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何撼东测绘学报

发布时间:

何撼东测绘学报

当然测绘学报,测绘学报是ei检索,学术价值在国内测绘类中最高,虽然同是测绘出版社主办,测绘通报主要注重工程技术实践类,发行量很高,也是很不错的核心期刊。

遥感方向国内有:SCI:中国科学E,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红外与毫米波,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EI:测绘学报,矿大学报,同济学报,武大学报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也是EI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专家介绍孙家栋,男,1929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刘经南,男,1943年7月生于重庆,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196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主要研究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开发。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隋起胜,男,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在“神舟”四号发射时,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号七号连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沈荣骏,高级工程师。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历任国防科委基地助理员、组织计划处副处长,国防科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参加了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技术计划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军委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1967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近20年,其间于1984年任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1年,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李祖洪主管中国几个型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发射、在轨运行,并担任国家重要、重点卫星型号发射总指导与调度。近年,由他主管发射的3个型号4颗卫星都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其中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号、资源2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他还指挥并参与发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杨元喜,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大地测量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入郑州测绘学院,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秘书,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使我国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为第一作者),曾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济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谭述森,男,1942年生于重庆开县。1960年9月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学习,196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研究20余年,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发表专著有《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樊士伟,男,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1961年出生,1982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工程的总体论证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多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论证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屠善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梁思礼,梁启超之第五子,导弹控制专家。广东新会人。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戚发轫,男,1933年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夏国洪,1939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6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任七机部二院26所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后为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1983年后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9年后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国自动化学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北航、华中、东南等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范本尧,男,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陈俊勇,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后调归武汉测绘学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64年被录取为该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张履谦,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达抗干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并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并领导完成了其改进型号的方案设计,是60年代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干部标兵。任总设计师研制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和超远程雷达,成功地用于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他参与中国多种卫星和航天型号的技术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航天电子领域的工作,为中国雷达技术进步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张锡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雷达对抗专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许厚泽,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庄钊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国防科大77级学员,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防科大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8月毕业后在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目标识别、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给庄钊文少将记一等功。已培养博士33人、硕士61人,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主席。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主要从事综合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地球自转等方面的观测研究。50-70年代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组织中国各天文台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负责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的建设。90年代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大攀登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1996年担任首届主席,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艾国祥,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共党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北京天文台太阳物理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怀柔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1997-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王礼恒,1938年生,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81任副研究员,1984-1986年在美国俄州大学进修卫星大地测量,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出生,宁波慈溪(今属江北)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

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荷兰《地学数据库》(GeoBase)收录期刊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收录期刊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

东北测绘期刊

问题一:测绘类有哪些专业呀,那个好找工作 以前工科招生目录里面有两个,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工程,现在有: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三个本科专业。 在理科偿业目录中有地理科学类 (包括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 现在好找工作的是测绘工程。因为现在中国的工程项目很多,测绘工程需要很多人干活,因此好找工作; 未来好找工作的应该是遥感科学技术,将来更多的工作要交给卫星、小飞机和摄影测量车等设备,而测绘是人力去干,还是有些苦。 问题二:测绘类专业有哪些 测绘类的一级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分埂个二级学科。简称3S,GPS,RS,GIS。本科专业是测绘工程。 问题三:与测绘工程专业相关的有哪些专业? 地理信息GIS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土地管理专业、市政规划专业、路桥专业、水利水电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等相关专业,测绘工程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只要涉及到地面位置坐标的专业基本都需要测绘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参考和决策。 问题四:测绘专业有哪些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和地图制图学等几个分支学科 问题五:测绘行业职称有哪些?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第六条 担任技术员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导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2.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大学专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合格。 第七条 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2.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经考察合格;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合格;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二年以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 执业资格:注册测绘工程师是在职称基础上对你行业能力的认可,和职称是两回事。 现在来说,还没有完全正式的考试,而且参加考试的人员资格要求很严。 第九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一)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测绘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测绘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3年。 (四)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 (五)取得测绘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 (六)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问题六:测绘工程专业属于什么类 专业介绍:测绘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GPS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海洋测量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地形测量实习、大地(控制)测量实习、控制网平差计算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矿山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定位及导航实习、遥感图像处理实习、地图编绘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测绘工程专业高校排名 1、武汉大学2、同济大学3、中南大学4、中国地质大学5、河南理工大学6、山东科技大学7、中国矿业大学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9、河海大学10、西南交通大学11、东北大学12、昆明理工大学13、吉林大学14、合肥工业大学15、安徽理工大学16、西安科技大学17、桂林理工大学18、中国石油大学19、徐州师范大学20、山东理工大学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测绘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它与现代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相结合后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领域,也提供了更多、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类型.例如: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子系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遥感技术等等,不胜枚举.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测绘工程的产品--关于地理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商品,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免费得到,这就又促进了测绘工程的产业化进程,从而为整个测绘工程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业回报.国内已经发现了许多高效益的科技公司,如提供高新技术测量装备的Leica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测绘行业的发展,也为在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测绘学产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测绘学专业已经从间断产业效益转向直接产业效益,而这一转变为在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提供了广......>> 问题七: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哪个专业好 地理信息系统本属于测绘领域,测绘其他的专业还有测绘工程,遥感,海洋遥感,海洋测绘等,专业无分好坏,看个人,地理信息主要学习计算机语言,相当于程序员,遥感学习则更依赖于物理知识,测绘工程更侧重于大地测量等测量基础。 问题八: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发展方向是测量仪器更小更轻,小飞机参与测量,测绘工程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和摄影测量紧密相结合,GPS、格洛纳斯、北斗和伽利略广泛和联合应用,虚拟参考站普及。地下(隧道和室内等处)导航和定位系统发展起来。人们更多地参与测量,几乎人人都说测量人员,也就是测量普及化。测量发展更好,应用范围更广,水下、地下、探险、旅游、饮食等无处不用且成本更小。 问题九: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有哪些?测绘工程算不算土木工程的相关专业 您好,我现在回答您的问题如下 一 土木工程的相关专业有 本科阶段: 080701建筑学 080702城市规划 080703土木工程 08070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080705给水排水工程 080801水利水电工程 0808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08080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10104工程管理(工学) ………… 研究生阶段: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弧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 测绘工程属于测绘类专业,(测绘类专业:测绘工程、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严格意义上不算土木工程的相关专业,但是《土木工程测绘》是土木工程类的重要一门基础课程 问题十:测绘类专业期刊有哪些 测绘专业期刊比较少的,像 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绘科学,测绘信息与工程,测绘技术装备,测绘工程,现代测绘 等等,还有要了解什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氨基酸和生物资源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包装工程爆破爆炸与冲击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医学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表面技术冰川冻土兵工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病毒学报波谱学杂志玻璃钢/复合材料材料保护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研究学报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井技术测控技术茶叶科学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长江科学院院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肠外与肠内营养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船舶工程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磁性材料及器件催化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豆科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气科学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淡水渔业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低温工程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力学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纪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池电镀与环保电镀与涂饰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路与系统学报电气传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动力工程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毒理学杂志锻压技术发光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纺织学报飞行力学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析仪器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分子植物育种粉末冶金技术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辐射防护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复旦学报. 医学版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复合材料学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电压技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高校地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辑高压物理学报高原气象给水排水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设计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工程塑料应用工程图学学报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建筑工业水处理工业微生物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公共管理学报公路交通科技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古地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固体火箭技术固体力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谱实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广东医学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贵金属贵州农业科学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土资源遥感果树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渔业海洋与湖沼含能材料焊接学报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学报航天控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合成化学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农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湖北农业科学湖泊科学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药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化工环保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进展化学世界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昆虫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与健康杂志会计研究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灾科学火炸药学报机器人机械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强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激光技术激光生物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科学极地研究计量学报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力学学报计算数学计算物理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检验医学建筑材料学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医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解放军医学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金融研究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经济数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菌物学报科技导报(北京)科学通报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间结构空间科学学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空气动力学学报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矿冶工程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离子交换与吸附理化检验. B, 化学分册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辽宁农业科学林产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临床儿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流体机械麦类作物学报煤炭学报煤炭转化煤田地质与勘探棉纺织技术棉花学报免疫学杂志模糊系统与数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膜科学与技术摩擦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开管理评论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泥沙研究农药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学气象学报汽车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桥梁建设轻金属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情报科学情报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带海洋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加工工艺热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工程人工晶体学报人类工效学人类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软件学报色谱山地学报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农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环境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天文台年刊上海医学神经解剖学杂志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生态毒理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加工过程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信息学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生殖与避孕声学技术声学学报湿地科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石油钻采工艺时间频率学报时珍国医国药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用妇产科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实用肿瘤杂志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世界地震工程世界地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世界林业研究兽类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数理统计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 A辑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研究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水产学报水处理技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塑料塑料工业塑性工程学报台湾海峡太阳能学报炭素技术探测与控制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医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化工. C1化学与化工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天文研究与技术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铁道学报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通信学报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涂料工业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土壤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推进技术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微计算机信息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微特电机微体古生物学报卫生研究无机材料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物理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与化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地震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北植物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管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细胞生物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现代地质现代化工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现代雷达现代免疫学现代制造工程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心血管病学进展新疆地质新疆农业科学新疆石油地质新型炭材料信号处理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信息与控制畜牧兽医学报循证医学压电与声光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性油气藏研究与发展管理盐湖研究眼科研究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遥感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物生物技术药学服务与研究药学学报冶金分析液晶与显示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遗传印染应用泛函分析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光学应用化工应用化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激光应用科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气象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应用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营养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油田化学铀矿地质有机化学有色金属渔业科学进展宇航材料工艺宇航计测技术宇航学报玉米科学预测园艺学报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植物研究运筹学学报运筹与管理杂交水稻灾害学噪声与振动控制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浙江农业学报针刺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诊断病理学杂志振动、测试与诊断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制冷学报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质谱学报中草药中成药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表面工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草地学报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震中国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公路学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管理科学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药物中国航海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激光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 A辑, 数学中国科学. B辑, 化学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中国科学. E辑, 信息科学中国科学. G辑,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粮油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气象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沙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物防治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输血杂志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塑料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陶瓷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铁道科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中国岩溶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油脂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造船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男科学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文信息学报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种子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铸造资源科学自动化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半导体光电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半导体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半导体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航空、航天类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变压器 电工技术类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地质学类 传感器技术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学类 电测与仪表 电工技术类 电工技术学报 电工技术类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工技术类 电力电子技术 电工技术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类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工技术类 电气自动化 电工技术类 电器传动 电工技术类 电视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网技术 电工技术类 电信科学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源技术 电工技术类 电子技术应用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子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电子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子元件与材料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东北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东南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发光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高电压技术 电工技术类 光电工程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光电子、激光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光通信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光通信研究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光子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广播与电视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红外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红外与激光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电工技术类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机器人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激光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激光与红外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激光杂志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改中为: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工程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研究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化学工业类 继电器 电工技术类 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控制与决策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量子电子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强激光与粒子束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软件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通信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微波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微电子学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微型计算机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学类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物理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现代雷达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信息与控制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压电与声光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应用激光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工技术类 中国电力 电工技术类 中国激光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中国科学基金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文信息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中小型电机 电工技术类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自动化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自然科学进展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自然科学史研究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自然杂志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 工程图学学报 环境科学与技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高技术通讯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应用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桂林工学院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科学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管理科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自然科学史研究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自然杂志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科学基金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中国科技史料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遥感学报 测绘学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测绘学类 测绘科学 测绘学类 测绘学院学报 测绘学类 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类 气候与环境研究 大气科学类 电化学 电工技术类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技术类 电工技术杂志 电工技术类 低压电器 电工技术类 蓄电池 电工技术类 微电机 电工技术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工技术类 电子与信息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信号处理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波科学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电路与系统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通信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液晶与显示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数据采集与处理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系统仿真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遥感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微计算机信息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微型机与应用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测绘学报介绍

跟测绘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一起,是测绘领域最牛的期刊。

《测绘学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089/P,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最早创办的77种自然科学刊物之一,为EI核心收录期刊。现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作为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最高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测绘学报》一直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界提交国际交流的主要文献。

核心期刊有哪些? A类有哪些? ...08北大期刊排行 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测绘科学A B + 等(8 种) :测绘通报、遥感信息、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球...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是核心期刊,位于2011第六“P2 测绘学类” 7当前的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3-6338CN: 41-1385/P曾用刊名: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测绘学院院报;测绘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新疆测绘学报

刊名:海相油气地质MarineOriginPetroleumGeology主办: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周期:季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9854CN:33-1328/P创刊时间:1993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首先肯定一点该刊是核心期刊。最新11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有,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内也有该刊。11版中文核心目录(部分):TE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序号刊名1石油勘探与开发2石油学报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4石油实验地质5天然气工业6石油化工7石油物探8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天然气地球科学10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石油钻采工艺12新疆石油地质13测井技术14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5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钻采工艺17油田化学18石油钻探技术19石油炼制与化工20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1特种油气藏22石油机械2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钻井液与完井液25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6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7油气田地面工程28海相油气地质29中国海上油气统计源期刊目录(部分):G941海南医学G416海南医学院学报L037海相油气地质E651海洋测绘E155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E131海洋工程E312海洋湖沼通报Z010海洋环境科学如果需要核心期刊目录可发邮件跟我索取,我发你一份电子版的,以便查询。

一、基础地质及物化探成果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金矿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地勘单位在本区开展过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目的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区域或矿床(点)基础地质成果报告和图件、物化探报告和图件。其中主要成果有:

1876年,俄国地质学者维雅洛夫在该区做了路线调查。

1931年,袁复礼在该区沿双井子一带做了路线调查,并于1956年在《地质学报》第36卷第2期发表了题为《新疆准噶尔东部报告》的文章。提出调查区属于准噶尔陆台区的论点,并指出库普千枚岩较老,南明水千枚岩较新。

1956年,新疆石油公司在该区南部做了1:100万的路线调查工作。同年《地质集刊》第4号发表了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有关地质学术报告。西尼村假定调查区卡拉麦里山由古生代地层组成,色特克-北塔山由泥盆纪地层组成。

1957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属113、114、116、117队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进行了1:5万的石油普查工作,对该区二叠纪以后的地层做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奠定了区内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基础。

1958~1959年,新疆地质局第一测绘大队六、七分队进行了大面积1:100万地质测量工作,编制了综合地质报告和相应的图件。该资料虽较系统,但研究程度很差,尤其对卡拉麦里山一带地层全部划分为上石炭统与实际相差较大。

1960年9~11月,新疆地质局第三测绘大队一分队再次对本区进行过1:20万地质测量工作,对该区地层、侵入岩、矿产均有较详细的认识,但未编写报告。

1960年,新疆地质局物探大队四分队,对该区超基性岩带分别进行了地面和航空磁测工作,对进一步寻找和圈定超基性岩带起了一定的作用。

1960年以后,新疆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在卡拉麦里山对超基性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普查工作,并对超基性岩的分带进行了1:5万简测。

1963~1965年,为了配合该区铬矿普查,由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一分队对该区做了1:20万地质图重测工作。

1986~1989年,陕西地质矿产局物化队对该区进行了1:20万化探扫面工作,总结出了区内金异常分布规律。

1990~1994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当时为武警黄金第十五支队)在本区先后对大沙沟、柳树泉、苏吉泉、东黑山、金山沟等金矿开展了地质普查和矿点调查工作,提交了大沙沟、柳树泉、金山沟金矿三个矿区的地质普查报告和苏吉泉、东黑山金矿的普查工作总结;同时在柳树泉金矿提交C+D级资源量 t,在金山沟金矿区提交C+D级资源量,探明小型金矿床两处。

2003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薄科武等人对东准噶尔地区的卡拉麦里-莫钦乌拉成矿带和库布苏成矿带进行了调查,对上述金成矿带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并相继发现了双泉金矿、黄南金矿点、阿克塔斯金矿点、野马泉金矿点、库布苏金矿点。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地化剖面测量、1:1万地质简测等工作手段,在双泉金矿区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1、2号脉,用槽探、露头工程对1、2号脉进行了揭露和控制,提交预测资源量(334)12087kg。2004~2006年在双泉矿区累计提交新增预测资源量(334)18059kg,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684kg。2006年在苏吉泉东金矿区发现325、314、311、301、351金矿脉,共计算预测资源量(334)3455kg。

2003年至今,武警黄金第八支队三中队在卡拉麦里金成矿带开展岩金地质普查工作。

2004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二中队在北塔山、红柳沟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2005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成矿带划分及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2006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金矿带岩金预查地质工作。此次工作地表工程控制:对矿脉及蚀变带地表由槽探工程系统控制,工程间距70~320m,一般在100~200m之间。对区内化探异常及成矿有利部位开展了1:5万岩屑测量、1:5万路线地质调查、1:1万电法联剖测量、1:1万地化剖面测量,并结合稀疏槽探工程进行了异常查证,局部地区达到普查阶段工作程度。

2006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金矿带岩金预查项目1:5万岩屑测量专题工作。在东准噶尔卡拉麦里低山丘陵地区开展1:5万岩屑测量检查1:20万区域化探异常。

2006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奇台县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金矿带岩金预查项目——苏吉泉东金矿区物探专题工作。该区通过物探测量工作,查明了区内构造分布格局、分布特征及区内金矿分布规律。推断低阻破碎带2条、含金属硫化物地质体2条,并确定了其走向、倾向、延深及在地表出露位置。

2006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奇台县双泉金矿区及外围岩金普查工作、成因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工作。此次工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研究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对金矿时空控制作用,建立了“双泉式”金矿成因成矿模式,提出了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靶区和找矿预测区。

2007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卡拉麦里成矿带金及多金属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对科仍温德尔区和巴斯克阔彦德区开展了系统的1:5万岩屑测量,对区内化探异常及成矿有利部位开展了1:5万路线地质调查、1:1万地化剖面测量、矿产检查并结合稀疏槽探工程进行了异常查证。大致了解了区内地层层序,主要构造的性质、规模、形态、产状,区内岩浆岩的类型、规模、分布、形态;大致查明了区内矿产的分布、规模、形态、产状及围岩蚀变类型、分布范围。

2007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青河县库布苏北金矿区3号脉勘查地质工作。此次工作大致查明了库布苏北金矿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等特征,大致了解了矿体在深部的延伸变化情况。

2008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金、铬、锡预查项目1:5万岩屑测量工作。在东准噶尔低山丘陵地区开展1:5万岩屑测量检查1:20万区域化探异常。

2008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亚带金、铬、锡矿预查地质工作,对清水泉铜矿点开展了1:5万路线地质调查、稀疏槽探工程揭露、探槽工程原生晕取样工作。

2008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奇台县南明水金矿区岩金普查总结(2005~2008)工作。通过系统的地质工作,大致查明了南明水金矿区矿脉地表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及矿化、围岩蚀变特征;深部采用钻探,配合坑探,大致查明了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及深部厚度、品位变化情况;大致了解了矿石质量特征,包括矿物共生组合、自然金类型及赋存状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等特征;基本查明了矿床控矿因素、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008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开展了新疆奇台县双泉金矿区1、2号脉普查地质工作。地表槽探(浅井、采坑)工程控制:矿区地表有32个槽探(浅井、采坑)工程系统控制,工程间距一般为100~200m,最小56m。深部工程控制:双泉金矿区2号脉浅深部1120中段由1个民采斜井(XJ1)控制,2号脉深部有17个钻孔控制,控制斜深80~410m;1号脉深部由8个钻孔控制,控制斜深50~230m。

2008年,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对新疆青河县库布苏北金矿区3号脉进行了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查明库布苏北金矿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及品位变化等特征,基本了解了矿体在深部的延伸变化情况,加强外围地质找矿。库布苏北金矿区矿化带规模较大,含矿岩石蚀变闪长玢岩在矿化带内延伸稳定,深部钻探工程证明矿体向下有品位升高、厚度增加的趋势。在地表沿矿化带通过极少量的槽探工程也发现了多条矿化体,认为该矿床具备良好的找矿远景。

2010~2012年,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对卡拉麦里构造带1号金矿进行普查工作。通过三年的普查工作,对卡拉麦里1号金矿进行了地表及深部揭露工作。基本掌握了地表和深部破碎带的含矿性及含金破碎蚀变带的大致延深(伸)。大致查明了矿区内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的变化情况,对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本查明了区内矿体的空间变化规律和矿体富集规律。

二、科研成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卡拉麦里成矿构造带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李锦轶、肖序常、唐红峰和张旺生等地质学专家通过研究盆地周边的蛇绿岩带、花岗岩带以及广泛出露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去认识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目前无论是在大地构造上还是在矿产资源上都取得了很多新的认识。如在对该区蛇绿岩研究中,在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含有泥盆纪和早石炭世的放射虫化石(李锦轶等,1990;舒良树等,2003),与蛇绿岩伴生的斜长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373Ma(唐红峰等,2007),表明卡拉麦里地区的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泥盆纪。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卡拉麦里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①卡拉麦里构造的前身是泥盆纪初期形成的有限洋盆,在早石炭世晚期演变为陆间残余海盆,晚石炭世发生强烈碰撞造山(李锦轶,1990);②卡拉麦里构造中,上志留统是碰撞造山后的海相磨拉石组合,而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则是稳定构造体制下的沉积盖层(何国琦等,2001);③卡拉麦里构造带的晚古生代处于洋盆主要消减阶段,发育有与现代西太平洋相似的弧盆构造(许维新,1989;姜耀俭等,2002;王宗秀等,200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1892年法国的L.德洛内提出成矿规律的概念,在早期狭义上指金属矿床成因研究。从20世纪中期开始强调所有矿床形成时空分布规律,后来苏联В.И.斯尔诺夫、Р.鲁蒂埃等人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全球成矿规律、区域成矿规律、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单矿种为主的专门性成矿规律等不同的分支。苏联学者的研究强调地质构造与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美国学者则强调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目前成矿规律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在我国,以陈毓川院士为代表进行成矿序列方面的研究,探讨成矿规律,逐渐形成了从成矿地质背景、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以及矿床共生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不难看出,成矿规律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成矿带、成矿区的形成、时空分布、演化规律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地球化学已经在地质学领域广泛的应用,许多学者已经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卡拉麦里构造成矿带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主要的成果是卡拉麦里构造年代学、金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等。遥感影像在该区也有广泛的应用,这方面主要对卡拉麦里整体构造特征和地层的分布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有利于从宏观上对该区进行研究,可以使研究者直观明了地去认识卡拉麦里金矿带。

旅游网站设计参考文献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文化,对于旅游来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设计与开发是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网站设计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指正。 [1]叶艳倩,方淑苗,袁加梅.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巢湖旅游品牌网站设计开发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3):182-183. [2]侯丽,徐麟杰,杨豪,左建鹏,康宁.You尽交友旅游网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名,2019(12):35. [3]曹利.基于Bootstrap旅游网站设计与实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04):65-67. [4]黄涓,鲍正德,李晨曦.旅游网站的建构与设计——以国内六大旅游网站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52-54. [5]卜同,赵巍.基于外籍游客视角的智能导游系统网站的设计与研究——以沈阳景区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1):83-84. [6]尹丽,黄平,田良.旅游网站优惠劵设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价格敏感度的调节作用[J].区域治理,2019(42):69-71. [7]程秋华,黄雄,何良俊,张继红.广西海洋文化网站建设需求分析及构架设计浅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9,27(04):64-68. [8]苏思雨,陈汝倩.长白山体验式旅游日文网站的设计与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07):139-140. [9]汪美.“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规划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0):76-77. [10]梁昊文.多模态话语研究及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广州旅游网站外文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3):185-187. [11]李可.基于有效课堂的《HTML5前端设计》课程整体设计[J].福建电脑,2019,35(01):178+86. [12]于海娇.论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图形表现——以三亚旅游服务网站为例[J].艺术科技,2018,31(11):195-197. [13]谢朝武,林佳青.旅游城市宣传型移动端的功能结构及内容设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6):121-129. [14]陈培龙,仁增多杰.基于SSM框架旅游网站后台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0):28-29. [15]肖文杰,熊素环.旅游足迹照片分享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7):200-201+204. [16]黄素萍,李延香.基于SSM框架的西安旅游网站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7):143-144. [17]熊培伶.旅游网站界面优化[J].通讯世界,2018(08):84-85. [18]王柏琳,孙葛.互助旅游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8(16):69-70. [19]邓垚鑫,乔闹生.三湘四水大学生业余旅游网站设计[J].科技资讯,2018,16(23):30-31. [20]张康,王春艳.基于SSM框架的旅游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9):102-103. [21]张芳.万水千山只等闲——《旅游地理》地理选修课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9):51-54. [22]余晓娟,王洁.旅游者安全信息渠道整合与内容设计——以钱塘江观潮安全为例[J].旅游论坛,2018,11(03):42-57. [23]李晓.基于PhotoShop的旅游网站图片后期处理技巧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9):35-37. [24]唐宽欣.中国在线旅游网站视觉设计的同质化现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04):75-77. [25]陈衡.Web技术的旅游网站开发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07):85-89. [26]马羚,王亚琦,唐亚玲.基于设计管理模式的旅游服务网站的网页设计:Travoplus网站的交互设计[J].西部皮革,2018,40(04):144-146. [27]孙慕梓.民政特色旅游网站设计与制作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12):41-44+58. [28]孙慕梓.民政特色旅游网站设计与制作研究[J].社会福利,2017(12):41-44+58. [29]朱波,李顶曦.坐地日行八万里8家电子商务旅游网站横向测试[J].微电脑世界,2001(02):56-70. [30]吴小华.旅游信息网站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4):70-72. [31]赵丽春.互文性视域下茶文化英文网站质量体系构建研究——以陕西旅游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10):247. [32]康正发.在线旅游服务网站首页色彩搭配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336-337. [33]孙志红.浅谈青岛民俗旅游网站界面设计——以胶东剪纸的应用为例[J].才智,2017(19):262. [34]王惠.基于的旅游网站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32. [35]黄涛.交互理念在旅游网站视觉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雕塑,2017(03):48-49. [36]彭雯.《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课程网站建设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23(03):45-48. [37]董妍汝.基于最短路径的旅游咨询网站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电子技术,2017(02):45-48. [38]高晶,钟若南,武虹.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设计[J].商业研究,2017(02):166-171. [39]陈希.基于HTML5的旅游网站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7):265-266. [40]李宗丽,王计平.基于大数据的定制旅游网站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16(19):58-59. [41]李岚,马少斌.基于Dreamweaver的休闲旅游网站设计[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5):115-117. [42]史芸.平遥剪纸图形在山西旅游网站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6(13):136-137. [43]杨建容.甘孜州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形象提升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06):351-353. [44]周红.本地化视角下湖南省政府旅游网站英译版建设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5):143-145. [45]王玲.分析旅游企业门户网站计算机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5):46. [46]马俊峰,张晓晓.基于iOS的'旅游网站查询系统APP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9):91-92. [47]王海心,陈丹红.大学生互助旅游网站设计与运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172. [48]魏玲.基于JAVA的旅游网站设计与实现[J].山西电子技术,2016(02):55+66. [49]高洁.基于ASP技术的地方旅游景点网站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6(07):43-45+51. [50]唐志航,汤丽梅,张铭,李桂锦.大学生穷游智能推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Z1):89-92. [51]韩笑,李婷婷.旅游气象服务网站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1):180+182. [52]眭文超,马薇,刘洪慧,赵永欣.河北省赵州桥旅游景区英文网站现状调查与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2):98-99. [53]周红.本地化视角下的旅游网站英译标准刍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1):60-63. [54]王硕.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旅游网站架构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9):71-73. [55]王素丽,刘甘来.J市驴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5(16):48-49+64. [56]王佳康,李明,买尔夏提·尔肯.基于Spring MVC架构的旅游攻略网站前后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08):268-269. [57]毛艳文,徐瑞.英文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研究——以常州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186. [58]陈先芳.基于B/S架构的旅游网站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5):75-76. [59]崔波涛.从穷游网透视旅游类UGC网站的用户运营[J].新闻世界,2014(05):175-176. [60]黄锡望,郭欣,钱淑渠.安顺市旅游网站的设计及改进策略探究[J].软件工程师,2014,17(05):47-48. [61]杨丽辉,么雪佼,陶晋.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旅游网站设计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8):61-63. [62]马海珠.城市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3,29(07):140-142. [63]潘洋宇,刘英杰,王超.文化旅游网站的3D交互设计与开发[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20(03):25-28+40. [64]周晶平.旅游景区网站设计和建设[J].绿色科技,2012(12):254-255. [65]徐向红.基于SEO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J].中国商贸,2012(33):113-114. [66]赵文龙,马新春.基于虚拟旅游的网站功能探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2):12-15. [67]邓卓鹏,张志坚,蓝祖庆.基于游客满意的旅游网站产品与服务设计研究——以海南省旅游网站为例[J].电子商务,2012(11):19-20. [68]李凯,鹿艳晶.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软件导刊,2012,11(03):79-81. [69]刘媛春,曹中华,范雅琪.基于的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2(01):127-129. [70]陈均亮,郑伟民.地方旅游信息交易平台定位和功能设计——以泉州旅游信息超市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04):87-91. [71]陆媛,胡亚会,张同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体系解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21-25. [72]王鹰汉,张慧.浅谈旅游公司网站的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2):56-57. [73]杜建国,张同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战略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11):44-46. [74]辛江,朱若男.基于增强用户黏性的旅游产品营销网站设计策略[J].科技与管理,2010,12(06):86-89. [75]曹玉波,赵亮.企业门户网站设计与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03):34-37. [76]战晓良.谈云南城市旅游宣传网站视觉设计——以马龙县形象网站为例[J].大众文艺,2010(09):141. [77]何秀芬,杜艳艳.浅谈旅游网站设计[J].中国市场,2010(18):120-121. [78]严晨,杨智坤.简谈网络媒体发展的两点技术性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0(03):47. [79]张小莉.基于旅游网站的研究与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10(01):100-101. [80]李波.论校园网站设计与实现——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255-256. [81]张立新.新疆旅游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23-26. [82]胡亚会,苏虹,张同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质量测度系统的经验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04):54-57. [83]魏楠.基于ASP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25. [84]顾凌燕,刘敏.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风险——农家乐崇明旅游网站规划与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9(09):368-370. [85]汤新鸿.“新疆旅游”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46-47. [86]吴增红,陈毓芬.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01):232-234+158+254. [87]许开慧.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网站设计[J].科技风,2008(01):86. [88]吴增红,陈毓芬.旅游地图网站设计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7(05):24-30. [89]练红宇.旅游网站建设现状与构建要素设计[J].商业时代,2007(27):83-84. [90]雷霖.论基于个性化定制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06):51-52. ;

测绘学报订阅

测绘学报、测绘通报

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荷兰《地学数据库》(GeoBase)收录期刊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收录期刊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

问题一:请问网上怎样订杂志呢? 杂志云! 杂志云订阅网,上面有8000多种国内外的杂志。投稿,订杂志!就上“杂志云“ 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问题二:如何网上订杂志? 10分 直接 点击 右边的 订阅 然后 填写资料就可以了 希望采纳 谢谢 问题三:网上如何订报纸 中国邮政网络订报有官方网站“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1,网站办理的业务完全遵循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目录查询、报刊推荐、网上订阅、 在线支付、业务介绍、读者留言等服务。 2,在网站办理任何业务均需首先成为网站的注册用户,注册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以确保后续服务可以顺利进行。对于所填写的信息,将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未经许可,这些信息将不会用于其它商业目的。注册后可随时对除客户帐号以外的个人信进行维护,并可查询本注册帐户下所办理的业务信息。 3,在网站自行注册的客户为普通客户。另外,网站还向协议客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内容包括网上配发管理、内部分发、集订分送名址采集、到报(刊)查询等。协议客户的网上注册须由邮政部门完成,需要增值服务的客户请与当地邮政部门接洽,签定协议后开通网上帐户。 4,客户应妥善管理好帐户、密码和证书等注册信息,因客户原因造成信息失密而导致的损失,由客户自行负责。 5,网站提供的主要业务为报刊订阅,订阅范围是出版部门交给邮政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订阅的基本流程有:注册登录,查询目录,选择报刊,放入购物车,选择输入地址,办理支付,提交订单等。 6,客户在订阅时,要准确输入收报人的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因投递地址填写错误或不准确,致使收报人无法收到或及时收到订阅的报刊的,将不予承担责任。 7,由于报刊发行地域范围、印刷地点的不同,当,订阅报刊时可能会有所限制,不同的地域所能看到的首期报刊和订阅款也可能会有差异,将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给予信息提示。 8,每日在22点―22点30分,网站将对目录数据加以更新,在此期间可能无法接受提交的订单,请稍后再试。 9,报刊订阅款可使用网上银行(或者网银快捷支付、支付平台)与报刊订阅券(卡)的单独或组合方式进行支付,如果使用报刊订阅券(卡)则一次只能为一张订单付费。 10,在线支付报刊订阅款时,目前可支持使用多家银行发行的,已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行卡,以及支付宝、汇付天下等支付平台,还支持由邮政部门发行并允许在网上使用的报刊订阅券(卡)。 11,如果,持有邮政部门发行并允许在网上使用的报刊专用单,可在网站上输入其条码和密码,若验证通过,就可以为在规定区域范围内的收报人订阅该专用单上所指定的报刊,而无须再支付其他任何款项。 12,客偿在邮政营业网点办理与网上订阅相关的业务(如开具收据或发票、改址)时,须提供订单查询号,并出示有效证件。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须受托人出示本人有效证件。请妥善保管收据或发票,遗失不补。 13,网上办理退订的订单,若订阅款小于累计退款与各种优惠款之和,则不可退订。使用订阅券(卡)支付的订单,退订时退款将扣除订阅券(卡)金额。明示不能退订的报刊不能办理退订。 14,目前网上不办理跨省改址业务。 问题四:怎么在网上订杂志 你去 问题五:网上怎么订杂志 那么选择网上的杂志铺吧!每期配送都很快,全年订阅还免邮。希望上述回答能有帮助.... 问题六:如何在网上买杂志 淘宝上搜搜,酷本个性杂志 问题七:如何网上订阅杂志 网上可以订杂志的,你可以在淘宝上去订杂志!用支付宝,杂志铺也可以订,还便宜,用支付宝也行。 问题八:如何订杂志? 至于订杂志的过程和收不收费看情况 杂志出版后多少时间送到也要看杂志具体出版时间和你所在的城市里杂志社多远 家里不必要有邮箱 写清楚地址就行了 如果寄到学校就是投到班级邮箱里 的 那就最好有个邮箱 一般如果住小区的话 门口都有信箱的 要是住那种大院子呢 邮递员会交给看大门的 没门缝人家会给你放在门口 或者你直接到邮局领也行的 问题九:邮政怎么订杂志?网上可以订? 到邮局啊。我都是这样订的。还有比如南风窗,可以联系书上面那个电话来定。 问题十:如何在网上订购期刊 比如《测绘学报》《测绘通报》之类的,因为我所在的邮局说已经过了订购时间.

测绘学科主要的核心期刊有:1. 测绘学报 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 测绘通报 4. 测绘科学 5. 地球信息科学 6.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7. 遥感学报 8. 测绘学院学报(改名为: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就我所了解的而言,测绘学报、武大学报要求很高;测绘通报、测绘科学稍微好发些;涉及GPS、大地测量学等内容的文章投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适合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