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颅脑外伤科普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颅脑外伤科普论文范文

1 . 脑振荡综合症: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 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2 . 脑外伤所致昏迷:脑外伤后会发生久暂不一的昏迷,昏迷至恢复清醒过程,中间可有昏睡,浑浊,谵妄等。意识障碍时轻时重呈波动性。3 . 脑外伤所致谵妄:谵妄一般由昏迷或昏睡转来。有些病人在 谵妄时的行为反映病前职业特点。许多病人表现抵抗,吵闹,不合作,另一些更具攻击性。可有恐怖性幻视,严重的病人可有混乱性兴奋,甚至强烈冲动性暴力行为。谵妄可被朦胧和梦样状态等其他意识障碍所代替。4 . 脑外伤所致遗忘综合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遗忘基础上的虚构,病人常易激惹。其持续时间比酒精中毒性遗忘综合征要短。复方海蛇胶囊5 .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可在受伤后很快发生,常见头痛和嗜睡。偶尔伴有谵妄性运动性兴奋,约半数病人有视乳头水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是嗜睡,迟钝,记忆减退,严重者出现全面性痴呆症状,部分病人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蛋白定量增加,外观呈黄色。 颅脑外伤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临床医生所说的度过恢复期后,仍暂时或长久地留有某些症状,我们把这些症状称为颅脑外伤后遗症,或称为颅脑外伤后综合症。一般分为器质性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型)和功能性颅脑外伤综合症(精神性)两种。通常将颅内存在着某些病理变化的称为器质性颅脑外伤后遗症,这些器质性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颅内未清除的血肿、神经纤维的裂伤、脑缺血、脑室塌陷、静脉窦及静脉内血栓形成、颅骨缺损、头皮、脑膜、脑组织粘连、颈部肌肉、筋膜、椎体、神经丛、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的损伤、损伤处疤痕组织的形成、颅内外动脉的栓塞、扩张和炎症等等。这类患者大都是急性损伤时损伤程度比较严重者;头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因为上述病理变化均能导致头痛,头痛的性质随着脑内残留损伤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可呈发作性,也可呈持续性,可为剧烈的针刺样压榨样头痛,也可为隐痛、闷痛;体检患者时可发现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脑电图、X线摄片、CT扫描、脑脊液检查等化验室检查常有异常发现。而功能性颅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伤情多轻微,有的甚至在症状发生后才想起原有一次当时未加注意的头颈部外伤史;患者多为青壮年,自感所受痛苦颇多,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慌、胸闷等等;但经过各种检查却都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颅脑外伤后遗症所致头痛的治疗仍然是镇痛为主的对症治疗,精神性颅脑外伤后遗症的患者容易见到成效,但容易复发,器质性颅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则差得多。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 转运前的护理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第一、头痛以及头晕,像这种情况来讲的话,一般都是一些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头痛或头晕,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影响了日常的生活,然后逐渐出现一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可以口服相关止痛类的药物治疗,并且要及时复查相关的检查结果,排除继发性的改变。第二、肢体麻木无力的情况。这个主要就表现在手,不能拿东西,腿不能站立行走,而且有的会表现出肌肉力量的下降,不能够准确的使用筷子,这些精细功能的下降。第三、言语功能障碍的情况,比如说它最常见的是不能够说话,只能发单音节音,有的也会表现出,知道你在说话,但是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或者是自己说的话,词不达意,语句没有明显的逻辑性。第四、癫痫也就是所说的抽风,这种情况下来讲,这种抽风完全是可以经过积极的治疗,经过好转的,而且每犯一次抽风,都是对他大脑的一次损伤,因此积极的治疗这种癫痫的发作,是对他一种保护措施。第五、有些也会出现相关的其他精神上的异常,比如说因为不能说话,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倾向,因此一定要家属加强其陪护工作,避免产生这种不良的情绪,积极的开导,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第一、头痛以及头晕,像这种情况来讲的话,一般都是一些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头痛或头晕,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影响了日常的生活,然后逐渐出现一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可以口服相关止痛类的药物治疗,并且要及时复查相关的检查结果,排除继发性的改变。第二、肢体麻木无力的情况。这个主要就表现在手,不能拿东西,腿不能站立行走,而且有的会表现出肌肉力量的下降,不能够准确的使用筷子,这些精细功能的下降。第三、言语功能障碍的情况,比如说它最常见的是不能够说话,只能发单音节音,有的也会表现出,知道你在说话,但是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或者是自己说的话,词不达意,语句没有明显的逻辑性。第四、癫痫也就是所说的抽风,这种情况下来讲,这种抽风完全是可以经过积极的治疗,经过好转的,而且每犯一次抽风,都是对他大脑的一次损伤,因此积极的治疗这种癫痫的发作,是对他一种保护措施。第五、有些也会出现相关的其他精神上的异常,比如说因为不能说话,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倾向,因此一定要家属加强其陪护工作,避免产生这种不良的情绪,积极的开导,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

颅脑损伤函授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大量的护理专业 毕业 生走向工作岗位,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术而忽略了护理人文 教育 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式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护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士毕业论文 范文 一: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运用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患有此病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衰退,从而引发其他的各种病变,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3]。我院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 方法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5~67岁,空腹血糖为~;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空腹血糖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1)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患者的饮食、运动训练、生活习惯、血糖检测等。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共随访护理1年。(2)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评价指标

(1)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1年的护理,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31例,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40例,满意度为,通过对比,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在3万左右[4]。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5]。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长期性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疗法等[6]。但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门诊护理是患者进入医院首先享受到的护理服务,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心理,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评价[7]。门诊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完善的健康宣教,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可以让患者认识到按量服用降糖药的重要性,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通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动态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 措施 ,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8]。本文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护士毕业论文范文二: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医学论文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9~81岁,平均岁。所有病例均经CT和(或)MRI检查:脑干损伤10例,广泛脑挫裂伤22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5例。GCS评分均少于8分。实施气管切开术最短为发病后3h,最长为12天。昏迷时间为1~7个月不等。带套管时间最短为7天,最长45天,平均带管治(±)d,其中7~9天13例(26%),10~14天25例(50%),15~30天8例(16%),31~45天4例(8%)。住院天数30~78,治愈46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脑疝,抢救成功率为92%。

2、术后护理措施

体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切术后,常因误吸、长期卧床等诱发各种并发症,正确舒适的卧位可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气管切开术后24~48h患者需去枕平卧,保持头颈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颅内压增高者应将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1次,以减少分泌物潴留。同时叩拍背部使黏稠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并排出。拍背时右手掌屈曲成杯状,腕微屈呈150°,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不可用掌心或掌根,由下向上,由外向脊柱方向震动,可有效地协助患者排痰。防止套管移动,堵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昏迷患者应平卧与侧卧交替变换,防止造成坠积性肺炎。在患者睡眠时,将患者安置于舒适的体位,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心理与技术的周到服务,使昏迷恢复期的病人睡眠舒适。

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口及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切口局部,用酒精棉球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一般每日换药2次,切口周围用碘伏消毒后更换无菌纱布,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有无伤口出血或皮下气肿的发生。使用无菌纱布剪一Y型切口垫于切口处,上层用Y型塑料薄膜保护防止痰液浸湿敷料。内套管每日清洗消毒2次,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后,置管前应反复冲洗干净,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好。

心理护理

患者气管切开之前,需向家属进行全面的解释,讲清楚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安全性和重要性。气管切开之后,患者均呈昏迷状态,无自主运动及意识,告知家属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取得家属的信任。意识清醒的患者对疾病对环境等有更多的害怕心理,对医务人员做的每一项检查和护理都会害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每进行一项操作要及时跟患者沟通,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音,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方式,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口形、手势、眼神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也可让患者用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用语言和手势对患者的配合表示赞赏和鼓励,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呼吸道护理

固定外套管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选用较粗的气管套管,使套管居于气管中央而不易偏向一侧。套管固定要松紧适当,固定套管的系带要打外科结,系带的松紧度应以能容一指为宜,系带每天更换1次,发现被痰液或渗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根据患者颈部肿胀程度随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防止脱管等并发症导致的窒息。

气道湿化

①超声雾化吸入。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的是用无菌蒸馏水20ml+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配成雾化液,经气管套管口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或吸出,起到抗菌消炎作用。无菌蒸馏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是因为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Na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不利于气体交换,极易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雾化吸入每6~8小时1次,每次15~20min。同时给氧,并注意保持雾化器喷嘴距人工气道6~10cm,以免因过于接近导致只有雾气进入而造成窒息。②湿化液间隔注入法。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2~3ml后取下针头,在患者吸气末时沿气管导管内壁缓缓滴入,间隔时间为1次/30min,当患者吸气时沿套管内壁滴入,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内套管的清洗消毒

在气管切开期间,内套管分泌物过多过于粘稠,应每隔4小时清洗、煮沸消毒一次。分泌物多或粘稠,应增加清洗消毒次数。从拔出内管到重新放回,每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先将水烧开,再投入清洗好的内管,可缩短时间),以免外套管内存积痰痂,使内套管不易放入。目前随着塑料套管的广泛运用,用3%双氧水溶液浸泡5min后彻底清洗,再用同样溶液浸泡5min,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擦干,每日4次。临床实验证明,消毒效果与煮沸法相同,但可缩短内外套管脱离时间。

更换气管内套管

取内管时,应一手按住外管的双耳,另一手旋开外管口上的活瓣。再将管取出,操作要轻,否则有将外管一并带出之危险。避免刺激气道引起患者剧烈咳嗽。有研究表明更换套管间隔8小时一次较为合理。

吸痰

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关键,但同时吸痰本身对呼吸道又是一种损伤。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吸痰的时机、方法和技巧。吸痰前、中、后密切注意患者心率、呼吸、意识、面色的改变。心电监护者可密切注意氧饱和度,出现心律失常或血氧饱和度<90%时立即停止操作吸痰并吸氧。先调好吸引器负压,并将吸痰管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以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及吸引力是否适宜。成人一般控制在~, 儿童 一般控制在~。吸痰前必须充分给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在无负压情况下,当插入一定深度后一边轻轻旋转一边缓慢退出,同时进行吸引,切忌做上下抽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每次吸痰时均应更换吸痰管。协助患者翻身,以手掌叩击患者背部,使附着于肺部周围、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以利于痰液吸出。避免拉锯式的吸痰,否则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也不易保持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吸痰管应选择较粗一些,吸引管沿套管的内壁稍用力,边吸边下滑,可把内壁的痰块吸出。

口腔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禁食、中枢性高热等原因,易发生黏膜糜烂,加之抗生素应用,易发生真菌感染。口腔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重要的感染源,患者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分泌物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而引发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根据病人唾液pH值用生理盐水或2%NaHCO3棉球擦拭口腔每天4~6次,擦拭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口腔护理可使口腔内的细菌数减少,促进唾液分泌,增强口腔的自净力,从而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清爽。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口腔感染。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昏迷,经常发生尿失禁,须留置尿管排尿。但由于留置时间长,护理至关重要,须随时更换尿管,一般每周1次,定期冲洗,减少或预防感染发生。

3、结果

本组5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6例治愈,4例于手术后4~15d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未发生窒息和继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4、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常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眼底、瞳孔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和脑疝等。重型颅脑损伤极其凶险,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及护理,均可造成呼吸道堵塞而死亡。气管切开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加上昏迷、卧床、禁食,使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特别是实施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切口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肺部、切口等感染的发生,给病人创造最佳康复环境,重型颅脑病人的救治是能达到满意效果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科学的护理非常重要,能有效减少和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患密切配合,和患者成为朋友,使治疗护理工作有效开展、顺利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论全身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紧急救治

医学毕业论文,这个是选题内容,有不一昂

急诊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患者特点分析。开始也不会,还是同事给的雅文网,写的《老年病人急诊特点调查分析》,很靠谱啊B超对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我院10年间急诊疾病谱的变迁和护理对策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对策某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2010年北京热浪对医院急诊量的影响畅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思考与探索 优先出版急诊医师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教学医院急诊日夜就诊病例分析急诊医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急诊护生法律带教需求及对策某院急诊科不合理用药分析急诊候诊患儿家属焦虑的调查分析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与影响因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分析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营造急诊科护理安全文化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我院儿科急诊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救治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急诊科辅助检查的周转时间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急诊重度创伤结局的ASCOT法预测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颅脑外伤临床思维和决策研究论文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 转运前的护理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赵继宗教授提示,注重交通安全,关注颅脑健康。据赵继宗教授介绍,2002年,全世界约有118万人死于各类交通事故。成千上万的人因交通事故致残,数万家庭深受其害。我国因交通事故受害的人群也迅速上升,其中颅脑部损伤占一半以上,颅脑损伤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病人中,交通事故致伤者最多。许多伤者由于缺乏自救、自护知识导致伤情加重,造成患者截瘫、偏瘫、植物人状态乃至终生残废。为此,赵继宗教授提醒人们,颅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缺氧5分钟即可造成脑死亡。一旦发生交通意外,首先要呼救120或999等急救系统,救助者应记录受伤的时间,患者受伤的位置和体姿。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可以让患者自己叙述病情,观察患者全身的活动情况。对于颈、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平卧,搬运时保证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有条件的要给伤者戴上颈托。对于昏迷的患者一定要平卧,且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患者口腔的分泌物,防止误吸造成呼吸道堵塞,给予吸氧。对于头皮裂伤的患者要做简单的止血包扎,同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观察伤者的瞳孔是否等大,为颅脑神经科医生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有头颅损伤者一定要到距离较近的具备神经外科条件的医院就诊。医护人员要及时果断地处理病情,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神经外科医生应该给患者做常规头颅ct检查,以确定颅脑受伤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功能恢复。对于颅脑损伤治疗越及时,患者愈后越理想。医生在治疗颅脑外伤的同时,要注意检查患者全身的伤势情况,综合处理。赵继宗教授说,颅脑外伤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三种。对愈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处理效果。对于伤后昏迷小于30分钟、有逆行健忘(近期记忆遗失,远期记忆存在),有头晕和头痛的伤者视为“轻度”,可以适量用镇痛药物,卧床休息1至2周,都可治愈。伤后昏迷超过30分钟,一般伤者有颅脑内出血、颅脑挫裂伤及颅底骨折等,为“中度”,伤者需住院治疗。伤后长时间昏迷不醒、瞳孔不等大、尿失禁,ct检查颅脑内血肿大于30毫升者,为“重度”,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交通事故造成的颅脑损伤中,其中脑干损伤者是最严重的一种。伤者可能发展为植物人状态,无意识,不能交流,但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尚属正常,病人靠长期鼻饲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是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长期存在的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包括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障碍、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而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神经放射学检查亦无阳性发现。如果这一组症状在脑外伤后3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而无好转时,则为脑外伤后综合征。通常这类病人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没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可以是锐痛、钝痛、搏动性疼痛,可出现在整个头部、额部或枕部。枕部的疼痛通常伴有颈后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头痛发作的时间不确定,可因情绪不佳、疲劳、失眠而加重,并因此而焦躁不安。外伤后头痛的一个明确原因是脑脊液的丧失,造成颅内低压而引起头痛。但是,大多数持续性,甚至相当严重的脑脊液外漏者没有显著的头痛,因此,脑脊液的过量产生,完全能够补充丢失的数量。头晕的表现各式各样,往往诉说为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因体位变化而加重。神经过敏和易激惹也是很常见的,一般由紧张的环境因素所引起。另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易疲劳、智能减退、失眠等可能是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为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等。有文献报道,脑外伤后的症状有时与受伤部位相关。额部受伤后症状较少;颞部伤后约有一半以上出现眩晕、记忆障碍;而注意力集中困难、神经过敏、易疲劳多见于顶部外伤者。

一、心室颤动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 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4.标准胸外按压。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6.持续心电监护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3.标准胸外按压。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5.持续心电监测。注意点: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转送注意事项: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关于颅脑损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2、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3、 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4、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5、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6、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7、 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8、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9、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10、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来源:学术堂)

论全身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紧急救治

医学毕业论文,这个是选题内容,有不一昂

急诊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患者特点分析。开始也不会,还是同事给的雅文网,写的《老年病人急诊特点调查分析》,很靠谱啊B超对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我院10年间急诊疾病谱的变迁和护理对策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对策某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2010年北京热浪对医院急诊量的影响畅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思考与探索 优先出版急诊医师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教学医院急诊日夜就诊病例分析急诊医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急诊护生法律带教需求及对策某院急诊科不合理用药分析急诊候诊患儿家属焦虑的调查分析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与影响因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及临床分析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影响效果分析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营造急诊科护理安全文化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我院儿科急诊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救治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急诊科辅助检查的周转时间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急诊重度创伤结局的ASCOT法预测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研究的论文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 转运前的护理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选题参考: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2.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3.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4.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 5.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6.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7.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8.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 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0.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11.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12.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14.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15.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 16.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17.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 18.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19.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20.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2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 23.急诊科护生实习方法的探讨 24.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25.住院病人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6.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7.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28.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29.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 30.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31.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2.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护理 3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34.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35.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36.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7.化疗药物的防护 38.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39.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40.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41.烧伤患者的休克期临床护理 42.麻醉后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43、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4、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45、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46 、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4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48 、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49 、儿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50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51、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52、成人留置胃管测量方法的探讨 53、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54 、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 55 、肠造口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56 、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57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58 、浅谈基础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59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60 、哮喘持续状态的观察护理 6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配合及护理 6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63、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64、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65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66 、谈创伤急救术中护理道德 67 、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6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69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70、II 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71 、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72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73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74、如何在整体护理中进行病人教育 7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76、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监护管理 77 .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 78 、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79 、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80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1.昏迷患者的护理 82 、实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 83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84 、护患沟通技巧 85、 654-2 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86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 87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8 、护理书写缺陷分析和防范对策 89、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90 、急诊血液灌流抢救小儿中毒的护理 91、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92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我写的《DEA方法在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效率评价中的应用》,当时也不会弄,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十分专业的说骨科术中外来器械污染监测及冷凝水对其污染影响的研究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岗位管理对护士核心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部疼痛原因调查分析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YC医疗美容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与对策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高等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优化教学研究宁波地区护士职业认知现状及职业倦怠度调查护理法律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长沙市护士职业倦怠与护士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成年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舒适护理的干预性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临床的联合使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改进与效果评价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运用三焦理论辨治癃闭的临床研究某三级教学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颅脑创伤护理能力与胜任特征研究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标准体系构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及值域代码编制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