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我可以帮你
可以考虑写某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文学这个东西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这样写起来也会轻松很多。推荐考虑:维多利亚一世在位期间,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一个高峰。
《贵妇画像》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 章汝雯 提要: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容纳 作者章汝雯,女,1964年生,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杭州 310012) 亨利·詹姆斯1843年出生于纽约,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他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父亲是当时文化圈的名人,哥哥是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哈佛尔大学教授。老亨利·詹姆斯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认为他们应该接受欧洲的文化与生活,并把这看成是孩子们生活的基本部分,所以在亨利·詹姆斯还是婴儿时就把他带到欧洲去了。1855年亨利·詹姆斯和其它几个孩子又回到欧洲,分别在日内瓦、伦敦、巴黎接受三年教育。1859至1860年,他们又回到欧洲,生活在日内瓦和波恩。1869年詹姆斯去了欧洲,此后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伦敦,不过在巴黎、罗马及欧洲的其它一些城市也生活过,间或回美国看看。亨利·詹姆斯跨两大洲的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像他本人一样往往穿梭于欧美两大洲之间,所以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文化交际问题,但遗憾的是他们并非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者。相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美国人到了欧洲后无所适从,或在社交场合出尽"洋相",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戒心重重,或在婚姻生活中作出错误选择,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心理刻画而著称,被认为是英美文学的上乘之作,倍受评论家们的关注。文学评论界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沃伯顿勋爵、卡斯珀·古德沃特、吉尔伯特·奥斯蒙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了深刻分析,尤其对本书的结尾--伊莎贝尔决定回到丈夫奥斯蒙身边的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有人认为伊莎贝尔回到丈夫身边是因为她曾答应继女番茜要照顾她,对她负责,所以必需信守诺言;也有人认为伊莎贝尔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与独立,所以只能回到奥斯蒙那里。笔者认为上述的观点不无道理,但若能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就更能理解伊莎贝尔的最终选择。她很想生活在古老文明的欧洲,但又无法接受欧洲的某些文化习俗及社会制度,而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吉尔伯特·奥斯蒙身上既有她熟悉的美国人的影子,又有她向往已久并一直追求的欧洲人的高贵典雅,所以她只能回到奥斯蒙身边去。
选材分量太轻。一般西方文学中的女权绕不开《美狄亚》的,这是最早的“女性态度”。论文最好写的是谈发展,但是不出彩,容易平庸。从《美狄亚》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文学中的女权在经历一个悄悄瓦解的过程(实际不一定是这样,但是你要找一个论点,只要言之有理,说什么论点都行)。女权的内核在逐渐萎缩,表达方式也更加温和。简单说,文学中的女权(实际意义上的女权)没落了。 然后,引用些特征明显的著作(要明确的是你找的材料中女权的表达一定要越靠近现代越弱),证明你的论点。然后,引申,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好不好?(论述)然后,收尾,女权没落了。女人没落了么(等等一系列废话)。 然后等着老师夸。
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它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硕士 毕业 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美文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谈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摘要】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关注文学的社会 文化 语境,强调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的文学史,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学标准,并要求研究妇女作品的特殊性、谱写妇女作家的传统。本文着重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及解构男性中心文学的框架与建立女性主义诗学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富有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主义;男性中心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而兴起的西方文艺批评新军。它以女性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个人色彩。之所以把英美文学合在一起,是因为二者不约而同地对女性问题中的社会历史因素给予格外关注。另外,同为英语国家,女性主义批评者致力找寻的文学传统和艺术形象都集中在相仿的经典之中。 一、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层背景和原因 以往所谓的文学传统一律以男性为中心,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也都被父权主义意识所统治。面对这种情况,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批评要具备普遍意义和有效性,无论如何都应该将女性意识包括在内,坚决动摇和解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对现存的文化和制度进行总批判,整理提供掀起一场女权主义的文化革命。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先是从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而开始的。 这主要是通过考察、分析、审视男性文学中那些陈旧的女性形象。在男性本位创造的 神话 故事 中,女性总是以虚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夏娃、潘多拉,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体。在《性别政治》一书中,米勒特对D?H?劳伦斯、亨利?米勒、诺曼?梅勒和让?热奈特等男性作家的思想意识作了尖锐有力的批评和分析,指出这些作家的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描写都把女性给非人化了。小说中描写的场景和过程全都是从男主人公的角度出发的,女性人物自始至终都处于被控制的地位,男性人物则是绝对的操纵者。 米勒特的分析说明,男作家正是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把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表现为正常的政治关系,让女人处于屈从、附属的地位。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中指出,19世纪(乃至今日)占统治地位的父权主义意识形态把艺术创造力当成男性的一种根本优质,由于创造力被界定为男性,其结果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女性文学形象也必然是男人幻想的产物,女作家们被剥夺了创造自我形象的权利,而必须努力遵照父权制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标准。 吉尔伯特和格巴条分缕述地论证了19世纪的《不朽女性》是怎样被男人想象为虚无飘缈、温柔美丽的天使形象,认为从但丁的贝雅特里齐、歌德的葛雷特和玛甘泪一直到考文垂?帕特莫尔的《屋内天使》,理想的女性始终被视为逆来顺受、俯首帖耳和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创造物。她们还指出,在天使形象的背后隐藏着妖妇的形象,男人把女性理想化的对应面就是对女性的恐惧。她既给男人带来满足,又会使他产生厌恶。 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中心的文学把性别推向边缘,让妇女成为文化的接受者,批评的功能在于揭露隐藏在作品中的男性沙文主义的真正面目。因此,女性主义者的首要任务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男性创造的女性神话,作一种对抗性阅读,把根植于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识根除。文学批评一旦揭开了这些形象的政治含义和文本的性歧视,就能帮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动摇父权制的根基,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建立女性主义诗学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一些实践 女性主义批评家们试图通过对男作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考察、剖析和审视来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但她们并不只满足于此,她们努力扩大批评的范围,拓展新的批评领域,确立女性主义批评原则,建造一座她们自己的文学宫殿,发掘被男人和社会所忽视的妇女文学传统,将批评的焦点对准女作家及其作品。她们要求拓宽妇女生活题材,创造一种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迥然有别于男性文学的妇女文学;她们系统阐述女性主义批评原则以此肯定妇女的文学 经验 和社会经验;建构女性主义诗学,以此对传统的文学作品进行新的评价,重新书写文学史;此外,她们还对男女作家在文学传统方面的差异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对女作家的创作经验、想象及其创作手法等方面显示出来的不同倾向进行初步研究,对既存的批评观念和文学的道德性质进行深刻的 反思 和审视。 具体做法就是寻觅女性文学的传统,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及作品。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丽娜?蓓姆指出,如果从已出版的文学史或文集来看,美国几乎没有一个女性大作家,而主要的小说很容易发现,早在移民时期,女作家就开始活跃了。到了19世纪中叶,在销售和品种方面,女作家已在美国文学史上占了重要位置,连霍桑那样的名作家都免不了担心自己的读者会被女作家吸引过去。然而,这些女作家在文学史上却名不见经传,因为文学史对她们不屑一顾,认为女人不能算是作家,其作品也够不上载入史册的标准。 正是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标准将女性作家长期摒弃于文学史外。因此,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任务之一便是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发掘被埋没或受冷漠的女作家的作品,纠正男性传统对之的错误理解,寻觅女性文学的传统,重铸文学批评的 方法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承认一个女性文学的传统存在,但它时时被迫中断,妇女文学的发展呈间歇状态,直到19世纪以后才能较清楚地看到文学创作的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女性文学传统。 相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这一女性文学的传统无疑是十分短暂的,并且以阿弗拉?贝恩为代表的19世纪初期的妇女创作又被男性的文学批评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故导致妇女文学传统的难以发现。尽管有着种种困难,但妇女文学传统的存在是无疑的。伍尔夫认为她自己的创作也是沿着这条女性先辈开拓出的道路而进行的,这条道路是许多年以前开辟出来的,动手的有芬尼?伯尔尼、阿弗拉?本、哈利?马提诺、简?奥斯汀、乔治?艾略特。许多著名的女人,以及许多无名的和被忘记的女人,曾在我之前修缮着这条路以使之平坦光滑,并且调整着我的步伐。 所以,当我写作时,我的前面只有极少一些物质障碍。伊莱恩?肖瓦尔特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家中最为活跃、影响较大者之一,她倡导建构独立的妇女文学史和女性文学经典。 三、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反思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灵活地吸收了西方流行的各种批评方法,容纳了生理学、人类学、现代心理学和美学等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呈现出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女性主义批评不为单一的方法所左右,从语言、心理、文化等多角度解构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达到建立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与独特文化的目的。 然而,玛丽?朴维在其文《女性主义与解构批评》里声称:“‘女性’仅仅是社会的产物,不具有自然的基础,即‘女性’是一个术语,对这个术语的界定取决于它所被讨论的语境,而不取决于某些性器官或社会经验”,“‘女性’反映不了完整的自我,因为特征是有所联系的,‘女性’仅仅是同‘男性’相对照时获得的临时定义的一个位置。”如果性别角色完全取决于话语,这一话语又时刻处于变化和解构之中,两性的意义缺乏稳定性,那么女权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支点。如果放弃了对社会性别的界定,要求女性正当权益的斗争就失去了理论基石。 她因此呼吁,女性主义不能忽视女性受歧视的社会现实,不应该消解主体,反倒更应该加强对现实的斗争策略的研究。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O年代末兴起于欧美的新女性主义话语的一部分。它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对父权制文化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而且还突破了理论话语惯有的表述方式,使历经沧桑的女权思想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得以理论化,并进入了理论话语的中心,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摆脱异端与边缘的地位,转而成为当代理论话语的重要一维,促进了西方理论话语的转型。当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探讨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莫文斌,罗艳《求索》2005(02). [2]试论20世纪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流变及其影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2(02). [3]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J].魏天无外国文学研究,2011(06). 英美文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2 论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要适应新世纪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满足21世纪外语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不断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构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本文从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和英美文学的 教学方法 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一、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字语言形式。语言文字经过大师们的加工酝酿,便具有了鲜活形象的生命力,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经典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为文学作品中饱含生活气息,使人们更加易于接受,所以成为教学的典范和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背景的了解和对英语语言艺术的浓厚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结合其中的优美的语句段落让学生们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悟单词和语法的实际应用,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基本的英语常识,还通过对作品内容的了解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文化视野,了解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从而使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情操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感受英美人民的生活现实,可以让学生的 思维方式 和修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优秀思想的结晶。通过阅读作品,我们可以和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寄托于文字之中但精神无限延展。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力,对作者表达出的中心思想从不同角度加以揣摩,从而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体验、滋润了我们的心灵,是我们的眼界进一步拓宽。在英语教学上,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对作品内容进行赏析,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 对于同一篇作品,学生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展开讨论,抒发自己的见解,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潜藏着未知答案的文本空间,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能够自己理解自认为正确的看法,主动去通过作品对作者进行评判。他们主动对话作者、质疑作者甚至否定作者,在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中,逐步养成敏锐的感知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真正意义也正在这里。 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还保持着传统的泛读化教学方式。文本资料以教材上的为主要对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教材,把重点在黑板上罗列出来,学生阅读仍然是次要的。英语教师往往背负着较重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讲解也只是一遍而过,而教材对于英美文学的选取也受篇幅所限往往节选某一段落,对于英美文学的分类和评价往往比较混乱。 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由于教材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历史年限跨度长,文学流派和创作风格不一,英语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作品中心思想无法得到全面展现。这使得学生们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无法全面展现作品中蕴涵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能针对几个关键的词汇和语言点重点讲解。 所以,现实中英美文学与课往往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漫无目的讲,学生在下面机械地听,麻木地记词汇。随着民间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英美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提高 英语学习 效果,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的共识。 目前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在课堂上,教师对于教材中的英美文学理论部分的讲述过于冗长,使学生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学生们对这一部分的课堂内容只是被动地接受,自己不会动脑去思考有关作品的问题。教材选取的作品与文史理论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其次,英美文学课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完整摘录某一文学作品,只能有选择地节选作品中的关键段落,而对作品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作品的发生背景、人物介绍也变得残缺不全,学生初次接触作品很难深入阅读下去,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三、英美文学的科学教学方法 (一)循序渐进 英美文学课是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具体的授课方式上,要考虑到学生们对英语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水平逐步提高讲课层次。例如,在学生刚入学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英语读本培养他们的 英语阅读 习惯,等他们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准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再给他们安排英语作品的原著阅读赏析。只有阅读英美文学原著作品,才可以看做是真正意义上的英美文学 教育 。学生有了一定的原著阅读经验,可以在课堂上适量增加阅读量,逐步提升学生们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通读原著 开设英美文学阅读课的目的是全面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特色。只有将英语原著通读下来,才能充分体会到作品的语言特色、思想脉络和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目前我国英美文学教材只是节选作品的某一章节,断章取义,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作品。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尽量通读原著全文,全面体会作品思想内核,有条件的也可以横向扩展,多读一些相关作品,从更广阔的角度试着去理解作品,一定能收到意料之外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通读整本书的重要性,并布置写 读后感 ,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三)向学生推荐作品 英语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课时,除了教材上节选的内容外,还要积极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向他们推荐一些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英美文学作品。例如英语典籍《圣经》、英国史诗文学《贝奥武夫》、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等等,都是一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读来让人兴趣盎然,学生们课余饭后可以认真的深入进去进行精读。 (四)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不能仅仅当做消遣,教师要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作品都要写出心得。只有这样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才会加强体验,在写读后感时重温对作品的个人理解,从而加深了最作品的认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读后感中看出学生对作品的掌握是否充分?认识角度是否恰当?指出他们的不足,引导学生重读作品相关章节,纠正错误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分析能力。此外,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可以采取写论文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通读作品,加深认识。 (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反串角色,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学,扮演老师的角色在讲台上为大家讲解分析教材。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记忆。从而避免了其被动接受知识养成的惰性。这样做一方面强化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去对作品内容进行学习、记忆,对作品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促使他们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对作品本身或作者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检索,将之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上,只有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有效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合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一颗火热赤诚的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满足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恒.基于网络环境的英语文学课程教学设计[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5). [2]董梅.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J].前沿,2012,(10). [3]张春开.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英语教师,2012,(4). [4]章洁帆.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
中文名称: 人物的文化冲突和悲剧色彩 全文提供: 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 论文编号: 3230167 英文名称: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ragic Color of the Characters 学位类型: 硕士毕业论文 作者: 涉及隐私,隐去*** 作者本人请参看权力声明>> 导师: 涉及隐私,隐去*** 毕业学校: 涉及隐私,隐去*** 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毕业年份: 涉及隐私,隐去*** 关键字: 《玉石雕像》 《贵妇画像》 文化冲突 人物悲剧 身份 回归 同化 简介和目录: 点击此处 免费索取本论文简介和目录>> 全文提供: 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 贵妇画像》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 《贵妇画像》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章汝雯 提要: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容纳 作者章汝雯,女,1964年生,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杭州 310012) 亨利·詹姆斯1843年出生于纽约,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他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父亲是当时文化圈的名人,哥哥是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哈佛尔大学教授。老亨利·詹姆斯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认为他们应该接受欧洲的文化与生活,并把这看成是孩子们生活的基本部分,所以在亨利·詹姆斯还是婴儿时就把他带到欧洲去了。1855年亨利·詹姆斯和其它几个孩子又回到欧洲,分别在日内瓦、伦敦、巴黎接受三年教育。1859至1860年,他们又回到欧洲,生活在日内瓦和波恩。1869年詹姆斯去了欧洲,此后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伦敦,不过在巴黎、罗马及欧洲的其它一些城市也生活过,间或回美国看看。亨利·詹姆斯跨两大洲的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像他本人一样往往穿梭于欧美两大洲之间,所以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文化交际问题,但遗憾的是他们并非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者。相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美国人到了欧洲后无所适从,或在社交场合出尽"洋相",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戒心重重,或在婚姻生活中作出错误选择,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心理刻画而著称,被认为是英美文学的上乘之作,倍受评论家们的关注。文学评论界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沃伯顿勋爵、卡斯珀·古德沃特、吉尔伯特·奥斯蒙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了深刻分析,尤其对本书的结尾--伊莎贝尔决定回到丈夫奥斯蒙身边的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有人认为伊莎贝尔回到丈夫身边是因为她曾答应继女番茜要照顾她,对她负责,所以必需信守诺言;也有人认为伊莎贝尔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与独立,所以只能回到奥斯蒙那里。笔者认为上述的观点不无道理,但若能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就更能理解伊莎贝尔的最终选择。她很想生活在古老文明的欧洲,但又无法接受欧洲的某些文化习俗及社会制度,而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吉尔伯特·奥斯蒙身上既有她熟悉的美国人的影子,又有她向往已久并一直追求的欧洲人的高贵典雅,所以她只能回到奥斯蒙身边去。 一、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冲突 《贵妇画像》中的主要人物都来自美国。与欧洲相比,美国无疑是一种低语境文化。在低语境文化中长大的人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每次都需要详细的背景知识,大多数信息都必须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而语境本身及参与者身上所隐含的内容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在英国这样的高语境文化中土生土长的人往往对环境比较关注,口头交际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由于历史及传统的原因,高语境文化的内容变化不大。对于某种现象,无论从历时还是从共时的角度,人们的反应几乎都是相同的。言语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空间、沉默、手势、穿着、谈吐风格等都能给交际者带来所需信息。 虽然许多跨文化交际的问题都发生在个人层面,但实际上大多数的困难和误解都可以追溯到文化的差异。某种文化的深层结构往往决定了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们的处世方式。《贵妇画像》中的美国人到了欧洲之后都存在着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伊莎贝尔的姨夫丹尼尔·托切特先生从美国来到英国生活已经三十年了。他是个银行家,事业有成,产业巨大,应该说已在英国扎根。但不管他到英国多久,不管他多么爱加顿科特的产业,托切特先生仍象他刚到英国时一样,本质上没变,他身上的美国人特征仍十分明显,做生意时所表现出的进取和敏锐更是典型。他历来是个热情、聪明的人,和儿子一样,他很快就意识到新来的外甥女伊莎贝尔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吸引力。一次,在与沃伯顿勋爵谈话过程中,托切特先生把外甥女很好地夸了一番,说了些可能让沃伯顿勋爵误解的话(以为他在为外甥女做媒);对此,他的儿子拉尔夫作了恰当的评价:"你已学会了许多他们(指英国人)可以说的东西,但从没学会如何回避他们忌讳的东西。"(1)伊莎贝尔的姨妈托切特夫人不喜欢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不过她喜欢生活在欧洲大陆。她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买了房子,只是定期回美国看看,但她身上仍明显地表现出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干脆、直率、独立,是个按自己原则生活的典型的美国个人主义者。跟小说中的其它人物相比,托切特夫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还算是成功的。由拉里·A·莎默弗等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一书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欣赏共同点,接受差异。至少托切特夫妇做到了这一点。 伊莎贝尔的朋友亨里埃塔·斯塔克波尔是个记者。小说从头至尾,她一直在西欧各地旅行,不管那些地方给她留下了多深的印象,她仍把看到的一切与美国相比,并总认为自己的国家要好得多。伊莎贝尔在描述这位朋友时是这么说的:"她是一个从美国到太平洋一路上都散发着美国味的人"。(2)因为职业关系,斯塔克波尔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例如,她在和伊莎贝尔表哥拉尔夫谈话时问:"我想知道你把自己看成美国人还是英国人。一旦我知道了,我就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你谈话。"(3)她算是见多识广,尽管如此,她还是拒绝接受英国的一切,包括沃伯顿向伊莎贝尔求婚一事。亨里埃塔在小说中最关心的就是卡斯珀·古德沃特追求伊莎贝尔一事。她坚持不懈地鼓励并支持卡斯珀,有时几乎到了干涉的程度。她想让伊莎贝尔嫁给卡斯珀。她老是写信,把伊莎贝尔的行踪和举动告诉他。她认为伊莎贝尔不能嫁给"堕落的欧洲人",并说伊莎贝尔在欧洲会毁了年轻的生活: "我总担心她要嫁给堕落的欧洲人,我想阻止她。" "我要把她的思想呼唤回来。" "呼唤回来?从哪里?" "从国外那些矫揉造作的地方。"(4) 亨里埃特看不惯英国的一切,从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到普通的英国人,她一概予以否定。她认为拉尔夫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是英国阶级制度的一种耻辱。亨里埃特身上强烈的美国人意识给她和拉尔夫的交往设置了重重障碍,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读者都知道拉尔夫只是显得玩世不恭,实际上他是个很有洞察力的人,他的话往往有很深的内涵,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亨里埃特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导致了双方交际过程的失败。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亨里埃特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她的观念中带有极强的种族优越感,认为美国及美国人是一切交际活动的中心。持这种种族优越感的人往往在跨文化交际中拒人以千里之外,对别的民族持否定态度,结果是拒绝接受其它文化中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积淀。有这种强烈种族优越感的不只是亨里埃特一个人,卡斯珀·古德沃特也一样。他否定英国的一切,甚至认为英国人"不跟我们同类,我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怎么样"。(5)卡斯珀身上主动进取的性格是典型的美国精神,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没受欧洲传统习俗影响的美国男性。 《跨文化交际》一书对美国为什么是低语境文化作了分析。作者认为定居在一个没有开发的新大陆,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如何生存。特定的形势使这个民族没有精力去考虑规矩或习俗等问题。他们认为与生存相比,欧洲人的所谓规矩简直是废话,只有独立的人才能生存下来。这些环境因素对定居者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人奉行个人主义,没有陈规陋习,只讲效益;不久,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信仰、价值观及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个人主义成了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因素。这种性格特征在《贵妇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身上表现尤其突出。 二、伊莎贝尔--《贵妇画像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 伊莎贝尔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在亨利·詹姆斯的巧妙设计下,小说中的其它人物都是围绕着跟伊莎贝尔关系的远近而展开的。她跟她的美国同胞一样,很想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古老文明的欧洲。她满脑子浪漫念头,是个理想主义者。她说她来到欧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自己看到的一切作出判断,对自己要做的事作出自己的决定。她身上表现出极强的美国人特征:纯真、直率、独立、追求自我。到英国时,她也意识到不同国家的人处世方式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初来乍到对周围的一切都存有戒心,这可能就是莎默弗他们所说的"文化震憾",即由于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了我们熟悉的迹象及象征而产生的焦虑。伊莎贝尔的这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给跨文化交际设置了重重障碍。 尽管伊莎贝尔不断地提醒自己出国的主要目的是多接触些人,多了解欧洲社会,但脑子中根深蒂固的美国文化观念使她对周围的一切始终持戒备的心态。她跟姨夫说:"我喜欢这个地方,但不敢肯定我就能喜欢这里的人们。……我知道他们是好人,但跟他们相处愉快吗?"(6)而且伊莎贝尔还明确说她无法想象英国的阶级制度,更不愿属于英国的任何阶层。可见,伊莎贝尔对周围的一切,虽然不像她的记者朋友持全盘否定态度,至少不能容纳。美国驻南非的大使James Joseph说:"害怕差异就是害怕未来;正确理解,而且真正拥有包容之心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不是负担。"(7)但纵观全书,伊莎贝尔始终没有包容之心,这是她最终回到奥斯蒙身边的原因。 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沃伯顿勋爵是典型的英国绅士,高贵、英俊、富有,是英国姑娘们首选的对象。当沃伯顿向伊莎贝尔求婚时,女主人公无疑是感觉到了强烈的吸引力。她喜欢沃伯顿的风度:古老文明中薰陶出来的绅士风度,但遗憾的是她认为沃伯顿"是英国人的典型代表",(8)他身上所隐含的英国阶级制度让伊莎贝尔接受不了。想到沃伯顿的社会地位和家世,伊莎贝尔退却了,畏惧了,生怕自己被困在金丝鸟笼里。美国人主张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家庭背景对他们来说没有这么高的含金量,但勋爵生活在英国这样的高语境文化中,其价值不言而喻,文化冲突拆散了这对姻缘,使他们没法走到一起。其实沃伯顿自己并没太强的优越感,这从他和伊莎贝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不要做勋爵。" "我只是个无名小卒而已!如果你们这些讨厌的美国人不要老提这件事,我们真的可以把它忘了。"……� "我不赞成特权阶级。"(9)而且,伊莎贝尔对沃伯顿的看法自始至终没变:他代表了英国的政治及文化。当他们在伊莎贝尔家的聚会上再次见面时,伊莎贝尔正处于婚姻不幸的痛苦之中,她也清楚沃伯顿仍然爱着她,但当沃伯顿向他示意时,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使伊莎贝尔再一次拒绝他。� "我难道没有让自己开心的权力吗?" "没有,你忙着处理大英帝国的事务。" "让大英帝国见鬼去吧!你老是为此嘲笑我。"(10) 伊莎贝尔总是把沃伯顿跟他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联系起来;换言之,沃伯顿身上的文化内涵吓倒了这位追求自我的美国姑娘,而这些内涵在高语境文化中确实是很重要的。所以当奥斯蒙出现在伊莎贝尔面前时,我们的女主人公似乎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突然发现了知己,迫不及待的接受了。她错误地认为奥斯蒙不属于英国的任何阶级,没有英国人的那些复杂层次,不受传统和社会习俗的约束。从表面上看奥斯蒙与社会隔绝,只关心女儿及自己的利益;他精通艺术,善于鉴赏,显得很有内在价值。这就是伊莎贝尔心目中的绅士风度,既有她熟悉的美国人影子,又有她一直向往的在古老文明中薰陶出来的修养和风度。因为人们"是从自己本国文化的角度研究别国文化,所以我们的观察和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和文化倾向的烙印。"(11) 沃伯顿身上的文化内涵遭到伊莎贝尔的拒绝,而托切特先生留给她的遗产却促成了一桩不幸的婚姻。上面已经提到伊莎贝尔反对英国的阶级制度,认为不劳而获是一种耻辱。为此,当她姨夫把财产留给她时,这些"不劳而获的钱"就成了她的负担,使她在清高的奥斯蒙面前抬不起头来。而读者都非常清楚奥斯蒙完全是冲着她的钱才扮演她认可的角色。 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使她急于处理这笔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生活充满着期待,而拉尔夫也是看到表妹天生丽质、聪慧无比、对生活有追求才说服父亲把财产的一半留给她。希望她不要因为钱而随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希望她能做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享受生活,幸福快乐。但遗憾的是原本在拉尔夫帮助下可以实现的生活却因文化观念的不同而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伊莎贝尔得到这笔钱后从没想如何用它来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奥斯蒙出现后,她认为他才配使用这笔钱。伊莎贝尔极端地认为没钱没地位就是独立自由的标志。而奥斯蒙毕竟是美国人,他了解美国文化,自然也知道象伊莎贝尔这样天真单纯的美国女孩往往会持什么观念,所以就投其所好,鼓励伊莎贝尔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更获得伊莎贝尔的好感,符合她对自由独立的追求。所以伊莎贝尔爱的不是奥斯蒙所拥有的东西,而是以独立自主面目出现的一无所有。 奥斯蒙的婚姻是其情人默尔夫人一手策划的,此话不假;但从伊莎贝尔的角度看,她完全是自愿的,没人逼他。在小说四十二章的内心反省中,她承认自己是睁着眼睛挑选取的,没有预谋,没有陷井;她观望过,考虑过,所以错误的根源在于她自己。但伊莎贝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 奥斯蒙和默尔夫人是欧化了的美国人。他们已经适应周围的环境,接受欧洲的文化,变得含蓄,有城府,从他们的谈吐中已看不出美国人的影子,不过遗憾的是他们并没吸取古老文明的精华,他们已经堕落了。《跨文化交际》一书指出心胸开阔灵活多变有助于陌生人适应新的环境。因为只有这样,到了新地方的人们才能承受挑战,最大限度地学到新东西。必须让自己的交际方式适应于每一种出现在你面前的文化。"但伊莎贝尔做不到这一点。到最后,虽然她知道奥斯蒙狭隘、虚伪、卑鄙、邪恶、堕落,虽然她知道沃伯顿和卡斯珀都还爱着她,而且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她,她还是回到了奥斯蒙身边。她非常向往生活在欧洲古老的文明中,但她仍无法接受某些文化观念,而只有在奥斯蒙身上她才既能看到熟悉的美国人的影子,又能领略到她理想中的欧洲坤士风度。虽然她为自己的回归找了各种借口,但实际上她是本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她宁愿接受婚姻悲剧,也不愿以宽阔的胸襟容纳别国的文化。 亨利·詹姆斯对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及文化背景了如指掌,又对欧洲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极深的体会,因此他能通过小说人物的塑造把美国人到欧洲生活所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难怪Vartkis Kinoian说:"他是第一位真正把自己的作品溶入世界文学主流的美国小说家。"(12)在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的今天,重读《贵妇画像》,相信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 责任编辑:吴 鼐 (1)《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9页,作者自译。 (2)《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57页,作者自译。 (3)《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88页,作者自译。 (4)《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作者自译。 (5)《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69页,作者自译。 (6)《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58页,作者自译。 (7)《跨文化交际》,外研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8)《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68页,作者自译。 (9)《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44页,作者自译。 (10)《贵妇画像》,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417页,作者自译。 (11)《跨文化交际》,外研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2)《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外研社和Simon Schuster国际出版公司,1997年,第139页。
230 浏览 5 回答
142 浏览 4 回答
221 浏览 5 回答
316 浏览 3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323 浏览 5 回答
230 浏览 2 回答
109 浏览 6 回答
266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354 浏览 5 回答
218 浏览 4 回答
194 浏览 6 回答
19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