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研究论文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满足生活的现状。能够保持一颗平衡的心态。能够阳光积极的面对生活。

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能够变的宁静。这样的生活才是对他最有利的。这样他的道心会更加完美。

阳明言工夫,要在“ 事上磨 ”,而主于“ 诚意 ”,亦曰“ 慎独 ”,亦曰“ 立志 ”,其实皆求能“诚意”耳。诚意之极,即是“ 知行合一 ”。“ 致良知 ”则即是“诚意”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就心学工夫,“事上磨”是主要,根本则在“诚意”。阳明心学内容丰富,诸如慎独、立志、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根本上说的其实都是诚意。 所以修习阳明心学,要抓住两大关键词——心能诚意,事上磨练。修心做事两不误,出世入世能兼得,这正是王阳明人生智慧的精髓所在。 诚意:向着身心中和 王阳明说:“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 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曾说,工夫的困难之处,全部在于格物致知上面,格物致知则是诚意的事情。 诚意之后,大体上,心也自然正了,身也自然修了。 但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在喜怒哀乐已发上用功,正心是在喜怒哀乐未发上用功;心正就是中,修身就是和。所以,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当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诚意。 这样就能够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或者喜怒哀乐发出来但符合礼仪,这就是“ 中和 ”。 特别是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诚意,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交往。同时,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办成事情,我们自己也要有诚意。 诚意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一种要求、一种期望,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期望。 事上磨:修炼强大内心 “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这是王阳明特别打动人的一句话。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这个在事上磨的功夫是很多人的瓶颈。 很多事情想想蛮好,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但往往最后却成了“心高命薄”“小姐心丫鬟命”。 问题是想的不去做,想做做不了,越做不了越想得多,最后只能靠想象抚慰自己了,把自己给打了个死结。 王阳明当年经常被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 王阳明用一句话就堵住了这些人的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一样只是坐在那里想;道理都在我心中,积极的心态就能成就大事。 后来,王阳明又提出“ 知行合一 ”——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做事中检验,只有做事才能证明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知而不能行,只是不知 ”。 最终又提出了“ 致良知 ”,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总之,王阳明主张,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入世做事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法门。 这是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 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通过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警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就能修得如如不动的强大内心。 在当今一切价值被货币化的商业社会,心为物役。无论是贫是富,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断追求更高、更强、更快、更多,如同与自己的影子赛跑,永无止境。 只有那些身心中和、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得以致远。 阳明心学告示世人,在红尘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诚意净心,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就能获得“ 动亦定,静亦定 ”的良知力量与智慧。

历史学家、哲学家在讲到王阳明的时候,对他总体上的一个评价就是历史上唯一“真三不朽”的人物,所谓的“三不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在生活上的王阳明也是“三不问、四不争”,也因为这样,在他的人生中获得的越多。

前无古人,后无来,心学之集大成者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幼年时的王阳明是一个很顽皮的人,对于读书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敢于一个人长途跋涉,去考察边关。和少数民族的青年一起骑马射箭。

在学习中的王阳明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和他的老师发生了一场对话,这场对话也决定了他未来的全部思想和生活道路的发展方向。

王阳明问他的老师:“人为什么要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他的老师回答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当然是为了做官 ”。王阳明反驳他老师说到:“这不是读书的头等大事,读书的头等大事是做圣人”。从这场简短但是彪悍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从小就立有大志。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在他十二岁立志“做圣人”到二十八岁,者十六年中,王阳明一直朝着他心中所期望的样子走去。

在这十六年中,他学习骑马射箭、研究当时所有能找到的兵书。

细致的研究朱熹的著作。当时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就在朱熹的著作中,王阳明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朱熹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可能存在问题。

朱熹特别强调格物致知,朱熹说过:“一草一木皆有至理”。王阳明就对着花花草草感受“至理”,最终王阳明也没有悟出什么大道来。

他认识到朱夫子的理论没有问题,错就错在实践上。因此王阳明深入研究佛学、道学,并且达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加上官场的不幸和生活上的压迫。让他产生了空前绝后的思想——“阳明思想”

生活上的王阳明三不问

1、不问结果

佛法中讲究“有因有果”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深入研究过佛法的王阳明当然懂得这一思想。

因此,在他生活中他从来不去过问事情的结果,他相信只要努力,事情的结果好坏都是早已注定,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一观点在其思想中包括他的人生历程中都十分明显。

他的思想主张“致良知”,即一个人要去掉心中的“杂念”,方能完善自我,拯救社会。

王阳明在生活中不去过分追问事情的结果就是因为他在做事时心中没有杂念,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心干实事,所以他才能“百战百胜”。

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他也是不追求结果的好与坏。十二岁开始梦想成为“圣人”,二十八岁才考取进士;考中进士后被安排监造亲王陵墓,依旧无怨无悔的完成任务;江西平叛成功,但是在朝廷屡遭诋毁,后被贬往广西。

这一例例事件,若让普通人遇上,追梦的心早已死亡。但是王阳明都一直砥砺前行,一直抛去心中的“杂念”。

2、不问人心

亚圣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却认为:“性本恶”。但是王阳明在生活中倡导“不问人性善恶”,他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都是旁人评价的,真正的人性是“吾性自足”的。

王阳明也曾经说过:“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他认为人心是复杂的,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不能给一个人的人性评定出“善恶”之分。

3、不问过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不同的经历。因此王阳明认为没有必要过多的研究过往人生的对与错,过多的研究讨论只会扰乱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徒添烦恼。

不如过好当下。这也是他所说的:“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在他完成他的思想之路上也是“莫问过往,只问前程”,一心只向前探索,深究佛法,道学,在这两块领域也算得上是有所成就,但是他没有迷失自己。最终他柔和众家之学,创造了他自己的阳明学派。

王阳明不争小利、不争口舌、不争虚名、不争先

1、不争小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于往”,这是众多人的真实写照,人生在世,只图碎银几两。王阳明与别人不同,他从不与人争利。

当时官场上贪污成风,作为官员的王阳明从来不会收受贿赂。因为他认为:“吾心自足,吾理自足”,他遵从他的内心想法,甩开一切影响他成就“圣人之学”的杂念,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

2、不争口舌

生活中的王阳明也不愿意和他人浪费口舌,这也和他的思想“致良知”有很大关系。

因为他认为旁人无法去评价一个的对与错,只要自己做到“心理合一”,对得起道德、对得起自己就行。与他们争辩,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3、不争虚名

说到王阳明不贪图虚名,就必须要讲到阳明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缺一不可”。这种思想在他的行为中就表现为王阳明爱干实事。

王阳明喜欢研究兵法,他细致研究了明朝所有能找到的兵书。但是他并不只会“纸上谈兵”,他还会用瓜子、核桃来演练阵法。

当他在王陵时,他对工匠们实行军事化管理,有时也要排兵布阵。王阳明在官场中也不图名利,即使在江西平叛有功也没有接受很多的赏赐。他心中只是希望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4、不争先

王阳明在生活中也不去争先出头,毕竟“枪打出头鸟”。在起考取进士期间,他在反复阅读朱熹著作时发现了朱熹有些观点存在错误,但是他都没有立即的提及出来。

因为他知道,提出朱熹的错误有什么用呢?不找到一种新的思想来对抗他,完全是没有用的。

就是这种念头下,王阳明潜心研究,深入思考,最终才有了阳明学说。

总结

王阳明的成功是必然的,他作为一名当时的“圣人”,他的生活态度也注定了他的成功。生活中的不问不争,使得王阳明能够潜心修学,最终也成就了阳明学派。

王阳明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沉住气、仔细思考,其实得到的往往更多。

研究王阳明的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道德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

国外研究王阳明的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道德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

王阳明心学研究经典论文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如下: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5、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6、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8、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9、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

10、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1、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12、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13、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14、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15、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看了很多答案。不是比较扯,就是瞎编故弄玄虚。接下来我将揭示心学的真正奥义。懂得人懂,不懂的人尽管点反对。另外睡前忍不住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莫怪。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废话需要你说么。别着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让你的心思幡然一震。「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解释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一心向善,就是圣人

王阳明论文素材

阳明先生的典故的确有很多,但不知你的作文是个什么主题?我记忆力不好,能想到的不是很多。历史上最著名的阳明先生的事例是“阳明格竹”,是阳明先生年轻时候,遵照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进行个人实践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然,格的结果,是毫无收获。证明了单纯的“格物”其实是格不出“理”的。这个例子为先生后期到了贵州当驿馆小吏最终参悟出“心学”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前面格竹子的失败,也就没有后面心学的诞生。阳明先生的第二个典型贡献就是平息明藩王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是他的心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检验,也是先生个人理想(他崇拜的是诸葛孔明)的实现。他的“知行合一”在这次评判中得到了检验。这也是他的“心学”大获光明的例子。并让先生与其他的大儒有了一个质的区别:其他的大儒多是纸上谈兵,有理论无实践,是纯粹的儒学学术大儒;而先生已经突破了这个境界,变成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内圣外王”的大儒。其他的事例我也知道的不多。工作太忙,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心学,甚至我还没有你了解的多呢。希望这些能帮助你。

我以前高考的时候经常用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阳明格物致知精神,就是课本里学过的那个格竹子格出来高深的道理的,就是他。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在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思想,最终龙场悟道(并且是在一个很破败的棺材里面哦!具体你可以百度),最终他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因此成为了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及思想家。这两个例子一个是语文书里面就能够找到的,还有一个是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记住的。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用。王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古人呢!祝你考试顺利~

良知是我们山上最微弱的力量,良知通常不出声,不大声喧哗,不指手画脚,更不盛气凌人。有关良知的 作文 怎么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良知的 作文素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良知作文素材一 教育 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 苏武牧羊19年,吞毡啮雪、历尽艰辛,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终成千古佳话。人民警察任长霞尽忠职守,最终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她的名字,将永远牢牢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是什么让他们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也要孤注一掷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知。因有良知,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有良知,于谦 呐喊“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因有良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随处凡尘,心境却高,操而能守,质朴情真。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之秋,官场腐败,民心不稳,作为读书人的代表陶渊明,却能处乱世而操守情,由于看不惯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返璞归真,恪守了中国 古代知识 分子的骨气和气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陶渊明能旁无他物,坚守情操,贵在心态平和,能心远地自偏。坚守良知,不为富贵所淫,实在是后世学习之楷模。一生贫穷的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归隐山田,其精神境界又是何等豁达。目视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超凡脱俗,身居庙堂之高而不思百姓之疾苦,读万卷书却不能为百姓而立言者,又是何其之多! 然而,当今社会,良知缺失,道德败坏之事亦是屡见不鲜。“范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不仅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良知的丧失!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最有名的当属“三鹿奶粉事件”了,只是因为这些假奶粉,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郭沫若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而现在,难道我们已经濒临“沦亡”了吗?不!我们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希望,让心中常存一分热情,让素养多留一分宽容,让记忆焕发一分快乐,让岁月留驻一些感叹! 良知作文素材二 有一贼大笑说自己没有良知,王阳明让他脱掉自己的裤子,他犹豫了,可见,这个贼也有良知。其实,每个人都有良知,即使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的内心也有良知。守住良知,世上的温暖多一分,阴暗少一分。(简括材料,提出观点) 良知即为人的良心,人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自省。一个人拥有良知并不代表不会犯错,在犯错后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也是良知。法律是有形的而良知是无形的,良知于无形中给我们的道德规范画上了一道底线。这份良知,这条道德底线,使我们明白应该做的是什么,不应该做的又是什么,使整个社会充满人情味。(定义“良知”是什么) 人人都有良知。荀子尊崇“性恶论”,而我更相信孟子的“性善论”。每个人生来便有良知,有怜悯之心,只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致使它们的标准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的良知被遮盖,所以他们会伤害别人,会犯罪,但这并不证明他们无药可救,当他们的良知被唤醒后,就会认识到自己极大的错误。被称为恶魔的药家鑫,撞倒张妙后还连带捅了她几刀,他的极端行为是失去良知的,在那一瞬间他只想到了自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恶魔”,在柴静的《看见》中,有着不同的样子。他关爱关爱小动物,不愿杀生,甚至在他被执行死刑前,有想捐献眼角膜帮助盲人的想法。由此可见,人人都有良知,那些失掉良知,犯罪的人,并不是一直没有良知,只是他们的良知暂时被遮盖起来,相信到了他们的触发点,他们的良知就会被重新拾回。小悦悦事件的十八个路人,漠视她的伤痛,无情地走过,但事后他们全部都站出来公开致歉。孟子曾说,舍生取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用在良知上又有何不可呢?(人人都有良知,但贤者勿丧耳) 守住良知,就是守住道德的最后一代防线,一旦防线被击破,道德就会崩塌。有良知,才有恻隐之心。希特勒失去了良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妄图成为世界霸主,杀人无数,麻木不仁。他是可怕的,亦是可悲的,后人记住的永远是被标上“恶魔”的希特勒。在浮躁不安的社会中,很多人迷惘不安,但愿大家守住心中的良知,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样,社会便会和睦些,美好些。(守住良知的意义) 在犯错时及时改正,在愤怒时保持冷静不要伤人,在法律面前公正守法,在道德面前无愧于心,这些都是一些关于良知的浅薄的见解,但谁能否定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呢?守住良知,就是守住内心的净土;守住良知,就是守住社会的安定!(如何做到守住良知) 良知作文素材三 发生在上海的特大火灾,由于伤亡者众多,引起了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两天,上海市民纷纷前往出事大楼的废墟下献花,或者向遇难者家属捐款捐物。上海的媒体也已公开发文,建议上海市政府设立公众哀悼日,以表达和寄托上海市民对罹难者的怀念和哀思。这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脉脉温情。 但是,在火灾初起之时,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它记录了火灾现场附近一幢大楼里的一群年轻白领面对火灾所作的议论。现代化的传播设备使全民都可成为记者,它的真实记录也使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一些人丑恶的一面。虽然视频上看不到这些年轻人的形象,但通过他们谈笑风生的话语,每一个善良的人的良知都被深深地刺痛了。视频时间不长,对话也只有寥寥数语,用的大都是上海的吴侬软语,我把它翻译成普通话,实录于下: 视频开始播出,远处的天空中飘出浓烟。女声甲(上海话):“哟,这个厉害了。”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这是什么楼啊?”女声甲(上海话):“这是哪里?”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这个不是那个花园吗?达安花园。对吗?”女声甲(上海话):“这个烧得厉害的,怎么爬上去啊?爬不上去。”男声(上海话):“爬不上去,这爬不上去的。哟,这个扎劲啊,居然被我看到了,扎劲啊!”女声甲(上海话):“烧得这么快啊!”女声乙(上海味的普通话):“送点烤鸭过去。”女声甲(上海话):“这个地方是什么路啦?”女声丙(上海话):“应该是江宁路吧?”一声电话铃响,视频结束。 这段视频中出现的“扎劲”一词,是上海方言词,意思是使人振奋,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来劲”。看到一场大火,那个“男声”居然会感到振奋,为自己目睹了火灾而感到庆幸。而那个说着带有上海味的普通话的“女声乙”,居然声称要“送点烤鸭过去”,说她幸灾乐祸也许有点言重,但说她怀着一种看西洋景的心态在观赏这场大火,却是恰如其分的。 为什么面对这样一场令人痛心的大火,一些同样是身处高楼中的年轻人会感到莫名的兴奋,以至于连呼“扎劲”?这场火灾初发时,也许他们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无法预知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高楼火灾的发生,意味着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威胁,这是常识。这段对话,表明这几个年轻人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缺乏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这几个年轻白领,当然不能代表整个上海年轻人群体的形象。但是,我们从中也可看出,由于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空白,为数不少的年轻人,他们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良知正在钙化。他们的心灵,已经被商业社会激烈的“丛林法则”所填充,他们也许掌握了现代的商业竞争技巧,他们也许都有不错的 职场 业绩,但是,他们只知道无限度地攫取利益,而不知道对他人谦让,已经没有了恻隐之心。那么,看到一场大火,只要与自己无关,出现“扎劲”的情绪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缺乏人文支撑的商业竞争已经使现实社会成为适者生存的“狼图腾”,难道我们就只能沿着这条不归路继续走下去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