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英语专业(高职)毕业论文选题(商英专业)1.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2.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5.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3.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34. 《清算所在期货市场上的地位》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38.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反倾销39. 如何防范信用证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48. 浅谈广州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49.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50. 单证员跟单员等资格证书现状思考51.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52.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53.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54.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55. 中国贸易的现状和前景56.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研究57. 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之探讨58. 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59.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60. 文化和地理因素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61. 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6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与我国贸易发展63. 贸易磨檫及其解决机制研究64. UCP600-信用证领域的新规则探讨65.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及总则66. 浅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67.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68. 浅谈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利弊69. 经纪佣金商或场内经纪人在期货交易中的地位70. 浅谈商检证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我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这是我们学校给我选题,你可以参考下: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论商务英语与文化的关系 2、试论BodyLanguage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3、论商务英语广告语言的特征与表达 4、试论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差异 5、论文化因素对商务活动的作用 6、浅谈外贸函电的写作特点 7、论商务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8、浅谈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 9、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状况调查 10、英语口语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11、国际贸易中英语的作用 12、浅议商务英语的特点 13、谈外贸口语的特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14、商务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15、如何把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当中 16、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 17、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比较 18、试论中西文化习惯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9、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20、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21、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22、试论自主学习对学习商务英语的帮助 23、论撰写商务信函的礼貌原则 24、论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26、如何翻译好日常商务文书 27、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8、跨国企业电子商务专项分析29、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策略研究30、商务英语交流的文化差异性 31、英语口语或语法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32、国际贸易实务中专项问题研究33、某企业国际商务案例研究 34、商务英语在中国加入WTO后的新趋势 35、中英文在生活习语中的差异 36、论英汉翻译中的外来词译法 37、中英文化的背景差异 38、习语的翻译 39、色彩文化中西语义比较 40、中国语言结构与英语语言结构的对比 41、商务谈判中英语的作用 42、商务谈判中应掌握的相关知识 43、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分析 44、对×××地区的商务行为中英语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45、中外商人之间的语言交流特点 46、非语言交际的身势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47、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48、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行为所呈现的独特性 49、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忠诚度的培养 50、英语语法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 51、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技巧 52、中外商业广告对比研究 53、外贸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54、外贸函电的语言特点分析 55、×××合资/外贸企业国际贸易情况分析 56、商务英语缩略语分析 57、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58、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的影响 59、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写作原则 60、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 61、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62、英语学习中的汉语干扰问题 63、商标名称的反义与策略 64、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65、浅谈×××市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处理 66、影响长句翻译的因素 67、商务礼仪促进交际成功 68、浅谈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 69、报刊/新闻商务英语的特点 70、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 71、礼貌原则下的商务英语函电写作 72、商务英语阅读的学习策略 73、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74、入世对国有企业外贸公司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75、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气使用 76、商务装束礼仪与禁忌 77、在英语学习中培养文化一时的重要性 78、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79、电子商务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80、浅谈阅读科技英语的技巧
民国时期,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壮大。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商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商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当时的中国,除了民族企业之外,还存在大批外国企业,其利用不平等条约,享有许多特权。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出现生产过剩问题,面对有限的市场,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各企业开始越来越关注如何开拓市场,广告日益被重视,开展有效的广告行销活动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形形色色的广告充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数量和影响力上讲,报刊广告是最主要的广告形式,报刊所到之处,即广告势力所及之地。其中,民营报纸又是广告传播的最主要媒体,其广告种类多样,包括经济广告、政治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等;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从机器广告到洋钉、纸扇、雀粪广告,从运输、保险、娱乐、租赁到占卜算命,甚至和尚的水路道场广告,一应俱全;所占版面比例很高,通常都在60%以上,如1933年12月1日《申报》的30版中,29版均登有广告,总共多达540条;编排不断创新,从随意杂陈到固定版位、归类编排、连续刊登、广告上置等;经营日益讲究策略,如做大发行量、外贵内廉、多登优惠、积极推广、削价竞争等。与报纸相比,杂志的广告量也非常巨大,当时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等畅销杂志都非常热衷刊登各类图画广告,以为杂志增添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故这时的报刊广告除了传播商业信息之外,还常带有浓厚的政治宣传特征,成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工具。如1931年10月5日,“美丽牌香烟”将东北三省地图及铁路干线的大幅画面刊登在《申报》头版,提醒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呼吁“国人爱国,请用国货”。1931年11月1日,上海大东南烟草公司借“万宝山事件”在《申报》上做了一整版广告:“热血同胞不可不知万宝山事件,爱国男儿不可不吸万宝山香烟”。1931年12月1日,福昌烟草公司在《申报》广告中放置了马占山将军的照片,旁边重笔写下了“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将军,铁血卫国,男儿自强,精忠神勇,万古流芳”,倡导国人一致对外,将爱国精神和使用国货结合起来。之后该公司又将原有的“金字塔牌香烟”改为“马占山将军香烟”,并推出了系列爱国广告。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革命刊物也非常重视广告的作用。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湘江评论》创刊号中,明确登出了广告价格:“封面首期每字大洋二分,二期至五期一分半,六期至十期一分二。中缝首期每字一分半,二期至五期一分一,六期至十期一分。均已五号字计算,长登另议。”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另一革命刊物《每周评论》的报头之下,也刊登了“广告价格表”,向社会各界招揽广告。1923年创刊的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向导》杂志,从第四期起就开始刊登介绍进步书刊的广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汉口等地创办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机关报上也经常刊登各类广告信息。如1945年,《新华日报》在第四版开辟了大众广告专栏,仅四个半月,就刊登了500多条广告。内容包括寻人与代邮、征求与出让、声明与启事、征聘与特聘等。 “月份牌”广告画和香烟牌子是当时最具时代特色的广告形式。“月份牌”广告画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的结合起来,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性,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这种广告画主要以美女题材为主,其“嗲、甜、嫩、糯”特色的美女主角经常成为当年女性效仿的对象。香烟牌子从香烟盒中放置硬纸片转化而来,是当时香烟公司进行宣传的一种主要方式。一般正面绘有彩色画面,背后印有香烟公司名称、烟标、厂房、故事释义和诗文等。有些别出心裁的公司,还承诺消费者只要收集一整套其出版的香烟牌子,就能换取金手镯等贵重物品,这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有些非烟民都争相购买。 广播广告、橱窗广告、路牌广告、霓虹灯广告等现代广告形式纷纷出现,并很快流行开来。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该台于次年开始每天60多分钟的播音,节目丰富多彩,除了有国内外新闻、演说、音乐等,中间还插播广告。不久,美商新孚洋行和开洛公司所办的电台相继开播,节目中都插播广告。到1937年,全国已有广播电台55座,仅上海一地就有44座,广播成为继报刊之后的第二大广告媒介。尤其是私营电台主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他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各种形式的广告节目不断涌现。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公司开始使用橱窗陈列广告。30年代时,上海的永安、新新、大新新等百货公司也在商店门前设置大型橱窗广告。很快,这种风气在所有稍具规模的商店中盛行起来。20年代时,路牌广告开始流行,很多公司将五彩印刷的招贴贴于墙面,其后又改用木架支撑,铅皮装置,油漆绘制。路牌广告画面设计新颖,内容主要是香烟、药品和影剧信息等,多集中在繁华喧闹的街区、交通要口、铁路沿线屋顶和风景区。据上海市公用局1933年的统计,在上海236处公共场所,民用商业类广告牌多达216处,面积2822平方米。1926年,上海南京路伊文斯图书公司在其橱窗内用霓虹灯安装了一幅“皇家牌打字机”英文吊灯,这是我国最早的霓虹灯广告。及至30年代,上海闹市区的大小商店基本都安装上了霓虹灯招牌及广告,整个“十里洋场”彻夜通明,形如白昼。 广告是历史的活化石,通过对民国时期广告状况的初步了解,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当年经济的活跃场景,而且也看到了一幅更为鲜明的民国日常生活画卷。如今,这些老广告不仅受到收藏者的喜爱,也成为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的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章和著作不断涌现。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广告学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广告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艾尔·巴比(Earl,Babbie)、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M].中国:华夏出版社,2013.
[2]郑自隆·竞选文宣策略一广告、传播与政治营销[D].台湾:政治大学,1998.
[3]李培元,政治商品化理论[D].台湾:淡江大学,1997
[4]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时代来临U].哈佛商业周刊,1998
[5](英)克里斯.罗杰克{Chris,Rojek),李立玮译.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
[6](法)阿尔贝·杜鲁瓦(Albert,Du, Roy)着;逸尘,边芹译·虚伪者的狂欢节[M].中国:时事出版社,1998.
[7]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着;高飞译.前路未卜(美国总统布什的'历史秘辛H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欧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着,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主义[M].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研究[M].中国:新世纪出版社,2002.
[9](美)彼得(Peter,J, P,),(美)唐纳利(Donnelly, H,),着,燕青联合,译:营销管理知识和技能(第7版)[叫.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凯文·莱恩·凯勒(Kevin,Lane, Keller).营销管理(第13版)[M].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广告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范小军.城市品牌塑造机理-成就卓越城市品牌的原理和方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2]孙湘明.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国平.生活品质之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何春晖.中外公关案例宝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向晖,城市品牌体系的构建[J].中国城市经济,2006C2): 26-29
[6]朱城淇.城市CIS城市形象营造的方法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50-54
[7]参考《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一一杭州城市品牌网群的思考与实践(上)》,杭州出版社
[8]刘彦平.品牌发力,战略致胜-首尔(汉城)城市营销案例分析[J].中国市场,2006 (11): 76
1.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经典名著新版) 作者: (美)奥格威 著;林桦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2.顶尖广告高手自曝行业内幕 作者: (法)贝格伯德 著,孔丽荭 译出 版 社: 21世纪出版社3.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 作者: (美)霍普金斯著,邱凯生译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作者: (美)里斯(Ries,A.),里斯(Ries,L.)著,罗汉,虞琦 译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5.广告心理学 作者: 黄合水 著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6.“洞”人心弦:一个广告人的洞见与事件作者: (美)杜森伯里 著,宋洁 译出 版 社: 上海远东7.我为什么不行!——从不怀疑:一位广告狂人的成功笔记作者: (美)唐尼·多伊奇,彼得·诺布勒著,彭静译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8.广告法规与管理——海岱广告书系作者: 丛新强,梁绪敏 编著出 版 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9.小心广告作者: 刘书宏著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10.中外广告史作者: 杨海军 主编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既然要写广告的论文,那么就一定要了解广告)11.广告监管中的法与理作者: 陈柳裕,唐明良著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广告经营与管理作者: 张金海,程明著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13.震撼世界的20例广告作者: (美)特威切尔 著,傅新营,蔚然 译出 版 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4.广告法律制度作者: 蒋恩铭编著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1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既然要写关于广告法律的论文,就一定要知道广告法有哪些内容)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1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注释本(既然要写关于广告法律的论文,就一定要知道广告法有哪些内容)作者: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编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17.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作者: 崔银河编著
摘 要]本文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传统风俗文化心理及民族禁忌等层面探讨了广告翻译策略。广告翻译质量的关键在于能否使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产生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的相应效果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两种文化异同。本文拟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审美情趣差异、从传统风俗文化心理及民族禁忌层面等层面阐述广告翻译策略。[关键词]广告文化心理翻译一、文化与广告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广告是一门艺术广告作品要有艺术感染力不仅要吸引观众还要触动其情感使其对企业及商品产生好感进而引导购买行为(胡屹1999)。为达到攻心目的国际广告中语言文字的翻译一定要精心求善求美。广告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信仰和价值观念。因此译者对广告的理解也不能只限于字面还要了解其引申意义及丰富的文化蕴涵。所以商品的译名应该是好读、好听、好看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在翻译英语广告文字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绝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做“表面文章”。必须要使语言翻译得既准确又地道,尤其是要把原文中的“潜台词”(message)或言外之意传达出来,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收到意似、神似和形似三统一的效果。二、广告翻译策略分析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翻译也同样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所以文化传统、信仰、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告活动。本文拟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审美情趣差异、从传统风俗文化心理及民族禁忌层面等层面阐述广告翻译策略。1.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层面审视广告翻译策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心理文化就是思维的直接产物)人的语言表达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思维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东、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东方人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追求和谐与对称平衡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西方人则主张“人天分立”、“物我分明”崇尚个体思维、个性展示重形式论证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例如在西方国家里妇女解放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一则题为“Why can't a woman be like a woman”的香水广告中列举了妇女形象、地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矛盾和困惑广告最后写道:Cabriole is full of delicuous like the woman who'clever enough to rnjoy being awoman.香水作为一种女性化的商品在这里成为妇女“To befeminist and feminine”的中介。这则广告的创意充分利用了妇女对自身形象的关注细致地分析了妇女解放带给人们的心理困惑强调女性思维博得了广大女性对商品的好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译者如果不了解受众的思维方式,广告商所做的广告不仅难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反而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在英语广告中unique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强调个性的思维方式。然而由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对于unique的强调难以在汉语广告中达到相应的效果。与之相反在汉语广告中“大宝”牌化妆品的广告语:“儿子一瓶,我一瓶,再给老爸来一瓶,我给老婆买一瓶”迎合了注重家庭亲情的大众心理。可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迎合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唤起认同感准确生动地传达商品信息刺激广告受众的购买欲对于成功的广告翻译是十分重要的。2.从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层面审视广告翻译策略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文化的内容如此丰富,是一个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发展和承袭而形成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规范。不同的民族文化深受其背景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语言反映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广告商正是利用这一点竭力迎合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谋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同样是航空广告由于价值观念不同美国航空公司的广告是“Bigthrillsmall bills”(大刺激小价钱)强调刺激、新奇价格便宜这是美国人所崇尚的价值观。又如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追求成功是压倒一切的主旋律而成功与否乃至成功的大小往往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基于此一家证券公司打出这样的广告标语: Want To Succeed Not Just Survive;2 The Will ToSucceed Is Part Of Americans Spirit最后的点睛之笔为The SuccessYou Want We Help You不难想象这则广告将会给成功欲极强的美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Carefour”是外商投资的超市译为“家乐福”取“家家都快乐和幸福”之意。的确它为都市人提供了衣、食、用等方面的商品成了人们喜爱的购物场所。无独有偶“安而乐”卫生巾同样迎合了国人“平安幸福”的人生价值观让女性感到安全、快乐。又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译文和中文谐音而且具有美好的含义。如“乐凯”彩色胶卷的商标音译为“Luck”为“幸福”之意“;Stone”寓意是“坚如磐石”作为“四通”电脑的英文商标充分体现了“四通人”甘做中国电脑的铺路石创世界名牌坚韧不拔的精神。类似的译名还有上海补品来福(Life)果奶“乐百士”(Robust)等等。而法国某公司在中国某地区曾推出“鸦片”牌男用香水本想用鸦片的诱惑力使中国的男人使用“鸦片”牌香水像鸦片一样上瘾。但由于该公司不了解中国人对鸦片二字的感觉不是诱人而是痛恨此广告严重挫伤了我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结果此品牌香水上市后受到消费者的猛烈抨击。鉴于此广告的翻译工作最好由广告受众国的译者去做因为只有受众国的译者才能熟知本国的价值观念才能译出符合本国受众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因而为他们所喜欢的广告语。3.从审美情趣差异层面审视广告翻译策略大众的审美心理与广告的翻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国民稳固的心里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特有的审美取向这里有很大成分是受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方法影响。审美要求“内敛”且有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与西方审美观中的张扬的唯心主义片段性的思维相比更客观一些。西方的审美心理强调主体感情、想象、直觉产生的美、美感受康德美学思想中人的主体能力的影响形成全力张扬的现代主义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是非理性的具有意志、直觉、潜意识等方面把握美之本身的唯美化倾向。这种审美心理差异形成了中西广告文化的不同心理。中国人在文化上表现为大一统观念例如重权威、轻事实还有从众心理;有小农意识重实惠轻意念且人格至上。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较为复杂以“人本”、“认知”、“行为”为基本内容。审美情趣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而广告又是面对大众的一种重要的商品宣传手段它要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广告的翻译没有固定的模式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再现原广告的神韵和风格提倡吸引力、诱惑力和表达方式的大众化同时要尊重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广告商要深入了解商品出口国的文化背景了解异域广告受众的审美情趣这一点在出口商品的名称翻译中尤为重要。如我国有种叫“芳芳”的口红国人看到“芳芳”二字心中会产生美好的联想仿佛看到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又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而此商标音译成“Fang Fang”英语国家的消费者听了心中不禁生起一种恐怖之情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a snake'spoison tooth(蛇的毒牙)。因此他们联想到的并不是一位涂口红的美丽少女而是毒汁四溅的毒蛇。翻译出现了这一败笔口红的销路便可想而知了。Whisper卫生巾音译为“护舒宝”。Whisper的英文意思是耳语、密谈富含女性用品的形象性和女性味。而翻译为中文时则传达给中国女性消费者的是该产品的功能和优良的品质给人以舒爽、安全、美妙的感觉从而达到了名牌效应。再如宝洁公司的洗发用品Head&Shoulder如果仅根据原文直译为“头和肩”或像我国台湾地区一样翻译为“海伦仙杜丝”消费者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而译为“海飞丝”高雅的词义迎合了广告受众的审美情趣使人联想到怡人的大海以及青春美少女飘逸柔顺的秀发随风飞扬的画面自然会激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优雅的名称对商品来说是一种“包装”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诱惑”。翻译广告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只有当一个译名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与本国消费者相似的美感时该产品才会被接受。4.从传统风俗文化心理及民族禁忌层面审视广告翻译策略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文化及审美习惯。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到商品所销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尽量避免带有文化禁忌色彩的词语和形象这样才不会影响商品的销路。例如:中国有一种电扇商标为“蝙蝠”是因为“蝠”和“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吉祥的动物。在日本韩国蝙蝠也象征幸福。但是如果翻译为Bat会引起西方人反感。类似的还有Dragon(龙)在我国历史上龙是一个图腾形象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代表罪恶、邪恶。英国人不喜欢Magpie(喜鹊)、大象。伊斯兰教国家对Panda(熊猫)很反感。数字在中西方喜好也有区别。日本不喜欢“4”认为与“死”同音。“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意义。“13”则象征不幸。出口英国的商标最好不用“666”因为它在圣经里象征魔鬼。还有对花类的青睐禁忌也有区别。如日本人忌讳荷花喜欢樱花意大利人偏爱玫瑰讨厌菊花。翻译时颜色的广告词也不可忽视。如:美国人大都不喜欢紫色;法国人讨厌墨绿色而偏爱蓝色;比利时人最忌蓝色;西方国家以白色象征纯洁把黑色当作死亡。总之各种禁忌无奇不有广告翻译者应大力研究。广告语言承载丰富的文化蕴涵。如MercedesBenz的中译“平治”这两个字马上使人联想到《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平治汽车是身份的象征车主非富则贵即使不是国家、天下的领导者至少在治、平两方面有些参与。与平治同为名车的BMW译为“宝马”是取B与M的发音。现代的名车就是古代的宝马这两种汽车的翻译就很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不熟悉外族文化不了解异域人民的审美心理就会在商标翻译中出现败笔。还有一种出口干电池的商标叫“白象”英译成“WhiteElephant”应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殊不知awhiteelephant这条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的负担”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由于翻译中的这一败笔商品的销路可想而知。为了向译者忠实地转达原文的信息和实现广告语的艺术性有时要做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这一商标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原因是“玉兔”乃是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体现了我国东方文化的风采使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以为是玉做成的兔子。三、结束语广告语言本身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促销是它惟一的目的而把一国的广告语译成另一国广告语时由于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翻译绝非只是一种一一对应的语码转换。要求译者要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心理学等、经济市场学、广告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二、参考文献:三、[1]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四、[2][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五、[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其实大体上差不多!只是国家、民族、文化等一些方面的不同使得广告的表现方式不同!大体上都是有着同一目标同一要求的!那要比较的话!当然国外广告的思维就广了、元素也多了、表现方式也大胆了!中国就更民族了、目的性强了、比较直接、还在进步了!以上全是小弟我的个人看法!望了解!
一、我国设计师的纯艺术设计水准不低于欧美,然而实用型商业广告设计水平不高。说起纯艺术设计,我国一些优秀中青年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应该说不比欧美设计师差,他们从未放松过对国内外设计时尚的追求和研究,我国南方一些设计界名家、新人的作品也曾有在国际上参展和获奖的记录。第十八届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和第十六届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上我国设计师毕学锋、陈放、陈少华、韩家英、王粤飞等均有作品入选; 哈尔滨的设计师沈海河和大连的韩玉春也曾几次获得世界包装设计大会 “世界之星”大奖。这些获奖作品,我觉得与国外设计新潮,特别是一些自选主题(展览型)的作品相比没有什么差距。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商业(实用)广告,去过欧美的我国广告人都有这样的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广告主题创意鲜明,设计表现新颖,形象贴近生活,物美价廉实用。比较之下我们要比欧美的商业广告差得很多,大多表现在:主题模糊难解难识,创意低俗;歧意不断,形式单调千篇一律,制作粗糙杂乱无章。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广告非但没有为美化城市添色,反而渐渐形成新的城市中的视觉污染。如果在百姓中搞一次民意测验,恐怕是真正喜欢广告的人不多。在这种广告大跃进的特殊阶段里,作为当代广告设计师,是不是应该多思考自我表现与服务受众、主观设计与市场需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实用性商业广告的设计多投入精力,多关注质量,最好不要把设计费的高低与设计质量好坏等同起来,我们不能只抱怨目前百姓的接受现状,还要注意面对现实的清高和沉溺、做到超凡而不脱俗。设计师理应主动去适应市场,而不大可能市场来适应设计师,如果我们的设计师都能十分敬业地对待每一件“ 大作品和小设计”,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管理有序,人们对广告的逆反心理才有望慢慢转变,我们的大众广告文化才能健康发展起来。说得高一点,当代广告设计师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社会各层面动态需求及发展我国设计文化的排头兵。可喜的是,一些城市已注意到劣质广告对城市环境的破坏,纷纷出台了一些管理法规加以限制,北京的长安街两侧就已开始禁止设置大型商业性路牌广告了。二、我国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低于欧美,然而有些广告却是创意多多、歧意多多。我国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低于欧美设计师,他们思维活跃、创意超前,紧跟设计时尚,然而有些设计师的作品却是创意多多、歧意多多,特别是在商业性广告中经常出现,消费者的与客户的不解常见报端。这类广告大多表现为:标题怪异、文不对题;形象荒诞、莫名其妙;多层重叠、眼花缭乱。人们总是要费些脑筋去分析研究,可还是常常不得其解,或者表面看懂了,实际却产生歧意和误导。去年6月笔者应邀参加了某市的广告设计评比,在对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时,7人评委对该作品竟分两种理解,最后不得不找到作者并与其沟通后才弄明白。 说实话,该作品的视觉效果不错,但对内容的理解却着实给了评委们一次“考试”。相比之下,欧美的商业广告在创意方面要比我们解决得好得多。所到之处,无论是路牌、车体、报刊等各类商业广告,尽管你外文不通,尽管国情、商情与我们不同,通过形象,你仍可以看懂所要传播的广告信息。广告的第一大功能就是传播信息,玩纯艺术、玩高品位的创意不适合广告传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广告用语。广告上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广告话斟酌不当是要伤害消费者的。我们应尽量防止对作品创意表现时采取的“一语多义”与“一型多义”之间的多元素简单罗列和牵强组合,因为这种缺乏情理的依附关系必然产生歧意。不顾客观条件的随意组合,必然是牵强附会、弄巧成拙,当然在广告中也就无传播、无美感而言。三、我国设计师的综合水准不低于欧美,然而一些客户的鉴赏能力有差距。从近两年对欧美商业广告的全面考察研究和与我国广告设计作品的综合比较看,我觉得我国优秀设计师的综合设计水准并不低于欧美,至少没有大的差距,尽管我国的优秀作品在国际上获奖不多,但并不说明我国设计师的水平低,因为国际性评奖中有好多相关因素无法与我们完全匹配,比如国情民俗、题材导向、风格流派、评委因素等等。因此,单纯以国际上是否拿奖来论高低是不合适的。把我国和欧美的广告设计案例拿来比较,如果说有差距,我觉得我们的差距倒是我国的一些广告客户审美鉴赏水准较低,艺术素养与广告设计意识不强。他们往往只是形式上委托广告公司代理,实际上每一步怎么走都要加以严格具体的“审查”,广告公司不得不从,我接触过不少设计师(有些是很不错的设计师),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遇到过客户的 “ 指教”,不得不以客户的意志为转移,创造性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常搞得设计师哭笑不得,很难正常发挥设计师的创作水平,甚至自暴自弃只是做点美工活而已。致使具有一定水准的好创意很难面市,成功率很低,参与国内外大赛的竞争实力自然受到影响,真心希望我们的上帝( 客户)能够多理解和尊重设计师的创作劳动,在不断增强广告营销意识的前提下,多与设计师在创作思维上进行沟通与交流,爱护设计师的创作热情,尽量减少非原则性的“指导”。是否能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设计师,你需要的是什么?创意设计是设计师的专长,他们是专家,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美工,应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些相对自由的创意空间,多引导、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真正的好作品的产生与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四、我国设计师独自完成设计的能力不低于欧美,然而相互协作设计的意念较差。前边谈过我国优秀设计师的综合设计水准不低于欧美,笔者在设计师协会兼职,经常接触一些设计师。我认为他们的综合实力都不差,大多可以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如市场调研、构思定位、设计制作,甚至制版印刷,一包到底。辽宁地区的各类广告就经常出现广告画面中设计者署名的现象,这显然说明是由设计师独立完成的。署名现象当否先暂且不议,我觉得这种复合性多功能设计人才的发展模式有喜有忧,喜的是此类人才社会急需,文武双全样样全能,放在哪里都好用。美术院校的设计学科就应该多培养这样的人才,面向社会,一专多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都应了解、学习、掌握,因为决大多数毕业生是要面对社会的挑选的。另外,一些小公司也更实惠,既省人力又节约开支,两三个人的小公司不在少数。忧的是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把握和解决与广告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那种单兵作战的方式只能是一时的成功,长久下去大脑资源必将枯竭。比一比国内外成功的广告案例,看一看国内外成功的广告公司,几乎没有一人独创的。广告是一门由多方面专门学科构成的大学科,除了艺术造型设计外还要有传播学、广告心理学、市场营销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配合。严格讲,没有各学科的前期支持,就没有成功的视觉形象设计。一个健康发展的广告公司,就应当具备各方面的专门人才,面对方案各方面专家集体参与,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整体协作,共同完成,这样的作品才能周全,才能站得住,才能经得起市场和大众的检验。我曾访问过总部设在巴黎的著名的法国黑方块设计公司。黑方块设在全球20多个分公司里的2000多员工中就含有方方面面的专家,工、农、商、医、外交、军事、体育等等无所不有,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总统竞选就曾请黑方块设计公司参与策划,群策群力,战无不胜。我国的一些小广告公司应当加强协作共建意识,养不起专家可以聘兼职顾问。广告设计可不同于纯绘画创作,设计师一人忙活,是很难多出精品的。五、我国设计师的电脑辅助设备投入不低于欧美,然而对应用软件开发使用的水平一般。通过考察纽约、达拉斯、洛杉矶、米兰、巴黎、布鲁塞尔、法兰克福等世界大城市中的广告设计公司,我觉得我国设计师的电脑软、硬件设备投入不低于欧美,甚至还高于他们。以专业设计公司的电脑配置为例,新一代苹果G3系列电脑刚刚问世一年,我国的大部分设计公司就更新换代,1998年苹果G3系列在中国的销售额高达40亿人民币,新机型的普及率之高令苹果电脑公司也为之惊叹。而笔者在比利时巴克公司、意大利托马斯设计学院和法国黑方块设计公司机房所见到的苹果电脑却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7300、8500、9500等型号,远低于我们设计公司的配置水平。但是,欧美设计师是很讲实际的,一元钱能办的事决不花两元钱。硬件如此,软件也是一样。举比较流行的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为例,我国设计师已纷纷升级使用版,而欧美设计师却大多还Photoshop4 . 0,有些知名的佳作实际上还是用处理的。苹果电脑公司最新推出的中文操作系统,该系统使用手册的设计,使用排版软件(我国印刷业使用) ,图片制作用Photoshop4. 0(我们用的是),由此可见世界上大牌电脑公司操作系 统手册的制作也并未使用最新软件,只要实用就好。我国设计师和电脑操作工能百分之百掌握和使用最新图形软件全部功能的不多,而欧美设计师却能把常用基本软件使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我们的软硬件设备投入不低于欧美,但应该承认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电脑如此,照相机(录象机)设备更是略胜欧美一筹。在我们的公司里,有几架高档名牌相机算不上什么,有些广告公司都能有几百万元的摄录和编辑设备。而欧美的同类设计公司配备的摄录设备大都还是九十年代初水平。可见人家是相当实际的,不求高档名牌,只求经济实用。六、我国的广告制作材料档次不低于欧美,然而信息传播的有效覆盖率较低。拿我国的广告制作材料与欧美相比,我觉得我国的材料档次不低于美国,略高于欧美。以路牌广告为例,眼下我国的路牌制作已基本升级到大型电脑喷绘,在大中城市已很少见到人工绘制的路牌广告,这一点与美国路牌基本同步。但是欧洲则不同,在那里大型电脑喷绘很少,除特大型路牌用电脑喷绘以外,绝大部分路牌广告是用纸张印刷完成后再张贴到路牌上。还有一点,欧美的路牌广告更新周期一般在一个月,我国则是一年左右,相关因素暂且不谈,成本是个原则问题。我国的路牌制作费用,一般也得十万元左右,面积大的上百万。这样大的投资,中小企业哪里承受得了,即使作了,一个城市也只能作一两块。相反欧洲的印刷招贴则不同,用很少的钱就可印几千张,一旦发布张贴,整个城市中的广告栏都可见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远远高于单兵作战的大型喷绘路牌。在我国却相反,印刷几乎无人问津,不论路牌大小都热衷于电脑喷绘,其结果是花了大价钱,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印刷招贴不比彩喷效果差,经济实惠且信息传播的有效覆盖率高。由于成本大大降低,很适合我国的国情,又可减轻客户的负担,肯定会受到欢迎,只要加强管理,杜绝随意张贴,招贴广告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其实,中国和西方的广告都是性质相同,只不过表现手法不一样而已.相对于来说,西方的设计理念较大胆较开放.但随着中国现在的越来越西方化,设计方面好像也有些西方化.
欧美广告设计与中国广告设计的比较如下:
1、中国广告设计师的纯艺术设计水准不低于欧美,可是实用型商业广告设计水平不高。
对比之下咱们要比欧美的商业广告差得许多,大多如:主题含糊难解难识,构思低俗;歧意不断,方法单调千人一面,制造粗糙杂乱无章。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广告非但没有为美化城市添色,反而逐渐构成新的城市中的视觉污染。如果在百姓中搞一次民意测验,恐怕是真实喜爱广告的人不多。
2、中国设计师的创造性思想才能不低于欧美,可是有些广告却是构思多多、歧意多多。中国设计师的创造性思想才能不低于欧美设计师,他们思想活泼、构思超前,紧跟设计时髦,可是有些设计师的著作却是构思多多、歧意多多,特别是在商业性广告中经常出现,消费者的与客户的不解多见报端。
3、中国设计师的归纳水准不低于欧美,可是一些客户的鉴赏才能有距离。
中国广告设计师通常仅仅方法上托付广告公司署理,实践上每一步怎么走都要加以严厉具体的“检查”,广告公司不得不从。都无一例外地遇到过客户的 “ 指教”,不得不以客户的毅力为搬运,创造性思想遭到极大约束,常搞得设计师哭笑不得,很难正常表现设计师的创作水平,甚至妄自菲薄仅仅做点美工活罢了。
4、中国设计师单独完结设计的才能不低于欧美,可是相互协作设计的意念较差。
个人才能再强也很难掌握和处理与广告密切相关的许多疑问,一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那种单兵作战的方法只能是一时的成功,长久下去大脑资本必将干涸。比一比国内外成功的广告事例,看一看国内外成功的广告公司,几乎没有一人首创的。
5、中国设计师的电脑辅佐设备投入不低于欧美,可是对应用软件开发运用的水平平常。
6、中国的广告制造资料层次不低于欧美,可是信息传达的有用覆盖率较低。
扩展资料:
广告的特点:
广告不同于一般大众传播和宣传活动,主要表现在:
1、广告是一种传播工具,是将某一项商品的信息,由这项商品的生产或经营机构(广告主)传送给一群用户和消费者;
2、做广告需要付费;
3、广告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带有说服性的;
4、广告是有目的、有计划,是连续的;
5、广告不仅对广告主有利,而且对目标对象也有好处,它可使用户和消费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告
你问啊,你不问怎么回答你
作者:薛敏芝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促使其大片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一种近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日益火爆的营销方式悄然进入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植入式广告。《黑客帝国》中诺基亚8110,《我,机器人》中奥迪公司专门设计的概念跑车RSQ。你只要是影片的观众,你就是植入式广告的受众——遁形的广告,无法遁形于广告的受众。植入式广告,这一肇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末的营销手段,正如《黑客帝国》令凯迪拉克重新成为时尚话题,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的发展,令其成为21世纪当下最为热门的营销话题之一。 一、植入式广告的异军突起 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在中国往往将Product Placement翻译为隐性广告或称其为软广告。植入式广告不仅运用于电影、电视,而且被“植入”各种媒介,报纸、杂志、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甚至小说之中。 进入21世纪,许多广告集团纷纷涉入此业务,成立专门的公司,如,WPP的Mindshare Entertainmen和Publicis集团Zenith Optimedia、WPP’s MindShare以及奥姆尼康集团的Full Circle Entertainment。2002年,澳大利亚人安东尼·迪佛创办了植入式广告奖,每年举办一次。2004年百事可乐获此大奖。根据全球著名网络杂志品牌频道统计,在2004年荣登美国电影排行的37部影片中,有7部加入了百事可乐的广告,紧随其后的有可口可乐。摩托罗拉。耐克等公司。 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随着大众消费的符号化趋势,“产品的植入(Product placement)”,演变为“品牌的植入(branded placement)”,因而在营销界已渐渐都用branded content或branded entertainment,来替product placement。这种用语的变动,凸现了在新时代,赋予这一传统营销方式新的内涵。2003年全球品牌内容营销协(8randed Content Marketing Association)在伦敦成立,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美国等国成立分会,有100多个会员。会员包括全球性的广告集团、制造商,以及其他广告代理商、游戏发展商、电影工作者、电视节目制作与出版商等。这一协会的诞生,正如其美国分会主席Cindy Callop所言,预示着我们正从一个营销沟通的“打扰时代(age of interruption)”,进入一个“植入”的时代(age Of engagement)”。 二、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 从目前所见各种媒体内容的植入方式,我们将植入式广告分为四种运作模式:场景植入、对白植入、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 场景植入,主要是指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媒体内容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比如《天下无贼》影片开头,一对贼男女为了勒索一富翁,刘德华扮演的男贼用佳能摄像机摄下富翁对女贼的不轨举动。在西藏的寺庙,男贼窃得一大袋手机,镜头扫过,都是诺基亚。男女主角互发短 浅议植入式广告 从《手机》到《天下无贼》,商业娱乐大片已演变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种流行现象。电影本身作为商品,其成功不仅取决于精彩的剧本、高明的导演和有魅力的演员,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天下无贼》植入广告的巨大收益以及2005春节晚会遭世人诟病的广告投放,都折射出一种全新广告模式的冲击力。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植入式广告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制片方和商家所采用,而商业大片无疑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崭新平台。 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因其隐秘的特点,植入式广告还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植入式广告,其标志是1951年由凯瑟林·赫本和亨莱福·鲍嘉主演的《非洲皇后号》,影片当中明显地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镜头。1982年,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外星人》中,小主人公用“里斯”的巧克力吸引外星人的画面已成为植入式广告的一座里程碑。其后007系列电影对欧米茄手表、宝马汽车的宣传,《黑客帝国》对三星手机、喜力啤酒、凯迪拉克汽车的推广,无一不表征着植入式广告的异军突起。 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由葛优和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首次采用了类似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当时在剧中播出了百龙矿泉壶的随片广告。而植入式广告作为全新的广告形态为国人所熟知,则归功于冯小刚的娱乐大戏《天下无贼》。 常见的植入式广告类型有以下几种情况: 特写镜头的商品化。在主人与赞助商品同时显身时,均会伴随数秒的特写。例如《手机》中葛优的摩托罗拉商务手机的登场以及《天下无贼》中警察使用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的亮相。商品名称的台词化。《天下无贼》中傅彪在被迫状况下大声说出:“宝马汽车”,瞬间就实现了宝马公司的一次绝佳宣传。 商品运用的道具化。《天下无贼》中急驰而过的大卡车上“长城润滑油”五个大字。让观众在惊心动魄之余记忆犹新。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创立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目前已成为传媒和企业最为热衷的行销法宝。所谓整合行销传播,就是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传递本质一致的信息,以达到宣传目的的一种行销手段。整合行销传播的内涵包括以消费者为核心,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以及整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等诸多方面,其主旨是以最佳的组合谋取最大的利益。而商家和电影的联姻,正是遵循这一模式的积极尝试。以《天下无贼》为例。影片中共出现了中国移动、佳能等12家全程赞助商,广告投入2400多万元,加上荣誉赞助等其它项目,广告收入已达4000万元,而《天下无贼》投资成本为3000多万元,宣传费用约2000多万元。而影片上映后更是取得了8000万元票房的骄人成绩。同样,好莱坞大片《少数派报告》中使用了15个品牌,为影片节省了2500万美元。植入式广告对于电影成本的节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付费电视时代的来临,植入式广告是媒介产业(特别是电视行业)应对这一媒介变革的现实选择。虽然大众传媒都宣称:“收费频道将开创无插播广告的时代”。但广告主不可能忽略电视媒介这一受众层面最广、传播方式最活跃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电视媒介也不会放弃每年200多亿的广告收益。收费电视一旦成为电视业的主流,植入式广告必将发挥主导作用。 植入式广告的运用,利用影片或明星的效应,将品牌置身于时尚元素当中,在唤起注意或提醒的同时,强化品牌联想、塑造品牌偏好和独特的品牌心理,争取到消费者的认同与好感,是消除消费者离心倾向和逆反心理一剂良药。而且从广告媒介策略的角度衡量,植入式广告一般是跟娱乐大片联姻,所以广告的实际到达率比较高,千人成本低,也符合广告投放的媒介策略。再者植入式广告的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投放技巧的问题。广告形式的创新是广告创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告创意又是联系品牌和媒介中间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隐性广告也是一种新颖的广告创意。 植入式广告充分利用了受众对仰视客体的依赖和顺从,悄然完成了对受众从心理到行为的改造。电影制造了明星,明星的示范作用带有一种天然的影响力,不经意间便俘虏了观众,俘虏了消费者。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媒介文本,寓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于文本之中,通过电影媒介悄无声息地影响受众的消费形态,培养了受众的“消费共同意识”。植入式广告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传播结果的强效性。已经不知不觉间改变着受众的消费形态,受众有意识地选择性地消费那些高质量和高品位的商品,并且对这些商品有消费热情,这就是高档消费大众化。在这种广告情境下,广告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而变成了一种社会对话的语言。趋优消费的诱因一方面来自文化偶像的榜样示范。另一方面,则是消费主体渴求获得地位认同的心理动机。无疑,植入式广告的出现,满足了受众心理上的归属感,并且适时地促成了消费心理的同一性。反过来,受众的心理认同,又扩大了植入式广告宣传的强度。 就广告的直接目的而言,对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属于低水平的营销,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才是植入式广告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随着大众消费的符号化趋势,“产品的植入”将逐渐演变为“品牌的植入”。 媒介新生形态的日趋多样化,丰富了植入式广告运用所涉及的媒体表现形式。传统的媒体的主导优势逐渐让位给以互联媒介和移动通讯为代表的新兴传媒,复合媒体并存的态势,为植入式广告发布类型的优化组合,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影视产业与植入式广告的捆绑销售,已逐渐成为一种为各方所认可的运作模式。这种崭新的运营机制突破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领域界限,波及至网络游戏、体育赛事、音乐、电脑程序乃至人们的惯常生活形态。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为植入式广告的壮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诚然,植入式广告还存在很多弊端,譬如偏重感性诉求而缺乏理性说服,广告投放与影片剧情无关联,在广告中时常出现误导受众甚至于虚假欺的行径。这些负面的影响有待于通过健全法制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方式加以克服。
植入广告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促使其大片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一种近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日益火爆的营销方式悄然进入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植入式广告。《黑客帝国》中诺基亚8110,《我,机器人》中奥迪公司专门设计的概念跑车RSQ。你只要是影片的观众,你就是植入式广告的受众——遁形的广告,无法遁形于广告的受众。植入式广告,这一肇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末的营销手段,正如《黑客帝国》令凯迪拉克重新成为时尚话题,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的发展,令其成为21世纪当下最为热门的营销话题之一。一、植入式广告的异军突起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在中国往往将Product Placement翻译为隐性广告或称其为软广告。植入式广告不仅运用于电影、电视,而且被“植入”各种媒介,报纸、杂志、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甚至小说之中。进入21世纪,许多广告集团纷纷涉入此业务,成立专门的公司,如,WPP的Mindshare Entertainmen和Publicis集团Zenith Optimedia、WPP’s MindShare以及奥姆尼康集团的Full Circle Entertainment。2002年,澳大利亚人安东尼·迪佛创办了植入式广告奖,每年举办一次。2004年百事可乐获此大奖。根据全球著名网络杂志品牌频道统计,在2004年荣登美国电影排行的37部影片中,有7部加入了百事可乐的广告,紧随其后的有可口可乐。摩托罗拉。耐克等公司。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随着大众消费的符号化趋势,“产品的植入(Product placement)”,演变为“品牌的植入(branded placement)”,因而在营销界已渐渐都用branded content或branded entertainment,来替product placement。这种用语的变动,凸现了在新时代,赋予这一传统营销方式新的内涵。2003年全球品牌内容营销协(8randed Content Marketing Association)在伦敦成立,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美国等国成立分会,有100多个会员。会员包括全球性的广告集团、制造商,以及其他广告代理商、游戏发展商、电影工作者、电视节目制作与出版商等。这一协会的诞生,正如其美国分会主席Cindy Callop所言,预示着我们正从一个营销沟通的“打扰时代(age of interruption)”,进入一个“植入”的时代(age Of engagement)”。二、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从目前所见各种媒体内容的植入方式,我们将植入式广告分为四种运作模式:场景植入、对白植入、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场景植入,主要是指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媒体内容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比如《天下无贼》影片开头,一对贼男女为了勒索一富翁,刘德华扮演的男贼用佳能摄像机摄下富翁对女贼的不轨举动。在西藏的寺庙,男贼窃得一大袋手机,镜头扫过,都是诺基亚。男女主角互发短信时,特写镜头手机屏幕上滚过中国移动“全球通”的大logo。火车上张贴在车厢内的《北京晨报》,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时地进入镜头,一部电影,几乎成了品牌的展示舞台,宝马汽车、惠普电脑、淘宝网、长城润滑油等,不下十数个品牌,在电影的场景中出现。品牌或商品的场景植入,是一种极为消极的信息传播方式,镜头一闪而过,只有成熟的品牌,才能通过这种方式将品牌印迹一次次地“植入”观众的头脑。对白植入,就是在电影、电视剧、小说等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将品牌植入其中。《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见美国总统最美的几件事之一是可以畅饮‘彭泉’汽水。”在《一声叹息》里,徐帆时刻不忘提醒亲朋好友:”我家特好找,就在欧陆经典。”在《我的希腊婚礼》中,女主角说:“我老爸只相信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要教育美国人,第二件事是任何身体上的问题,不管是红疹或是鸡眼,只要喷稳洁就会好了……”情节植入,是指某一品牌的商品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品牌或商品不再仅仅是生活场景或人物对白中出现,而是几乎贯穿于整个故事。比如最近的好莱坞电影《一线声机》,帅哥瑞恩有天突然接到一个名为杰茜卡的陌生女人的电话,声称她被绑架了,绑匪下一个目标是她的儿子,请求他不要挂断手机,去警察局报案。影片自始至终无法离开手机,最后手机内置的摄像功能,保存了罪犯们的犯罪证据,得以将之绳之以法。一部电影,几乎是手机品牌诺基亚的“广告片”。而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电影几乎是摩托罗拉手机的品牌秀场,只是这种纯粹的情节植入,忽略电影情节与品牌形象和个性内在的契合性,虽增加了摩托罗拉品牌的暴露,但无助于其品牌形象的提升。形象植入,是指根据品牌所具有的符号意义,将某一品牌商品或服务,植入电影、电视或其他媒体之中,成为故事主人公个性和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通过故事情节,或生活细节,不断演绎品牌原有的意义,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的个性,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比如《电子情书》,其中浪漫的女主角每天清晨自信地走在纽约上西区的街头,总会先至星巴克咖啡店外带一杯咖啡,而每天晚上,则会打开她的苹果电脑,进入开始收发e-maiI。星巴克咖啡、苹果电脑和网站,这些品牌的形象、个性,以及其所具有的社会象征意义,已经成为女主人公角色演绎的道具,同时影片中剧情、女主角的形象、气质,又在不断地强化着这些品牌所具有的符号意义。电影《007》中,邦德又酷又帅,智慧、勇敢的英雄形象,其实离不开邦德所驾驶的同样又酷又帅的各种汽车,虽然影片中未刻意突出品牌,但汽车厂商的线下宣传,其实已巧妙地将电影故事演化成为品牌故事,主人公邦德已然成为汽车品牌的形象代言。三、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前景“植入式广告发展迅猛,就如同90年代末的网络公司,娱乐与广告的界限还没有消失,但它正朝着这方向发展”, ITVx公司执行总裁Frank Zazza如此说。根据全球品牌内容营销协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品牌内容营销市场产值,美国为17亿美元,英国为亿,澳大利亚还处在初级阶段为1亿美元,预计第二年会翻一番。CBS主席预言,在2005年随后的季节,美国主要电视网的电视剧将有75%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近年的异军突起,有其必然的原因:其一是媒体环境的变化,有线、无线和数字电视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促使媒介的细分化;传播渠道变得多而繁杂;其次是新技术的发展,因特网、VCD、DVD,尤其是个人视频刻录机的流行;促使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不断加强;再次是社会对广告宣传的种种限制,比如对烟草、酒类广告的限制,以及对某些人群的限制,比如少年儿童等。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加大品牌植入式广告的投入,比如2005年1月,福特公司在好莱坞成立了专门的代理公司,其职责就是为公司品牌植入寻找机会。植入式广告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大趋势:1、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电影、娱乐、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植入式广告从欧美正迅速向全球蔓延。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随着好莱坞大片而进入中国。2、涉及领域的广泛化趋势尽管欧美的电视产业最早开始运用植入式广告,然而是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使其成为一种令人注目的成功商务运作模式。这种商务运作模式正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出版等领域,扩展至游戏、体育、事件、音乐、数据库乃至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日常活动项目,比如夏令营。3、媒体运用的多样化趋势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植入式广告运用所涉及的媒体几乎无所不包,从传统的媒体,到因特网、手机乃至直邮和户外媒体,只要是能传递信息的介质,就可以成为植入式广告的载体。4、运作模式的复杂化趋势植入式广告在具体的运作中,许多公司已突破单纯的在某一媒体或领域的内容植入,而是进行更复杂的交*性植入,或者将隐性的植入式广告与显性的广告活动相结合,使广告效果最大化。比如金山公司在影片《功夫》DVD作贴片广告。随后在其推出的游戏《封神榜》中植入《功夫》影片中“猪笼城”全景和部分影片人物,逼真地再现了电影中那个发生精彩故事的地方,并在全国1035家大小网吧张贴印有周星驰形象的《封神榜》海报。而《功夫》则在全国120家一线影院打出“有《功夫》就上《封神榜》”的宣传牌。2003年上演的美国大片《偷天换日》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辆宝马的Mini Cooper车。而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是宝马公司在2002年冬为Mini Cooper推出而进行的全球性营销活动Mission Mini的活动延续。宝马公司事先请了侦探小说家为Mini Cooper创作了一部没有结尾的小说《Mission Mini》小说描述一位纽约当代著名艺术家存放于巴塞罗那的6幅拼贴式艺术作品突然失踪,当地警方对案件束手无策,名侦探Sam Cooper与其最佳拍档Mini Cooper穿行于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查实案件,找出窃贼。来自全球的9 o位参赛者,在这个名为“Mission Mini”的比赛中,与Sam Cooper联手合作当侦探,驾驶Mini Cooper破案,为这本小说写下真正的结局。2003年影片上映后,宝马公司组织全球车主和车迷观看这部同样以寻宝为主题的植入式广告影片。宝马公司为其Mini Cooper推广所进行的植入式广告运作真可谓出神入化。这个是你要的关于植入试广告的题目植入式广告基础扫描 植入式广告的概念 植入式广告的类型 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劣势 植入式广告深层透视 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 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 植入式广告的操作原则 植入式广告的价值评估 植入式广告前景展望 植入式广告发展的问题 植入式广告发展前景
2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日本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的观念,渊源于中国儒学伦理,其内涵是指爱人、仁慈、和谐、互助、团结、合作、忍让,它是日本企业成为高效能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 中日企业理念的比较 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灵性主义是在强调价值观、经营信念的确立和驱动下,灵活地、随情顺势地完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从而面对复杂的、多变的企业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得以选择正确的认识角度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日本企业不是以目标管理法、成本利润分析法等理性工具作为管理基础,而是将企业的价值观念及其信念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石,再由此推导出具体的经营管理规则、目标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从而表现出其经营哲学的“灵性主义”特色。 中国企业的关系主义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基础,直接渊源于传统文化。从管理观念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为教化至善的理念,确立了以“重生”为特征的人本位。人与人之间强调“伦理人”与“社会人”,“伦理”为“天道”,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关系,即共存共荣、同舟共济。管理管的是理,是“灵性”,是通过管“理”服人,以己推人。所以,中国人强调管理中的教化功能,即“晓之以理,明之以道”。从管理目标来看,中国人强调致中和、求稳定和求发展,在必然中求自由,提倡君子固而不比、致公无私、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知仁达义。其表现是:仕居其位,人尽其才,无尽其力,安居乐业,顺理理通,和谐安定。所以,中国企业多强调以群体大目标融入个人小目标、人心的稳定和生产的常规化运转,然后才是企业的发展,个人的自我实现。从管理对象来看,中国注重对人的管理,强调人事共有一理、情理相融、同舟共济、礼仪为先,从而达到合理、合情、合法。所以,与西方的规格化、标准化、独立化管理特征相比,中国企业更常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启发人的内心道德自觉,以发挥组织的群体影响。与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相比,中国企业并不完全表现为那种随情顺势的灵性态度,而是强调以理通情,理在情中,反对缺乏灵魂式的变动不居。变的灵活态度应以理为髓,以理为导,强调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方式。 中日企业价值观的比较 日本企业具有团队意识1975年,日本丰田公司收到员工创造发明设想的建议达万件,采用率为83%,为此支付奖金亿日元,而当年仅制造部门的收益就达160亿日元。松下电器公司2 100名员工一年内提出创造发明设想28万项。这些数据表明了日本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表明了企业员工强烈的团队主义意识和作风。团队主义的基本特点既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效能,又要保持“团队”内部的“和”以及维护和发展整个团队的利益。日本人的“团队意识”是个人在加入特定的集团为存在前提的;个人与集团(团体)的关系几乎维系终身;集团(团队)成员之间没有硬性的“契约”,义务和责任具有弹性。所以,日本企业员工常称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家里的公司”,在公司供职的时候也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献身精神。 中国企业具有集体主义意识我国企业,从价值观要素来分析,无疑表现为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其特征为:(1)集体价值认同具有多重性,即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是多重的。小到非正式团体、班组和车间,大至分厂、总厂,乃至国家、社会,是同时作用于个人的价值认同的,这就使得人们既体会到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使得归属、跟定意向很难聚焦和集中;(2)集体意识的形成是双向的,即企业员工一方面具体地归属于某一特定团体中,另一方面又受到理想化、更高层次集体目标的牵引。现实归属与理想追求是并生运作的;(3)员工对集团的向心力具有不完全性。由于集团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集体对个人的绝对优越化,我国企业职工对集体的向心力,一方面随着指向多重目标的过程中散射和弱化了;另一方面,一部分向心力又返归个人自身,形成了集团向心力的不完全性。与日本企业的集团意识相比,两者的不同点为:第一,日本企业的集团意识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这就是民族生存的危机感、拟家族关系、日本式的以“诚”“忠”为核心的义理等。中国企业的集体主义其民族文化背景则不尽一致,传统文化中的“孝”、“礼”多表现为一种外在伦理规范,同时又强调一种“独立人格”,“忠”也是有条件的,“忠”的对象具有嬗变性。所以,日本的团队意识具有较彻底的内心认同与行为指向的一致性;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心理与行为的非完全重合。第二,日本企业的集团意识是以普遍化的大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团队精神具有相当的心理环境优势。例如,日本企业的非正式团体大都与工作目标同归趋,工作和生活领域的集团认同有机整合在一起。中国企业的集体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血缘连带的特点,在企业中,一方面表现为对普遍的集体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非工作关系的群体组合,这些“非正式组织”既有与工作目标趋同的,表现为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刚性很强的“自我利益团体”,从而滋生了我国企业内一些诸如“关系网”、“内耗”等不良现象。第三,日本企业以“非专业化的成功道路”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体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企业由于人事制度的“结构性症结”尚未完全解构,集体价值取向几乎覆盖了自我发展需求,个性发展凭籍“机会获取”、“位置优势”等非正式途径来实现。 中日企业的经营观念比较 日本企业的“经营即教育”日本企业经营是以“人性”为导向的。日本企业的经营者认为,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开发、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最终利润的实现,都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质量,以精神潜能的发掘为前提。所以“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企业的教育训练投资投入产出系数最大,是最核算的投资”,“职工能力的提高与企业利润呈几何级数关系”。“经营即教育”成为日本企业家们的共识。“经营即教育”的企业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1)企业和社会有一种无言的契约,应是社会对企业的委托,实现这一重任,需要企业全员的共同努力(2)企业经营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3)必须依靠教育在企业员工中根深蒂固地植入“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利润乃是服务的报酬”的思想基于上述理念,日本企业都几乎以“教育为本”。例如,松下公司每年的教育投入占总数成本的10%。松下幸之助提出“造物之前必须先造人”。整个丰田公司的口号是,“既要造东西,又要造人”,推崇“以造就人为根本”。 中国企业的经营特征从经营目的来看我国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在创利润的同时尽社会责任。这是由我国企业性质决定的,企业不仅仅是赢利单位,同时兼具多重任务。例如,承办几乎全部的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和生活设施,呈现出“企业办社会”的特征,名目繁多,包括企业自愿不自愿的“赞助”等等;(2)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由于多重身份、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在经营中,对事业的追求远大于对利益的追求。由于企业家的经济利益不是出于企业利润,而是出自企业成本,企业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与管理者,多把经营活动作为个人事业的追求,赢利的动机并非很强或唯一。这就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家自身多具有一种“利润至上”的崇高追求;另一方面,如果这种理想追求受多种因素、多重身份制约而受阻的话,便造成“企业短期行为”等非正常现象;(3)我国企业的“育人”功能也是很强的。社会主义企业肩负着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职责。从企业模式来看,终身用工制以及重视社会范围的国家所有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企业教育提供了独特优势。与日本企业“经营即教育”的思想不同,我国企业更注重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保证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日企业管理特征比较 日本企业的全员参与管理日本企业从管理形态来讲,表现为一种全员参与。这种全员参与表现在:(1) U型(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决策实质上是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决策定夺之前的疏通,广泛地征询意见,有关人员反复协商,目的即集中众智、全员参与;(2)日本企业员工的责任区划是全面性的,并不是界定在特定范围内。日本公司雇员的责任是全面化的,不同于西方企业具有特定的任务与责任区域,这也决定了在管理过程中自然是全员参与;(3)日本企业也非常注重引导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发挥的管理效能,日本企业中存在着许多非正式团体,如同窗会、同乡会等,企业一般鼓励支持这些团体存在,并引导其自愿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攻关小组、合理化建议小组等,广泛地吸收其参加各级各类管理活动,让他们发挥其管理的功能,这是全员参与管理的突出表现。日本企业全员参与管理的风气,归根到底是为终身雇用制的确立,形成了所谓“劳资利益”或“运”共同体,客观上促成了全体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发展、繁荣的关心。 中国企业的管理特征我国企业由于文化、制度模式的强制约,管理征具有独特性。(1)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经济目并非我国企业管理的唯一追求,包括伦理目标、政目标、人事管理、行政目标等等,都是企业追求的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特定时期,甚至超过了经目标的追求强度;(2)企业管理活动的政治化色彩浓。这表现在:企业一方面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另一方面又是国家一级行政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的一条主线;企业既有相对独立权限,又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控制和影响;企业领导体制包党委思想政治系统,管理手段不仅有经济性的,也政治性的(如政治动员、行政命令、思想政治等);(从管理的组织模式来讲,偏重于“人事管理”。这体表现在:人事部门在企业部门体系中居于突出位、重要的地位;企业员工既关心生产、经营,更关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上下级信任的保持、自身严得到社会承认、友谊与信任的发展、威信的提等,企业中“人际网络效应”较强;人际因素往往覆了其它管理因素(如客观化、制度化、科学化因素)3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中引发的几点启示 重视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理念的培育企业理念包含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即一个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本企业生经营的行为、员工工作行为以及企业公众形象的理等问题的总的看法。企业理念是长期形成的、全面的价值观念体系。它表现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理定势和文化积淀。其次,企业理念还包括企业神,即企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信念不懈追求。它是一个特定的企业基于自身的性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长期培养形成它是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外化。第三,企业理念还括企业道德,即企业行为的一种伦理意识和道德价,同时也包括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研究表明,只有将企业理念作为整个企业运的灵魂,企业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机的协调,形鲜明的个性,并为达成目标而将员工紧密凝聚在起,使他们自然地融于这种文化中,体会和体现这种文化,并为其不断完善而进取。由此,企业理念成为加强企业凝聚力的一块磁石。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理念教育,教育员工“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勇于创新,注重品格修养,为企业、社会做贡献。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经营即教育”成为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惟一的优势来自比竞争对手更高的能力。IBM每年为内部员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多达20亿美元以上,不仅创建了各类培训学院,还建立了网上大学;西门子公司把培训看作是竞争的要素之一,它在国内外共拥有600家各种培训中心,每年参加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的员工多达15万人。在日本,新员工首先被送入培训机构学习和受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班,这成为日本一些企业的一项制度。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说,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形成一种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并激励员工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正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培养团队精神,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体意识“松下人”提出了这样的信条:惟有公司每一位成员亲和协力,至诚团结,才能促进进步与发展,每一个人都要记住这一信条,努力使本公司不断进步。我们应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长处,强调企业是一个大家庭,企业要为员工尽心尽力,员工要为企业尽职尽责,同事间要真诚合作,劳资双方要进行思想沟通,共同克服困难。同时,重视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观念,树立团队精神,鼓励员工入股,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当”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在注重员工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形成共同体意识。 ,政治工作从中日企业文化比较中不难发现,日本企业文设的许多东西,都是日本人从我们这里拿去的。深知,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决定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涵上的丰富性、独特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深受儒学文化的影响。儒学文化向来人的思想品德、观念、情操培养和修身养性:在人的关系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处理个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调私比如,诚实、忠厚、善良、守信、求实、节俭、仁爱。因此,我们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做人的品德教育和做事的职业道德教育。
不知道这里生产商利用其商标WEAR-EVER一词多义的特点,大力推销其产品:一方面WEAR-EVER为其品牌名称,另一方面该词又另有含义:既为wear forever(体现产品结实耐用),又为wherever(说明到处受人欢迎)。该广告从多角度推销其产品,能够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具有一定的劝说作用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一、 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 (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 ,就可以使译文简洁。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 +补语 ” 的意思 ,“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英语一个动词 ,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 ,就简洁多了。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 ,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词的运用上 ” [ 3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 ,表现力极强。沈家煊认为 ,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 ,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 ,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 ,汉语往往借助动词 ,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 层层铺开 ,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从使用方法上来看 ,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 ,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例如:他出去迎接妈妈。He went out t o meet hismother . (汉语后一个动词在英语中变成不定式 )英语句子中 ,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由于句中的谓语动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子中一般只能有一个谓语 ,它是句子的轴心。然后借用名词来表达 ,而名词之间则使用介词加以串通。所以英语中名词与介词等词类占优势。下例中英语中的名词、 介词等只能译成相应的汉语动词:He cried at the news . 听到这个消息他哭了。此外还有搭配方面的差异等。 (二 ) 英汉句法现象对比 1 .句型差异 英语表达常呈“ 浓缩性现象 ” ,汉语表达常呈“ 展开性现象 ” 。 “ 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 ’ 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 ,因而表达时往往倾向于取较低的句法单位。 ” “ 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 [ 6 ]因此 ,英语多用长句 ,而汉语中短句占优势。例如:We have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technol ogical capabil2ity which enables us t o seek out uni maginably distant civiliza2ti on even if they are no more advanced than me . (我们已经具备了一种非凡的技术能力 ,这种技术能力使我们搜索到无比遥远的文明世界 ,即使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先进。 )英语表达复杂的意思时 ,偏爱借助连接词 (如上句中的 which、 even if )用长句连贯地加以表达。而汉语言则相反 ,侧重于用短句。如上例中 ,把一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 ,使整个句子节奏分明 ,脉络清楚 ,正所谓“ 大珠小珠落玉盘 ” 。因此长句和短句的习惯差异在我们平时的翻译中要加以注意。 2 . 英汉句序差异 英语和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不完全相同。彭宣维统计表明 ,在主从关系上 ,英语中的因果、 条件、 假设以及时间状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 ,“ 在这一点上比汉语的表达手段多出近一倍。 ” [ 7 ]但是 ,“ 复合结构中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仍是汉语复合句的典型顺序。 ” [ 8 ]为此 ,彭宣维对汉语的主从复合句 (包括时间、 方式、 条件、 原因等 )的分布进行了统计 ,结果表明 , 汉语基本上是按“ 从句 -主句 ” 的方式组织。如:Please tellme when you have a p r oblem. 如有问题 ,请给我打电话。 二、 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归根到底 ,上述词句间的差异源于语言主体间的思维差异。 “ 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 [ 9 ]翻译的过程 ,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一 ) 形合思维与意合思维 “ 英语句子结构比较紧凑 ,句子内部连接之处 , 一般都要用具体的词语来体现 ,也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形和 ’ 。 ” “ 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 , 连词用得不多 ,但意思是连贯的 ,这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意和 ’ 。 ” [ 10 ]形合和意合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各自具体表现。“ 形合 ” 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的结构手段来表达意思;“意合 ” 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来表情达意。英汉两种语言形合、 意合思维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 )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 中运用抽象词的频率大大高于汉语。汉语用具体词表达的事情 , 英语中往往用抽象词:戴安娜代表了热情 ,责任 ,风度和美丽。Diana was theessence of compassi 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 .现代汉语中抽象词的使用也大增 ,如以“ 性 ” 、 “观 ” 、“ 化 ” 等结尾的词 ,例如:科学性、 荣辱观、 园林化等。 (三 )被动思维与主体思维的差异英语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 ,或者为了使方便、 叙述客观、 语气委婉等往往都是用被动语态 ,所以被动语态极其常见。相比之下 ,汉语的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窄得多 ,而主动语态用得多。 三、 英汉文化差异 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类型的不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 11 ]反过来说 ,一种语言的词语数量的多寡和语义所指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异。在语言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由于语言客体的区别和语言主体心理思维的不同 ,表现在语言中必然出现某种差异甚至冲突对立 ,这种语言体现在心理上的差异即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渗透在两个语言形式的各个方面 ,在语音、 词汇、 语句、 篇章等方面都各有表现。 (一 )英汉文化有部分重叠 “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 ,其中词是文化蕴含内容的核心。 ” [ 12 ]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语上。英语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分的实体 ,在汉语文化可能不加区分 ,反之亦然。英汉两种语言概念划分很少有完全一致的 ,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亲属称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语的 uncle就可以指汉语的伯、 叔、 舅、 姑父、 姨父任何人。汉语的区分较英语细致得多。 (二 )英汉文化空缺“ 以别的语言为参照 ,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 词汇空缺 ’ 。 ” [ 13 ]所谓空缺 (文化上的 ) ,是指有些表达方式是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这种空缺在词语的使用上显得尤为突出。英语和汉语的俗语、 谚语、 成语、 禁忌语、 委婉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就更大了。 (三 ) 中英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 ,有两种情况: (1)有些表达方式 ,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 ,但涵义刚好相反。 (2)含义相同的内容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截然相反。正如柯平所说:“ 翻译理解中最大的危险在于原语和译语里有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友 ,它们的指称意义相同 ,但语用意义 (主要是喻义 )完全不同 ,甚至正好相反。 ” 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就是 pull one’ s leg (开玩笑 ) ,它的含义并不是“ 拉某人的腿 ”或“ 拖后腿 ” 。“ 观察事物的视点不同是造成英汉文化冲突的另一个原因 ” 。 [ 14 ] 如英语说 beat the enemy,汉语是战胜 (或战败 )敌人;英语 fight fires在汉语变成了“ 救火 ” 。由此可以看出 ,在互译中英文作品时一定要把握词语的文化内涵 ,出现文化冲突时切忌直译 ,否则 ,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和精神。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翻译的准确与否 ,因此 ,在翻译中必须深度挖掘词句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高度重视语言差异 ,包括语句差异、 思维差异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间的文化差异。
1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13英汉对比研究分析觉得适合联系我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 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 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
(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
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另外英语论文还包括英语相关专业人员必要地用英语撰写学术报告或毕业论文等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不同的刊物对英语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文体和语言特点上既有许多共性,也不乏各自特点。
格式:
York: OUP, 1981.
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摘要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但不用完全逐句对应)。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1页即可),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
3、英文字体与行间距: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倍行间距。
4、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5、英文摘要: “Absract”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四号字。
6、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每个关键词使用四号字
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