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划分角度上来说,档案学属于文科专业。档案学专业属于文理兼收类专业。由于大学阶段,专业不再以简单的文科理科进行区分,而是划分为13个专业大类。所以,不排除某高校该专业招收文科生或是文理兼招的情况。
专业介绍
档案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专业旨在对文件从其形成之初到最终被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守护国家、社会和组织的记忆,满足人们的信息和知识需求的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相近专业有: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劳动关系。
学科性质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或者说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这是由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档案产生于社会实践,反映社会实践,又作用于社会实践。档案工作是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档案室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二者都是社会的子系统。档案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研究档案、档案工作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学科,因此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向档案学的渗透,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摄影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并未改变档案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质,因此也不能改变档案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另一种观点认为档案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理由是:当代档案学术研究的内容既有属于社会现象的,又有属于自然现象的。不仅要利用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要利用有关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成果。档案学中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形成和积累的研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二是关于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三是电子计算机、缩微复制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新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对象
档案学以档案、档案现象及档案工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是:在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工作的科学理论、原则与方法,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以便充分实现档案的价值,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从根本上规定了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
学科特点
档案学研究对象决定档案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工作,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不同社会形态的档案工作具有不同的性质,都与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相适应。档案工作的这种性质必须在档案学研究中给予如实的反映。档案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揭示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如果离开社会环境就不能正确揭示出它的规律性。各国档案学研究都是从本国国情和档案工作实际出发的。固然,档案学所阐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档案管理原理,特别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各国都可相互借鉴,档案工作标准化也应当在国际范围内逐步接近一致,但是,必须看到各国档案学中的重要理论原则,由于受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都有自己的特点。档案学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档案学的知识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是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为档案工作实践服务。档案工作实践发展水平,决定着档案学的发展水平。档案工作实践是检验档案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档案学提供的知识,不仅是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从事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技术。因此,在档案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体系
档案学产生初期,学科是单一的,主要是研究档案的整理与编目问题。随着各种类型档案的大量增长和档案工作实践、档案事业建设的发展,档案学分化和发展出多门分支学科,分别担负着某一方面的研究任务。1980年增订本《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把档案学分为下列专门科目: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档案工作的历史和组织、文献编纂学、档案法、档案术语学、档案机关的科学劳动组织和经济学、档案统计学。在50~60年代,中国把档案学分为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等分支学科。
档案学的任务
档案学的任务是由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尤其是社会需要决定的。一般而言,档案学的任务是:在研究和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管理的科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指导档案管理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培养目标
档案学专业以电子档案管理为主要方向,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接受过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培训,具备现代信息管理,尤其是电子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型经济实体的档案部门以及信息部门从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与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电子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研学、档案法规学、文书学、科技文件管理学、秘书学、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保护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档案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以及与信息管理相关学科的知识。3.具有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前沿成就与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全日制)档案信息化、(全日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和(全日制)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发展。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网络系统管理机构、社会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计算机企业研发或服务部门、国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