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有关彝族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有关彝族的论文题目

(忽悠..忽悠..)彝族概述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发生关系,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发生关系,男子则要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予以处死。“姑舅表优先婚”,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习惯法规定,姑母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姑母的女儿先要征求舅家纳聘,舅家不要才能别嫁,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与舅家,反之,舅家方面的女儿对姑家也有上述义务。 滇、黔、桂彝族封建式婚制,婚姻由父母包办,父母同意后再取八字,男家要向女家送聘礼,婚期要择吉日。� (二)云南永胜县他鲁彝族对偶婚和群婚制这一婚姻制的结婚与离婚很自由,有的女子甚至终生不婚不嫁,靠不时上门的男伴侣夜晚同居,与其所生子女为家。特别是女子婚前性生活自由,通常成年后都要到被俗称为“棚子”的公房去居住,而且往往在其中一住数年,因此,新娘带着孩子结婚者也为习惯法所允许。� (三)云南弥勒“阿细”彝族自由恋爱该支系彝族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或“公房”,婚姻无父母包办,不用聘礼,当女儿将男子领回家后才知道女婿是谁。 1949年以后,彝族地区普遍推行社会主义婚姻法,废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族工艺主要有彩漆绘、刺绣、贴花和铸造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等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彩为主。刺绣和贴花,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或贴)在擦尔瓦、头帕、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多以黑色为底配刺(贴)红、黄、绿、蓝等纯度极高的花线。彩漆绘、刺绣、贴花花边的图案有以日、月、彩虹、云等天象为图的;有以水波纹、山形等山河自然地理为图的;有以鸡冠、牛眼、牛羊角、猪齿等动物的某一部分为图的;有以花、叶、树枝等植物的某一部分为图和以绳纹、发辫纹、方块形等为图的。各种图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彝族的舞蹈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 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 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高度上远远超过了汉族《高跷》,但却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艺。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他们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这种人们手持器械的舞蹈,与羌族的《铠甲舞》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 现经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红披毡》、《阿细跳月》、《快乐的诺苏》等。以跳跃欢腾的旋律表现了彝族人民生气蓬勃的生活而蜚声艺坛。 彝族的饮食 彝族分布地域广,因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雨量等都有差别,农作物种类和产量互有差别。因此也形成了各地彝族饮食多样化的特点。 1.主食。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此外还有燕麦、大麦、小麦、豆类,部分坝区主要食用大米。食法一般为做成各种馍馍之类的食品,有时也煮食或炒食。凉山彝族把荞麦揉成饼,放入沸水中煮食;洋芋喜煮食或烧食;燕麦炒后磨成面粉调食;大米用甑子蒸食。 2.副食。蔬菜类有萝卜、元根、白菜、青菜、洋花菜、芥蓝、韭菜、蕨菜、葱、姜等。有煮、炒、炖、腌等不同食法。肉食类主要食用牛、羊、猪、鸡肉。食法以水煮和腌制较普遍。饶有风味的要数凉山彝族的砣砣肉和撒梅彝族的生肉生肝。砣砣肉的作法是选用30斤左右的山地小猪,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切成拳头大小块状,下锅煮熟即捞出,拌以盐、花椒等佐料食之。生肉生肝的作法是将猪脚皮烧后切丝,把猪肝切碎,加酱油、醋、葱花、辣子拌食。 3.酒类。彝族爱喝白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子等杂粮酿制而成,以不同的制作方法或饮用方式而称之为“坛坛酒”、“转转酒”、泡水酒、包谷酒、水酒、稀饭酒等。坛坛酒是在坛中酿制而成,饮用时剥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待数小时后插入弓形竹管或木管吸饮,亦可供数人同时饮用。转转酒是凉山彝族的一种饮酒方式。成群男女席地而坐,一碗碗白酒自右至左以次传递而饮,每呷一口以左手姆指横擦碗沿为礼。泡水酒是在木桶中酿制而成,饮时从桶中冲水,酒从桶底小孔流出,边饮边搀水,可痛饮数日. 4.茶类。云南、贵州彝族习惯喝茶,自己也种茶。云南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黑惠江沿岸土壤偏酸,湿润多雾,有利于茶叶生长,所产青毛茶,挺秀显毫,条索紧结,清香醇厚,回味无穷。青毛茶早在唐代就有种植,《蛮书》记载:“茶出银生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煎之。” 5.烟类。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一般利用屋旁较为肥活的小块土地种植,2月下种,5月分秧,7月收获,然后把烟叶晒干叠齐,用山草扎成小把备用。吸时将烟叶放在掌心,搓成细末,装入烟斗。云南、贵州彝族喜吸叶子烟。 6.食具。凉山彝族的食具大多为林制和皮制漆器,造型独特,美观耐用,以黑色作底色,用红、黄等颜色描绘上各种花纹。常用的有木盘、木钵、木勺、木盔、木碗、皮碗、肉盘、饭盒等。木盘有高脚和低脚两种,木钵为敛口,有盖、鼓腹,由盖和器身成子母扣合,木盘和木钵为盛饭菜用。木勺为舀汤、饭用,匙部呈椭圆形,勺把细长,俗称“马匙子”,食时稍动把,匙不粘唇,汤饭即入口中,既卫生又实用。皮碗轻便耐用,搅拌荞面、粑粑等冷食用。 7.酒具。酒杯有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雁爪杯、猪蹄杯、木酒杯、皮酒杯等;酒壶有圆形壶、扁圆形壶、鸽形壶等。壶分头、腹、足三部分组成,足底中心有小竹管为进酒口,酒灌满后把壶放正,酒却流不出来。腹部上端旁斜插一细竹管为吸酒口。造型美观别致,独具一格。酒具用材有木制髹漆、银质、角质、皮制等。�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如以发展、促进生产为目的生产性节日有剪羊毛节(流行大凉山,一般为农历六月中旬)、采药节(流行云南小凉山,每年农历五月初日,主要是采、卖药材)、黑井灯会(流行于云南牟定县黑井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是祈求多生产盐)、羊年(云南牟定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给羊吃年饭,贴对联)、巴乌节(流行于云南鹤庆县东西山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主要是欢庆和祈望狩猎丰收)、颂牛节(云南西北山区彝族每年立冬举行)、拉麻节(拉麻彝语意为贺牛神,彝族支系黑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和护山节(流行于广西隆林彝族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日举行);又如以歌舞、游艺、集会形式进行交往娱乐为目的的社交游乐性节日有赛歌会(云南九江县彝族支系腊鲁人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情人节(广西那坡县彝族支系白彝人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情人互送礼物)、姑娘节(云南金平彝族姑娘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到街场上展示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赛马节(贵州威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装节(云南永仁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姑娘都着盛装,比试谁的服饰漂亮)、赶花街(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三县交界处的彝族支系勒苏人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二次,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串会节(云南漾濞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人们聚集篝火旁跳舞对歌)、搭清节(云南曲靖市白水区彝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日。妇女们打扮后带上食品聚集于当地的密集山上,一边唱歌,一边品尝食品,直到明月当空才各自离去)、开新节(云南峨山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集日,过完节日就要春耕了)、拜姑爷节(云南峨山一带彝族每年正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邀请3—5年内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接回本村进行团拜)和斗牛节(每年农历六月一日各地彝族都要举行);再如以追念民族英雄、纪念某个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节日有插花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纪念传说中为妇女除暴安良的女英雄咪依鲁)、服装节(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以纪念心灵手巧的女服装师阿米尼、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以纪念智斗强敌英雄密枯)和牟定三月会(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3—5天,以纪念传说制服蛟龙的胜利);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庆贺性节日有彝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沙户比节等;最后就是以祭祀神灵、祈禳凶邪的祭祀性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和跳公节等。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一)彝年 彝语称“库史”,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内择吉日举行。彝年前,人们打过年柴,准备过年的食物,精心地催养年猪。过年三天,第一天:“点烟火”,清晨用袅袅的青烟通知祖灵回家与后代共渡佳节;“逐户杀年猪”,全村男女老少(除女主人留家外)喜气洋洋簇拥着杀猪能手“翁色尔古”逐户宰杀年猪,杀猪的顺序以村中辈份的高低长幼而定;“松母”即献祭,取部分猪肝、猪肉烧煮,由男主人端至火塘上方祭祖,此后,大家吃年饭,太阳落山时,以煮熟的砣砣肉和荞粑粑再次祭祖,以祈来年丰收、平安。第二天:孩子们做“翁西那姑革”游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在一起,伴着口弦、月琴、胡琴欢歌舞蹈,进行赛马、荡秋、蹲斗、角力等娱乐活动。中年男子成群成队到各家互贺新年,妇女留在家中招待客人。第三天:“送祖”,人们早早起来,热饭菜以送祖灵归祖界,并为祖灵备好路途中需要的盘缠、干粮,还把燕麦倒在畜槽中象征喂祖灵的灵马。送祖灵时,男主人向祖灵祈求保佑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发展。� (二)火把节 四川、云南彝族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是火把节的重要民俗内容。节日期间,有的彝区要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一彝户要抱鸡到田里祭田公地母。而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苦蒿杆扎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烧掉一切不吉之源,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村寨的火把节行列,到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有说火把能灭虫害,有说可驱灾去邪。如今,火把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磨儿秋等各种娱乐性活动,有的地方还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彝族的服饰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大体上和方言的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特色的服饰。为此有如下六种类型:� (一)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一带。男子头顶蓄一绺发,称为“兹尔”,汉称“天菩萨”,并以长数尺的黑色或深蓝色布帕包头,额前右方或左方裹成一细长锥形状突出帕外,称为“兹贴”,汉称“英雄结”,身穿黑色或蓝色紧身衣,大襟右衽,窄袖。袖口、襟上嵌不同颜色的布数圈,或用五色棉布细条镶嵌其间,长于腰际。裤子用海蓝色棉布缝制,裤脚以地区不同,有大有小,宽大的可达170厘米,走路时常把裤角吊在腰际。窄小的脚板伸直才能穿入。成年男子左耳戴银丝镶嵌耳环或珊瑚和琥珀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穗。女子身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边缘镶有蓝、红、白待布条,或用彩色丝线织成各种图案花边。衣领中部纽扣处钉有方形银牌花,或用银质小钉镶满衣领。裙子用红、黄、蓝、白等色彩鲜艳的棉布或羊毛布缝合成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成皱折,俗称“百褶裙”。未婚女子穿两节小裙,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称“沙拉勒”,换成三节裙,此后就进入婚恋期。青年女子或已出嫁而未生育者用青色或黑色布折叠成瓦式头帕,压以发辫。中、老年妇女用黑色头帕裹头或戴荷叶状的盘帽。手戴银镯、银戒;耳戴莲花形、圆星形银耳环;腰佩三角荷包,下缀五色飘带;胸佩口弦、针筒、獐牙等。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用羊毛绒编织成的披氅,称“擦耳瓦”,冷时可御寒,睛时可遮日,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盖。服装的纹饰工艺称为“做花”,大致有: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绣等。纹样有波浪纹、鸡冠纹、牛眼纹、星纹等。� (二)滇东南型服饰以撒尼、阿细彝族服饰为代表。撒尼彝族老年男子喜戴青布包头,穿宽裆裤。青年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女子喜戴花包头,老年妇女多用红黑两色,青年妇女用多种颜色。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阿细彝族男子服饰与撒尼彝族男子类似。女子两股发辫缠头,头戴花布扎制的“鲁都”彩色包头,“鲁都”是生长在高山岩头上的一种草。身穿蓝白色或青色布紧袖衣,袖子上半节多用青布,下半节用另色布相衬,袖边绣有花纹图案。背披五光十色布,下穿紧身裤。佩带手镯、耳环。背上自编草篼。� (三)滇南型服饰男子身着对襟短衣,有的衣襟密钉长襻或饰银币扣,在领上绣一排犬牙花纹;有的喜披一件羊皮领褂。下穿宽裆裤。女子头戴银泡镶嵌鸡冠帽,身着右衽大襟衫,有衽边摆和尾摆。衽边摆后绕打结,尾摆平时掖于腰带间,形如褡袋,能盛针线包等什物,跳舞时放下尾摆,以助舞姿。下着大管裤,腰系丈余花围腰。脚穿翘尖绣花鞋。喜戴银耳环、银手镯,襟前、腰间、臀后挂有银铃、银泡。� (四)滇西型服饰男子身着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衣,有的外加麂皮领褂。下着宽裆裤,头缠青布帕,或戴一瓜皮小帽。女子头戴缀有小红缨,嵌有小银珠的绣花“鱼尾帽”,脑后留一小发辫。身着前短后长的圆领大襟衣,外套深色坎肩,腰系青布围腰。下着绿色或蓝色大管裤,脚穿翘首船形绣花鞋。喜戴银制大花、簪子、别针、耳环、戒指、手镯、三须等饰物。男女老少都披无扣对襟羊皮褂。� (五)滇中型服饰男子一般短衣长裤。女子身着浅色短上衣,外套黑色坎肩。下穿长裤。佩胸围腰。头缠青巾,有的地区戴绣花帽,如鹦嘴帽、蝴蝶帽、樱花帽等。� (六)黔西北型服饰中、老年男子头包青、白帕,身着长衫,系青腰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俗称“八幅裤子”。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衫,系大白腰带。女子头缠黑、白头帕,身着青、蓝色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绣花纹,下着青、蓝、乳、白色相间的三节中长裙,扎白布腰带,脚穿绣花高钉“鹞子鞋”。 人口及分布� 彝族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计6572133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满、回、维吾尔族,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形式,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广阔地区。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地理环境� 彝族主要聚居在北纬22—29、东经98—106之间约5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于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 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横卧境内;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普渡河、西溪河、美姑河、安宁河、会通河盘旋于幽谷之中;滇池、洱海、草海、邛海、马湖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散布在高原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0℃至20℃之间,年降雨量为700至1000毫米。无数的丘陵、山地、坝子、河谷、湖泊,蕴藏着铁、铜、锌、铝、金、银、锡、锑、锰、镍、铅、汞等金属矿和煤、磷、云母、石膏、石棉、水晶、硼砂、雄黄、泥炭、矽土、耐火沙石等非金属矿;盛产玉米、稻、麦、荞子、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出产大麻、油菜、烟草、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有云南松、华山松、冷杉、云杉、铁杉、桦木、樟木、楠木等木材;有桐油、漆树、油茶、苎麻、板栗、柑桔、桃、梨等经济林木;有虫草、贝母、三七、天麻、木香、党参、茯苓、雪莲等药材;有牛、马、羊、猪等畜产;还有飞狐、金丝猴、熊猫、灰竹鼠、白马鸡、白腹锦鸡等奇珍异兽。彝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彝族文化。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1、先确立一个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对“开卷有益”这种说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写驳论文;也不宜全盘肯定,写成立论文。因为这种说法既有它正确的一面。又有它不够全面的地方,所以对这个看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论点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说法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2、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要防止出这样一个毛病: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开卷有益,一会儿说开卷有害,令人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文章中还要将二者的联系点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说透。3、从论证方法看,如果所读的书是坏书,则开卷未必有益,这里可以采取例证法,并辅之以引证法和喻证法,用前几年社会上黄书泛滥成灾毒害青少年作为事实论据,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充分论证黄书的害处和读好书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再把这两者辩正地统一起来。说明我们中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慎重地加以选择、读好书。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就将问题说得比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民族历史】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彝族少女,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彝族人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编辑本段]【文化艺术】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彝族音乐论文题目

On the double Yi "Lao Hu" art features. Abstract: Yi is a national singing and dancing, they call themselves "Rolls-Royce", "Rolls-Royce" in the Yi language which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ger. Yi's ancestors had long ago lived in deep forests, in order not to be snake wolf attacks, Yi's ancestors were dressed to look like tigers and wolves python scared, so Yi on the worship of the tiger, the tiger as their own clan, they markers, and that is a tiger nation through history, they used their wisdom to create a unique charm of the tiger totem worship dance - "Tiger Sheng." It is known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Nuo Play Culture "Jane survival", a "living fossil" and the culture of the Yi Hu a "living fossil." Key words: Yi; "Lao Hu"; Arts Features

彝学研究搜索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俄木沙马 俄木木果: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作者俄木沙马 俄木木果 2021-01-20原出处:《西昌学院学报》2017第3期6 点赞+摘要:本文以云贵川彝汉文献资料和彝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穿插行进,交互印证。力图勾勒出婚嫁、丧葬、劳作及铜鼓等彝族原生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有限的资料范围内对彝族仪式音乐、劳作音乐及铜鼓音乐做一浅显探讨。关键词:音乐文化;婚嫁歌;丧葬歌;劳作歌;铜鼓音乐音乐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民族的显性精神符号。彝族对音乐形态及功能有自己的认识和归类,并对“用乐”有严格的区隔,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的音乐文化。彝族传统音乐的传授沿袭口耳相传的教习模式,比如克西举尔(竹制竖笛)、口弦、马布、月琴等演奏技艺大多依靠口头传承,为激发彝族传统音乐内在的活力,充分利用彝族音乐文化的功能及特点,传续和形塑新时期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适度开发利用彝族传统音乐文化,提升彝族音乐文化品质和吸引力,笔者结合自身数十年的音乐研习经验以及相关的音乐探索、实践及思考,探讨婚嫁歌、丧葬歌、劳作歌及铜鼓等彝族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希望能在彝族音乐文化的基础研究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笃慕时代的彝族音乐彝族把笃慕尊称为阿普笃慕,彝语阿普意为祖父,阿普笃慕为祖先笃慕之意,他是彝族公认的先祖之一。汉文文献记载,今云南曲靖一带是滇族部落联盟下的劳浸、靡莫两个部落,彝文献中则记述为实、勺两个部落。据贵州彝族典籍《洪水与笃米》记载,洪水后阿普笃慕失去所有,包括其妻禾也在洪水中淹死,阿普笃慕只好退居云贵高原,天君策举祖为使人间烟火不绝,在“拜谷楷戛”(今会泽)设立歌舞场,赛歌招亲。阿普笃慕去赶歌会,用深情优美的歌声与痴以古吐、嫩以密冬、宜以密布对歌。对歌时“宜以密布进入歌场中,三次回旋舞,三次横直舞,三次转圈舞,舞姿很好看,歌声也优美。”可见宜以密布是以舞见长,不仅舞技水平高,声音也很优美。“嫩以密冬进入歌场中,行了三次礼,她就开歌喉,歌声悦耳,婉转如云雀,凡在场的人都洗耳恭听。”可知嫩以密冬是以唱歌见长,演唱感染力极强。“痴以古吐来到歌场中,歌舞相结合,行了三转礼,歌声很嘹亮,舞蹈最优美”。痴以古吐善于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且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到了半夜时,歌声更悠扬,在这时候呀,先祖笃慕他也参加歌唱。笃慕的歌声,好似吹葫芦,歌词很贴切,歌声传深情。”阿普笃慕被几个姑娘的歌舞所吸引和感染,也投入到赛歌活动中,“好似吹葫芦”是指演唱底气足,中低音浑厚,声音优美;“歌词很贴切”是指用词讲究,用语精准而丰富。“歌声传深情”是指用情歌唱,打动人心。“至尊策举祖,命三郎做媒,三位姑娘和阿普笃慕成婚。”三个姑娘实际为实、勺两家的女儿,她们通过和阿普笃慕的对歌表演,打动了彼此,很快陷入爱情。但三个姑娘都已有未婚夫,因此三个姑娘未婚夫的家族与阿普笃慕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们联合四个部落,派出九支军队分九路进攻阿普笃慕,阿普笃慕与实、勺两家联合起来,组织部落联军,迎战四个部落。这场战争打了九天九夜,各有胜负,僵持不下,最后,交战双方只好承认既成事实,歃血为盟,各自撤兵。三个姑娘后来就成为“六祖”的母亲。这是彝族情歌和婚嫁歌的最早记载,可以说彝族情歌和婚嫁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也可窥见彝族婚嫁礼仪中的歌唱习俗古已有之,是彝族即兴表演的最早形式。情歌大多是户外歌乐,即在户外因对爱人的思念、爱慕等而引起的歌唱。婚嫁歌大多为室内歌乐,主要演唱创世史、家族史和彝族史等内容。在彝区二者的性质内容不同,演唱的场合不同。即兴创作、歌唱和表演,不仅需要有深厚的音乐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还需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灵活运用多种音乐技巧进行情歌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技法纯熟的高手被称为“斯摩”(四川彝语,指博学多识的人)、“摩史”(贵州彝语,也指博学多识的人)。以上记载反映出阿普笃慕时代,情歌和婚嫁歌已在彝区流行。二、史诗中的彝族音乐云南彝族典籍《梅葛》以歌唱的形式记载:“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头把撒出独脚人。”“撒下第二把,人有一丈三尺长,”这两代人“都被晒死了。”“撒下第三把,人的两只眼睛朝上生。”他们心不好,格兹天神发洪水淹死了直眼人,只留下学博若的三儿子和小女儿躲进葫芦里得救。兄妹两以“哥哥河头洗身子”,“妹妹河尾捧水吃”而怀孕,并生下一个葫芦怪胎,天神打开葫芦,从里边出来彝、汉、傣、傈僳、苗、藏、白、回等8个民族的祖先。流传于云南的另一部史诗《查姆》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独眼人“拉爹”、直眼人“拉拖”、横眼人“拉文”三个时代。直眼人因自私、贪婪,惹怒天神,天神降下洪水淹死了直眼人,只留下“好心的”阿普笃慕两兄妹。洪水过后世间陷入死寂中,群神撮合阿普笃慕两兄妹成婚,生下36个儿女,成为彝族、哈尼族等民族的祖先。四川彝族创世纪《勒俄》也以说唱的音乐形式记载了诸神造人的故事:天神与众神想尽一切办法来造人均告失败。后来天上降下三场红雪,变化了九天九夜,最后结冰成骨头,下雪成肌肉,吹风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做眼珠,变成雪族的种类,雪族子孙十二种。其中无血的六种是蒿草、白杨、水筋草、铁灯草、针叶草、藤蔓;有血的六种是蛙、蛇、鹰、熊、猴和人。人类渐渐分布开来,遍及天下。无论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彝族典籍都以极具音乐性的口头诗学形式记载了远古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梅葛》、《查姆》、《勒俄》均以音乐的形式承续了彝族的史诗、神话及传说。彝族早期的音乐形式可能和口头文学相生相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习文化经验和习俗。 图1 阿普笃莫查《阿普笃莫查》选自《楚雄州民间歌曲集成》,歌词里提到:“直眼睛一代兴,是直眼人时代。直眼人也不讲理。他们不祭祖,过年不上供,上不孝敬父母,下不养儿女,父母死去后丢放山头上。独眼不知理,直眼不讲理,这两代人都被淘汰了。天神来换人,洪水来淹天,阿普笃莫祖,躲进葫芦里,横眼睛一代兴……”在《楚雄州民间歌曲集成》中的注解说:“‘曹莫’就是‘查姆’,是彝族的一部远古史歌,共三十余句唱词,包括天地起源,人类发展的三个时代(独眼人、直眼人和横眼人时代)、金银铜铁、麻棉绸缎、纸笔墨书以及长生不老药等篇章。……一般由毕摩于年节、婚娶、殡丧祭祀活动中演唱。主要流布在双柏县彝族纳苏和车苏人聚居区”。“阿普笃莫”就是阿普笃慕。“查”,是历史或渊源等意,阿普笃莫查就是阿普笃慕的历史。歌曲的古老性毋庸置疑,特别是用la、do、re、mi四个音来完成整首歌曲,即是彝族古老的四音调式,在旋法上以大二度、小三度级进为主,使歌曲神圣庄严而稳定。在注释中还提到“远古史歌和三十余句唱词”等,所用的四个音已确定无误,已经有了唱名意义上的la、do、re、mi四个音,在音乐历史上这是极大的进步。在另外一首《梅葛•造天地》中:图2 梅葛·造天地这是《云南楚雄民族民间音乐》的选曲,乐曲的节奏xxx-古朴典雅,用音在大二度、小三度和纯五度中行进,在歌曲注释中提到:“正腔是彝族史诗《梅葛》‘开天辟地’的一段开头曲,由老年人演唱,多为叙事性的,是演唱梅葛的主要曲调,故称为‘正腔’,歌词较长仅选两段。”关于歌词“格次”的注释是:“彝族人民传说中造天造地的天神。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格次天神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九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来造天,从此有了天;没有地,格次天神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了七个姑娘,其中四个姑娘来造地,从此有了地,有了儿子,有了姑娘,从此才有了天和地”。“格次”天神在四川称为恩体格兹,在贵州称为策格兹,云贵川彝族人对天神的称法很相近,应是方言变异所致。在歌词最后出现的“请”字在注释中解释为“每唱完一段,大家喝一次酒。‘请’是相互劝酒喝酒的谦辞”。这种形式的演唱应是在婚嫁或其他节庆聚会中演唱,双方轮流演唱比赛,并相互谦让和敬酒,这种习俗在贵州和四川相似,而且保持的非常好。歌曲的后半部分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运用中得到改编,融入了许多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已成为社会生活化的“梅葛”。这首歌一共用了五个音,即do、re、mi、sol、la,显然是五音模式,这种调式在亚洲和东欧使用较多,群众基础广,比较稳定,歌曲有了五音的固定模式。这首歌选自《楚雄州民间歌曲集成》(图三),续词唱道:“人类还没造,地上无人烟。格资神王来,要造人类啦。天神来撒雪,大地都撒遍,撒下三把雪,变成三代人……,头把雪变成独脚人,人身三拃高,独自不会走,两人搂着才会走;泥巴当饭吃,沙子当菜吃,月亮照能活,太阳晒就死,这代人不行,要换第二代……”图3 人类起源值得研究的是在大姚县和永仁县的俚颇彝人中将“蜜郭”,即梅葛分为“辅蜜郭”和“赤蜜郭”,其中“辅”是指喜事,即婚嫁类歌。在四川彝区也有“辅”或“辅举”的说法,一般有婚约或婚嫁之意。这并不是巧合,应是彝族婚嫁歌的古老形式,即使语言有方言的变异,古老的婚嫁习俗却在文化岩层里积淀下来。“赤”为尸或腐之意,是指为亡灵唱的挽歌,即丧歌,有些地方将祭祀类也纳入“赤蜜郭”之中。在四川、贵州等地都有这类丧歌,只是歌词的内容有变化罢了。哭丧是彝族丧葬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典籍内容进行演唱的,也有即兴创作即兴演唱的。四川彝区在丧葬习俗中一直采用火葬,称为“搓其”,“搓”为人,“其”为烧,意为烧人。“死”在四川彝语中也读作si,意义也相同,都是死亡之意,在音上四川和贵州的“死”“其”较接近,二者所指基本一致,即丧葬歌。彝族人在“用乐”上,婚嫁歌和丧葬歌是严格区分的,不仅表现在时间上,也表现在空间上,不能混淆。婚嫁歌的场地一般在婚嫁的场所,分为女方家和男方家。女方的送亲之夜就唱“辅蜜郭”,四川彝区则叫“妮惹木莫”,妮惹指女性,木莫指典籍,“妮惹木莫”就是唱婚嫁的典籍。因此无论“辅蜜郭”还是“妮惹木莫”,二者名称不同,但演唱内容的意义大致相当,都以典籍内容为主。男方家的婚礼也进行婚嫁经典歌曲的演唱,有些类似于比赛,主要是主客双方进行较量,所唱的歌曲内容皆是彝族典籍,这在云贵川三省彝区都大同小异。四川彝区的典籍也很多,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流传,《勒俄•蒲莫里日》是其中的一首。《勒俄》是四川彝区最古老的创世史诗之一,一般在隆重的集会或重大的祭祖祭祀和婚嫁等节庆场合中由毕摩(彝族宗教祭师)、斯摩(在云南、贵州称为摩使或布摩,这里是指掌握经典等知识的大师)等来完成。有的部分完全音乐化,有的地方半音乐的说唱化,包括创造天地、创造万物的内容,也有英雄史诗,等等。这首《蒲莫里日》歌唱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莫里日。“蒲莫”是四川彝语,指蒲家的女子,“里日”四川彝语指长女,“蒲莫里日”就是指蒲家的长女。据《勒俄》记载,一天蒲莫里日正在织布的时候,飞来四只雄鹰在蒲莫里日的头顶上盘旋,滴下三滴血,一滴落在蒲莫里日头上,一滴落在蒲莫里日的后腰上,一滴落在蒲莫里日的前腰上,蒲莫里日就此怀孕,请来毕摩祭颂生育经,不久就诞下支格阿鲁。刚诞下的支格阿鲁不吃母乳,不穿母衣,甚是怪异,于是弃在一个山洞里,谁知山洞里住着一条龙,将支格阿鲁抚养长大,成为日后斩妖除魔的英雄。在歌曲《蒲莫里日》里的节奏反复运用(图4),使歌曲既符合彝语节奏的同时,也更加的平稳庄重。歌曲的旋法基本上以吟诵的形式,在八度内行进,主要用音为sol、la、do、re、mi,基本上以sol为核心,小三度(mi上行到sol)、纯四度(re到sol)的运用较多、特色小六度从mi下行到sol的音程行进在毕摩腔里经常出现,使歌曲彰显神圣庄严,叙述支格阿鲁的母亲及支格阿鲁的诞生过程。史诗和音乐密切结合,频繁运用于祭祖送灵、家族聚会、婚丧嫁娶等社会空间,也成为衡量彝族知识分子知识储备结构的重要标准。图4 蒲莫里日三、彝族劳作音乐劳作音乐是彝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借以调整生活节奏、促进生产、保障生活的重要手段。早期的劳作音乐主要反映采猎和耕牧文化。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目前已经相当稀少,大部分地区只有口

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河江内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属四种结构长大的套曲式山歌。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民族历史】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彝族少女,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彝族人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编辑本段]【文化艺术】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彝族舞蹈论文题目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态势论文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1.“社会转型”简说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 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 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背后,都有着浓烈的历史氛围。艺术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艺术的优势就是能够融合多方面的因素,对民族的发展进行展现。舞蹈是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于少数民族而言,舞蹈能够展现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通过彝族舞蹈《索玛花开》的排演,可以发现舞蹈是技术与文化的对接。无论多么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都是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形成后的艺术性表现,实际上就是对彝族人民勤劳致富的行为刻画。《索玛花开》的美是彝族文化的美,《索玛花开》的艺术价值是绽放的民族文化与社会进步的融合发展。在舞蹈的排演中,就会发现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是最有价值的舞蹈排演成果。例如在人物的刻画上,在艺术性动作与技术性动作的结合上,在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欣赏上,舞蹈的设计都可以达到必要的效果。《索玛花开》三人舞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设计,这是舞蹈创新的尝试,也是舞蹈创新实施具体化更新的过程。民族舞的进步需要进行现代艺术的结合,更需要传统化的沉淀。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会计1101班 学号 201113270138

毕业设计题目

改进水利水电公司存货管理的措施

一、毕业设计过程

本人阅读了由银样军主编的《财务会计》和刘纪录编写的《财务会计》有关存货管理的章节,还上网查阅了存货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存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企业存货管理岗位核算的任务和流程。于 1 月 5 日起深入安化水利水电公司财务处进行实习,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解公司的存货管理情况,查阅了有关存货的账簿记录;分析公司存货管理当中存在入库出库系统未及时入账、规格弄错,造成账实不符、未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存货管理的具体建议。

二、毕业设计收获

通过毕业设计让我对存货管理有了深刻的了解,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本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做人做事方面也吸取了很多经验。虽然这只是我职业生涯的起步,但是却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毕业设计作品产品、方案等的特点

1、本次设计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独立完成,方案具备一定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2、本人以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存货管理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阐述了一些相关认识和看法。

设计题目 衡阳东站春运期间运输组织方案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铁运1310

指导教师

xxx

毕业设计过程:

通过我们在衡阳东站一个月的调查,完成了此次衡阳东站春运期间运输组织方案的资料蒐集。在策划方案中,我们首先对衡阳东站春运期间做出的准备进行描述,然后我们集中针对衡阳东站春运期间的消防问题和换乘问题做了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在网路上搜集的案例进行预防分析。

毕业设计收获: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事故隐患存在于每个人身边,并随时可能突发,造成危害。消防安全是最容易引起伤亡事故。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这些惨重灾难的发生并不是人力所不能抗拒的,而是人们因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公共场地消防预防措施不全面才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让全体员工能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消防安全形势及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知识学习。

毕业设计特点: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理论正确,设计充分,设计成果合理;验证正确,分析处理科学;设计具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红河州就是彝族的聚居地,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南部,以蒙自为州府。在红河州有一个地方叫石屏,石屏有一个异龙湖,湖上种满了荷花,当夏季来临,荷花盛开,人们会到那去赏荷,品尝石屏荷花宴,在船上做此生意的农家就会唱歌,以欢迎人们的到来,渐渐形成风俗,当地一些作曲家就把农家唱的歌编制,就形成了海菜腔。它里面夹杂了当地的地方语言。

彝族毕业论文题目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1、先确立一个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对“开卷有益”这种说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写驳论文;也不宜全盘肯定,写成立论文。因为这种说法既有它正确的一面。又有它不够全面的地方,所以对这个看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论点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说法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2、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要防止出这样一个毛病: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开卷有益,一会儿说开卷有害,令人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文章中还要将二者的联系点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说透。3、从论证方法看,如果所读的书是坏书,则开卷未必有益,这里可以采取例证法,并辅之以引证法和喻证法,用前几年社会上黄书泛滥成灾毒害青少年作为事实论据,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充分论证黄书的害处和读好书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再把这两者辩正地统一起来。说明我们中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慎重地加以选择、读好书。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就将问题说得比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

你知道有哪些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探析唐宋染织图案中的花卉纹样

2.北京市某织染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体验消费与染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医院内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5.水墨染织--服装材料设计中的染缬艺术传承与创新

6.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

7.湘西传统染织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美孚黎女子服饰的现代设计应用

9.日本絣织及其代表性纹样特征探究

10.长三角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

11.手绘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2.染织厂染织混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3.试析元代染织纹样在茶艺表演类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4.日本传统染织艺术之旅--以东京、冲绳两地为例

15.中亚地区伊卡特织物图案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研究

16.爱马仕丝巾图案设计与艺术研究

17.浅析草木染的发展与现状

18.草木染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与应用

19.从模仿绘画到图案设计的日本近代染织艺术

20.中、日传统染织工艺及其纹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1.以环保为主题的纺织材料装置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22.论乡土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23.长三角地区染织文化的研究

24.试论近世初期风俗画中小袖和服的绘画表现

25.传统图案在染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传统扎染与现代扎染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展望

27.景宁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研究

28.染色废水处理改造方案研究与实施

29.论黎族织锦植物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0.民间手工印染艺术在现代居室软装饰中的价值

31.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探析

32.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33.探析吉祥观与景德镇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

34.日本近代染织技术的引进与革新

35.碱减量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36.黎族传统纺线技艺研究

37.明代工艺美术色彩赏析

38.山竹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39.丰富设计素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0.抗战前细纱交易困境及民族染织厂的应对

41.海南黎族织锦中基本纹图案探究

42.与大自然合作--染织产品设计的创意新思维

43.凉山彝族服饰传统染织工艺研究

44.渐变形式在当今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45.棉麻手工染织面料在创意服装中的应用

46.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47.浅谈唐代染织纹样的审美特征

48.浅述染织中的棉纤维及手工艺表现

49.民族传统染整工艺的现代价值

50.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研究--以染织工艺为例

5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

52.用形式美法则剖析中国传统染织纹样之特点

53.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54.自然主义风格在日本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与思考

55.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比较

56.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57.民国日常旗袍面料色彩研究

58.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数码技术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59.棉麻织物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究

60.浅谈酶催化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1.西南少数民族染织艺术中的色彩美学

62.台湾花布的图案装饰特色研究

63.河北民间传统染织工艺现状及发展策略

64.台湾花布与山东民间彩印花布的艺术特色对比及应用研究

65.浅析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66.洗礼中重生--谈传统染织艺术的现代性转型

67.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68.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69.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0.传统手工编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探

71.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的比较研究

72.基于变函数Julia图形的黑白装饰图案丝巾设计方法

73.湘西染织艺术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教学思考

74.汇泉染织打造更时尚面料

75.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从芬兰设计说开去

76.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研究

77.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78.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探索--以湘西染织艺术为例

79.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融入室内设计主题空间的教学探讨

80.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资源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81.高等院校染织纤维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与设计大赛互动实践研究

82.天门蓝印花布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83.佩兹利纹样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装饰研究

84.中国民间图案色彩的抽象表现

85.染织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86.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的差异

87.后申报时期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忧与思--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88.丝织物印花中仿蜡染图案设计及工艺的研究

89.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

90.从敦煌藻井图案谈现代染织纹样设计

91.服装面料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仿生设计

92.手绘技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使用

93.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图案构成特征研究

94.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95.基于数学图形的染织图案设计研究

96.国际旅游岛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97.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98.软雕塑艺术语言对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启示

99.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100.可溶PVA伴纺高支纯棉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路线

101.关于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102.论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染织纹样

103.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

104.浅议市场需求对高校染织设计教学的影响

105.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106.染织排水对日本青鳉幼鱼和胚胎的毒性效应

107.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

108.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

109.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设计研究

110.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

111.染织艺术设计新论

112.关于染织专业学生手工台板印花实践的思考

113.染织美术教学中设计要素浅论

114.从材料的运用看中国染织工艺的发展

115.齐国染织工艺及对后世的影响

1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117.浅论中国传统染织中的生命树纹样

118.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19.染织设计中的中国画元素

120.作业成本法在染织业的推广与应用

121.手工染织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彝族舞蹈论文题目推荐

1 - 中国舞蹈派系性和功利性问题解析2 - 经济发展带来的艺术市场 (试论大国心态下 中国舞蹈艺术的市场前景)3 - 外国文化包容中国元素 中国舞蹈融入国际后改变与发展 4 - 舞蹈院校硬件评估与舞蹈教学软件上的实际差距 (深谈评估模式与无法改变的文凭教育之舞蹈教改)5 - 残酷的艺术 舞蹈训练伤残实录 (现阶段我国舞蹈从业者的淘汰率)毕业论文吗 本身就是很有趣的现象啊 有时候自己写地还不如学文科的帮忙杜撰的 哈哈 希望你能早日通过

愁一愁白了头啊~~ 学学我年轻孩子~ 你还早呢! (舞蹈不是我专长)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舞蹈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 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风格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2. 舞蹈编导如何力求新颖独特3. 舞蹈表演及舞蹈欣赏之间的关系论舞蹈形象之产生4. 舞蹈教育学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5. 舞蹈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立法可行性研究6. 由舞蹈"游龙吟"引发的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7. 中国古代舞蹈资源的开发研究8. 中国汉唐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至今的回顾与思索9. 中国汉唐古典舞身体语言及创作方法研究10. 中国汉唐古典舞中专教材研究11.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的发展状况分析12. 重庆市群众舞蹈的应用与普及研究13. 重庆铜梁龙舞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分析

(忽悠..忽悠..)彝族概述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发生关系,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发生关系,男子则要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予以处死。“姑舅表优先婚”,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习惯法规定,姑母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姑母的女儿先要征求舅家纳聘,舅家不要才能别嫁,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与舅家,反之,舅家方面的女儿对姑家也有上述义务。 滇、黔、桂彝族封建式婚制,婚姻由父母包办,父母同意后再取八字,男家要向女家送聘礼,婚期要择吉日。� (二)云南永胜县他鲁彝族对偶婚和群婚制这一婚姻制的结婚与离婚很自由,有的女子甚至终生不婚不嫁,靠不时上门的男伴侣夜晚同居,与其所生子女为家。特别是女子婚前性生活自由,通常成年后都要到被俗称为“棚子”的公房去居住,而且往往在其中一住数年,因此,新娘带着孩子结婚者也为习惯法所允许。� (三)云南弥勒“阿细”彝族自由恋爱该支系彝族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或“公房”,婚姻无父母包办,不用聘礼,当女儿将男子领回家后才知道女婿是谁。 1949年以后,彝族地区普遍推行社会主义婚姻法,废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族工艺主要有彩漆绘、刺绣、贴花和铸造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等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彩为主。刺绣和贴花,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或贴)在擦尔瓦、头帕、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多以黑色为底配刺(贴)红、黄、绿、蓝等纯度极高的花线。彩漆绘、刺绣、贴花花边的图案有以日、月、彩虹、云等天象为图的;有以水波纹、山形等山河自然地理为图的;有以鸡冠、牛眼、牛羊角、猪齿等动物的某一部分为图的;有以花、叶、树枝等植物的某一部分为图和以绳纹、发辫纹、方块形等为图的。各种图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彝族的舞蹈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 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 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高度上远远超过了汉族《高跷》,但却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艺。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他们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这种人们手持器械的舞蹈,与羌族的《铠甲舞》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 现经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红披毡》、《阿细跳月》、《快乐的诺苏》等。以跳跃欢腾的旋律表现了彝族人民生气蓬勃的生活而蜚声艺坛。 彝族的饮食 彝族分布地域广,因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雨量等都有差别,农作物种类和产量互有差别。因此也形成了各地彝族饮食多样化的特点。 1.主食。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此外还有燕麦、大麦、小麦、豆类,部分坝区主要食用大米。食法一般为做成各种馍馍之类的食品,有时也煮食或炒食。凉山彝族把荞麦揉成饼,放入沸水中煮食;洋芋喜煮食或烧食;燕麦炒后磨成面粉调食;大米用甑子蒸食。 2.副食。蔬菜类有萝卜、元根、白菜、青菜、洋花菜、芥蓝、韭菜、蕨菜、葱、姜等。有煮、炒、炖、腌等不同食法。肉食类主要食用牛、羊、猪、鸡肉。食法以水煮和腌制较普遍。饶有风味的要数凉山彝族的砣砣肉和撒梅彝族的生肉生肝。砣砣肉的作法是选用30斤左右的山地小猪,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切成拳头大小块状,下锅煮熟即捞出,拌以盐、花椒等佐料食之。生肉生肝的作法是将猪脚皮烧后切丝,把猪肝切碎,加酱油、醋、葱花、辣子拌食。 3.酒类。彝族爱喝白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子等杂粮酿制而成,以不同的制作方法或饮用方式而称之为“坛坛酒”、“转转酒”、泡水酒、包谷酒、水酒、稀饭酒等。坛坛酒是在坛中酿制而成,饮用时剥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待数小时后插入弓形竹管或木管吸饮,亦可供数人同时饮用。转转酒是凉山彝族的一种饮酒方式。成群男女席地而坐,一碗碗白酒自右至左以次传递而饮,每呷一口以左手姆指横擦碗沿为礼。泡水酒是在木桶中酿制而成,饮时从桶中冲水,酒从桶底小孔流出,边饮边搀水,可痛饮数日. 4.茶类。云南、贵州彝族习惯喝茶,自己也种茶。云南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黑惠江沿岸土壤偏酸,湿润多雾,有利于茶叶生长,所产青毛茶,挺秀显毫,条索紧结,清香醇厚,回味无穷。青毛茶早在唐代就有种植,《蛮书》记载:“茶出银生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煎之。” 5.烟类。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一般利用屋旁较为肥活的小块土地种植,2月下种,5月分秧,7月收获,然后把烟叶晒干叠齐,用山草扎成小把备用。吸时将烟叶放在掌心,搓成细末,装入烟斗。云南、贵州彝族喜吸叶子烟。 6.食具。凉山彝族的食具大多为林制和皮制漆器,造型独特,美观耐用,以黑色作底色,用红、黄等颜色描绘上各种花纹。常用的有木盘、木钵、木勺、木盔、木碗、皮碗、肉盘、饭盒等。木盘有高脚和低脚两种,木钵为敛口,有盖、鼓腹,由盖和器身成子母扣合,木盘和木钵为盛饭菜用。木勺为舀汤、饭用,匙部呈椭圆形,勺把细长,俗称“马匙子”,食时稍动把,匙不粘唇,汤饭即入口中,既卫生又实用。皮碗轻便耐用,搅拌荞面、粑粑等冷食用。 7.酒具。酒杯有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雁爪杯、猪蹄杯、木酒杯、皮酒杯等;酒壶有圆形壶、扁圆形壶、鸽形壶等。壶分头、腹、足三部分组成,足底中心有小竹管为进酒口,酒灌满后把壶放正,酒却流不出来。腹部上端旁斜插一细竹管为吸酒口。造型美观别致,独具一格。酒具用材有木制髹漆、银质、角质、皮制等。�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如以发展、促进生产为目的生产性节日有剪羊毛节(流行大凉山,一般为农历六月中旬)、采药节(流行云南小凉山,每年农历五月初日,主要是采、卖药材)、黑井灯会(流行于云南牟定县黑井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是祈求多生产盐)、羊年(云南牟定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给羊吃年饭,贴对联)、巴乌节(流行于云南鹤庆县东西山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主要是欢庆和祈望狩猎丰收)、颂牛节(云南西北山区彝族每年立冬举行)、拉麻节(拉麻彝语意为贺牛神,彝族支系黑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和护山节(流行于广西隆林彝族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日举行);又如以歌舞、游艺、集会形式进行交往娱乐为目的的社交游乐性节日有赛歌会(云南九江县彝族支系腊鲁人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情人节(广西那坡县彝族支系白彝人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情人互送礼物)、姑娘节(云南金平彝族姑娘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到街场上展示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赛马节(贵州威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装节(云南永仁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姑娘都着盛装,比试谁的服饰漂亮)、赶花街(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三县交界处的彝族支系勒苏人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二次,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串会节(云南漾濞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人们聚集篝火旁跳舞对歌)、搭清节(云南曲靖市白水区彝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日。妇女们打扮后带上食品聚集于当地的密集山上,一边唱歌,一边品尝食品,直到明月当空才各自离去)、开新节(云南峨山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集日,过完节日就要春耕了)、拜姑爷节(云南峨山一带彝族每年正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邀请3—5年内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接回本村进行团拜)和斗牛节(每年农历六月一日各地彝族都要举行);再如以追念民族英雄、纪念某个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节日有插花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纪念传说中为妇女除暴安良的女英雄咪依鲁)、服装节(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以纪念心灵手巧的女服装师阿米尼、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以纪念智斗强敌英雄密枯)和牟定三月会(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3—5天,以纪念传说制服蛟龙的胜利);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庆贺性节日有彝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沙户比节等;最后就是以祭祀神灵、祈禳凶邪的祭祀性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和跳公节等。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一)彝年 彝语称“库史”,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内择吉日举行。彝年前,人们打过年柴,准备过年的食物,精心地催养年猪。过年三天,第一天:“点烟火”,清晨用袅袅的青烟通知祖灵回家与后代共渡佳节;“逐户杀年猪”,全村男女老少(除女主人留家外)喜气洋洋簇拥着杀猪能手“翁色尔古”逐户宰杀年猪,杀猪的顺序以村中辈份的高低长幼而定;“松母”即献祭,取部分猪肝、猪肉烧煮,由男主人端至火塘上方祭祖,此后,大家吃年饭,太阳落山时,以煮熟的砣砣肉和荞粑粑再次祭祖,以祈来年丰收、平安。第二天:孩子们做“翁西那姑革”游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在一起,伴着口弦、月琴、胡琴欢歌舞蹈,进行赛马、荡秋、蹲斗、角力等娱乐活动。中年男子成群成队到各家互贺新年,妇女留在家中招待客人。第三天:“送祖”,人们早早起来,热饭菜以送祖灵归祖界,并为祖灵备好路途中需要的盘缠、干粮,还把燕麦倒在畜槽中象征喂祖灵的灵马。送祖灵时,男主人向祖灵祈求保佑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发展。� (二)火把节 四川、云南彝族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是火把节的重要民俗内容。节日期间,有的彝区要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一彝户要抱鸡到田里祭田公地母。而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苦蒿杆扎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烧掉一切不吉之源,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村寨的火把节行列,到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有说火把能灭虫害,有说可驱灾去邪。如今,火把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磨儿秋等各种娱乐性活动,有的地方还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彝族的服饰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大体上和方言的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特色的服饰。为此有如下六种类型:� (一)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一带。男子头顶蓄一绺发,称为“兹尔”,汉称“天菩萨”,并以长数尺的黑色或深蓝色布帕包头,额前右方或左方裹成一细长锥形状突出帕外,称为“兹贴”,汉称“英雄结”,身穿黑色或蓝色紧身衣,大襟右衽,窄袖。袖口、襟上嵌不同颜色的布数圈,或用五色棉布细条镶嵌其间,长于腰际。裤子用海蓝色棉布缝制,裤脚以地区不同,有大有小,宽大的可达170厘米,走路时常把裤角吊在腰际。窄小的脚板伸直才能穿入。成年男子左耳戴银丝镶嵌耳环或珊瑚和琥珀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穗。女子身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边缘镶有蓝、红、白待布条,或用彩色丝线织成各种图案花边。衣领中部纽扣处钉有方形银牌花,或用银质小钉镶满衣领。裙子用红、黄、蓝、白等色彩鲜艳的棉布或羊毛布缝合成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成皱折,俗称“百褶裙”。未婚女子穿两节小裙,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称“沙拉勒”,换成三节裙,此后就进入婚恋期。青年女子或已出嫁而未生育者用青色或黑色布折叠成瓦式头帕,压以发辫。中、老年妇女用黑色头帕裹头或戴荷叶状的盘帽。手戴银镯、银戒;耳戴莲花形、圆星形银耳环;腰佩三角荷包,下缀五色飘带;胸佩口弦、针筒、獐牙等。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用羊毛绒编织成的披氅,称“擦耳瓦”,冷时可御寒,睛时可遮日,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盖。服装的纹饰工艺称为“做花”,大致有: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绣等。纹样有波浪纹、鸡冠纹、牛眼纹、星纹等。� (二)滇东南型服饰以撒尼、阿细彝族服饰为代表。撒尼彝族老年男子喜戴青布包头,穿宽裆裤。青年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女子喜戴花包头,老年妇女多用红黑两色,青年妇女用多种颜色。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阿细彝族男子服饰与撒尼彝族男子类似。女子两股发辫缠头,头戴花布扎制的“鲁都”彩色包头,“鲁都”是生长在高山岩头上的一种草。身穿蓝白色或青色布紧袖衣,袖子上半节多用青布,下半节用另色布相衬,袖边绣有花纹图案。背披五光十色布,下穿紧身裤。佩带手镯、耳环。背上自编草篼。� (三)滇南型服饰男子身着对襟短衣,有的衣襟密钉长襻或饰银币扣,在领上绣一排犬牙花纹;有的喜披一件羊皮领褂。下穿宽裆裤。女子头戴银泡镶嵌鸡冠帽,身着右衽大襟衫,有衽边摆和尾摆。衽边摆后绕打结,尾摆平时掖于腰带间,形如褡袋,能盛针线包等什物,跳舞时放下尾摆,以助舞姿。下着大管裤,腰系丈余花围腰。脚穿翘尖绣花鞋。喜戴银耳环、银手镯,襟前、腰间、臀后挂有银铃、银泡。� (四)滇西型服饰男子身着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衣,有的外加麂皮领褂。下着宽裆裤,头缠青布帕,或戴一瓜皮小帽。女子头戴缀有小红缨,嵌有小银珠的绣花“鱼尾帽”,脑后留一小发辫。身着前短后长的圆领大襟衣,外套深色坎肩,腰系青布围腰。下着绿色或蓝色大管裤,脚穿翘首船形绣花鞋。喜戴银制大花、簪子、别针、耳环、戒指、手镯、三须等饰物。男女老少都披无扣对襟羊皮褂。� (五)滇中型服饰男子一般短衣长裤。女子身着浅色短上衣,外套黑色坎肩。下穿长裤。佩胸围腰。头缠青巾,有的地区戴绣花帽,如鹦嘴帽、蝴蝶帽、樱花帽等。� (六)黔西北型服饰中、老年男子头包青、白帕,身着长衫,系青腰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俗称“八幅裤子”。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衫,系大白腰带。女子头缠黑、白头帕,身着青、蓝色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绣花纹,下着青、蓝、乳、白色相间的三节中长裙,扎白布腰带,脚穿绣花高钉“鹞子鞋”。 人口及分布� 彝族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计6572133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满、回、维吾尔族,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形式,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广阔地区。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地理环境� 彝族主要聚居在北纬22—29、东经98—106之间约5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于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 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横卧境内;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普渡河、西溪河、美姑河、安宁河、会通河盘旋于幽谷之中;滇池、洱海、草海、邛海、马湖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散布在高原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0℃至20℃之间,年降雨量为700至1000毫米。无数的丘陵、山地、坝子、河谷、湖泊,蕴藏着铁、铜、锌、铝、金、银、锡、锑、锰、镍、铅、汞等金属矿和煤、磷、云母、石膏、石棉、水晶、硼砂、雄黄、泥炭、矽土、耐火沙石等非金属矿;盛产玉米、稻、麦、荞子、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出产大麻、油菜、烟草、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有云南松、华山松、冷杉、云杉、铁杉、桦木、樟木、楠木等木材;有桐油、漆树、油茶、苎麻、板栗、柑桔、桃、梨等经济林木;有虫草、贝母、三七、天麻、木香、党参、茯苓、雪莲等药材;有牛、马、羊、猪等畜产;还有飞狐、金丝猴、熊猫、灰竹鼠、白马鸡、白腹锦鸡等奇珍异兽。彝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彝族文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