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要5个体系。1、序言:硕士毕业论文的序言主要是表明进行该项研究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对于该项研究的研究状况,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框架结构。在语言上表达上应该简明清晰,加深印象与结论相呼应。一般而言,序言部分就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对研究专业的了解程度。2、相关知识背景的阐述:当硕士毕业论文涉及其他学科或者专业的知识,需要在论文开始之前预先做介绍。介绍背景知识时,需要通过数据、性能做重点介绍。同时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两者尽量结合在一起,做到合理自然。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这部分是重点,论文需要将研究内容阐述清楚,可能会分为2~3个章节,划分章节时,根据研究工作性质来定,最好根据模块来划分,模块的划分可以按任务划分,可以按性质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划分。在介绍自己研究工作过程中,有的部分是利用现成技术和结果的,有的是自己设计、推导或创造的,一定要描述清楚。不少论文对这一部分介绍的很详细,分不清那些工作是作者做的,那些工作是引用他人的。也看不出来特色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该细的部分粗略带过,该简要的地方太过冗长。同样,章节不能多于4个,否则造成硕士毕业论文论点太分散,并且自身的工作量也太大,不太可能在一年内完成。4、验证结果:硕士毕业论文在做课题时要结合实际(纯理论研究除外),最好能完整的参与课题的全过程,所以最后的结果应和实际对比,接受实际检验,要通过对比数据说明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充实的实验验证数据无疑增加了论文的价值,也可给读者提供应用的范例。在这一部分应该有分析和结论,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探讨的过程。目前,许多研究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用来模拟、仿真、或数据处理等。所以,验证系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5、结论部分:对硕士毕业论文起总结作用,通过阅读全文,论文的答题就内容就呈现出来了,最后进行收尾,所以,要将主要内容再提纲携领的复述一下,特别要注明论文的创新点。同时,要自己指出研究工作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实际上,专家在阅读完论文后,可能已经在脑子里对论文的内容、意义、价值、不足有了基本的印象,通过作者自己的叙述,说明作者对本研究工作还是比较透彻的,成绩和不足是心中有数的。另外,结尾部分和序言部分应该有一定的对应性,作者对结尾部分也应充分重视。
4月底或5月初。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时间:4月底或5月初。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研究生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
论文绪论跟摘要有什么区别 绪论是论文的开篇,要讲别人做了什么事情,用了什么方法,凝练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而摘要是整篇的论文归纳总结,是讲自己怎么做的,做了什么,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得到了什么结论等等。 论文绪论怎么写?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等。 (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重要?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珐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样组织的?) 论文的绪论是什么 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有所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此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此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此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毕业论文的引言是什么意思?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饥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发表吧 毕业论文的绪论里都需要包括什么??? 可以不写绪论 绪论是什么,在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中起什么作用?)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弧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自己在看看吧,多去别人的论文里面看看,会有所收获的,要给我加分哦 硕士论文绪论写什么呢? 绪论对于硕士学位论文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而言, 绪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选题的意义写作的要求是:2、问题得是某种矛盾,而不是一个现象。现象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须得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隐藏的顶盾。3、问题得是法律问题,不能是其他学科或领域的问题。4、如果可能, 论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二、研究的范围三、研究的方法大多数硕士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运用规范分析法已属不易,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作者进行实证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占有已有的资料,也能够写出很好的论文来。 比较研究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其他方法根据作者的能力选用。四、研究的思路和进路或技术路线本部分不是必须的, 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综上,问题最重要,一篇论文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楚。 如何写好绪论?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之「绪论」 (一)关于学位论文之「绪论」,大致上有四个重点,必须先厘清,并好好掌握。 1.问题提出: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2.文献评论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4.论文重点说明 (二)关于「绪论」之写作,吾人所必须掌握的前述四个重点,就是在进行研究计画书撰写时之四大重点。 1.问题提出: 吾人在进行研究计划书之撰写时,就必须对「问题提出」部份特别予以重视,并将它「说清楚,讲明白」,惟有自己先搞清楚自己所欲研究的主题与相关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谈论其它问题。 2.文献评论: 针对自己所欲研究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在古今中外既存的研究文献上,先了解和蒐集既有的研究成果为何?经过一定之处理步骤:概观(归类)、摘要、批判、建议,然后找出其优缺点,同时针对其所采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予以批判,进而提出作者个人针对自己探讨此一主题和相关问题时,应采取何种研究途径与方法较为妥适,以超越他人。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此三者是具有密切相关的三种不同东西,必须分辨清楚,同时考量,此三者可视为学位论文的核心或心脏地带,因而一篇学位论文的成败,可以说是系于作者个人对此三者之功力与作法。若处理得宜,则学位论文约有70~80分;若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学位论文常被视为不入流,无法达到最低标准70分。由此可见,吾人在处理学位论文时,对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研究方法等三者,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4.论文重点说明: 在说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之后,作者宜根据自己所提出的研究架构作适当的布局,特别是在说明相关之理论与发展史后,必须再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其主体之重点,究竟可分成几部份,他们分别在研究架构上各处于何种区块,吾人可依序分章提出探讨。换言,论文的主要章节说明与架构密切相关,且是根据作者自己所提出之架构开展出来的。一个研究架构大致上可分为几个区块,一个章节对应一个区块,由此可见,主要章节说明与研究架构密不可分,唯有先绘制好妥善的研究架构图,始能简单扼要地做好论文重点说明。 (三)关于「问题提出」 1.要扣紧研究主题,然后提出相关问题是什么?有几个?分别为何? 2.要有问题意识,整篇论文之「问题提出」,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并针对作者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思考。 3.关于「问题提出」 (1)研究动机与问题界定——所谓问题之界定,指问题背景、问题内涵(欲解决何种问题)、研究范围等。 (2)研究目的、意义、重要性与价值。 (3)关于「研究限制」方面,可在此先提出,但更好的做法是最后在结论中才提出。 (4)关于「研究假设」是否有?若该论文有「研究假设」,如何陈述,必须先搞清楚研究假设之定义后,然后审慎处理之。 (5)论文写作的六个主轴(5WIH) (事象)何事 (时间)何时 (空间)何地 (人物)何人 (理由)为何 (经过、手段)如何 这六个主轴,最值得处理的为What、Why、How的问题,颇值吾人循此三主轴之一,好好思考。 (6)简言之,关于「问题提出」,就是要扣紧主题,且要有浓烈的「问题意识」,进而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掌握住重点,简 单扼要地「说清楚,讲明白」,以利自己和他人一开始就知道作者到底要探讨何问题,解决何问题。 (四)关于「文献评论」 1.文献评...... 毕业论文里,开头写引言,之后还能有绪论吗 你说的这样不是规范的 规范的是: 先引言 然后是关键词 内容 最后还有就是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绪论写什么呢? 开始写论文了,其实以前也整理过一些资料,拿出来把研究背景琢磨了一下,但是论文要有绪论的,但是绪论写什么内容呢? 不置可否?! 上网查询? 绪论对于硕士学位论文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而言, 绪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选题的意义 该部分要写的内容是本文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危害或后果。也就是说作者发现了一个必须要研究解决的真问题。 写作的要求是: 1、问题要明确,不能太宽泛,没有边,比如一篇环境法的硕士论文不能上来就说环境问题如何严重等等。因为环境问题严重虽然是问题,但太大。 2、问题得是某种矛盾,而不是一个现象。现象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须得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隐藏的矛盾。 3、问题得是法律问题,不能是其他学科或领域的问题。 4、如果可能, 论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二、研究的范围 也就是说本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前述问题, 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留待解决等。其中可能还得界定相应的概念。三、研究的方法 大多数硕士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运用规范分析法已属不易,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作者进行实证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占有已有的资料,也能够写出很好的论文来。 比较研究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其他方法根据作者的能力选用。四、研究的思路和进路或技术路线 本部分不是必须的, 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 综上,问题最重要,一篇论文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楚。
绪论一般和摘要差不多,但是重点在写作的意图和缘由,有引出正文的功效。结构一般如下:1、写作的意图、缘由2、论文大致研究内容3、主要的方法、措施4、简单的研究结论 假如引言在论文内部的话,可以只写意图和缘由,另外再写一下目前该研究领域现状,为何再次研究等等,一段文字就够了,主要就是引出下面的内容,有点像一本书的“序”。绪论对于硕士学位论文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而言,绪论应该包括一下内容:一、选题的意义该部分要写的内容是本文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危害或后果。也就是说作者发现了一个必得要研究解决的真问题。写作的要求是:1、问题要明确,不能太宽泛,没有边,比如一篇环境法的硕士论文不能上来就说环境问题如何严重等等。因为环境问题严重虽然是问题,但太大。2、问题得是某种的矛盾,而不是一个现象。现象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须得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隐藏的矛盾。3、问题得是法律问题,不能是其他学科或领域的问题。4、如果可能,论证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二、研究的范围也就是说本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前述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留待解决等。其中可能还得界定相应的概念。三、研究的方法大多数硕士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运用规范分析法已属不易,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作者进行实证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占有已有的资料,也能够写出很好的论文来。比较研究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其他方法根据作者的能力选用。四、研究的思路和进路或技术路线本部分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综上,问题最重要,一篇论文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楚
硕士论文绪论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写作:要写好“绪论”这一章,第一要务是做好文献搜索、收集和研究。有了文献工作扎实的基础,就有了对课题的清楚了解,就有了追赶课题最高水平的明确目标,就可以掌握开展研究的各种工具和手段。从本质上说,第1章是作者文献工作的成果。也就是说,第1章也是研究,不研究完不成第1章的写作。文献工作的任务,一是为了清楚地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二是为了调查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本课题的当前水平,三是了为决定博士论文研究中需要展开的内容和执行的研究。与此相应,博士论文的第1章,一要写好研究背景和意义,二要写好课题的历史和现状,三要说明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此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此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此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毕业论文的绪论里都需要包括什么??? 可以不写绪论 毕业论文绪论要写什么内容? 绪论对于硕士学位论文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个关键点。一般而言, 绪论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一、选题的意义 该部分要写的内容是本文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危害或后果。也就是说作者发现了一个必激要研究解决的真问题。写作的要求是: 1、问题要明确,不能太宽泛,没有边,比如一篇环境法的硕士论文不能上来就说环境问题如何严重等等。因为环境问题严重虽然是问题,但太大。 2、问题得是某种的矛盾,而不是一个现象。现象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须得分析出现象背后的隐藏的矛盾。 3、问题得是法律问题,不能是其他学科或领域的问题。 4、如果可能, 论证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 二、研究的范围 也就是说本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前述问题, 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留待解决等。其中可能还得界定相应的概念。 三、研究的方法 大多数硕士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运用规范分析法已属不易,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作者进行实证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占有已有的资料,也能够写出很好的论文来。 比较研究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其他方法根据作者的能力选用。 四、研究的思路和进路或技术路线 本部分不是必须的, 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 综上,问题最重要,一篇论文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楚。 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一般写些什么 背景放在第一节写吗 硕士论文第一章是绪论。 绪论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你所研究课题的基本介绍,文献的研究进展以及你的课题开展原因、结果及创新点。 绪论是什么,在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中起什么作用?)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弧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自己在看看吧,多去别人的论文里面看看,会有所收获的,要给我加分哦 论文的第一章绪论需要有本章小结吗 不需要啊,一般没要求 论文绪论怎么写?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等。 (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重要?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珐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样组织的?) 毕业论文里,开头写引言,之后还能有绪论吗 你说的这样不是规范的 规范的是: 先引言 然后是关键词 内容 最后还有就是参考文献 前言和绪论有什么区别?可以同时存在吗? 二者可以都有的。以学术论文为例: 前言是刊在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可以由编写者自撰,也可以由他人撰写。 而绪论是在正文中,作为第一章开始的。用来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哗方面有所创新(或有所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 毕业论文绪论怎么写 恩恩很简单.
硕士学术论文由于学校不同,具体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封皮(每个学校都不一样)2.中英文摘要(主要写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结果)3.目录(写完主要内容后自动生成)4.主要内容(第一章一般写绪论就是研究背景,一般第二三四章写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写结论,第六章写展望)4.参考文献5.致谢6.附录(主要写没有写到主要内容里的图或者表,如果没有也可以不写)。具体要求应该参考每个学校教务处的论文格式要求。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提纲时最好仔细地琢磨一下论文的概要,方便论文工作的进行。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16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选题背景 9
研究目的 9-10
研究意义 10
文献综述 10-14
关于舞弊的动因 10-11
针对舞弊的审计方法 11-12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 12-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6-21
舞弊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9
舞弊动因理论 19-21
3 案例描述 21-30
案例背景 21-23
证券市场背景 21-22
新大地企业概况 22-23
新大地财务舞弊过程 23-28
虚增收入 23-25
虚减成本 25
虚增资产 25-26
隐瞒关联方交易 26-28
新大地的舞弊后果 28-30
4 案例分析 30-42
舞弊动因分析 30-34
压力 30-32
机会 32-33
借口 33-34
CPA 审计失败分析 34-42
独立性缺失 34-35
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35-36
未充分执行分析性复核 36-40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40-42
5 案例结论及对策 42-48
结论 42
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42-44
减轻舞弊的压力 42-43
减少舞弊的机会 43-44
减少舞弊的'借口 44
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 44-48
改进审计独立性 44-45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 45-46
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46
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46
执行风险导向审计 46-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53
后记 53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3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13-18
第三节 理论基础 18-23
第四节 文献综述 23-29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9-32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2-46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 35-4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反思 43-46
第三章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46-72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 46-59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59-66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观 66-72
第四章 S、A的职业生涯成长故事叙说 72-86
第一节 S辅导员:从单纯到成熟的职业历程 72-78
第二节 A辅导员:从茫然到专业的转变 78-86
第五章 研究体验 86-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86-91
第二节 研究反思 91-93
附录 93-97
附录1 受访邀请函 93-94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94-96
附录3 辅导员访谈提纲 96-97
参考文献 97-101
致谢 101-102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9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7-8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8-9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0
选题的理论意义 9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选题的基本内容 10-12
主要思想 10-11
重点和难点 11
创新或特色 11-12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5
研究思路 12
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实证研究的基本情况 15-27
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5-16
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 15-16
信度和效度的质量控制 16
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16-17
高校类型 16-17
专业类型 17
年级 17
性别 17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17-27
系统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参加情况 17-19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 19-20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20-21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选择 21-25
了解《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的途径 25-27
第三章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7-43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分析 27-32
我国《食品安全法》施行时间 27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7-28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28
废除免检制度 28-29
十倍赔偿制度 29
有机食品的相关说法 29-30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30
我国新版QS标志的中文标注 30-3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31-32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分析 32-37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的查看情况 32
购买保质期内食品最关注的方面 32-33
对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处理方式 33-34
最放心的食品 34-35
维权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5
开设《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35-36
参加《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 36
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 36
护法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6-37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分析 37-38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 37-38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得分 38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得分 38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3
高校类型 38-39
专业类型 39
年级 39-40
性别 40-4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43-49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 43-44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不容乐观 43
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差异会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43-44
髙校学生具有提髙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愿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44
提高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对策建议 44-49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稳步推进高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44-45
充分考虑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45-46
结合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46-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一: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54-57
附录二:问卷评分标准 57-58
附录三:关于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访谈提纲 58-59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9
华东师范大学好像比较严格,3-5万字吧这方面的论文在 轻风论文网很多的哦,你可以参考下,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 咨询下他们的在线辅导老师,我之前也是求助他们帮忙的,很快就给我了,当时还是 轻风论文的王老师帮忙的,态度不错,呵呵,相对于一些小机构和个人要靠谱的多这里还有些资料,你 参考下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本研究指出教育对个体与社会 发展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也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既具有 正向功能也有负向 功能。何以证明教育 负功能的存在,教育负功能的成因如何,又 该如何去避免教育的负功能。这些正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研究大体上 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文献综述与概念的界定。通过梳理中外学者 关于教育负功能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教育 负功能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一致:认为所谓负功能就是“构成某一社会系统的要素对系 统的维持和 发展所产生的‘损害’性的作用和影响”,包括 “对社会和人的发展 的消极作用 ”。据此,所谓教育负功能就是教育 对社会及个体发展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教育负 功能的主要类型包括教育的社会负功能和 教育的个体负功能。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教育的社会负功能及其 防治策略。本研究通过将社 会大系 统分解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四个子系统,然后分别 探讨教育对这四个子系统的消 极影响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首先,通过英国历 史上的“公学”和我国现实中的大学生“政治冷漠症”证明了教育存在政治负功能, 并指出缺乏教育 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是导致 教育政治负 功能的根本原因,要规避教育的负向政治功能必须不断 推进教育的民主化。其次,通过20世 纪60年代的 “世界教育危机”和我国现实农村中的“教育与经济的反 比原理”证明了教育经济负功 能的存在这篇文章就有4W字哦有什么不明白的上 轻风论文网看看吧
摘要:中西方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众人皆知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想从中西方教育在学生、老师、教学方法及测试形式这几方面的具体差异,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对比找出各自教育的优势及劣势。关键词:东西方 教育 差异 文化 正文: 一、学生 中国的学生大部分被父母教育的是要具有勤劳的品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谋一份出路,才不至于像父母那么幸苦。而西方家长教育孩子们要重视探索的过程,不强烈反对他们玩游戏,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们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数学,以及锻炼他们的抗挫力。 所以长此以往,中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具有竞争意识,顺从父母的要求,认真听课,但听不懂时却很少发问,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抄写背诵。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发达地区的学校已经好很多了,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家长往往会像西方家长一样注意培养孩子们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不是像一块木头一样一个劲地去接受新知识却毫无反应,会注意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如社交能力、抗挫能力、创新能力。 家长是孩子看世界的窗户,家长的见识,往往会影响孩子们对世界的看法,但这影响还是可以被大的文化环境所改变的。二、老师 中国的教师强调对学生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听话、努力学习,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西方则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学生的环境比较自由、宽松,强调顺其自然的发展,师生关系甚至包含着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就是大家商量着办,学生的意见也算数。三、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 中国课堂以老师为主,由于一般课堂的节奏都比较紧凑,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一点主要是由于中国教学大纲内容深,技巧性强导致的。相反西方教学的课堂则显得轻松,首先是因为西方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普遍小于中国。具体人数一定是课程不同、地区不同也有所差异的,但是较少的学生意味着学生可以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中国教学课堂里,主角是老师,而西方教学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同样重要,甚至学生会在课堂里起到更加主导的作用。2.高效性 中国教育的高效性要高于西方,首先从教材的高度统一上来看。中国高中生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全国统一的教材,而这份教材历经了多次专家修改已经显得非常严谨、科学了。而西方教育,拿美国为例,不论是IB、SAT还是AP都绝不止一本教材,特别是IB Princeton、Cambridge、Pearson等等都有出版其教材。而这些教材有的是由一个人独自编写的,有的是统一编写的,但是这些都不如中国的教材集思广益、引经据典,毕竟全中国就这么一种教材。西方的教材的多样性导致其良莠不齐,最终导致整体教育的高效性降低。 3.技巧性 中国理科基础教育是全球出了名的难,具体难在技巧性和多变性上。理科中有这样的一类综合性题目,这样的一道题目往往可以将你初中或者高中所学的所有重要知识点糅在一起,再加上各种七十二变变换的难度蹭蹭蹭地往上窜。亦或者编来各种有着美丽的巧合、充满想象力的问题仅仅为了将两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而这样的题目在西方教育中不太常见。四、总结 中国的教育比较死板,限制了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力,但却在某些程度来说激发了孩子们自律的潜力,使其更加专心地从事一件事,但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们必定会丧失一定的生活能力,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享受乐趣,这也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智商高情商低、高分低能的现象。 西方的教育比较灵活,小学中学的课程比较广泛,是顺应孩子们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的一些能力在课堂得到提升,他们更加重视孩子们小时候的素质发展而不是以成绩论英雄,而大学才是西方学子真正开始疯狂学习的地方,这时候的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我看来,让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并不等于使他完全丧失了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而恰恰提高了他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因为让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能让他的心底有自信,对未来有安全感,使其综合能力发展更为全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心底有他喜欢的的运动,所以他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他有他喜欢的作者,精神世界必然是充实的;他能很坚定地向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9页 2)《中西方课堂教学差异的文化根源》,王宏霞,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3)《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思考》,许黄裳著,广西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实物期权属于运筹学吗,2015年2月27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在中国农业银行IT项目投资中的一个应用 姓名:郭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 指导教师:吴臻...
实物期权可以被视为运筹学的一个应用,因为它涉及到有关决策的数学分析。实物期权的决策者需要根据期权价格、期权收益率和市场条件来评估期权的价值,并采取适当的投资策略,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实物期权的决策需要考虑和分析复杂的数学模型,以便对不同的期权组合进行优化,这正是运筹学的核心内容。
一、起诉犹豫制度概述起诉犹豫制度又叫暂缓起诉制度,源于德国,故明白何谓暂缓起诉,也就明白了何谓起诉犹豫。何谓暂缓起诉呢?对此,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其中有学者认为:“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官,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性质、年龄、处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犯罪后的表现等情况,依法认为没有必要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做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①];有的则认为:“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于某些已经达到提起公诉标准的犯罪行为,基于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状况、犯罪轻重,犯罪情节及社会公共利益等综合因素的考虑,设立一定期限的考察期,暂时不提起公诉,在考察期间届满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悔过表现等情况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诉讼制度”。[②]我国台湾学者林钮熊教授则认为:“所谓的缓起诉,一言以蔽之,就是暂缓起诉之处分,或者说是一种附条件的便宜不起诉处分。”[③]笔者赞同林钮熊教授的观点,认为暂缓起诉制度就是一种附条件的便宜不起诉处分。对符合适用暂缓起诉的嫌疑人,检察机关规定一个暂缓起诉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如果嫌疑犯履行了特定的义务,则不对其提起诉讼;如果嫌疑犯在暂缓起诉期间内没有履行特定义务,则对其提起公诉。由此可见,起诉犹豫制度,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暂缓起诉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嫌疑犯最后是否会被提起公诉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如果嫌疑犯在暂缓起诉期间内能履行特定的义务,则期限一过即最终确定不起诉,反之则须提起公诉。二是暂缓起诉有一个暂缓期间,并且在这个期间内必须履行特定的义务。这是暂缓起诉制度不同于绝对不起诉制度、相对不起诉制度与存疑不起诉制度之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起诉犹豫制度,笔者认为应该弄明白相对不起诉制度与起诉犹豫制度的关系。我国的不起诉包括三种形式: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而做出的不起诉属于绝对不起诉;因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依法不需要判刑的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不起诉属相对不起诉;因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起诉属于存疑不起诉。对于绝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与起诉犹豫的较易区分,但相对不起诉与起诉犹豫则易于混淆。具体来讲,对嫌疑犯作出起诉犹豫的决定后,检察机关必须为嫌疑犯规定一个暂缓起诉期限,并责令其在特定时间内履行特定义务,期限过后,如果嫌疑犯没有履行特定义务,则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在实行相对不起诉的国家里,一旦对嫌疑犯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则嫌疑犯业已被确定为不提起诉讼的对象,没有暂缓期限,也没有付条件。二、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在日本,起诉犹豫制度指检察机关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的性质、年龄、处境、危害程度、犯罪情节及犯罪后的表现情况,依法认为没有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作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④]起诉犹豫制度在日本得到广泛使用,据统计:“近几年,暂缓起诉占全部不起诉案件的90%左右,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5一30%左右。1994年,日本检察厅办理案件2126988件,其中不起诉案件为658163,占全部案件的,暂缓起诉案件621463件,占全部案件的,占全部不起诉案件的。日本暂缓起诉制度的效果也十分显著:1980年被检察官裁量不起诉的人员在3年内重新犯罪率为,而同期被判处缓刑及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分别是和”。[⑤](一)日本起诉犹豫制度之适用条件在日本,检察机关作出起诉犹豫决定必须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犯罪人的因素,包括犯罪行为人的性格、年龄和所处环境。二是犯罪因素,包括犯罪的轻重,犯罪的情节(如动机、方法、手段、与被害人的关系),社会对该犯罪的关注程度,对社会的影响,暂缓起诉后是否会形成模仿同类犯罪的导向等。三是犯罪后的因素,包括:犯罪人有无反省举动、谢罪和回归社会的努力,有无逃亡或毁灭、隐藏证据的行为,有无实行保护观察的监督及保护的可能;对被害人有无赔偿被害人损失,争取被害人谅解的举措,有无被害人提出的减免刑事责任的要求等。[⑥]由上可见,检察机关适用起诉犹豫制度是,既要考虑嫌疑人的个人情况,也要考虑嫌疑人所犯之罪,以及犯罪的情节,诸如动机、方法、手段等,还要考虑嫌疑人犯罪后的因素,诸如犯罪人有无反省举动、谢罪和回归社会的努力,有无逃亡或毁灭、隐藏证据的行为等。可见,一个小小起诉犹豫制度却体现了现代刑罚的一般预防理论与教育刑罚理论。(二)日本起诉犹豫制度之适用对象在日本,检察机关只能对以下几类人作出起诉犹豫的决定:少年或者老年的嫌疑人中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的偶犯嫌疑人;对犯罪后果采取了弥补或者悔改措施的嫌疑人;适用暂缓起诉更有利于使之改邪归正,回归社会的犯罪嫌疑人。[⑦]可见,起诉犹豫制度一般适用于轻微的刑事犯罪,而对于那些较为严重的犯罪,一般是不能适用起诉犹豫制度的,例如暂缓起诉原则上不适用于杀人、强奸、放火、投毒等严重危害社会的凶恶犯案件。此外,日本的起诉犹豫制不适用于不满20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日本《少年法》规定:对于应处死刑,徒刑或者监禁的2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检察官只能做出两种决定,一是起诉,二是退回家庭法庭。注释:[①]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223页。[②]韩超:《暂缓起诉制度初探》,载樊崇义主编《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4页。版,第644页。[③]林怪熊:《刑事诉讼法》(下册),台清国家图书馆2003年版,第70页。[④]王芹:《暂缓起诉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20日,第12页。[⑤]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⑥]王芹:《暂缓起诉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20日,第12页。[⑦]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23—224页。作者单位:江西德兴市人民法院
具体一点说就像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中提到的,神也就是“气韵生动”,形就是应物象形。下边是我找到的,希望能帮到你。先秦两汉时期绘画美学形神观的主要特征为重形似,绘画的功能是象物察形以达到使人们能够区分善恶,“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在重形似的观念下,汉代还产生了“君形者”的思想,对对象之神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魏晋南北朝唐五代的绘画美学形神观的主要特征是形神兼备。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玄学的形神之辩、言意之辩和人伦鉴赏中重视人之“神”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绘画美学中以形写神的新的形神观。魏晋南北朝审美领域的一个大发现是发现了自然山水的美,自然山水成为审美对象,山水画兴起,绘画美学的形神观也就由人物画发展到了山水画。唐代时,中国文化艺术取得空前发展,以中唐为界,主体精神有一个由张扬外放到内敛颓放的渐变,美学思潮上,壮美理想发展到极至而向优美理想嬗变。在唐代审美理想中,无论是在表现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蓬勃朝气的壮美理想还是表现柔婉、纤细的内心感受的优美理想中,主体之意之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表达。这反映在绘画美学中也就出现了“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的形神观。宋元明清的绘画美学形神观的主要特征是重神似。文人画的审美理想成为整个时期的主导,文人士大夫强调绘画是平淡自然、高雅脱俗的个人情感、意趣的表现,他们不再斤斤于形似的精谨细致的刻画,而是草草几笔中见出真情。绘画作品中梅兰竹菊、山川树石都成为士大夫人格、情感、心绪的象征和物化,它们不再是纯然客观的,而浸染了主体之情,成为传达主体情感的媒介。宋代绘画不再将目光停留在物象的形似与否,不再计较对物象之形的精准刻画而重神似,强调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故文人们论画多用意、理、逸,重视传达主体内心的情感意趣。因此,画家自身的修养逐渐受到重视,一是重视画家的人品的修养,要求有淡泊物欲、超尘脱俗的清逸之心。一是要重视画家的文才学问修养。 在心学和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明清时期的绘画所表现的创作主体的情感已不再是文人士大大萧散淡泊、清高格逸的高雅脱俗之情,而成为狂狷之士个性自我、狂怪奔放之情。与这种狂态情感的传达相适宜,绘画更是不拘形似,往往墨色淋漓、丑怪夸张变形,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情感表达的可能,创作出不似之似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