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电工技术杂志3月刊

发布时间:

电工技术杂志3月刊

电子技术最著名。

电工技术杂志(Electrotechnical Journal)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为电气行业综合性技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源刊。主要刊登电气技术理论、科技、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方面的文章及产品、技术信息,电气行业市场分析、预测等。 《电工技术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2015年第4期纸质版将在4月10日前后出版, 有关于电工方面的杂志:《中国电工》、《电工技术》、《电工材料》、《电工电气》、《电器应用》、《电气工程应用》、《电气自动化》等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电力工业领域学术期刊。

学报主要刊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及动力工程、电工电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总被下载7432106次,总被引44609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根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显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影响因子为,载文量为9976,被引量为296718,下载量为1128848。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为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第67名;电工技术(101种)第0名。

办刊历史

196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由旬刊变更为半月刊,每月5、20日出版。

2014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达19265次,在全国6000多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二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专业技术刊物.报道我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科技成果,包括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仪表,测试系统以及非电量测量的电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与专题评述,产品设计与分析,测量技术与方法,校验技术及设备,电路设计与应用,微机应用与接口,自动测控系统,非电测量与传感器,元器件及应用,自动测试技术与系统,产品信息等.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中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继承:《国外电工仪表》(1964-4967).电工技术学报双月刊ISSN1000-6753电工行业专业技术期刊.刊登电工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及论文.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信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工技术杂志月刊ISSN1001-7194电工专业科技刊物.主要刊登电工技术理论,科研设计,制造,测试,使用等方面的通用性科技文章.主要栏目有综述,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PLC应用,电网建设/改造,智能建筑,经验交流,产品介绍,信息与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工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电力电子技术双月刊ISSN1000-100X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科研,生产,教学成果,介绍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产品,报道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动态及产品市场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装置与应用,控制与测试,器件,综述,企业之窗等.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开发和设计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电力系统自动化半月刊ISSN1000-1026专业技术性刊物.旨在反映电力工业的科技成果,促进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分析所控制,电力市场,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发电厂自动控制,变电站自动化,计算机,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以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应用研究及成果,专题综述,新产品,现场运行与技术革新经验,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讲座,行业信息等.读者为电力行业从事科研设计,运行,试验,制造,管理与营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由:《技术通讯》与《技术情报》合并而成.电气传动双月刊ISSN1001-2095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电气传动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究动态,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经验,促进行业间科技交流.内容包括电气传动和自动化,低压配电,变流技术,总线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功率补偿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应用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综述和专论,交流传动,直流传动,计算机应用,微机及PLC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技术,设计计算,讲座,国外信息,企业之窗.读者对象为电气传动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设计和科研人员,管理和经销人员,技术部门的领导的及高级技术工人.电气自动化双月刊ISSN1000-3886专业技术性刊物.刊载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论文,设有控制理论应用,电气传动和自动控制,微电脑应用,模糊控制,网络与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仿真技术,PLC应用,实用电路,软开关及电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现场总线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综述,数据库设计,智能控制技术,CAD/CAM,经验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继承:《华东电气传动》(1978-4980).锅炉技术月刊ISSN1672-4763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锅炉技术(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科研成果,包括锅炉产品试验成果,运行经验总结,锅炉总体及零部件的设计理论,方法,结果和计算机程序,锅炉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厚壁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检验等.读者对象为锅炉工业技术人员和锅炉工程设计,制造,生产人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季刊ISSN1000-4874专业技术性期刊.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生力学和工程系等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加强水动力学领域各系统,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反应堆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与技术成果,学科介绍及研究简讯.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水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该刊B辑为英文版.部分继承:《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4-1989).水力发电月刊ISSN0559-9342专业技术性刊

瑞丽杂志2004年3月刊

美女,按照你的年龄就买时尚先锋吧~~~ 伊人风尚是给老女人看的,而且是有经济实力的老女人;服饰美容 相对还可以,但是如果你真的按照那个上边来搭配,真是效果回很一般哦,想想,如果有专业的化装石和摄影师给你拍照,你也回那么美的,无论你穿什么衣服!我也是一年年的买过来的老人了~ 其实真的觉得瑞丽一般般啦~当然就只是个人的意见了!我个人喜欢比较国际化的杂志啦,VOGOU啊, COSMO啊,还都可以了! 说实在话,不如上网去看看,看好莱乌的明星们怎么穿吧,那才是当下的时尚呢,而且投资小~~~

时尚先锋、服装美容

中国杂志,爱用日本模特,介绍的牌子基本都没处买,只能过眼瘾。

是日本瑞丽合办的!

电工技术杂志版

电工技术类刊物有:《华电技术》国家级

《电工技术学报》于1986年创刊,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月刊。《电工技术学报》是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电工技术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学位及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在《电工技术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被作为教授级职称评定和博士生答辩的参考之一;在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技术类项目申请时,在评审国家学位委员、评审电工技术类博士学位及博士生导师申请时,在《电工技术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也是重要的依据之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为全国一级学会,《电工技术学报》作为学会学术交流的窗口,在电工学术界、工程界、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电工技术学报》被美国Ei核心源收录,被苏联《文摘杂志》收录。《电工技术学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自创刊以来,《电工技术学报》始终站在中国电气工业发展的最前沿,及时报道中国电气工程领域在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注重内容的前瞻性、创新性、基础性、边缘性。为提升中国电气工业的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电工技术学报》编辑工作委员会60人,其中院士15人。

电工类实用杂志第一名

工程技术杂志2021年2月

膜科学杂志(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是一本由ELSEVIER出版的一本工程技术-高分子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工程技术-高分子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本刊已入选科学引文索引(SCI)、来源期刊,属于国际一流期刊。该刊创刊于1976年,出版周期Semimonthly。在2021年12月最新升级版中大类学科分区:工程技术 ,2021-2022年最新版WOS分区等级:Q1,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CiteScore指数,SJR指数。本刊非开放获取期刊。《膜科学杂志》为研究膜系统的学术和工业化学家、化学工程师、材料科学家和膜学家提供了一个焦点。

浙江工业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江苏理工学院代码是1146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江苏理工学院(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江苏理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学校前身是1984年创办的常州职业师范学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定名为江苏理工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

历史沿革

1984年5月18日,常州职业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次年9月,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开始招生。

1987年12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常州职业师范学院更名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1988年9月,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1年8月,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并入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2002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004年12月,江苏省常州会计学校并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012年9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2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4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46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180余人,聘请学术和产业界知名专家近90人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产业教授。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5人,获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以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150人次,拥有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项目、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项目(基地)20余项(个),国家级一流(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等省级及以上一流(品牌、特色)专业、一流(精品)课程、规划(重点)教材近120个(门、部)。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品牌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教育学、通信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设计学类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英语、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应用化学、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

获得荣誉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16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拥有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点1个,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常州市级科研机构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12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3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3月,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有馆舍面积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4500多席,馆藏图书万册,中外文现刊827种,中外文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万册,引进各类数据库32个,自建数据库7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等学科,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化工、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的馆藏特色;图书馆是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2月,江苏理工学院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美、英、加、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外籍教师百余名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浙江工业大学既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主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111计划”、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1953年7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据根据政务院“必须对中等技术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指示精神,发文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并选址杭州市建校,校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校园占地235亩,设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化学工厂机械装备等3个专业。三校合并后,有学生835名,19个班级(其中6个在温州)。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温州分校。

1953年9月10日,学校正式开学,14日举行开学典礼,是为校庆纪念日。

1954年暑假撤销温州分校,迁回杭州。

1958年,列为省管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58年6月,学校归属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校名改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当年招收专科生。

1960年2月,浙江省委决定在衢州城郊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并入,建立浙江化工学院,校址选在衢州城南石室公社(今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烂柯山下。

1960年2月22日破土动工,开始了第二个校园的建设。

1962年8月,校名改为浙江化工学院,同时撤消杭州分部,中专恢复杭州化工学校建制,改由浙江省化工厅领导。

1963年7月,浙江化工学院、杭州化工学校又同归化工部领导。化学工业部决定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与杭州化工学校共同使用文一路校舍,并负责领导杭州化工学校。

1965年11月,两校再次归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学院又迁回衢州原址办学。杭州化工学校仍留在杭州,由省化工厅领导。

1966-1976年期间文化大革命,其中1966-1970中断招生四年。

1970年7月27日,浙江省革委会决定撤销杭州化工学校,将学校(包括147名教职工及有关校产)并入浙江化工学院,人员与物资于当年11月起分批迁往衢州。

1978年5月12日,浙江省委下文创办浙江工学院,校址选在西湖区(现为下城区)上塘公社潮王、东新大,规划用地430亩,按3000名学生规模设计。同年7月29日,组建“浙江工学院筹建领导小组”。1979年4月4日破土动工。

1979年,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宁波市一所工科大专学校)创建;成立第二年,浙江省轻工业厅与宁波市政府协商,决定办一所以培养纺织工业技术人才为主的省属中专,在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址迁到江北区姚江边上。

1980年,浙江化工学院作为建校基础并入浙江工学院。

1980年8月4日,浙江工学院临时党委成立,确定了边基建、边迁校、边办学的方针。

1985年,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创办。

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始与祖籍嘉兴的台湾实业家张子良先生洽谈捐资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共建浙江工业大学之事。

1993年12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学校下设工商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3个学院;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1999年7月,省政府发文,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定名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学校决定在之江校区创办民办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2001年3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专题会议纪要,将省建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

2010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6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7年3月 ,浙江工业大学社会主义学院正式成立。7月,浙江工业大学签约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3125人,其中专任教师2277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8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7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05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浙江省特级专家9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另有独立学院1个,开设本科招生专业6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3个、11个省一流学科(A类)和7个省一流学科(B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省优势专业17个,省特色专业12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机械工程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重点学科:化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中药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结构工程、新闻传播学、桥梁与隧道工程、设计艺术学、食品科学、应用数学、刑法学、光学、教育技术学、化学生物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农药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省优势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应用物理学、工业设计、自动化、软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21年2月,学校建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1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2个(包括参建)、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

截至2021年2月,浙江工业大学共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

学校先后有4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2月,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图书已达1028万余册,中外期刊37174种。其中印刷型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印刷型期刊合订本万册,电子型期刊合订本万册,硕、博士论文万册。主要收藏中、英、德、法、日、俄等文种的专业文献,文献覆盖文、理、工、法、农、经济、管理、医药、教育等学科门类,尤其以化学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经贸管理等类文献最为丰富。被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授予“浙江省高校图书馆2013—2014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电工电能新技术杂志

是核心期刊。由于12版核心目录还没有真是下来,还去等待12版的结果。不过这个刊物不是核心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主编:林良真 《电工电能新技术》创刊于1982年,是综合性科技刊物,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新能源与新型发电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超导电工技术;高压及强脉冲放电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微细加工技术;电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在电工领域中的应用等。主要栏目有:论文报告;综述与述评;新技术应用;研究简报。 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国内外有关电工电能方面的科研成果,扩大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工电能新技术的发展。《电工电能新技术》已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A(INSPEC)及AJ收录,同时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hinaInfo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期刊。适合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刊名: 电工电能新技术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主办: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3076CN: 11-2283/TM邮发代号: 82-36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电工电能新技术创刊时间:198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SA 科学文摘(英)(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主管主办单位是国家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机构,刊物也肯定很不错

2014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还没有出版,目前还是以2011版为准 。《电工电能新技术》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2.电力系统自动化(半月刊)3.电工技术学报(月刊)4.电网技术(半月刊)5.电池(双月刊)6.电源技术(月刊)7.高电压技术(月刊)8.电工电能新技术(季刊)9.中国电力(月刊)10.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电力自动化设备(月刊)1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双月刊)13.电力电子技术(月刊)14.高压电器(双月刊)15.微特电机(月刊)16.电化学(季刊)17.电机与控制学报(双月刊)1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双月刊)19.变压器20.微电机(月刊)21.电气传动(月刊)22.磁性材料及器件(双月)23.电机与控制应用(月刊)24.华东电力(月刊)25.绝缘材料(双月刊)26.低压电器(半月刊)27.电瓷避雷器(双月刊)28.蓄电池(季刊)29.电气应用(半月刊)30.大电机技术(双月刊)31.电测与仪表(月刊)32.照明工程学报(季刊)供参考。

《电工电能新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 《电工电能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新型发电技术;大、中、小、微型电机技术;超导电工技术;高压及强脉冲放电技术;电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电力系统新技术;计算机在电工领域中的应用等。 已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SA(INSPEC)及AJ、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该刊平均 6 个月的审稿周期 ,无需审稿费可邮箱投稿或在线投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