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葛兴坤 中国共(论文库)产党第十(论文库)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中(论文库)共中央、国务院又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变我国“三农”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 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国,但农业依然落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1/3,两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2%和9.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十一五”到来之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国情,非常必要和及时。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以务实的态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五要五不”原则: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中国疆域辽阔,农村广阔,地区之间差异大、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谨防出现“一阵风”、“大跃进”、“一刀切”等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 二、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是密切相联的。 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举全社会之力量建设新农村,农村和农业发展了,又会给工业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联系的观点指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工农城乡的关系。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从事物联系的内部,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整体或系统的良性发展。 联系的观点还告诉我们,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发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针对农村市场营销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针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三、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 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自觉地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神圣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四、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免除农业税后,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2006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支出1030多亿元,解决免税后产生的新矛盾。 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五、体现了“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在集中力量抓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新农村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欢迎投稿——内容:学校德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全新概念,此前在党和政府文件中曾多次出现,在学界也早有学者提出并进行过试验。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并具体出台32条重大举措启动新农村建设,其含义自然有别于此前的任何一次。本文试从财政的视野对其中的“新”和“建设”进行讨论。 一、新在何处 此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通过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和积累为未来城乡融合奠定基础,但具体而言,“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时代背景新 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超过40%,这表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是一种普遍性现象,否则城乡和地区差距会继续拉大,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毋庸置疑,未来经济发展从二元走向一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路线图,新农村建设是协调的第一个基本举措。 2.治理理念新 乡村社会的治理在我国具有双重需求,国家追求有效和稳定,居民谋求福利改进,但是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并未因为对乡村治理存在需求而行使了应当的支出责任。在农业社会,乡村治理是通过乡绅阶层来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组织承担了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但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弱化,农村地区公共物品在长期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之后,只能在“预算外”和“制度外”寻求出路。而现在,在经历了税费改革漫长试点之后,中央政府回归到其应有的功能,承担了应有的支出责任,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向工商业社会转型,更标志着我国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3.制度供给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步,但在其中制度统筹是关键。我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可能预期在某些甚至大部分公共领域有所改进,但总体来看,要在较短的期限内达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在具体明确和承担应有的支出责任后,对农村的大规模投资并非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旨在通过财政投入建立农村公共品的基本供给制度,为未来城乡制度对接减少摩擦。 二、财政应如何建设 启用财政政策通过“建设”来体现“新”的内涵是城乡统筹的必经之路,但是财政在投入时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呢? 1.农村建设是仅对农业投入还是要更关注非农投入? 现实经济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村落没有城市拥挤的道路和金光闪闪的大厦,但是他们拥有城市文明,按照城市的生活节奏在生活。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的发展并非一定要发展农业,一定要走城市化道路。据专家估计,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人口总规模将在16亿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这一口径进行估计,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将维持在8亿上下,但是8亿人口完全依附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政策约束,运用财政手段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限制,改变支农方式,由直接转为间接对农村的支持不仅易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还可能赢得国家组织的资金支持。况且从工业、农业发展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来看,强调农村走非农道路是农民福利再造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居民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只能通过工业来满足,尽管在经济发展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时居民的膳食结构将发生改变,但是农民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时农业本身存在局限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包括农村居民本身在内的所有国内居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和成长,农业持续发展得不到市场的支持。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向偏移并非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忽视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支持,只是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农业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得不到工业所能得到的市场需求支持。 2.农民自身能力的拓展还是“面子工程”? 在现代经济生活变迁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社会公正的现实意义。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财富积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人均GDP的提高与人的幸福程度改善没有根本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新农村建设再造农民福利,为广大农村提供目前短缺的公共品就一定能使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对不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深入研究中引入了对“权利”和“能力”的分析,创立了以“能力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森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增长过程所带来的“相关利益”改善,个人能力的成长和拓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运用财政手段对农村进行大规模广泛地投资,真正的目的不是在农民收入方面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使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得到拓展并使收入机制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在农民能力得到拓展的同时其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表达就可能是真正的内生型需求,从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偏好表露难的问题,避免决策权转移而被迫分摊“面子工程”的提供成本,使农村居民也可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3.农村投入是财政“一条褪”还是财政、市场“两条腿”? 正如此前有学者预测国家在农村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时代一定会到来,2006年这个时代已经来了。对于风雨交加的农村来说,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但是单靠财政“一条腿”能行吗?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大市场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不可能逆市场经济规律而行之,尽管在过去的改革中市场经济将农民边缘化了,但现在农村的最终发展不能完全排斥市场,财政的作用仅在于“引导”和“发动”,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因为一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过多,虽然国家有能力保证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村庄、社区公共物品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二是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来看,市场和财政是互补的而非排斥的;三是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当前,世界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政府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政策制定,而不是主要直接地提供服务。虽然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有部分属于“补课”的性质,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这一定要在区域性公共品提供中注意保护产权,尽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达成集体一致行动,从而避免“公共地悲剧”或者“搭便车”行为。 三、警惕财政阳光被“吞噬” 2003年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较快,消费进一步扩张,财政在解决和支持“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了农村政治和谐,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和村组织的工作认同度逐步提高,“干干关系”、“干群关系”大为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纯收入持续上升,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迹象,在耐用消费品消费方面,拥有量品种和数量都出现增长趋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生了较大突破,广大农村正享受着财政普照的阳光。但是从实际农村财政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普照的阳光并未完全如预期那样为农民所享受,而是出现被“吞噬”的迹象。 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低使财政阳光被“吞噬”。以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增收政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种田的绝对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种田成本并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两者相比,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使财政阳光照耀在政策之外的组织或者人头上。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本身收益率比较低,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在我国农业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二是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缓,农民收入结构中尽管非农产业贡献在增加,但是就种田的农民(而且数量比较巨大)来说,以被管制的粮食价格与由市场定价的农业物资价格相交换,其结果自然是降低了农民的种田比较收益。有人评价说取消农业税的最大好处在于国家干部因为不用直接面对农民而使“干群关系”得到缓解,但实际上国家财政的“真金白银”流入了农资生产企业的口袋中(这部分企业实际上享受了国家的双重优惠待遇,一是市场定价权,二是普遍的税收优惠),而农民口袋里装着的却是刚刚放入的人民币的“余香味”。 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这个问题似乎看来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国学者朱钢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指出,农村公共品需求存在官员需求和一般居民需求,当前者需求大于后者而又缺乏资金时,农民负担就可能由此而生。现在中央政府加大投入为农村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毕竟财力有限并且历史欠帐过多,农村公共物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处于短缺状态。据新华网的消息,因为缺钱,目前在我国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的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新华网,)。因此,农村公共品在长时间内的短缺与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序性肯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基层组织可能会通过集资或者摊派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矛盾。更可怕的是,农民享受区域性公共物品还得持续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保证不被排他。显然,农民得到的实惠不仅被转移出去还面临负担加重的问题(例如某些农村地区的有限电视收费问题)。因此,农村公共品形成缺乏诱致性需求因素也会对农民负担反弹形成另一种威胁。 巨额的基层债务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我国基层财政债务之巨有可能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据统计全国约2100个县级行政单位,乡村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乡、村两级公共债务平均每个县高达亿元(新华网,)。当前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如果没有较规范的责任分担机制和财政资金的风险控制机制,这部分财政资金有可能会以“公共工程”的名义被挪用填补基层债务的黑洞。 四、结语 2006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据统计,2006年的财政投入将达3397亿元,比2005年增长14%,比2004年净增781亿元。庞大的财政支出被据为己有或者化为乌有,财政阳光被“吞噬”显然违背了中央的政策初衷。因此,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除了要继续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之外,还要防止国家财政支持目标被扭曲的现象,尽可能最大化财政支出效应。为此,笔者认为:第一,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控制,限制农资价格的无谓、恶意上涨,提高种田的相对收益,保证财政的阳光真正惠及到种田人的头上。第二,财政投资要着重培养农民对公共品的诱致性需求,改善农民对公共品偏好的表达机制。第三,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如果是“工程性”的投入,则必须要加强事前、事中监控和事后验收,健全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并明确奖惩机制;对于用于义务教育、卫生等一般转移性财政资金,要缩短资金转移路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凭借公民身份证按照一定标准打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2006年2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 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黄景贵 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检贵 劳动和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5]韩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5—11—3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找文章,到]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最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抓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因此,应把完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政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好政策必须要有好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来执行。因此,全面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作用。这个作用,在政治上表现为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经济上表现为带领和带头作用。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体现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科技观念等在头脑中日益强化,并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迷失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甚至广告等现代传播媒介迅猛发展,使我们对全世界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透过这些媒介,我们可以引进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思想,这是积极的一方面。但同时也为一些消极东西的进入提供了条件和渠道。加上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个别党员干部对这些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思想上产生了迷茫和各种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农村党员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讲经济效益,用不着再强调什么政治,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什么事情都做好了,极个别党员甚至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上的迷失性,导致了行为上的无原则性。有的党员精神空虚,无所寄托,迷恋于“××××××”的歪理邪说之中;还有极个别的成为金钱、美色、权欲的俘虏。 2、不适应性。部分党员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茫然不知所措,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如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市场经济的特点、运行规律了解不清楚,特别是在生产的手段和经营的方式上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还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落后的营销方式。对如何搞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尤其是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更是一窍不通,根本谈不上在农民致富中发挥带头作用。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8、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政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好政策必须要有好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来执行。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作用。这个作用,在政治上表现为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经济上表现为带领和带头作用。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体现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科技观念等在头脑中日益强化,并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全新概念,此前在党和政府文件中曾多次出现,在学界也早有学者提出并进行过试验。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并具体出台32条重大举措启动新农村建设,其含义自然有别于此前的任何一次。本文试从财政的视野对其中的“新”和“建设”进行讨论。 一、新在何处 此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通过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和积累为未来城乡融合奠定基础,但具体而言,“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时代背景新 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超过40%,这表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是一种普遍性现象,否则城乡和地区差距会继续拉大,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毋庸置疑,未来经济发展从二元走向一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路线图,新农村建设是协调的第一个基本举措。 2.治理理念新 乡村社会的治理在我国具有双重需求,国家追求有效和稳定,居民谋求福利改进,但是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并未因为对乡村治理存在需求而行使了应当的支出责任。在农业社会,乡村治理是通过乡绅阶层来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组织承担了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但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弱化,农村地区公共物品在长期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之后,只能在“预算外”和“制度外”寻求出路。而现在,在经历了税费改革漫长试点之后,中央政府回归到其应有的功能,承担了应有的支出责任,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向工商业社会转型,更标志着我国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3.制度供给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步,但在其中制度统筹是关键。我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可能预期在某些甚至大部分公共领域有所改进,但总体来看,要在较短的期限内达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在具体明确和承担应有的支出责任后,对农村的大规模投资并非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旨在通过财政投入建立农村公共品的基本供给制度,为未来城乡制度对接减少摩擦。 二、财政应如何建设 启用财政政策通过“建设”来体现“新”的内涵是城乡统筹的必经之路,但是财政在投入时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呢? 1.农村建设是仅对农业投入还是要更关注非农投入? 现实经济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村落没有城市拥挤的道路和金光闪闪的大厦,但是他们拥有城市文明,按照城市的生活节奏在生活。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的发展并非一定要发展农业,一定要走城市化道路。据专家估计,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人口总规模将在16亿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这一口径进行估计,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将维持在8亿上下,但是8亿人口完全依附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政策约束,运用财政手段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限制,改变支农方式,由直接转为间接对农村的支持不仅易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还可能赢得国家组织的资金支持。况且从工业、农业发展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来看,强调农村走非农道路是农民福利再造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居民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只能通过工业来满足,尽管在经济发展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时居民的膳食结构将发生改变,但是农民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时农业本身存在局限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包括农村居民本身在内的所有国内居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和成长,农业持续发展得不到市场的支持。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向偏移并非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忽视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支持,只是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农业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得不到工业所能得到的市场需求支持。 2.农民自身能力的拓展还是“面子工程”? 在现代经济生活变迁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社会公正的现实意义。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财富积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人均GDP的提高与人的幸福程度改善没有根本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新农村建设再造农民福利,为广大农村提供目前短缺的公共品就一定能使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对不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深入研究中引入了对“权利”和“能力”的分析,创立了以“能力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森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增长过程所带来的“相关利益”改善,个人能力的成长和拓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运用财政手段对农村进行大规模广泛地投资,真正的目的不是在农民收入方面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使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得到拓展并使收入机制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在农民能力得到拓展的同时其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表达就可能是真正的内生型需求,从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偏好表露难的问题,避免决策权转移而被迫分摊“面子工程”的提供成本,使农村居民也可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3.农村投入是财政“一条褪”还是财政、市场“两条腿”? 正如此前有学者预测国家在农村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时代一定会到来,2006年这个时代已经来了。对于风雨交加的农村来说,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但是单靠财政“一条腿”能行吗?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大市场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不可能逆市场经济规律而行之,尽管在过去的改革中市场经济将农民边缘化了,但现在农村的最终发展不能完全排斥市场,财政的作用仅在于“引导”和“发动”,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因为一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过多,虽然国家有能力保证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村庄、社区公共物品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二是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来看,市场和财政是互补的而非排斥的;三是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当前,世界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政府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政策制定,而不是主要直接地提供服务。虽然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有部分属于“补课”的性质,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这一定要在区域性公共品提供中注意保护产权,尽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达成集体一致行动,从而避免“公共地悲剧”或者“搭便车”行为。 三、警惕财政阳光被“吞噬” 2003年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较快,消费进一步扩张,财政在解决和支持“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了农村政治和谐,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和村组织的工作认同度逐步提高,“干干关系”、“干群关系”大为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纯收入持续上升,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迹象,在耐用消费品消费方面,拥有量品种和数量都出现增长趋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生了较大突破,广大农村正享受着财政普照的阳光。但是从实际农村财政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普照的阳光并未完全如预期那样为农民所享受,而是出现被“吞噬”的迹象。 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低使财政阳光被“吞噬”。以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增收政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种田的绝对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种田成本并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两者相比,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使财政阳光照耀在政策之外的组织或者人头上。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本身收益率比较低,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在我国农业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二是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缓,农民收入结构中尽管非农产业贡献在增加,但是就种田的农民(而且数量比较巨大)来说,以被管制的粮食价格与由市场定价的农业物资价格相交换,其结果自然是降低了农民的种田比较收益。有人评价说取消农业税的最大好处在于国家干部因为不用直接面对农民而使“干群关系”得到缓解,但实际上国家财政的“真金白银”流入了农资生产企业的口袋中(这部分企业实际上享受了国家的双重优惠待遇,一是市场定价权,二是普遍的税收优惠),而农民口袋里装着的却是刚刚放入的人民币的“余香味”。 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这个问题似乎看来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国学者朱钢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指出,农村公共品需求存在官员需求和一般居民需求,当前者需求大于后者而又缺乏资金时,农民负担就可能由此而生。现在中央政府加大投入为农村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毕竟财力有限并且历史欠帐过多,农村公共物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处于短缺状态。据新华网的消息,因为缺钱,目前在我国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的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新华网,)。因此,农村公共品在长时间内的短缺与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序性肯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基层组织可能会通过集资或者摊派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矛盾。更可怕的是,农民享受区域性公共物品还得持续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保证不被排他。显然,农民得到的实惠不仅被转移出去还面临负担加重的问题(例如某些农村地区的有限电视收费问题)。因此,农村公共品形成缺乏诱致性需求因素也会对农民负担反弹形成另一种威胁。 巨额的基层债务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我国基层财政债务之巨有可能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据统计全国约2100个县级行政单位,乡村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乡、村两级公共债务平均每个县高达亿元(新华网,)。当前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如果没有较规范的责任分担机制和财政资金的风险控制机制,这部分财政资金有可能会以“公共工程”的名义被挪用填补基层债务的黑洞。 四、结语 2006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据统计,2006年的财政投入将达3397亿元,比2005年增长14%,比2004年净增781亿元。庞大的财政支出被据为己有或者化为乌有,财政阳光被“吞噬”显然违背了中央的政策初衷。因此,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除了要继续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之外,还要防止国家财政支持目标被扭曲的现象,尽可能最大化财政支出效应。为此,笔者认为:第一,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控制,限制农资价格的无谓、恶意上涨,提高种田的相对收益,保证财政的阳光真正惠及到种田人的头上。第二,财政投资要着重培养农民对公共品的诱致性需求,改善农民对公共品偏好的表达机制。第三,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如果是“工程性”的投入,则必须要加强事前、事中监控和事后验收,健全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并明确奖惩机制;对于用于义务教育、卫生等一般转移性财政资金,要缩短资金转移路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凭借公民身份证按照一定标准打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2006年2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 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黄景贵 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检贵 劳动和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5]韩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5—11—3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xxxx,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镇、村两级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各部门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4、要防止只注重农村建设,不关心小城镇建设,导致整体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象。 四、农民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和要求 1、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希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 2、随着人口增长,饮水问题不断突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使用,以减少用水纠纷。 3、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补助。 4、希望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和“小康村建设”扶贫项目的实施力度,分步分批实施,最终在所有村、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会工作的重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呢?有人说:“教育今天做的事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明天”,关乎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长期性和区域性。新农村的建设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实行的鼓励和选拔大学毕业生入村当“官”,到基层当助理的做法不仅是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更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留在农村的人是老、女、弱、幼。青壮年、能人都向城市流动了。农村的管理存在问题,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人,大学生恰恰具有知识能力上的优势,也正是“工业反哺农业”思路的体现。从农村角度出发,新农村在建设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热情、踏实、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另外,综观农村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欠发达地区的状况更加糟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发扬扎实、勤奋、刻苦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为就业开辟新的路子。
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以及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意义重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范文 一:小康社会下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对于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其实现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党的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是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关键所在。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经济;新农村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
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尽管产业结构方面有了一定的调整,却依旧是将传统的农业作为主要产业,很多农村居民依旧是将外出务工、粮食作物以及家禽养殖等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局面中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收入是来自外出务工部分,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收入是来自农作物耕种,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收入是来自小家禽养殖。整体来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旧是将外出务工以及传统农作物耕种作为主要的部分,传统作物自身增收比较难,同时效益也较低,农村中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很多农村的劳动力涌向城市,继而使得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员支撑。产业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农村在增强作物 种植 的过程中没有重视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对家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及投入依旧十分低。此外,农产品自身的输出以及相关销售市场上的价格也不是很乐观,由于村民难以走出农村,加上经济发展理念和科学素质较低,很难真正找到销售和推广农产品的有效途径与 渠道 ,继而也就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二、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做出转变和调整,继而使得农村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加强对农村畜牧产业建设力度,使得畜牧产业进一步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另外还应当进一步发展观赏种植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追求得到满足之后,也开始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加以完善和优化,继而有效避免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层面上的单一性。对传统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加以转变,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基础设施是其中一项硬性条件也是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做到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决定农村的经济是否会实现较好发展,要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往往就只是一句话而已。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农村产业自身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能够确保我国农村各个产业都能够顺利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助于更好地引进优秀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 文化 ,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加强的同时,还应当依据自身的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的地理位置等,突出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继而使得农村的产业效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来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得到不断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村民思想 教育 ,完善产业理念
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样就需要基层的领导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宣传教育,继而使得村民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在农村的宣传栏中鼓励以及支持村民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引导农村村民摒除等要靠等落后的思想和意识,进一步宣传农民生活中农业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在农村积极构建文化站来实现科技兴农,通过这一文化站为农民更好地引进生产和种植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农业生产能够实现增产和增加效益,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发多种振兴农业发展的产业项目,多为当前农村居民积极谋划致富的途径和渠道。这就需要基层的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多为农村产品拓展和寻找新的销售市场,积极招商引资以及创建新的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农村中的人口有更多收入来源和机会,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通过多方面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四)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人才加入农村建设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对于农村经济建设而言,大学生人才更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获取的作用,通过创造以及完善农村环境和条件,继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大学生人才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对于农民而言,农村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和致富的空间与机会,可是当前我国农民自身的文化和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就需要农村积极引入优秀大学生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其中大学生村官的招录机制就是其中一个相抵较好的方式和途径,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文化素质较高,贴近农村之后,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民自身的实际状况,能够更加有效的将科学知识和文化理念进行有效地结合,将其带入农村经济建设中来,使得农民自身的种植技术以及文化知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引导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帮助农村领导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逐步完善,继而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和推动,这样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应当从财政等方面入手加大支持力度,使得对学生村官的待遇能够有所提高,使得其自身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能够更加明晰,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人才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农村发展的支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社会需要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比例,国家针对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依旧有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说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经营管理方面不够科学,农民自身的意识以及素质较低等等,这样就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增加农民自身的收入,对农民的生活条件进行逐步完善,继而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地推动,继而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金红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J].湖湘论坛,.
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二:新农村经济与金融支持体系创建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快速建设和迅猛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已经产生了举足轻重积极推动作用,金融业作为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针对农村发展的特定金融体系与服务也亟待完善和发展。研究分析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对于稳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台鱼乡葛家庄村、小水村、宅仓村、先锋村等村落深入走访调查发现,在一些并不是很发达的山区农村,金融业还是相当欠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部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基于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构想进行了分析与 总结 ,在此基上探讨经济与金融发展对新农村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我国新农村对经济发展与金融业体系建设的强烈需求,然后进一步通过实践论证我国经济与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大的影响,通过深入调查总结出新农村发展对经济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构想。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支持
一、引言
在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大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而重中之重又在偏远地区的山区农村。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来看,地域性经济、人文性经济尤为凸显,以地域经济来划分可粗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平原地区农村,二是山区分布的农村,从目前经济发展与金融建设体系的走向来看,平原地区农村的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周边农村配套与服务相对比较完善,而我国大部分山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建设与分布相对滞后,有一部分偏资源型山区农村除外。在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山区几个村落调查中发现:目前,原有的信用站大部分基本已经撤销或者撤回乡镇,就连农民一些果品收入的钱款也必须去乡镇存取,一些小个体经营者、养殖和种植户的资金往来非常困难,更提不上小额贷款的金融支持了。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山区新农村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尽管关于经济与金融对新型农村建设的支持研究还处在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阶段,并且没有形成固有的服务模式,但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经济与金融体系发展都是新型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源动力,为新型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与支持,促进经济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为新型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新农村经济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构想
经济与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新型农村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全方位、多领域改革与发展。在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发展的趋势、路径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好地把握前瞻性和统筹性,不断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完善小微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功能,更为高效有力地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一)现状。在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山区走访调查中发现,造成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建设脱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农村因为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较低,资源匮乏,甚至有的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设立的金融机构(信用站)成了摆设,根本就完不成指标,所以金融机构为了压缩开支,干脆撤掉或者撤回乡镇;二是随着我国城镇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向城市做起了农民工,即便是想设立信用站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据一部分村民介绍:由于缺少监管,原来的信用站工作人员出现过私自放贷,挪用等非法行为,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由于信任的缺失,个别农户宁可把钱埋到地下,也不肯放在信用站;三是新型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缺少公信度,由于监管缺失,陷入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怪圈,其中也不乏卷钱跑路的个别现象。综上所述,建设发展具有符合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保证金融机构利益和安全的途径亟待产生。
(二)构想。在河北省石家庄政府官方网站一则报道中了解到:“千场电影进社区、万场电影进农村”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已连续7年被列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活动内容。石家庄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作为这项公益活动的承办单位,已先后与山庄老酒、古贝春酒业、河北经济频道、河北农民频道、北国商城、大中电器、长城汽车、百事可乐、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长安区工会、裕华区工会、桥东区工会、新华区文体局、团省委等几十家重点企业和政府行政部门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和企业宣传推介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已经在村村通的活动中受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根据走访地区几个农村发展的特点,不妨这样设想一下:把偏远山区农村的产业归为三大类:一类是从事个体经营商户、一类为从事养殖产业的专业户、另一类则是从事传统的种植产业者,这部分群体年龄偏高。而个体经商户和养殖专业户对金融体系完善的需求基本相同,其主要特点是长期需求。金融机构可尝试抽调部分业务人员培训这部分群体的网络金融能力,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装存取柜员机等便捷金融设备,既方便快捷,成本也相对低廉。而种植专业户的特点是:正如老百姓所说的,一年一个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要求的服务时间段比较集中,一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一部分农民需要购进种子和化肥,一部分农民需要购进新型农机具等耕作设备。二是收获的季节,就是到了秋天。在走访的几个山区农村中,农民种植的品种大部分是:桃子、苹果、杏、柿子、葡萄等农副产品,在调查现场看到,一辆三轮车水果,以太行山磨盘柿为例,大概是卖700元左右,每天一个农户平均可采摘两车,由于采收的季节性很强,在抢收期间,大部分果农都把钱存放在家里,等到秋收结束后一次性存到乡镇的银行或信用机构,这不仅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白白地损耗了资源配置。可以有针对性、季节性地设立流动金融服务车,流动金融服务车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农民需求的季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农民播种的季节可以小额放贷,以便于农民对种子化肥和农机具的采购,在收获的季节集中存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随着农民土地流转政策与土地、宅基地确权的政策推行,其对于农民和金融机构来说都不失为一种最佳的发展途径和机遇。此举能够完全有效地吸引民间资本,在一发达国家的农村与城镇化进程中,各国政府都有效地运用了各种金融服务支持和手段,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及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彻底实现了新型农村建设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资金融通渠道。
三、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大幅增收、经济快速发展、方便民众的长期有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城镇乡村和谐发展,大幅度缩小城乡差距,所以新农村发展对经济与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完善,探索新型农村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研论文
2.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设计要点论文
3. 论公共图书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4.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论文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迈步,农村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现在农村文化的建设比较落后,文化形式单一以及缺乏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等等问题,开发和建设新农村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建设新农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的动力,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积极的开发农村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据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一、开发农村文化的战略背景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的建设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使得农村消极文化不断滋长,并给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农村文化。
(1)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后
文化建设不想经济建设一样可以给人看到实质性的东西,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农民由于平时忙于劳作,很少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最多也只是闲暇时看看电视什么的,基本没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文化生活较单调。随着一些消极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涌入,使得积极地传统文化被侵蚀,农村文化处于较危险的境地。随着一些消极文化的流入,农民容易被这些消极文化所毒化,尤其是一些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和社会的安定。此外,落后的农村文化,会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发生扭曲。
(3)文化建设队伍人才缺乏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的限制,文化系统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一些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文化队伍的建设很不稳定。
(4)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好多地方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停留在较古老的保护层面上。
2、缺乏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业弱势地位越来越严重,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除了这些较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外,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抵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完成这些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所以,要想让经济得以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修养和素质,这就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3、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
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他将成为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企业文化。虽然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的丰厚,但是随着日趋加快的社会发展步伐,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拥有的一些文化资源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步伐,来不及转化为文化竞争力。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是发展的阻碍力量,同时又是发展的希望和前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后方力量。农村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农村要在稳定中找寻发展的机会,开发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农村文化,提升我国农村文化的实力,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二、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
1、加强政府的作用
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不易新农村的必经之路。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点出发,对农村文化建设需高度重视。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日程,将其融入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将其考虑到财政预算中,将其作为干部升迁的考核指标。到文化工作出现倒退的地区,要采取责问制度。
(1)加大文化开发建设力度
政府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专项拨款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融资,通过融资的形式实现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同时还规划好新建文化设施以及现有文化设施的工作,使得文化设施发挥最大的功能。
(2)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抓好农村文化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将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呈献给农民,此外,还要充分挖掘专业的人员,并对一些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培养,是他们成为文化活动建设的支柱,让他们进入农村对农村文化活动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 同时,还要鼓励人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大群众的参与力度,有效地抑制恶俗文化的传播,开发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另外,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一些低俗的消极的行为,比如对一些参与者进行处罚。
(3)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首先要规划和正对农村文化队伍,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选取相应的人才,同时要鼓励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进行文化方面的工作。其次,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西区一部分高素质的人才,对一些有技能的艺人或文化,可以采取破格录用的方式。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4)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可以培育和法阵一些特色产业,同时要讲一些特有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得特色文化产业得以发展。
(5)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进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并对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人的培养。
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农村文化已是必然需求。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建设,使得农村文化服务的网络得以全面构建。
3、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服务的能力,政府需要积极地探索对现行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措施,激发文化设施的发展潜能,使得文化设施更具活力。此外,政府应该引入一些经济投入来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为文化设施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对一些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化部门要紧抓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用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并制定一些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方式,发展一批专业的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一定的培训使得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对文化队伍中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的政策。一方面鼓励一些相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招收一批专业的人才。此外,还要大力的培养文化骨干,将活跃农村文化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得群众基础更加稳固。对工作优秀或作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使得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
5、融入社会力量
我们可以鼓励社会力量来支持农村文化的建设,开展一些与农村文化相关的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关的文化援助活动。积极地引导社会力量对农村文化事业进行捐助,以保证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设。
三、总结
总的来说,发展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及时农民的愿望,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大家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共同致力于农村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农民需要文化的熏陶同时文化也需要农民,农村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更具有民族性。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要根据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社会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农民有需求的以及政府能够创造条件做到的事做好。
参考文献:
[1] 吴未;刘永强;谢嗣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问题——以江苏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9年01期
[2] 冼惠梅;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xxxx,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镇、村两级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各部门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4、要防止只注重农村建设,不关心小城镇建设,导致整体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象。 四、农民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和要求 1、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希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 2、随着人口增长,饮水问题不断突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使用,以减少用水纠纷。 3、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补助。 4、希望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和“小康村建设”扶贫项目的实施力度,分步分批实施,最终在所有村、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农村面貌和经济发展的亮点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自建房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用地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是当前农村自建房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建筑设计
1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原则
以经济性为原则
在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中,要以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不能照搬城市当中的别墅或者洋房,一味的追求舒适性,而不考虑农村的经济状况。在住宅户型设计上还要考虑农村住宅的特殊性,布置一些生产、忙存空间。由于农村生产规模小,家庭作业等特点,在新农村住宅中需要考虑一定面积的生产用房。在垂直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的设置可以结合院子设置,并且可独立对外,利于生产交通。在水平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可以独立设置,集中设置于公共交通的位置。使农民在搬进水平分户的住宅之后能仍然可以进行生产活动。这样既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又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合理确定农村居民自建房用地面积
对于那些进行第一产业的农户,和那些家庭手工业的农民对住宅、庭院的需求较高,釆用垂直分户的模式,一户两侧,拥有南向或北向的庭院。每户的占地面积应该统一考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做到用地最小。对于水平分户的农户,这种分户方式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对土体节约使用的目的。比垂直分户节约更多的土地。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水平分户,以节约土地资源。
2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缺陷
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思想
(1)长期居住风水思想的禁锢。由于农村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居住风水思想,因此自建房都是各搞各的,虽然看似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所以自建房横七竖八与贫困人口的'旧房屋夹杂而立,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规划和设计无法展开。而这种传统的思想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沉重的打击。(2)房屋设计没有统一的样式。农村很多建房中,都是按照户主的思想和意愿进行房屋设计建造的,导致农村房屋样式千奇百怪,平顶、砖瓦、彩钢、平顶彩钢混合等都有,虽然是按照各自所需建设的,但是不利于房屋样式的规划和设计,这种混合的房屋建造一方面不利于自建房排水功能,采光设计,另一方面也给左右邻居带来了矛盾。(3)农村下水道建设严重不足。由于习惯了房前屋后或者庭院随处泼污水,所以有了新房但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正日益严重危害着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路面粪便随处可见,损害了新农村建设的形象。这样生活方式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地下水源,破环生活环境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只顾了房屋道路的规划设计,对给排水管道的规划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做好自建房图纸规划设计
要做到统一规划首先要有施工图纸,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图纸包含了以下方面:①给排水系统,在进行建设前,必须明确给排水开挖路线、管道大小、进户管道、水井房等,也可是看作是地下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厕所、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厕所干净程度、污水处理程度都是新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房屋地基、结构设计,包括自建房的面积、防震程度、采光程度等,一般新农村房屋结构采取二层楼房标准,因为二层楼房有利于节约用地面积,进行太阳能采光设计和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农村采暖向清洁能源迈进,大大提高了新农村自建房的干净程度,而且农民可实现天天洗澡的愿望,是新农村进步的又一重要体现。③道路建设,自建房屋不能就只搞房屋建设,如果仅仅建造房屋,那么新农村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了,所以道路设计规划是新农村自建房的重要环节,而且道路的规划设计厚度和宽度,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邻居矛盾的产生,因此对道路规划设计必须统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加入太阳能路灯的设计,从而更加完善新农村建设。
严格控制自建房材料
现代房屋建设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的质量,能有效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坏,因此现在的材料远远超过传统的石头、泥土等材料。但是在建设中我们还要对钢筋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水泥质量,混凝土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生裂缝和风化,导致房屋建造质量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其次控制砂石的干净程度,使混凝土搅拌质量更加高效。
做好房屋结构设计
二层楼房设计一般采取框架结构进行,框架结构有很好的稳定性能,而且建设速度快质量高,只要做好钢筋框架即可,然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房屋横梁和墙柱,在混凝土框架中嵌入砌砖构成完整的墙体和屋面。若是一层建设则只需砌筑横梁和墙柱,或者用砖混结构进行建设即可。其次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中要分清厕所、厨房、卧室、洗澡间,因为厕所、洗澡间、厨房关系到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埋设问题,所以既要做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又要保证厕所、厨房、洗澡间的安全,以免发生断水或者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做好建筑节能尤为重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改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建筑在使用的过程应尽量减少能耗因此农存建筑节能设计成为了关系重大的问题之一。对农村自建房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开窗面积,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及设备等措施。此外采用节水型洁具、节能灯具、节能电器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农村需要建设,需要进步,需要改善,需要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4结束语
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下,新农村建设的好坏主要由高水平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来决定。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建筑节能,加强管理,提高农村绿色竞争力,打造美丽乡村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2010,(3):148-155.
[2]张尚武.乡村规划:特点与难点[J].城市规划,2014,(2):17-20.
[3]彭震伟,孙施文,等.特约访谈:乡村规划与规划教育(二)[J].城市规划学刊,2013,(4):6-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全新概念,此前在党和政府文件中曾多次出现,在学界也早有学者提出并进行过试验。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并具体出台32条重大举措启动新农村建设,其含义自然有别于此前的任何一次。本文试从财政的视野对其中的“新”和“建设”进行讨论。 一、新在何处 此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通过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和积累为未来城乡融合奠定基础,但具体而言,“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时代背景新 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超过40%,这表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是一种普遍性现象,否则城乡和地区差距会继续拉大,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毋庸置疑,未来经济发展从二元走向一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路线图,新农村建设是协调的第一个基本举措。 2.治理理念新 乡村社会的治理在我国具有双重需求,国家追求有效和稳定,居民谋求福利改进,但是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并未因为对乡村治理存在需求而行使了应当的支出责任。在农业社会,乡村治理是通过乡绅阶层来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组织承担了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但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弱化,农村地区公共物品在长期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之后,只能在“预算外”和“制度外”寻求出路。而现在,在经历了税费改革漫长试点之后,中央政府回归到其应有的功能,承担了应有的支出责任,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向工商业社会转型,更标志着我国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3.制度供给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步,但在其中制度统筹是关键。我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可能预期在某些甚至大部分公共领域有所改进,但总体来看,要在较短的期限内达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在具体明确和承担应有的支出责任后,对农村的大规模投资并非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旨在通过财政投入建立农村公共品的基本供给制度,为未来城乡制度对接减少摩擦。 二、财政应如何建设 启用财政政策通过“建设”来体现“新”的内涵是城乡统筹的必经之路,但是财政在投入时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呢? 1.农村建设是仅对农业投入还是要更关注非农投入? 现实经济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村落没有城市拥挤的道路和金光闪闪的大厦,但是他们拥有城市文明,按照城市的生活节奏在生活。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的发展并非一定要发展农业,一定要走城市化道路。据专家估计,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人口总规模将在16亿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这一口径进行估计,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将维持在8亿上下,但是8亿人口完全依附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政策约束,运用财政手段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限制,改变支农方式,由直接转为间接对农村的支持不仅易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还可能赢得国家组织的资金支持。况且从工业、农业发展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来看,强调农村走非农道路是农民福利再造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居民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只能通过工业来满足,尽管在经济发展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时居民的膳食结构将发生改变,但是农民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时农业本身存在局限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包括农村居民本身在内的所有国内居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和成长,农业持续发展得不到市场的支持。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向偏移并非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忽视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支持,只是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农业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得不到工业所能得到的市场需求支持。 2.农民自身能力的拓展还是“面子工程”? 在现代经济生活变迁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社会公正的现实意义。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财富积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人均GDP的提高与人的幸福程度改善没有根本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新农村建设再造农民福利,为广大农村提供目前短缺的公共品就一定能使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对不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深入研究中引入了对“权利”和“能力”的分析,创立了以“能力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森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增长过程所带来的“相关利益”改善,个人能力的成长和拓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运用财政手段对农村进行大规模广泛地投资,真正的目的不是在农民收入方面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使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得到拓展并使收入机制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在农民能力得到拓展的同时其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表达就可能是真正的内生型需求,从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偏好表露难的问题,避免决策权转移而被迫分摊“面子工程”的提供成本,使农村居民也可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3.农村投入是财政“一条褪”还是财政、市场“两条腿”? 正如此前有学者预测国家在农村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时代一定会到来,2006年这个时代已经来了。对于风雨交加的农村来说,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但是单靠财政“一条腿”能行吗?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大市场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不可能逆市场经济规律而行之,尽管在过去的改革中市场经济将农民边缘化了,但现在农村的最终发展不能完全排斥市场,财政的作用仅在于“引导”和“发动”,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因为一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过多,虽然国家有能力保证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村庄、社区公共物品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二是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来看,市场和财政是互补的而非排斥的;三是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当前,世界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政府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政策制定,而不是主要直接地提供服务。虽然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有部分属于“补课”的性质,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这一定要在区域性公共品提供中注意保护产权,尽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达成集体一致行动,从而避免“公共地悲剧”或者“搭便车”行为。 三、警惕财政阳光被“吞噬” 2003年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较快,消费进一步扩张,财政在解决和支持“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了农村政治和谐,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和村组织的工作认同度逐步提高,“干干关系”、“干群关系”大为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纯收入持续上升,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迹象,在耐用消费品消费方面,拥有量品种和数量都出现增长趋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生了较大突破,广大农村正享受着财政普照的阳光。但是从实际农村财政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普照的阳光并未完全如预期那样为农民所享受,而是出现被“吞噬”的迹象。 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低使财政阳光被“吞噬”。以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增收政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种田的绝对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种田成本并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两者相比,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使财政阳光照耀在政策之外的组织或者人头上。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本身收益率比较低,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在我国农业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二是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缓,农民收入结构中尽管非农产业贡献在增加,但是就种田的农民(而且数量比较巨大)来说,以被管制的粮食价格与由市场定价的农业物资价格相交换,其结果自然是降低了农民的种田比较收益。有人评价说取消农业税的最大好处在于国家干部因为不用直接面对农民而使“干群关系”得到缓解,但实际上国家财政的“真金白银”流入了农资生产企业的口袋中(这部分企业实际上享受了国家的双重优惠待遇,一是市场定价权,二是普遍的税收优惠),而农民口袋里装着的却是刚刚放入的人民币的“余香味”。 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这个问题似乎看来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国学者朱钢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指出,农村公共品需求存在官员需求和一般居民需求,当前者需求大于后者而又缺乏资金时,农民负担就可能由此而生。现在中央政府加大投入为农村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毕竟财力有限并且历史欠帐过多,农村公共物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处于短缺状态。据新华网的消息,因为缺钱,目前在我国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的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新华网,)。因此,农村公共品在长时间内的短缺与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序性肯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基层组织可能会通过集资或者摊派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矛盾。更可怕的是,农民享受区域性公共物品还得持续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保证不被排他。显然,农民得到的实惠不仅被转移出去还面临负担加重的问题(例如某些农村地区的有限电视收费问题)。因此,农村公共品形成缺乏诱致性需求因素也会对农民负担反弹形成另一种威胁。 巨额的基层债务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我国基层财政债务之巨有可能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据统计全国约2100个县级行政单位,乡村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乡、村两级公共债务平均每个县高达亿元(新华网,)。当前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如果没有较规范的责任分担机制和财政资金的风险控制机制,这部分财政资金有可能会以“公共工程”的名义被挪用填补基层债务的黑洞。 四、结语 2006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据统计,2006年的财政投入将达3397亿元,比2005年增长14%,比2004年净增781亿元。庞大的财政支出被据为己有或者化为乌有,财政阳光被“吞噬”显然违背了中央的政策初衷。因此,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除了要继续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之外,还要防止国家财政支持目标被扭曲的现象,尽可能最大化财政支出效应。为此,笔者认为:第一,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控制,限制农资价格的无谓、恶意上涨,提高种田的相对收益,保证财政的阳光真正惠及到种田人的头上。第二,财政投资要着重培养农民对公共品的诱致性需求,改善农民对公共品偏好的表达机制。第三,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如果是“工程性”的投入,则必须要加强事前、事中监控和事后验收,健全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并明确奖惩机制;对于用于义务教育、卫生等一般转移性财政资金,要缩短资金转移路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凭借公民身份证按照一定标准打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2006年2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 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黄景贵 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检贵 劳动和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5]韩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5—11—3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xxxx,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镇、村两级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各部门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4、要防止只注重农村建设,不关心小城镇建设,导致整体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象。 四、农民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和要求 1、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希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 2、随着人口增长,饮水问题不断突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使用,以减少用水纠纷。 3、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补助。 4、希望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和“小康村建设”扶贫项目的实施力度,分步分批实施,最终在所有村、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葛兴坤 中国共(论文库)产党第十(论文库)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中(论文库)共中央、国务院又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变我国“三农”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尊重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 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国,但农业依然落后。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1/3,两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2%和9.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十一五”到来之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国情,非常必要和及时。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以务实的态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五要五不”原则: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中国疆域辽阔,农村广阔,地区之间差异大、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谨防出现“一阵风”、“大跃进”、“一刀切”等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 二、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是密切相联的。 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举全社会之力量建设新农村,农村和农业发展了,又会给工业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用联系的观点指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工农城乡的关系。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从事物联系的内部,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整体或系统的良性发展。 联系的观点还告诉我们,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发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针对农村市场营销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针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三、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 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自觉地肩负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神圣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四、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分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诸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免除农业税后,为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从2006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支出1030多亿元,解决免税后产生的新矛盾。 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扎实稳健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五、体现了“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在集中力量抓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新农村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欢迎投稿——内容: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