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说:“人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信仰。” 可是信仰是什么。 卡夫卡的《城堡》带给我们了彷徨无助。K的信仰就是要进城堡见领导人一面,然而他在城堡外的村子一直进不去,他的生活充满荒谬和不可思议,他一直在诉求和上进,但是一切毫无用处。最终他是得到进入城堡的许可了,但他即将因为心力衰竭而死。 其实我完全看不懂网上对卡夫卡作品的赏析。我能理解的只有他在荒诞中揭示了一种世界就是荒谬的论断。在看完《城堡》的当天夜里我做了一个迷幻的梦,我来到一个熟悉的地方,但一点熟悉的感觉都没有,周围有着许多人,他们笑着说着走着宛如常人,但我只觉得他们都不是真人。在梦里我来到了一个虚无的境地,然后我强烈的感受到了恐惧,这也许就是这时间空间扭曲所带来的晕眩感和无力感。我梦见了卡夫卡?笑话。因为我读不懂他。 以前看了一篇罗萨的短篇小说《第三条河流》。一条现实中的河流,一条生命之河,最后还有一条理想之河。但理想之河是要通过死亡才能达成,因为现实总是如逃不开的梦魇。 我看的书不多,因而像《第三条河流》这样的“现代派”和卡夫卡“表现主义”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也分不清。在我印象中我总把他们归在一类:同样的“象征”手法,同样的“荒谬”,同样的很“意识流”,和同样的难懂。但很奇怪这样的类似的小说我会相当喜欢读,然后查资料试着理解,然后再读。 再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