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在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走向的设计策略,在产品设计和抓住用户需求,企业才能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策略之论文范文。
摘要:设计策略在企业品牌形象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设计策略,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的需求的产品,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对设计策略在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新时代背景下设计策略的制定进行研究。
关键词:设计策略;品牌形象;企业文化
0引言
企业品牌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只有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企业的设计策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了企业的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品牌形象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可以很直白简单地将公司形象和信息传递给人们。
1设计策略与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建立离不开企业设计策略的制定,作为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应该有好的形象和品质,有清晰和完善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企业管理层应制定合理的设计策略,即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延续企业的形象,确定企业目标,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实施。企业设计策略的制定也就是确定企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设计所要满足那些用户的需求,设计不单是企业促销产品的工具,设计也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关键,它能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和外在形象。用户主要通过产品来间接了解企业,产品是沟通用户与企业的桥梁,用户的需求决定产品设计的方向,进而影响设计策略的制定。产品设计不仅可以发挥其商业的功能,达到占有市场,产生市场效应的目的,产品蕴含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为企业逐渐建立正面的视觉形象。品牌形象好的企业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度比较高,人们对其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如美的、格力的产品。整体来说就是通过设计打造品牌,品牌提升设计,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制定设计策略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用户和市场走向,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抓住用户心理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确定市场目标,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2宜家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来确定品牌形象
宜家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的设计策略,其设计策略主要为白领设计加工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这一宗旨从成立一直延续至今,宜家的品牌形象因此而深入人心。宜家的市场定位在不同国家各不相同,如在欧美发达国家,宜家把自己定位成面向大众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市场定位是“想买高档货,而又付不起高价的白领”。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其获得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设计系列化的设计策略来供顾客进行选择,足够多的产品和对产品不断定期更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宜家抓住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以大众为目标,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宜家的设计策略是通过与顾客合作打造低价格,由顾客进行产品提货、组装、运输以及动手安装,让顾客参与其中,这样产品可以节约大部分成本,同时让顾客参与其中,满足顾客参与感。在质量上,通过极简设计和对自然的关注,力求做到最好,让用户放心产品质量和价格,保障用户的权益。在设计上,宜家根据大众需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成本上做大众设计,通过为用户考虑,宜家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宜家独特的设计文化和策略,成为众所周知的品牌。2012年宜家品牌价值为90亿欧元,略高于110亿美元。而2012年安踏、李宁、特步、361、kappa、匹克6个品牌总市值是330亿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宜家的品牌在企业和社会中的价值非常巨大。宜家根据用户和市场制定良好的设计策略,对产品严格把关,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同时说明企业的设计文化和设计策略息息相关,企业品牌依托设计策略才能发展。
3澳珀家具通过设计策略建立自主品牌
澳珀家具由朱小杰1994年创建,但其品牌的建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03年之前,国内家具市场竞争非常厉害,完全是用价位去竞争和靠抄袭国外产品来赢得市场。随着家具企业的增多,家具的利润空间下滑,家具企业处在艰难发展的地步。中国许多家具企业也在尝试做创新设计,但企业认为设计的投入太高,不愿意在设计上投入过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创新设计。在2003年以前,澳珀通过专卖店来扩大品牌形象,全国有60多家的专卖店,但在2003年,朱小杰通过预测未来的发展发现,分析出市场的趋势,把在全国60多家的专卖店统统收掉,重新制定新的设计策略,即走中国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之路,重新开始研究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这样环境下,通过了解市场,寻找产品新的设计方向,开创市场新的家具产品设计方向,制定新的设计策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经过设计策略的改变,澳珀避开了价格战,通过改变设计策略,塑造出新的企业形象,企业没有成为众多平凡家具企业的一员。2005年,经过两年的发展,澳珀的专卖店又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重新开张,企业经过逐渐完善各方面管理和策略,重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效益。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归功于设计策略正确制定,澳珀家具以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个性和时尚的家具设计,在2009年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国内外业界的眼球,为中国设计师赢得了尊重,也让人们认识到澳珀家具品牌,同时更是证明中国由制造像创造转变,也让西方设计界对中国的设计刮目相看。澳珀的设计策略是通过原创设计打造澳珀的品牌形象,在设计上保持谦虚的态度,在设计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古人哲学思想融入设计中,根据用户需求做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设计,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展现材料美。在家具设计上,澳珀通过对乌金木材料进行细致的研究,将乌金木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并将其融入生活中,设计出人们喜欢的家具。
4达芬奇家具在设计策略上的失败
与宜家、澳珀品牌相反的是达芬奇家具,由于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只是单纯通过销售手段,来达到营销目的。达芬奇家具在前些年可以说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家具高端品牌,以价格昂贵著称,并受到高端用户的追捧。但其从创立到灭亡,达芬奇家具的品牌从发展到顶峰,然后到迅速衰落,追根究底是因为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没有对家具的生产和加工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以次充好,将企业品牌毁于一旦。达芬奇家具在成立之初在高端市场非常红火,品牌影响力比较大,主要通过进口意大利家具进行销售,受到高端人群欢迎,但是随着追求利益最大化,达芬奇家具委托国内工厂用较次的合成板代替实木板材进行家具的加工生产,后经央视的曝光,达芬奇家具陷入造价风波,企业也由于造假被工商局处罚,企业品牌也就毁于一旦。达芬奇家具没有自己的设计,只是照搬意大利设计,单纯靠迎合消费者来追求利益,忽视了设计在品牌形象中的作用,最终导致品牌走向终点。从达芬奇家具可以看出,企业只有制定好相应的设计策略,关注用户的需求,通过严格的设计管理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做好品牌管理,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一直将其持续下去。
5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非常低,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产品的设计,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设计管理,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的生产、设计、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品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注重用户体验,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才能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品牌形象。目前,随着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兴起,导致国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家具企业面临重要危机,很多企业因为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基本上的变革,导致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不得不缩减规模,更有甚者面临倒闭危机,并且逐年呈增长趋势。传统的家具卖场由于此前房地产红利膨胀,市场逐渐饱和,令卖场竞争尤为激烈,在如此惨烈的“红海”竞争当中,部分家具企业通过与互联网大型交易平台进行合作,开拓出家具电商销售模式,如林氏木业2015年双十一销售总额达亿元,较去年增长超50%。林氏木业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速发展起来,是其通过制定适应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设计策略,将传统的生产、设计、经营以及现代物流等环节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开创出“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模式,把分散在佛山各个地区的家具企业进行有序组织,把企业的经营重心放在家具的产品设计、产品标准、现代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通过系统的设计管理来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家具产品。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具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家具市场的需求正逐步向年轻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互联网+”这种消费模式也更容易让年轻一代所接受,要想塑造新的品牌形象,通过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来家具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就变得非常重要。
6结语
设计策略在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走向的设计策略,在产品设计和抓住用户需求,企业才能发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不管企业家还是设计师,都应该注重企业设计的发展,以市场为目标,以用户为导向,抓住市场和用户需求动态,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制定长期设计战略以及短期设计策略来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姚小清,姚增涛.基于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设计战略探析[J].中国商贸,2011(17):18-19.
[2]杨宇时.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4):175-177.
[3]袁和法,丁伟.在市场多样化需求下的产品设计策略[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4):514-517.
[4]蔡霞.设计管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D].武汉理工大学,2007.
[5]李龙生.设计文化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播[J].装饰,2005(08):7-8.
[6]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
[7]宋喆.一种基于品牌形象的工业和商用产品设计策略方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3):122-124.
[8]姜超,高晨晖.经典产品形式的解构与归纳——基于理性分析的产品设计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9):138-140.
[9]蔡霞.设计管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0]李小聪.面向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2(1):107-111
如何建立和优化消费者信任的店铺形象并赢得顾客的忠诚是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是我整理的店铺形象管理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店铺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摘 要:近年来,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非常迅猛,开发自有品牌可以获得更大利润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所接受。但是自有品牌开发成功与否,依赖于消费者的认可。鉴于自有品牌形象往往与零售企业声誉和形象密切相关的特性,从零售店铺形象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顾客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作用效果,为零售企业通过店铺形象的优化来提升自有品牌形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店铺形象;自有品牌;感知;购买意向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77-07
一、引 言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一般是指由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拥有的品牌,其一系列产品通过独家或有控制的渠道分销。但只有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能对制造商产生较大的对抗力,因此,学术界通常所说的自有品牌一般是指零售企业拥有的品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如世界著名的零售商的自有品牌销售额已经达到总销售额的40%,西尔斯占55%,在Target的服装销售中,自有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Krishnan and Soni认为通过自有品牌的开发,零售商可以在与供应商的交易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更大的渠道支配力量。许多研究也证明,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可以比经营制造商品牌获得更多利润,同时可以树立零售商差别化优势,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这是导致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目前,在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之下,一些本土零售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增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开始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将其作为与外资零售企业竞争的利器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对自有品牌的理论认识,盲目开发的情况经常出现,结果导致消费者对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商品评价不高,结果不但没有提高市场竞争力,反倒影响了零售企业绩效。那么,在中国现实的零售市场环境下,零售企业如何开发出能够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自有品牌商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自有品牌的成功依赖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感知和评价,Sprot and Shimp(2004)指出,虽然从理论上讲,零售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有品牌质量,加强广告宣传来提高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感知,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企业成本增加,与自有品牌开发的初衷相背离。对于一个已经达到基本质量标准的自有品牌商品而言,利用自有品牌声誉与零售商自身声誉紧密相连的特点,通过店铺形象的优化来提高顾客自有品牌感知,是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店铺形象与顾客自有品牌感知的关系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者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针对店铺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及购买意向影响的研究,不仅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自有品牌理论,而且对于零售企业通过店铺形象优化来提高顾客对自有品牌的感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1.顾客对零售商自有品牌感知的研究
很多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零售商自有品牌质量的感知明显劣于对制造商品牌质量的感知,这说明了与制造商品牌相比,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通常被定位为一种低品质的商品。
Richardson等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偏低的原因,认为各种外在提示,如价格、包装等会影响消费者对自有品牌质量的评估。零售商通常把自有品牌的价格定得比制造商品牌的价格低15%--37%,出发点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结果这种低价位却降低了消费者对自有品牌质量的感知,并使他们不愿意购买自有品牌。Sinha and Batra分析了消费者的价格意识及与价格相关的认知(如价格一质量联想、对制造商品牌的感知价格不公平)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白有品牌购买行为的影响。Garretson等通过分析消费者对零售店铺中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商品促销态度的差异,说明了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对自有品牌感知与制造商品牌感知的影响程度不同。Semeijn等研究发现顾客购买某类自有品牌的一次不愉快经历会严重妨碍顾客对店铺其他类别自有品牌商品的购买,甚至会影响到顾客对店铺整体的信任程度,零售店铺自有品牌商品类别越多,或者说自有品牌延伸范围越大,这种负面的溢出效应就越明显。Guerrero等却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自有品牌质量的感知直接取决于店铺的要素特征,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或进行自有品牌延伸时,必须考虑店铺本身的因素对顾客自有品牌感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可见影响自有品牌感知的因素很多,但是在这些因素中,由零售店铺诸多要素集合而成的店铺形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零售店铺形象及测量维度的研究
店铺形象的概念最早是由Martineau提出来的,他认为店铺形象是顾客头脑中界定商店的方式,界定一方面基于店铺的功能性属性,一方面基于顾客的心理属性。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店铺形象的定义以及测量维度在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比如Lindquist认为店铺形象是消费者感知的多要素的复合体,并提出了构成店铺形象的9大类要素:商品、服务、顾客、硬件设施、便利性、促销、商场气氛、制度、售后满意;Doyle and Fenwiek认为店铺形象就是消费者对商店的一种态度,从中传达了消费者对该商店的总体印象信息,测量维度包括商品、价格、品类、式样、选址五个方面;Bloemer and de Ruyter将零售店铺形象定义为消费者对店铺不同维度或属性感知的集合体,测量维度包括选址、商品、店铺气氛、顾客服务、价格、广告、人员销售、销售刺激;Chowdhury等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店铺形象的六个主要维度,即服务、便利性、质量、选择范围、价格、气氛,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六维度划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见不同学者对零售店铺形象的测量维度观点不一,这和不同学者研究的时代背景、立足的国家文化背景以及对样本消费者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3.店铺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关系的研究
店铺形象是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一些关于店铺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Rao and Monroe(1989)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商店名称的态度与消费者对商店产品质量的感知关系不显著。Grewal等和Birtwistle等的研究都证明,零售店铺形象与自有品牌形象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多把店铺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忽视了不同的店铺形象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的差异化影响。Vahie and Paswan(2006)虽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店铺形象的商品质量要素和气氛要素对顾客自有品牌质量感知呈正向影响;店铺形象中的便利性要素、质量要素、价格要素对顾客自有品牌情感感知呈正向影响,但是由于该研究的样本局限在20多岁的青年人之中(以学
生样本为主),并且只运用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没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深入研究,使得该研究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4.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关系的研究
关于顾客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关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献。如Spears and SinRh(2004)的研究证实了品牌态度(偏好)影响购买意向;Bou-Llusar等(2001)在对感知质量和满意度对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验证了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的正相关关系;Taylor and Baker(1994)证明了服务感知质量对顾客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Fin and Suh分析了韩国折扣店中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品牌感知的内涵界定并不一致,针对品牌感知不同维度对购买意向影响程度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本文拟构建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的理论模型。Vahie and Paswan(2006)曾指出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往往是通过自有品牌感知为中介调节的,也就是说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并不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将按照两个关系层次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1.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的影响
零售店铺形象是消费者对店铺商品、服务、价格、环境等多维度的一种综合性评价。综合Bloemerand de Ruyter(1998)、Chowdhury等(1998)对店铺形象维度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将零售店铺形象分为六个维度:店铺的商品整体形象、店铺服务形象、店铺价格形象、广告及促销形象、店铺环境形象以及便利性形象。
关于自有品牌感知的定义,学术界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以往的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是自有品牌感知质量,但是感知质量高,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喜欢这种自有品牌商品,也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愿意购买自有品牌商品,而只有当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高同时对自有品牌具有特定偏好的时候,消费者才有可能购买自有品牌商品,这时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战略才可以算作成功的。因此本文将借用Keller将品牌形象联想分为情感维度和感知质量维度的观念,从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两方面来定义自有品牌感知。
店铺形象不同维度都会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已经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为了全面研究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的影响程度,我们提出如下一系列假设:
H 1-1店铺服务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1-2店铺价格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1-3店铺环境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1-4店铺商品整体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一5店铺广告促销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1-6店铺便利性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1店铺服务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2店铺价格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3店铺环境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4店铺商品整体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5店铺广告促销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2-6店铺便利性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2.自有品牌感知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在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关系的一些文献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感知质量和感知态度都对购买意向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强调的“自有品牌感知”是基于顾客对店铺形象评价而引发的自有品牌的质量感知和情感感知,我们试图发现这种感知是如何影响到消费者最终的购买决策,影响程度有多大。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 3真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 4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上述假设构成了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
四、实证分析
1.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本研究在进行量表设计前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消费者小组座谈等前期研究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初始量表。在初始量表中,店铺形象维度的测量主要参考Chowdhury等的题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参考Gaski and Etzel的测量题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测量参照Grewal等的研究。为了便于被调查对象进行评价,我们将量表的项目调整为中国人容易了解和接受的表述方式,并且将所有分值统一为7分。采取正向和逆向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每个问题都用了7级李克特(Likert)量表进行测定。确定初始量表后,我们对部分消费者进行了试验预调查,同时访问了相关营销专家。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对初始量表做了进一步改进,得到正式量表及问卷。正式问卷确定以后,便进入实证数据的采集阶段,我们通过在大型综合超市内随机拦截访问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淘汰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
2.数据分析结果
在进行模型评价及假设检验之前,首先使用内部一致性法来检验变量衡量的信度。表1反映了信度检验的结果,所有结构变量的Cronbach’a系数都大于,并且大部分都在以上,这表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然后,我们利用软件,对各个观测变量的载荷情况、设定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路径系数进行了分析。各个观测变量的载荷情况见表2,结果表明,各个观测变量在相应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绝大部分超过了,且全部通过了t值检验,在p<的水平上显著,因子载荷的t值从到,这说明本研究的各变量具有充分的收敛效度。
拟合优度统计指标反映了结构方程模型整体的可接受程度,根据检验结果(见表2),模型的绝对拟合指数χ 2/df为,为理想水平;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接近理想水平;拟合优度指数GFI、AGFI超过,简约的拟合优度指数PGFI在以上;NFI、NNFI、PNFI、CFI和IFI也均达到理想水平。可见模型的设定是可接受的。反映各个潜变量之间结构关系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模型结果上看,有3条路径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分别是店铺价格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广告促销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便利性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路 径系数也显示出这3条路径的关系强度很弱,同时与这3条路径对应的理论假设H 1-2,H 1-5,H 1-6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而其余的11条路径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p<统计水平上显著),其对应的理论假设均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这些假设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在~之间。
从假设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影响最大的店铺形象维度是商品形象,路径系数为,其次为店铺环境形象和店铺服务形象,影响系数分别为和,广告促销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非常小,而店铺价格形象与便利性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影响最大的店铺商品形象,路径系数为,其次为店铺环境形象和店铺价格形象,影响系数分别为和,再次为店铺服务形象、广告促销形象和便利性形象,路径系数分别为、和。自有品牌感知质量与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系数分别为和。
五、结论与讨论
1.结论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为零售企业通过店铺形象的优化来提升自有品牌形象提供了思路。根据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研究发现及相关意义进行归纳:
(1)店铺商品形象、环境形象和服务形象三个店铺形象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店铺商品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都是最大的,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程度(路径系数)大于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程度(路径系数);店铺环境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都居于第2位,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程度(路径系数)大于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程度(路径系数)。这一研究说明了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尤其应该注重优化这几个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影响都较大的店铺形象维度。在商品形象优化方面,应努力营造一种商品质优、选择范围大、陈列美观的形象,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对供应商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注重进货渠道的多元化,店铺主力商品、战略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比例协调等,同时应加强与供应商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和自动补货系统,以确保商品配送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此外还要注意商品陈列的科学性,运用适当的陈列技巧给顾客营造一种美观的印象。在店铺环境形象方面,应注重店铺的内部的通道设计、橱窗设计、照明设计、音乐和音响的设计、色彩设计以及对气味的控制,给消费者创造一种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气氛;在服务形象方面,应加强对各类服务人员的培训,及时处理顾客的抱怨和投诉,确保店铺人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店铺价格形象、广告促销形象和便利性形象三个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广告促销形象和便利性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情感的影响程度较之其他维度而言,显得相对较低(路径系数仅为和)。这说明了店铺价格形象、广告促销形象和便利性形象的优化并不会改变顾客自有品牌感知质量,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顾客的自有品牌感知情感,零售企业也应该对这几个维度的优化引起重视。
(3)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对自有品牌购买意向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程度更大(路径系数大于)。这说明了消费者在进行自有品牌商品购买决策时,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影响大于其感知情感的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零售企业为了使自有品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应该在注重店铺形象各个维度优化的同时,着重优化影响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店铺形象维度,即店铺商品形象、环境形象和服务形象。
2.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探讨了店铺形象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及购买意向影响的一般性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是店铺形象不同维度对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的影响会随着自有品牌产品门类的不同以及零售业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同一个店铺形象维度对不同产品门类的自有品牌感知与购买意向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同的,或者同一个店铺形象维度对同一类自有品牌产品感知与购买意向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店铺业态形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零售企业在开发自有品牌时,应该考虑自有品牌产品门类、店铺形象以及零售业态类型的兼容性。本文由于研究目的和时间的限制,并没有进一步挖掘自有品牌产品门类和零售业态类型这两个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这是本文的一个局限及不足,也是该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店铺形象管理论文范文
303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3 回答
160 浏览 2 回答
183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147 浏览 6 回答
186 浏览 5 回答
151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3 回答
298 浏览 7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3 回答
111 浏览 4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