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整体上将历史人物庸俗化了,并不是人性化。建国的大业在编剧和导演的眼中成为一件完全的权谋之术的较量,整个影片在讲述的无非是国共两党为赢得最终胜利而展开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尤其蒋介石所治下的国民党,下三滥的、龌龊的手段和伎俩无所不用其极(暗杀、监控、密谋、权钱交易、威胁恐吓),这种卑劣行为完全没有大将风度,没有政治家胸襟,决不能称之为枭雄,而是完完全全的小人、伪君子、地痞和流氓的做派。在某种意义上,本片确实很“人性”,因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澜等是很平平常常的,他们也会意气用事、会醉酒当歌,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像今天成功的商人一样。但这不是我所理解的人性,我们说一部文艺作品表现了人性,应该指的是它体现出了人性中那令人珍视、妙不可言的真、善、美。没有领袖和政治家建国的大业成为了地痞流氓和草寇们的权术之争,这里没有涉及到政治,更没有涉及到政治家。自然也看不出来意识形态。不涉及政治何谈爱国和凝聚人心呢?靠什么?没有意识形态的电影成为了一步重要的献礼片,这不是很奇怪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没有宣传正面的东西,也没有宣传哪怕是一点点的主旋律(至少我没有看出来),且没有核心价值观,这就更是十分奇怪了。本片中,各党派似乎都没有什么道义上的很吸引人的东西,也就是说缺乏公义。几个党派就围绕着丛林法则行事,谁强谁有实力就跟谁混,连领袖们都没有自己所坚信的政治信仰(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的“主义”),这就让人感到他们的事业是很可疑的了。你没有可以让人信服的主义,你的党派靠什么以示人呢?人们为什么要跟你的党走呢?于是,党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在这里政治上的合法性就被消解了,没有根基了。民主革命、抗战保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被解构成为各党派利益博弈和地盘争夺的私人牟利行为。片中反而是两个并不重要的人物:冯玉祥、蒋经国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该片反映出来的虚无主义价值观很好地体现出了今天这个时代人们生活中价值观念的政治缺位。以前毛主席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样的话,如果这句话是真理,那么今天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灵魂的。同样的,若以此为据,《建国大业》表现的都是一些没有灵魂的人。这部影片没有“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这部影片通篇没有讲人民,只讲领袖、党派头目和将军、政客。人民在本片中只是花瓶,只知道献花和鼓掌。试问建国大业难道是仅靠几个“精明人”的明争暗斗实现的吗?当然如果把这部影片当成一部纯粹的商业片,那就没有什么奇怪了。我认为从商业片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是比较成功的。《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