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是高等院校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基础写作能力[1]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开始全面实施,但应试教育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当数量的初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和文体训练,写作水平低下,不仅措词不当、病句、表意不明、条理不清、逻辑错误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不会写议论文。对于以写作为主要创新表现方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无疑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极大障碍。因此,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为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运用,都始终强调创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培养[2]。强化基础写作能力,首先是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但问题在于,或者是课时有限,或者是因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写作知识而不够重视,或者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以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结果常常只是学生获得课程成绩,而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过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精讲、少讲写作理论,细讲、多讲写作技巧,尤其是在课内要多安排写作训练;第三,增加学生在课外的训练量和阅读量,并勤于批阅、检查;第四,改变考核方式,将平时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加大其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如将通常的30%改变为40%甚至更多。
单靠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是不够的。除课程设计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应采取这样的措施:第一,在第一、第二学年,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须认真完成千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篇以上;第二,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50部以上,理论书籍10部以上,而且要写出读书笔记。这样,既丰厚学生的专业修养,又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直接的帮助;第三,实行导师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全员投入,每位教师负责一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写作与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评阅指导;第四,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情况与学分挂钩,强制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第五,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每学年举办1—2次征文比赛活动,并将优秀作品汇整合册出版。
二、强化论文写作能力
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予以强化。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在开设时间上大多是在第七学期,以利于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忙于找工作,在本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常常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并不等于毕业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就会弱化该课程的功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所以,不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而且要将开设时间提前,这样,既能承接基础写作课程,又能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利于学生完成各种论文写作,并不断提高水平。在实践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大课程论文写作力度。课程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的平时作业或考查作业的主要形式。由于此类课程很多,所以学生要完成的课程论文是整个大学期间完成的论文中最多的。目前课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是课程作业,加之量大,甚至有时出现几门课程论文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情况,学生往往敷衍应付,甚至抄袭,而对教师来说,通常只是批阅后给成绩,缺乏必要的指导过程。课程论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因此,必须制定课程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写作要求,严格指导过程。学年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三年级,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毕业论 *** 准备,而且也制定有质量标准。但是如果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发现,把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视为是给毕业论文作准备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都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现行的学年论文制度需要加以改变,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分别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在指导过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批阅初稿,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教师给出成绩,而应该增加指导次数,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不断提高学年论文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能够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效果将会更加明显。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完成的论文。相对其他各种形式的论文,毕业论文的规定最细致,程式最规范,指导最认真,要求最严格。
但是,由于第八学期正值学生寻求就业的最关键阶段,能够真正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并不多见,因而,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面对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首先,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改为第七学期。虽然第七学期就业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主动联络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再次,严肃处理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切实执行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不得毕业的有关规定,真正给学生以警示。除强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些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大力倡导、组织申报学校针对学生设立的科研立项,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三、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
如果说强化基础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之必须手段,那么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样是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文学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作家、诗人,但是如果能够强化文学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作家、诗人奠定基础,无疑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成果。因此,第一,在现有正常开设的文学类课程基础上,开设诸如小说写作、戏剧写作、散文写作、诗歌写作、影视文学写作等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剧作家、诗人举办讲座活动,给学生以文学写作的激发和启示;第三,组织、扶持学生文学社团,聚集有文学写作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将文学写作、经验交流经常化;第四,创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文学刊物,专门刊发学生的文学作品,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评奖、表彰;第五,向文学期刊推荐学生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向文学期刊投稿,组织、激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学写作竞赛活动;第六,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文学写作活动,进行切实指导。
新闻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又一表现形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不乏新闻爱好者,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中也确实有很多人从事新闻业。因此,强化新闻写作能力同样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开设诸如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选修课程,同时,任课教师担当起学生新闻写作实践的指导任务;其次,建立学生新闻报导组织,专门负责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所在院系的宣传报道;再次,鼓励学生积极采写新闻并向校内外新闻媒体投稿,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做校内外新闻机构的 *** 记者或通讯员。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人数的增加,公文写作能力包括申论写作能力已成为部分学生热衷提高的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应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加强。首先,开设公文写作、申论写作等选修课程,在精讲相关理论的同时,重在写作实践训练,任课教师加强指导;其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日常工作中的部分公文写作交由学生完成,给学生提供写作实践平台,相关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联络或帮助学生联络 ***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课余或假期进行公务员实务训练,在实践中提高相关写作能力。
总之,基础写作、论文写作以及个性化写作能力,对于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设定的历史最悠久、也最普遍的一个传统的基础性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应用性不强的专业,在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趋势下,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受到很大冲击,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学术研究人才和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即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人才并不是指适应实际需要擅于处理第一线事务从而保证生产正常执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阶技工。在我国的国情下他更多的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阶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才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汉语言教学专业的目标。汉语言教学专业的特点是强调的更多的是人文性,即人文素养,尤其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能力。这一专业特点为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了难度,但这并不是说应用型人才培养不适合汉语言教学,只是需要我们寻找合适的方法,建立适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对这一传统专业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并融入新的时代因素,我们就会创造出新的应用型的特色专业,就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求生存、求发展。怎样做好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呢?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怎样将知识转变成能力,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的,它的应用的有效度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要有一定的历练。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实践环节、严把质量关口。适当增加实践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有特色的高阶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实践才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见习感受到的基本操作程式,结合自己已经获得的专业应用能力有机地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实践能力。据调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不断学习,学生的办公自动化装置的操作能力、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办事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样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因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即用型的人才,它不会再等待人才慢慢适应工作环境和熟悉工作内容。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综合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应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合理设定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各门课程都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要强化应用性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当然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定与强化是必须要做好的,因为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组,能够系统的设定技能课程,以保证学生在校能够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没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精简课程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并要避免内容交叉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即使学生能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轻松的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探究新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专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学方法更多的强调“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互动,这就是教学成效的保障。但不同的专业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学科思维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需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中去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应更多的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观点,使各种专业知识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再生产的装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在其他方面也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其中轻松的学会培养人际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课外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载体。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资助少数学生出版学术专著和文学作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也可以在设计课程时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增开地方文化系列课程,可以设定不同专业方向的限选课,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凸显与众不同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受到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鲜活的民族民俗的薰陶,领悟到地方文化资源的魅力和活力,体会到整合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和快乐对教学质量的测评是教学的一种激励机制,在目前的国情下不容忽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测评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要制定科学的测评方案,对不同的专业分别制定各专业方向的测评方案,按具体情况分别测评。注重实习的考核,真正的使实习见到成效。对不同的方向可以分项分级测评,树立导向标杆,激励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查、考核的系统工程,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合理的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到该学科的发展问题,势在必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者,我们要大胆改革,认清现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一、小小说的文体特点1、情节单一, 但不单调情节单一是指小小说在情节提炼上表现为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来构成单一性情节。事件是构成小小说情节的基本元素。不过,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能成为组成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必须满足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 叙述的事件必须完整, 第二, 它必须包含一定的矛盾冲突。第三, 事件必须呈现出一种因果联系的形态。例如《三封电报》(美·佚名)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 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 “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莉薇娜悲不自胜, 回电给弟弟: “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 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 “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 “无误, 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精选简评集》)这篇小小说是一家美国杂志以3000 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短, 情节最曲折”的故事的获得首奖的作品。单一的情节里, 事件完整、有冲突、呈现因果联系, 这样, 事件所呈现的面貌就不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了, 因而, 虽然情节单一, 但不显得单调。2、性格单纯, 但不单薄。小小说作为小说大家族的一个成员, 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务。集中写一个人物, 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这个人物的一个性格侧面, 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小说性格描写的单纯性。著名作家陈建功曾在《北京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娘家人》的小小说。这篇作品人物不多, 但写活了一个“舅老爷”的形象。一个73 岁的老太太病故了, 而这个76 岁的娘家“舅老爷”来闹丧。他质问“临死前⋯⋯吃了什么药?”并硬要坚持“开膛验尸”。死者的儿子、媳妇、女儿、姑爷们百般侍候, 央求,小心赔不是都毫无效果, 最后还是开膛验尸才算了结。这个由一个事件(闹丧) 构成的单一性情节相当准确地突出了这个舅老爷蛮不讲理的一个性格侧面。3、结尾惊奇, 但不离奇。苏联作家苏曼诺夫说: “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这个论断特别适用于小小说。小小说单一的情节很难形成一种艺术的跌宕和起伏, 很难产生一种一波三折的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因此, 依靠结尾惊奇(意外结局) 便成为小小说的写作者解决上述“二难”问题的绝招。日本著名微型小说作家星新一写有一篇《人质》。作者在事件的开端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一个匪徒抢劫了银行, 并以一个小孩做人质, 迫使前来追捕的警察为他提供一辆摩托车放他走。那么, 这个匪徒是否能逃脱? 这个小孩能否获救? 这就是一个问题, 一个细节, 整个小说都围绕这个单一、集中的悬念来结构全篇。这个匪徒最终逃脱了, 而结局是那个被当做人质的小孩竟是一个橡皮吹成的假人。小小说的结局大出读者的意外。美国作家爱伦·坡写有一篇小小说《夜归人》。丈夫从税务所带回了巨额公款, 然后要出远门, 丈夫一再叮嘱妻子不要让任何人进屋。但妻子却经不住门外一个伤兵的再三恳求, 放他进了屋子。这时, 一个蒙面强盗撬门进屋盗钱, 而妻子和伤兵一起打死了强盗。可是谁也没有想到, 这个蒙面强盗却是她的丈夫。这个突转的情节形成了全篇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的结局。如上这种由单一情节的突转造成的意外结局在小小说中相当普遍地存在, 因而形成了小小说学里的一个特有概念, 即欧·亨利(美国作家, 其小说特别注重设计结尾的意外结局) 结尾。但这种意外的结局在给人惊奇(出人意料) 的同时, 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就不显得离奇古怪了。二、小小说的写作技巧1、构思一个核心细节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说都有作为全篇艺术支撑点的核心细节。所谓核心细节, 就是指小小说的中心情节, 即能够用一句话概述的主体事件。小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让这个主体事件(核心细节) 不断地发展、变化和丰富。如1999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记忆》:手术室的灯灭了。韩医生缓步走了出来, 一位打扮新潮的女人马上迎了上去, 急切地问道: “医生,这老、老⋯⋯老太太怎么样啦?”韩医生黯然地摇了摇头: “如果再早送来十分钟, 也许⋯⋯”话音未落, 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紧张,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韩医生面前,声音嘶哑地问道: “我妈怎么样了? 我妈怎么样了?”韩医生轻轻答道: “老人上了年纪, 且失血过多, 我们尽力了。”那男子一听, 足足愣了半分钟, 然后猛地抱住了头, 蹲了下去。他双手深深地插入了头发中, 紧紧抓着自己的头。由于极力控制着自己, 还不至于号啕大哭, 但他全身剧烈地抽动着。韩医生正要上前安慰几句, 那女人已蹿到男人面前, 一边摇着他一边说: “你妈死了, 可我们还不知道巨款存折放在什么地方, 你快想想办法, 快呀, 哭有屁用!”男人由于过度悲伤, 并没理睬女人, 女人只好又拽住韩医生, 说道: “医生, 你能想出好办法吗?”韩医生用手扶了扶宽边眼镜, 看了女人一眼,又看了看男人, 说道: “办法倒有。老人刚死, 记忆尚存, 我可以进行一次记忆移植的手术, 不过接受者最好与死者有血缘关系。”说完, 韩医生看了看那个男人。女人一听这话, 马上喜笑颜开, 硬将仍处于悲痛中的男人拉进了手术室。半小时后, 手术完成了。男人脸色阴沉, 慢慢地走出了手术室。女人迎了上去, 笑嘻嘻地问: “怎么样, 知道了吗?”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女人脸上, 男人停在空中的手在颤抖着, 不知是因为气愤还是这难得的勇敢。女人正待发作, 男人先吼出了声:“原来你对我妈这么刻薄! 我不在时你竟总气她老人家, 还总是以白眼相向! 妈因为我怕你, 又怕破坏我们的感情, 一直忍着没跟我说。存折我已经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但我决定将它捐给希望工程, 这是我妈的心愿, 你一分钱也拿不到!”说完, 男人径直地办理老人的后事去了。女人捂着脸, 低着头跑出了医院。韩医生站在手术室门口,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什么话也没说。这篇小小说的构思可以用俗语“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来概括, 其核心细节是女主人想通过记忆移植得到巨额存款, 却不料得到了一巴掌。小小说的发展、变化与丰富都是在这个核心细节上演绎的。2、营造特定的矛盾冲突在确立了核心细节的内容的同时, 写作时就要注意以这个核心细节为基点, 衍化一系列的一般细节。这些一般细节, 有时, 它是核心细节的起因描写; 有时, 又是核心细节的结局延伸; 有时, 它又是核心细节在发展、演变中的内容补充。正像滚雪球一样, 球核通过不断地运行、滚动, 粘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球核如果没有与这一层层的积雪相连就不成其为有内容有形状的雪球。而这个滚动的过程, 写作者就要注意有意识地营造一些特定的矛盾冲突, 推动情节的发展与丰富。如2008 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最贵的捐赠》:在去捐赠的路上, 不少人都沉默着, 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说话, 脚步却在不断地加快。5·12 , 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我拉了拉有些松掉的绳子, 叹了口气, 转头却撞上了一对母女。母亲将一大床崭新的被子放在了地上, 低着头似乎在跟女儿说些什么。因为好奇, 我放下了我的赠品, 凑了过去。小女孩涨红了脸, 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 眼泪不停地打转。“发生了什么事?”我探头问道。母亲抬起头, 无奈地看了我一眼: “你看这孩子,明明说好要把自己最喜欢、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 可她却只拿了一个旧得不行的洋娃娃。”我想道: “现在的孩子, 真的是⋯⋯”未等我想完, 小女孩开了口: “可是, 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有什么舍不得呀?”母亲似乎生气了, “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多, 你只是捐了一样东西, 有什么呢? 妈妈以后再给你买呀。”“可是, 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 小脸越来越红, 小嘴撅着, 一直说不出话来。我看不下去, 接着母亲的话说: “是呀小妹妹,灾区的小朋友多可怜啊, 他们的家没有了, 甚至亲人也没有了, 而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捐给他们罢了, 即使是你不要了的东西, 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呀。”谁知我刚说完, 小女孩急了, “什么不要了呀,那样东西我一直都要的! 要的!”她跺着脚, 满脸通红地说。“要的也不行, 走, 回家拿去!”母亲喊道。小女孩被她妈妈吓了一跳, 低声说: “真的要捐那样东西吗?”母亲和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来, 说道: “那⋯⋯不用回家拿的, 走吧。”到了捐赠点, 母亲把被子拿给志愿者后, 低头对小女孩说: “你的东西呢?”小女孩抬头看着妈妈, 过了好久, 把妈妈拉了过去。“叔叔,”小女孩对志愿者说,“我捐妈妈。”全场哗然。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 小声地哽咽道: “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 他们好可怜啊。我想, 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 眼泪掉到地面, 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说, 其情节单一(可以用“小女孩为灾区捐赠”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细节) , 但却通过一步一步地营造矛盾冲突(母亲劝小女孩捐洋娃娃, 小女孩摩挲; 我误会小女孩, 小女孩急得说不出话; 母亲要小女孩回家拿, 小女孩迟疑着来到捐赠点) , 让读者在关注小女孩的捐与不捐的矛盾冲突中被深深吸引, 小小说的核心细节由此便显得异常曲折与丰富, 使小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3、设计巧妙的反转式结尾“反转”指的是小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并不按人们通常的思维形式发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另外一种结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贵的捐赠》里, 人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却要捐“妈妈”(人) , 这一反转, 便给人创造了一种巨大的惊奇效果, 因而使作品瞬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白小易的小小说《意外》, 写一个农村青年因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帐。当他赶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车失误, 掉进湍急的河水中。他蹬掉布鞋, 连衣服都没脱就跳进河中把君明救了起来。由拿刀算账(可以理解为准备杀人) 到结果是救人, 这种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说创作中典型的“反转式”结尾。2003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柳靓,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 就因为是单身母亲, 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 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 也就从这里开始⋯⋯你看那乡下妹子, 圆圆的脸蛋, 小巧的嘴,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 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喜人呐! 柳靓心里自然欢喜, 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 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你再瞧那家教, 马尾高竖, 精神抖擞的, 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 她工作做得不够好, 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 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么“分而使力, 用心专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星期二, 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 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 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 柳靓不禁笑了, 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 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 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 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 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 柳靓大惊失色, 这到底会是谁干的, 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 眉头深锁起⋯⋯“会是谁呢? 不可能是小保姆, 对, 不可能! 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 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 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 她看我穿的裙子, 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 肯定会是她!”好像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 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 愤然夺门而去⋯⋯忘说了, 她不是去理论, 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 下午女儿要补课, 自己又不在家, 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 到时候, 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到家门口了。对了, 就是那个人! 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 等! 等! 等她到家门口, 就捉住她, 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 你也穿, 太放肆了吧, 讨厌啊!”人一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 一个箭步上前, 扳过对方的身子, 惊了———保姆! 她的脖子上还挂了一串教授珍爱的项链。这样, 我想, 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小小说的情节很单一, 可以用“教授抓可能穿自己裙子的人”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矛盾冲突的营造主要是靠教授内心的活动(一时认为不可能是小保姆, 终又认为是家庭教师; 原本准备去理论, 终又决定逮个正着) 来实现的。教授原本认定穿裙子的一定是家庭教师, 最后扳过对方来的身子却是保姆, 想的与见到的恰好相反。这一反转式结尾, 让人在惊奇中恍然大悟的同时, 更启示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 要注重实事求是。由此, 小小说也小中见大, 具有了较高的哲理层次上的意蕴。
当代文学有过炫目,有过黯淡,有过多的褒扬,也有太多的争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文学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让我国在国际文坛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做出不菲贡献。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世界各国对话、交流,使中国赢得了尊重与地位。因此,英语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保障我国强国策略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英语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 翻译
当前我国已经将“走出去”作为传播 文化 的重要战略,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则对文化传播成果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课题目前受到国内外出版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下将对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优化对策。
一、翻译选材现状与对策
目前英语世界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很多,题材范围宽广,但是普遍缺乏系统性,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的作品大多受到作家所处学术地位的影响。例如,夏志清在《现代小说史》中表扬了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具有艺术美感,所以张爱玲作品被广泛关注并大批量翻译,如《金锁记》、《色、戒》等均被翻译为英文版本,知名译者包括JulieLovell,KarenKingsbury等;再有,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对我国山西作家李锐和曹乃谦的作品予以肯定,英国国家大量翻译他们的作品;其次,英美出版商大多关注我国被贴上“禁书”标签的作品,忽视了我国文学作品的质量水平。虽然一些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是没能体现出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再有,目前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剧本翻译较少,究其原因很多外国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社会学著作,而真正关注我国文学的读者非常少。解决翻译选材的问题,应该从改进选题方式着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选题应该着眼于全球目光,体现当今主流价值观,如人性、权利、自由、环保、尊严等,这些能够引起全球读者兴趣的话题,更易产生共鸣。通过选择翻译作品,体现了我国的独特文化,也表现了我国融入世界文化的意识,因此选材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气派。
二、国际市场接受现状与对策
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作品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文学作品的销量则是最好的反馈。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中鲜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原因主要为:首先,大多读者对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了解较少,对我国的研究有限,缺乏兴趣;更有一些西方专家学者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存有偏见,往往以西方国家的眼光评判其他国家作品,认为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欠佳,缺乏美感;其次,我国本土作家也应针对作品翻译的现状从自身查找原因。过去,我国作家的创作受到“”的影响与制约,始终围绕“服务与政治”展开,而很多作家根本不懂外语,写作时过于随性,没有从国际发展角度选择写作题材,写作的内容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写作技巧与国际作品需求不相符,作品略显粗糙。再有,翻译不精准,缺乏专业的汉英译人才,也是阻碍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入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原因;即使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是无人有能力翻译,影响了翻译质量水平,不仅无法还原作品本意,还可能导致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学作品产生误解和负面看法,例如,Eoyang认为一些译者在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时类似于__中“说方言”的形式:“scholarlyglossolaliaoracademicspeakingintongues”,认为很多时候翻译并不是以交流为目的,而是单纯的直译。这是由于国外读者本身对我国的文化、政治、发展等不了解,他们只有通过文学作品认识中国,如果不能如实翻译作品内容,必将影响我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走入世界,必须迎合海外读者的风格,适应国际文学作品的接受环境,这就需要针对国外文学环境、国外读者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引入与翻译经过了多年历史,但是西方国家主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却时间较短,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导致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接受我国的文学作品。尤其西方国家的普通读者对我国作品的认知度不足,仅能从浅层次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程度偏低;过去,西方国家的作品为了迎合我国读者需要,将作品中的很多章节删减、修改,并将小说以章回体的形式表达,便于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外翻译也要考虑西方读者实际情况,不能过于贪婪,而是注重作品的质量。鉴于西方国家的读者对我国作品认识有限,可减少全译本的数量,适当推出改写本、节译本,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全译本,则更利于国外读者的接受与认可。另外,我国文学作家也要提高国际发展意识,了解国外的文学研究水平、文学研究方向等,向国外输送更多专业的汉学家,了解国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情况,加强与国外汉学界的合作,翻译出更多适合国外读者的译本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入世界文化领域,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对外传播,应秉持“润物细无声”的原则,综合考虑国际市场的文化传播倾向与需求,从选材、翻译、出版等多角度优化,与国际市场对话、交流,寻找适应中国现当代文学全面推广的 渠道 ,将对我国实现文化传播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骆萍.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与出版路径探索——以毕飞宇《青衣》与《玉米》英译出版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08:118-120.
[2]王建开.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J].上海翻译,2014,04:1-7.
1不断改革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设置的创新等等,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来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破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界限
根据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通常将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看作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将1949年之后的文学发展看作是当代文学,这样的划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明确的分界将会被打破,逐渐提高文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文学的历史特征发挥到极致。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经典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求全贪大,并无法做到精细,而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经典的作家和经典的作品作为教学赏析的重点,加大对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中华文学的精髓,并从这些名家名作中 总结 人生哲理,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对经典文化进行合法辩护,而应该是对经典文化进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阐释。进而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大胆淘汰,对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和作家进行删除,更好的突出经典作品和文学精华,另外还要对教材之外的文学信息进行补充和增加,对特定的文学经典进行全新定位。
实施分级上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级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将此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2实现多样化的 教学 方法 和教学手段
教学体系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是进行创新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专业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胆的尝试讲座法、问题讨论法甚至课题研究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
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 必读书目 ,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对作品的敏感度。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努力实现教学多样化的本质目的是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法,通过提前布置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寻根文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对其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过程。
重视 创新思维 ,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传递内容已经不单纯的是理论知识,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采用话题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话题的选择就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进行总结回答。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各大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高校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是未来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当代文学教学质量、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其实可以根据时间的划分,简单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文学,二是当代文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各大高校的现当代教学水平,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必须要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课程体系,创新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现当代教材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当代文学系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4. 毕业论文范文
5. 文学论文
武侠小说应该予以现代化 不过,现代化,并不是指遣辞用字的“现代化”,或夹杂俚语、粗话、“现代”或“无厘头” 的句式,而是泛指对“侠”精神推陈出新的概念里,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糅合上,文学经典与通俗读物层面的对流下,更重要的是其内容不妨对“今之侠者”加以考察、实验、试炼。“武侠”如果仅止于对古人的思慕之情,而在现代和现实全无兑现、应合、提倡、立足和寓言、警世的能力,那是“武侠”小说仅沦于“成人童话”的失败,真正武侠精神的沦亡。我们可以在传统中吸收养分,再回馈滋润这块沃土,也不妨颠覆、transgress(侵越)、重建,把这武侠文学的领域拓宽、深化和解构,铸镌它的多维性、歧义性,好像把一把好剑炼铸成自己就是一把好剑。 一向以为除了“侠之大者”,应该“为国为民”之外,今之侠者也不妨“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没错,安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未必人人能掌天下大权,没有必要人人好高骛远为万世太平、为万民福祉,要人人动辄行止都要为国为民,恐怕不符实际,而且流于说就天下第一,做就无能为力。但只要能尽其本分,为自己的朋友、亲人、邻居、同事,乃至同胞、同志、同是人类,以及亲情、友情、爱情、同情做一些对得起良知的好事,那已是一个“侠者”的新定义。
浅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上)2006-04-06 15:52:52大中小内容提要:金庸小说风靡一时,近几年更是作为影视作品的题材被反复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已经不是单纯模式上的武侠小说。但是读者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更为着迷的还是金庸笔下的侠义故事、英雄侠士。本文拟对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和侠义人物作出分析,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关键词:小说分析 金庸 侠义精神 文化研究资料来源:浅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上)2006-04-06 15:52:52大中小内容提要:金庸小说风靡一时,近几年更是作为影视作品的题材被反复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已经不是单纯模式上的武侠小说。但是读者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更为着迷的还是金庸笔下的侠义故事、英雄侠士。本文拟对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和侠义人物作出分析,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关键词:小说分析 金庸 侠义精神 文化研究现在对金庸小说的定性似乎很难用简单的“武侠小说”来说明问题了。从地摊读物到文学研究的经典文本,金庸小说从俗到雅的转变除了人们或大众的阅读尺度的放松,很大一部分也与金庸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关系。陈墨先生的《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一书,从“文化知识论”和“文化精神论”两个部分,很详细地论述了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天然关系。①其实,金庸小说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单单仅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的传统,比如情节的构思、西化语言的运用、电影手法的运用等等,还包括人物形象的的塑造和刻画,都与西方文化有着扯不断的关系。当然,作为华人作家的金庸,其作品的根柢还是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金庸的十五部小说,时代背景都是在古代的中国,人物大多是江湖的侠客,表现的主题也都是在此基础上铺衍开来的侠义故事。所以说,侠义精神是金庸小说中的精神母题。“侠义”二字,按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分成“侠”和“义”两个部分。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一部分,也是较能体现只能中国文化本质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对于“侠”的理解可谓是大相径庭,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司马迁则不以为然,他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并做《游侠列传》为侠客高唱赞歌;李白的《侠客行》也对侠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而“义”则是儒家的基本论点之一,“仁义礼智信,忠良孝悌行”。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若是大忠大善,那他必定是个极重信义之人,一个若是大奸大恶,那肯定也是个没有义气的人。韦小宝说的更加明白:“一个人若不讲义气,那还不如死了算了。”金庸的小说,可以说很成功,很精彩地发挥和阐释了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侠义观念,当然他的小说流传之广,读者之众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传统的小说很早就渗透着侠义的精神,宋代的话本小说就有专门讲述侠义故事的,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可以说就是这个侠义传统的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唐人传奇《聂隐娘》,清代的公案小说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有武侠小说的影子。近代是武侠小说鼎盛发展的时期,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作者层出不穷,一直到现代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可谓兴盛不衰、蔚为大观。当然,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正统学者的批评不胜枚举,但是老百姓们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喜欢侠义故事,他们喜欢侠义英雄。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贪官巫吏为所欲为,老百姓无奈之余,就希望有伸张正义、扶危济困的英雄侠士来拯救他们。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或称“在上情结”,西方文学的源头就是“英雄史诗”,许多读者在阅读武侠小说的时候,都会有代入的现象存在,把自己幻想成为书中的英雄,以得到“英雄情结”的自我满足。在金庸的小说中,侠义精神得到了重新的阐释,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形象。“侠”可以说是其中着力塑造的重点,根据金庸先生自己的观点:“侠与英雄的区别在于侠士可以不顾于自己的利益,可以为正义、为社会、为国家牺牲自己。侠士有一点,就是为了别人利益可以不顾自己的利益。”(按:根据笔者采访金庸先生录音整理)《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就是在各类的研究文章中被人津津乐道的“真正的侠”,“对国家忠,对朋友义,对爱情贞”,这是郭靖一生贯穿不便的原则。在《神雕侠侣》中,他助守襄阳,抵抗蒙古的入侵,可以说正是在实践他自己所说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时的郭靖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江湖恩仇框架,完全是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江湖上人人都称郭靖“郭大侠”,这并不是因为他武功高,而是因为他为国为民的情怀;《神雕侠侣》中的鲁有脚,武功并不算一流,但就是因为他领导丐帮抗击蒙古,所以人人也称他“鲁老侠”。在金庸的观念里,一个人若要成为侠,不在于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为国家,为百姓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或是他为正义,为他人作出了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传统文化的“侠”相比,金庸赋予“侠”更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李白的《侠客行》有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古代的侠士可以为报知遇之恩舍生忘死,像荆轲,像专诸,像聂政,与其说他们是侠客,倒不如说他们是政治力量的工具,是为了报答知遇对方来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比如荆轲,他去刺秦决不是想到刺杀秦王能拯救天下百姓,天下太平,而是想到去刺杀秦王能报答燕丹的一番知遇之恩。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纵观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从《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到《鹿鼎记》的陈近南,每可称之为侠的人都曾经为国家、为他人、为正义而奋不顾身:陈家洛是反清组织的头目,为了反清复明不惜抛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袁承志是抗清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名为承志,所作所为当然也是子承父业;胡斐只因恶霸凤天南逼死人命,千里追凶,不畏生死;乔峰更是为了宋辽两国息战,百姓免于战火而自尽而亡;陈近南一生鞠躬尽瘁,为的是光复大明的江山。以上所举的例子,金庸在小说中都作了可歌可泣的描述,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飞狐外传》中的赵半山说的好“咱们学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天地,那么武功高点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这句话说的通俗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为“练武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对于“侠”的最基本要求。第二、与“侠”相应的是“义”。如果说“侠”是金庸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义”则是“侠”的灵魂,是金庸小说中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②围绕着“义”,金庸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豪气干云的故事。《雪山飞狐》中胡一刀、苗人凤英雄惺惺相惜的义气;《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和郭啸天、杨铁心的义气;《笑傲江湖》中正教高手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的琴萧结义;直至《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在康熙和天地会之间来回,从头到尾,他也没有作过对不起任何一方的事。武侠小说中常描写到帮会、社团。他们集结的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要讲义气,是喝过血酒,拜过关公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叛朋友是要三刀六洞,为人不齿的。在金庸看来,“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③在《韦小宝这个小家伙》一文中,金庸写道:“中国人讲义气,是中华民族能够保存下来而且发扬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爱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与之适应,这样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时自然无往而不利,历久而常胜。” ④当然,金庸小说的“义”和一般的哥们义气自然是不一样的,旧派小说一味强调无原则的江湖义气,快意恩仇,这在金庸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因为所有的义气必须有一个前提------“正义”,与正义相联系,或以正义为基础,有时为了维护正义,当然“大义灭亲”也是难免、义不容辞了。《神雕侠侣》中杨过在不明杀父真相的情况下,屡次欲杀郭靖,但是当了解到父亲杨康的可恶行径之后,马上就放弃了报仇的念头;《倚天屠龙记》中宋青书杀害师叔莫声谷,父亲宋远桥最终也是大义灭亲,成就师兄弟的恩义。你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孔庆东看武侠小说2006-03-05 17:25:13 来自: 丹丘生 (重庆)提起武侠这个词,想必各位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基本词汇了。但是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武侠”这个词所指的那种人,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神秘。“武侠”这是很不容易的一种人,既要身怀绝技,又要道德情操高尚,好像还带有一点神秘色彩,高来高去的,平时生活中好像不容易遇到。所以武侠,总是给人以某种神秘感。武侠这种人真的是那么神秘吗?真的是离我们很远?真的是在我们生活之外很遥远的一个地方藏着,只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出来吗?其实可能不是这样的,其实武侠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人,它的起源是很早的,或者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自从出现了国家,出现了阶级,出现了一个阶级对其他阶级的压迫,出现了社会不公正,出现了不公平的时候,从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有武侠了。所以这种人物,才永远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梦幻之中。我们有一句俗话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凡是我们所梦想的东西,它不可能是毫无现实生活的根据的。武侠到底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如果讲起学问来,这是很复杂的,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探讨。我介绍一种意见,他们认为,武侠的精神最早来自于墨家的精神。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法家、农家、墨家,很多家。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武侠是不是来自于儒家?也有这样看的,因为儒家有一种精神,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比如,在孔夫子身上就有这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这个事情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因为它是正义的,我就要做它,即使不成功,我也要做到底,这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应该说,在儒家的思想里面,也有一定的这种侠的精神的反映。但是,比较之下,墨家似乎更具有这种精神。墨子他提倡一种精神,叫做“兼爱”,用我们今天的思想去理解,他的主要意思是说,牺牲一点个人的利益,去为他人谋福利。所以说,墨家似乎比儒家更具有牺牲精神,儒家还讲一点中庸之道,而墨子所提倡的牺牲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精神,似乎是比较早的侠义精神的体现。至于说,很具体地论述“侠”这个概念的,也有一些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韩非子。韩非子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同时是一个官僚,他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君王出谋划策,他反对侠。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五蠹》,里面有一段话,表达了对“侠”的否定,对“侠”的概念的这种否定。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是一句对仗的话,把儒--知识分子,和侠进行对比,这两个呢,一个是以文乱法,一个是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儒和侠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坏东西。也就是说,在统治者的眼里,知识分子和侠一样,都是讨厌的东西,都属于扰乱社会秩序,不让统治者好好睡觉的人,统治者把国家搞得安定团结的,偏偏有一种人叫知识分子,还有一种人叫侠,整天出来捣乱。知识分子成天提意见,说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这堵车,那儿不公正,知识分子成天提意见;而侠他不提意见,他直接捣乱,他直接越过“警察”,自己去维持“交通秩序”,所以这些家伙,在韩非子看来,都属于社会的蠹虫,应该大力镇压。我们看韩非子这个立场,他是很简单地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论述侠和儒的。他的这些观点,我们今天当然不能够认同。不过,他从反面,也指出了侠的一个功能,他的立场,虽然我们不能赞同,但是他把儒和侠最早联系起来这个思想,我们可以说,它是很深刻的。从韩非子的话中,给我们一个启示,侠的社会功能,和文人是很接近的,他们都是为社会鸣不平的。那么侠和知识分子的功能,主要是持批评态度,从批评的角度,一样来推动社会前进。所以一般看来,我们觉得,文人和武人似乎是两端的,离得很远哪。古代上朝的时候,文东武西,两班站立,好像是两端,其实不然,恰恰文人和侠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他有一本书,是研究武侠小说的,名字就叫做《千古文人侠客梦》,这个名字很好,《千古文人侠客梦》,恰恰是文人,最喜欢做侠客梦。侠客,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我们主要是从小说中见到的,而小说都是文人写的,侠客形象都是文人塑造出来的,所以侠和文联系得是非常紧的。如果我们说到武侠小说中,侠义精神的起源,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些篇章,被认为是武侠文学的最早的源头。那还不是正式的武侠小说,但是是武侠文学的一个源头。那么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是怎么论述“侠”的呢?在《史记》中有两个“列传”,一个叫《刺客列传》,一个叫《游侠列传》。司马迁他的原话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司马迁这段论述,是对武侠精神很好地概括。但是我们注意一点,司马迁这里没有提到武,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看来,侠是可以没有武的。我们今天一说,就是武侠武侠,似乎侠都必须有武,都必须有一点过人的本事,其实侠是可以没有武的。那么司马迁论述侠的特点,说他们的主要特征是,言行不合乎社会主流。不是说领导说什么,他马上就跟着说什么。但是他们做事,是“言必信,行必果”,这人讲义气,说话算数,男子汉大丈夫。然后是“不爱其躯”,就是不过分地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第一重要,自己不能受一点损害,在公共汽车上被人家挤了一下,就要吵起来,过分地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么侠客呢,是不过分爱惜自己的身体,首先考虑的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存亡死生”,救了别人的生命之后呢,又“不矜其能”,不夸耀自己,不要老惦记它。昨天是我帮了你的忙,那天我还帮你买菜了呢;上次我救了你家孩子一命……很少提这些事,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做了好事拂袖而去,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我曾经有一个“谬论”,我到处传播这个“谬论”,我说,我们中国二十世纪,最大的侠是谁呢?就是雷锋,雷锋是我们中国当代的“第一大侠”。我第一次在北京大学发表我这个“谬论”的时候,学生们也不理解。他们说,雷锋怎么是侠呢?雷锋他也不会武功啊!雷锋虽然是个解放军,他也没打过仗啊,他是个开汽车的解放军啊。那么我跟同学们讲,是不是侠,跟他会不会打仗,跟他会不会武功,没有关系,只要他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谋利益,“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瓢泼大雨之夜,看见妇女抱着小孩,他帮助她送回家去,帮助老大娘过马路;自己攒的钱寄给灾区,这不是侠,是什么?这就是侠!人们为什么被雷锋精神感动?为什么喜欢个子不高,胖乎乎,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呢?是因为他身上有侠的精神,大家觉得,这个东西了不起!所以学雷锋才学得起来,而不是说,他一定要身怀绝技,才去学他。那么,古代有很多--今天看起来是“武侠小说”的作品。在当时并不叫“武侠小说”,当时没有这个名字,当时都是有种种其他的名字。“武侠小说”这个概念,是二十世纪以后,我们为了进行学术研究的方便而发明的一个术语。比如说,在《唐传奇》里边,就有很多武侠题材的作品。只不过当时不叫武侠,有的是写一种很神奇的武功,它是偏重于武侠中的武这一面;有的是写一种很不平常地帮助别人的一种侠行义举。唐朝之后呢,到了宋朝,宋朝的小说里面也有很多“公案小说”,“公案小说”里面有一些武侠人物。这些武侠人物的精神,跟唐朝比呢,略有逊色。总之,是武侠在现实生活中和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似乎有一个走下坡路的趋势。其实,是随着封建国家机器的强大,国家机器越来越强大,所以侠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小,很多事不用你管了,国家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有警察,有军队。那么到了明朝初年的时候,中国千百年来积累的武侠文学的资源,汇聚起来,产生了一部古代最杰出的,最著名的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就是《水浒传》。那么《水浒传》,以前我们把它叫做公案,后来的文学史也把它叫做“英雄传奇”,这都是对的,它是英雄传奇小说。但是如果我们从武侠小说的角度来看呢,《水浒传》也是古代最优秀的武侠小说的代表。我们今天想一想,《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那不都是标准的一个一个的武侠吗!要武有武,要侠有侠,它所弘扬的精神,也是正宗的武侠精神。所以《水浒传》给了后世无数的武侠小说以思想的和艺术的启迪。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武侠小说都在不断地发展。比如,清朝后来就出现了像《三侠武义》、《七侠武义》这样一系列的作品。还有著名的,像《儿女英雄传》、《好逑传》。到了这部分小说,慢慢出现了一个“英雄加儿女”的模式,有男侠客,也有女侠客,或者侠客旁边有一个美人。可是到了清朝晚期的时候,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或者说,走向最黑暗的时候,武侠小说也一蹶不振,长期没有很优秀的作品出现,而且更要命的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形象一落千丈。侠客本来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光辉万丈的英雄,可是到了晚清的小说里,武侠都成了朝廷的鹰犬,成了朝廷的爪牙。我们想,武侠一开始是什么人呢?按照司马迁的那种写法,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我们不要以为,社会闲散人员是一个单纯的贬义词,闲散人员里边有坏人,但是也有好人。这些侠客是凭着自己的良心,为社会鸣不平,他看见统治者做得不对,他就出来帮助弱者,拔刀相助。一开始,侠客应该跟朝廷,跟秩序是处在对立面的,他应该是跟朝廷作对的。所以韩非子才说“侠以武犯禁”,仗着自己有一点功夫,就来破坏法制建设。韩非子是这样批评他们的。正因为他跟朝廷是对立的,所以历朝历代都要大力地镇压侠客,特别是镇压武侠。那么镇压来镇压去,杀的杀了,死的死了,还有一部分就被朝廷收买了,收买了就把他融进了国家机器,国家机器把他吃进去了。这些侠客就变成了朝廷的人员,变成了“捕快”。所以我们看,清朝末期有很多小说,都叫什么“公案”--《于公案》、《包公案》、《施公案》、《刘公案》。那么这些公案小说里面的第一主人公,都是一个政府官员,都是一个政府的清官。这些小说里的侠客,一个一个都被招安了。招安了之后,就变成了包公身边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我们一看京剧,包公一开头就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那么这些人物一旦变成了“张龙、赵虎”,他就没有光彩了,他就不具备英雄的色彩。我们今天看戏,我们去看包公戏,谁去注意台上王朝、马汉的形象呢?没人注意,他站在那儿就是一龙套,今儿这演员病了,换一演员还能演,我们并不提意见,我们只对包公这个形象加以格外地注意,光彩人物是包公。而包公是什么人呢?包公是政府的一个高级领导人,开封府尹,只不过他是一个清正廉明的高级领导人而已,他是一个大清官。那么人民为什么要看包公戏?为什么需要包公?就是因为社会不公正,法律不健全,经常有冤假错案,可是除了冤假错案,人民不去呼唤法律健全,而是呼唤包公,希望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清官,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那么这种幻想反过来又加剧了法制的不健全。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一套制度,靠一套办法,靠一套规章制度。但是老百姓天天不幻想这个,而去幻想包公。所以只能满足一种梦幻中的需要。那么到了“包公”铺天盖地的时候,武侠就隐没了。可是由于晚清时中国面临着民族危亡问题,虽然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一蹶不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民族却越来越需要侠的精神。就在晚清的革命运动中,比如说,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这些人中开始重新鼓吹武侠精神。包括鲁迅等人,他们都很推崇一种带有侠义色彩的铁血精神。晚清的革命党人,从武侠的角度看,普遍都是一种侠义,“侠义道”的精神。比如说,我们知道著名的革命党秋瑾,秋瑾女士她有一个号,叫鉴湖女侠,自号鉴湖女侠。其实很多革命党都是起了这样一个带有武侠精神的号,以侠客精神自诩。他们认为,要改变当时中国的现实,非有一腔侠义精神不可。我们都知道谭嗣同的故事,谭嗣同他自己愿意,为了变法而流血,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始”,中国变法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没有人流血牺牲,他说“此国之所以不昌也”,如果中国需要这样的人,“请自嗣同始”--请从我谭嗣同开始。所以他可以逃命而不逃命,他留下来慷慨就义。这种侠义精神是很感人的。那么在晚清的时候,侠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开始逐渐地复苏,国人就认识到,中国之所以不昌不盛,是跟侠义精神的堕落有关系,国家腐败了,没有人出来挽救山河。我们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革命,它是很悲壮。我们看,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等革命党领导了一次又一次起义,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其实看上去是明明要失败的,不过是在海外募集了一点钱,然后回来制造炸弹,然后找几十个人,怀里揣着炸弹,弄一小筐,筐里放了些炸弹,就去攻打总督衙门,那能胜利吗?如果用统治者的话来说,这不是来送死吗?所以这些起义大部分都是寡不敌众,这些革命党大多数都成了烈士,包括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从军事上看,他们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牺牲,它积累起一种思想意义,能够唤醒国人。所以我们如果去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时候,看那些辛亥革命的英雄的时候,是会非常非常感动的,因为他们自己去的时候就知道要失败,要死。很多朋友可能还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我们看《与妻书》里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知道自己不能回来了,他已经告诉自己的妻子,以后可以改嫁。明明知道是以卵击石,但是他就是要抛弃自己那样幸福的爱情生活。所以说,这些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侠客。那么到武侠小说中的这种侠义精神的恢复,是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出现了新的武侠小说,我们后来把它叫做“现代武侠小说”。可能一些年纪大的朋友,可能会熟悉这样的名字。比如说,平江不肖生,可能有年纪大的朋友会读过。还有还珠楼主,这样的名字可能你们知道。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江湖奇侠传》为代表的新的武侠小说。后来就慢慢地进入一种繁荣阶段,出现了像平江不肖生,他的本名叫向恺然。他有一个重要作品,叫《近代侠义英雄传》。这个小说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霍元甲,霍元甲的形象是在这里塑造的;还有一个,也是历史上的真人,叫大刀王五,就是当年和谭嗣同有过来往的这样一个江湖奇人。霍元甲和大刀王五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在这部小说中,平江不肖生,把霍元甲塑造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大侠形象。其中,有一段主要情节是写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这个后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吸取素材加以渲染,霍元甲跟外国大力士打擂比武,并取得胜利的。这个情节,它是现实生活中的真的事情,也是当时很轰动的新闻。在这个小说中,他写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他写霍元甲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国人受辱。其实,正宗的武林界的大侠,他是不轻易出来走动的,不轻易出来参与俗事的,每天经常出来参与各种媒体,参与各种集会,这些人往往不是大侠,有一部分可能是骗子;不是骗子,也不是修养很高的人。我小时候接触过很多武术界的朋友,真正有功夫的人,他是不出名的,轻易不打架的,跟别人发生冲突,他都是忍耐的,不求名,不求利。像霍元甲这种人,本来也是应该安安稳稳地,过自己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实在看不下去,这个外国大力士在擂台上公开地侮辱中国人,所以他要为国雪耻,不让国人受辱,所以他才出来。所以他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呢,无端找他们这种受人豢养,供人驱使的大力士比武,实不值得。霍元甲自己也认为,这个事情是有失我的身份的,他看不起这些大力士,这些所谓“大力士”就是受人豢养的,到这儿来表演挣钱的,我跟他们比武,不是失了身份吗?多跌份哪!为什么还要出来去比呢?是实在忍不下这口恶气。那么霍元甲在为国雪耻的同时,没有走到另一个极端,他没有因此,就是打败了外国大力士之后,就说明我们中国人强,外国人不行,他没有这样。所以他并不是盲目排外的民族自大狂。而霍元甲所说的“报国”的这个“国”,并不是朝廷,而是中华民族。他说:“至于大清的江山,也用不着我们当小百姓的帮扶。”这个小说里边,写的霍元甲形象,是非常理智的,非常清楚,我报国,我为国雪耻,是这个民族,不是那个朝廷。所以这里面,就表现出平江不肖生这个作家,他所推崇的侠义精神。其实是一种人民性,是一种出乎天地正气,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而现代武侠小说,从一开始所奠定的现代武侠精神,后来在梁羽生、金庸那里,都得到了继承和光大。所以我一再说,梁羽生、金庸他们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许多基本东西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他们只不过接过来接
343 浏览 5 回答
230 浏览 6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307 浏览 4 回答
351 浏览 6 回答
184 浏览 2 回答
210 浏览 7 回答
174 浏览 4 回答
84 浏览 4 回答
204 浏览 5 回答
118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316 浏览 4 回答
360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