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简单了解一下自己是否感兴趣!2、看导师的性格,如果想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就选择一个严肃的,如果想容易一些,就选一个平时好说话的.3、看导师的个人魅力,毕业设计期间要频繁接触导师,
研究生学术导师。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一种可以称为论文指导老师,另一种是真正的导师。论文指导老师是在研究生做学位论文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者。能够做到这点,已经符合“老师”这个崇高的称号了,目前大部分带研究生的老师其实是属于这一个类型。而导师这个称号,我以为并不需要高教局或者大学当局加以任命,而是应该由研究生在完成他的学业以后加以界定。一个老师可以能被学生称为导师,应该看他能否将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之道传授给学生,以及能否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一生。显然,哪怕这个老师再优秀,如果一年只与学生见一次或者少数几次,学生是不可能学习到这些的。而我以为这些恰恰是研究生除了做论文以外最应该学习的东西。因为研究生毕业之后便要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没有学术思想的传承,治学方法的确立,仅仅靠一篇学位论文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必须要靠与导师之间毎周甚至每天的接触和讨论,这有点像老工匠教小徒弟一样,是要从手把手开始的。学做科研的过程,一方面是靠导师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悟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为其中的最高境界应是,学生还同时学习到了导师的人格魅力。当然以上的讨论,还有一个前提是这个老师身上有那些学生所要的“货色”,如果他没有很好的学术水准,那是会误人子弟的。
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里学年论文由专业的老师带,毕业论文导师是学生可以选择的。学年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1、系统、明确、完整地阐明论题所包括的主要问题;2、观点明确,概念清楚,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3、文理通顺,书写整洁,论文格式规范;4、论文篇幅应在3000字以上。
学术导师事引领做学术研究的老师,论文导师事指导论文写作的老师。两者很多时候为一个人
259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164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5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6 回答
221 浏览 4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349 浏览 5 回答
184 浏览 3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360 浏览 2 回答
97 浏览 3 回答
225 浏览 4 回答
273 浏览 5 回答
307 浏览 4 回答
264 浏览 4 回答
265 浏览 5 回答
357 浏览 5 回答
205 浏览 4 回答
198 浏览 5 回答
309 浏览 6 回答
205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