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岩石学报app

发布时间:

岩石学报app

28. Zhang XH, Xue FH, Yuan LL, Ma YG, Wilde SA. 2012. Late Permian appinite-granite complex from northwestern Liaoning, North China Craton: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Lithos27. Zhang, ., Yuan, LL, Xue, FH, Zhang, YB. 2012. Contrasting Triassic ferroan granitoids from northwestern Liaoning, North China: magmatic monitor of Mesozoic decratonization and a craton-orogen boundary. Lithos26. Zhang, ., Gao, ., Wang, ., Liu, H., Ma, . 2012. Carboniferous appinitic intrusions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geochemistry,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25. Zhang ., Wilde, ., Zhang , Zhai, . 2011. Early Permian high-K calc-alkaline volcanic rocks from northwest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geochemistry, origi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24. Zhang ., Mao Q, Zhang ., Zhai ., Yang YH, Hu Z. 2011. Mafic and felsic magma interac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K calc-alkaline plutons within a metacratonic passive margin: the Early Permian Guyang batholith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Lithos23. Zhang ., Zhang, ., Jiang, N., Wilde, SA. 2010. Contrasting Middl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mafic intrusive rocks from western Liaoning, North China craton. Geological Magazin22. Zhang ., Zhang, ., Jiang, N., Zhai, ., Zhang, . 2010. Early Devonian alkaline intrusive complex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a petrologic monitor of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s.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21. Zhang ., Zhang HF, Wilde SA, Yang YH, Chen HH. 2010. Late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mafic to felsic intrusive rocks from North Liaoning, Nor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 for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growth. Lithos20. 张晓晖,翟明国. 2010. 华北北部古生代大陆地壳增生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效应. 岩石学报. [Zhang, ., Zhai, ., 2010. Magmatism and its metallogenetic effects during the Paleozoic continental crustal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North China: an overview. Acta Petrologica Sinica19. Zhang XH, Zhang HF., Zhai, M. G, Wilde, SA, Xie LW. 2009. Geochemistry of the Middle Triassic gabbros from the northern Liaoning, North China: origi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Geological Magazine18. Zhang XH, Wilde, SA, Zhang, HF, Tang YJ, Zhai, MG. 2009. Geochemistry of hornblende gabbros from Sonidzuoqi,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magmatism during the final stage of suprasubduction zone ophiolite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7. Zhang XH, Zhang HF, Tang YJ, Wilde SA. 2008. Geochemistry of Permian bimodal volcanic rocks from central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Tectonic setting and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growth i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hemical Geology,16. Zhang XH, Mao Q, Zhang H. F. Wilde, SA. 2008. A Jurassic peraluminous leucogranite from Yiwulüshan, western Liaoning,North China Craton: Age, origin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Geological Magazine,15. 张晓晖, 王辉. 2005. 辽北法库构造岩系的SHRIMP年代学研究. 岩石学报, [Zhang ., Wang H. 2005. Zircon SHRIMP geochronology of the Faku tectonites in the northern Liaoning Provi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cta Petrologica Sinica14. Zhang XH, Liu Q, Wang H, Ma YJ. 2005. Geology, fluid inclusions,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Paishanlou Gold Deposit, North China craton. Ore Geology Review13. Zhang XH, Wang H, Li TS. 2005. 40Ar/39Ar geochronology of the Faku tectonites: implications for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Faku block, Northern Liaoning. Science in China (D), [张晓晖,王辉,2004,辽北法库构造岩系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中国科学(D辑)12. Zhang XH, Wang H, Ma YJ. 2003. 40Ar/39Ar age constraints on two NNE-trending ductile shear zones from Yanshan orogen,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1. Zhang XH, Li TS, Pu ZP. 2002. 40Ar/39Ar ages of Louzidian-Dachengzi ductile shear zone near Chifeng, Inner Mongolia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张晓晖,李铁胜,蒲志平,2002,内蒙赤峰娄子店-大城子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科学通报,10. Zhang XH, Li TS, Pu ZP. 2002. 40Ar/39Ar Thermochronology of two ductile shear zones from YiwuLüshan, West Liaoning: age constraints on the Mesozoic tectonic eve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张晓晖,李铁胜,蒲志平,2002,辽西医巫闾山两条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中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约束,科学通报9. Zhang XH, Li TS. 2001. Comprehensive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o-sedimentary setting of late Paleozoic turbidites of the Kamuste area, eastern Junggar, Xinjia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张晓晖, 李铁胜,2001,新疆东准噶尔喀姆斯特地区晚古生代浊积岩沉积构造环境分析,中国科学(D辑)8. 张晓晖, 2003, 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基石语言—XML的理论与应用,中国基础科学6. 张晓晖,吴亚萍. 2001.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砂土液化势评价. 工程地质学报5. 张晓晖,王辉,戴福初. 2000. 基于关系矩阵和模糊集合的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4. 张晓晖, 王辉, 黄鼎成. 1999. 补充RQD值的几类岩体质量评价图,地质科技情报3. 张晓晖. 1998. 新疆喀姆斯特晚古生代沉积相研究. 新疆地质2. 张晓晖,王辉. 1998. 可持续发展下的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关系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1. 张晓晖, 黄志全. 1998.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一)反时针(CCW)PTt轨迹的造山过程

它是构筑动力学模型的必需和最初的一步。从岩浆-构造事件序列以及造山阶段的幕的划分来看,不论是一个造山幕的尺度还是整个造山过程,均记录了陆壳的加热在先,然后是收缩构造导致的陆壳加厚,最后隆升剥蚀的过程,因此,具反时针(CCW)PTt轨迹(图2-79)。因此,总体上表现为,一个较薄的岩石圈(60~100km)和一个加厚的陆壳(55~60km),类似于现今的安第斯和冈第斯的岩石圈结构。

图2-79 华北燕山造山过程反时钟(CCW)PTt轨迹示意图

热模拟中瞬间陆壳加厚之后的隆升约为100~120Ma(参见第一节),但是,华北造山带陆壳加厚之后的隆升只有几个Ma,甚至≤1Ma,因此,加厚的陆壳不可能恢复到加厚前的陆壳厚度,又遭受一次收缩构造,这样,随时间,陆壳厚度必然持续增加(图2-79)。

(二)燕山造山带动力学模型

基于已有的模型(吴福元等,2003,邓晋福等,2003)和造山过程的PTt轨迹,可构筑一个改进的动力学模型(图2-80),其概要如下:①J1和J2沿岩石圈破裂2次玄武质岩浆底侵于壳底和贯入于破裂的岩石圈(L1)中(图2-80a);②J1晚期和J2晚期2次收缩构造,使陆壳加厚,同时玄武质岩石和底侵岩浆房中堆晶超镁铁-镁铁质岩石转化为榴辉岩,使原有的克拉通岩石圈(L1)改造为密度大的岩石圈(L2),密度大导致岩石圈下沉(图2-80b);③J3和K11高密度岩石圈(L2)的下沉拉力,导致沿莫霍面构造薄弱带和山根带榴辉岩顶界近水平方向的拉裂,最终使岩石圈面型拆沉,软流圈上涌,导致面型玄武质岩浆的喷发(图2-80c);④K21由于区域挤压应力场的终止,巨大山根产生陆壳隆升,导致后造山伸展构造,这时软流圈开始冷却,逐渐转变为新的岩石圈(L3),由于软流圈冷却,火山作用基本上停止,只发育后造山侵入活动(图2-80d)。可以看出,图2-80的模型显示,后造山的伸展主要是由于区域挤压应立场的停止和剧烈的地壳隆升所诱发,此时已不是岩石圈大规模拆沉,而是软流圈开始冷却,逐渐转变为新的岩石圈的过程,是被扰乱的L/A系统走向稳定的过程。

参考文献

北京市地质矿产局.1991.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598

图2-80 华北燕山造山带形成和演化动力学模型示意图(说明见正文)

鲍亦冈,刘振峰,王世发,黄河,向志民,王继明,王增护.2001.北京地质百年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274

白志明.1991.八达岭花岗岩.北京:地质出版社,1~172

白志民,许淑贞,葛世伟.1991.八达岭花岗杂岩.北京:地质出版社,1~172

白瑾,戴风岩,颜耀阳.1997.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地学前缘,4(4):281~289

程裕淇主编.1990.中国地质图(1∶5000000)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1~74

池际尚,路凤香主编.1996.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特征.北京:科学出版社,1~292

陈义贤,陈文寄.1997.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北京:地震出版社,1~279

DavisGA,于浩,钱祥麟,郑亚东等.1994.中国变质核杂岩—北京云蒙山地质简介及地质旅行指南:钱祥麟主编,伸展构造研究,154~166

邓晋福,鄂莫岚,路凤香.1988.汉诺坝玄武岩化学及其演化趋势.岩石学报,1:22~33

邓晋福,赵海玲,莫宣学,吴宗絮,罗照华.1996.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北京:地质出版社,1~110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等.1996.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现代地质,10(2):137~148

邓晋福,赵海玲,罗照华等.1998.岩石圈-软流圈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欧阳自远主编,世纪之交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原子能出版社,97~104

Deng J-F,Luo Z-H,Zhao H-L et and syenite:petrogenesis constrained by the petrological phase equilib-rium.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745~757

邓晋福,吴宗絮,莫宣学等.1999.华北地台前寒武花岗岩类:陆壳演化克拉通形成,岩石学报,15(2):190~198

邓晋福,苏尚国,赵海玲等.2003.华北地区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地学前缘,10(3):41~50

金巍,李树勋.1994.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元古造山带的岩石组合特征.见钱祥麟,王仁民主编,华北北部麻粒岩带地质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32~42

Le Maitre R .(王碧香,沈昆,毕立君译).1991,火成岩分类及术语词典.北京:地质出版社,1~253

李佩贤,程政武,庞其清.2001.辽西北部孔子鸟Confueiusornis的层位及年代.地质学报,75(1):1~13

李伍平.2000.北京西山东岭台(J3d)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探讨.岩石学报,16(3):345~352

李伍平.2001.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起源.岩石矿物学杂志,20(2):123~133

李晓波,肖庆辉,白星碧等译.1993,美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计划.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1~73

刘树文.1991.北京云蒙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见:李之彤编,中国北方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32~138

柳永清,李佩贤,田树刚.2003.冀北滦平晚中生代火山碎屑(熔)岩中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2(3):237~244

罗淑兰,吴宗絮,邓晋福等.1997.太行-五台山区不同时代花岗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与陆壳演化.岩石学报,13(2):203~214

卢良兆,徐学纯,刘福来.1996.中国北方早前寒武纪孔前岩系.长春:长春出版社,1~276

樊祺诚,刘若新,李惠民等.1998.汉诺坝捕虏体麻粒岩锆石年代学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科学通报,43(2):133~137

樊祺诚,隋建立,刘若新,周新民.2001.汉诺坝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岩浆底侵作用的证据,岩石学报17(1):1~6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河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174

和政军,李锦轶,牛宝贵等.1998.燕山-阴山地区晚侏罗世强烈推覆-隆升事件及沉积响应.地质论评,44(4):407~418

和政军,王宗起,任纪舜.1999.华北北部侏罗纪大型推覆构造带前缘盆地沉积特征和成因机制初探.地质科学,34(2):186~195

霍布斯BE,明斯WD,威廉斯.(刘和甫,吴正文等译).1982.构造地质学纲要.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46

罗镇宽,裘有守,关康,苗来成,Qin YM,McNanghton NJ DI .冀东峪耳崖和牛心山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4):278~285

马托埃M.(孙坦,张道安译).1984.地壳变形.北京:地质出版社,1~339

毛景文,张作衡,余金杰,王义天,牛宝贵.2003.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中国科学(D辑),33(4):289~299

毛德宝.2003.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北岔沟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制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36

莫宣学,罗照华,肖庆辉等.2002.花岗岩类岩石中岩浆混合作用的识别与研究方法,见:肖庆辉等主编,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53~70

牛宝贵,和政军,宋彪.2003.张家口组火山岩SHRIMKP定年及其重大意义.地质通报,22(2):140~141

Oxburgh E R(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译).1988.造山带早期历史中非均质岩石圈的伸展作用,石油地质与实验(造山运动专辑),增刊1:77~87

漆家福,于福生,陆克政等.2003.渤海湾地区的中元古代盆地构造概论.地学前缘,10(特刊),199~206

钱祥麟,王仁民主编.1994.华北北部麻粒岩带地质演化.北京:地震出版社,1~234

单文琅,张吉顺,宋鸿林等.1990.北京西山南部的构造演化.见张吉顺,单文琅主编,北京西山地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7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9.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北京:地质出版社,1~50

孙大中,吴维兰主编.1993.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北京:地质出版社,1~180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780

邵济安,张履桥,魏春景,韩庆军.2001.北京南口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组成和特征.地质学报,75(2):205

孙卫东,彭子成,支霞臣等.法测定盘石山橄榄岩包体的Os同位素组成.科学通报,42(21):2310~2313

王季亮,李丙泽,周德星,姚士臣,李枝荫.1994.河北省中酸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213

王瑜.1996.中国东部内蒙古—燕山带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造山作用过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143

王人镜,金元.1990.北京西山北岭向斜早侏罗世细碧岩及其成因.见张吉顺,单文琅主编,北京西山地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93~101

王方正.1990.北京西山蓝晶石变质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见张吉顺,单文琅主编,北京西山地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3~92

王燕,张旗.2001.八达岭花岗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岩石学报,17(4):533~340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等.2003.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地学前缘,10(3):51~60

吴昌华,钟长汀,陈强安.1997.晋蒙高级地体孔前岩系的时代.岩石学报,13(3):289~302

吴宗絮,邓晋福,WylliePJ等.1995.冀东黑云母片麻岩在1GPa压力下脱水熔融实验.地质科学,30(1):12~18

吴珍汉,崔盛芹,朱大岗等.1999.冯向阳燕山南缘盘山岩体的热历史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地质力学学报,5(3):28~32

伍家善,耿元生,沈其韩等.1998.中朝古大陆太古宙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1~212

邢风鸣,徐祥.1999.安徽扬子岩浆岩带与成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170

杨庚,柴育成,吴正文.2001.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地质学报,75(3):322~332

袁志中.1994.京西煤田大安山-斋堂区滑脱构造特征及找煤.见钱祥麟主编,1994,伸展构造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43~153

于津海,王德滋.1997.山西吕梁群早元古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岩石学报,13(1):59~70

翟明国,樊棋诚.2002.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壳置换-非造山过程的壳慢交换.岩石学报,18(1):1~8

庄育勋,王新社,徐洪林等.1997.泰山地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与陆壳演化.岩石学报,13(3):313~330

赵国春.2002.燕辽地区燕山期火山活动节律与造山-深部过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1~132

朱大岗,崔盛芹,吴珍汉等.2000.北京云蒙山地区挤压———伸展体系构造特征及其岩石组构的动力学分析.地球学报,21(4):337~344

张建新,曾令森,邱小平.1997.北京云蒙山地区花岗岩穹隆及伸展构造的探讨.地质论评,43(3):232~240

张安隶等.1991.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研究及数据库.北京:科学技术出版,1~162

张理刚等.1995.东亚岩石圈块体地质———上地幔、基底和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252

Barker F & Arth JG. 1976. Generation of trondhjemitic-tonalitic liquids and Archean bimodal trondhjemitic-basalt suites. Geol. ,4

Baker F ed. 1979. Trondhjemites,dacites and related rocks,New York,Elsew. Sci. Pub. 1 ~ 321

Bergantz G W. 1989. Underplating and partial melting: Implications for melt generation and extraction. Sci. ,245: 1093 ~1095

Bird P. 1979. Continental delamination and the Colorade plateau. JGR 84 ( B13) : 7561 ~ 7571

Brown G C. 1982. Calc-alkaline intrusive rocks: their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relation to volcanic arcs. In: Thorpe ,John Wiley & Sons,437 ~ 461

Boyd F R & Gurney J J. 1986. Diamonds and the African lithosphere. Sci,232: 471 ~ 477

Boyd F R. 1989. Compos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oceanic and cratonic lithosphere. EPSL,96: 15 ~ 26

Carroll MR & Wyllie P J. 1990. The system tonalite-H2O at 15Kbar and the genesis of Calc-alkaline magma. Am,Miner. 75:345 ~ 357

Carmichael I S E,Turner F J,Verhoogen J. 1974. Igneous petrology. McGraw-Hill. Inc. 1 ~ 739

Condie K C. 1982. 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New York: Pergamon,1 ~ 310

GSC,GRB,AMPS,NRC. 1980. Continental tectonics,National Acod Press,1 ~ 346

Carlson R W,Shirey S B,Peatson D G et al. 1994. The mantle beneath continents. Carn Instit,Washington Year Book 93,109 ~ 117

DePaolo DJ & Wasserburg G J. 1977. The sources of island arcs as indicated by Nd and Sr isotopic studies. Geophys,Tes. Letters,4: 465 ~ 468

Davis G. S,Zheng Yadong,Wang Cong. Darby B. J. Zhang Changhou. Gehrelsl. G. 2001.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with emphasis on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northern China. Geol. Soc,America Memoir 194:171 ~ 197

Dewey J F. 1988. Extensional collapse of orogens,Tectonics,7 ( 6) : 1123 ~ 1139

De Celles P G. 1994. Late Cre taceous-Paleocene Synorogenic Sedimentation and Kinematic history of the Sevier thrast belt,northeast Utah and son thwest Wyomiog. G S A Bull. ,106: 32 ~ 56

Davis G A,Zheng Y D,Wang C et al. 2001.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 with emphasis on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northern China. GSA. Mem. 194: 171 ~ 197

Falloon T J & Danyushevsky L V. 2000. Melting of refractory mantle at 1. 5,2 and 2. 5 GPa under anhydrous and H2O-un-dersaturated con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petrogenesis of high-Ca bonini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duction components on man-tle melting. J. Petrol. ,41 ( 2) : 257 ~ 283

Fedorenko V A,Lightfoot P C,Naldrett A J et al. 1996. Petrogenesis of the flood-basalt sequence at Noril'sk,North Central Siberia. International Geol. Rev. 38: 99 ~ 135

Fyfe W S & Leonardos,O H jun. 1973. Ancient metamorphic-migmatite belts of Brazilian African coasts. Nature,244: 501~ 502

Helz R T. 1976. Phase relations of basalts in their melting range at PH2O= 5 Kbar: Melt Composition. J. Petrol. ,7: 139 ~193

Hirose K & Kushiro I. 1993. Partial melting of day peridotites at high press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s of melts segre-gated from peridotite using aggregates of diamond. EPSL,114: 477 ~ 489

Holloway J R & Burnham C W. 1972. Melting relations of basalt with equilibrium water pressure less than total pressure. J. Petrol,13: 1 ~ 29

Huppert HE & Sparks RSJ. 1984. Double-diffuse convection due to crystallization on magmas. Anu, Rev, Earth Planet,Sci,12: 11 ~ 37

Jahn B M,Vidal P,& Kroner A. 1984. Multi-chronometric ages and origin of Archean tonalitic gneiss in Finnish Lapland: a case for long crustal residence time. CMP,86: 398 ~ 408

Johnston A D & Wyllie P J. 1988.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 based on phase relationships of Nuk gneiss with tho at 15Kbar. CMP,100: 35 ~ 46

Johanes W & Holtz F. 1996. Petrogenesis and experimental petrology of granitic rooks. Springer-Verlag,1 ~ 335

Kushiro I. 1990.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edge and evolution of island arc crust. JGR 95 ( B10) : 15929 ~ 15939

Larson R L. 1991. Ge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 ,19: 963 ~ 966

Le Bas,M J. 2000. IUGS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high-Mg and picritic volcanic rocks. J. Petrol. ,41 ( 10) : 1467 ~ 1470

Lesher C E. 1990. Decoupling of chemical and isotopic exchange during magma mixing. Nature,344: 235 ~ 237

Maruyama S,Liu J G and Sen T. 1989.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 margin. In: Ben-Avraham Z ( eds. ) . Mesozoic and Cenozoic Evolution of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75 ~ 99

Martin H. 1987. Petrogenesis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tonalites and granodiorites from eastern Finland: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J. Petrol. 28: 921 ~ 953

Middlemost E A K. 1985. Magmas and magmatic rocks,Longman,London & New York,1 ~ 257

Parfenov L. M. ,Natal'in B. A. 1986.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eastern Asia. Tectonphysics,127: 291 ~ 304

Pin C. 1991. Sr-Nd isotopic study of igneous and metasedimentary enclaves in some Hercynian granitoids from the Massif Cen-tral,France. In: Didier et eds. Developments in petrology 13 Enclaves and granite petrology. Amsterdam: Elsevier,333 ~ 343

Polet J & Anderson D L. 1995. Depth extent of cratons as inferred from tomographic studies. Geol,23: 205 ~ 208

Rapp R P,Watson E B,Miller C F. 1991. Partial melting of amphibolite / eclogite and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 and tonalities. Precamb. Res. 51: 1 ~ 25

Remane J,Faure-Muret A,Odin G S. 2000. 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J. Stratigraphy 24 ( Sup) : 321 ~ 340

Ringwood A E. 1975. Composition and petrology of the Earth's mantle,MeGraw-Hill Inc. 1 ~ 618

Rutter M J & Wyllie P J. 1988. Melting of vapour-absent tonalite at 10 kbar to simulate dehydration-melting in the deep crust,Nature,331 ( 6152) : 159 ~ 160

Shen Q & Qian X. 1996. Assemblages,episod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Archean of China. Episodes,18: 44 ~ 48

Song X-Y,Zhou M-F,Hou Z-Q et al. 2001.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mantle source of the upper Permian Emeishan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south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 Rev,43: 213 ~ 225

Taylor S R & Mclennan S M. 1985. The continental crust: its conyrosition and evolution. Blackwell Qxford,1 ~ 312

Turner S,Arnaud N,Liu J et al. 1996. Post-collision,shoshonitic volcanism on the Tibetan platean: Implications for con-vective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source of ocean island basalts. J. Petrol. ,37 ( 1) : 45 ~ 71

Van der Laan S R & Wyllie P J. 1992. Constraints on Archean trondhjemite genesis from hydrous crystallization experiments on Nuk gneiss at 10 ~ 17 Kbar. J Geol. ,100: 57 ~ 68

Van der Voo R,Spa kman W & Bijwaard H. 1999. Mesozoic Subducted Slabs under Siberia,Nature,397: 246 ~ 249

Winther K T & Newton R C. 1991. Experimental melting of hydrous low-k tholeiite: evidence on the origin of Archean cra-tons. Bull Geol. ,Soc. Den. 39: 213 ~ 228

Wolf M B & Wyllie P J. 1994. Dehydratron-melting of amphibolite at 10Kba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CMP,115: 369 ~ 383

Wang H Z & Mo X X. 1995. 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 Episodes,18 ( 1 ~ 2) : 6 ~ 16

Wedepohl,K. H, Heinrichs, H, & Bridgwater D. 1991.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quartz-feldspathic rocks in the Archean crust of Greenland. CMP,107: 163 ~ 179

Wyllie P J. 1973. Experimental petrology and global tectonics-A review. Tectonophys,17: 189 ~ 209

Wyllie P J. 1977. Crustal anatexis: an experimental review,Tectonophys,43: 41 ~ 71

Wyllie P J, 1984. Constraints imposed by experimental petrology on possible and impossible magma sources and products. Phil. Trans. R. Soe. Lond. A. 310: 439 ~ 456

Wyllie P J,Wolf M B,Vanderlaan S R. 1997. Conditions for formation of tonalities and trondhjemites: magmatic sources and products. In de Wit M J et al. eds: Tectonic evolution of greenstone belt. Oxford Uni. Press,256 ~ 266

Zhai M G. 1996. Granulites an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in China Archean Craton. Beijing: Seismol. Press,1 ~ 239

Zartman R E & Doe B R. 1981. Plumbotectonics-the model. Tectonophys,75: 135 ~ 162

岩石学报告

游振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笔者曾著文回顾50年来的中国变质岩石学的进展[1]。进入21世纪,传统的地质学正在转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地质学。在全球地质一体化的[2]形势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不仅在内地开展了新一轮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而且大力在西部地区青藏、新疆等地,开展 1:25万 区域地质调查,对西部一些重要的变质地区,如藏南、昆仑、天山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填图,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本文拟从岩石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变质岩石学的成就和展望。

一、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

如若从变质岩石学自身发展来看,近10年来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谓“极端条件”是指变质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有异于常规变质作用的范围(即t=250~800℃,p= 1~ GPa)。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高温变质作用甚低级变质作用以及冲击变质作用等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近年来在国内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超高压变质作用

在变质地质学中,人们习惯用变质的地温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来划分变质作用的类型,超高压变质作用是指地温梯度很低(小于10℃/km)、变质压力大于以上的变质作用,以致在石榴子石、锆石等矿物中能够出现柯石英、金刚石等通常变质岩石中不可能出现的高压矿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别山—苏鲁一带发现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便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它以榴辉岩及与之共生的片麻岩中普遍发现超高压标志性矿物——金刚石和柯石英的微细包裹体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出露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近10年来的研究证明,此类岩石具区域性分布,西起天山,东延至阿尔金—祁连、东秦岭—大别山—苏鲁,构成横跨中国的“中央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存在,揭示了陆壳物质可以深俯冲于地幔的深度。为了探索此类不寻常的造山带的深部构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国土资源部支持下,自2001年起,在江苏东海实施第一口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科钻一井),历时4年,终孔深度5000余米。全岩心钻进,加以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大别-苏鲁汇聚板块边界的三维构造、组成及地球物理性质;探索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性质与年代;探索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折返过程中的地壳动力学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地壳和地幔流体循环过程和矿化作用;建立研究地壳动力学和深部大陆地壳演化的长期观测实验室[4]。

超高压变质作用已经成为国际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当前已发现的各个超高压变质地区研究日益深入,不断有新成果涌现;通过实验岩石学等手段探索岩石圈板块俯冲的深度;壳幔相互关系及流体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在深入开展。

2.超高温变质作用(ultrahigh temperature metamorphism)

属于麻粒岩相变质范畴,但不同于一般的麻粒岩的是变质温度大于800℃。以出现假蓝宝石(saphirine)、大隅石(osumilite)等高温矿物为特征。目前在南极、印度等地已有发现,国内仅黑龙江麻山群中有过假蓝宝石的报道。近年来,北京大学与日本Koshi大学 Santosh 合作,对内蒙古孔兹岩带重新进行研究,通过变质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特征、独居石、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确定在原先认识的麻粒岩相岩石组合中,发现了如下超高温矿物组合:

假蓝宝石+石英;低Zn/Fe3+尖晶石+石英;高铝斜方辉石+矽线石+石英以及 高温中条纹长石。运用常规矿物温压计,据最新研究假剖面作相平衡模拟,查明该区变质作用的温度可达 1000℃,变质压力约 GPa。峰期变质之后继以近等压冷却过程 而后折返,形成近等温减压的途径。镜下显微构造、矿物反应和相平衡模拟说明岩石经历了逆时针的pT轨迹。

超高温变质矿物中保存有古流体,成分为 CO2,这与岩石中广泛出现无水矿物组合相一致。据独居石、锆石单矿物样品所作的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定年,超高温事件年龄为,属于古元古代的高温变质作用,并且发现从西部到东部,超高温变质事件年龄从 变到,显然有变新的趋势。据此,作者推测:内蒙古缝合带中的超高温变质事件,是古元古时期华北克拉通焊合进入哥伦比亚超大陆时,南面的鄂尔多斯陆块与北面的阴山陆块作斜向碰撞和剪刀式的闭合所引起的[5]。

内蒙古超高温变质带的确定,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一大进展。

3.甚低级变质作用(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sm)

甚低级变质作用,是指变质温度条件介于成岩作用与低级变质之间的变质作用。利用沸石、黏土矿物、绿泥石等低温变质矿物及其矿物组合,可以填绘出甚低级变质的等变线从而揭示其热构造,这对于碳氢资源远景预测可以起一定作用,因为一般认为:如果地温达到变质作用的范畴,碳氢资源的远景就要大大降低了。

在甚低级变质地区,因为变质温度低,矿物结晶粒度很细,一般岩石显微镜都很难辨识。伊利石结晶度是在甚低级变质地区定量划分岩石变质程度的重要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是测量伊利石结晶度最有效的方法。1962年以来,西方文献出现了不同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如Weaver指数、Weber指数和Kubler指数等。北京大学王河锦,从X射线理论角度,确定出这些指数之间的关系式,改善了伊利石结晶度的测定方法和精度。

我国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薄弱,20世纪90年代末索书田等曾运用甚低级变质的方法[6]研究广西右江的低温金矿床。进入21世纪,我国甚低级变质研究逐渐与油气地质研究相结合,有了显著进展。毕先梅等曾论述极低级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7]。王河锦、朱明新以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变化与变质温压条件的关系,如伊利石、绿泥石结晶度,伊利石多型、结晶轴b0。值及应变特征等,分析研究了湖南广泛分布的板溪群及其上的下古生界页岩及川西北三叠系复理石的甚低级变质[8,9]。其中湖南湘东、湘西等地 4个剖面垂直面理应变沿剖面变化,同时用与国际可对比的伊利石结晶度等数据资料,确定中新元古界—下古生界的区域低温甚低级变质温度为250~400 ℃,但变质压力因时代不同而异,中元古界为中压型,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为中低压型。这些都加深了地质界对扬子地台这些古老岩石的认知水平。

4.冲击变质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

陨石撞击地球或其他天体,造成陨石坑,其周围岩石在极高的应变速率(106~109S-1)、瞬时高温(1000~10000℃)、动态高压(10~100 GPa)下产生的变质作用为冲击变质作用。从嫦娥1号等发回的数据解译出的照片可知,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地球不同于月球和其他天体,在于其表面有厚约1000km的大气层,所以陨击地球的较小天体,进入大气层后因强烈摩擦而烧毁。所以地球上保留的陨石坑较少,据统计,全球已知的陨石坑有160多个。不少大型陨石坑是世界著名金属矿床的所在地,如加拿大的Sudbury,大多数小型陨石坑被开发成为旅游胜地,如德国南部的Ries、美国亚利桑那州的Meteor Crater[10]。

因为地表沉积物的覆盖,一个陨石坑的确定,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已确定的陨石坑有海南的白沙,是1997年公开报道的[11];辽宁岫岩陨石坑,20世纪70年代就已发现,曾被认为是个旋转构造。经过40年反复研究,最近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辽宁冶金地质公司合作,实施深达307m的科学钻探,在107~149m深度发现了一系列冲击波所产生的冲击效应:石英击变面状页理、含熔体玻璃的多相角砾岩和陨击玻璃等,陨击构造的性质得以确定。该成果 2009年公开发表[12],是我国在冲击变质方面的一大进展。

二、变质岩石学的教学

由于变质岩石学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变质岩石学教学也有很大的进展。表现在:①不少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已被国外领先的变质岩石学教科书所采用;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率先进行了《变质岩石学》英语教学试点,获得成功。

1.不少国内学者变质岩石学研究成果进入国外的教科书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对我国国内研究现状了解甚少,以致在国外出版的《变质岩石学》教科书中引用的普遍是国外学者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中西方学术交流频繁。现在我国学者的成果渐渐在国外出版的教科书中出现了。

以 2011年Springer-Verlag 出版的 Kurt Bucher 和Rodney Grapes 合作编写的“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8thed.)为例,就引用了12篇国内学者的成果。

1)吴春明教授2004~2007关于高级变质岩中地质温压计方面的论文有4篇被该书第4章“Metamorphic Grade”所引用。

2)张立飞教授(2003)发表了关于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岩系深俯冲达150km发生极低地温梯度的组合,白云石反应生成菱镁矿+文石,属于变质岩中的“禁区”。该文被多次引用,该书第3章“变质作用过程”将其作为指定参考文献供读者阅读,在第6章“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变质”则被列为“Cited Reference”。

3)在第9章“变质基性岩”中还引用了7篇中国学者关于超高压变质的论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2.《变质岩石学》的英语教学

国内《变质岩岩石学》的教学一向是作为《岩石学》的一个部分进行的,讲课时数高时达40学时,2001年以后《岩石学》从220学时减至150学时,变质岩更要相应缩减。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加快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对理科基地班的《变质岩岩石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改革,10年来,在桑隆康教授等的努力下,很好地发挥了英国岩石学家Roger Mason的作用,进行英语《变质岩岩石学》教学,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教育部理科教学评估中得到充分肯定[13]。

Roger Mason教授在教学中除了介绍我国国内典型变质岩产地之外,还详细介绍英国苏格兰的巴罗带、挪威sulitjelma 变质带、英国skidaw花岗岩接触带的接触变质等,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入了解掌握了变质地质学的工作方法。桑隆康与 Roger Mason 合作编著的《变质地质学》也于2007年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并获得2009年度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4]。

《变质地质学》的问世,《变质岩石学》双语教学的成果,为今后《变质岩岩石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近10年来变质岩石学研究的进展,可以发现:①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相结合,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变质岩石学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②密切注意学科发展前沿,抓住热点问题,投入研究力量,是提高学科理论水平的必由之路;③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阔研究视野,是保证学科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当前我国地质研究正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进,加强变质岩石学、结晶岩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是我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游振东.五十年来中国的变质岩石学.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44~152

[2]游振东.地质一体化——区域地质研究的新纪元.见: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 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70~72

[3]孟宪来.在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暨“十一五”工作重点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地质通报,2006,(2)

[4]Zhiqin Xu,Jingsui drilling in the Dabie-Sulu Ultr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China EOS,Transactions,AGU 22th ,86(8):77~78

[5]Santosh S Tet ultrahigh-temperaturemetamorphism granulites in North China craton: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models on extreme crustal Research,2011

[6]索书田,毕先梅,周汉文.极低级变质作用:以右江中生代构造带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7]毕先梅,莫宣学.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地学前缘,2004,11(4)

[8]Wang H,Rahn M,Tao X F et and metamorphism of Triassic flysch along Northwest Sichuan, Geologica Sinica 2008,82:17~926

[9]朱明新,王和锦.长沙-醴陵-浏阳一带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甚低级变质作用.岩石学报,2001,17(2)

[10]游振东,刘嵘.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2008,14(1):22~36

[11]王道经.海南白沙陨石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12]陈鸣,肖万生,谢先德.岫岩陨石坑的证实.科学通报,2009,54:2777~2780

[13]杨坤光,龚一鸣,桑隆康,等.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

[14]Roger Mason,Sang Longkang.变质地质学(英文版).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2007

【预习内容】

区域变质作用的概念、区域变质岩的类型及特征、不同变质相的主要岩石类型。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区域变质岩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物质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各类岩石的分类命名原则与定名方法。

3.了解区域变质岩的原岩建造。

【实验内容】

1.肉眼识别主要的变质成因矿物:沸石、绿泥石、绿帘石、石榴子石、蓝晶石、硬柱石、矽线石、透闪石、硬绿泥石等。

2.熟悉埋藏变质岩、造山变质岩、混合变质岩类中主要的岩石类型———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的基本特征。

3.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命名方法。

【实验指导】

一、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

与化学分类和物理分类不同,岩相学分类是基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相学特征把岩石划分成不同类型,不同岩石类型有不同的基本名称。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分类不同,在变质岩分类中,常可找到一些名称是基于岩石构造的,如片岩;而另一些则基于矿物成分,如大理岩。这是地质学家约定俗成的结果。一些教科书中,仅以简单的列表介绍变质岩岩石名称。

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方案有两类:一类建立在矿物成分基础上称为矿物学分类,通常限于结晶质的区域变质岩,用矿物含量在双三角形分类图解上的投影点位置得出岩石的基本名称,称为矿物学分类,最著名的是Winkler(1976)的分类;另一类主要考虑结构构造,用岩石最显著的结构构造等特征划分岩石的基本类型,称为结构分类,Best(1982)的分类和Raymond(1995)的分类是结构分类的代表。由于矿物学分类基本名称采用片岩、片麻岩等结构构造名称,会出现岩石名称与岩石构造不符合的问题。而结构分类中岩石的基本名称与结构构造等最显著的特征一致,容易掌握,便于野外工作。近十年来国外岩石学教材均采用变质岩的结构分类,已成为变质岩岩相学分类的主流,因而我们亦采用变质岩的结构分类。所有分类在命名岩石时都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以矿物名称+基本名称命名岩石,基本名称前矿物以含量多少为序排列,含量高的矿物靠近基本名称”的原则,基本名称前不同矿物之间在英文文献中通常用连字符“-”隔开,如Gt-Ch-Ms-Qschist(石榴子石-绿泥石-白云母-石英片岩);②当岩石的变余结构构造非常发育,原岩十分清楚时,则以“变质(meta-)××岩”命名之,其中“××岩”是原岩名称,如变质长石砂岩、变质砾岩、变质玄武岩、变质辉长岩等。

我们建议的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是在Best(1982)和Raymond(1995)的分类基础上拟定的。把变质岩分为面理化和无面理至弱面理化两大类。进一步按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划分基本类型。该分类像Raymond分类一样,力图最大限度地反映基本岩石类型的岩相学特征,同时又像Best分类一样,避免使用不常用的岩石名称。分类中保持了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基本名称的构造定义,也保持了大理岩、石英岩、蛇纹岩、榴辉岩等基本名称的矿物成分定义。一些岩石类型如片岩、角岩中,列出了一些有特殊定义的亚类名称,如绿片岩、蓝片岩、钙硅酸盐角岩、钠长-绿帘角岩等。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粒岩或××岩岩类的定义范围较宽,其中具花岗变晶结构者称粒岩,具其他结构者称××岩。前者相当于Raymond的“花岗变晶岩”,后者相当于他的“横交变晶岩”。粒岩或××岩的这个宽松的定义的方便之处是使我们可以用它来命名其他基本名称不好命名的岩石。如由蓝晶石、绿泥石、白云母组成的无面理岩石,叫蓝晶石-绿泥石-白云母片岩显然不合适,可叫做蓝晶石-绿泥石-白云母岩。由刚玉、正长石组成的具花岗变晶结构的岩石,可称为刚玉-正长石粒岩等。

区域变质岩是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一大类岩石,是变质岩中分布最广、成因复杂、岩石类型繁多的一类变质岩。

对区域变质岩的分类,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案。从岩石学的角度则是以体现变质程度的变质构造为前提的分类,即由板状-片麻状构造所体现的变质程度由浅到深进行分类,详见表16-1。

表16-1 区域变质岩的分类简表

区域变质岩的命名是在以构造所体现的基本岩类的基础上按主要组分或组合矿物的种属及其含量比,遵循“少前多后”的基本原则来命名。在命名中,一般矿物(非特殊矿物)当其含量大于20%则参与命名,小于10%则不参与命名,对具有特殊意义(如成矿、变质相的典型指示相矿物等)的矿物(如石墨、蓝闪石等),尽管其含量小于10%甚至5%,均应视研究的需要参与命名。

二、区域变质岩主要影响因素

区域变质岩是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于区域岩石而变质形成的,典型的、代表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的矿物种类和构造、结构(对混合岩尤其)是确定岩类的重要标志,是分析岩石成因—大地构造条件—乃至成矿条件的重要依据。

三、常见区域变质岩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板岩 多具变余结构、变余构造及板状构造。它主要由页岩、粉砂岩及凝灰岩经非常低级的变质作用而成,矿物成分只有部分重结晶,极细粒,肉眼难以鉴别;岩石具完好的平面面理,面理主要由极细粒绿泥石,或云母等片状矿物平行排列而成,几乎无光泽,与页岩比较具有明显的“粗糙”感和“坚硬”特征。

千枚岩 具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与板岩相比,千枚岩中矿物如云母和绿泥石等颗粒加粗,片理面上显示丝绢光泽。主要由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及石英组成。

片岩 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含量较多,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组成显著面理。片岩中片状和柱状矿物之和一般大于15%,而长石含量一般小于25%。且岩石中常常发育有线理,粒度比板岩、千枚岩粗,因此单个矿物颗粒能用肉眼鉴定,可与千枚岩相区别(千枚岩中矿物不能用肉眼鉴定)。

蓝片岩 含蓝闪石片岩的总称。一般具细粒鳞片变晶结构或纤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蓝闪石、硬柱石、硬玉及文石等高压低温矿物组成,可含绿纤石、红帘石、硬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钠长石、石英等。

片麻岩 是一种长英质变质岩,具有断续的面理即片麻状构造,颗粒较粗(一般大于1mm),长石含量>25%,含片状、柱状矿物较少,片状、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大理岩 岩石一般为无色,粒柱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组成,含量大于50%。原岩是石灰岩或白云岩,如果原岩成分不纯,则变质形成的大理岩中可含少量镁橄榄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等硅酸盐矿物,这种大理岩可称斑花大理岩。如果硅酸盐矿物含量很大,超过了碳酸盐的含量,则属钙硅酸盐粒岩类。

大理岩 多半为块状构造,但可承袭原岩的层理而具有条带状构造。

石英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是石英砂岩或燧石重结晶的产物,主要由石英所组成,含量大于85%。颗粒细而均匀的石英岩俗称“油石”,可做高级磨料;不纯的石英岩常常含有白云母、绿泥石和少量不透明矿物如镜铁矿、磁铁矿等。多数石英岩为块状构造,但如变质过程中有应力参与时,则具片状构造的,可称片状石英岩。

绿岩 为细粒低级变质的镁铁质岩石,绿色,具块状构造、变余枕状构造或变余杏仁构造,片理不发育。主要由钠长石、绿帘石、阳起石和绿泥石组成。其原岩主要为基性火成岩。

角闪岩 岩石一般为深色,多具柱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主要由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一般情况下两类矿物含量大致相等,称为斜长角闪岩。如果岩石中斜长石含量很少或不存在,主要由角闪石构成的,称角闪石岩;如果片理发育,线理显著,则可称角闪片岩;反之,如果斜长石含量超过角闪石而岩石中又含显著的石英,且具片麻状构造者,则称角闪斜长片麻岩,无石英者,可称浅色斜长角闪岩。

麻粒岩 麻粒岩是指经受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长英质、镁铁质及超镁铁质变质岩。一般为细粒—中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或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长石及铁镁矿物(紫苏辉石、透辉石及石榴子石)组成,含或不含石英。麻粒岩中常含有透镜状石英颗粒集合体(即所谓“圆盘状石英”)。

榴辉岩 岩石主要呈深红色,粒柱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子石两种矿物所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榴辉岩中还可以出现石英、蓝晶石、斜方辉石、金红石及柯石英等。

榴辉岩 可依据其中出现的特征原生矿物进一步命名,如柯石英榴辉岩、蓝晶石榴辉岩和斜方辉石榴辉岩等。

变粒岩 主要为中细粒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有不显著的面理或弱的片麻状构造。是一种主要由长石、石英所组成的岩石,其中长石含量一般大于石英含量,暗色矿物含量小于30%,又称长英粒岩。暗色矿物小于10%者称为浅粒岩,对于其中有紫苏辉石或石榴子石等矿物者,其变质程度已达麻粒岩相,应称麻粒岩。

紫苏花岗岩 紫苏花岗岩是含紫苏辉石的中酸性岩石,它们有和麻粒岩一样的矿物成分,却有和岩浆岩一样的结构、构造和外貌,有时甚至有岩浆岩的产状。常具有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紫苏辉石、石榴子石、角闪石、黑云母、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紫苏花岗岩经常与麻粒岩相变质岩紧密伴生,是深部地壳重要的组成部分。

混合岩 混合岩是变质岩向岩浆岩过渡的一种岩石类型,混合岩由基体和脉体或新成体和古成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基体是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岩,代表混合岩原岩,脉体是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代表混合岩中新生的部分。基体与脉体的空间排布方式决定了混合岩构造特点。最常见的混合岩有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和云染状混合岩(云染岩)等4类。

四、区域变质岩中常出现的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

尖晶石 MgAl2O4等轴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绿色、蓝色、黑色、褐色,{111}不完全解理。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淡绿或淡褐色,极高正突起(n=~),糙面显著,无解理,均质体,在钙镁质变质岩中与透辉石、金云母等共生。

石榴子石 M2+3R3+2[SiO4]3M(Ca2+,Mg2+,Fe2+,Mn2+)

R(Al3+,Fe3+,Cr3+)等轴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颜色变化较大,常呈红褐色、玫瑰色、黄绿色及黑色,常呈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大。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粉红色或黄褐色,等轴粒状或不规则粒状,极高正突起(n=~),糙面显著,无解理,具裂纹,通常为均质体。含钙石榴子石常见光性异常,可见Ⅰ级灰干涉色、锥状双晶和由不同干涉色交替组成的同心环带状构造。二轴晶,2V一般比较小。钙质石榴子石多产于大理岩和矽卡岩中。铁铝、镁铝榴石多见于区域变质岩中,常呈筛状变晶,含有大量包裹体。

方柱石 (Na,Ca)4[Al(Al,Si)Si2O8]3(Cl,CO3,SO4)四方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无色,灰色,少数呈天蓝色和浅红色,晶体呈柱状。集合体为不规则粒状,{100}解理完全,{110}解理中等。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柱状或粒状晶体,单偏镜下无色或混浊状,低中正突起,柱面解理,平行消光,负延性,双折率随成分而异:最高干涉色Ⅰ级灰白(钠柱石)-Ⅱ级顶部(钙柱石,随钙柱石成分增加而干涉色增高),有时可见斑点状干涉色。横断面呈正方形(晶形完好),其中{100}两组正交解理较完全,但也可见{110}的解理。在该切面上可测得一轴晶负光性。

符山石 Ca10(Mg,Fe)2Al4[SiO4]5[Si2O7]2(OH,F)4四方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黄褐色或淡绿色,而红色或蓝色很少见,柱状、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浅绿、淡棕色,具有多色性,高正突起,干涉色极低,常见褐色或蓝色异常干涉色,同一切面有时干涉色也并不均匀,有时见环带构造。一轴晶负光性,有时见光性异常变为二轴晶负光性或正光性。

刚玉 Al2O3三方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黄色、红色、绿色、紫色、蓝色、棕色及黑色。桶状、柱状、锥状及腰鼓状。晶面上常见有斜的或横的条纹。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或浅蓝色,无解理,有裂开,高正突起,Ⅰ级灰干涉色,但由于硬度大,薄片不易磨薄,可达Ⅱ级蓝干涉色,一轴晶负光性,常见于SiO2不足的岩石中。

绿泥石 (Mg,Fe)4Al2[AlSi3O10](OH)8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绿色、暗绿色,片状、鳞片状集合体,{001}解理完全,硬度小。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单偏光镜下不同程度的浅绿色,有弱多色性,低正突起,片状,一组解理完全。有两种不同的切面:一种切面正交或斜交{001}解理,呈长条状,具明显的绿-浅黄色多色性和一组完全解理;另一种切面与{001}平行,绿色,多色性不明显,无解理。2V较小,近平行消光,二轴晶光性正负都有,延性与光性符号相反。斜绿泥石干涉色Ⅰ级灰-黄,经常可见聚片双晶;叶绿泥石有墨水蓝或锈褐色异常干涉色。

硬绿泥石 (Mg,Fe)2(Al,Fe3+)Al3O2[SiO4]2(OH)4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呈暗绿色,晶体为板状,几何体呈束状、放射状,断面呈六边形及菱形,{001}解理完全,硬度5~6,接近或稍大于小刀。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呈片状或蒿束状集合体,灰蓝色至暗绿色,有多色性,晶体中有时有石英及炭质包裹物构成砂钟构造。高正突起,纵切面呈板条状,一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Ⅰ级橙红,斜消光,消光角a∧Np=3°~30°,负延性。经常具有简单双晶或聚片双晶。横断面六边形或菱形,干涉色Ⅰ级暗灰,无解理。二轴正晶,2V=36°~60°。

黑硬绿泥石 K(Al,Fe3+,Fe2+,Mg)4[Si4O10](OH)2·2H2O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呈暗褐色,片状,集合体呈束状和放射状。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片状集合体,单偏镜下暗褐至亮黄强多色性,(-)2V小,这些都与黑云母极其相似,区别是:黑硬绿泥石底面解理较差,还有一组{001}相垂直的断断续续{010}解理;(-)2V=0°~40°,变化范围大于黑云母;黑硬绿泥石突起比黑云母高,为中-高正突起。

绿帘石 Ca2Fe3+Al2[Si2O7][SiO4]O(OH)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草绿色及暗绿色,沿b轴延长呈柱状,晶面有纵纹,集合体呈放射状及粒状,{001}解理完全,{100}解理次之。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浅黄-黄绿色,多色性显著,极正高突起,垂直柱面方向晶形完好时呈六边形,两组解理夹角65°。Ⅱ-Ⅲ级鲜艳干涉色,在同一切面上干涉色不均匀,有时呈环带状,干涉色为Ⅰ级时,经常出现灰蓝、姜黄等异常干涉色。柱状切面平行消光,延性正负不定,其他切面斜消光,消光角a∧Ng=25°~30°。二轴晶负光性,(-)2V大。

黝帘石和斜黝帘石 Ca2Al3[SiO4][Si2O7]O(OH)斜方晶系/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呈浅灰色或灰绿色,其他特征与绿帘石相近。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均无色,高正突起,Ⅰ级干涉色,α-黝帘石Ⅰ级灰,β-黝帘石Ⅰ级灰白-Ⅰ级黄,斜黝帘石不超过Ⅰ级黄,这几种黝帘石均有异常干涉色。黝帘石与斜黝帘石区别在于:①黝帘石为平行消光,斜黝帘石为斜消光;②黝帘石2V较小,斜黝帘石2V较大。

蓝晶石 Al2SiO5三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浅蓝色,风化后呈灰白色,长柱状或长板状,解理{100}完全、{010}中等。硬度因方向而异,在解理最发育的{100}面上平行晶体延长方向为(小于小刀),垂直晶体延长方向则为6(大于小刀)。上述特征为肉眼鉴别蓝晶石的重要标志。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无色,有时略呈淡蓝色,高正突起,沿c轴延长柱状集合体柱面有(001)横裂开,c∧Ng≈30°,底面上,Np几乎⊥(100)解理,因此呈近平行消光(不像红柱石、透闪石那样呈对称消光),干涉色Ⅰ级顶部,(-)2V大,正延性。

矽线石 Al2SiO5斜方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浅黄色,浅褐色,风化面灰白色。个体较大者呈细长柱状、针状,但多为纤维状或毛发状集合体。﹛010﹜解理完全,在柱状晶面上可见到纵纹。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常呈纤维状,束状集合体,{010}柱状切面无解理,{001}裂开发育,使晶体呈“竹节”状,干涉色Ⅰ级紫红-Ⅱ级蓝绿,正延性;⊥c轴横切面近方形,具特征的对角线方向解理,Ⅰ级灰干涉色。中正突起,平行消光,二轴晶正光性,(+)2V<30°。

阳起石 Ca2(Mg,Fe)5[Si8O22](OH)2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浅绿色、暗绿色,长柱状、针状,集合体为放射状。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浅绿色-无色多色性,柱状、纤维状或放射状集合体,中正突起,横断面具角闪石式解理。最高干涉色Ⅰ级顶部-Ⅱ级中部,斜消光,c∧Ng=11°~15°。正延性,有时具双晶。二轴晶负光性,2V较大。

透闪石 Ca2Mg5[Si8O22](OH)2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呈长柱状、针状,集合体为放射状、纤维状。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中正突起,c∧Ng=16°~21°。其他特征与角闪石类矿物一致。

蓝闪石 Na2(Mg,Fe)3Al2[Si4O11]2(OH)2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蓝闪石和青铝闪石以其颜色呈暗蓝色与其他角闪石相区别。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多色性特殊:Ng—深蓝色,Nm—红紫色,Np—无色或浅黄绿色,正吸收。干涉色Ⅰ级,常因自身颜色影响而不易判别。消光角小:c∧Ng=4°~14°。正延性,二轴晶负光性,(-)2V较小,为12°~65°。

十字石 (Mg,Fe2+)2(Al,Fe3+)6O6[SiO4]4(O,OH)2斜方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褐色,短柱状,{010}解理不完全,经常具有正交(十字)或斜交双晶。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柱状或粒状晶体,常含大量包裹物,筛状变晶,单偏镜下呈亮黄色,有明显的金黄-浅黄多色性,高正突起,柱状切面平行消光,正延性,Ⅰ级橙黄干涉色。横断面呈菱形或六边形,对称消光。有{010}解理,有时可见十字形穿插双晶。二轴晶正光性,(+)2V很大。

绿纤石 Ca2(Al,Mg,Fe)3[SiO4][Si2O7]O(OH)·H2O斜方晶系

绿纤石是绿帘石的变种,成分上Al显著超过Mg,Fe2+,Fe3+趋近于斜黝帘石,含水量高,常沿b轴延长呈纤维状、针状、放射状集合体,显微镜下无色-浅黄绿色多色性,Nm具特征的亮绿色或蓝绿色,吸收性Nm>Ng>Np,延性可正可负,(+)2V≈26°~85°。与绿帘石区别在于:①绿纤石干涉色较低,在Ⅰ级顶部和Ⅱ级底部;②绿纤石为正光性。

红帘石 Ca2(Mn,Fe,Al)2Al[SiO4][Si2O7]O(OH)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红褐色、红黑色、黑色,含MnO2达15%,晶形与绿帘石相似,柱状或粒状。{001}解理完全,{100}解理不完全。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Ng—鲜红色,Nm—玫瑰红色,Np—橙黄色。平行于b轴切面平行消光,{010}面上Ng∧{001}≈30°,延性可正可负,(+)2V=64°~85°。

天蓝石 (Mg,Fe)Al2[PO4](OH)2单斜晶系

肉眼下鉴定特征:蓝色、靛蓝色,尖锥状、粒状及不规则状。解理{110}及{101}中等。

偏光镜下鉴定特征:单偏镜下无色-天蓝色,吸收性Ng>Nm>Np,常呈他形晶,b∥Nm,a∧Ng=12°,c∧Np=9~10°,2V=61~70°,常见于富铝岩石中。

五、变质岩观察与描述

(一)手标本观察和描述

(标本编号:×××;产地:×××)

1.岩石的颜色

指岩石的总体颜色,描述时不仅要描述颜色种类,还须描述岩石的深浅,如暗黑色,浅肉红色。有时岩石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需分别描述。

2.矿物成分

可分为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应描述其晶形、颜色、光泽、解理、硬度、大小和含量。对主要矿物则简要描述其主要特征、大小和含量。矿物颗粒大小是指矿物平均粒度大小,也可指矿物粒度变化范围;对于斑状变晶结构的岩石,变斑晶与基质特征分开描述并估计其含量。

3.结构构造

根据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和形态特征,确定岩石的结构;根据岩石中矿物空间排列的特征,确定岩石的构造。观察变质岩构造特点时要注意岩石有无定向性、有无条带或细脉等。

4.其他特征

如岩石中矿物次生蚀变等。

5.岩石定名

(二)显微镜下观察和描述

(薄片编号:×××)

1.矿物成分

每种矿物分别描述各自的最主要鉴定特征、形态、大小、百分含量、与其他矿物的关系及次生变化等。

对薄片中特征变质矿物或未知矿物应作系统的光学特征的描述,其内容是:

单偏光:晶形、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突起、解理(几组、解理完全程度)及解理夹角。

正交偏光:最高干涉色级和色序、消光类型、消光角数值(只能在定向切面上测得,并应在锥光系统下检查该切面是否是定向切面,应写明是哪个结晶轴与哪个光学主轴之间的夹角),如蓝晶石的消光角c∧Ng=30°(是在锐角等分线的切面上测得)、延性符号和双晶特征。

锥光:轴性、光性符号、2V大小。

对岩石中常见的矿物成分,则描述其最主要的光性特征,一般不需要描述锥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用显微镜的目镜微尺测量矿物颗粒大小,估计岩石中矿物含量。

2.结构构造

根据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及其形态特征定出主要结构,详细描述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物受应力作用影响而呈现的局部结构等特征。描述岩石中矿物空间排列分布的特征以反映岩石的构造。

变晶结构的观察:

(1)变晶结构以矿物颗粒的生长为特征,变晶结构的观察与描述应从不同的角度(如变晶粒度的绝对大小、相对大小,变晶的形态、自形程度,变晶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为了与岩浆岩类似结构的区别,应在变质岩的“结构”二字之前加“变晶”二字。

(2)变晶结构一般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矿物颗粒均匀的岩石:矿物粒度+(变晶自形程度)+变晶形态+“变晶结构”。例如: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细粒他形粒状变晶结构。

如果岩石中既有粒状矿物,又有片状矿物,则按照多者在后,少者在前的原则参加命名。矿物颗粒大小悬殊(有变斑晶)的岩石:变基质结构+“的斑状变晶结构”。如:基质具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的斑状变晶结构。

矿物的相互关系、某些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属于局部性的结构,应在描述该矿物的特征时来描述。

3.其他特征

有关退化变质、叠加变质等现象。

4.岩石的详细定名

5.成因分析

(1)根据重结晶程度、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变质矿物等分析变质相条件。

(2)根据可能存在的变余结构构造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的化学类型、特征变质矿物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可能的原岩类型。

6.岩石素描图

素描图共有两种,一种是局部素描,重点表示矿物之间的关系,或足够特殊的特征;另一种是显微镜下岩石素描图。绘图时应注意选择有意义和有代表性的局部视域;应显示出矿物的基本而明显的镜下特征,如突起、晶形、解理、双晶等,并注明矿物代号;矿物之间的接触关系;矿物的含量比例;单偏光和正交偏光的选择。在素描图下应说明岩石名称、图中反映的问题、偏光情况、视域直径、产地(资料来源)等。

六、鉴定变质岩应注意的问题

变质岩是不同原岩经各种变质作用后形成的产物。同一原岩经受不同的变质作用可形成不同的变质岩;同时,在相同的变质条件下,由于原岩不同也可形成不同的变质岩。这些都对变质岩的准确定名带来困难。尽管如此,在变质岩鉴定中,还是有一些准则可以遵循的,只要掌握其变化规律,对变质岩的鉴定是很有帮助的。

(1)首先应该掌握各大类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分、含量、结构、构造和定名原则),这是鉴定变质岩的基础。

(2)在变质岩命名时,首先应该鉴定岩石中主要矿物成分。对大多数变质岩来说,主要矿物不外乎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碳酸盐矿物等。确定了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和含量,也就等于确定了变质岩的基本名称(即岩石大类)。

(3)遇到不认识的特征变质矿物时,可利用矿物共生组合的规律,判断可能出现哪些变质矿物,尽量缩小要鉴定矿物的范围。如原岩为富铝系列变质岩时其特征变质矿物可能有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石榴子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等。然后,根据岩石的变质程度和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再进一步鉴别。如低级变质岩石中可能有硬绿泥石、石榴子石;中级变质岩石中低压条件下可能有红柱石、堇青石;中压条件下应有蓝晶石、十字石和石榴子石等矿物;高级变质岩石中可能有矽线石、堇青石、石榴子石和紫苏辉石等。

(4)岩石的定名原则:变质岩石定名原则主要是:次要(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基本名称。而对于有些特殊的定名原则,如麻粒岩中暗色和浅色麻粒岩的含义和区别,应与其他岩石的定名原则区分开来。

(5)除了准确鉴定和命名变质岩以外,在显微镜下还应注意矿物之间的关系。矿物之间平衡和不平衡关系对划分变质作用期次,确定平衡矿物共生组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鉴定变质岩,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不断总结其主要鉴定特征。

【编写实验报告】

按照变质岩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来鉴定描述以下岩石的标本及薄片:

1.手标本:千枚状板岩、千枚岩、角闪片岩、十字石榴云母片岩、蓝晶石片岩、蓝闪石片岩、白云母片岩、绿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暗色麻粒岩、变粒岩、榴辉岩、次生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混合岩化花岗岩、混合岩。

2.薄片:千枚状板岩、蓝晶石片岩、蓝闪石片岩、白云母片岩、角闪片岩、十字石榴云母片岩、暗色麻粒岩、变粒岩、榴辉岩、斜长角闪岩、眼球状混合岩、混合岩。

每次实习选2~3块标本系统观察描述手标本及薄片特征并编写实验报告。

一、地质实习报告

(一)地质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在野外填图工作结束以后,就转入室内整理阶段。

首先要整理野外的所有原始资料,完成野外实际材料图;审阅野外记录本;清理和核对标本;对化石标本详细研究,准确确定地层的时代;整理各项鉴定、化验成果等。其次要清绘地质图,对图面进行整饰,出露不好的推测地段用虚线表示。图面上的界线、符号、数据都要清绘得整洁、美观、匀称。画好图廓,写好图名、图例、比例尺等。

最终成果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编写报告。编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并以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是系统化地认识实习内容的过程,也是进行地质思维训练、熟悉地质研究成果及科研报告编写程序的过程。实习报告内容要真实、丰富,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因此衡量地质报告质量的标准就是地质报告的完整性、报告中资料的真实性、精确性以及报告组织的合理性和流畅性等。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同学编写一份,归纳、分析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综合成文;

(2)资料应主要来自野外观察,内容符合实际情况。可参考教师讲课及实习指导书上的内容;

(3)使用地质术语,重点突出,有理有据,概念正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字迹工整。

(4)文字叙述与图件相配合。图件要求: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整洁美观,要素齐全。

(5)字数要求在5000~10000字之间。报告要有封面、目录和章节。

(二)地质实习报告内容

地质报告的主要章节有:前言;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区域地质发展史;结束语。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手段可增加一些专门性的章节,如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等。各章节的一般内容简述如下:

1.前言

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图幅编号、名称、范围和总面积;自然地理特征,山川形势,地形的特征,山岭及河谷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露头情况,植被覆盖程度,气候特征等。

实习区的经济和交通概况,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人口密度,资源开发及交通路线等。

实习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的最主要特征,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简述及评价。

本次实习的性质、目的、任务,主要解决哪些地质问题,实习的组织情况,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手段,最终提交的成果等。

最好附有“测区交通位置图”、“地质研究程度图”和“大地构造位置图”等。

2.地层

概述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所有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然后应该根据地层时代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详细叙述地层各组、段的分布特征,出露情况,岩性特征,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接触关系、厚度等。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根据实测剖面及实测填图时的野外记录综合叙述,并附上实测或路线地质剖面图、素描图等。

3.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和分布规律。可按照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说明各类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地质时代等。

对于岩浆岩的叙述首先应该进行分类,按照基性、中性、酸性,或者按照侵入岩、喷发岩,或按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命名。综述区内的岩浆岩发育的特征之后,应该逐一描述该区出露的各个岩体的特征,包括岩体出露的位置、规模,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的形状,与围岩接触关系及产状特征,岩体内的分相情况,岩石类型及名称,岩体内外接触带的蚀变特征等。然后要叙述岩石的物质组成,包括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岩石所经受变化及改造等。说明岩石类型、形成时代,与围岩的关系、含矿性等。

沉积岩主要按照物质来源分为外源沉积岩和内源沉积岩。外源沉积岩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以前者为主;内源沉积岩在实习区主要是碳酸盐岩。分别就各类岩石的岩性特征及其产状、成因、形成过程等进行分析、描述。

变质岩在实习区出露较少,可简单描述。

岩石学的研究除在野外详细收集第一手资料外,还需进行镜下鉴定及各种化学分析测试工作。通过这些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其内在的规律性。

4.构造

首先概述实习区构造的总体面貌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然后分别描述具体的构造单元。

对于褶皱的描述要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先叙述褶皱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后叙述组成褶皱的地层,包括褶曲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褶曲翼部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等。进一步应该详细地描述褶皱的形态,如褶皱轴的方向、褶皱轴面和枢纽的产状,将褶皱进行形态分类,讨论褶皱形成时期,褶皱的形成机制等。

对于断裂构造要侧重区域性断裂的描述。如断层的位置、规模(一般用断层所经过的两个或几个地名来命名);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以及构造变动。断层的构造现象,如构造角砾、片理化、断层泥、透镜体、拖曳褶皱、伴生节理、地层的牵引现象;断层面的形态变化、断面上的擦痕及其产状。推测断层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历史,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

构造分析,要将褶皱、断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不同时期分析它们的形变特征,推断地壳活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论述构造与矿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的关系。

构造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往往用图能够更明确和直观地表达,因此要尽量用各种图件帮助叙述,如各种比例尺的剖面图、素描图、照片、录像等。

5.区域地质发展史

根据地层、岩石、构造等综合分析,反映出当时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以及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地质变迁过程,恢复实习区地质发展历史。简明扼要地、由老到新地按地质时代连续陈述各地质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本区太古界以后地史时期中地层缺失O2、O3、S、D、C1、T1、T2、T3、K及R。出现4次角度不整合(不考虑孙家梁组与第四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3个平行不整合,1个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这些是重要的讨论线索。可按这些基本地质事实恢复该区的地质发展史,进而了解华北地区的地质演化史。

6.矿产

从最主要矿产开始,说明矿产所在位置、矿种、矿床类型、规模,各种化验分析数据,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各种工程揭露的实际资料,各种经济指标,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目的是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分别叙述金属矿产(如铁、铜、铅、锌等)和非金属矿产,尤其是煤和石油等。根据区内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

地质报告中除以上必不可少的章节外,还可有些专门性章节内容,如“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等,但要经过专门性工作之后,才能单独列章节。

7.结束语

结束语是对整个地质测量工作的结论和评价,要明确而简练。概括性地肯定工作的主要成果,新的发现,新的认识等;简明叙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哪些问题需待解决;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

结语要实事求是,对工作要正确评价,认真负责。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反映在全部工作的成果中,而不在于结论写得冠冕堂皇。也不必过于谦虚,埋没成绩。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要准确而中肯。

需要指出的是,工作中所使用的地质符号与图例应符合国土资源部门规定的图式图例。本次实习可用实习指导书中所提供的图例和符号。

二、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的评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纪律的情况及所编写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总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小测验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

平时成绩侧重于学生在野外和室内学习的认真程度,野外记录簿记录的质量,遵守纪律的情况等。

小测验成绩包含野外现场提问,室内讲课提问和室内考核,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掌握地质基础知识的程度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报告成绩应考虑资料选用、章节安排、内容取舍、专业术语的应用等是否得当,论述是否有据、合理,图件内容、要素是否齐全,文笔是否通顺等。

实习总成绩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岩石学报分区

李尚林1 杨补旺2 袁华钵3 于景春1 赵寒冬4 李瑞清4 汪晓燕3

(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 101149;2.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 010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北京 10160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摘要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一带,自北而南首次确定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所分割。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

关键词 藏北;唐古拉山;地层;断裂带

一、概述

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一带仅有1:100万地质调查简单路线穿越的资料,前人对研究区的地质认识多属于推断解释,并且认为是单一地层区[1~23]。笔者(2003~2005年)在藏北羌塘盆地1:25万仓来拉幅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根据研究区地层分布和发育特征、岩性及其组合、层序与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不同地质时期的建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23~37],将研究区自北而南划分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图1),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F2)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1)所分割(图1)。为认识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地史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研究区地层系统概述

1.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表1)

图1 研究区位置图

Ⅰ—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Ⅱ—滇藏地层大区羌南 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Ⅲ—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F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2—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

表1 研究区地层系统简表

唐古拉-昌都分区发育富含化石的以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下石炭统杂多群珊瑚河组和东风岭组,生物总体呈现华南暖水型化石面貌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中侏罗统雁石坪群雀莫错组、布曲组和夏里组的含火山岩碎屑的海相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石炭系之上。古近系—新近系沱沱河组为陆相“磨拉石”泥石流沉积和査宝马组大陆性火山建造。

2.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表1)

索县-左贡分区,在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发育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巴贡组”的“磨拉石”[37、41]——含震积岩海相沉积,东达村组中的菊石Paratibetites为喜马拉雅区所特有。中侏罗统查吾拉组的海相沉积[37]和古近系牛堡组的磨拉石建造,具有喜马拉雅地方种的生物分子。

3.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表1)

东恰错分区的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为深水相的浊流沉积,中侏罗统马里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吉匈达”混杂堆积岩,新近系康托组为磨拉石沉积。

三、分区断裂特征

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1)

该断裂带呈NWW—SEE向展布,是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与南羌塘地块的重要构造界线。该断裂由多条彼此近平行的大型断裂和断裂所夹持的断块组成,在研究区内的出露长度约50 km,最大宽度约5 km。区域资料表明,该断裂带沿走向延伸发育有蛇绿岩[39],其初始活动时间为早三叠世,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持续活动[5]。断块岩性复杂,其时代最老为前奥陶纪[40、41],最新为晚侏罗世。以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为界,它的南侧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北侧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

2.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F2)

该断裂带多被白垩纪侵入岩所占据,断裂带对古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及古近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它的南侧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北侧是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研究区地层发育不全,但各分区中发育的地层与区域上各分区中典型的地层均能够对比。

四、结论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一带,自北而南首次确定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所分割。各分区发育各自的岩石地层组合和古生物组合,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际资料。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44~194

[2]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7.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58

[3]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1.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59~188

[4]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7.青海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42~298

[5]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500000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及说明书.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

[6]王成善,伊海生.2001.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83~233

[7]蒋忠惕.1983.羌塘地区侏罗纪地层的若干问题[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87~111

[8]蒋忠惕.1994.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提斯性质、演化及区域构造发育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15~119

[9]李才,和中华,杨德明.1996.西藏羌塘地区几个地质构造问题[J].世界地质,15(3):18~23

[10]黄继钧.2001.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J].中国区域地质,20(2):178~186

[11]黄继钧.2000.羌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6(4):58~66

[12]黄汲清,陈炳蔚.1987.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13]李廷栋,肖序常等.1985.略论青藏高原的地壳构造和地壳演化[J].大自然探讨,4(12):61~66

[14]李勇,王成善,伊海生等.2001.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J].沉积学报,19(1):1~8

[15]李勇,王成善,伊海生.2002.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J].地层学杂志,26(1):63~79

[16]刘增乾,徐宪,潘桂堂.1990.青藏高原大地构造与形成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9~34

[17]王乃文.1985.青藏高原古生物地理与板块构造的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第9号,1~28

[18]尹安.2001.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地球学报,193~230

[19]王鸿祯等.1990.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25

[20]肖序常,王军.1998.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的简要评述[J].地质论评,44(4):372~381

[21]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2001.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349

[22]白生海.1989.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新认识[J].地质论评,35(6):529~536

[23]郝子文,饶荣标,姚冬升等.1999.西南区区域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96~156

[24]刘世坤,吕敬.1988.羌塘地区海相下侏罗统新知[J].地层学杂志,12(2):133~135

[25]马孝达.1983.青南藏北海相侏罗系划分的讨论[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13~118

[26]沙金庚.1995.青海可可里西地区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75

[27]王乃文.1983.中国侏罗系特提斯地层学问题[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62~86

[28]吴瑞忠.胡承祖等.1985.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9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32

[29]徐钰林,万晓樵,苟宗海等.1990.西藏侏罗、白至、第三纪生物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56

[30]杨遵仪,阴家润.1988.青海省南部侏罗纪地层问题讨论[J].现代地质,(3):278~292

[31]阴家润.1989.青海南部侏罗纪雁石坪群中半碱水双壳类动物群及其古盐度分析[J].古生物学报,28(4):415~438

[32]阴家润.1988.唐古拉山北坡雁石坪群巴柔期双壳类动物群[J].地质论评,34(5):439~447

[33]阴家润.1987.唐古拉山北坡侏罗纪双壳类化石新材料[J].现代地质,(3+4):327~337

[34]顾知微.1962.中国的侏罗系和白里系[A].见: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C].北京:科学出版社

[35]范和平,杨金泉,张平.1988.藏北地区的晚侏罗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2(1):66~70

[36]陈兰,伊海生,时志强.2002.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2(3):80~84

[37]李尚林,王根厚,马伯永等.2005.藏东北巴县江绵乡上三叠统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4(1):58~64

[38]李尚林,王根厚,胡敬仁等.2005.藏北聂荣县查吾拉区巴通阶与基底岩系的角度不整合及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4(3):239~242

[39]王建平,刘彦明,李秋生等.2002.班公错—丁青蛇绿岩带东段侏罗纪盖层沉积的地层划分[J].地质通报,21(7):405~410

[40]鲁兵,刘池阳,刘忠等.2001.羌塘盆地的基底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3(4):581~587

[41]王根厚,贾建称,李尚林等.2004.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J].地质通报,23(5~6):613~615

Strata & their Regionalization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fromsuoxian to Tanggulamountains of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

Shanglin Li,Buwang Yang,Huabo Yuan,Jingchun Yu,Handong Zhao,Ruiqing Li,Xiaoyan Wang

( Geologicalsample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 Institute of Innermongolia,Hohhot 010010; Geological Exploitation Engineering General Bureau First Geologicalsurvey Institute,Beijing 101601; Ge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fromsuoxian county to Tanggulamountain is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consisting of three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from north tosouth as:Tanggula-Changdusubarea of the Qiangbei-Changdu-Lanpingstrati graphic area under thesouthern China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Suoxian-Zuogongstratigraphicsubarea of the Qiangnan-Baoshanstratigraphic area under the Yunnan-Tibet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East Qiangcuosubarea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stratigrapic area under the arespaced respectively byshuanghu-Chawola-BishiChangning fault zone and Bangong Co-Nujiang fault variousstrata provides important practical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geologicalstudies.

Key words Northern Tibet;Tanggulamountains;stratigraphic regionaliztion;fault zone

蒋卫平是李大钊的同窗老大哥,是李大钊革命的启蒙人,是长春日报的创始人,为 护卫中国领土牺牲在黑龙江省,年仅29岁.李焕章 男,汉族,1905年2月生于滦县东上五岭村。1928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他带领下开辟了滦东革命根据地。曾任丰滦迁联合县四总区报国会主任、五分区区长、八总区区长,迁卢青联合县县长,迁安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他任山海关市第一任市长。1950年调任辽宁省政协处长,宗教事务委员会委员。后任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党组书记。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辽宁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张振宇 男,汉族,1909年10月生于滦县大门庄。1937年参加长城抗日暴动。1938年7月6日,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大队长。在全国解放前,先后任28团营长、迁滦卢联合县县长、丰滦昌乐联合县县长、第四专署副专员、地区党委常委,第十七和十三专署专员,十三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和十三地委常委。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农业厅厅长、交通部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经理。1950年10月,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一分部副部长、代部长。曾获二级国际勋章。回国后任青岛港务局副局长,秦皇岛港务局局长,1961年任唐山专署常务副专员,1973年调任石油部管道局副局长。 吴富恒 男,汉族,1911年3月18日生于滦县城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孔子基金学会副会长、全国外联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主任等职。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40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42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云南大学英语系主任。1944年加入民社。1946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9月起任山东师范学院文艺系、文学系主任,校务委员。1950年先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编过《文史哲》杂志。1963年创办了美国文学研究会。著有《文艺学教学与改进意见》、《语义学批判》。译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反对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论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等。 薛庆煜 男,汉族,1913年12月18日生于滦县北街。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医预系,获理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他经调查研究,认为湖南常德地区的流行鼠疫系日飞机空投食物夹杂鼠疫杆菌所致,遂写出调查报告,刊于《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罪行资料汇编》,它为后来1953年沈阳国际法庭审判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提供了依据。1943年至1945年,他出任中国驻印度军新38师及新一军的上校军医处长。1947年任上海国防学院教授兼基本卫生训练科科长。1949年转到东北解放区,曾参与大连大学医学院的筹建并任教授。1977年到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学任教,1992年任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名誉主任。近著有《医学英语常用词组词典》、《鹰扬国威——跟随孙立人将军缅甸抗日亲历记》等。 朱俊功 男,汉族,1917年5月生于滦县石郎庄村。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东抗日联军连长、支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东军区49团副团长、二团团长、410团团长。全国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公安总队副参谋长,荆州军分区司令员,孝感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先后获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周善芝 男,汉族,1917年6月22日生于滦县北高家庄。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1943年在丰滦迁联合县第四区任组宣委员和书记,1943年和1945年先后被送至冀东区党委党校和晋察冀边区党校学习。曾在热河省凌原县、义县任区党委书记、组织部长等职。1949年7月以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机械电机研究所、机械研究所、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任职。1973年调任赤峰制药厂党委副书记,1975年调任伊克昭盟喀喇沁旗平庄毛纺厂党委书记。1977年任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吴利仁 男,汉族,1923年5月生于滦县城内冯家胡同。岩石学家。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质系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9年毕业并考取本系研究生,1950年转为助教,1953年去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地质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他曾获两项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8篇和专著4部。他还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岩石学报》主编等。他的名字被载入《澳大利亚和远东名人录》、《国际传记辞典》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华 山 原名高连生,男,汉族,1923年9月生于滦县大高庄村。参加革命后,历任丰滦迁联合县四区助理、八路军12团游击第6大队文书、冀东迁滦卢基干支队书记兼副排长、冀东一区队5连政治指导员、14团政治处主任、冀东13旅供给处政委和78团政治处主任等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133师副师长、137师政委、46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6军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十一大”代表。 梁凯轩 男,汉族,1923年9月8日生于滦县西新庄营村。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队伍,历任班长、排长、干事等职。1957年入华中工学院学习,1962年毕业获本科文凭。转业后,先后任江西省机械厅副厅长,江西省计委、经委主任,南昌市委副书记,江西省副省长。 秦振安 男,汉族,1923年12月29日生于滦县安各庄。化学博士。1942年随着国民革命军援缅,1948年赴美,曾任美国德州休士顿市贝勒医学院讲师。先后发表专业论文14篇,后又主编了《中国皮影戏之主流——滦州影》,宣扬了中华民俗文化。 刘瑞兴 男,汉族,1924年8月生于滦县于家庄。1940年参加革命,初期在本村任青年主任、武装委员,后升任滦西县第一、三区青年主任、滦西县土改工作队长、滦西县武委会股长,离开原籍后曾任46军教导队中队长、湖南省衡阳市青工部长、总工会副主席、手工业局局长、工业部副部长、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党委书记,衡阳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政协主席等职。 石殿国 亦名刘保华,男,汉族,1924年9月22日生于滦县东赵庄子村。1939年参加抗日救国会,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心村报国会主任,青救会主任。1945年被派往边区学习,1946年负责迁西县的土改试点工作。1948年调任迁安县委宣传部长,负责组织“南下”工作团。到达广西后,任宾阳专署公安处治安科长。后曾任任林县公安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局科长,公安厅二处副处长,南宁地区公安处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等职。1990年获公安部一级警察金盾荣誉章。 王天仆 男,汉族,1924年11月2日生于滦县榛子镇。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62年发表了“积极推广利用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增加产量”论述,指出必须制出适合我国情况的杂交玉米种子。1963年任农业部在内蒙古试创玉米双杂交种的技术总指挥,主编了全国第一部《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资料》。1965年创造了适合我国农业体制的制种体制。1975年至1988年,在研究玉米杂交种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赖氨酸玉米育种试制成功。 秦 戈 原名杨荣厚,男,汉族,1925年生,滦县兴隆庄村人。1944年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工作。1946年到晋察冀城工部参加地下工作训练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训练班结业后,回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1949年12月任沈阳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教育系主任。1973年调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义和团运动史》、《海燕翱翔》等。

为什么没有张鹤鸣呢?

岩石学报主编

蒋卫平是李大钊的同窗老大哥,是李大钊革命的启蒙人,是长春日报的创始人,为 护卫中国领土牺牲在黑龙江省,年仅29岁.李焕章 男,汉族,1905年2月生于滦县东上五岭村。1928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他带领下开辟了滦东革命根据地。曾任丰滦迁联合县四总区报国会主任、五分区区长、八总区区长,迁卢青联合县县长,迁安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他任山海关市第一任市长。1950年调任辽宁省政协处长,宗教事务委员会委员。后任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党组书记。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辽宁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张振宇 男,汉族,1909年10月生于滦县大门庄。1937年参加长城抗日暴动。1938年7月6日,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大队长。在全国解放前,先后任28团营长、迁滦卢联合县县长、丰滦昌乐联合县县长、第四专署副专员、地区党委常委,第十七和十三专署专员,十三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和十三地委常委。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农业厅厅长、交通部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经理。1950年10月,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一分部副部长、代部长。曾获二级国际勋章。回国后任青岛港务局副局长,秦皇岛港务局局长,1961年任唐山专署常务副专员,1973年调任石油部管道局副局长。 吴富恒 男,汉族,1911年3月18日生于滦县城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孔子基金学会副会长、全国外联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主任等职。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40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42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云南大学英语系主任。1944年加入民社。1946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9月起任山东师范学院文艺系、文学系主任,校务委员。1950年先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编过《文史哲》杂志。1963年创办了美国文学研究会。著有《文艺学教学与改进意见》、《语义学批判》。译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反对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论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等。 薛庆煜 男,汉族,1913年12月18日生于滦县北街。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医预系,获理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他经调查研究,认为湖南常德地区的流行鼠疫系日飞机空投食物夹杂鼠疫杆菌所致,遂写出调查报告,刊于《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罪行资料汇编》,它为后来1953年沈阳国际法庭审判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提供了依据。1943年至1945年,他出任中国驻印度军新38师及新一军的上校军医处长。1947年任上海国防学院教授兼基本卫生训练科科长。1949年转到东北解放区,曾参与大连大学医学院的筹建并任教授。1977年到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学任教,1992年任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名誉主任。近著有《医学英语常用词组词典》、《鹰扬国威——跟随孙立人将军缅甸抗日亲历记》等。 朱俊功 男,汉族,1917年5月生于滦县石郎庄村。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东抗日联军连长、支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东军区49团副团长、二团团长、410团团长。全国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公安总队副参谋长,荆州军分区司令员,孝感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先后获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周善芝 男,汉族,1917年6月22日生于滦县北高家庄。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1943年在丰滦迁联合县第四区任组宣委员和书记,1943年和1945年先后被送至冀东区党委党校和晋察冀边区党校学习。曾在热河省凌原县、义县任区党委书记、组织部长等职。1949年7月以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机械电机研究所、机械研究所、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东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任职。1973年调任赤峰制药厂党委副书记,1975年调任伊克昭盟喀喇沁旗平庄毛纺厂党委书记。1977年任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吴利仁 男,汉族,1923年5月生于滦县城内冯家胡同。岩石学家。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质系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9年毕业并考取本系研究生,1950年转为助教,1953年去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地质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他曾获两项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8篇和专著4部。他还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岩石学报》主编等。他的名字被载入《澳大利亚和远东名人录》、《国际传记辞典》等,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华 山 原名高连生,男,汉族,1923年9月生于滦县大高庄村。参加革命后,历任丰滦迁联合县四区助理、八路军12团游击第6大队文书、冀东迁滦卢基干支队书记兼副排长、冀东一区队5连政治指导员、14团政治处主任、冀东13旅供给处政委和78团政治处主任等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133师副师长、137师政委、46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6军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十一大”代表。 梁凯轩 男,汉族,1923年9月8日生于滦县西新庄营村。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队伍,历任班长、排长、干事等职。1957年入华中工学院学习,1962年毕业获本科文凭。转业后,先后任江西省机械厅副厅长,江西省计委、经委主任,南昌市委副书记,江西省副省长。 秦振安 男,汉族,1923年12月29日生于滦县安各庄。化学博士。1942年随着国民革命军援缅,1948年赴美,曾任美国德州休士顿市贝勒医学院讲师。先后发表专业论文14篇,后又主编了《中国皮影戏之主流——滦州影》,宣扬了中华民俗文化。 刘瑞兴 男,汉族,1924年8月生于滦县于家庄。1940年参加革命,初期在本村任青年主任、武装委员,后升任滦西县第一、三区青年主任、滦西县土改工作队长、滦西县武委会股长,离开原籍后曾任46军教导队中队长、湖南省衡阳市青工部长、总工会副主席、手工业局局长、工业部副部长、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党委书记,衡阳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政协主席等职。 石殿国 亦名刘保华,男,汉族,1924年9月22日生于滦县东赵庄子村。1939年参加抗日救国会,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心村报国会主任,青救会主任。1945年被派往边区学习,1946年负责迁西县的土改试点工作。1948年调任迁安县委宣传部长,负责组织“南下”工作团。到达广西后,任宾阳专署公安处治安科长。后曾任任林县公安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局科长,公安厅二处副处长,南宁地区公安处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等职。1990年获公安部一级警察金盾荣誉章。 王天仆 男,汉族,1924年11月2日生于滦县榛子镇。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62年发表了“积极推广利用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增加产量”论述,指出必须制出适合我国情况的杂交玉米种子。1963年任农业部在内蒙古试创玉米双杂交种的技术总指挥,主编了全国第一部《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资料》。1965年创造了适合我国农业体制的制种体制。1975年至1988年,在研究玉米杂交种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赖氨酸玉米育种试制成功。 秦 戈 原名杨荣厚,男,汉族,1925年生,滦县兴隆庄村人。1944年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工作。1946年到晋察冀城工部参加地下工作训练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训练班结业后,回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1949年12月任沈阳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教育系主任。1973年调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义和团运动史》、《海燕翱翔》等。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扩展版),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为什么没有张鹤鸣呢?

岩石学报官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均为EI收录期刊,但没有被SCI收录。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RMGE) 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为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三大期刊,而且JRMGE于2019年2月已经被SCI收录。

有《岩石力学学报》么?我只知道《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哦,它与《岩土工程学报》都为EI检索,且均不是SCI。。。。前者基本是关于岩的文章,后者岩、土皆有,侧重于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是岩土界的3大王牌期刊。据我投稿经验:录用难易程度《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本行业最权威的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是EI检索,但不属于SCI检索。两种学报各有所长,关键是根据自己需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