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二、一、三、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在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中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现有未央、金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90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馆藏图书万册,并有多类(种)电子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员工近140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500多人,本科生近14000人。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数理系和体育系等4个直属系;1个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科研单位。学校现有在编专任教师93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30人,17人被重点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称号的专家40余人。有110余人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现有国内、外双聘院士10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担任我校“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校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突出兵工特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促进学校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适应兵器行业发展需求。目前,学校有“光学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支持学科。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现有7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经过50多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三本)。
西安工业学院建校于1955年,2006年2月,西安工业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总面积1600余亩(含新校区),设有校本部、洪庆、雁塔、未央四个校区。各校区内绿树掩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场所。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和成人继续教育。目前各类在校生人数18000余人,研究生900余人。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校,4个系,4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中有30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8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测试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研究中心为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校党委被陕西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高等学校党委”。并先后获“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先进单位”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00余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职教师近500人,其中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445人。担任硕士生导师的有120人,8位教授已经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学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亿元。校园网建于1996年10月,并于1997年3月接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网),现有联网微机3000余台。学校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国内外期刊2254余种,并建有电子图书和期刊系统。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长期以来,西安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兵器行业所属研究所紧密合作,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在光学薄膜工艺、光学测试、光电器件、特种加工、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应用研究、计算机信息科学、工业控制、靶场测试、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稳定的科研队伍,已具备承接大中型项目的科研能力。近五年来,承担多项各类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100多部。学校的学术刊物《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优秀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100余人赴德、美、日、英、俄等国进修;邀请著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并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巴西、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近二十年来,学校围绕以工学为主,不断调整学科,改造专业,完善培养计划,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学校历届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行业内的国有企业、行业外的国营、民营企业、沿海特区的合资企业纷纷到学校来招聘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1%以上。学校在本科生教育和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勇于创新,科学实践,“面向企业一线岗位,突出制造技术,创建本科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01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研究生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获得了省学位办和专家们的好评,2002年我校被陕西省教育厅和学位委员会评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已有5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传媒多次报道。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齐心协力为学校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同时,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坚持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校训、校风 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人才强校和创新兴校发展战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学产研结合之路;夯实基础,科学管理,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办学定位 学校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校训 敦德励学 知行相长 校风 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奖学金设置 综合奖学金等级 特等 甲等 乙等 丙等 标准(元/年) 2000 1000 500 200 享受面 3% 9% 15% 自强奖学金等级 甲等 乙等 丙等 标准(元/年) 600 500 400 享受面 各院系贫困生的 3% 各院系贫困生的 5% 各院系贫困生的 7% 单项奖学金等级 特等 甲等 乙等 丙等 丁 戊 己 标准(元)/次 1000 500 300 200 100 80 50 企业奖学金等级 奖学金种类 一等 二等 三等 二○二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三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四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一二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二一三所奖学金 1000 800 500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经学金 1000 800 500 西安工业学院全星奖学金 2000 1000 500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奖学金 1000 800 500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奖学金 机电工程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生20万/年(10-15 名) 国家奖学金 每年每人 4000 元 联系方式 电话:029-83208016 传真:029-83208993 网址: E-mail: 邮编:71003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北路4号西安工业大学招生办
历史沿革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兵工本科院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建西安工业大学。 学校曾隶属于国家第二、一、三、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基本情况学校现有未央、金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600余人,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本科生19000余人、专科生1880余人。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工业中心等14个教学科研单位。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三本)。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0余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陕西教学名师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三秦人才津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省“三五人才工程”,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及省“四个一批”人才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其他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0余人,17人被重点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有110余人在国家、省级学术团体担任评委、委员以及理事长、理事。现有国内、外双聘院士12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忠实先生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担任我校“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学科布局 目前,学校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新闻与传播、艺术、会计等专业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 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学科。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级特色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人才培养 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8万余名毕业生,莘莘学子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列。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2009年,“面向中小企业创建一线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教学名师8人。 2011年,学校获批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20余项。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成果丰硕。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以及陕西省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百余项。 我校女篮保持传统优势,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女子篮球赛甲组冠军、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杯赛冠军、陕西省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五连冠”、全国CBO女子篮球锦标赛季军、第十六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陕西省篮球联赛冠军、2012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篮球锦标赛(两队参赛)获得亚军和季军;代表陕西大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荣获女子篮球亚军。2013年我校男子篮球队获得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陕西省篮球联赛亚军;2013年陕西省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获得第三名;2013年“全国全民健身操等级推广规定动作有氧舞蹈四级”比赛获一等奖;“光荣行”阿迪达斯杯2012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西北区联赛夺得三金、两银、两铜;男子足球队曾获陕西高校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学校是较早开办书法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刘自犊先生曾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被誉为“中华篆书第一人”;陈泽秦先生曾当选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校两次荣获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一批学生多次在全国、教育部、中国书协、省级书法大赛中获奖。 科学研究学校在光学现代制造微光电器件加工、光学检测、薄膜技术、光电靶场测试、精密机械制造与检测、特种加工、材料加工工程、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研究特色鲜明、方向明确,研究队伍稳定,具备承担大中型科研项目的实力和能力。 学校现有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与陕西省省部共建薄膜与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光学先进制造与光电检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特种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光学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中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白俄罗斯国家教育部)高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兵器工业进口测试仪器控制系统维修中心和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6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863、973、国防973、总装备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以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等各级各类项目千余项。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被收录论文1078余篇,其中:SCI123篇,EI 825篇;申请专利307件,其中发明专利138件;授权专利276件,其中发明专利52件,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已经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被授予陕西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五”以来,科技工作取得突破,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进展。学校自主研发的新型微纳米陶瓷相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备的产品完全取代了进口;磁场复合电解加工技术为国内首创;光学元件等离子体制造技术用于国家重大工程;研制的光电高速靶场系列测试仪器,已经成为我国同类产品的校验级产品;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CNC齿轮测量中心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与市场垄断。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社会影响 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学校题词。国防部长张爱萍、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教育部领导、兵器工业部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同志来校视察工作并为学校题词。学校多次受到国家、部、省、市级表彰,1960年代,曾作为受奖先进集体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学校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先后1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并获得“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单位”、“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2000年获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称号;2010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工会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8项;获陕西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获陕西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学校有2名教职工当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近年来,国际交流和港澳台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有30多所高校与我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为许多学生到欧洲、美国以及台湾地区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更新于2014年5月)
西安工业大学挺不错的。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我国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基础坚实,建有127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28个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3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5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平台。
学校学科体系完整:
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4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工业大学
是北大核心,煤炭开采类其它期刊还有:1.煤炭学报2.煤炭科学技术3.煤矿安全4.煤田地质与勘探5.煤炭工程6.煤炭开采7.煤炭技术8.中国煤炭9.煤矿机械10.工矿自动化
1.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征稿范围: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并行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及其他计算机相关...
2.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学报》刊登的内容覆盖计算机领域的各个学科,以论文、技术报告、短文、研究简报、综论等形式报道以下方面的科研成果: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
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注重刊登计算机学科在理论、工程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研成果,主要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仿真、多媒体与可视化、数据库、计...
4.计算机工程
实的精神,精选刊登代表计算机行业前沿科研、技术、工程方面的高、精、尖优秀论文。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繁荣科技创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探讨和传播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加速和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5.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刊登内容:述评、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图形图象、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及计算机...
6.计算机应用研究
栏目内容涉及计算机学科新理论、计算机基础理论、算法理论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体系结构、先进计算、并行处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7.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创刊于1984年,由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面向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大专院校师生、计算机爱好者。致力于创办以...
儿科学专业北大核心期刊有以下:
1.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是由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儿科学类高级学术期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
2.中国实用儿科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所评双效期刊、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奖。
3.中国循证儿科
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获得2006、2008、2010年上海科技期刊审读、质量优秀奖;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被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肿瘤学、放射诊断、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检验与临床、护理学、中医、老年学等)、中国药学文摘(CP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
北大核心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等,含73个学科类目。
论文评价体系相关知识:北大核心期刊指的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国内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国内论文评选体系还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那要看你的专业是什么了
您好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这个期刊我自己以前也比较的关注,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审核比较严格,一般通过率很低。第二、期刊的每一个专业文章不是很多。第三、属于中文核心,这点我以前问过,现在应该没有变吧。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刊名《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南工业学院主办的以刊登理工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为主的自然科学类期刊。1981年创刊,名为《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年4月淮南矿业学院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本刊于1999年3月改名为《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4—1167/T;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932)。该期刊旨在总结、交流本院教学、科研成果,加强与兄弟院校及有关设计、研究、煤炭生产建设等单位的学术经验交流,为不断提高我院教学、科研水平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专业技术应用、医学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本刊是《矿业文摘》、《全国报刊文摘》常用中文期刊源刊,是中国科技文献统计源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在1992—1996年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1989年获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二等奖;1992年获CUJA综合数据质量二等奖;1995年获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三等奖;1995年、1998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首届《CAJ—CD》执行优秀奖。 基础理论研究专业技术应用科学实验报告科研成果报告 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04)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04)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05) 第一届:淮南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名单主 编:柴登榜副主编:冯震海 赵在田 罗友椿委 员:田家裕 孙文若 蔡善明 王聚超 陈资平 周治安 刘峥 程乃栋 张恩广 龚幼民 邱尚周 胡学文第二届:淮南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名单主 编:柴登榜副主编:白铭声 罗友椿委 员:于震江 王戊辰 王聚超 孙文若 田家裕 刘 峥刘蔼萍 张恩广 陈资平 周治安 胡企强 胡学文 龚幼民 程乃栋 蔡善明第三届:淮南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名单主 编:白铭声副主编:李贤国 罗友椿委 员:于震江 王聚超 冯震海 孙文若 刘峥 刘蔼萍朱效嘉 吴中立 李茂萱 张恩广 陈资平 周治安 周绩贤 胡企强 龚幼民 程乃栋 蔡善明 期刊名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名题写: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期刊汉语拼音: HUAINAN GONGYE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HUAI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刊 期: 季刊创办日期: 1981主办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主 编: 程 桦责任编辑: 何学华编辑部副主任: 梁 星编辑部通信地址: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 232001国内统一刊号: CN 34-1167/T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1-0932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国内总发行: 全国各地邮电局(所)国外总发行: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北京782信箱)国内定价: 全年20元,每期元 法律研究经济管理教育理论教学研究 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02-03)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04)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邮政编码:232001
公路类杂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学术版 北核 《中外公路》北核 《公路工程》北核 《交通节能与环保》国家级 《交通世界》 国家级 《交通标准化》 国家级 《交通建设与管理》国家级 《教育探索》 《经济纵横》(C刊)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南大扩展) 《当代教育科学》北核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科技 甘肃科学学报 陕西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
2011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学术月刊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江海学刊13.文史哲1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社会科学研究18.学术研究1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天津社会科学21.社会科学2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浙江社会科学24.江苏社会科学25.社会科学战线2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浙江学刊28.求是学刊2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1.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2.学习与探索3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4.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5.人文杂志3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南京社会科学38.中州学刊39.广东社会科学40.东南学术41.甘肃社会科学42.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43.学海44.江汉论坛4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6.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0.江西社会科学51.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国外社会科学5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4.思想战线5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56.山东社会科学57.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8.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0.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学术界66.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探索与争鸣69.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0.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1.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3.学术论坛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5.东岳论丛76.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社会科学辑刊78.学术交流79.河南社会科学80.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83.云南社会科学84.北方论丛85.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8.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0.东疆学刊91.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92.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湖北社会科学96.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齐鲁学刊98.高校理论战线99.北京社会科学100.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1.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2.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3.贵州社会科学10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社会科学家106.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9.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湖南社会科学1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2.学习与实践113.内蒙古社会科学114.广西社会科学115.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天府新论117.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8.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19.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未被收录,因此不能认定为核心期刊。
1林业科学双月刊北京中国林学会2林业科学研究双月刊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北京北京林业大学5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南京南京林业大学6福建林学院学报季刊南平福建林学院7林业科技通讯月刊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所8林业科技双月刊哈尔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分院等9西北林学院学报季刊咸阳西北林学院10浙江林学院学报季刊临安浙江林学院11林业资源管理双月刊北京国家林业局资源和林政管理司12世界林业研究双月刊北京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13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月刊哈尔滨中国林业机械学会14中国森林病虫双月刊沈阳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15林产工业双月刊北京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16森林工程双月刊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17林业经济月刊北京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比如现代园艺 中国园林是核心级的 相关、相似、能征收给类文章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