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政治小论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需要,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中学生政治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吧。
略谈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
学校德育如何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
增强初中生自信心对策研究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实效
引导学生走出自卑的心理低谷两个案例
中学爱国情感教育初探
孔子德育目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探索新思路 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接轨的几点尝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青少年法制教育价值目标考究
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刍议
谈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的途径与方法
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思考
试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浅谈对学生的“爱心”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中小学班集体的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活动课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
试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心育艺术
德育新课程评价初探
中学生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德育中的指导作用
初中生自我意识培养的方法研究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加快德育教育改革 切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三贴近”原则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利用心理规律进行人格教育
数字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流行歌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德育的病象及诊治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浅谈学校养成教育的累积效应 学校德育中的竞争意识培养
当前德育问题及改进——兼与中学教师谈德育工作的思路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
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未成年人理想教育要遵循其自身规律
德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
浅议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中学德育教育 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由“破窗效应”洞悉中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的尝试 弘扬与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培养
谈“以人为本”教育磁场的构建
世界新格局下学校国防教育模式的构建
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创造有利条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贴近未成年人
努力开创我省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注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解读新守则新规范
忠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优生德育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
建立“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取向的嬗变
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未成年人道德的知行统一
浅谈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政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以实现其利益和目标的社会现象。 我整理了关于政治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关于政治论文题目 中学德育 教育 的实效性 未成年人理想教育要遵循其自身规律 德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 浅议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中学德育教育 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由“破窗效应”洞悉中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的尝试 弘扬与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培养 谈“以人为本”教育磁场的构建 世界新格局下学校国防教育模式的构建 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创造有利条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贴近未成年人 努力开创我省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注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解读新守则新规范 忠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优生德育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 建立“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取向的嬗变 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未成年人道德的知行统一 浅谈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德育课创新教学浅谈 利用心理规律进行人格教育 数字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流行歌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政治论文的 范文 关于和谐政治的思考 摘 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和谐政治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政治上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和谐政治的建设。本文从和谐政治的含义、内容、价值追求、路径选择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和谐 和谐政治 思考 和谐政治既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自古以来,政治就是用来控制冲突、化解矛盾和获取和谐与稳定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谐政治。 一、和谐政治的含义及内容 政治和谐是指在政治文明的框架内谋求政治目标的实现,以及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相互协调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和谐状态。和谐政治建设就其内容来说包括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和谐。 (一)党际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要和谐。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特殊阶层、群体的特殊利益,二者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坚持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既能保证听取和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又能兼顾少数人的意见和要求。 (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要和谐 首先要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所在。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赋予地方权力的必要性。同时,中央必须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法律、方针、政策,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其次,中央与地方之间要适度分权,既要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之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兼顾地方利益,地方要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三)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我国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一切国家机关活动的中心。我国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各国家机关按职权范围行使职责,不能逾越权限,否则就要越权或滥用权力。 二、和谐政治的价值追求 (一)高度发展的公民 文化 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型、摒弃等级特权的,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自由的政治文化,它标志着人类由自然状态走向自觉状态,以理性自律取代外在的强制。它强调公民通过公共领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发展公民文化就是塑造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新型的政治人的过程,使个体成为充满主体意识的公民。公民视自己为政治主体,在任何层次上都可以对政治体系进行评价和批评,只有当政治文化将传统的臣民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才能厚植根柢。 (二)高度发展的民主文化 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国的政治民主形态也就不同,但民主政治文化又具有普遍性,我国只有在人类全部文明的基础上进行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吸收一切有益成果,把建设高度发展的民主文化作为构建和谐政治的价值追求,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民主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民主政府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由其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的政府,它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只有建设高度发展的民主文化,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高度发展的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而存在的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是指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的水平的总和,也就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而主张人治者却认为国之治乱,其原因不在于法律而在于统治者贤能与否。法治的唯一特征就是法律成为裁决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一切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以法治为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政治的和谐。 三、和谐政治的路径选择 (一)公民意识的培育 公民意识是政治发展的推动力,公民素质的提高实际上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而政治社会化又是培养合格政治人的过程。现在,我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民主国家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而现代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又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加强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是适应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的,只有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为民主政治社会化所需要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合格公民,才能使公民积极地参与各种具体的民主政治活动之中,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实现。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我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地推进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向前发展。这证明了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依法治国与政治法治化建设 依法治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它要求国家的各项活动都要依法进行。法治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政府能引导社会树立宪政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就能培养起人民对政府的忠诚度,政府的合法性也将大大增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工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要以民主为核心,推进政治建设法治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政治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294.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 [3]胡锦涛2006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M].半月谈,2007,(13). 看了“关于政治论文题目怎么写”的人还看: 1. 政治论文题目 2. 关于新闻的政治论文题目 3. 政府与政治论文题目 4. 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题目 5. 初中政治论文范文题目
采纳呀!!!!!!!!!采纳呀!!!!!!!!!教育的根本——思想政治,题目是简单点儿,不过应该比较大好写吧,开题报告我只有广告专业的,不过基本格式都是先写方向几条,再选一个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 思想政治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3. 幼儿德育教育探索 4. 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5. 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 6. 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8. 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 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10. 略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11.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 12. 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 13. 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4.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15. 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16. 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17. 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8. 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9. 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20.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21. 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12 232. 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 233. 儒家心性修养论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2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35. 试论商业个体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 23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237.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要与现代公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构 23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239. 东西方传统道德的近现代转型特色与启示 240.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同理想 241. 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一对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理性思考 24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43. 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44. 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245.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 246. 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设探索 247. 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研究 248.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民文化建设研究 24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250. 网络道德:问题与出路 251. 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13 252. 当前我国婚姻现状分析及其道德建设 253.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的途径及价值评价 254. 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255. 关于现阶段加强和改善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256. 城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实证研究 25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 25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导向 259. 道德教育与人生自由简论 260. 论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 261. 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 262. 论市场经济领域内的道德建设——李嘉图经济伦理思想谈起 263. 论道德信仰与重建 264. 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 26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 2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267. 网络时代道德问题的分析与建设 268.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 269.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境及和重塑 270. 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社会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271. 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 272. “以德治国”视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研究14 273.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74.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灵魂 275. 试论社会公正与以德化民 276. 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277. 论WTO框架下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278. 我国竞争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279. 论反不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 280.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 28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282. 论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 283. 婚姻的伦理本质 284. 论婚姻家庭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 285. 论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 286. 论我国婚姻法的伦理精神 287.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288.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选择 289. 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评价 290. 监护制度研究 291. 对缺席判决离婚问题的研究 292. 精神病人在离婚案件中的诉讼地位问题研究 293. 论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294. 人口老龄化的立法思考15 295. 论家庭暴力中的"冷暴力" 296.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婚姻家庭制度 297. 与婚姻关系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介定 298. 论违反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 299. 论夫妻共同财产 300. 论离婚损害赔偿 301. 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302. 女权主义与婚姻家庭立法 303. 婚姻仪式的价值研究 304. 夫妻间的相互债权债务关系问题研究 305. 论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306. 正确行使公民的自由与权利 307. 试论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08. 试论行政强制措施 309.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特色 310. 试论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 31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312.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313. 判例与中国法制建设 314. 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 315. 论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与职能 316. 论民法中的推定制度16 317. 试论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 318. 论国际经济法制及其发展方向 319. 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法观念的更新 320. 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楼上,我的回答还好吧!!!我的答案来自:********************************************************************************************************望采纳!!!!O(∩_∩)O谢谢!!!!
采纳呀!!!!!!!!!采纳呀!!!!!!!!!教育的根本——思想政治,题目是简单点儿,不过应该比较大好写吧,开题报告我只有广告专业的,不过基本格式都是先写方向几条,再选一个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 思想政治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3. 幼儿德育教育探索 4. 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5. 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 6. 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8. 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 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10. 略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11.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 12. 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 13. 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4.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15. 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16. 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17. 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8. 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9. 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20.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21. 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12 232. 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 233. 儒家心性修养论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2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35. 试论商业个体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 23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237.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要与现代公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构 23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239. 东西方传统道德的近现代转型特色与启示 240.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同理想 241. 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一对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理性思考 24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43. 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44. 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245.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 246. 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设探索 247. 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研究 248.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民文化建设研究 24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250. 网络道德:问题与出路 251. 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13 252. 当前我国婚姻现状分析及其道德建设 253.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的途径及价值评价 254. 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255. 关于现阶段加强和改善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256. 城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实证研究 25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 25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导向 259. 道德教育与人生自由简论 260. 论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 261. 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 262. 论市场经济领域内的道德建设——李嘉图经济伦理思想谈起 263. 论道德信仰与重建 264. 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 26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 2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267. 网络时代道德问题的分析与建设 268.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 269.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境及和重塑 270. 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社会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271. 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 272. “以德治国”视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研究14 273.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74.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灵魂 275. 试论社会公正与以德化民 276. 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277. 论WTO框架下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278. 我国竞争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279. 论反不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 280.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 28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282. 论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 283. 婚姻的伦理本质 284. 论婚姻家庭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 285. 论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 286. 论我国婚姻法的伦理精神 287.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288.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选择 289. 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评价 290. 监护制度研究 291. 对缺席判决离婚问题的研究 292. 精神病人在离婚案件中的诉讼地位问题研究 293. 论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294. 人口老龄化的立法思考15 295. 论家庭暴力中的"冷暴力" 296.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婚姻家庭制度 297. 与婚姻关系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介定 298. 论违反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 299. 论夫妻共同财产 300. 论离婚损害赔偿 301. 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302. 女权主义与婚姻家庭立法 303. 婚姻仪式的价值研究 304. 夫妻间的相互债权债务关系问题研究 305. 论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306. 正确行使公民的自由与权利 307. 试论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08. 试论行政强制措施 309.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特色 310. 试论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 31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312.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313. 判例与中国法制建设 314. 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 315. 论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与职能 316. 论民法中的推定制度16 317. 试论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 318. 论国际经济法制及其发展方向 319. 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法观念的更新 320. 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楼上,我的回答还好吧!!!我的答案来自:********************************************************************************************************望采纳!!!!O(∩_∩)O谢谢!!!!
政工指政治思想工作,我们在写作政工论文时千万不能忽视政工论文的题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政工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政工论文题目(一) 1. 当前基层银行青年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以N银行天津市分行为例 2. 银行基层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初探 3. 当前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4. 如何围绕银行发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 教育 工作 5. 对基层央行干部职工思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为例 6. 浅议如何做好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7. 对做好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8. 人民银行县支行职工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 9.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0. 加强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11. 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2. 韩凤兴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分行2006年上半年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会上的讲话 13. 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 报告 14. 基层银行青年职工思想状况之我见 15. 对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16. 当前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7. 为有源头活水来——工商银行云南保山市分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18. 中国工商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教育研究会 工作报告 19.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西南片区2000年研讨会综述 20. 对当前基层银行职工思想现状的思考 政工论文题目(二) 1. 事业单位改革中职工思想障碍如何破除——以河北省为例 2. 事业单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 3. 浅谈 文化 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4. 基层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5. 做好事业单位改革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6. 事业单位改制给职工思想带来的波动 7. 事业单位改革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以公路部门为例 8. 论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德培育 9. 事业单位改革中基层卫生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10. 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11. 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2. 事业单位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状况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13. 事业单位要建立职工思想动态预测体系 14. 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优化 政工论文题目(三) 1. 银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与对策 2.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西南片区2001年研讨会综述 3. 对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 4. 谈谈如何做好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5. 新加坡银行职工思想工作的几点启示 6.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为推动国有银行实现“两个转变”服务 7. 浅谈加强和改进商业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8. 利用“载体”探索新路——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9. 简论银行职工思想活动新特性 10. 浅谈基层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11.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为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服务 12. 做好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 123. 灵活运用多种疏导方法 做好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14. 对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教育的思考 15. 做好农业银行落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猜你喜欢: 1. 思想政治方面论文 2. 浅谈思想政治方面的论文 3. 政工论文题目大全 4. 国际政治论文选题 5. 关于政治论文题目怎么写 6. 政工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写政治小论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需要,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中学生政治论文题目,一起来看看吧。
略谈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
学校德育如何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
增强初中生自信心对策研究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实效
引导学生走出自卑的心理低谷两个案例
中学爱国情感教育初探
孔子德育目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探索新思路 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接轨的几点尝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青少年法制教育价值目标考究
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刍议
谈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的途径与方法
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思考
试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浅谈对学生的“爱心”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中小学班集体的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活动课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
试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心育艺术
德育新课程评价初探
中学生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德育中的指导作用
初中生自我意识培养的方法研究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加快德育教育改革 切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三贴近”原则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利用心理规律进行人格教育
数字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流行歌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德育的病象及诊治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浅谈学校养成教育的累积效应 学校德育中的竞争意识培养
当前德育问题及改进——兼与中学教师谈德育工作的思路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
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未成年人理想教育要遵循其自身规律
德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
浅议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中学德育教育 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由“破窗效应”洞悉中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的尝试 弘扬与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培养
谈“以人为本”教育磁场的构建
世界新格局下学校国防教育模式的构建
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创造有利条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贴近未成年人
努力开创我省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注重理解、宽容与心理健康——解读新守则新规范
忠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优生德育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
建立“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取向的嬗变
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未成年人道德的知行统一
浅谈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摘 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功能及具体工作过程中的运用等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构成,其主要包括政治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政治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属性而言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它的价值构成分析,可以分为政治的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主要是其在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方向的引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意识形态强化手段,只是在称呼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善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广大人民的思想发生变化,自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选择。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成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的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国际规则等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疑惑,甚至有少数人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了。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利用它的政治引导价值,澄清各种错误倾向,发挥社会主义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关认识,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引导到社会主义的方向上,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过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思想,使它渗透到其他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之中的作用。主流政治思想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与国家政治思想的性质与面貌。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政治思想指的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非常重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是完成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展全面有效的渗透工作,扩大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力,增强它的感召力,发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渗透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就在于发挥渗透作用,将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地位和正确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是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承载所蕴涵的政治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当今中国的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有关思想意识和政治领域内的知识、认识。这些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政治文明,有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了政治文明等在人脑中的内化,转变成了人民群众自身的东西。这一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也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传输,以达到本阶级本集团的政治纲领的传递、延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这种传输,如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达到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用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借以对受教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其生成符合党和国家政治需要、道德要求的认知、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政治信息辨别、评估、价值取向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控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每一个民众都力图从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需要追求政治利益,对于原来的政治意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加强党的价值观念的强化与灌输,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控制在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是承接与政治控制价值的,当政治控制出现一些漏洞或是力不从心时,可以通过政治纠偏的作用以弥补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倾向及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偏离等政治失调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挽救。政治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社会安定的动荡、统治基础的动摇,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党中央针对某些邪教组织分子的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纠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的糟粕和封建主义遗毒也将对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干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起阻碍作用。为此,当前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选择能力。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即具有组织完成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许多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完成的。例如,在政策的贯彻过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较多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完成政治动员工作,很多政治任务、政治活动在开展之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先行。除此之外,党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很多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完成的,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组织工作的完成才增添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各种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起到组织作用,很多组织者尤其是党的组织非常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组织上广泛支持的政治工作,只有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鼓动,充分调动群众基础,才能将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例如,在抗洪救灾等需要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便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沈根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2(7)
[3]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3)
[4]潘玉腾.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J].福建学刊,1997(3)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6]马毅松,王雄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作者简介】赵巧玲(1967- ),女,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新时期多元化趋势下,形成了以“90后”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叛逆心强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及时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转变及时提出对策,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手段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90后”;思想政治教育
自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至今,“90后”学生成为了大学的主体,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所以他们自身独有着一些心理特点,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成新的挑战,所以深入了解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现阶段教育现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策略。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
(一)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但辨别能力有限。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挑战自我,相比“80后”,他们个性更独立,表现更高的自主性,追求非主流,喜爱火星文字,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不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在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大学生,部分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教师还要广。然而,在获取知识时,很多大学生也容易沉迷于网络和受西方思想的侵袭,易误入歧途。
(二)依赖性较强,心理素质脆弱。
“90 后”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他们的成长从出生时就作了长远规划,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他们经受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冲击,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由于当前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疏导,很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导致心理变态。
(三)人生观、物质观有待树立,叛逆心理强烈。
笔者曾经开展过心理座谈,旨在了解“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座谈发现,“90 后”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物质观,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缺乏信仰,并且具有比较强烈的叛逆心理。可能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视剧及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90 后”大学生在“求利”的引导下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把义和利分开,以致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功利化――以金钱或者说物质作为价值衡量标准。“90 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忽略精神或者信仰层面的东西,而更加关注个人现实的物质利益。通过座谈我还发现,部分“90 后”大学生缺乏信仰,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存在持否定态度。此外,“90 后”大学生由于个性张扬,向往自由,不想受家庭传统观念的束缚,表现出强烈的叛逆心理,这种叛逆心理还表现在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
二、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手段。
为了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各高校都在扩大办学规模,部分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片面追求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学位点数量等因素,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更加难以取得实效。高校不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和引导,直接导致在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大讲逸闻趣事,片面的去迎合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却没有把这些逸闻趣事上升为理论高度,最后这些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混课堂”的现象。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手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方式方法在当今社会中已显陈旧。
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在当今的高校校园中,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栏等已经逐渐失去了其以往的优势。高校可以通过网络这个更为学生接受平台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更快、更准确的获取各种信息。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管是网络还是电视广播,这些也都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多样化,而在内容上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缺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的创新点。
三、新时期高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立足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进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育人为本”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针对“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工作,走出办公室,深入学生寝室,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知学生之心,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针对性。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承担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示范者和领路人,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素质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必须要把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一名思想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态度诚恳,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新兴学科识、时事知识的学习,才能对不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
(三)塑造大学生个体人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规范大学生个人行为。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应从德育方面入手,作为社会中的人,大学生的个体性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今天全面发展人的各方面的前提下,为了使个性化的大学生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与觉悟,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使有差异的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及的价值观相结合,真正指导大学生的思想,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大学生认清自身以及即将迎来的挑战。
(四)讲究方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高校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和筛选,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使校园网成为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受学生喜爱的交流的平台。建立一支专业的、精干的、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队伍,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负面的、偏激的、片面的报道带来的问题,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影响力,更贴合当下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在当代大学生中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艳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东南亚纵横..
[2]刘涛,宫翠萍. 浅析“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3]李春林宋登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李为民,李淑慧.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绥化学院学 报..
[5]陶惠敏,张紫君.“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法制与社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不敢懈怠,认真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认真分析,思考,希望能帮助他们……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年轻,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极强。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和课堂上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假如他们发现自己接受的思想教育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撞车时,他们就会迷茫、徘徊、怀疑,甚至极力排斥正面教育。
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
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开放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呢?当学生遭遇失意、失败时,教师要增强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在水中学会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学生中开展负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当代西方德育课大多数都引进美国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采用道德难题讨论方法,把培养判断力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一是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要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善恶作出评价;二是德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科尔伯格设立不同的道德两难问题(情境),如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供学生讨论,或者提供体验道德疑难问题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正视问题所固有的道德内容,引出学生谈出所作的判断基本理由,并鼓励他们以不同的道德观相互交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但要有行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规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内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撑
在班级中,让学生明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各种对集体负责的角色,引导他们对班级负责,激发学生履行道德责任的动机,强化因履行道德责任而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和交往协作能力等。 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品德发展也存在自我构建的问题。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学生应该自育,而又想塑造学生品德,那只会是徒劳,因为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发挥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版,P348)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抓在实处,要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要坚持重心下移、虚功实做,提倡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当前,思政工作要特别做好的几件主要事情有:一是要坚持“五位一体”工作思路解决好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二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人才,一个学生心理不健康,思想就会出偏差,行为就会出偏差;三是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好学生课外生活问题;四是要加强后勤保障服务;五是要加强与辖区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里,怎样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利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召开主题班会、过组织生活、参观革命纪念馆、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这些具体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受到各种教育,不厌其烦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每次犯错误之后,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犯错误,找出各自之间的共性,以促使其努力改正。这并不排斥适当的纪律处分,因为处分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种。另有一部分学生,明知这样做不对,可就是这样做了,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会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如有异常,随时提醒,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政治合格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离不开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视野。而坚持“以文化人”理念,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让大学生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正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野,它有利于探索出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开发创新潜能,塑造美好心灵的动力、导向和保证的作用。
1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目前诸多高校忽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被弱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形成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的功利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 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似乎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完善、自我缺点的不断改正等精神追求在他们眼中完全是“无用”的事情。这种学校培养模式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不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思想上出现传统文化断层,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追求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给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表现为:其一,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滑坡。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缺乏对集体与社会的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其二,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以个体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功利思想严重,有的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其三,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不能正确把握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线,如校园中出现的考试作弊,损害盗窃公物的现象,甚至出现犯罪现象。另外,部分大学生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追求生活享受,早把学业抛至脑后,终因成绩不合格或违反校纪而处于退学的边缘。
2 “以文化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视角
何为“以文化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来自《易·贲》的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里的“文”与“化”,分别指的是“人文”这一实体及其“化成天下”的功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的宝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财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不懈动力,使他们摒弃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的意识,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怀揣创新的冲动和开拓的激情,敢于超越自我、善于拼搏进取,为再振中华雄风再作贡献。“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美德是滋养大学生宽容人格的心灵养分,教育他们增强同学间的亲和力与融合力,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观念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人生信条,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慎独内省,见贤思齐”,气度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人生箴言,引导大学生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做一名见贤思齐、慎言笃行、知行合一的大学生。
3 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举措
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物质情境上的传统文化渗透能够创造一种文化情境、一种文化氛围,容易启迪、陶冶和塑造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我们切不可忽视建设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和营造出高尚健康的具有教育力量的人文氛围。如在校园的一些地方树立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塑像,选择那些蕴涵着传统文化教育精华的典籍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格言、名句作为警句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场景,使校园中的建筑、橱窗、板报、横幅、标语、路牌,乃至草坪中的警世语,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通过具有欣赏价值、激励作用和教育感染力的景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进取,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校本课程建设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把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课外可有可无的,采取必修、选修及系列讲座相结合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真正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首先,处理专业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的辩证关系,以“精”为标准,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程一门,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道德、教育等领域中的精华,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同时,也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把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基本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自觉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其次,根据学校师资状况,以“广”为标准,开设多门传统文化选修课,如《周易》、《论语》、《诗经》、《唐诗》、《宋词》、《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化史》、《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中华民俗风情》、《唐宋诗词鉴赏》、《中国传统道德专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专题》、《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专题》、《中国古代思想史》等课程,全面满足多数大学生的需求,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最后,学校应成立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每年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以“深”为标准,为大学生深度诠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外活动上的传统文化彰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利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首先,在校内,可以通过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开辟专栏,在学生中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处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发动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及学生组织,积极举办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征文、演讲、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在校外,可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传统文化精华,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论的深刻认识。如我校组织学生参观长江边的渡江战役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马鞍山市采石矶太白楼及当涂县的太白墓园,感受一代诗人那与天地精神独来往的宇宙意识,他亲近山水的自然观,他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行为趋向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传统文化渗透大学生的心灵,为他们带来无穷的启示和滋养。其次,开展特色性的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际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国务院于2007年12月通过《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中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假日,旨在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因此,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特色性的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现代精神,建设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的载体。可现在一些高校忽视这样有利的教育契机,对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存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内容单调,形式泛化等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到来之际,大学校园却显得热热闹闹。
4.对此我们应及时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做好以下工作 :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抓住传统节日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地加强大学生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让大学生在轻松、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自然流露出爱国情怀、亲情情节以及对国泰民安、合家团聚、事业有成的企望与尊崇,当这种情感和行动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动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势如顺水推舟了。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流变,挖掘节日中民俗的元素,唤起大学生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参与到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高校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优势,强化专项管理,在资金和政策上积极扶持,科学遴选和设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学生过好节日,丰富和提升精神生活,促进高校学生常规管理。四是用现代的手段、创新的理念,使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应大学生的生活,让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美好内涵如和谐自然、呼唤人情、关怀生命和向往美好,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激起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体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伦亲情,学会和谐生存的智慧和精神,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这样,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才能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想平台。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教育 ,是一项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同时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一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相当普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 就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做了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成长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他不仅是人们用来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也是人们用来判断善恶的行为准则,更是人们向善避恶的行为准则,古代哲人说:“青年,是希望之源。”[1]社会不断演进,历史永远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然而,由于家长对孩子们的宠溺,学校以及社会在教育上存在着某些弊端,甚至缺陷,使得不少青少年陷入了成长过程中的误区。那么,如何深入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成长环境,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和合理的教育手段,对其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矫正,将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青少年体验到的是长辈们无微不至甚至是毫无原则的关爱。这严实的“保护伞”让他们处于生活的真空状态之中,在他们的心中过早的埋下了贪图享乐的种子。现在很多学生手头都较为宽裕,所以为了“摆阔气”,他们就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大多有买零食的习惯,对新闻媒体播放的商品 广告 情有独钟,以吃“广告食物”为荣;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崇尚名牌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赶上阴天下雨,常常是几个人下馆子,要上一桌子菜,有时还喝点儿啤酒,生活待遇要远远高于老师。他们缺乏生活的责任感,摒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然也就不再拥有朴实诚信的人生态度了。 (二)上网热 网络如同潘朵拉魔盒,里面承载着生活中所有的丰富和精彩,也潜藏着所有的阴暗与丑恶,让人们防不胜防,尤其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更是一柄双刃剑。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思想波动剧烈、情感需要宣泄和寄托的年龄,非常需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需要来自同学、父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可处于叛逆年龄段的他们并不喜欢家长的所谓教育监督,和同龄人有时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流。因此他们经常感到无聊和空虚,于是寄情于上网冲浪。随着指尖在键盘、鼠标上的点击、跳跃,一个广阔的电子空间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可以进入邮箱阅读无关紧要的电子邮件,可以和所谓的“好友”天马行空地聊天,可以浏览各种网站上的内容,可以玩网络游戏,或是登陆卡通网站。在网络上他们尽情挥洒着自己旺盛的精力和热情。网络的巨大诱惑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视学习为畏途,厌倦书本,应付考试,当家人阻止他们上网时,他们就显得烦躁不安。他们也不甚明白自己到底想从网上获得什么,或许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那种相对直接简单的 人际交往 方式、任意设计和更改的个人形象、毫无顾忌地自我宣泄和表达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咨询所吸引,或许原本就孤独的他们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尊。 (三)懒惰,父母“包办” 在青少年群体中,行为上的“易拉罐”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学生都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用多久就用多久,吃的有“洋”快餐,喝得有速溶饮料,用的有塑料碗筷等物品,用后即弃,从而极易养成“易拉罐”人格:随用随弃,贪图便利,坐享其成,急功近利。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温暖的港湾”里,好像天天都在过年,过多的享用索取,而极少付出和珍惜,无法理解简朴和感恩的含义,因此在人格上缺少坚毅和创造力。他们的日常起居全由父母包办,自己能动手洗衣服、收拾房间、在家洗碗、扫地、做 家务活 的少之又少,导致“小懒虫”越来越多。他们懒惰、软弱、自私、缺乏责任心,在这个崇尚个人奋斗的社会几乎无法独立生存。 (四)意志力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 文化 环境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着改变。各种文化产业及其衍生的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图书、网络等,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热衷于追逐潮流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会有一些误导。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不知何谓“理想”,对人生和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小小年纪就是“追星一族”,根本不具备辨识良莠的能力。 在缺乏教育引导下的青少年抵御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盲目攀比,随波逐流,崇拜歌星、影星,甚至崇拜“战争狂人”希特勒,在行为选择上多“以自我为中心,拈轻怕重,逃避责任。”前段时期,某电视台播放以赌博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连续剧,不少学生看后便立志要成为一代赌王,三五成群着了魔似的玩起电视剧中极力宣传的扑克牌“赌技”。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对一些事物挺感兴趣,但仅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做到用心和专注。比如今天练习画画,明天就练书法,后天改 学钢琴 ,而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其品行习惯、动机目标等方面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五)心理“灰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问题是最不易引起成人的重视。现代生活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为人父母者压力不小,因此不少孩子的教养责任全部或部分落在了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的身上。由于父母不能与孩子促膝交谈,有些孩子便容易对长辈和其他成年人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隔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来自长辈的“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筑隔离墙”、“望孙成龙”,延后了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在情绪情感上出现不健全的倾向,或孤僻或冷漠,这种“特殊家庭”的特殊教养方式在其性格上打上烙印。在高年级“心理断乳期”,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表现得任性、鲁莽,在追求独立却又难以自立的矛盾中迷失自我,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上述表明,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的历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与社会现状有密切联系,我们必须正视它、重视它,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回避它。 二、青少年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少年对金钱、利益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青少年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不良的社会风气 1.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例如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格,用许多思想极不健康的内容吸引观众,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纪实片,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加描述。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流星花园》这部电视剧,虽然没播几集就禁播了,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2.不良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例如,有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在短时期内可以暴富;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等。这些社会上的“墨”,都会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灵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染“黑”。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下面仅就中小学生认知、情绪等方面作以简要介绍。 1.认知与思维的发展。从学童喜好的书籍可以看出他们的认知变化。在学前阶段,主要看的书籍是 童话 故事 ,九、十岁以前他们仍喜欢看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灰姑娘等;到了十岁左右的少年时代就开始喜欢鲁滨逊漂流记、太空探险记等半冒险半童话的故事了,到了中学,他们喜欢的书籍,已从半童话、半冒险的故事,转而喜欢看非洲探险记、太空征服记等真实性或科学动态故事,及与恋爱有关的 爱情故事 等。对历史、宗教、人生、社会、政治与社学的初级概念也开始感兴趣并喜欢谈论。 2.情绪情感的发展。“从情绪情感的表露方面看,小学生往往把喜、怒、哀、乐等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表露于外,中学生由于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增加,情绪表露不但受自己主观体验的制约,而且受自己当时意识到的客观要求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表露或多或少加入了人为修饰的成分。对某件事情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能控制自己不合时宜的发作。”[2]例如,高年级学生对自己内心渴望接近的人,在行为上仅仅表现出冷漠的神情;他们对内心感到厌烦的事,表现上却显得十分平静,有时甚至还故作热情。中学生喜欢记 日记 ,这也是他们情感趋向内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因为在日记里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心理冲突,发泄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并可以尽情倾吐对异性朋友的爱慕。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机不可失。要充分利用他们自尊心强,上进心强,个性尚未最后定型等这些有利条件,养成健全、向上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三、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审美素质,提高审美情趣确立德育的“着力点”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心灵日趋高尚纯洁,去私忘我,使人的心灵日趋和谐与平等;发展个性,使人提高创造精神;美化人性,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代替不良消遣,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生,使人增长勇敢活泼的进取精神。”作为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随时从美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目的。 (二)开展激励性教育夯实德育的“关键点”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认知能力强、思维敏捷活跃,但缺乏社交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应是引导他们与外界积极主动的交往,给他们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鼓励他们敞开心扉,真实而恰当的表达自我交真心,用真情,讲真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开朗、奔放、独立都区别于内向型的学生,但他们逞强、浮躁的性格倾向不利于其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的培养他们坚韧不拨的意志,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坏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文弱、谨慎等特征表现得异常突出,教师就应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设与外向型学生接触的社交环境,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开展耐挫折教育落实德育的“支撑点” 台湾作家席慕容说:“在这人世间,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的走下去。”[3]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不存在失败,那只能叫挫折或没有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各种挫折化成锻炼自己成长的山岗。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磨练意志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机会。如在班中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等,让学生从温室中走出来,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逐步养成他们遇到挫折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等品格,教导他们变换角度看待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激活德育的“推动点” 青少年德育的乏力性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反教育”的斗争上。社会上流传有“一周学校教育抵不上一句家长反教育,抵不上一小时的电视节目的影响”的说法。[4]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不是学校的一己之责,学校外部环境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要优化社会风气,还要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有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如购置教育必须的电教设备,建设相关的活动场地等,社会上现已建起的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也正是学校德育走向社会德育的体现。中小学要积极办好家长学校,注重家庭德育的功能和其对社会德育的启动功能的发挥,也是针对青少年由“依赖性”向“独立性”性格过渡的特殊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左传》有言:“德,国家之基也!”[5]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一定会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卞国华主编/当代教育学研究与实践(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刘金明.青少年的心理与咨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玮.当代青少年的“现代病”及其“治疗”对策思考[J].天津教育,200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2. 作者简介:田沛龙(1970- ),男,天津市宝坻区郝各庄镇郝各庄中学一级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摘 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功能及具体工作过程中的运用等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构成,其主要包括政治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政治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属性而言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它的价值构成分析,可以分为政治的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主要是其在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方向的引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意识形态强化手段,只是在称呼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善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广大人民的思想发生变化,自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选择。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成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的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国际规则等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疑惑,甚至有少数人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了。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利用它的政治引导价值,澄清各种错误倾向,发挥社会主义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关认识,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引导到社会主义的方向上,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过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思想,使它渗透到其他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之中的作用。主流政治思想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与国家政治思想的性质与面貌。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政治思想指的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非常重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是完成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展全面有效的渗透工作,扩大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力,增强它的感召力,发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渗透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就在于发挥渗透作用,将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地位和正确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是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承载所蕴涵的政治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当今中国的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有关思想意识和政治领域内的知识、认识。这些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政治文明,有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了政治文明等在人脑中的内化,转变成了人民群众自身的东西。这一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也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传输,以达到本阶级本集团的政治纲领的传递、延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这种传输,如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达到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用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借以对受教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其生成符合党和国家政治需要、道德要求的认知、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政治信息辨别、评估、价值取向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控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每一个民众都力图从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需要追求政治利益,对于原来的政治意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加强党的价值观念的强化与灌输,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控制在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是承接与政治控制价值的,当政治控制出现一些漏洞或是力不从心时,可以通过政治纠偏的作用以弥补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倾向及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偏离等政治失调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挽救。政治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社会安定的动荡、统治基础的动摇,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党中央针对某些邪教组织分子的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纠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的糟粕和封建主义遗毒也将对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干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起阻碍作用。为此,当前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选择能力。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即具有组织完成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许多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完成的。例如,在政策的贯彻过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较多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完成政治动员工作,很多政治任务、政治活动在开展之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先行。除此之外,党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很多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完成的,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组织工作的完成才增添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各种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起到组织作用,很多组织者尤其是党的组织非常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组织上广泛支持的政治工作,只有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鼓动,充分调动群众基础,才能将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例如,在抗洪救灾等需要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便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沈根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2(7)
[3]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3)
[4]潘玉腾.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J].福建学刊,1997(3)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6]马毅松,王雄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作者简介】赵巧玲(1967- ),女,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
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完成。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加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史玉英(1975-)女,职称:现职称是经济师。
【摘要】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完成。青年人的气质特点决定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参加社会实践为关健,以耐心说服、热情疏导为主要方法,并实施教育方式要多样化、人性化。
【关键词】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必要性
科学研究表明,青年正处于素质优化期和创造的重要人生阶段,他们正担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青年群的现实思想又存在着不成熟、懵恫的一面,但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从几个方面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以下浅谈。
1 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落后的穷国;但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向现代化进军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中国,必须进行改革,若不再进行改革,或者放慢改革的速度,就会使中国再次错过使自己富强起来的机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出现了几次经济发展的时期。现阶段更是一个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人民币的增值引起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枢,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年青人必须自信、自立、自强,必须从思想政治观点上充实自己、武装自己、革新自己。
人强则国强,中国要富强,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是无论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继承、创造、繁衍、传播,还是运用,都离不开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其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就是从我们年轻人的队伍中来。他们又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只有通过教育,知识就像人的身体,而思想是人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青年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才能、技术才能、专业才能,而且更要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青年们的品德体系构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青年的正确的“三观”的培养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完成。青年只要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到充分发挥,为中国的富强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时代需要青年,中国的发展依靠广大的青年人才,青年人也应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祖国交给的重担。
2 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青年在身体发展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环境。青年的心智发展,则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青年在身体发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科学技术知识,希望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追求人生的自我价值,以报效祖国。他们认识到,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加雄伟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施展才能和获取物质精神营养的环境。青年的自身发展,就是要完成素质的优化,完成大量的实践活动。青年自身发展好,那么他们在社会的地位就更高,作用会更大。这也是由他们自身的思想特点决定的。
3 青年的思想气质特点决定必须要加强教育
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成为经济的强国。
青年人时代感非常强,观察问题敏锐,他们热爱党,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耳闻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身处这种氛围和经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青年自身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方式灵活。求新求异是青年人思想的重要特征。他们接受新思想、认识新事物快,对时代变化的反映更敏捷。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各项建设成就的取得,使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西方文化,再加上政治的逐步民主化,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模式也由静态、单向和直线思维向动态、网络、辩证思维的方向发展。多维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确立,使青年中不少人的思维活跃。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想象,勇于探索和大胆求证。
青年人大胆追求,竞争意识强。
青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从有益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使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生活更加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加快了。在短时间内,他们力求吸收更多最新的知识信息。他们不满足书本知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杂志,扩大知识面,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大胆追求美的真谛,部分青年由过去只注意形态美、风度美发展到气质美和心灵美,由对美的欣赏发展到参与美的创造。总的说来,青年人的优点是其他年龄段的人难以比拟的。他们生气勃勃,充满青春的活力,思维灵活、反映敏捷、思维活跃、不迷信、不僵化、敢想、敢干、敢说。尤其是他们政治热情高,关心祖国、关心党风、社会风气的好坏,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正以自己特有的风采,在各条战线上发挥自己的先锋和突击作用,他们是祖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科技化、走向世界不可能缺了当代青年的努力奋斗。
青年的思想存在不成熟的一面。青年是成长中的茧蛹,他们涉世浅,经历简单、知识不足、能力弱、更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这些不足,决定了青年人看问题简单、理想主义成分重、思想不稳定,遇上困难和挫折易于动摇。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这个群体作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够,急于求成思想重,支持经济基础建设速胜论的观点;二是思考问题易走极端,易盲从、盲动;三是追求民主热情高于理性,梦幻多于现实,或者片面吸取过去搞民主的教训,对政治、民主淡漠,讲求实惠,注重眼前享受,追求金钱;四是对存在的社会腐败现象认识不清,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和抵触情绪。青年群体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缺乏理性的判断,遇事不冷静、不沉着、易冲动,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4 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年的优势决定了他们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的不足,也决定了他们应受到教育,科学的迅猛发展,青年人是科学的带头人,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青年的取向将越来越成为社会价值取向的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有肩负特殊作用,是其他年龄段的人根本无法取代。
青年人是各行各业的接班人。社会发展是一项无限运动,而人只有有限的生命。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要被传承,要被创造,并被应用,必须有中老年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须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并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5至10年后,祖国整个建设重担将大部分落到他们的肩上,再过20年左右,整个国家的命运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都将由他们承担。
青年人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青年人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还处于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阶段,必须花大功夫去培养后代,保证后代的健康成长,合理有效地开发后代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为后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莫定坚实的基础。
青年人是社会生产的突击队、生力军。青年人自身的体力、智力处于旺盛期,思想日趋成熟有条件成为社会生产的突击队。中年人要锻炼培养他们,大胆锻造他们,会把一些重要岗位交给青年人去干,青年人从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青年人成才欲望强,又富有冒险精神的群体,在社会生产中,他们常常在搞技术革新、搞发明创造和攻克科学难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甚至是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不少都是青年人取得的。他们的创造活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生机,产生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从一开始的种子长成大树,成为栋梁。
5 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以下问题
培养青年的全面发展是目标。这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决定的。青年人肩负重任,只有对他们进行全面教育,他们才能承担起未来和责任。另外,青年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都需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是当前的任务。
组织青年参加社会实践是关健。因为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强化深化所学书本知识也必须进人社会实践,能力的真正发挥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实践见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加充分的锻炼他们。
耐心说服,热情引导是主要方法。青年人是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社会应该热情关心他们,鼓励他们,青年人上进心强,但逆反心重,要想取得好和教育效果,只能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强制手段只能适得其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非强制性的,这种非强制性主要表现为说服教育使其转变思想观念。
教育方式多样化是重要形式。青年人精力旺盛,好动不好静,活动范围宽,爱好广泛,这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形式不能单调,经讲究形式和方式,并富有人性化。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教育 ,是一项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大事,同时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一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相当普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 就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做了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成长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他不仅是人们用来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也是人们用来判断善恶的行为准则,更是人们向善避恶的行为准则,古代哲人说:“青年,是希望之源。”[1]社会不断演进,历史永远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然而,由于家长对孩子们的宠溺,学校以及社会在教育上存在着某些弊端,甚至缺陷,使得不少青少年陷入了成长过程中的误区。那么,如何深入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成长环境,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和合理的教育手段,对其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矫正,将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青少年体验到的是长辈们无微不至甚至是毫无原则的关爱。这严实的“保护伞”让他们处于生活的真空状态之中,在他们的心中过早的埋下了贪图享乐的种子。现在很多学生手头都较为宽裕,所以为了“摆阔气”,他们就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大多有买零食的习惯,对新闻媒体播放的商品 广告 情有独钟,以吃“广告食物”为荣;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崇尚名牌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赶上阴天下雨,常常是几个人下馆子,要上一桌子菜,有时还喝点儿啤酒,生活待遇要远远高于老师。他们缺乏生活的责任感,摒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然也就不再拥有朴实诚信的人生态度了。 (二)上网热 网络如同潘朵拉魔盒,里面承载着生活中所有的丰富和精彩,也潜藏着所有的阴暗与丑恶,让人们防不胜防,尤其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更是一柄双刃剑。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思想波动剧烈、情感需要宣泄和寄托的年龄,非常需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需要来自同学、父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可处于叛逆年龄段的他们并不喜欢家长的所谓教育监督,和同龄人有时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流。因此他们经常感到无聊和空虚,于是寄情于上网冲浪。随着指尖在键盘、鼠标上的点击、跳跃,一个广阔的电子空间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可以进入邮箱阅读无关紧要的电子邮件,可以和所谓的“好友”天马行空地聊天,可以浏览各种网站上的内容,可以玩网络游戏,或是登陆卡通网站。在网络上他们尽情挥洒着自己旺盛的精力和热情。网络的巨大诱惑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视学习为畏途,厌倦书本,应付考试,当家人阻止他们上网时,他们就显得烦躁不安。他们也不甚明白自己到底想从网上获得什么,或许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那种相对直接简单的 人际交往 方式、任意设计和更改的个人形象、毫无顾忌地自我宣泄和表达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咨询所吸引,或许原本就孤独的他们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尊。 (三)懒惰,父母“包办” 在青少年群体中,行为上的“易拉罐”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学生都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用多久就用多久,吃的有“洋”快餐,喝得有速溶饮料,用的有塑料碗筷等物品,用后即弃,从而极易养成“易拉罐”人格:随用随弃,贪图便利,坐享其成,急功近利。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温暖的港湾”里,好像天天都在过年,过多的享用索取,而极少付出和珍惜,无法理解简朴和感恩的含义,因此在人格上缺少坚毅和创造力。他们的日常起居全由父母包办,自己能动手洗衣服、收拾房间、在家洗碗、扫地、做 家务活 的少之又少,导致“小懒虫”越来越多。他们懒惰、软弱、自私、缺乏责任心,在这个崇尚个人奋斗的社会几乎无法独立生存。 (四)意志力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 文化 环境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着改变。各种文化产业及其衍生的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图书、网络等,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热衷于追逐潮流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会有一些误导。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不知何谓“理想”,对人生和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小小年纪就是“追星一族”,根本不具备辨识良莠的能力。 在缺乏教育引导下的青少年抵御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盲目攀比,随波逐流,崇拜歌星、影星,甚至崇拜“战争狂人”希特勒,在行为选择上多“以自我为中心,拈轻怕重,逃避责任。”前段时期,某电视台播放以赌博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连续剧,不少学生看后便立志要成为一代赌王,三五成群着了魔似的玩起电视剧中极力宣传的扑克牌“赌技”。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对一些事物挺感兴趣,但仅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做到用心和专注。比如今天练习画画,明天就练书法,后天改 学钢琴 ,而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其品行习惯、动机目标等方面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五)心理“灰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问题是最不易引起成人的重视。现代生活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为人父母者压力不小,因此不少孩子的教养责任全部或部分落在了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的身上。由于父母不能与孩子促膝交谈,有些孩子便容易对长辈和其他成年人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隔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来自长辈的“百依百顺”、“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筑隔离墙”、“望孙成龙”,延后了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在情绪情感上出现不健全的倾向,或孤僻或冷漠,这种“特殊家庭”的特殊教养方式在其性格上打上烙印。在高年级“心理断乳期”,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表现得任性、鲁莽,在追求独立却又难以自立的矛盾中迷失自我,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上述表明,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的历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与社会现状有密切联系,我们必须正视它、重视它,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回避它。 二、青少年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对利益追求合理性的承认,青少年对金钱、利益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成就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但注重个人奋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究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随之产生。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青少年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不良的社会风气 1.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例如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追求所谓的票房价格,用许多思想极不健康的内容吸引观众,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纪实片,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细加描述。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流星花园》这部电视剧,虽然没播几集就禁播了,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2.不良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完善,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例如,有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在短时期内可以暴富;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等。这些社会上的“墨”,都会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灵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染“黑”。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下面仅就中小学生认知、情绪等方面作以简要介绍。 1.认知与思维的发展。从学童喜好的书籍可以看出他们的认知变化。在学前阶段,主要看的书籍是 童话 故事 ,九、十岁以前他们仍喜欢看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灰姑娘等;到了十岁左右的少年时代就开始喜欢鲁滨逊漂流记、太空探险记等半冒险半童话的故事了,到了中学,他们喜欢的书籍,已从半童话、半冒险的故事,转而喜欢看非洲探险记、太空征服记等真实性或科学动态故事,及与恋爱有关的 爱情故事 等。对历史、宗教、人生、社会、政治与社学的初级概念也开始感兴趣并喜欢谈论。 2.情绪情感的发展。“从情绪情感的表露方面看,小学生往往把喜、怒、哀、乐等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表露于外,中学生由于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增加,情绪表露不但受自己主观体验的制约,而且受自己当时意识到的客观要求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表露或多或少加入了人为修饰的成分。对某件事情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能控制自己不合时宜的发作。”[2]例如,高年级学生对自己内心渴望接近的人,在行为上仅仅表现出冷漠的神情;他们对内心感到厌烦的事,表现上却显得十分平静,有时甚至还故作热情。中学生喜欢记 日记 ,这也是他们情感趋向内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因为在日记里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心理冲突,发泄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并可以尽情倾吐对异性朋友的爱慕。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机不可失。要充分利用他们自尊心强,上进心强,个性尚未最后定型等这些有利条件,养成健全、向上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三、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审美素质,提高审美情趣确立德育的“着力点”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心灵日趋高尚纯洁,去私忘我,使人的心灵日趋和谐与平等;发展个性,使人提高创造精神;美化人性,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代替不良消遣,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生,使人增长勇敢活泼的进取精神。”作为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随时从美的角度来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目的。 (二)开展激励性教育夯实德育的“关键点”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认知能力强、思维敏捷活跃,但缺乏社交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应是引导他们与外界积极主动的交往,给他们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氛围,鼓励他们敞开心扉,真实而恰当的表达自我交真心,用真情,讲真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开朗、奔放、独立都区别于内向型的学生,但他们逞强、浮躁的性格倾向不利于其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的培养他们坚韧不拨的意志,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坏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文弱、谨慎等特征表现得异常突出,教师就应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设与外向型学生接触的社交环境,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开展耐挫折教育落实德育的“支撑点” 台湾作家席慕容说:“在这人世间,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的走下去。”[3]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不存在失败,那只能叫挫折或没有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各种挫折化成锻炼自己成长的山岗。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磨练意志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机会。如在班中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等,让学生从温室中走出来,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逐步养成他们遇到挫折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等品格,教导他们变换角度看待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激活德育的“推动点” 青少年德育的乏力性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反教育”的斗争上。社会上流传有“一周学校教育抵不上一句家长反教育,抵不上一小时的电视节目的影响”的说法。[4]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不是学校的一己之责,学校外部环境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要优化社会风气,还要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有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如购置教育必须的电教设备,建设相关的活动场地等,社会上现已建起的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也正是学校德育走向社会德育的体现。中小学要积极办好家长学校,注重家庭德育的功能和其对社会德育的启动功能的发挥,也是针对青少年由“依赖性”向“独立性”性格过渡的特殊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左传》有言:“德,国家之基也!”[5]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一定会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卞国华主编/当代教育学研究与实践(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刘金明.青少年的心理与咨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玮.当代青少年的“现代病”及其“治疗”对策思考[J].天津教育,200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2. 作者简介:田沛龙(1970- ),男,天津市宝坻区郝各庄镇郝各庄中学一级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摘 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功能及具体工作过程中的运用等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构成,其主要包括政治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政治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实施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属性而言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它的价值构成分析,可以分为政治的引导、渗透、传递、控制、纠偏、组织等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主要是其在政治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方向的引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意识形态强化手段,只是在称呼和形式上有所区别。中国共产党历来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善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使广大人民的思想发生变化,自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选择。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成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导价值的效用。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国际规则等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疑惑,甚至有少数人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社会主义制度了。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利用它的政治引导价值,澄清各种错误倾向,发挥社会主义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关认识,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引导到社会主义的方向上,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过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思想,使它渗透到其他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之中的作用。主流政治思想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与国家政治思想的性质与面貌。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政治思想指的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非常重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是完成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各种非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展全面有效的渗透工作,扩大主流政治思想的影响力,增强它的感召力,发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渗透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渗透价值就在于发挥渗透作用,将主流政治思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证党的政治思想的主流地位和正确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是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承载所蕴涵的政治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与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当今中国的政治文明等一系列有关思想意识和政治领域内的知识、认识。这些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以外的政治文明,有别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了政治文明等在人脑中的内化,转变成了人民群众自身的东西。这一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传递价值,也只有实现了这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传输,以达到本阶级本集团的政治纲领的传递、延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这种传输,如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达到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用于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借以对受教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其生成符合党和国家政治需要、道德要求的认知、情感、信仰和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政治信息辨别、评估、价值取向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控制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每一个民众都力图从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需要追求政治利益,对于原来的政治意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控制价值,加强党的价值观念的强化与灌输,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控制在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是承接与政治控制价值的,当政治控制出现一些漏洞或是力不从心时,可以通过政治纠偏的作用以弥补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倾向及非主流政治意识的偏离等政治失调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挽救。政治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社会安定的动荡、统治基础的动摇,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党中央针对某些邪教组织分子的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纠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资本主义的糟粕和封建主义遗毒也将对我们的人民群众发生干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起阻碍作用。为此,当前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纠偏价值,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选择能力。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即具有组织完成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许多政治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完成的。例如,在政策的贯彻过程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较多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完成政治动员工作,很多政治任务、政治活动在开展之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先行。除此之外,党内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很多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完成的,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组织工作的完成才增添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各种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起到组织作用,很多组织者尤其是党的组织非常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组织上广泛支持的政治工作,只有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鼓动,充分调动群众基础,才能将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例如,在抗洪救灾等需要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组织价值便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沈根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曾盛聪.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2(7)
[3]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3)
[4]潘玉腾.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J].福建学刊,1997(3)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6]马毅松,王雄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2(2)
【作者简介】赵巧玲(1967- ),女,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