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现出的目的不同。傩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驱鬼瘟疫和祭祀的功能,在各地广泛流传。它是傩仪的舞蹈部分,通常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进行。“跳大神”被视为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傩舞主要用于民间开地(工程开工)、开市(工程竣工)、开业(新开业)、开台(剧场竣工)、开庙(庙堂整修)、谢土(新房搬家)、婚礼生日(结婚、生日庆典)、祈福(求子求财)、辟邪(抑煞消邪)。
再者有不同的文化。跳大神要两个人来做,一个是神(也叫大神),一个是二神,也叫帮手。他们认为大神是灵魂附体的对象,帮助者是助手。在跳大神的过程中,大神大多是在“打转”帮战士打鼓。狰狞的傩面具,做工精细,造型各异,形象生动,多为明清时期制作。除了跳傩舞时要戴口罩,上里还保留了大量的特大号傩舞供祭祀。
其次历史是不同的。傩舞历史悠久,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在周代,傩舞被称为“国傩”、“大傩”,农村也被称为“乡傩”。据《论语》记载,孔子看到傩舞表演队到来时,身着正装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从这个典故出发,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一般把过年时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称为“乡民傩”,在一些地方和寺庙碑刻中引用。驱邪祭祀的习俗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宋,并不断发展。
傩舞是多元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综合体,蕴含着舞蹈、音乐和戏剧的历史文化积淀。上栗县东源乡党委委员刘说,“上栗至今仍传承着明清时期‘寻房驱疫,沿门起舞’的民俗。东源、赤山等地的傩舞队,每年从春节到春耕,都会举行“傩神行”祈福新春。尤其是近年来,傩舞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走进学校,确保这一原创艺术瑰宝不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