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的选题依据怎么写?一条找外文文献的咸鱼外文期刊,外文会议,外文学位,外文文献干货分享!宝子们!是不是导师在催你的开题报告啦~导师给你选了一个选题,是不是你还没琢磨好这个选题想表达点啥?到底有什么依据选这个选题?选题依据由什么组成?且先不说如何把选题写的足够出彩,但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模板往里套一套?别着急,这就来啦!读完这一篇,保准让你的选题依据内容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一起往下看看吧~这里是精彩小目录~:「一」为什么写选题依据「二」选题依据的参考「三」选题依据怎么构成「一」为什么写选题依据为什么要写选题依据呢?在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的撰写主要是来明确你的选题以及你接下来的整个研究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研究是可行的。说白了,就相当于写一个为你的选题写一个简短的介绍,这个介绍就是要告诉别人:别质疑我的选择!所以,明确这一点,也许你就能够有一个切入点了。「二」选题依据的参考其实大家如果不会写选题依据的话,去读一读相关论文中的“摘要”是很有必要的,摘要囊括了一篇论文中最核心和精华的部分,简单凝练的表达是可以被参考的。这篇论文的摘要不短,但要素很齐全,也没有冗余,喻国明老师将当下现象问题、研究对象、措施概述和研究目的都阐述清清楚楚,值得大家的借鉴。最近我找到了一个超级好用的论文网站!找论文就上掌桥科研哦~其中有三亿多篇论文可供选择,还有论文查重、文档转换、9种语言互译功能~链接戳:「三」选题依据怎么构成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目的等。只要回答好这几个问题,你的选题依据不愁没有话写~①选题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这里给大家先做一个名词解释:是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严谨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划分为五大门类: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用人话来说,就是说你要把你所在的学科和你学科的一个概念简单的阐述出来,这是属于最基本的你是谁、你籍贯这样的“自我介绍”。这里给大家一个示例:---本选题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新闻传播学学科是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关系。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②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如果你的选题偏向于理论性研究,那么你可以写一些你期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对于当下的理论做了哪些延伸or纠正;如果你的选题偏向于应用性研究,那么你的论文当中应该会有些对于当下现实现象的提出和对于问题现象的解决,这样的文章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你完全可以直接写出你对于一些问题的实践意义。因为我本人写的是应用性论文,这里也给大家一个相对于实践意义上的示例:---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审判、反转新闻、假新闻事件频发。这些现象与以真实、客观为圭臬的新闻专业主义格格不入,不断消解着新闻专业主义的边界,重塑着新闻工作者们在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专业主义。那么本篇论文从这些现象问题出发,从人工智能核查、舆论引导、媒介素养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解决,提升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质量和公众媒介素养。③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评述:国内研究现状评述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你的内容比较有创新点,那么你可以从国内在这方面论文研究比较少、不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几个角度出发,但切记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无中生有,也一定是要在真正阅读了文章后发现国内确实是在这方面研究甚少才可以这么写。阅读论文我还是建议大家上掌桥科研哦~那如果你的文章相对于随大流,在国内研究现状评述这一块可以改变为你的论文研究的创新创意点在哪,这里给大家一个模板:一是可以谈一谈研究对象上的创新,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说你可以利用当下最新潮的案例来进行内容上的分析,其实这也算是一个新点;二是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创新,主要的研究方法其实除了问卷调查,访谈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三是研究领域上的创新,这个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来说要求就过高了,因为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是运用大学学的知识做一个内容上的一个理解。这一创新点是要求研究前辈们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和方向,那也就十分具有研究意义了,也就是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缺。
逆转新闻谁之过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舆论也借助网络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传递和舆论发酵的速度日渐加快,一个奇怪的现象——新闻逆转也越来越多。“男童误锁宝马车内,年轻妈妈拒绝砸玻璃”的新闻话题一出,群情激动,网友把矛头全部指向了“年轻妈妈”。的确,这新闻乍一看,让人有了“妈妈因为心疼车子而不愿救儿子”的想法,网友们则立刻将这一想法与道德问题相结合,开始指责那位妈妈“太狠心”。几天后,经证实,当时那位妈妈不仅没说拒绝砸车,而且和路人都尝试过砸车,只是没砸开。面对报道出的新闻内容,不明真相的网友的谴责并无大错,最要为这位母亲的冤屈负责的是发布这条新闻的媒体。他们并未弄清具体经过便肆意报道,网友们只是根据他们的报道表达自己的情绪。从种种类似事件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对于舆论走向是起着最关键作用的“风向标”。对于新闻的逆转,往往逆转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的报道角度和结果。媒体短短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的改动,都可能完全地转变舆论的方向。传统媒体有着岁月的积淀和民众的监督,面对新闻都比较谨慎求实。而一些新媒体则缺乏这些素养,仅仅为了求快,未弄清事件原委便报道,仅仅为了博人眼球,便夸大甚至改动新闻内容。甚至仅仅为了迎合观众喜爱“戏剧性”的口味而故意扭转新闻。还有如“老外被讹”事件,新闻发出者只是在“扶不扶”问题热议的氛围之下想当然地认为大妈在讹外国男子,并未探寻真相,即使最后新闻逆转,大妈被洗清,被舆论带动的网络暴力对大妈的伤害也是难以估量的。当然,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媒体的责任,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或多或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尤其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应培养求证意识,面对有争议新闻,在确定真相之前,做到不盲目附和,不盲目扩散,不做假新闻的推手,更不要做“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只有不成为噱头新闻的消费者,才能断掉新闻逆转现象的源头!
试举例:反转新闻之一: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5月3日,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一段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名成都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35秒内男子多次踢中女司机脸部,导致女司机右肩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被打女司机躺在床上事后,女司机卢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直到被打自己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被打的原因“可能转弯的时候有点挡住后面车子的路”。当时,舆论一片愤怒,网友对男司机的行为纷纷表示谴责,“丧心病狂”、“变态”、“素质低”等差评黑压压一片。然而随着打人男司机公开道歉并公布行车记录仪录像之后,网上舆论便开始出现反转。行车记录仪显示,女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多次变道,并碾压实线行驶到了右侧第一道,进入路口驶入辅道。女司机多次违章变道、对后车司机造成威胁,其行为已经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过程中还威胁到其他行人的生命安全。于是,网上大量声音主张这名女司机“该打”,并掀起了一波网民对女司机隐私的狂欢式人肉,发现其4年前就有不安全、不文明驾驶行为,女司机的开房记录等隐私也被公之于众,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根据开房记录推测女司机的安全期。舆论的反转以及人肉搜索对隐私的侵犯使女司机卢某不得不公开发表致歉信,就自己“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道歉。她表示“认识到错误”,包括“违章驾驶、开斗气车”等。她同时恳求对她及其家人施以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的人“到此为止”,表示自己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经君想说,女司机违章变道、威胁他人生命安全固然不对,但动粗打人、人肉同样不对,女司机违章应该由交警处理,而打人者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8月21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1、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实的刻意扭曲,公众对新闻事件的非理性态度以及媒体新闻责任感缺失共同造成了新闻和舆论的逆转。 2、危害:引发不良的社会效果,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秩序,比如曾经的抢盐风潮等。导致民众对媒体信任的丧失。 3、新闻反转现象的解决方法:通过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等三方面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通过坚持新闻客观原则,建立正确的新闻评价标准,准确掌握和顺应网络传播特性等三方面来提升媒体人职业素养,以期对逆转新闻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方法。
170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6 回答
225 浏览 4 回答
357 浏览 7 回答
188 浏览 2 回答
189 浏览 8 回答
115 浏览 6 回答
182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5 回答
228 浏览 2 回答
151 浏览 3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204 浏览 6 回答
168 浏览 3 回答
240 浏览 2 回答
228 浏览 8 回答
161 浏览 4 回答
111 浏览 8 回答
348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3 回答
256 浏览 5 回答
306 浏览 2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