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寻找论文参考文献的最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使用学术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PubMed、Web of Science等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你找到相关的论文。你可以输入关键词、作者名、文章标题等信息来搜索相关的文献。
2、查找参考文献:如果你已经找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你可以查看其中的参考文献列表。这些2、文献可能会指导你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
3、查找书籍:如果你正在撰写一篇研究性论文,你可能需要查找一些书籍作为参考文献。你可以在学术图书馆、在线书店、学术搜索引擎等地方寻找相关的书籍。
4、参考专家意见:如果你对某个特定领域不熟悉,你可以寻求专家的意见。你可以咨询你的导师、同事或其他领域专家,询问他们能否提供相关的文献或建议。
总之,寻找论文参考文献需要广泛查阅各种资源,建立起全面的文献库,并逐渐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内容。同时,在查阅文献时也需要注意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文献的质量等方面。
论文的写作技巧:
写作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
1、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写作之前,确定你要写的论文的主题和范围。这有助于你避免偏离主题或者写作无头绪。
2、选择正确的结构:论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根据你的论文主题和范围,选择合适的结构。
3、明确你的目标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牢记你的目标读者是谁。这有助于你写作更加清晰、简明,并且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论文。
4、确保你的论点清晰:在写作过程中,确保你的论点清晰明了。你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例证来支持你的论点。
5、保持逻辑连贯:论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并且每个段落应该与下一个段落紧密相连。
6、使用正确的语言和风格:论文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和正确的语法。同时,选择一个适合你论文主题和范围的风格,如学术风格、科技风格等。
7、引用正确的文献:在论文中引用正确的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你应该使用正确的引文格式,并确保引用的文献是可靠的。
8、仔细校对论文:在完成论文后,仔细校对你的论文以检查拼写、语法和标点错误。同时,确保你的论文逻辑连贯、明确,并符合格式要求。
向他人寻求反馈:将你的论文交给他人阅读,以获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你发现论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以上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写作一篇清晰、有条理的论文。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您的文章完全没有引用。一篇优秀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者是学位论文,其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⑴按论文中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并列在正文的末尾。⑵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⑶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10.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⑦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⑧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其文字所在国的著录格式。12.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13.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疾病的治疗方式也日益变化,死亡率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的上升,公共卫生的领域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巨大的挑战并不能难倒我们的科学发展,见招拆招,最大化的推进预防医学的人才培养,要将传统的预防医学有利的方面与现在的医学相结合,转变以前已有的思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新型创造性的预防医学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型的预防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还要将实践融合起来,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要有着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预防医学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相关的课程,有些科目也较早的开设,并且还开展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革新,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并且对预防医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给与足够的重视,也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到实处。知识的制约性要得开放,要在教育思维上下工夫,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深蒂固的惯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所以。预防医学的教师施教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行为学习方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很关键的一步。
花落翩翩 岁月荏苒雨点依稀视线一句诺言 厮守不变爱已被时间撕裂爱情过了保质期脑海惨白的回忆划过绝望的痕迹泛黄的照片你看天空颜色依旧很浅可惜只剩回忆在半空不断的盘旋思念被拒之门外你给的爱太苍白我天真的像小孩等待你回来可是我的位置已被谁替代女: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看天空鸟儿还在飞翔花已凋零随水流淌一曲曲萦绕在乐章中思绪蔓延了整个夜空路灯照射午夜影子在漫长等待中渐渐渐渐渐渐的泛黄月光下勾勒起太多的离殇繁华哀伤终成过往流星划过 许下最美的愿望我想我会藏好我的伤躲在角落里安静的把你遗忘花落翩翩 岁月荏苒雨点依稀视线一句诺言 厮守不变爱已被时间撕裂爱情过了保质期脑海惨白的回忆划过绝望的痕迹泛黄的照片你看天空颜色依旧很浅可惜只剩回忆在半空不断的盘旋思念被拒之门外你给的爱太苍白我天真的像小孩等待你回来可是我的位置已被谁替代女: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落叶两片三片 片片想念想念你 微笑的脸雨水一点两点 滴滴纪念纪念我们的从前时光旋转夏天瞬间秋天一瞬间 爱蛹成茧爱恨两天三天四年五年直到爱 慢慢沦陷
粳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黏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全国各地均产。五谷之中,粳米食用最多最广。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分胚乳和胚(包括子叶、胚芽、胚根、胚轴)两部分,但实质上主要食用部分是胚乳。粳米饭质黏而不糯,黏度较糯稻小,但比籼米强。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粳米在我国种植地有南北之分,产地有水旱之异,生长成熟时期有早中晚之别,所以粳米的寒热之性和归经可能稍异。如南方夏产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秋冬所产之粳亦禀天气之寒凉而入肺。粳米作为主食,常煮熟做成饭粥之类,所以应用时有生熟之别。比如粳米生用可能偏于凉,但煮熟为饭则偏温。但总体上,粳米在五谷中属味甘,所以性平或偏温为主,经炒后则其性更温。粳米为益气养阴佳品。其秉中正平和之气,得土之气厚,故为脾之谷。其味甘能补,气香醒脾,能补后天脾胃之气。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补肺气。粳米的米质居糯米与籼米之间,用粳米做出的饭,气微香,味甘,质黏而不糯,柔软度和黏度适中,柔润而不油滑,煮粥含汁液甚浓,所以既能补后天脾胃之气,又能益肺胃之阴,养肺胃之阴而无恋邪之弊,滋肺胃之液而无滑肠之虞。常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粳米可入药,也可单用,还可配伍药物使用;既可生用,也可熟用。如取粳米益气健脾之功,还常将粳米炒黄用,因经炒后粳米黏性大减而香气增,故补阴之力减而益气健脾之功增强。如治婴儿吐奶证属脾胃虚弱者,用粳米炒焦,水煎服汁。总而言之,粳米因得天地中和之气,其性平和,色白、味甘、气香,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补先天肾精之气,还能养阴滋液,所以在五谷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食。
1. 琴弹碧玉调,药炼白朱砂。
2. 琴弹终日得古调,印锁经秋带藓痕。
3.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4. 琴剑西还已有期,白云飞处望多时。
5.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
6.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
7. 琴挑何曾动,梭投未免惭。
8.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
9.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
10.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
11. 琴宜入夜听,别起一般清。
12. 琴诗清绝事,静也两兼能。
13.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14. 琴剑纵横亦已陈,凛然英气尚好存。
15. 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闲汉绮园。
16.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
17. 琴丁结友事耕耘,田熟翻如虞芮君。
18. 琴斋高致有真风,山合延宾未折中。
19. 琴剑平生叹薄游,云间春晚思如秋。
20.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21. 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
22.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23. 琴书满屋壁,不下晋家声。
24.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25.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26. 琴书结束定何时,折赠新年梅一枝。
27. 琴声意似泉声淡,剑气威如霜气雄。
28.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29.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30. 琴书笔砚伴闲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31. 琴剑长为客,诗书欠策勋。
32. 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
33. 琴弹夜月龙魂冷,剑系秋风鬼胆粗。
34. 琴心自娱谁料理,犊鼻虽贫未主臣。
35. 琴轸含房风未吹,盈盈脉脉度炎晖。
36. 琴诗山水乐,顿与世情疏。
37.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
38.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39. 琴樽畴昔记追随,富贵休教贫贱离。
40.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41.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42.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43.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44.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45.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46.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47.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48.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49.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50.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51.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52.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53.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5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55.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56.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
57.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58.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59. 琴虽古意元无取,诗近虚名亦懒吟。
60.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61.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
62.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63. 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64. 琴心挑取卓王孙,卖酒临邛石冻春。
65.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
66. 琴瑟昔在御,莫不静而好。
67. 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68. 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
69.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70.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71.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72.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73. 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74.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75.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76.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弹琴 刘长卿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听刘尊师弹琴 曹邺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琴曲四章 曹雪芹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オ,素心如何天上月!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1、《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代: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2、《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月夜抚琴,明月映照下紫色衣袖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如泣如诉的琴声达到顶点时戛然而止,真是在这无声之中蕴含着绵绵的深情。
3、《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4、《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5、《琴台》
唐代: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译文:司马相如年老体衰时,依然像当初一样爱恋卓文君,二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弱。司马相如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于是他们便开酒舍维持生计。我在琴台之上徘徊,远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羡万分!
看到琴台旁的一丛野花,我觉得它就像卓文君当年的笑容;一丛丛碧绿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当年所穿的碧罗裙。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来几乎闻所未闻了。
烟雨苍穹、心已々笑. 浮世久旧
一纸残雪、断桥蔷薇、陌上久暖
暮色薄凉、南宫青灯、阡陌酒浓
予之倾城、无人青衫、剑已离殇
拥你半夏、初心ら青丝. 浅色凉笙
青山不负、素颜轻纱、一笑流离
醉枫曾经、青袂倾城、烟雨流莺
墨染成殇、泪湿倾凉、寒山绿衣
浅凝愁肠、青墨倾城、倾心陌人
傲世初安、酒与染墨、红尘墨安
唯美的古风网名大全二:
暮光初开、酒笙人久、眉黛墨染
醉婉独酌、一别如画、陌然沐风
素婉.断笺、无声如梦、深爱暮雪
墨染繁花丶. 陌上入冬、古巷暮雪
北朽繁华、琴断若素、瑾夏暮雨
余生风月、繁华殇雪、浅笑南吟
落花封鞘、轻叹笙歌、此生年华
与你共挽、陌上守侯、汐颜年华
√候你故人、安于所爱、记忆年华
烟花光年、旧人他心、浮华暖光
几分何念、久居天下、墨染暖栀
剩夏花开、无关菀歌、浅嫣千寻
唯美的古风网名大全三:
安之画眉、长裙婉语、任心浅香
初识画情、何年婉约、咫尺巷陌
从此欢颜、晴栀温存. 执笔ヘ心安
森眸荒芜、余生゛兮梦. 月下心事
安陌街角、墨染夏沫、落陌幸福
旧事锦年、素衣纤尘、千城烟柳
半世经年、北染相思、浮华烟雨
入骨惊梦、陌颜相拥、勿忘烟雨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短歌行 曹操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浣溪沙 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山中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唐 · 王维《竹里馆》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 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欲将心事付瑶琴 —— 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 魏晋 ·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琴瑟盘倾从世珠,黄泥局泻流年箭 —— 唐 · 陈陶《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 唐 · 白居易《阴雨》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 唐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 清 · 郑板桥《沁园春·恨》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 唐 · 顾况《游子吟》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 宋 · 苏轼《琴诗》
便相将、左手抱琴旧,云间宿 —— 宋 · 苏轼《满江红·遇东坡于齐安》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唐 ·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 清 ·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唐 · 王维《酬张少府》
素琴挥雅操 —— 汉 · 嵇康《酒会诗》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 唐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
释义: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2、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唐代:李贺《致酒行》
释义:我独自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3、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唐代:王维《酌酒与裴迪》
释义:斟酒给你请你自我宽慰自己,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汹涌变化无常。
4、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宋代:欧阳修《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释义: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在客人住地传着酒杯,湖面风平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5、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宋代: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释义: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欣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6、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清代: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释义:乍暖还寒的时节天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
7、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唐代: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
释义: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流泪沾满汗巾。
8、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唐代:李白《对酒行》
释义:虽然有盛宴美酒,但欢饮不畅,没有举杯的心情。这样人生的即逝,谁能不感慨万千呢?
9、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宋代: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释义: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出红润的颜色。
10、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宋代: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释义: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琉璃锤,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有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道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毋为醒者传。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候赢。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盏欲如泥。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血,能饮一杯无?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 归去来,头己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清尊莫为婵娟泻。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把酒花前欲问君,世间何计可留春。纵使青春留得住。
人间何处难忘酒,中秋皓月明如昼。银汉洗晴空,清辉万古同。
凉风生玉宇,只怕云来去。一盏此时迟,阴晴未可知。
人间何处难忘酒,素秋令节逢重九。步屟绕东篱,金英烂漫时。
折来惊岁晚,心与南山远。一盏此时休,高怀何以酬。
人间何处难忘酒,六花投隙琼瑶透。火满地炉红,萧萧屋角风。
飘飖飞絮乱,浩荡银涛卷。一盏此时干,清吟可那寒。
人间何处难忘酒,闭门永日无交友。何以乐天真,云山发兴新。
听风松下坐,趁蝶花边过。一盏此时空,幽怀谁与同。
人间何处难忘酒,山村野店清明后。满路野花红,一帘杨柳风。
人间何处难忘酒,兴来独步登岩岫。倚杖看云生,时闻流水声。
山花明照眼,更有提壶劝。一盏此时斟,都忘名利心。
人间何处难忘酒,水边石上逢山友。相约老山林,幽居不伯深。
浮名心已尽,倾倒都无隐。一盏此时无,交情何以舒。
。 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
不如醉了还醉。 酒杯深,故人心。
且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还醒争甚。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 江城秋在酒人家,酒对秋光兴倍加。
客中谁劝醉如泥,赖有旗悬野店西。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把酒论文欢正好,同心况有同情。
1、《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3、《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4、《听蜀僧浚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5、《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李白是酒中诗仙阿。他的诗大多有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销愁愁更愁。(好像是《行路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短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 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种潮流。贸易、投资、金融、跨过公司生产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交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该考虑的问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爱国 爱国主义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二、爱国与爱国主义爱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无比热爱的一种高尚情感。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和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爱国就是爱故土、爱人民和爱国家的统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公民个人而言,爱国主义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层内涵。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1.正确认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再次创造辉煌。我们要放眼世界,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我们才能幸福。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2.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处理好爱国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作为当代公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理解,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处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参考文献:[1]杨学兵主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思想道德修养》高教出版社[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教出版社[4]卢黎歌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西北大学出版社[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6]卫兴华 林 岗主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城市重建融洽互助邻里关系在中国,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开始对"躲进小楼成一统",邻里之间"对门不相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感到不满,去年以来,河北、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一些城市陆续举办了旨在重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的"邻里节".今年66岁,家住石家庄铁路60宿舍的朱梅英经常义务为邻居理发,在不久前新石办事处举办的"邻居节"中被评为"好邻居".据了解,评选"好邻居","和睦单元"只是"邻居节"的一项内容,各地开展的活动还有"签订邻里文明公约","左邻右舍大联欢","邻居有难大家帮","尊老敬老助老","社区运动会"等,内容尽管有所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沟通交流机会,构建和睦邻里关系.尽管有调查说一直坚持举办"邻居节"的社区中,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关注的家庭比例上升到了,但对于许多普通城市居民来说,"邻居节"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街坊邻里间见面,聊天,活动的机会多了.形式多样的"邻居节"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今年75岁的石家庄市联盟小区居民姜德芳去年"邻居节"期间参加了社区合唱团,如今经常在社区表演节目.他说:"现在邻居间来往明显多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互相帮忙,就像又回到了从前."石家庄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处处长韩金红认为,邻居节受到欢迎的原因在于,这表达了现代城市居民重新唤回和睦互助邻里关系的强烈渴望,人们不愿在承受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要忍受邻里互不来往的孤独.河北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周伟文女士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注重邻里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城市中融洽和谐,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曾让许多外国学者称羡.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一优良传统似乎被不少城市人渐渐淡忘了.社会学家认为,造成现代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有:城市住房的市场化改变了同一单位职工共住一楼或住同一社区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邻居间的不熟悉;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沉重的工作压力与较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沟通;生活的私密性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希望他人打扰自己的私生活等.但现在,许多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不愿再忍受邻里不相往来的孤独.社会学家,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勇建议说,组织"邻居节"等活动应该尊重时代特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多地为居民搭建相识,相知,交流的平台,坚持不懈,逐渐形成风尚.《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莫让邻里变“陌路”》(这里具体讲述了“邻里节”的开展)
给你点中美关系论文的参考文献1. 梅孜主编:《美台关系重要资料选编(—)》,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2. 资中筠主编:《美台关系四十年(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 苏格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4. 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5. 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 贾庆国著:《未实现的和解—中美关系中的隔阂与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7. 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8. 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9.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 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下册),世界知识出社,2004年版。11. 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2. 王玮、戴超武著:《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3.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战后美国史(1945—2005)》(第六卷),人民出版社,2002版。14. 王玮主编:《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16.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卷),武汉大学出版,1983年版。17. 刘金质著:《冷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18.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 颜生毅主编:《当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21.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22.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23. 顾维钧著:《顾维钧回忆录》(第12分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24. 何春超著:《国际关系史纲(1917—1985)》,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25. 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26. 朱明权、吴莼思、苏长和著:《威慑与稳定:中美核关系》,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27. 王光远著:《蒋介石在台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28. 巨永明著:《核时代的现实主义—基辛格外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29. 周琪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0. 杨奎松著:《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1. 谢力夫著:《毛泽东面对美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32. 杨奎松著:《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34. 金先宏著:《影响白宫对华政策的中国通》,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35. 林家有著:《冷战与内战》,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36.(日)入江昭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37.(美)约翰•鲁滨逊•比尔等著:《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38.(美)欧内斯特•梅、小詹姆斯•汤姆逊主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39.(俄)谢•赫鲁晓夫著:《导弹与危机—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年版。40.(美)卡尔•罗特•兰金著:《兰金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41.(美)迈克尔•谢勒著:《二十世纪的美国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42.(美)邹谠著:《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3.(美)孔华润著:《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44.(美)罗伯特•H.费雷尔著:《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45.(美)斯蒂芬•安布罗斯著:《艾森豪威尔传(1952—1969)》(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6.(美)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受命变革(1953—1956)》(上册),生活•知识•新知三联出版社,1978年版。47.(美)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缔造和平(1956—1961)》(下册),生活•知识•新知三联出版社,1977年版。48.(美)保罗•肯尼迪著:《战争与和平大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49.(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50.(英)彼特•卡尔沃卡雷西等编:《国际事务概览1949—195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51.(日)趾街富士丁著:《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示例如下:
1、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1】安心,熊芯,李月娥。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6):75-80。
【举例2】[2]许竞。我国学历教育分化的证书制度溯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22-29。
2、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论文就是对新的研究成果的汇报。为什么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能一筹莫展?这主要是因为,平时上课做题,主要学习已有知识,只需被动消化吸收即可,有固定模式可循;而做研究写论文,则需主动创造 (哪怕是一点点) 新知识。因此,刚起步研究的学生,面临着从学习知识 (学生) 到创造知识 (研究者) 的转型。
论文与一般的文章或散文不同,后者可以仅仅表达某种情感,或记录一些事情。经济学论文必须用十分严谨的数理逻辑或统计推断,来一步一步地得到结论,保证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经得起推敲;而不能随便发表议论,或轻率地下结论。
论文贵在创新,其价值主要在于其原创性 (originality ) 或新颖性(novelty),即对于已有文献的边际贡献 (marginal contribution),参见下图。当然,本科或硕士论文并不要求有太多创新,但至少应有一点点创新;而绝不能是 “山寨版” 或抄袭。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例:参考文献:[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您的文章完全没有引用。一篇优秀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者是学位论文,其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⑴按论文中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并列在正文的末尾。⑵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⑶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10.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⑦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⑧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其文字所在国的著录格式。12.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13.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97.可持续发展词语释义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 .1995.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摆万奇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15 (2): 112 ~116
摆万奇,赵士洞 .1997.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模型综述 [J] .自然资源学报,12 (2): 169 ~175
毕晓丽,洪伟 .200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7 (5): 122 ~125
卞建民,林年丰,汤洁 .2002.土地盐碱荒漠化预警理论及实证研究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2 (2): 207 ~209
蔡运龙 .200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地理研究,20 (6): 645 ~652
常庆瑞,蒋平安,周勇等 .2004.遥感技术导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畅军庆,张荣南 .1997.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水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2): 1 ~4
陈百明 .1997.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 [J] .自然资源,(2): 31 ~36
陈国阶 .1996.对环境预警的探讨 [J] .重庆环境科学,18 (5): 1 ~4
陈国阶 .2002.论生态安全 [J] .重庆环境科学,24 (3): 1 ~4
陈国阶,何锦峰 .1999.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J] .重庆环境科学,21 (4): 8 ~11
陈美兰,吴延熊,周国模等 .1999.预测、监测和预警关系的初步探讨 [J] .浙江林学院学报,16 (1): 10 ~13
陈佑启,.中国土地利用-覆被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地理科学,20 (3): 197 ~65
陈治谏,陈国阶 .1992.环境影响评价的预警系统研究 [J] .环境科学,13 (4): 20 ~26
丁一汇,王守荣主编 .2001.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 [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窦明,左其亭,胡彩虹 .2005.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J] .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26 (2): 63~ 66
方创琳,张小雷 .2001.干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21 (7): 1163 ~1170
傅伯杰 .1991.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与方法 [J] .资源开发与保护,7 (3): 138 ~141
傅伯杰,陈利顶 .1996.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J] .地理学报,51 (5): 454 ~461
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 .1999.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 [J] .生态学报,19 (5): 591 ~595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高更和 .200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南阳市汉水流域研究 [J] .水土保持通报,(3): 65 ~68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1999.基于遥感和 GIS 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 [J] .遥感学报,3 (2): 134~ 139
顾朝林 .1999.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14 (4): 307 ~312
关文彬,谢春华,李春平等 .2003.荒漠化危害预警原理与评价方法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5 (3): 79 ~83
关文彬,谢春华,孙保平等 .2001.荒漠化危害预警预景指标体系研究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3 (1): 44 ~47
郭中伟 .2001.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与维护体系———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对策 [J] .科技导报,(1): 54 ~56
胡安焱,郭生练,刘燕等 .2006.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7 (2):69 ~ 73
黄秉维 .1996.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 [J] .地理学,51 (4): 289 ~294
惠映河,蒋晓辉 .2001.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水土保持通报,21 (1): 30 ~34
蒋国富,白耕勤 .200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3(9): 72 ~ 76
金岚主编 .1992.环境生态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靳英华,赵东升,杨青山等 .2004.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6 (2): 68 ~74
康慕谊,江源,石瑞香 . 样带 1984 ~1996 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地理科学,20 (2): 115 ~120
李红鹰 .2000.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监测与环境,(7): 30 ~31
李峻,董立克,慕金波等 .2000.区域环境质量预警研究 [J] .山东环境,(3): 19 ~20
李平,李秀彬,刘学军 .2001.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地理研究,20 (2): 129 ~138
李如忠 .2001.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4 (5): 987 ~990
李崧,邱微,赵庆良等 .2006.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环境科学,27 (5): 454 ~461
李晓兵 .1999.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J] .地球科学进展,14 (4): 395 ~399
李晓秀 .1997.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J] .自然资源,(5): 31 ~35
李秀彬 .1996.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J] .地理学报,51 (6): 553 ~556
李祚泳,邓兴民 .1995.综合环境质量的 B-P 网络二级评价 [J] .环境科学研究,8 (3): 32 ~35
李祚泳,彭荔红 .199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业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J] .生态学报,19 (5): 759 ~762
林年丰,汤洁 . 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J] .土壤与环境,9 (4): 259 ~262
刘昌明 .2002.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海河水利,(1): 1 ~5
刘昌明,沈大军 .1997.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J] .大自然探索,16 (2): 1 ~6
刘彦随 .2001.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 [J] .地理学报,56 (4): 426 ~436
陆登櫆 .1997.遥感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应用 [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罗先香,邓伟 .2000.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动态敏感性分析与预测 [J] .水土保持学报,14 (3): 36 ~40
马乃喜 .1998.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8 (4): 330 ~334
毛汉英 .1996.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地理研究,15 (4): 16 ~23
梅宝玲,陈舜华 .2003.内蒙古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6 (3): 384 ~393
苗鸿,王效科,欧阳志云 .2001.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研究 [J] .生态学报,21 (1): 7 ~13
牛文元 .1994.持续发展导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3 ~16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 .2000.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初步研究 [J] .生态学报,20 (1): 9 ~12
冉圣宏,金建君,薛纪渝 .2002.生态脆弱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自然资源学报,17 (1): 117 ~122
任志远,张艳芳 .2003.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邵东国,李元红,王忠静等 .1996.基于神经网络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预警方法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6): 10 ~ 12
盛连喜,冯江,王娓 .2005.环境生态学导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德明,梁音 .2002.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 [J] .水土保持学报,16 (1): 6 ~10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地理学报,55 (2): 151 ~160
史培军,宫鹏,李小兵等著 .2000.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方法与实践 [M] .科学出版社
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 .2004.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苏维词,李久林 .1997.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预警评价初探 [J] .贵州科学,15 (3): 207 ~214
孙希华 .1999.山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发展策略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4 (2): 161 ~165
汤洁,林年丰,卞建民 .1999.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J] .世界地质,18 (2):89 ~ 94
汤丽妮,张礼清,王卓 .2003.人工神经网络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四川环境,22 (3): 69 ~72
唐剑武,叶文虎 .1998.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18 (3): 227 ~230
陶骏昌主编 .1994.农业预警概论 [M]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 ~10
王根绪,钱鞠,程国栋 .2001.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REA)的方法与应用 [J]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7(2): 131 ~ 140
王立群 .1991.关于建立我国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 [J] .林业经济,(5): 16 ~19
王良健,刘伟,包浩生 .1999.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J] .经济地理,19 (4): 74 ~79
王龙 .1995.山西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预警初探 (J).生态经济,(5):
王桥,杨一鹏,黄家柱等 .2005.环境遥感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让会,樊自立 .199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J] .干旱环境监测,12 (4): 218 ~323
王思敬,戴福初 .1997.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 [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8 (1): 27 ~34
王秀兰 .1999.基于遥感的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影响 [J] .地理科学进展,18(4): 322 ~ 330
文传甲 .1997.三峡库区大农业的自然环境现状与预警分析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6 (4): 340 ~345
文传甲 .1998.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预警分析 [J] .山地研究,16 (1): 13 ~20
伍黎芝 .2000.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J] .中国土地科学,14 (2): 13 ~16
武永峰,任志远 .2002.陕西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6 (2): 10 ~14
夏军 .1999.区域水环境及生态质量评价 [M] .武汉: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谢志仁,刘庄 .2001.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1 (3): 85 ~88
徐福留 .2001.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4 (2): 13 ~15
徐正春 .1993.森林资源预警系统初步研究 [J] .林业经济,(1): 58 ~62
许学工 .1996.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评估和预警研究: (J).生态学报,16 (5): 461 ~468
阎积惠,康慧,陈怀亮 . 图像地质应用原理与方法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颜卫忠 .2002.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7 (3): 87 ~90
杨桂山 .2001.长江三角洲近 50 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16 (2): 121 ~127
杨天柱 .2005.丹江口库区生态林现状与建设对策 [J] .河南林业科学,25 (2): 38 ~40
杨伟光,付怡 .1999.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监测与评价,(2): 42 ~43
杨志峰,徐俏等 .2002.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中国环境科学,22 (4): 360 ~364
姚建 . 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重庆环境科学,20 (2): 11 ~14
姚建,王燕,雷蕾等 .2006.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模糊评价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3 (2): 90 ~92
叶文虎,栾胜基 .1994.环境质量评价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亚平,刘鲁君 .2000.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13 (3): 33 ~36
喻良,伊武军 .2002.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四川环境,21 (4): 38 ~40
张大任 .1991.洞庭湖生态环境预警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7 (2): 42 ~44
张合平,刘云国 .2002.环境生态学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张明 .1999.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14 (4): 381 ~384
张天义,张兴辽,张克伟等 .2003.遥感 .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张峥,张建文,李寅年等 .1999.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J] .农业环境保护,18 (6): 283 ~285
赵跃龙 .1999.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治理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赵跃龙,刘燕华 .1994.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划分及其范围确定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6 (2): 34 ~44
赵跃龙,刘燕华 .1996.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J] .地球科学进展,11 (3): 245 ~251
赵跃龙,张玲娟 .1998.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地理科学,18 (1): 73 ~79
郑新奇,王爱萍 .2000.基于 RS 与 GIS 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环境科学学报,20(4): 489 ~ 493
朱东红,上官铁梁,苏志珠等 .2000.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64 ~67
朱发 .1999.层次分析法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 66 ~68
朱晓华,杨秀春 .2002.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8 (5): 43 ~46
庄锁法 .200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3 (4): 582 ~590
左伟,王桥,王文杰等 .2002.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8 (1): 67 ~71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the LUCC Science Plan in Europe [M] .LUCC new sletter,(1): 7 ~ 10
Barnthouse role of models in ecological risk Toxicol Chem,(11): 1751 ~ 1760
Blaszczynski J Characterization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Remote (2): 183 ~ 191
Boughton DA,Smith ER and O'Neill vulnerability: A conceptual Health,(5): 312 ~322
Edwards G, Uncertainty in Photointerpreted and Remote (4): 377 ~ 3
Farina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M] .London: Chapman & Hall,1 ~ 130
Lambin E F,Baulies X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 .IGBP Report & IHDP Report [C] .Stochkholm: IGBP,11 ~ 16
TurnerⅡBL,Skole D,Sanderson S et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 / research plan [M] .IGBP Report and HDP Report : IGBP
Turner I BL,David Skole, Steven,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 Science / Research Plan[R] .IGBP Reports,
Turner II type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definitional and spatial scale issues in their human dimens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umanand Policy Dimension,1 (1): 14 ~ 22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关于真实性、典型性摘要: 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谈谈文艺创作中的真实性典型性与整体性。真实性的三个层面的预设分别论述了存在着一个在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是能够为主体所把握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正取决于它所表现的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与深刻程度。典型性就一般性与特殊性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现实主义;真实性;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在《神圣家族》对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评论中出现,其中关于文艺应该真实地评述人类的关系的思想以及在人物的塑造上应该忠实于人物的实现个性、性格逻辑的见解,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见解。恩格斯在给英国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的和普遍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常常以它作为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马克思在讲希腊神话所具有的永久美丽时,说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真实表现。真实性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在现实主义语境中,这个概念是被用来标示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之准确程度的。与古老的摹仿说(在古希腊,从赫拉克利特到德谟克利特,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涉及文学问题的人都认为文学是对于某种外在东西的摹仿。他们的区别仅在于对所摹仿之物的理解不同: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模仿禽兽而创造艺术,柏拉图认为艺术最终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则坚持悲剧是对某种“行动”的摹仿)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要求本质的真实,即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普遍规律。这个概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预设:第一,存在着一个在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社会现实。第二,这个社会现实是能够为主体所把握的。第三,文学作品的价值正取决于它所表现的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与深刻程度。 关于第一个层面究竟存不存在呢?如果存在,那就是这个主观的主体对主体之外的那个客体进行的纯粹性的认同,那么,这个被认同的客体本身就是主观的一部分,纯粹的客观的客体就不存在了。那么,这个“纯粹的客观的客体”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为什么不把这个也归纳到主观当中去?事实上,纯粹的客观的客体是不存在的而客观的客体是存在的。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性场景,许许多多的情况都是生活的总结,事实上它又几乎不存在但是又不能说它没有雷同,没有不可能发生。更有很多时候,主体本身就是一种客体,主体的本身就是真实的,只不过有主体构造或者在思维中命名的客体带有给多的主观色彩而已。带有主观色彩的客体是客体,但是不纯粹。也就是说,真实本身就是真实,只不过没有纯粹的真实。关于第二层面,只有主体能够对这个社会现实进行把握,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普遍规律,才能够把握它的真实,离开了本质,也就离开了深刻,眼光和思想都会缺乏穿透力。真实不仅仅是要求主体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客体的外观而且能够看到它的内蕴,看到它的发展趋势。真实不一定就是凝固的,虽然它代表着核心,但是核心也是运动的。把握真实,就必须从运动出发。关于第三层面,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美。作品的美可以是浪漫的,悲剧性,魔幻的,而最美的莫过于它的真实性。这里说的真实性并不是说作品的描摹是多么的逼真的,描摹的逼真仅仅是处于表层的阶段却没有进入真实心脏。也就是说,真实不仅是对一朵花几乎还原式的用文字在书面上刻画出来,而是能够把花开花落花红花白带到社会上来。把美寄存于社会的发展规律会不会使它失去美?把它捆绑在规律上会在艺术上的失去一定的美感,但是不会使它黯然失色,反而使得它有更加深厚的历史穿透力。也就是说,真实地还原社会的规律于文本中才是作品生命的所在。《人间喜剧》《童年》就因为真实性的存在而不朽。当人们评价一篇小说、一部电影或一场话剧具有真实性的时候,他究竟说出了什么?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只是说出了一种总体性感觉或感受。他们会说:“简直像我们身边发生的一样。”“就像从生活中截取下来的一段。”“太真实感人了。”等等。这就意味着,真实性首先是一种效果,其核心是“像真的”。例如一部小说本是虚构出来的叙事,其直接的物质载体是印在纸上的文字符号,但它却能向接受者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而且还会使人们感觉这个世界就像真的一样,这的确是一种很神奇的事情。其神奇之处就在于:这种效果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包孕着作者高超的技巧。而且这种效果还不仅仅给人以真实感,它还进而使人投身其中,倾注情感,最终获得精神的享受。于是文学的这种效果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人们将这种效果或价值命名为“真实性”。有必要对真实和真实性进行就简单的区别。真实就是还原事物的本真面目,它是存在的;真实性就是总结事物的本真,使它具有真实的特征而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所指示的对象可能是模仿的,不存在与世上的。阿Q就是代表。你说阿Q是真实的吗?不是。但是这个形象带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真实性,就不会有许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以为鲁迅是在故意的和他过意不去。和自然主义不同,现实主义不止于细节的真实的描绘,而是细节为典型化服务。所谓典型化,指的的就是把日常社会生活现象加以选择、剪裁、集中和概括,从而更加深刻地翻译出生活的本质。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吗?从哲学的角度看,不但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实际上世界上我们可感知到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与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就以鲁迅塑造的阿Q为例。阿Q的典型的一般性在于这个形象能够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这是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一个方面。阿Q的性格是丰富的。除精神胜利法外,他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也沾上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还受到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如深恶造反,以为造反是与他为难;严于“男女之防”及排斥异端等等。这些都是对一些遗老遗少的真实写照,它有广泛的代表性。阿Q的典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就是代表阿Q,这个阿Q不是别的阿Q,都是别人所没有的,是唯一的。尽管他就是杂合种种人与一身,但是也就由于集合种种性格于一身,那才是特别的。典型的肯定是特别的。在阿Q的身上,既可以看到共性也可以看到特性,也说明了典型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典型是个别的、独特的、生动的、陌生的;可另一方面,典型又是一般的、普遍的、本质的、熟识的,它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充满生气的、活生生的人。典型一旦失去了它本质上的灵活性,那么,典型就不是典型了。有灵活性,典型才能多样,也才符合符合现实主义的原则。典型一个有机体,它的存在与许多的要素有机联系着,典型形象的存在总是与典型的环境分割不开的。典型是熟识的,因为典型不是天外来客,他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是普遍存在的,是天天接触的。以《红楼梦》中的凤姐来说,她世故、圆滑,会逢迎拍马,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对贾母的态度,对丫鬟的态度,对王夫人的态度,对赵姨娘的态度等,这些表现,甚至可以说,在每一个单位,我们都可以看见王熙凤,我们对这类人是再熟识不过了。一般而言,浪漫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境的营构,象征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象的呈现,而现实主义的作品则追求典型的创造。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典型形象的创造,使得更多的社会缩影得以诞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伟大的形象都是通过典型的创造而形成的。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鲁迅的阿Q,高尔基的外祖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保尔·柯察金,还有王熙凤,鲁智深,李逵等等,没有一个不是典型的形象,他们除了在文学作品典型形象的历史上可以独当一面之外,还能够从更深的文化层次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如果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没有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的话,它就缺少招牌菜的底气。典型人物在一部作品中的地位是十分的重要的。通常说来,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的构造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引起美感”,其中,这美感包括震撼力。震撼力是典型形象能够多大程度深入人心的依据。打虎的武松的形象是很具有中国式英雄的典型的,所以他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声名远播,有的时候,甚至比宋江更加深得大众的喜爱。一方面他是英雄;另一方面,他是中国民众心中所仰止的英雄。在典型的创造时,作者紧紧结合国民的尊与贬的心理,替大众说话,言别人之所不能言,言别人之所想言,在这种思想支持下形成的形象一般来说都是受欢迎的,但是不能说一定就是典型的,典型与受欢迎的一线之差就是在于上面所提到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正取决于它所表现的主体对社会现实把握的准确与深刻程度”,也就是历史的穿透力。比如潘金莲的形象,她的典型性不仅是她的淫荡不羁,到了现在,她也代表了一个叛逆的女性的形象,她的叛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反抗,对夫权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反抗;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也有历代的女性一直在模仿。只不过在从前没有现在那目的明显而已。现实主义的包含的两个要素:典型性和真实性都必须放到历史的空间去,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才能诞生典型的形象。任何的形象都必须是活在具体的环境当中,真实的形象更加的离不开环境作为背景。渗入发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要着眼于历史的穿透力,没有历史穿透力的流行形象不算真实的典型的形象,最多只能够充当流行的角色。参考文献[1]朱光潜著. 谈美书简[M]. 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2]童庆炳撰. 略谈“典型”与“传神写照[J]. 北京:文学新周刊[3]张伟著. 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4]陆贵山周忠厚编著.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Z].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四版[5]李春青撰. 拷问“真实性”——文学理论的学科反思之一[J]. 北京:文学新周刊第48期[6]童庆炳撰. 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J]. 北京:文学新周刊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