色呈现,那么眼睛所感受到的将是上一种颜色的互补色与新颜色混合的结果。谢弗勒尔举例说:如果布商连续向买主展示十四块同样的红布,那么后面的六七块会被认为不如前面的好看,因为眼睛在连续看了七八块红布后,会自动呈现其补色绿色,这种绿色会影响对后面的那些红布的色彩体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看了七八块红布后,给他们看一些绿布,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际上,同时性对比在绘画与电影中也常常被体验为后两种对比,因为眼睛在接触一幅画面时,总是从画面的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色彩依次出现在视网膜上,相互融合或抵消,这仍然是一种历时的体验。可见,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可以为电影家们提供从时间上配置色彩的规则,也构成一种色彩融合的生理模式。经验证明,最美的色彩乃是运动中的色彩,因为视觉场中一个运动的物体更明亮、色彩更鲜艳。这一切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美术师如何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摄影师如何掌控摄影机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至剪辑师如何来结构一场场的戏。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的表意功能并不完整。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 三. 电影作品中的色彩感受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约翰内斯o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正所?quot;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出现,这部电影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种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电影家们屡次成功地使用。如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影片一开始是摄影机在柏林上空的一个大俯拍,这是天使的视角,用黑白影像来表现这个巨大的工业都市,同时也表现出天使与凡人在感觉上的隔阂,直到天使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人的女郎,决心放弃天使的身份成为一个凡人,周围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托拉罗曾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他研究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形象化,他认为当人处在黑暗或蓝色中时就需要休息,而处在光线或黄色中时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旧爱新欢》中,斯托拉罗为每一个场景都设计了明确的色彩倾向,男主角的房间是绿色,女主角的房间是粉红色,客厅是白色,当两人吵架时,可以看到画面中绿色和粉红色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此后在贝尔托鲁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绍拉的《探戈》中,他延续了这种华美浓郁而异域情调的视觉风格,让人想起象征主义的大师莫罗。 象征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凝练而富有潜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是一位善长象征地运用色彩的导演,他注重用不同色的光投射在人脸上以产生层次丰富的变化。《三色》之中数《蓝色》对影片的基调色最强调,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棒棒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珠子的灯饰,能一施笔墨的地方都不放过。然而漆成蓝色的房间显然最惹眼,并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丽叶特·比诺什脸上的效果,表达她深陷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内心。《红色》中亮丽的女大学生瓦伦婷出现在红色的大幅广告牌上,基斯洛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学生的重复出现,他住在瓦伦婷对街,但他们并不相识。每次他出场总会有一片红色在画面一角显露,一辆红色的轿车,一扇红色的门面,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我们通常是通过瓦伦婷的视角看到他匆匆进出的身影,他们周围的红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机缘近在咫尺。《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整个运用了金黄色影调,光影斑驳,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细腻敏感的心理空间,影片整体都用了金黄色的滤色镜,所以看起来整个影调很温暖,是一种很平和的温暖,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法国的薇罗尼卡在屋子里被对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红色光影唤醒,红光投射在她脸上,美伦美奂。克拉科夫的薇罗尼卡在雨中跑过水洼,逆光的镜头渲染出她出尘的美丽。晕黄的影子里薇罗尼卡在空灵的歌声中姗姗走来,她的书散落满地,正是那个两人相遇的经典场面。薇罗尼卡主观视点的镜头述尽了存在主义的意蕴。急速运动、旋转,时空的面具开始模糊,她们默默对视,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人此在的荒诞,都在广场上薇罗尼卡茫然无助的表情和仓皇奔跑的人们身上散溢出来。 大卫·林奇的电影常常带有魔幻的成分,《蓝丝绒》里杰弗里偷窥多萝茜,她穿着蓝色的丝绒睡袍,涂着蓝色的眼影,红唇熠熠,显得神秘而诡异,那只被割下来的爬着蚂蚁的耳朵,与死人久久地身处一室……在大卫·林奇之前也许没有导演曾那样冷酷地表现过受虐和畸形的情欲。 象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和《闪灵》等。然而近年来也有作者不满足于仅仅在象征的层面上使用色彩,他们直接尝试用色彩来编码。 在格林纳威的影片《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编码了的,这种符码化通常包含一种整体性:蓝色--停车场,绿色--厨房,红色--餐厅,白色--卫生间,黄色--医院,金色--藏书间。在一些访谈中格林那威已谈到了这些颜色的隐喻意义。可是色彩在运作时整个跟误察错看有关。例如,影片开始时艾伯特骂乔治娜穿什么黑衣服,她说穿着蓝衣服。事实上在餐厅里她穿的是红的,而在白色的卫生间她的衣服又变白了,还带着黑色的羽饰(她看起来象是《去年在马里安巴》里的德尔芬o塞丽)。这种"运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里的色彩编码相反,在《天命》里克劳德和索尼亚的厨房是黑白相间的,而卧室、床单、酒以及跟写东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尔居饰)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是红的。在格林那威这里玩笑是迈克尔在餐厅是棕褐色,在卫生间也一样。而且在影片最后,里夏尔说了一大通话,为东西是黑色要价较高,说是因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费死亡",而被煮熟的迈克尔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个Z和两个O》里,动物园里的各种外来动物以表示色彩编码和隐喻色彩斑澜的巨嘴鸟和极乐鸟,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条条的斑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议之物;在《画师的合同》里,奈维尔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对于被画物的华丽色彩,其功能意义亦是一样的。可是在《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语:很好,我将把色彩予以编码,这会把懒惰的观众过来让他们轻易地混入叙事,然后我会破坏这种编码,开个把玩笑,和他们逗逗乐子。塔伦蒂诺的《落水狗》显然也有这种倾向,一伙"职业的贼"策划了一起抢劫,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来自何处,他们所在的仓库和车内都被刻意地涂成了白色,他们之间互相的称呼是"褐先生"、"蓝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红先生"。 如果有足够的视觉积累,或许我们应该专门研习电影中色彩运用的风格史,而在这里我只能用斯托拉罗的话作为结束:"打从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画、埃及人的第一幅画,或弗兰西斯卡开始,人们就借由特殊的风格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带有情感的故事工图像。我深信,无论何时,当你做一项设计,拍一张照片,或拍一部电影时,不管你有意无意,它都代表着两千年的历史累积?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观众的日益挑剔,无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还是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烘托气氛,又体现风格。色彩成就了中外电影人的梦想,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色彩是影象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电影世界及世界的电影才有了看不尽的主题。【关键词】视觉语言 情感主题 色彩基调表现1927年,电影艺术由无声跨进了有声时代,使电影艺术更富有现实感和感染力。1935年。彩色技术首次在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中运用,使电影由黑白两色到彩色。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一、电影色彩简史回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五六十年代,电影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付诸于实践。1979年,电影《小花》和《生活的颤音》率先对电影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小花》全片共有12个回忆性的黑白片断插入彩色片中,导演意图通过画面色彩上的对比和交叉来完成影片的叙事。《生活的颤音》同样在艺术形式上敢于突破,导演几乎把当时能看到的比较新鲜的电影技巧都用了个遍。例如现实和回忆交叉的叙事方式,升格摄影和定格等。这两部影片都使用了黑白片和彩色片交替的手法。既表现了人物的意识活动,也在剧作结构上作了一次尝试。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电影艺术也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满足着人们的需求与渴望。色彩也在为电影艺术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色彩的情感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的确,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同时。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当然,由于人们对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映,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比如:红色——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红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烈而活跃,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觉。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在电影中偏爱红色。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红色还象征着躁动、革命。在电影《活着》中。红色被作为影片突出的饰物和象征性的幕景。红色的皮影戏、挂着大红灯笼的赌场、红色的标语、红色的毛主席画像、红袖章、红宝书等在影片中十分醒目。在中国的民俗中。尤其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红色是主色调,象征着喜悦、吉祥、庆典。黄色——黄色给人以明朗和欢乐的感觉,常常被用来象征幸福和温馨。黄色因明度高,容易从背景中显现出来。具有引人注目、吸引观者视线的力量和条件。在我国历史传统中,以黄色为神圣、权贵、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标志。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使他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他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摄影)中,又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蓝色——蓝色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冷的感觉,所以象征着寒冷。兰色还包含着抑郁和忧伤的成分。歌德在《色彩理论》中曾经谈到,蓝色是一种能量。它处于负轴,最纯粹的蓝色是一种夺人的虚无,是蛊惑与宁静这对矛盾的综合体。最能感受到蓝色调的是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电影之一《蓝色))。影片笼罩在忧郁的蓝色之中,蓝色的游泳池,蓝色水晶样迷离的玻璃串灯饰,既为女主人公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心理背景,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愉悦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绿色——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也是红色的对比色,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最适宜人眼睛的色彩。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在武侠大片《十面埋伏》中,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黑色与白色——黑色与白色是无彩色,和其它有彩色一样,也起到表达感情的作用。黑色往往使人联想到死亡、忧愁,易产生失望、黑暗、阴险、罪恶的感觉:白色使人联想到光明、清晰、神圣,易产生纯洁、淡雅、稳定的感觉。但因黑色和白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和最高的色彩,所以黑色的情绪又具有低沉、凝重、庄严等感觉,白色具有虚无、冷淡、和平等感觉。但由于个人或国家或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观念,也会形成差异的情感作用。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爱情的象征,婚纱是白色的:而在我国则常常以白色为孝服,西方参加葬礼穿的是黑色服装。在我国传统戏剧中,红色是忠良的标志,黑色表示正值威严,白色则表示是奸诈刁滑,传统戏剧脸谱都按此规律描绘。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黑色
色彩艺术在电影表现技巧中的审美价值 [摘要]本文从单色在电影视觉艺术中给人的直接感受,色彩在对比中赋予电影视觉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以及在夸张的色彩设计中创造独特的作品寓意,进而充分体现色彩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色彩;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和谐 [注:该文章转自[中国论文服务网 ] 原文链接:电影《赤壁》的审美价值类别及民族精神 摘要 吴宇森的《赤壁》在延续其“暴力美学”基础上,传递了丰富的审美价值类型,并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颠覆了过去对历史人物的善美评判。电影《赤壁》在艺术表现上的审美价值类型,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壮美与声效的优美,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阴柔,叙事的冲淡与情感的纤浓,进而指出影片颠覆过去对历史人物的善美评判,暗合了民族精神——团结。 关键词 审美价值;类型,民族精神;《赤壁》 [注:该文章转自[中国论文服务网 ] 原文链接:
我本身就是学电影的,你这篇论文我可以帮你搞定。有需要的话百度HI我。绝对诚信
电影《乱世佳人》赏析:《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我比较喜欢后者,正如电影开始时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其实又岂只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对一个终极的目标——死亡——一样,你是选择清醒而悲观空虚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这终极的目标盲目地积极活下去;在一个文明消逝之后,你是选择在缅怀中活下去,还是抛弃过去,从新开始。在电影中,给出了几种选择。灰色的模糊轮廓阿希礼是一个注定应该过一种富庶安宁的生活的人,否则就是一个悲剧。他见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线条刮伤他的皮肤。相反,平静单调的生活、沉静纤弱的妻子,由想象勾勒出来的音乐和文学,这些模糊的形象却带给了他安全感,他太习惯它们了,柔和、缥缈。但是,一声炮响,一个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筑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画面刺激着他柔弱的神经。他很清楚的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这于他毫无改变,只能加深他的悲剧。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去应付即将到来的世界,只是他不敢面对的态度削弱了他在新的文明下生存的能力。其实阿希礼并不能算是他所怀念的那个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个文明只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出现,而没有踏实的实干,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这样的文明是没有存活的资格与魅力。我认为在此电影中这个文明的真正代表是奥哈拉太太和玫兰妮,她们既有修养地悠闲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才是这个文明真正的意义与魅力之所在。阿希礼充其量只不过是继承了文明的表象,享受这个文明经过漫长的奋斗后的成果,却没有记住与继承这个文明在早期开发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的性格魅力。他天生就是懦弱的,被道德束缚的他还是可以在新的文明下生活下去,但是其内心潜藏着巨大的恐惧与厌恶,也就是说,他永远也不能融入那个文明当中。后来也证明他不能使妻儿过上很好的生活,他没有能力在那个满是残酷丑陋的竞争生存下来。阿希礼在战争的残酷现实的逼迫下,渐渐明白他所处的文明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 :它没有可以抵御他人进攻的现代化设施,却满怀为国牺牲的雄心与对现实情况的无知与狂妄;只既希望于与欧洲的棉花贸易帮助自己取得胜利,却不知道世界正被一场新的革命所改变着。战争不是最可怕的,它只是消磨你的生命,个体的意志;战争之后的价值观的侵略才却是对过去的整个文明的颠覆。阿希礼有明确的历史观,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却没有勇气去正视历史的前进的规律。他不够资格代表一个灿烂过的文明,却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了那个文明。一旦此文明飘散,他的精神也随之崩塌,靠道德维持的生命只是一具没有生气的躯壳。在现实当中太多阿希礼这样的人,看清现实,只能徒增他们人生的悲剧色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弱者。而阿希礼的懦弱就是体现在自己的理想与庇护消逝后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承担。其实阿希礼完全可以通过自杀来解脱自己,但是,他太把自己归类到那个文明当中,受到文明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的限制。他最终陷入了必须用死的意志来支撑活的躯体,活的职责的困境。他不能怨那个文明,而是自己没有理解那个文明,没有超脱于那个文明。猩红的粗线条斯佳丽(Scarlet)本意就是热烈的猩红色,但是却让她配上了象征希望的绿色。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鲜明,轮廓太清晰。她这根粗红的线条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她明显而深刻的一笔。她就是电影的主角,她就是被歌颂的对象,她就是电影给予我们关于选择的答案:抛弃过去,不顾一切的为了生存,就算是一个外表柔弱、从小娇惯的女人,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庇护;勇敢地担起你应担起的责任,因为责任只会降临在能担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内战后美国所宣扬与崇拜的女性形象——独立、自由。塔拉(或者说那片红色而肥沃的土地)就是“生存”的象征,而斯佳丽对塔拉的热爱与占有就是对 “求生”的欲望。玫兰妮的死亡与瑞特的离去就象征着她没有了依靠,以后的路将由她独自地走下去。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并没有达到没有美国如此经济发达的程度的国家中的女性也正在走着这条路,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生存”是人类在世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有精力把生活弄得更有意义。到电影结束,斯佳丽应该算是确保了生存,并且过得很好。可是,人生就是为了有钱,有房子,不受饿受冻这些物资条件的?盲从于生计的奔波,貌似充实的人生真的就是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我们去效仿?斯佳丽一生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标准一旦降低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当她面对战争,以及战争失败后的混乱,一步一步从一个娇惯的小姐成长为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时,她就已经抛弃了她母亲教导,抛弃了宗教信仰,也就是抛弃了已逝的那个文明,抛弃的所有她认为阻碍她向前走的障碍(人或者事物):她可以不顾社会习俗而作为一个女人经营木厂,也可以不顾伦理道德而雇佣犯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她感到恐惧,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之后她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一个新的文明中去,她看不惯那些北佬,看不惯他们攫取金钱的贪婪与粗俗。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同于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已逝文明给予她的有教养的优越感(但她不知道给予她优越感的文明已被她遗忘,留在她身上的只是惯性存在的躯壳),使她产生了一个幻想:只要她赚取了足够多的钱,她就能宽容地对待别人,尤其是弱者,而她将使一个过一种舒适生活、又受到人尊敬的高贵女人。先不说她自己性格上本身那中“藐视弱者,争做强者”的态度不允许她这样;战争的经历,原有生活的破碎,让她作出了抛弃过去、不顾一切向前走的选择——她开始变得自私,惟利是图,过去的生活在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印迹越来越淡,她的生活标准已经降到维持生存的地步,虽然她对她的亲人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虽然她也想要爱情,但是让自己顺利的生存下去的愿望萦绕在她的心头,左右着她的行为。她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反传统主义的代表。其实这本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当战争结束后,富庶、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人们都变成了连温饱都难以支撑,也就理所应当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建立另一个家园,缅怀过去并不能养活自己;而那些倍受绅士们保护的淑女们再也不能享受过去的生活时,既然怀念它不能让它复活,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往前走。但是斯佳丽从来没有想到,她除了生存就再也没有别的精神寄托:她抛弃了母亲的教导,抛弃无法继续下去的文明,以及文明中的信仰与宗教;她看透了自己不是爱阿希礼的,阿希礼对她已经没有先前的诱惑了;她也并不是一定要瑞特的爱与帮助,她更爱土地;她最后终于明白了玫兰妮是她联结过去的纽带,她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但是她死了。这就是她什么也不怕的后果,什么支撑也没有了。金钱是不能支撑一个人走完一生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就这样努力地生存下去,过一辈子吗?既然原来的文明会消散,就不能保证取代它的现行的文明不会消散。即便我们无法预料到它的终结时间,终结的命运却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生存”这个欲望满足了,一旦被“生存”主宰的这个文明消散了,斯佳丽的选择无疑就是一种低级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我想,新的文明也许是一种要求人文,要求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精神满足的文明。但是,以后呢?以后将是什么文明呢?无从知道,只是就如“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中的“A”随时可以换成一个“The”。以后将有更加先进的文明取代它。历史的进程就是由一个个文明推向前的。完美的对称我认为在电影中,玫兰妮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雕塑,刚柔相济;就像是一幅画,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她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她对过去的生活缅怀,在阿希礼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线条,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可以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剑,她敢于为维护正义而反对文明当中的权威的代表,她可以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她就是斯佳丽奋斗中的忠实战友。是她联系了这两个文明,用自己的人格与行为来纪念着过去,极大地安慰了那些对过去怀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气与气度,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选择了继续向前,却又深深地把过去文明的精华烙在心里。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却死了,也就意味着那个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文明的统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即便她最后不是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不会活得很幸福。战争结束后,过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确定与否的问题,而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人性的土壤是养不活像玫兰妮这样本应生活毫无私欲的天堂的花朵。在电影中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只是代表着一种回忆与理想,既是对灿烂过的文明的回忆,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的希冀。影片中阿希礼、斯佳丽、玫兰妮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但是他们不论选择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淹没在一种文明之下的,他们的命运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一样,最终都会随风飘散,因为没有一个确定的文明个体是可以永存的。从一个文明跳入到另一个文明,也避免不了这样的命运。但是,好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长河中小小的一滴,在这长河中有无数的水滴分享着同样的命运。看透后,也许会开阔些!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动画片色彩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创作者能够吸收和借鉴各种创作元素,比如电影中的色彩元素,国画中的色彩元素,民间皮影、剪纸中的色彩元素等,而且我国的动画创作者还能大胆学习国外先进的色彩设计经验,移植国外成熟的创作模本,来为我国的动画创作服务。但是,我国动画片色彩设计走向成熟与辉煌的路还很遥远,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应对、解决一系列问题,调整与完善现有条件的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并且在学习与反思中发现新的运作思维模式,从而开拓出一片更为广阔、自由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