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积极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肺系统功能的改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增加,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提高;二是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加;三是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分解供能能力增强,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效率;四是肌肉中糖元等能量物质的含量和储备增加;五是提高大脑对低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六是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对运动员的自信心、耐受能力、拼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原训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长期的高原缺氧刺激无疑对机体有不利的影响。首先,高原缺氧训练可引起体重下降,骨骼肌组织丢失、肌肉萎缩,其在运动能力上的表现是肌肉力量的丢失。如高原缺氧环境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度增加,使血液的粘滞性增高,进而引起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的改变,导致血流变慢,循环阻力增加,甚至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对组织的氧供应不利。另外,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强度降低,绝对运动量也比平原训练少,这又使平原训练所获得的肌肉神经应激性减退,甚至消失的可能。高原训练中产生的疲劳不宜完全恢复,易造成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另外由于客观环境和训练的影响,在高原训练中更易发生感冒、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受伤、血尿、心电图紊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