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新闻论文初一

发布时间:

新闻论文初一

新闻学虽然已是一级学科,但它语言文学的性质没有变。目前,我国学科分类仍将它归入文学门类,被视为人文科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体育新闻传播手机媒体影响思考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技术的进步让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加,除去发简讯、打电话等基本功能外,手机的功能更加趋向于娱乐化。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手机媒体发展初期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21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兴奋的一件事——申奥成功,北京成为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城市,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在第一时间将此讯息带到了中国人的耳边。

关键词:手机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影响

一、前言

如今社会资讯高速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较之报纸、广播、电视、网路等其他媒体,具有互动性强、资讯源内容多样、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等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的增强,手机媒体的便携性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使人们能随时随地接收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讯的新闻,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二、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

一手机媒体化

据中国网际网路络资讯中心释出的《第27次中国网际网路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亿。另据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截至2014年,全国行动电话使用者达亿,普及率为,手机使用者的增加大大促进了手机媒体的发展。例如,就当代大学生而言,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有70%的时间都在使用手机。大学生基本都通过手机来获取外界资讯,每天在手机上浏览新闻、看视讯、收看直播、关注微博等,一步一步地成为“手机党”、“低头族”,这些调查研究表明手机已经高度媒体化。

二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特性相契合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有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的优点,并且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与手机媒体的特征相契合。由于体育具有竞技性质,人们往往希望能在第一时间观看到体育比赛。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不能守在电视、电脑前观看体育比赛。手机媒体的发展打破了这一限制,现在一个NBA球迷如果要选择观看一场NBA篮球常规比赛,更多地会选择开启手机,登入新浪、风云直播等网路平台观看比赛,真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观众已经不多了。手机媒体的便携、可移动性正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欣赏比赛的需求,手机媒体的时效性与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完美契合。

三、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体育新闻语言的改变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专业性、竞技性等特征,对部分观众而言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普遍关注,直接促进了体育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新闻播报正逐渐以准确、简练、具体、快速、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报道,更多地使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进行体育新闻传播。据笔者了解,在80年代,篮球赛的播报更多地存在于各个体育院校中,直到后来,各种篮球比赛正式进入电视直播,才慢慢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开始,人们并不怎么了解篮球比赛的过程以及篮球比赛的规则。如今,由于手机媒体简洁易懂的播报方式和体育语言的通俗化,使篮球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专案之一。可见,这种新闻语言的改变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手机媒体提升舆论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手机媒体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传播者与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使用者在收看体育节目的同时,可向平台传送自己的观点,与体育爱好者进行交流,特别是当下QQ、微信、部落格、微博的发展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的体育迷,经常在微博上与广大体育迷进行交流互动。每逢较大的体育赛事,微博首页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赛事情况,广大体育爱好者便能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观赛体验。在激动的时刻表露喜悦,在沮丧的时刻发泄不满,在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输了的时刻吐槽,和大家分析失败原因,在支援的球队不负众望获得冠军的时刻分享欣慰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再加上如今体育直播、转播中,直播员为增加收视率,也会以有奖竞猜、上墙等形式,或者发表一些自己幽默的观点来达到互动效果,从而促进体育新闻的传播。

三手机媒体使新闻进入融合及整合式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逐渐融合。中国手机网民的不断增加、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手机党”、“低头党”通过手机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传统媒体在这一状况下,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例如,报纸行业。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报纸行业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使用者能在各大手机新闻媒体上获取报纸上的各种资讯,这就使人们购买报纸的需求减少。为了寻求报纸业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整合式传播道路,手机报应运而生。

四、结语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传播速度快、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流方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状况,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是必然趋势。在这一条件下,新兴媒体以自身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逐渐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流,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参考档案:

[1]谭秀湖.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刊,201401:83-86.

[2]朱志锋.移动终端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05:203-204.

[3]吴红梅.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前景分析[J].新闻爱好者月刊,201022:33-34.

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思考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地变更、创新,让人民感受到了新闻的传播力量和亲民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改变原有的新闻传播模式,才会有效并优质地传播新闻,使新闻内容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支援。笔者对当前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拓宽新闻传播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如今,电子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网路成了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许多人还会通过新媒体对新闻内容进行了解与传播,将重要事件或是舆论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方法相对于以往的纸质传播,广播等更为便捷。但是若想让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更加大众化及普遍化,就需要对新媒体进行了解,对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使新闻能够及时有效地传播。

一、关于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特征

当前背景下的新媒体顺应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人们不用通过大量的时间去完整的阅读资讯。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成为资讯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变得零碎,但新媒体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它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娱乐。通过手机获取新闻资讯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如今网路资讯的划分越来越详细,人们关注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它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心理需求。

二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以“新”字作为代表,它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的传播速度快,资讯量较大,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实效性、储存性以及选择性都是最强的,它的语言要素多种多样,带给人们更多的新鲜感以及趣味性。其次,新媒体传播的途径较多,我们使用的QQ、微信、微博上每天都会更新讯息,人们再也不用守在电视机旁等待新闻了。最后,新媒体的互动性强,每条播出的新闻,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新闻后的网友留言版块分享给更多的人。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的实效性增强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及优势之一就是新闻的实效性增强。在以传统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是报纸,广播以及电视新闻,但报纸的出版或电视新闻的播出时间与人们收到资讯的时间存在差异,所以大多数人看到的新闻都是前一天发生的事情,也有一些人看到的新闻已经是经过处理的或是新闻事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报纸以及电视新闻的实效性相对较差。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装置连线到网际网路获取新闻资讯,从而可以获得实时释出的资讯,提高了新闻的实效性。

二新闻的互动性增强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是单向传播的,不具有互动性,人们只作为新闻的接收者,没有办法对接收到的新闻进行评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科技产品的进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互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在很多新闻下,都留有大面积的空白处让人们进行留言点评,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让读者与读者进行互动,同时也让读者与撰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新闻的互动性推动了正确观点的传播和整个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新闻传播的全媒体化

传统媒介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图片和声音,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逐渐走向了全媒体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文字,图片和声音转化为视讯和影像呈现出来,这种新闻增加了趣味性,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促进了新闻的广泛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科技产品都成为了新闻传播的媒介,它们与传统的媒介方法相结合,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形式,拓宽了人们的阅读渠道。

四新闻传播的全时性

在传统的媒介传播时代,新闻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频次,人们无法随时随地接收到新闻内容,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具有全时性,任何地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都会传播到网际网路上,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这也弥补了传统媒介时代新闻释出较慢,时间较长等缺陷。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将自媒体纳入新闻报道中

自媒体是指民众自己对于娱乐的追求,将自发拍摄的作品传到网路上,争取到较多的点选率和播放效果的微视讯,这也是当代背景下时代潮流的一种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可以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开设专门的板块,对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进行跟踪报道,也可以将这类新闻释出在其他相关板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价值和人们的关注度,还可以促进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二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呈现出了同质化特点,为了使读者的反应更大,新闻的影响更大,部分新闻编辑开始使用某些手段将新闻内容夸张化,导致新闻内容严重失真,影响了新闻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今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要反其道而行,坚持报道的深入性以及真实性,给社会传递更多的真实新闻和正能量。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注重了解新闻事件的整个经过,挖掘出新闻中最值得人们去思考的内容。

三新闻释出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

如今,社会朝着快节奏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新闻的释出量也逐渐增多,这给人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人们寻找新闻变得困难,新闻的数量增多导致人们不能够了解所有新闻的内容,所以新闻的释出要与读者阅读习惯相契合,在释出新闻时,首先要对新闻进行分类,方便读者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其次释出的新闻内容应简洁明了,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内容;最后在新闻的最底端要附上与上述新闻相关的新闻连结,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四、总结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这些传播模式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要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和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只有不断地深入到新闻内容本身,不断地把握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特点,才能找到更具有创新性的新闻传播模式,才能使新闻传播效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袁敬舒.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505:57+144.

[2]高颖.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主体[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20.

[3]杨东伶,徐文静.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510:24-25.

弘扬美德 共创和谐——某某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推动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日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某某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充分调动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是:做到师生和校园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机构基本完善,校园安全卫生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校园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次数显著下降,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得到杜绝;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积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注重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明显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教育师生的生动教材,提高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对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强化安全与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卫生防护能力。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要把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时保证,要定期开展自救自护的实际演练;使师生员工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卫生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卫生成为师生自觉行动。三是完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学校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五是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师生安全感。门卫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学校要坚持治安巡逻,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的建设,严防不法分子侵入校园;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卫生,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严格校长、教职员工的选拔和聘任制度,校长、教职员工都要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和岗位要求。及时化解师生和学生间矛盾纠纷,防止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防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事故发生,使师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闻周刊最新一期论文

新闻周刊最新一集讲了关注肺炎的问题。

新闻周刊二零二二年最新一期人物,回顾方博是17岁的学生,他把得来的看病善款捐了出去,李梦是女蓝队员,90后许凯为老年人拍照关爱老人,华西医院廖正银回乡免费给乡亲看病。

翟墨(航海家)。《新闻周刊》20221119本周人物翟墨(航海家) ,他依然在环球航海的路途之中,对挑战,他依然难说再见。

新闻一加一议论文素材

材,可以当作文论据写的,要注明可运用的话题

011高考语文议论文论据浏览次数:886次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11-2-8 12:09 | 提问者:小谢正一问题补充:我需要最热点的话题论据。越新越好。最好能帮我整理一下,感激不尽。最佳答案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wxbh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社会热点新闻素材,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些作文素材,对于作文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1、事关百姓健康,无论是一毛一分的“锱铢必较”,还是成百上千的“大刀阔斧”,每一分努力,都体现着浓浓的人民情怀。低一点,再低一点,“灵魂砍价”,砍掉的是水分,带去的是希望!

2、代言也是代“严”,明星有责任代消费者严格把关。

3、“一技之长,能动天下”“青春有梦,技无止境”“奋进新时代,技能创未来”。

4、劳动者的人生出彩,就绽放在千锤百炼、焊花闪烁、刻刀起舞的岗位上,就迸发在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产品、托起一流产业的拼搏中。

5、用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帮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跨过数字鸿沟、越过技术壁垒,技术触角到达不了的地方,才能同样充满真心和温情。

6、旅行者与目的地双向奔赴、惺惺相惜,才能让旅行真正成为有品质、有价值、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7、始于颜值,爆单并不难,难的是忠于品质、留住口碑,跟风一阵、昙花一现,伤了消费者,对品牌、景区来说,都是得不偿失。

8、一个富有内涵的“星”和一群正向追求的“粉”,共同构成文明健康的精神家园,对现代社会的娱乐生态、文化样态才是真正的丰富。

1.“六亲不认”的步伐,让路人闻风丧胆;片子里的爽感,照进现实却多了些骨感。

2.真正的热度,是跬步积累之后,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至千里、成江海”。当“热度”留得下余温、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才能沉淀出真正的生命力。

3.正在拔节生长的直播行业,需要适时地“墩墩苗”“除除草”。

4.骑假马练不出真演技。流量转瞬即逝,常量才能长青。

5.商业意义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分,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适度径流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

6.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必然相遇,这种相遇应是一场尊重与信任的邂逅。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地培厚孩子成长的土壤、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7.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让家校关系回归正轨,才能激发出“1+1大于2”的效果。

8.闲适因为忙碌才获得意义。如果摸鱼成为常态,放松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划水占据人生,幸福就会失去方向。

9.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能“能闹的孩子多给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让守法者吃亏,这是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善良风俗。

最近的实时热点新闻可用作议论文的素材要求发给我,我帮你搞定:

大一新闻学概论论文

首先是与专业相关的,比如新闻的定义以及与新闻相关的其他东西,都是上课讲过的。然后就是一些其他必修课,比如思修,还有一些选修,这个是看自己选修了什么,比如心理健康,食品营养等。你不用太过担心,都是比较简单的,不会太难的。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2003年07月试卷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2003年04月试卷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2002年07月试卷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2002年04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4年01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3年10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3年01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2年10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2年01月试卷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2001年10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4年01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3年10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3年01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2年10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2年01月试卷 00655 报纸(新闻)编辑 2001年10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4年01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3年10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3年01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2年10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2年01月试卷 00656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2001年10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4年01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3年10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3年01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2年10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2年01月试卷 00657 新闻心理学 2001年10月试卷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2003年07月试卷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2003年04月试卷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2002年07月试卷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2002年04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4年01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3年10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3年01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2年10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2年01月试卷 00659 新闻摄影 2001年10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4年01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3年10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3年01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2年10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2年01月试卷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2001年10月试卷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2003年07月试卷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2003年04月试卷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2002年07月试卷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2002年04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2004年01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2003年10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2003年01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2002年10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2002年01月试卷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重庆第一眼新闻投稿

直接点击版主的昵称或头像都可以

《第一眼新闻》是重庆卫视的一档新闻节目。节目于每天7:00、12:00、17:45在重庆卫视和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并机直播。

怎么放视频在第一眼新闻?首先打开APP,找到个人创作中心,点击进入编辑,把视频上传到主题上。上传成功点击发布,就可以放视频成功啦。

新闻也称“消息。”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快、实、新、短。“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发生同分开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安全真实。“弃”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具体表现为材料要新,要把人物、新事迹、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扩大人们的视野,认识要新,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说明问题,要富有新意。“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的基本组合而成。(1)灵活鲜明的标题。(2)引人入胜的导语。(3)深化题旨的文体。(4)有的放矢的背景。(5)恰到好处的结尾。新闻的写作应重点掌握前面交代过的五个组成部分,即标题、导语、文体、背景和结尾。一、 精心拟制标题新闻的标题是其“眼睛”,是期内容的主题,是全文的精华。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新闻大多采用多种标题。如范文《遭遇车祸》: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上看到过车祸的惨状:几辆车子撞在一起,里面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所以我十分害怕车祸,常为一家人祈祷一路平安。不料,目前爸爸却遭遇了一场车祸。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去绍兴办事,坐上了一辆破旧的招手车。招手车为揽客,一路开开停停,一会儿急刹车,一会儿一个急转弯,险情不断,车上乘客吓得心惊肉跳,纷纷提醒驾驶员开得慢一点,可驾驶员不理会。当车使到福全镇的十字路口时,车祸终于发生了。只听“嘭”一声巨响,招收车的车头和另一辆急速开来得卡车身中间撞在一起,卡车读顿时四脚朝天,招手车玻璃则全部震碎,车头凹进,驾驶员满脸鲜血,坐在驾驶室里目瞪口呆。这时车厢里乱成一团了到处是哭声、喊声、呻吟声。爸爸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只是脖子上和腿上略有擦伤,他连忙下车找电话,向110报了警……听爸爸讲完他遭遇的惊险一幕,我真想对所有驾驶员说“:小心开车!”他为了精心拟制标题,把所要写的重点内容作为新闻的标题,这样能吸引读者。二、 倾神写出导语万事开头难。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表述出来。以紧紧地抓住读者。导语是新闻的精华、灵魂,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场白,导语在新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担负着统帅全文的任务。如范文《萧山窃得大彩电一到柯桥就被擒》1月20日凌晨4时许,绍兴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一号巡逻车的民警叔叔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柯桥纬二路中泽桥路段,有一辆萧山牌号的摩托车,载着一台34寸大电视机,车上还坐着两个人,形迹十分可疑,于是便拦车进行盘问,结果乘坐的两人,前言不搭后语,明明是34寸进口索尼电视机,却说是29寸西湖电视机,漏洞百出。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高峰及他的队友们,马上意识到两人盗窃嫌疑较大,立即将人和电视机带回大队。经审查,两嫌疑犯交代了电视机系从萧山市衙前镇一农家中窃得的,后叫了一辆出租三轮摩托车,准备把电视机运到柯桥轻纺城汽车站再返家过年,没想到马上栽在了柯桥巡特警的手里。两名窃贼分别叫王国平、杨刘,男性。系重庆忠县人。经与萧山衙前派出所联系后查实,头一天晚半夜该地确有34寸的索尼电视机被盗,价值近万元。现此案以移交萧山警方处理。小作者一开头就点出了时间、事由,开门见山,读者一看到开头就了解事情的概况,并带领读者看出其原因。三、全力写好文体文体是新闻的主干和中心,是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所在。它承接导语自然而具体地展开新闻的事实和内容,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写作新闻文体时,首先,须同导语前后呼应,协调一致,不能转向生发,横生枝节。具体说来,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要文体中要有具体事实来回答,导语中概要列出的主要事实,在文体部分要予以具体展开,导语所作的论断,在文体部分要用事实予以说不得明,其次,用事实说话,写出充分的事实材料。如范文《使用假币实不该》: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用假币在坑害别人,我就亲眼见到了一幕。2月7日下午1点钟左右,有两个穿西服的青年人,鬼鬼祟祟地走进一家小店,把一张崭新的100元假币“叭”的一声放在柜台上,说要一包香烟,当营业员拿起钱来时,觉得这张人民币有些不对劲——太薄了。那两个青年人见此情景,忙催营业员快一点,说这钱是真的……把营业员说得左右为难。最后,营业员没做成这笔生意。但如果营业员的警惕性不高,粗心大意收下假币的话,那个损失只有他自己承担了。糟蹋农田不文明大家都知道田地是用来耕种的,可是,有些人却把田地当成垃圾箱。寒假期间,我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了种种不文明现象:有些人把田地当成足球场,在田地上跑来跑去,把别人辛辛苦苦耕耘好的地踩得不成样子;有些人把一些垃圾都统统丢进田中,有的小孩竟然还在那里打泥仗,不仅把地踩得乱七八糟,而且在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我想:田地是用来耕种的,诸如乱倒垃圾等是不文明的行为。以上两则新闻都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第一则是以《使用假币实不该》的主题而进行具体叙述。第二则是以《糟蹋农田不文明》的主题来叙述的。叙述得简洁明了。四、 详细交代背景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用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外联系。一篇新闻中的背景材料有分量要适宜,不可喧兵夺主,因而写背景材料时要注意:首先,背景材料要为主题服务,又是一种说明性、对比性和注释性材料。其次,背景材料不是新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否出现,在何时何地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的决定需要或穿插在导语、文体或结尾中,或集中在一处交代,或分散在若干处点明,如果确无必要可免写。新闻中的背景材料主要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材料和阐释材料。如范文《远亲不如近邻》我家住在一个有6户人家的大院里。在天井,一眼就能看见一盆碧的"大家葱"。说起这盆"大家葱",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那盆葱原来是我家邻居卜爷爷养的,卜爷爷像老朋友似的每天都照顾它,就拼命向上长。邻居们要煎鱼呀,烧肉呀,就会摘上几段添色加味。卜爷爷病倒住院了,几天下来,那盆葱也没以前那样精神抖擞了。也不知道是谁的号召。没过几天,邻居们就担任起照管葱的任务了,连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也来帮忙。给葱儿浇浇水,当然,我也不例外。一天, 葱儿又恢复往日的样子,长得更高.更绿了。几天后,卜爷爷病愈出院了。他走进院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葱,看了后他大吃一惊,葱比以前长得更好了。他捏捏胡子说:“葱儿你可得感谢邻居呀,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呀!”我们站在一旁,都甜甜地笑了。从此,我们管那盆葱叫“大家葱”。做一个诚实的人秋天里,有一天我想到书店里买本新书《上下五千年》。在书店的柜台前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这本书。我急忙从书柜里把书拿出来,在翻看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其中一页彩图给撕破了。我决定把这本书买下来,可是一看价格才发现我带得钱少了。这可怎么办呢?我赶紧把书合起来,看看周围的人,他们都没注意我,营业员阿姨正在忙碌着,也没注意我。这时,我心里矛盾了,是跟营业员阿姨说一声该怎么赔就怎么赔吧,还是偷偷走掉算了。我在书柜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情不自禁地走到柜台前,对营业员阿姨说,我不小心把书撕破了,看看该赔多少钱,阿姨看了看说,算了,既然不是故意的,而且还主动承认了错误,就不要赔了。我拿出一元钱还是要赔给阿姨。阿姨推让总不肯收。回家的路上我总是想着这位很温和的阿姨。五、 水到渠成的结尾结尾就是新闻的结束,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它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揭示事件发展的趋势,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引起读者的思考。新闻的结尾无固定的格式和写法,常用的写法有结论式,前瞻式、解析式、启发式、号召式、鼓励式等,结尾要力争写出新意,在深刻、含蓄、发人深省中结束全文,切忌出现画蛇添足的赘笔。范文如下《钱清镇校强师资优管理 再创教育新局面》、《滥贴广告要严罚》和《乱放鞭炮吓坏人》本报讯 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近专门召开了“强师资、优管理,再创教育新局面”为主题的个分校长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调动教师积极性,镇校校长李文泉要求全镇各小学认真落实“教师聘任制、工资结构制、校长负责制”的各项改革政策,在具体教育中落实“科教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走切合实际的素质教育新路子。在本学期要重点抓好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同时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更好的带领全体教师走向教育现代化。李文泉还要求各校继续发挥科研室和教研组的作用,重理论,重实践。丰富科研成果,发展和深化教研课题,为进一步优化钱清镇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滥贴广告要严罚现在我们走在街头巷尾,随处一看,都可以看见贴在墙上、柱子上的广告纸。这些广告纸虽然很漂亮,广告词也相当精彩,但是贴在公共场所却极不雅观。有些厂家为了赚到更多的钱,索性在树木上也贴上了广告。不知这些厂家想过没有,这样做虽然能招揽更多的顾客,但却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看上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与此同时还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要好好整治一下,将以上情宽况以改善。乱放鞭炮吓坏人春节快到了,政府实行了“双禁”制度,可许多小孩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要放鞭炮。还有些小孩利用放鞭炮来吓唬人。去年12月30日的中午,一名高年级学生去上学,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在放鞭炮。正当她走着,忽然“嘭”的一声从背后传来,转头一看,那小孩向她做了一个鬼脸便跑了。原来小孩是故意在吓路人呀。其实这样做很不好,不仅吓人一跳,还会伤到人。如果是一名老人,那这一吓也许就将他吓出心脏病来,多危险呀,总之,希望朋友们注意放鞭炮时的安全!《钱清镇校强师资优管理 再创教育新局面》的新闻是用了鼓励式结尾;《滥贴广告要严罚》是用了号召式的结尾;《乱放鞭炮吓坏人》是用结论式的结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