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族谱中的名人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族谱中的名人论文范文

陈氏家谱旧序(朱熹撰写)家法之建,仿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迹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东,世臣沦丧,乐却降在皂隶(穿黑衣的官差衙役),从五皆为圭筚,宗法始荡然也。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莫繁世(一作独国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帙所从出也。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颖川陈氏,出先妫姓侯爵(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祀(祭),满谥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读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历既久,从迁不定,或移家于八闽,或筑室于三吴,或寄迹于浙东,或寓居于古歙,椒聊远条,几不知有原本矣,然千流万派,归一原,叶茂枝蘩,不离一本。其名之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实(即东汉陈实)其子元方、季方,世称二雄,凤毛麟角,岂虚岂虚语哉,元方子群美才懿,历仕魏帝,清节驰声。传霸先,梁祚下移,生民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厥后王(一作伯宣)为海内文宗,奉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建(见)炎人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与大臣之冠。协赞大议,社稷之勋臣者,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盖一世芳躅,千古播扬,一叶云礽,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疏(流)远,视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原自辨,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无忘厥祖,披图按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兴前业矣。

家谱序言,族谱序言,原文 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系出豫章,原籍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于前明嘉靖年间迁徒北流,侨寓县西门刘家井,继迁六贡桥——燕翼贻谋,创业垂统,是为吾族之一世祖也。厥後皆耕读为业。五传至高祖象家公,家日益饶,复迁翰堂,遂卜居焉。是时土寇窃发,蹂躏乡里,公设法捍御,赖以保存者甚众。迨伯祖复斋公、叔祖著斋公以晋秩请封。追源溯流,欲创修家谱,志焉未逮。迄今又数十余年,生齿日繁,支派愈盛。族愈远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则一脉之贻如同陌路,无以动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笃其睦族敦伦之谊。爰是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号、爵秩与历代墓所、祭产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录,寿诸枣梨,传为家乘。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自始祖顺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联属族人,使览斯新谱者,父兄宗族俨在庭帏,长幼尊卑秩然不紊。俾咸之一本之谊,共敦九族之亲,而尊祖敬宗,敦伦收族之心有不感发而兴起者乎。

1、《也谈对范文程的评价》,《社会科学》(沪)1984年第4期。2、《乾隆朝蠲免钱粮问题试探》,《南开史学》1984年第2期。3、《论〈圣谕广训〉与清代孝治》,《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4、《士大夫与地方社会的结合体——清代“乡绅”一词含义的考察》,《南开史学》1989年第1期。5、《清代族正制度考论》,《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89、12转载)6、《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谱牒学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版。7、《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简说》,《谱牒学研究》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版。8、《清代族正问题的若干辨析》,《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7转载)9、《清代族正问题的若干辨析》,《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7转载)10、《试论乾隆朝治理宗族的政策与实践》,《学术界》1990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6转载)11、《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南开史学》1990年第2期。12、《试论明清时期的汉族火葬风俗》,《南开史学》1991年第1期。13、《最近の中国におけ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と文化》第6号,(日本)东京大学1991年6月。14、《论清朝推行孝治的宗族制政策》,《明清史论集》第2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5、《乾隆早期廷议粮价腾贵问题探略》,《南开学报》1991年第6期。16、《元代墓祠祭祖问题研究》,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17、《元代族谱研究》,《谱牒学研究》,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8、《明清时期祠庙祭祖问题辨析》,《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19、《清代啯噜新研》,《清史论丛1993》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20、《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二)》1995、10转载)。21、《论宋代“营妓”》,《历史月刊》(台湾)1997年第1期,总第108期。22、《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7、3)23、《清代治理“老瓜贼”问题初探》,《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24、《禳灾之俗述丛》,《历史月刊》1997年第5期,总第112期(署名萧驷)。25、《中国古代对老年的界定》,《历史月刊》1997年第6期,总第113期。美国纽约华文《世界日报》1997年6月23、24日“上下古今”版并载。26、《中国古代礼遇老年的制度》,《历史月刊》1997年第6期,总第113期。27、《中国族谱的人物传记》,《历史月刊》1997年第8期,总第115期。28、《中国地方志人物传记述评》,《历史月刊》1997年第8期,总第115期(署名萧驷)。29、《清代孝治政策述略》,《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30、《试论宋濂的宗族思想》,《东洋学研究》第四辑,韩国?东洋学研究会1998年6月版。31、《明代岁时节日生活》,《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年10月版。32、《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8年第5期)33、《试论宋代以降的宗族之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版。34、《中国古代人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民俗研究》1999年第2期。35、《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9年第12期)36、《“虚耗”鬼的由来与禳除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态》,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10月版。37、《清代溺婴问题新探》,李中清、郭松义、定宜庄编《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38、《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 月版。39、《罗钦顺的谱论与族论——以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上海图书馆编《中华族谱研究——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11月版。.40、《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41、《清代的文昌诞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0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版。42、《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43、《明代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中华书局2001年6月版。44、《宋元时期徽州建祠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45、《乾隆前期治理僧道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2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7月版。46、《明代家庙述论》,冯明珠主编《文献与史学-恭贺陈捷先教授七十嵩寿论文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2年7月。47、《试论明代族规的兴起》,《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48、《明代溺婴问题初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49、《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后江西宗族的发展》,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50、《明代方志所见岁时节日中的女性活动》,《中国史研究》(韩国)第20辑(中国女性史 特辑号),2002年10月。

国有史志,人有家谱,史志因国家变革增编不已,家谱由氏族繁衍而续修弗绝,世无百家,焉有一国?不亲其宗,焉爱其国?是故我任氏家谱续修或新立,不惟寻根溯源,晰理支脉,而尤在归集家族史料,辑存先贤珍遗,述论名人懿行,俾使家乘文化之涓涓细流融入民族文化之滔滔江河。一族修谱不容偏持宗族私念,唯我独尊,而当惜抱民族总体大观,同心凝聚,竞相促进。须知百家异姓而同出炎黄,自古一家而共缔华夏。兴我家族,强我民族,治我一家,为我国家。此诚聚族立谱宏旨要端也。特立为序言。

高中生写名人论文范文

哎,小朋友啊,多读书啊,历史人物那么多,随便整一个撒,评价嘛,就看你了解多少了

高中议论文范文:名人批判说“我是普通读者”的人,多半是审稿的。说“我也是普通观众”的人,多半是审片的。说“我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人多半是特殊消费者或者不是普通消费者。说“我也当过学生”的人一定在教育学生。说“我也吃过苦”的人,一定在享福。说“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人多半不是群众而是领导。说“其实我也是普通一兵”的人多半不是兵而是官。说“其实我也很平凡”的人多半都以为自己不是人而是神,起码是半人半神。这是一个公式。我常常想站在台上说“其实我也是普通老百姓”,终于没敢,一怕传为笑话,二怕造成误会。富翁爱说钱没意思。领导爱说权没意思。从香港美食城出来的人常说山珍海味不过如此。被鲜花掌声包围的人爱说当名人真累。这也是公式。藐视等于炫耀,炫耀已经拥有的。更当紧的是,藐视不等于放弃。如果因为人说钱没意思就叫人捐献,如果因为人说权力没意思就叫人放弃,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球星爱球迷,但只是掏钱买门票的球迷。歌星爱歌迷,但只是掏钱买音像带的歌迷。影星爱影迷,但只是坚持上电影院的影迷。上级爱下级,但只是听话的下级。名人的谦虚多半是虚伪的。也不得不虚伪。假如富翁当我们穷人面说钱真好;假如领导当群众面说权力真好;假如明星当观众面说当名人好舒服好舒服哟,我们会不会起鸡皮疙瘩?职业的虚伪非关人品,也就不叫虚伪。如同外交官的客套不叫虚伪而叫礼仪。名人没有真诚的自由。有同事在电梯里看见了很大的名人,双手本能地在裤兜里擦,准备干干净净地伸出去握手。但名人没有虚伪的谦虚,而是真诚地骄傲。他伟岸的身躯直立,昂首向上望着电梯顶棚,看不见这矮小的路人擦干净的手,倒是保镖看见,迅速地伸出手来,但不是要握手,而是要防止这神秘的人从裤兜里掏出凶器来。这一次邂逅,扫荡了他对那很大的名人的全部敬仰。假如那名人谦虚地向他点头,亲切地同他握手,会成为永久的甜蜜。然而,设身处地替名人着想,也难。他要不望着顶棚,而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见人就得点头,头也会点晕了;他要伸手就握,手也太脏了;不停地洗手,会不会皮肤过敏?所以,渴望清静也是真话。当然,真要清静了,又会渴望打搅。这只是小小的艰难,钱多了怕绑架,权多了怕颠覆,名气大了怕嫉妒,这才是更大的艰难。所以,同情他们的文章多了,理解他们的呼声也高了,“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就成了时尚。于是,我们忘了,钱多怕贬值的艰难比起一分钱掰成两半养家糊口的艰难,其实算不上艰难。胜了的球星进歌厅,败了的球星因为照样有人爱会照样进歌厅,其实是不值得我们去爱的。

李鸿章 李鸿章及其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价起来众说纷纭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虽然难以承载“英雄”桂冠,但为“时势所造”和影响“时势”进程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适逢其会的李鸿章也就成了“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揉,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用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 李鸿章以儒生起家军旅,凭借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削平大难”而“早膺疆寄,晋赞纶扉”。太平天国运动是“四海变秋气”的封建衰世的农民群众企图用火和剑来变革现存的清朝统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国在现世、在中国建立起来。尽管他们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国实际上只能给自己套上一副带有光环的封建枷锁,但他们反对“鹰遍野,豺狼噬人”、内则残民以逞、外则丧权辱国的清朝统治,无疑是顺乎时代潮流的正义之举。李鸿章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用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自然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罪无可赦。 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和交融的初步结果。与同时代的洋务官员相比,李鸿章不仅对中外形势和中国出路的认识要比同僚深刻,而且采用西法、举办洋务新政数量之多、成效之大,也无人能望其项背。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大清帝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绝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思振作。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他斥守旧而不避“人君”,为“自强”而力倡变法,主张以儒家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西方富强之术。他力主把“修明前圣制度”和学习“外人所长”结合起来。所谓“修明前圣制度”,就是“变法度必先易官制”,改善封建政治制度。所谓学习“外人所长”,就是引进属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必须指出的是,他力图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即近代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但毕竟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加速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 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时人称“一生功过在和戎”。外交的成败,自然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当否。就综合国力即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力而言,封建的中国远逊于列强,因而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列强的枪炮就扫地以尽。李鸿章有鉴于此,明确指出:中外实力相距悬殊,列强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中国无法取胜于疆场,因而对列强不可轻言战争,而应以“羁縻”之策谋求“中外相安”之局。所谓“羁縻”,就是用儒家的道德规范即孔子“忠信笃敬”四字方针进行“笼络”。在应对列强欺凌时,始则以理折之,进行与虎谋皮式的道德说教,并实施以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和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为特征的“以夷制夷”之策;继而不惜在权益上作出某种限度的让步,以期“驯服其性”,实现“守疆土保和局”的目标。李鸿章所以主张“羁縻”之策,目的之一是想争取并利用和平环境“借法自强”,预修战备,以期“确有可以自立之机,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从李鸿章推行“和戎”外交的实际看,有得有失,而失远大于得。他指挥过“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而以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他亲手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除了《中日修好条规》、《中秘友好通商条约》等少数平等条约外,其他诸如《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均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丧权辱国条约标志着中国从独立国向半殖民地沉沦。对此,作为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重要一员和晚清丧权辱国外交决策的参与制定者和主要执行人的李鸿章绝对难辞其咎。 腐朽王朝的忠臣 李鸿章是清王朝的忠臣。他出身于崇尚宋学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在他的心目中,忠君观念根深蒂固,他认为君臣之位不能僭越,疆吏不可“窥测朝廷之迹”。他与清廷互相依存,荣辱与共。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权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内攘外”,维护清王朝的稳定。他凭借清廷爬上权力顶峰,清廷则把他誉为华夏栋梁,声称“无鸿章,无清朝”。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犹如“敝絮塞漏舟,朽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实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余”时,仍“勤勤恳恳服侍皇室,决不另有他途”。他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新政、推行“和戎”外交,无一不是为了拯救面临沉没的“漏舟”和倾覆的“广厦”。他形象地把清王朝比为“破屋”,自己比作“裱糊匠”,宣称“裱糊匠”只会“修葺”而不能改造“破屋”,及至“破屋”“真相破露,不可收拾”,“裱糊匠”自然无计可施。他为“无力回天”而深长叹息,瞻望前景而茫然若失。 独特的性格特征 李鸿章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而他的性格特征则是其文化素质、心理条件和社会烙印的综合反映。一曰“拼命作官”。李鸿章“拼命作官”意在争权竞势和扶危安倾。因而他“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他精通“宦术”,“好结内援”,“献媚宫闱”,“固宠求荣”;他勇于任事,“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屈心抑志,忍尤攘诟,以济时艰”。二曰“不学无术”。李鸿章曾自诩“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不尚空谈固然是其所长,但缺乏以“真实学问”为根底的“以实心办实事”,绝不可能收到“旋乾转坤”的实效。他直到晚年对此才有所省悟:“自悔盛年不学,全恃一股虚骄之气,任意胡为,其实没有根底。现在真实学问,已用功不进。”(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4)三曰“恃才傲物”。李鸿章入仕后,随着地位的飙升和权势的膨胀,心态畸变,飘然欲仙。他吹嘘支持大清“天下”者,“舍我其谁”。对同僚倨傲不恭,对部属动辄训斥,对洋人“尤轻侮之”。曾国藩看出李鸿章“近颇傲,非吉兆”,曾密札劝诫:“一居高位,则宜时时检点”,“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黄:《花随人圣庵摭忆》)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李鸿章依然故我,“自信自大”,“喜嘲谑,忌者日众”。四曰“好以利禄驱众”。被时人誉为识时务之大员的李鸿章,虽然出身儒生,但却在“西学”和“变局”的影响下,产生了疏离儒学的倾向。他注重“治国平天下”,漠视“以修身为本”;注重事功,漠视为人;张扬功利主义,否定儒家义利观。他直露地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周馥:《负暄闲语》,卷上)功利既是李鸿章搏击宦海的动力,又是他驱策部众的工具。他遴选部众,“着重于经世致用。凡有谋略而干练,必受到赏识擢拨,文章道德,尚在其次。”(王尔敏:《淮军志》)李鸿章以功利为纽带结成的庞大群体,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受到“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的责难也就是当然了。

董氏族谱研究论文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一、董姓迁变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二、董姓名人 一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寻根溯源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得姓始祖 董父。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繁衍播迁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郡望堂号 董姓郡望主要有陇西郡、济阴郡等,其中以陇西郡最望。 1、陇西郡,战国时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三国时治所在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2、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堂号有: “陇西”、“直笔”、“良史”、“豢龙”、“正谊”、“三策”等。 ▲宗族特征 1、纵观董姓名人,可以看出董姓是一个多武夫将帅和画家的姓氏,忠臣良将辈出,在历史舞台上争相竞妍,各展风姿。 2、董姓字行辈份层次分明,特征显著,如董贻玖所修《董氏族谱》中载有湖南一支字行为:“名初怡世业,继序振家声,祖泽由来远,诗书裕后昆。”又董德庵所修《董氏宗谱》中载有河北一支为:“维士生亨,初伯叔仲,汝文继夭,圣国祯祥。” ▲名人精粹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孔子赞其为秉笔直书的“良史”。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人,西汉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 董安国:西汉内史,曾著农书十八篇。 董忠: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以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著称于世,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 董昭:定陶(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曹操谋士。 董王己: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东汉屯田都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东汉时番禺(广州)人,以雅性高洁,累辟不仕为世人敬仰。 董昌:东汉浙江余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三国时任曹魏大司农。 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东)人,蜀汉时任职尚书令,被称为“良士”。 董和:湖北枝江人,蜀汉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董奉:侯官(福建福州)人,三国时神医。 董景道: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西晋经学大师。 董征:南北朝时顿丘(今河南清丰南)人,曾官至平东将军。 董僧慧:姑熟(今安徽当涂)人,南朝萧齐之义士。 董展:隋代汝南人,长于作画,与展子虔齐名,又雅号:“智囊”。董纯:隋代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 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唐代宰相、琴家,以善弹《胡茄》而扬名。 董源: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五代南唐画家,擅画秋风远景,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溪岸》等。董枢:河北元氏(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人,北宋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 董槐:今安徽定远人,南宋时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被封许国公。 董俊: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 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潇湘白云图》、《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 董邦达:浙江富阳人,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黄安(湖北红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董振堂:河北新河人,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原在国民党任职,后起义投奔共产党,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等职

一、董姓始祖

董父、参胡、董督、董承宣、董印宣。

二、董姓起源

1、源于董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3、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4、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董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5、源于蒙古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族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汉字姓为氏。

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扩展资料

1、董狐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2、董仲舒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3、董和

(?-220)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事多年,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内干机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与少数民族交往,‘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姓

姓氏渊源: 中国人的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27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 一、姓氏源流 有三大支: 一支出自已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县)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一支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注》、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即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其职责是“董督晋史”,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一支出自少数民族及其他,匈奴及南蛮均有董姓。另外,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 -------------------------------------------------------------------------------- 二、繁衍播迁 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 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 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 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 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 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董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 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郡望堂号 董姓郡望主要有陇西郡、济阴郡等,其中以陇西郡最旺。 1、陇西郡,战国时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三国时治所在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2、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堂号有:“陇西”、“直笔”、“良史”、“豢龙”、“正谊”、“三策”等。� 宗族特征 1、纵观董姓名人,可以看出董姓是一个多武夫将帅和画家的姓氏,忠臣良将辈出,在历史舞台上争相竞妍,各展风姿。 2、董姓字行辈份层次分明,特征显著,如董贻玖所修《董氏族谱》中载有湖南一支字行为:“名初怡世业,继序振家声,祖泽由来远,诗书裕后昆。”又董德庵所修《董氏宗谱》中载有河北一支为:“维士生亨,初伯叔仲,汝文继夭,圣国祯祥。 -------------------------------------------------------------------------------- 三、历史名人 董 狐:春秋时晋国史官,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安国:西汉内史,曾著农书十八篇。董忠: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以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著称于世,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 董 贤: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小宛: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邦达:著名画家,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 源:五代南唐画家。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董解元:金朝时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卓: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字仲颖。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 董昭:定陶(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曹操谋士。 董王己: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东汉屯田都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东汉时番禺(广州)人,以雅性高洁,累辟不仕为世人敬仰。 董昌:东汉浙江余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三国时任曹魏大司农。 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东)人,蜀汉时任职尚书令,被称为“良士”。 董和: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枝江),蜀汉时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 董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三国时神医,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 董景道: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西晋经学大师。 董征:南北朝时顿丘(今河南清丰南)人,曾官至平东将军。 董僧慧:姑熟(今安徽当涂)人,南朝萧齐之义士。 董展:隋代汝南人,长于作画,与展子虔齐名,又雅号:“智囊”。 董纯:隋代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唐代宰相、琴家,以善弹《胡茄》而扬名。 董源: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五代南唐画家,擅画秋风远景,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溪岸》等。董枢:河北元氏(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人,北宋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 董槐:今安徽定远人,南宋时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被封许国公。 董俊: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 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潇湘白云图》、《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 董邦达:浙江富阳人,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人,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传说其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创立了八卦掌。 董必武:黄安(湖北红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董振堂:河北新河人,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原在国民党任职,后起义投奔共产党,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等职。 -------------------------------------------------------------------------------- 四、董姓家谱 10290【河北丰润】董氏家谱二十四卷 (民国)董嘏忱 董庭敬等修 民国十五年(1926)天津华西书庄排印本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注:创修於清康熙五十二年,此为四修。 10291【河北青龙】董氏家谱四卷 (清)董塽纂 清道光十六年(1836)董镇钞本 河北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 10292【江苏】钢山董氏分谱二卷 (民国)董士恩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北平刻本 二册 北图 10293【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4【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杏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5【江苏武进】毗陵董氏家乘二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10296【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春亭 董元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苍梧草堂刻本 十四册 历史所 10297【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耀庭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苍梧堂刻本 二十册 吉林大学 10298【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二卷 (清)董庭序修 清光绪间苍梧草堂刻本 二十二册 中央民院 10299【江苏】宜兴胥井武进前街董氏合修家乘二十 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秉清 董康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300【浙江馀杭】董氏家谱不分卷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写本 一册 美国 10301【浙江馀杭】尚义董氏家乘四卷 (民国)董凯等修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禹航尚义董氏宗谱》。 10302【浙江】馀杭董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八册 杭州大学 10303【浙江富阳】富春董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春江乡友谊村 10304【浙江】馀姚云楼董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董正锐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正谊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10305【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董秉纯纂修 清钞本 七册 北图(存卷5-17、20、卷末,又一部存卷3、 8、10、12-17) 10306【浙江鄞县】鄞城儒林董氏元二房支谱□□卷 清崇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 10307【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 末二卷 (民国)柴永祺纂修 民国七年(1918)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10308【浙江鄞县】董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 10309【浙江鄞县】鄞西湖泊董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董承脯 董敦修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天一阔(存卷首、卷1、2、5-8) 10310【浙江鄞县】鄞高塘董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张琴总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德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浙江图 天一阁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间,此为十修。 10311【浙江鄞县】四明五都董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董纯芳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孝友堂钞本 二册 天一阁 10312【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 (清)董懋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二十八册 河北大学 10313【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汉卿 董兰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 南开大学 天一阁(存三卷) 10314【浙江奉化】雪溪董氏宗谱十六卷 (清)舒帷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10315【浙江奉化】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樊东华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徐伴始修於清乾隆三十五年。 10316【浙江奉化】中心奥董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乃武 董梦昌同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首、卷1)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董氏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董姓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族谱本科毕业论文

好不容易写好了。。。打括号是很不确定的

中间的“徒”是不是“徙”啊?“徙”是迁移的意思呀。后半部分还有“你”的啊,你确定没打错? 那是我见识少了。看得头都晕了。

我就觉得你是故意把标点符号去掉的。难道是做实验? 看看有没有人像我这么傻会帮你加这么长一篇的标点?

王氏族谱,谱王氏之族也。王氏出於黄帝而蔓延于天下。周灵王时,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谪居太原。其子宗敬为周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王为氏。

自宗敬十六传至西汉元威。元迁琅琊,始分太原、琅琊两派。而威之后世居太原晋阳者也,由威公三十传至唐僖宗中和间。该公字元仁,避地由太原入蜀次(,)由恂徒居庐陵水东。复迁城西,六十里河山金地,置田一万五千亩,好善乐施人,知名人称长者为吴顺义。

辛已“朱梁末帝龙德元年”,龙见所居陂田间 异僧宗会钟门,曰:“是将为佛寺,公宜北去百里,遇三白即止。子孙当繁衍,且多文士长者,听其言行。”至安城北之连岭,遇一人骑白马,问其地,曰:“大白茆坑稍前二里许,曰小白茆坑。”又曰:“长溪乃家焉。”李氏保大中故居紫气竟天(。)龙复见长者,遂施故居地与西峰寺僧宗会,故号为:龙天寺。寺近之天五百亩,并山林施于寺。河塘之田两百亩施于金城观陂(。)江源之田两百亩施于城下之中洲寺。介陂之田一百亩施于性田之光化寺。绪寺各立祠堂,设长者塑像,忌日修佛事,至今不废,几二百年矣。

吾族自长者公迁居以来,传至于予凡十世,其间有显达者、隐逸者、徒居者、外出者、仍居故址者、与其生没年月日者、娶某氏者、葬某所者,皆无实录传信后世,势将湮没而不可考亲。亲相视为途人,甚至忘其所自出矣。是故由长者公而上,上至于黄帝本源总图,可溯而考也。由长者公而下,下至于余,无有纪述不可得而知也。第以宗谱不创,则世次无以纪亲疏,不辨则招募无以序将奚,以考见前德垂示后裔乎。此吾之所以为尤也,此族谱之所以为作也。夫谱所以纪先世之所从来而不忘所自出,则辨世次叙招募别亲疏明贵贱与其穷达善恶,迁徒外出生娶卒葬,巨细靡不毕书要皆律以信实无溢美耳。然则宗谱之作编纪之严讵可不急乎?况自长者公位下,由吾村而各徒者,或余目出其人,或闻先人之传述某迁某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此。

又皆书而不可缺者,谨按其世详注迁途:二世肱公四世裳公则同徒居赣州七里镇,六世遇公徒居柳树下,七世丰公徒上东,揭宜公徒居黄屯,区公徒居吉州城内,动公徒居汶源,八世若动公徒居栋头,宰公徒居连岭,为西房祖九世有以公徒居南富,长公徒居永新白茅塘,英公徒居南岭于今,十世同七昆弟徒居甚多,若集徒居西山,所徒居袁州东门,参徒居葛州,缉徒居永兴场,玖徒居连村,淑徒居黄牛石,卿徒居丁塘,合徒居青陂,纹徒居大志,云徒居城门朋田,盛徒居防里,谨徒居胡庐坑,素徒居嘉溪,慎徒居常德,行大徒居凤塘,予兄旦近亦徒居连岭。

自各名东房,此皆本于一祖之人,散徒居本郡及他郡间者。但时以往来相聚,吉庆凶吊,此又不可不纪同编于谱也。且年代益远,派徒益繁。虽本出一源,而不能娶处一邑、一乡以致四时祭礼。你能率一吉凶庆吊,不能归统苟谱。弗创而尊毕,罔辨则百固,不能尽识而名亦难以书(,)知木本水源莫问而宗族等之途(。)人岂不甚失先世之传耶?难亲书则情尽,情尽则服书,服尽则喜不庆哀不吊,亦理势然也。而余之心以祖,祖之万殊一本。何有远近亲疏之间哉?今幸际明时得穷录(,)位迩家居优间,乃仿吾友永叔之式创谱。编次有其本末,其可不纪述以昭示方来乎?于是上自始祖,下迄今兹,考古年今次第编之,巨细不遗时,历两载艰辛备常,始成斯谱。俾传后世,则吾王氏之子孙有所凭。以不吻夫尊卑疏戚之序(,)庶不堕先世之传,而贻示于后人者永矣,为吾王氏之子孙者可不勉哉?故书之以弃其端。

试着给你说一下大意吧。

百尊敬祖宗之心是自然而然生发出的一种悠久而又让人思念先祖的感情。这也是出自孝心的不缺乏(即这是孝心的体现),岂敢(不恭敬地)书写(家谱)给诸位,于是洗完手(表示敬重)然后动笔写家谱,这是多么度美好而盛大的一件事啊!这是真金氏(真金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儿子)的箴言,问(这个家谱)不是为天下,而是为小家。

世世代代凡事要遵守这个家谱,不要替换它,那么这个家谱就将和天地一样无穷无尽答地存在。这是为家谱作的序。

基本应该是这个意思,个别地方可能有所出入。希望能帮到你。

我觉得里边有错别字和漏字啥的,只能翻译个大体意思,不足之处望谅解。

如下:我们是琅琊丁氏,出自炎帝,姜姓。姜太公的长子公子伋,丁姓共祖。

这样从秦汉一直到晋隋唐宋,虽然经常出现人才,但是不是死于兵患就是流落他方不知所踪,谱系已经难以考证。宋朝没有书证,按元朝末年铁枪祖先丁兴来说,原籍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人,跟随明太祖创立明朝,以军功授淮安卫海州守御所百户,在海州生的长子丁贯世袭百户,次子丁推跟着大哥定居琅琊,即我们琅琊丁氏一脉的始祖。

后来开枝散业,有迁居金陵的丁远、丁明一派;迁居东平丁乙一派;迁居河南永城的丁魁河、丁楚一派;和丁魁南、丁启睿、丁肇昌等都去祖坟祭碑,所以辈份符合,别的比如燕京、日照、潍县、寿光、莱阳、沾化、阳信;河南的鹿邑、江右的丰城,福建中部的莆田,东北的沈阳,子孙繁衍。如果用一本家谱,e68a84e8a2ad3233363533338辈份就不会乱,如果没有家谱,长幼失序,家谱是很重要的。

前朝明代万历壬午年,七世祖丁懋学等修订了家谱。祟祯丁丑八世祖丁耀亢等又修谱一次;到了我大清康熙康熙癸丑九世祖丁献愫等修家谱一次;乾隆乙酉十一世祖丁须敬等修谱一次;到了嘉庆初年,我想再修家谱,通知各分支,有个族孙丁锡群从云南寄来书信言明,让等他几年,拿到养廉金后修谱就容易的多,一直到了道光十年,他回家管理家庭事务繁忙没有闲暇,五年后故去,这样修家谱的事情就暂停了。

族谱不修已经超过八十四年了,不成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我也快死了,儿子已经死了,孙子还太小,还没什么作为,有个曾孙丁衍仁以旁支修谱让我做序,呜呼,什么是谱,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今本族没人,上不了族谱,也是应该的,和本族相关的家族有七十二支,无据可靠的有三十六支,这样的话还有一半的家族可以修谱,怎么能说只修他本家旁支,不修出处呢?丁衍仁这样做难道不是家族罪人?!他家道贫穷没钱,人近古稀之年,还这样出力修支谱,本家各族无不惊然而立,这样都各修支谱了!这样,宗家之谱就没人修了!一人提倡,众人效仿,丁衍仁这样做,难道不是家族功臣?于是为序。

翻译了第一页,但是越往后面越觉得不是滋味。后面的大多是褒扬的句子,没什么实际的意思,虚词太多,很不好翻译。你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必要再说吧。

王氏家谱序

我听说每个国家有史书,而每个家族也都有家谱。史书是用来向后世传扬法条戒律以用来惩恶扬善的,(所以)他们的观点都不涉及阿谀之词;家谱则是用来评价先辈,并且光耀后人而褒扬前辈的,所以措辞稍稍多了点粉饰,但是终究不失严谨公正。史书重视对人的评价,评价人的过失就像面对斧钺一样,(而让人不得不谨慎)。但是家谱却重视对人的勉励,所以对那些不肖之辈,(编写家谱的)人往往羞于将他们编入家谱。(所以)如果论起激浊扬清,劝诫人心,家谱的作用并不输于史书。

那个王氏宗族,人口众多而且蒸蒸日上,好名声遍及远近,而声望彪炳古今。种植槐树引来祥瑞,种植竹子以养清气。像王祥卧冰求鲤来尽孝,而挥笔书写就像游龙惊凤一样……

家谱序言是家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需要解释很多问题,一个没有序言的家谱显然是不完整的。

那么今天我们通过构建这个家谱序言专题,来向大家介绍各式各样的各个姓氏的家谱序言,希望给大家的工作带来帮助。 家谱的序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①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②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③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

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④修谱贡献:***为本次修谱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

⑤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⑥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当然不同的修谱人有不同的思想,有的人喜欢用文言文,以此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也有人喜欢用白话文,目的则是让后人容易理解,不造成歧义。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作用和意义。这里我们推荐大家使用白话文来写家谱序言。

范文如下:王氏家谱重修家谱序言盖闻“仑公注史记,以褒扬功臣,孔氏兴家谱,以追颂祖先,此先贤之功,世世代代而得显,祖宗之恩,子子孙孙相继而无忘焉。”是以我族自洪武迁民以来,原期即有家谱留传于后,惜遗失代远,无可追稽,幸而自廷器公以下,名字虽然紊乱,辈次因循依然当遵老年人建立家谱的意愿,即着手反复查对详加搜索。

一九五一年重新建起家谱,又制订了十个排行字,即是:新、作、献、景、清、成、培、增、泽、明,从此支门清,辈次明,祖宗显,后代起名因循有章,此虽不可遗我湮没追亲之责,亦可弥我遗弃先祖之罪。当修订家谱八部,分送两村珍藏,迄今相去仅三十一年,由于文化革命十年不安,追宗祭祖之道湮没不彰,人情淡漠,宗族涣散,九族不亲,子不知父名者,大有其人,虽知祖明者,寥而无几,各门宗牌过半遗弃,甚者投入灰烬,八部家谱尚存无几,形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不叹哉。

噫:昔轩辕制衣冠以载史册,神农教稼穑而载书籍,三皇之德,千古而尤显,舜尧之恩,至今而昭彰,况生我父母,养我祖先,宁可忍予湮没不彰,祖先遗弃家谱至此而頺废哉。现以我族八部家谱损失不全,内容还欠完善,后代子孙待要入谱,重续家谱之举迫不容辞。

幸于一九八二年,国家安定,喜庆丰收,民富国强,百废俱兴,遵老爱幼之道又兴追宗念祖之风也,萌我族老人重续家谱宿愿,油然同声,再三商讨由丙仁、鸿禧二公亲自动笔,四处通信,着手整理,即反复查对依次增添详加批注,半年余整理就诸,这次又交我来汇编,奈我忙于医务雇及弗暇,又念我先祖之德,情不容辞,责无旁待,真使我欲进不得,欲罢不能,不得已改敢当重任,即着手整理阅而再三,反复举棋,凡男娶女适功显事绩,生亡时日,坟向墓址,无不尽量搜集,册补了原来的原本之不足,又完善了个人简史,见以原本按始祖传世次第、排号、支门、辈次,虽已分明,然若欲查我门系者,混如云天一色,漫无边迹,因我族人口繁众,支门岐多,不画以图其支门难明,辈次难分,此次又绘制了支门系统图,如百川之汇海,万脉之归宗,纲举目张,使湮者明,遗者见,支门连接辈次洞沏,一翻阅支门条然详显在目,凡欲追溯祖先,查考门次,研究祖先者,无不开卷可得矣。又增添了一篇我族迁居家史传略,俾后代子子孙孙知其木本,水源血肉联系和历次灾荒,祖先所承受之惨景,又将历代散迁者,汇集为散迁简易录,触目可知血肉亲族,散居概况。

一年余大功告竣,其中有外出久远和家失掉联系和个人简史无人供述者,恕我遗漏不录,又念及我族各地散居年湮代远,亲族联系恐其蒂落瓜离,所以此次重续广印三十余部分送各地俾尔后代子子孙孙对谱认亲,继传百世,此是我辈之予望也,是为序。 公元一九八二年内容来源 。

家谱序言是家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需要解释很多问题,一个没有序言的家谱显然是不完整的。那么今天我们通过构建这个家谱序言专题,来向大家介绍各式各样的各个姓氏的家谱序言,希望给大家的工作带来帮助。

家谱的序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①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②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③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④修谱贡献:***为本次修谱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⑤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⑥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当然不同的修谱人有不同的思想,有的人喜欢用文言文,以此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也有人喜欢用白话文,目的则是让后人容易理解,不造成歧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作用和意义。这里我们推荐大家使用白话文来写家谱序言。

范文如下:

王氏家谱重修家谱序言

盖闻“仑公注史记,以褒扬功臣,孔氏兴家谱,以追颂祖先,此先贤之功,世世代代而得显,祖宗之恩,子子孙孙相继而无忘焉。”是以我族自洪武迁民以来,原期即有家谱留传于后,惜遗失代远,无可追稽,幸而自廷器公以下,名字虽然紊乱,辈次因循依然当遵老年人建立家谱的意愿,即着手反复查对详加搜索。一九五一年重新建起家谱,又制订了十个排行字,即是:新、作、献、景、清、成、培、增、泽、明,从此支门清,辈次明,祖宗显,后代起名因循有章,此虽不可遗我湮没追亲之责,亦可弥我遗弃先祖之罪。

当修订家谱八部,分送两村珍藏,迄今相去仅三十一年,由于文化革命十年不安,追宗祭祖之道湮没不彰,人情淡漠,宗族涣散,九族不亲,子不知父名者,大有其人,虽知祖明者,寥而无几,各门宗牌过半遗弃,甚者投入灰烬,八部家谱尚存无几,形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不叹哉。

噫:昔轩辕制衣冠以载史册,神农教稼穑而载书籍,三皇之德,千古而尤显,舜尧之恩,至今而昭彰,况生我父母,养我祖先,宁可忍予湮没不彰,祖先遗弃家谱至此而頺废哉。现以我族八部家谱损失不全,内容还欠完善,后代子孙待要入谱,重续家谱之举迫不容辞。

幸于一九八二年,国家安定,喜庆丰收,民富国强,百废俱兴,遵老爱幼之道又兴追宗念祖之风也,萌我族老人重续家谱宿愿,油然同声,再三商讨由丙仁、鸿禧二公亲自动笔,四处通信,着手整理,即反复查对依次增添详加批注,半年余整理就诸,这次又交我来汇编,奈我忙于医务雇及弗暇,又念我先祖之德,情不容辞,责无旁待,真使我欲进不得,欲罢不能,不得已改敢当重任,即着手整理阅而再三,反复举棋,凡男娶女适功显事绩,生亡时日,坟向墓址,无不尽量搜集,册补了原来的原本之不足,又完善了个人简史,见以原本按始祖传世次第、排号、支门、辈次,虽已分明,然若欲查我门系者,混如云天一色,漫无边迹,因我族人口繁众,支门岐多,不画以图其支门难明,辈次难分,此次又绘制了支门系统图,如百川之汇海,万脉之归宗,纲举目张,使湮者明,遗者见,支门连接辈次洞沏,一翻阅支门条然详显在目,凡欲追溯祖先,查考门次,研究祖先者,无不开卷可得矣。

又增添了一篇我族迁居家史传略,俾后代子子孙孙知其木本,水源血肉联系和历次灾荒,祖先所承受之惨景,又将历代散迁者,汇集为散迁简易录,触目可知血肉亲族,散居概况。一年余大功告竣,其中有外出久远和家失掉联系和个人简史无人供述者,恕我遗漏不录,又念及我族各地散居年湮代远,亲族联系恐其蒂落瓜离,所以此次重续广印三十余部分送各地俾尔后代子子孙孙对谱认亲,继传百世,此是我辈之予望也,是为序。

公元一九八二年

内容来源

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

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

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 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系出豫章,原籍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于前明嘉靖年间迁徒北流,侨寓县西门刘家井,继迁六贡桥——燕翼贻谋,创业垂统,是为吾族之一世祖也。

厥后皆耕读为业。 五传至高祖象家公,家日益饶,复迁翰堂,遂卜居焉。

是时土寇窃发,蹂躏乡里,公设法捍御,赖以保存者甚众。迨伯祖复斋公、叔祖著斋公以晋秩请封。

追源溯流,欲创修家谱,志焉未逮。 迄今又数十余年,生齿日繁,支派愈盛。

族愈远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则一脉之贻如同陌路,无以动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笃其睦族敦伦之谊。 爰是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

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号、爵秩与历代墓所、祭产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录,寿诸枣梨,传为家乘。 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

自始祖顺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联属族人,使览斯新谱者,父兄宗族俨在庭帏,长幼尊卑秩然不紊。

俾咸之一本之谊,共敦九族之亲,而尊祖敬宗,敦伦收族之心有不感发而兴起者乎。 大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仲冬谷旦第九代孙森谨识 电脑整理:十四代孙业挥 1998。

7。23武汉 二、天地生物人为贵。

曷贵乎尔?以其具天秩之彝伦,有以笃水源木本之念,凛凛然统族属而不昧厥初也。 夫祖宗往矣,而若子若孙若曾元以下,非一脉之留贻乎?故尊祖者不可不敬宗,敬宗者不可不收族。

诚哉老泉之言曰:情见乎亲,亲尽则情尽如途人也。吾所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分而至于途人者,势也。势无如之何也,幸未至于途人也。

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噫!人各有心,未有闻老泉之言而孝悌之心不油然以生者,此吾谱之所以不容缓也。

我翰堂刘氏,自始祖讳泰公──原籍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前明嘉靖年间,因故乡兵燹,流离迁徒,遂至于粤,卜筑于北邑之西门内。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今遗井犹存──即邑乘所称刘家井是也。 后迁于二厢之翰堂,又移居六贡屯村。

故僻地槎牙,杭苇跋涉者,颇形困顿! 二世祖念庄公,三世祖明善公,乃舍田为路,累石成桥,通往来,济利涉,行人赖焉──即邑乘所载六贡桥是也。 递传而下,俱隐于农。

时风气古朴,丧葬过于简略。故历代祖墓俱系土坟无碑。

未建宗祠,故亦不立主奉祀,惟春秋祭墓。茔域徒存,其原籍宗派、生殁年月,亦俱无从查考矣! 迨五世高大父象家公,为故明邑庠生。

六世曾大父,为国朝邑增广生,恬淡好学,不求仕进,多积阴功,广行善事:如让产于兄、还质田、存人祀诸善举,都人士艳称之。 邑乘所志皆实录也。

七世长伯祖复斋公,以明经授昭平教谕,卓有政声。后沐覃恩,荣膺敕命移赠先人。

其生平善迹,县志列传详载之。 而先大父著斋公,亦就职州司马加级,请封秩阶正四品,荣赠两代,行见家声克振,祖泽绵长。

则所以承先启后者,窃幸不至于昧厥初也。 顾族属日繁,支分派别,由期而功、而缌麻、而袒免而至于无服,几几乎相视如途人矣!若不亟为纂辑,登诸谱牒,则无以收族者,即无以敬宗,即无以尊祖。

忘本之咎,可胜数哉。 爰与族人详为采辑。

自一代以至十三代,序世次,辨昭穆,联疏远,别尊卑,无不穷其源而溯其本。 其生殁年代从前失于简略者,姑阙其疑;而有徵信者,不安于略。

盖数阅月而后成帙,敬寿枣梨以作家乘。颜曰《翰堂刘氏族谱》,原其始也。

后之览是谱者,庶几笃亲亲之谊,怀睦族之思,俾祖宗一脉之贻,不至同于陌路,而孝悌之心,不亦油然以生哉。 谨缀其略于简端。

道光七年岁次丁亥仲冬谷旦 仲支第九代孙敏榘谨识 电脑整理:十四代孙业挥1998。8。

21武汉 三、家乘族谱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透过族谱,可以看到变幻着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

家谱文化的丰厚底蕴对研究地方志、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均有重要价值。 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

炎黄之陵自不必说,各姓始祖的陵墓,也已成为近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的圣地。一些著名陵墓已成为其所在地的重要旅游资源。

当前,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资料中心、图书馆均以珍藏有我国一些姓氏的族谱为荣。 谱牒学,姓氏学已注入了崭新的内容,成为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

它不仅列入了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也已成为部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一些科学研究部门也已把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姓氏已把其家谱在因特网上发布,从而打破空间限制,使族人可在世界各地互相交流。

实际上,已有人编制了旨在使全球华人能快速寻根,编制族谱,查找亲人的网站。 《翰堂刘氏族谱》网站于1999年在网上发布,有不少读者访问及留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树有根。

一本完整的家谱,家谱序言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序言是一本家谱的完整介绍,它类似于一本书的序言,通过阅读家谱序言,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整个家谱的内容,家谱的编修来源,及家谱中的故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姓氏的家谱序言,希望给正在修家谱的人士带去一些帮助。

内容如下: 家谱的序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 一、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情况下用支谱的比较多。 二、说明原因:为什么修家谱或续家谱。

现在的解释大部分以族谱丢失或毁之贻尽为缘由。 三、叙述现状:说一下现在本族的情况,展望一下在未来家族的发展情况,如社会青年今天东奔西走,在外工作等,为了让本家族成员之间永保联系,勿忘祖宗等。

四、修谱贡献:***为本次修家谱提供信息资料,***提供经费,***撰写等,***出资修谱。 五、修谱结尾:可以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上具体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

六、落款:可以分为两种(1)、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2)、缮写***,世孙***等。

诚然,不同家谱在修家谱时,思想也是不同的。有的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喜欢用文言文,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现在人修家谱,则比较喜欢用白话文,目的是可以让后人很清楚的看懂写的是什么,容易理解,不致于造成歧义。 话又说回来,无论用哪一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但结合现今的语言情况来讲,续谱无忧网推荐大家使用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言来写家谱序言。

《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 《韩国新村运动与农民权利》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社会特征及其启示》 ~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特点 1、韩国“新村运动”由政府主导逐渐向民间主导过渡。 韩国政府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为今后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在“新村运动”发展的后期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让既具有客观生存与发展规律又有助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机构,如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上世纪70年代末,政府行政领导退出“新村运动”,全国各地以行政村为单位自发组成了开发委员会主导“新村运动”,吸收全体农民为会员,并成立了青年部、妇女部、乡保部、监察会和村庄基金。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自发修筑乡村公路、整治村庄环境、帮助邻里修建房屋、兴办文化事业、关心和照顾孤寡老人等。 到上世纪80年代,“新村运动”逐渐完成了由民间主导加政府支持到完全由民间主导的过渡。在这期间,政府为“新村运动”立了法,对“新村运动”的性质、组织关系和资金来源等作了详细规定,还成立了全国性的领导机构“新村运动本部”,并在各直辖市和道(相当于省)成立“新村运动指导部”。纵观韩国二三十年间的“新村运动”,大体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导到民间主导加政府支持再到完全民间主导的发展过程。 2、以推动农村工业化来带动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开始的初期阶段,为了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新村运动”的顺利开展,于1973年就提出了“新农村工厂”计划。为了把汉城等都市区的工厂扩散到农村,对其给予一定的金融、税收等优惠,并且在电力和通讯设备安装等方面得到优先照顾,“新村工厂”由1973年的165个增加到了1984年的686个。韩国政府为了推进新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于1983年提出了“农村工业园”计划,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建立工业园,通过在这些地区建立工厂,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村收入,并于1984年付诸实施。“农村工业园区”由1984年最初的37个,增加到了1986的61个,到1987年增加到了107个,到1988年底达到了122家,入住的企业总共1355家。韩国以工业化来推动“新村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的工业和非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使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空间布局得到了平衡,城乡差距迅速缩小。 3、注重发挥农民的自主创新精神。 新村运动第一年政府仅给平均每户下发4袋水泥,用于改善环境、生活,农民的反映出乎意料的好。以后每年增加奖励有成效的村户,解决从屋顶到村道、从锅台到厕所等农民切身的实事,激发了农民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和双手,自觉改造贫穷落后面貌的积极性。农民纷纷自发成立民间组织、协会,使新村运动走上了全民参与、全境展开、实践先行、自觉持久的良性运行轨道。在韩国的新村运动中还十分注意发挥乡村社区的作用。在村一级,成立由村发展委员会,负责本村的新村发展计划和集体性工作的具体组织执行。此外,各地还建立村民会馆,在会馆里开展各种活动,农民之间相互交流,培养协作与实践的能力。韩国的新村运动,始终围绕着促进农民树立“勤劳、自助、合作”的精神而展开的,注意把农民的主创精神放在第一位,让农民积极参与这一运动,不断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的生产环境。 4、分阶段指导,层层推进。 韩国政府在组织实施新村运动中,并不急于求成,而侧重于长远规划,每一个规划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制定出阶段性的目标。韩国的新村运动,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在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修筑围墙、公路、公用洗衣场,改良作物、蔬果、畜禽品种等。由中央内务部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了全国性组织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同时建立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培养大批新村指导员。在扩展阶段(1974—1976年)把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把新村建设的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在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社区经济的开发日趋红火,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上,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同时,为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广大农村提供各种建材,支援农村的文化住宅和农工开发区建设。在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性新村运动的民间组织,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来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一些财政、物质、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手段,着重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流通业。在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繁荣气象从城市开始逐步向四周农村地区扩散,新村运动也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特征。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 二、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的比较 1、面临的困境相似,但我国起点的总体水平略高。 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明显地加快了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由于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重视开拓欧美市场,注重发挥大企业在集聚资源与资本上的规模优势,积极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韩国的农村落后问题和城乡矛盾问题不断加重。韩国山多,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2%,人均耕地较少,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农业、农民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首先是农业增长慢于工业。1961—1971年,韩国实施了第一、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在这十年期间,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在这期间,农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 7%,而非农业部门则高达。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增长差距不断扩大。其次是城乡收人差距扩大化。1962年,韩国农户年平均收人是城市居民家庭收人的71% ,1969年降低到65 % ,1970年进一步降低至61%。在全国农村中,经营耕地不到1公顷的农户占67 %,这些居民家庭年收人不到城市居民家庭收人的50%。很显然,在当时韩国工业化迅速推进过程中,“三农”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我们国家也面临着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而且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三农”困境。但是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困难毕竟要比韩国晚三十年,综合国力已居世界第六,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也有当今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武装农业,农业生产率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农产品的市场要比韩国广阔的,除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也有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切条件综合来看,要比上世纪70年的韩国所面临的困难小的多,而且也有韩国这样国家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 2、都具有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 在亚洲“四小龙”中,人们普遍认为香港是“市场主导型”经济模式,而韩国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其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通过官民一体、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协调、干预来实现国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着总体调控、运作和平衡的重要作用。“新村运动”中韩国的政府不仅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且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在政策、财政、金融等各个方面给予的强烈的支持。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重要特征就是国家宏观调控,而且从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来看,也说明了政府所具有的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强度。 3、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从深层的文化背景看,韩国和我国的民族文化都同属一个儒家思想体系,对社会的伦理道德、人际交往、生存哲学等有基本相同的认识准则,而且在对外开放中,都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处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互相融合的态势下,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得益于此,那么我们国家的建设新农村也离不开这种文化底蕴,也必须给予重视。 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1、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做好其远期规划,层层推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分清主次,明确主要任务,不能短打算,而要长谋划;落实任务时,要抓好开局,从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并做好远期规划化,把这项艰巨的任务分步骤去抓,层层推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化载体。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努力做好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搞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培养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根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应简单的围绕着建新居等生活设施来进行,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农村生产起基础作用设施来进行。 3、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做到有机结合。 从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农村地区自身的建设,也不可能每一个乡村独立进行,它只能是一个一定范围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而这样的区域只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而不可能以农村为中心。这应是不言而喻的。新农村建设,必然也必须是一个“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过程,是一个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农村地区更加自觉有效地接受辐射的过程。建设农村并不是把农民圈定在农村,必须遵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即农业人口逐渐消亡,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中,必须把我国建设小城镇的过程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做到政府支持与农民的自主创新相结合。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不能搞“无为而治”,而应该施加必要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在农村自组织力较差的情况下,正确的行政导向和科学的领导规划对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农民意愿,要保护好农民积极性,保护好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帮助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发展。要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形式,引导农民抓住机遇,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不能偏面夸大行政力量的作用,不能不顾自然条件差异盲目地搞“一刀切”。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积极搞好政策引导和思想发动,使行政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总之,在肯定农民的主创精神,尊重农民的选择的基础上,政府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扶持,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新农村建设不偏离大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中国改革,2005(12):45-46. [2]、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的启迪[N].浙江日报, 2004-2-26(3). [3]、孙成钢.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N].了望新闻周刊,2005-10-24(财经). [4]、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150-157

刘知远,后汉高祖,山西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不是刘邦的后代。

介绍名人的论文范文

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末了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 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 司马迁遭腐刑,写史记 、 文天祥宁死不屈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恢复中原为毕生责任,六出祁山,两朝开继老臣心. 、 爱因斯坦苦,苦于别人的嘲笑,最终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勾践苦,苦于卧薪尝胆,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

范文1、 辉煌的寂寞 当无数人在瞻仰那些名声显赫、地位尊贵的名人之时,我在那难以计数的灼热渴求的眼神中突然嗅出了一丝悲凉与寂寞的气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千古风流人物被人们所一代代地推崇:他们的功绩、他们的成就,他们在人世间最光鲜亮丽的一面,然而,他们的寂寞呢就是“辉煌”这座高楼大厦身后那抹不去的影子! 有谁看见历代帝王在千家万户皆熟睡的深夜,孤自一人批阅那堆得足以埋下他的奏折。他有万人之上的风光,亦有深夜无寐的无奈。 有谁看见诸葛孔明仰望长空,想起先帝,想起出师一表的志气,想起五攻中原都未成大业的痛苦与怨恨。他有空城祛敌的智慧,更有壮志未酬的伤心。 有谁看见鲁迅先生面对具大的历史变革,在自己的选择上“荷戟独彷徨”呢他对中国人民的无知、麻木的痛恨和对现实无力挽回的局面的惆怅又有谁了解呢他有笔作有力的投枪,可以针砭时弊,但也有希望与现实巨大落差下的深沉痛心。 自古以来,像上面所述的名人还有很多,同样他们也有那辉煌之中夹杂着的酽酽的寂寞。 这寂寞深得道不出,浓得化不开。是杜甫年老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时的无助;是陆游听“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的悲凉;是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失落。 从某种程度上讲,辉惶中的寂寞是必然的。为争取辉惶而奋力一搏时,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寂寞的;登上辉惶的巅峰之时,唯我独尊的意气,是孤独的;取得辉煌后,众人的瞻仰与崇敬似乎更拉开了你与凡人的距离,这也是孤寂的。 “英雄从来寂寞”,因为英雄做了常人无法做的事,想到了常人无法预计的未来。就像人们所敬畏的神明,很完美,但却没有和人间子民联欢的权力。 辉煌与寂寞是并生的,人们常以为寂寞的人是可悲的,但是那无数仁人志士的寂寞却更衬托他们的辉煌。 英雄的寂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理想超越常人的更高的要求。这种寂寞中更注入了一种生命的坚持,一种生命的不屈。 英雄的寂寞是一个人对生命的守望。范文2、 生命的旋律 斟满一壶酒,阐论古道西风;踏上一段路,遍寻天涯旧梦,不诉苍凉,任它黄沙漫天:静对长亭,却道天凉好个秋。——题记生命所给予我们的最大奖赏,人生所能实现的最大追求,无愧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所开拓,有所创新。贯穿始终的是那生命的旋律——寂寞与辉煌。 鲜花掌声使人得意忘形,冷嘲热讽使人萎靡颓丧,流言蜚语使人愤懑忧伤,语云:“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要做到这般洒脱,委实不易。要想实现辉煌的人生,无需轰轰烈烈,只需平平淡淡,始终保持着寂寞却不孤僻的灵魂,这正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尊重。 浅浅的绿意渲染着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阮籍与孙登的长啸以示之辉煌,我以为绝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障幽之生,我以为绝妙;苏武以其英雄气慨实现辉煌人生,我以为绝妙。然而李煜的忧国忧民,清照的感伤感怀,曹的悲天悯人,他们难道,不是在寂寞中孕育辉煌吗?寂寞与辉煌是生命的旋律,引领着我们走向人生别样的境界。 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世界万物无一不在寂寞中创造着辉煌。群山在寂寞中诉说伟岸,江河在寂寞中抒写恢宏,蓝天在寂寞中坦露旷远,大地在寂寞中酿就永恒。不要以为,河流涓涓地流向远方就表示对两岸没有眷恋,那是一种辉煌,那是一种美,美的就像月色里韵荷塘中微风吹拂着的睡莲。 我的人生是平凡的,但是我并不因此而碌碌无为,我要实现平凡中的伟大,伟大中的辉煌。万顷的宁静,它流溢于我生命深沉的啜泣,浸润我海枯石烂后的茫然。我不再有“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感伤;不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不再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闲愁”,我要拥有的是苏东坡“长江绕郭知美”的达观。不再因宠辱得失抛却自在,自我抵砺,不变心境,启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让生命显示出永恒的美丽。 在寂寞的河道中流淌的是历史的情思,每一朵花的调露飘落的是季节的轮回,每一点秋雨都成为大地点缀对绿荫繁花的依恋。季节一如既往地轮回,生命白驹来去匆匆,不容迟疑,不容流泪,与其望穿双眼,自隅而泣,不如策马扬鞭,奋力疾行,让生命的旋律——寂寞与辉煌永远绽放迷人的光彩。

我给你写个提纲吧.写范文来不及了.1、选材.(从题名上看,本文是典型的记人叙事的文章,也就是记叙文)选取你家乡的、而你又熟悉的名人(区别于普通人哈,如果你想剑走偏锋,也可以写你说在的小圈子的名人,不一定非要众所周知的那种不可,前提是他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事迹两到三件(因为题中没有限定,可以写历史名人,也可以写现代名人.可以是父母或亲友介绍的、也可以是书本上读到的、如果是写历史名人,例如黄继光,你还可以写写你参观黄继光纪念馆的见闻和感受).这类文章,一般开门见山,通过一句话或者一件物品,把主人翁引出场,为后文埋下伏笔.2、确定主题.(通过这篇文章你要传递一个什么信息给读者?)通过两三个事迹的叙述(每一件事情独立成段,其中可以穿插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可以简述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你说的这个人),要能够体现文章主人翁与众不同的思想品质或者道德情操(例如:通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件事,读者可以读到的信息是:董存瑞热爱祖国和人民,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舍身取义,并且他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3、结尾.事情记叙完了以后,就上述的事件做简短的评价,或者议论,抛出你的观点,点名中心思想,呼应前文.只能先这样了,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接HI我.等我有时间了,可以帮你写篇范文.

例子如下: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谱学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