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名人,你终将成为名人,李敖算是深谙其道,经他抨击骂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超过3000余人,近有郭美美、韩寒,远的更是多了去,在古今中外“骂史”上无人能望其项背,于是西方传媒送他一个封号:“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是褒是贬你自个琢磨去。 李敖的“骂名”可谓实至名归,年轻时的李敖带个黑框眼镜,穿一件老式长衫,那时候他就已经锋芒毕露了,岳南所著的《南渡北归》中提到:“台北有一位名叫李敖者,谓李济其人的性格中‘悲观’的成分过重,‘严肃而不可亲,气量狭窄小气与态度跋扈专横”“把持职位、学术资料’‘师心自用,不善用人,排斥异己,唯我独尊’,外加老而不退,后继乏人,性格狷介,难免走上‘恶恶而不能去,爱才而不能用(或不敢用)”的十字街头等等一连串“罪名’,也就不再是正常的学术批评与道德论述,甚至如同得了病的小疯狗一样狂吠乱咬了。”说李敖是小疯狗,是因他在《李济,他的悲剧与贡献》中如此评价李济,让旁人忍不住站出来为身为考古学之父的李济说两句。 李济和李敖的矛盾由来已久,据李敖说,李在台大历史系读书时,其父突患脑溢血死在家中,由于李氏在丧葬事宜上不按常规出牌,号称特立独行,搞得世人议论纷纷,并背上了“不孝”的恶名,据李自言,其中一个好笑的说法是“李敖把他老子气死了!”对此,李敖认为散布这种说法的,李济便是一人。说有一天,李济向姚从吾说:“听说李敖跟他父亲意见不合,最后把他父亲气死了。”当时姚从吾还帮着李敖说话:“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知道李敖的父亲是我们北大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学生,思想上比较容忍、开通。李敖的父亲若能被李敖气死,他也不算是北大毕业的了!李敖对他父亲的态度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李敖对母亲很好,一个对母亲很好的人,大概不致对父亲不孝吧!” 这个姚从吾也真是,本来事情到此就该结束了,偏偏他又将此话告诉了李敖,这下还得了,以李敖的个性不以牙还牙已经不错了,从此二李便势同水火,之后李敖在言语上更是对李济诸多攻击。而始作俑者,就是这位农民出身“外似忠厚,实多猜忌”且愚而诈的台大历史系教授姚从吾,这个人身上有很多趣事,其中一个说他在河南大学校长任上,共 产 党打开封,他在乱军之中能够逃出,完全是靠吉人天相外加天生一副农夫相,吴组湘老师在《姚从吾今瘁史学》中回忆,说“姚老师当时化装为一老农得以逃出,我看了,一直暗笑,姚者造型原装即一老农,又何须化装啊”, 李敖在《快意恩仇录》倒是没骂他,但着实调侃了一番:“姚从吾老师学名姚土鳖,有一次同我两人照相,洗好后,我送他一张,背面题:土鳖老师惠存等字样,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又看到这张照片,背后“土鳖“两字已被他偷偷涂去,自改为从吾矣。” 说来也怪,古语说祸从口出,可李老先生骂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惹上什么麻烦,我算总结出来了,要骂就骂有声望的,人家屑于跟你计较,要么骂不如你的,论实力名气难以和你抗衡,可像李敖这样“不断为自己的牢狱之灾大放悲声,像一个神经病或街头泼皮一样,整日连哭加叫地大放厥词,天上地下地痛骂蒋氏父子及其列位臣僚,并不时摆出一堆垃圾状的事例来向围观的看客们证明对方如何卑鄙渺小顽劣,自己如何‘高大全’”,这等行为确实为人所不齿,从《南渡北归》中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李敖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以至于岳南拿他(李敖)在60岁时尚生一小儿来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