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汉阳城内有一幢楼阁名“拱北楼”,记录着一位外国国王侨居汉阳的安逸生活与和乐心态。 侨居汉阳多年的陈益稷,原是安南(今越南)旧亲王。安南之名始于唐调露元年(679年),唐朝廷在今越南部署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开宝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改封为安南国王、安南国。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军统帅镇南王脱欢率领元军借道安南远征,陈益稷亲王向元军示好,并积极为元军远征筹措粮草。但陈益稷的堂兄、安南王之子陈日晅对元军借道安南很不满,认为征用当地粮饷供元军所需是侵害了当地民众的利益,于是率军队在安南边境与元军对抗,以阻止元军前进。镇南王脱欢所率元军兵强马壮,十分善战,陈日晅很快就败下阵来,落荒而逃。陈益稷则与妻子及部分安南官员归降元朝,表示愿意臣服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即封陈益稷为安南国王。 至元二十二年,镇南王脱欢所率元军再次进入安南国,早已有准备的反元将领所率安南军,给予镇南王脱欢以坚决反击,结果镇南王脱欢部队被打败,撤退至湖广行省境内。而亲元的陈益稷和妻子以及一些官员也随之来到湖北,元朝廷将陈益稷安置到汉阳城。 忽必烈之后,元成宗铁穆耳即位,陈益稷被授予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并赐给汉阳官田五百顷,以保其生活无忧。元武宗(1308—1311年)时,陈益稷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位同三司,民间称陈益稷为安南王。 元朝中后期,中国与安南国保持经常的贸易往来,两国边境相安无事。虽然陈益稷及其家人想借助元朝之力再让他们回归安南,让陈益稷或其子再登国王宝座,但元朝廷似乎不愿再挑事端,安南王陈益稷一家一直安居于汉阳城内。 陈益稷安居之所位于凤栖山南,此处有古代摩崖石刻“梅岩”,因此他自称为“梅岩叟”。陈益稷所居宅院为一旧园林,其中有一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楼阁“熙春楼”,南宋称为“春风楼”,突兀重檐,玲珑精巧,为历任汉阳知军所重视。陈益稷深爱此楼,改名为“拱北楼”,并赋诗云:“朗吟人在清高处,拱北丹心列宿同。”所谓拱北,意为拱北称臣,表示他对北方元朝廷拱手臣服,可见这位安南王在汉阳生活安逸,心境闲适,与中国文化、汉阳民俗已十分融洽。 元统二年(1334年),安南王陈益稷在汉阳辞世,被顺帝追谥号为“忠懿”,葬于汉阳贺家山。他所居园林及拱北楼,毁于战火。安南王陈益稷受汉阳文化的影响,善于用汉文作诗,遗著有安南集《元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