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是几区

发布时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是几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6年版)分类表如下:快给我加分吧!!教育学 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全球教育展望 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发展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教育与经济 外国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材·教法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 开放教育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科学 外语电化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国远程教育 (上) 高教探索 江苏高教 现代大学教育 现代远距离教育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教育科研 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评论 教育信息化(学术版)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最著名的是

电子学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期刊定位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另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5、国家期刊奖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6、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刊于1984年9月,1988年由内部出版发行改为公开出版国内外发行(双月刊),2001年改双月刊为月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杂志社设在北京理工大学。杂志的首任主编为柯有安教授(1984-1989);第二任主编为朱鹤孙教授(1990-1994);第三任主编为王越教授(1994-2000);现任主编为匡镜明教授。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的名义代征文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对作者的来稿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凡收取论文审稿费或声称能帮助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刊发稿件的行为均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所为,特此声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审稿中

不算,教育机构有权决定自己的菜品标准西安交大博士毕业“门槛”风暴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们开学以来一直和学校进行着交涉,因为校方突然单方提高毕业要求让他们难以接受。今年7月13日,放暑假之际,一纸“西交研〖2002〗84号文件打破了博士生们平静的生活,毕业标准骤然升高。 交大过去的博士论文要求是: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和“用作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的中国科技期刊目录”上所列刊物一般被称为“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三篇,本人是第一、二作者。交大“交研〖1998〗91号”《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监督的若干规定》 新的要求是:在保留“三篇核心期刊论文”如上要求的基础上,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①一篇被SCI收录或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并被EI收录; ②两篇被EI、MI收录; ③一篇被EI、MI收录,另一篇未被SCI收录的国外英文正式期刊论文。以上是交大对理、工、医科博士的论文要求 注:SCI:美国《科学索引》,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评价体系。EI:美国《工程索引》,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 博士生:学校违约搞“大跃进” 从三篇“核心期刊”论文到至少一篇被SCI收录、或两篇被EI、MI收录,这个变化有多大﹖博士生们认为,这有点像搞“大跃进”。 据介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的几率约为15%,旧的要求是核心期刊发表三篇论文,以此计,要被EI收录两篇,可以说难度至少增加三四倍以上。 一些博士生认为,学校提高学术水平的动机是好的,但应循序渐进,不应这么急;最关键的是,对已入校的博士生,应按旧的要求,在已经上了一两年的情况下突然变更,这是一种违约行为。 许多博士生认为,当初报考交大博士时,毕业要求就是非常看重的因素。现在学校突然提高要求,有悖于教育界的通行做法。博士生们认为至少应按“老人老办法”施行。 他们认为提高毕业要求使博士生利益受损:很多人将不得不推迟毕业,在学校多呆一两年甚至更多时间。有时纯粹是浪费时间:有些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要被SCI、EI等收录,至少要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 “提高要求对学校无疑是好事;对博士生导师也是好事——可有更多的博士生更长时间给他们干活;对博士却不是好事:为一篇被收录的论文多花一两年时间,而论文被SCI、EI收录能力就一定强吗﹖未必。以前的博士生大多花三年多时间就拿到学位开始工作,我们却要多浪费这么多时间。”“新要求将减少我们工作和创业的时间,这个损失是巨大的。” 学校:为了提高学术水平 “博士是最终学位,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国家提出要把交大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不提高对博士生的要求是不行的。”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宋晓平教授认为提高博士毕业要求是大势所趋,是提高交大的学术水平的必然选择。 宋晓平教授认为以前三篇核心期刊论文的标准是太低了,不仅低于清华、北大,也低于实力不如交大的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的水平曾经并不如交大,在名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看着自己的博士要求比清华低,我们也心里难受”。 宋晓平说提高论文要求的另外原因是一些国内的“核心期刊”“水分”越来越大:一些期刊审稿不严,有的甚至搞有偿刊发,交钱就可以发表。 宋晓平说出台新要求前进行了两年的酝酿,“都是经过校学术委员会认真商讨的”。而且结合了交大的实际,“总的说来,交大的博导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培养出什么水平的博士,得参照我们的现实。”“这个标准所有导师都点头了,都说没问题,怎么到了博士生就有问题了﹖ “如果一些博士生说要求太高,那说明他们不合格,是该淘汰一部分博士生了。” 研究生院王铁军副院长讲,现在的博士生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专心科研,另一些人则热衷于兼职,打工,对科研课题草草应付。还有一些人见压力不大,大量时间忙于上网聊天、打游戏、交友等休闲娱乐活动上。有个别人甚至注册之后整学期不见人。“今年一个在职博士随兼职公司在陕南出差出了车祸,我们才知道了他的行踪。这名博士生就属于一年四季见不着人的情况。”因此他认为,加强对博士生的管理,提高毕业要求是合情合理而及时的。 焦点:学校是否违约﹖ 和宋晓平副院长所讲不同,对学校单方提高毕业要求持反对意见的是大部分博士生。 “反对提高要求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博士生们认为学校却将二者等同了,甚至得出“反对者就是劣等生”的偏执结论。 “现实的讲,博士生们在做课题的同时最希望的是:以最小的时间成本顺利取得学位。这在国际国内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交大如果落实新要求,势必延长很多博士生的毕业时间,影响到大多数博士生的切身利益。 最核心的问题是学校是否违约。博士生们认为入学之时的毕业要求是他们择校、择专业考虑的条件之一,具有协约性质,应和收费标准一样具有稳定性。“至少不能在我们这一届变。”“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教收费不能中途增高,对于事关博士生切身利益的论文标准,也应与收费一样,不能中途增高。”为此往届博士生坚持要求: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决不能搞“一刀切”。 对此,宋晓平认为不存在校方“违约”。“照此说的话,交大提高对教授的工作要求也是违约了﹖每年招本科生时也要把考试标准明示﹖” 博士生们不认同宋院长的观点。他们认为,博士生同校方的关系既不同于教授与学校的隶属、工作关系,也不同于本科生同学校的关系。博士生是高校重要的科研队伍,而且是无偿的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和学校应是合作、对等的关系。而对博士生最关键的就是顺利拿到学位,学校在关键问题上突然单方变更,大幅提高标准显失公平,而性属违约。 博士生企盼平等对话 博士生们认为校方的不当之处还在于根本没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单方提高标准。 他们认为,博士生与学校应是对等的关系,提高要求这么大的事,至少也应征求博士生的意见。 “院长一年只能见一两面,怎么能沟通﹖” “博士生和学校很不平等,校方不愿坐下来谈,你也没办法。” 大家很羡慕北大的博士生,上一次北大博士生和校方产生矛盾,学生去找,双方坐下来谈,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北大就是民主,我们呢﹖” 博士生们认为学校家长式的强硬做法很伤他们的感情,“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还要有大爱。我们希望在此事的解决中学校能体现出一点爱来。”编后:矛盾背后 为什么博士生宁愿在低要求下快点毕业而不愿多花时间提高学术水平﹖表面上看,是一些博士生有些急功近利,但深层的原因是:除了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重能力而不是重文凭的机制和风气外,博士生研究经费短缺,科研活动中权益缺失,生存状态拘谨是最重要的原因。 与发达国家博士生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可以独立开展课题不同,我国的博士生研究经费少得可怜,想独立获得研究项目几乎不可能,博士生严重依附于导师,受制于导师,往往受到严重的“剥削”。可想而知这一现实对博士生的创造热情是多么大的打击。“并不是大家不认真搞科研了,而是想早点毕业后在更好的条件下探索。” 同时,博士生的生存状况比较拘谨。交大今年“大幅”提高博士津贴:学校增260元,导师发260元,加上原国家补助260元,还有30元物价补助,博士生生活费有望达到810元。但博士生们反映的现实是:导师那260元,大部分博士生拿不到或拿不全,博士生又焉敢向导师索要或向学校反映﹖而学校发的260元,又要扣去100元住宿费,最终,大多数博士生的全部津贴也就五六百元,这在伙食费高涨的今天吃饭都得省着。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能不期望早点毕业吗﹖ “大部分博士生都近30岁了,再也耗不起了。”“现在论文发表后等到被EI收录,往往得一年时间,一年啊,对于我们这些年近30还没开始工作的博士生说,等于杀人啊”我们有理由理解甚至同情这些博士生。博士生取得学位前确实容易被大量浪费时间,如何让博士生的学习、研究、考评更高效,是博士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大追求教育品质是值得肯定的,但要解决中国学生创新、探索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博士学术质量的问题,还得从整个教育阶段抓起,从基础教育、本科教育抓起。我们希望交大专注于研究生培养的同时,也能大力提高扩招后的本科生质量。 交大博士“出”的门槛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低水平扩张后追求品质的矛盾体现(在此的“低水平扩张”就整个高等教育而言,无意贬损交大),提高“出”的门槛,对我国大学教育沿袭已久的“混文凭”现象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交大这几届博士生“不幸”遭遇这一“过渡历史时期”,希望校方能真正以人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妥善解决矛盾。 但最终解决此类矛盾,需要变革现有的博士培养体制:增强博士生的主体地位,改善现在依附、受制于导师的状况,使博士生在科研项目的申请、科研经费的申取中有更多的独立性、更多的机会,在与导师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权益。惟有此,才能保护、促进博士生专心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宏观上扭转宁愿低标准早毕业的局势,促进博士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杂志社设在北京理工大学。杂志的现任主编为匡镜明教授。

教育核心期刊有很多,现在我来汇总一下教育方面可以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科技通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商业经济研究》 《人民论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财会通讯》 《学术探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双核心《外语学刊》 《出版广角》 《文艺争鸣》《人民论坛》 《法学论坛》 《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经济纵横》 《心理发展与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我公派联合培养外概家要支付十几万(包括费往返机票)且我外校免我全部费情况公派读博费加费每要十几二十万民币博士少三自算知道且关键于违约金钱问题行前议候留基金委说违约要追究内担保责任 我觉家钱培养我容易真想按合约服务两再吧

教育与教学研究是什么期刊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由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自治区主管,新疆民族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所、自治区主办,知识力量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教学类学术期刊。并具有ISSN/CN标准刊号【CN:65-1805/Z】,【ISSN:1618-2616】 。本刊是全国性教育资讯的发布平台,是全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互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切磋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载体,同时也是在校大学专本科生、硕博士生发表毕业论文的重要园地。 而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教学与研究是正规期刊。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经典著作研读、哲学问题探索、政治经济学前沿。

教学与研究讲解

教学与研究主要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经典著作研读、哲学问题探索、政治经济学前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与世界、西方思潮评介、研究述评、教学难点解析、动态,信息等栏目。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不是核心期刊,据说《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 《知识-力量》的学术版期刊CN号:65-1085/Z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在新闻出版总署上查不到,非法刊物,更不可能是核心期刊了。

环境科学研究期刊是几区

3区。根据查询知乎得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3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类科技期刊。

生态学报在SCI“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大类中为1区,在“Ecology生态学”小类中为2区。

期刊分区(Journal Ranking,也称期刊分级)是指期刊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区,通过分区实现对同一学科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目前,我国境内主流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的“Journal Ranking”,即俗称的“JCR分区”;

另一种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科院“期刊分区表”。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科睿唯安SCIE和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分区查找方法可以通过本单位订购的分区表查询或微信小程序查询。

sci几区划分方法如下:

sci 一区、二区 、三区、四区指的是SCI论文分区,SCI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简称汤森路透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汤森路透分区。

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

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

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