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县人文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曾两次置夜郎县。清道光五年编纂的《晃州厅志》序载:“晃州,古夜郎国”。这里是中国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延续“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战国时期,楚国便派将军庄蹻(注:庄蹻是《荀子》、《韩非子》、《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中使用的名字,《后汉书》则称庄豪)从沅水伐夜郎,“既灭夜郎”。庄豪伐夜郎或“庄蹻入滇”也是一个例证。楚国派庄豪征伐西南夷时,秦国也派兵南下征伐巴蜀,并征服现镇远地区,致使到达滇池的庄豪与楚国交通断绝,无法归报楚国,便在滇称王,“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史书记载,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循江而上,到达牂柯江,此“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现在有人考证说“牂柯江”是贵州西南的北盘江或南盘江,我认为此说不可能。北盘江、南盘江属珠江水系,流入广西,到广东入海。沅水及沅江属长江水系,两者隔着分水岭,水路无法沟通。如果庄豪从沅水循江而上到达牂柯江,绝对不可能是北盘江、南盘江,而只可能是今天的舞阳河。历史上舞阳河也称无溪、舞水或镇阳江,源出贵州瓮安南部的金凤山,经贵州的镇远、玉屏,流入现今湖南的新晃、怀化,入沅江,至常德、岳阳入洞庭湖而通长江。因此,庄豪伐夜郎的水路进军路线只可能到达舞阳河,而不可能到达北盘江,镇远恰恰就在舞阳河畔。这一段舞阳河确实“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条河仍然是大后方与湘鄂前线重要的水上物资通道,直到近年因修了几个水库,才不能直通长江。《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这一记载和司马迁其他有关夜郎的记述,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夜郎国年代最早、可信度最强的关键性历史证据在夜郎前后两百余年的历史上,除了招来灭国之祸的末代王“兴”和他的儿子邪务之外,自战国中期以后,夜郎历代统治者大都是一些聪明睿智的人。尽管境内已经过着农业定居生活,有着发达的青铜冶炼业,掌握着10万雄兵,有着“自大”的资本,夜郎王却从不轻易启衅,反而在维护刚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局稳定;在支持郡县制的推行,促成与中央王朝保持和谐关系;在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能审时度势,在面对唐蒙通夜郎、西夷诸国作乱、汉大军灭南越等大事大非时都做出了明智决策。夜郎古国地址所在,史学界为此300年来争议不休,至今没有定论。公认的争议地址有两处:新晃,湖南省怀化市一县名。夜郎,古县名,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沿着古夜郎人的足迹,通过新晃这条走廊,出入于长江中上游的西南地区,由点到面,由近到远,探寻中华远古文明的基因。明 王铎《答石寓(袁可立子)》:“大集筋常侍度玄晖气,襄阳香泽,乃锦瑟五十弦,夜郎今始知汉之大。”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在元代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司六十八个,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贵州政治、经济、文化先发地之一,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于民国十九年(1930)改名为岑巩县至今。夜郎,古县名,唐朝夜郎县城遗址,位于现贵州省桐梓县城北48公里的夜郎镇,东距210国道新站镇10公里。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夜郎县于此,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废,夜郎县前后存在478年。置夜郎县的同时,设珍州于夜郎,后置夜郎郡与县同治。明朝学者杨慎著《丹铅录》记载:“夜郎在桐梓驿西20里,有夜郎城碑尚在。”“其碑必是唐末废县所立,是今夜郎坝,即唐珍州治所也。今日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走廊,即进出的过道,文中指的是新晃历来是中原进出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摇篮,意为事物的发源地,文中指的是探寻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唐代大诗人李白闻王昌龄贬谪龙标(即今黔阳)时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不朽名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郎古镇是不是喀什特地貌不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夜郎古镇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海拔550米左右。自唐代设夜郎县治开始,1358年来夜郎之名从未更改过,是中国版图中如今唯一个叫夜郎的乡镇。夜郎坝为唐、宋夜交通要道。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撤夜郎县后,仍为交通要道。明初,驿道改出松坎后,沦为农村集镇。街道呈折尺形,青石板鱼脊形街道。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交错,属中山丘陵峡谷盆地地貌。河流溪沟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夜郎河纳南北7条溪流,灌溉方便,气候温热,夜郎坝号称五龙场,曾为县内双季稻栽培区。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花生为主;林副特产有柑桔、木材、竹笋、天麻、生漆、油桐、茶叶、棕片等;矿产资源有煤、铁、石灰石。7个村通电;4个村通公路,里程约12公里。有产值10万元以上的煤厂3间。夜郎古镇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莽莽苍苍绵延千里的大娄山脉中段,好似硕大无比的翡翠如意,斜倚在黔北万山丛中。夜郎坝为山间开阔谷地,海拔550米左右,百倾田畴环山抱拥,源出习水县境李村坝的夜郎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竹柳扶岸,谷地西隅濒临夜郎溪台地为古夜郎城遗址。中心为曲尺形的夜郎镇市街,全为宽檐廊形(凉厅),一楼一底木结构街房建筑相对而列,丈余宽的青石板街道呈鱼脊形。夜郎坝为古县城遗址,地近巴蜀,开发较早。自唐代设夜郎县治开始,1358年来夜郎之名从未更改过,是中国版图中如今唯一个叫夜郎的乡镇。夜郎国当时虽然是个独立王国,但国土面积很小,相当于汉朝的一个县,而且,出产的东西也非常少,动物也很少。然而,夜郎国的国王却非常骄傲自大。他认为他统治的国家很大,很富裕,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其相媲美。有一次,汉朝派使臣前往夜郎国访问,而国王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开口就非常傲慢地问:“汉朝与夜郎国相比,你认为哪个国家更大?”派来的使臣被他这样突然一问,个个都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但心里都觉得很好笑。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传说和来历。“夜郎自大”用来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世人都因成语“夜郎自大”而久谙夜郎,并误以为夜郎是弹丸小国。其实,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西南夷君长以会数,夜郎最大。”汉武帝丙午六年南征军将唐蒙上书武帝称夜郎有“精兵十万”,《汉书·西南夷传》说它迫胁“旁二十二邑”,并与邻国有许多贸易往来。由于夜郎国拥有精兵十万之众,经济在西南夷中较为发达,且地广人多,连强大的西汉政权也不敢小视,因此,武帝对夜郎国首领授以印绶。《史记》载:“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被封为王。至公元前32年,汉成帝即位后,夜郎势力日益强大,汉室不安,遂派重兵征讨,公元前27年6月23日,夜郎地方政权被消灭。神秘的夜郎古国简介 夜郎古国在今什么地域夜郎古国(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地域大致是及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一带。秦及汉初,夜郎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地多雨潦、少牲畜、无蚕桑,与巴、蜀、楚、南越均有经济联系。蜀地的枸酱等土产,常经夜郎运到南越。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_笾莸_柯江被中外专家誉为“夜郎都邑之乡”,木城郎岱古镇被誉为“夜郎国都前宫”,很多的学者都认为这里是夜郎国的首邑。_柯江区境内的老王山原名叫郎山,因山崖上形似月牙般的月亮洞中埋有夜郎老王和王妃而得名。夜郎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啊 古夜郎目前所在地址:中国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夜郎故都之竹王城,即唐朝大诗人李白流放之地) 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 原居地为今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 秦及汉初,夜郎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 地多雨潦、少牲畜、无蚕桑,与巴、蜀、楚、南越均有经济联系。 蜀地的枸酱等土产,常经夜郎运到南越。 西汉初,竹王多同兴起于_水(今贵州北盘江),自立为侯。 建元六年(前135),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抚多同,并于元光四至五年(前131~前130)在其地置数县,属犍为南部都尉。 汉对西南夷的经营从此开始。 元光六年,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驿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马相如等又奉使宣抚。 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听调遣,乃于翌年发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设__郡(治今贵州关岭境)与夜郎等十余县,同时暂存夜郎国号,以王爵授夜郎王,诸部族豪酋亦受册封。 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战。 河平二年(前27),__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夜郎国灭。 夜郎立国共三四百年。 建夜郎国者究系何族,众说纷纭,主彝、苗、仡佬、布依等族先民者均有之。 传世贵州古彝文经典《彝族世系》有“彝族天生子,多同来抚育”,“多同权威高,多同天宫主”,“祖宗变山竹,山竹即祖宗”等记载;传说多同亦称金竹公,可见彝族视多同为祖先。 又据,今在威宁县出土的汉代陶器上有刻划符号四十多个,其中二十八个一般认为是古彝文,果然如此,则汉代贵州西部已住有彝族先民,并具较高文化,夜郎国或即为彝族所建。 按夜郎及其附近诸部落自战国时代以来便与秦、楚、南越诸地有贸易关系,至西汉成为汉郡县后,日益受到汉文化影响,中原的钢铁制品、手工业品、生产工具与灌溉技术等都很快输入夜郎地区,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挖掘的很多汉墓中的遗存足资证明。 但这些遗存同时证明一部分土著习俗文物也遗留了下来。 夜郎人的青铜矛 贵州清镇_珑坝出土 夜郎国之谜 公元前122年,西汉使者到滇国(今云南省),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 而当时汉朝皆以夜郎称呼西南各国,夜郎国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 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者的代名词。 实乃千古之冤。 这里的夜郎到底指哪儿,史书并无详细记载。 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随君只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又指哪儿? 据《史记》记载,“夜郎者临__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专家指出,夜郎没有一个固定地点,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夜郎在哪儿,夜郎古国的文明中心在哪儿 探寻古文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 “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 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 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可乐,揭开千古之谜一角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 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 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 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 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 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 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可乐”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 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 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_人坟”或“_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_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 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 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 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 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 目前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鹤感慨地说,夜郎文化与周边发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 *** 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这不仅对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填补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 夜郎古国沉睡“沅陵” 近日,由中科院长沙土地构造研究所和湖南考古研究所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湖南沅陵窑头村一带的地质地貌进行了调查和测试,初步确认位于沅陵县城南窑头村的古遗址,就是秦代古黔中郡故城遗址。 那40余座大型古墓中,大的墓穴规格为40米×40米,一般的在20米×15米左右,远远超过了当年震惊世界的长沙马王堆汉墓20米×17米的规格。 有专家认为在古墓没有开启前,尚无法完全确定窑头村就是古黔中郡郡城所在。 但古书记录表明,这一带的确就是古黔中郡中心地区所在。 沅陵县古称辰州府,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有酉水河,沅水贯穿全境,构成大小910多条复杂的河汊水系。 历史上,这里就是文化昌盛之地。 这一带在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间,曾产生过史载的以“五溪蛮”苗人势力为主的夜郎古国,当地土著力量的辖区也大致和古黔中郡的治所范围重合。 此发现有望揭开“夜郎文明中心之谜”。 沅陵考古专家夏湘军告诉记者,黔中郡辖现湘西沅水、澧水流域,鄂西清江流域,四川黔江流域、贵州东北部地区。 沅陵与贵州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而沅水是大西南通往长江的必经之路,是兵家必争之地。 传统上认为古夜郎主要在贵州境内,但是据史书记载,夜郎当时有10万精兵,这么庞大的队伍,需要一个广阔的领域来支持,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同时他又指出,唐代这里曾叫过“夜郎县”。 据考证,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的方位就在沅陵。 “竹崇拜”能道出夜郎古文明中心吗? 熊宗仁所长告诉记者,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 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 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 夜郎在西汉后期逐渐建立政权。 而“竹崇拜”则成为夜郎的一种标志。 夜郎文明中心,当然与“竹崇拜”有紧密的联系。 “贵州长顺县广顺镇”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说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广顺坐落在天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 金竹夜郎时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于郎山、夜合山、摆脱山、金竹大坡怀抱中。 当地老百姓称古城池为夜郎王府、旧府、竹王府、金王府等。 贵州民族学院王子尧教授告诉记者,现场还可看到残墙断壁旧址。 古城池内为2平方公里,是目前发现最大的金家遗屯。 周围山峰环绕,仅有4个出口。 内有2道城墙,分成内外城墙,用土石筑成,金氏族人长期居住。 郎山西侧山下有被官兵杀害的全族人的万人坑,东边南湖有箭厂及营地等。 解放后民间在耕地时挖出的金剑、方印、青铜匙等多种文物,曾为村民所目睹,杜鹃湖在基建时也挖出多处古夜郎的坟墓,保存完好,均是历史的见证。 夜郎家族(金氏家族)自汉始祖夜郎王至今,完整的族谱还保存着。 除前几年住镇宁的金氏家族为写延续的族谱取去一本外,现广顺还有金氏族谱。 夜郎家族姓金是因夜郎侯曾指竹为姓,所以金竹夜郎后裔大都姓金。 据史书记载,永乐十一年第6任土司德珠病故后由长子金庸赴京承袭安抚使职,次子金鉴分袭后苑土司(今贵阳金筑镇),三子金铎分袭谷通土司(今罗甸)、四子金钧分袭扬义司(今福泉)。 在当时社会里长子应掌管中心统治区,其他后裔分袭其他边疆之地,可见当时广顺是处于政治中心地位的。 著名学者莫友芝告诉记者,据清朝著名史学家郑珍认为,夜郎县在今府治左右。 古都城外东面1公里处的九龟下滩处还有大批集中安葬的古墓群。 专家们认为整个古都城的布局与设置,都与史书记载的十分吻合。 但此处是否是古夜郎的惟一都城,还有待进一步研考。 夜郎水运的起点是夜郎王国的首邑吗? 熊宗仁说,贵州的__江被中外专家誉为“夜郎都邑之乡”,木城郎岱古镇被誉为“夜郎国都前宫”,很多的学者都认为这里是夜郎国的首邑。 __江区境内的老王山原名叫郎山,因山崖上形似月牙般的月亮洞中埋有夜郎老王和王妃而得名。 茅口九层山的来历,就与夜郎国兴起来的__国都有关。 相传,夜郎王希望选择有100座山峰的地方建都,因他看到__江打铁关一带山峰重重叠叠,云遮雾绕,恰似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非常有帝王基业气势,于是夜郎王站在中央山头上数山峰,数来数去只有99个,哪知他竟将脚下站着的一个漏数了,为此他只好非常遗憾地将夜郎国都建在美丽壮观、气势磅礴的__江畔。 从这一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奇特神秘的__江、大补王寨、古驿道、古驿站、__古国的女阴图腾、__江畔硕大的王子坟、古烽火台、“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古石碑,无不显示出夜郎王侯的气势和风度。 另外,茅口一带的老百姓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青铜酒杯、青铜手镯、银质针线盒,月亮洞中发掘的夜郎王、王妃遗骸和陪葬的陶釜都证明了茅口是夜郎古文明中心所在。 茅口古镇的老百姓修房挖屋基时发掘了连片铺道路的大青砖。 不难想象,如果茅口不是夜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中心,绝不会用在当时算是高档豪华的大青砖来铺道路。 贺国鉴先生告诉记者夜郎王国的首邑也可从水道进行对照考察。 据《安顺府志》,月亮河在(今六枝)城北20里,流到安南(今晴隆)属而入茅口河。 郎岱、镇宁、归化(今紫云)之西北,盖属夜郎。 由此可得出郎岱即古之郎山,夜郎由此而得名。 由此看来,夜郎国的首邑在今六枝特区月亮河流域,并根据“夜郎临__江”的文献记载,茅口是夜郎水运的起点。 凭面相能认定夜郎王室后裔 据熊宗仁介绍,茅口的河塘城村有一支夜郎王室后裔。 木城村坐落在雄山奇水之间,右傍老王山,左临__江,依山傍水。 这个村有100多户人家,村口有一棵千年石榕,密密匝匝 *** 在地面的根须有8.5米长。 这里民风淳朴,好客热情,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媳妇,端庄大方,言谈举止优雅得体。 更令人惊奇的是,__江一带属亚热带气候,海拔低,日照强,这一带的人们肤色黝黑,而惟有木城村的姑娘五官端正、粉脸桃腮,身段优美,长得十分漂亮。 尤其是姑娘们柳眉杏眼,水灵动人,白玉般的牙齿和仙桃般的红唇再配上浅浅的酒窝,一颦一笑气度不凡,大显王室遗风。 旅游开发专家汪朝阳先生经多次实地考察认为,这里三面环山,惟有险峻的打铁关地势险要。 __江解决了古代水运和生产生活用水,两岸土地肥沃,盛产甘蔗、水果、蔬菜、花生,的确是利用天险屯兵建都的好地方。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夜郎者临__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__江就是六枝的月亮河,从各方面情况看,这一带具有建立都邑的条件。 再说这里的姑娘,长相气质与__江其他地方的人大不一样,这可能是遗传基因和宫廷遗风形成的。 这里的人可能是夜郎王室的后裔。 夜郎古都一直在变 贵州民族学院的王子尧教授告诉记者,从研究来看,夜郎的国都好像到处都是,除了沅陵、广顺、茅口等3个地方,牵涉到贵州省境的还有安顺、镇宁、关岭、贞丰、桐梓、贵阳、石阡、黄平、铜仁和云南省的宣威、沾益、曲靖,以及湖南省的麻阳等地方。 于是有的学者就独辟蹊径,指出:既然在各地都发现有相关文物,证明该地为夜郎古都,这是否说明夜郎都邑处在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 王教授认为,夜郎国时期战争频繁,疆域不断变动,其国都也不可能长久地固定于一地,应该是不断变迁,经常变化的。 背景资料: 失落的文明——“夜郎” 我们现在所指的夜郎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战国秦汉时期的夜郎;二是指上溯与它有关的古柯,下延至夜郎灭国以后汉晋直至当今。 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或曰部族联盟。 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 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并县),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常琼《华阳国志·南中志》)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 其存在的上限似难确定,下限则被认为是在汉成帝河平年间(约公元前27年)。 这一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 这朵古代文明的奇葩尽管过早地凋谢了,而它的影响却历久不衰。 夜郎人几乎都是侗族人,只是因上一代不知什么原因弄错了,几乎全被变成了汉族。夜郎镇的文物古迹宋墓“杨八坟” 桐梓县夜郎坝宋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1982年,杨八坟中早年暴露的两座墓葬两度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杨八坟的清理发现,这里的宋墓一共有5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因此5座墓中共埋葬了7人,2男5女,其中的4女2男为两对夫妇(一夫二妻),另一座女墓与其他墓葬的关系不明,但可以肯定其时代最早。杨马(八)宋墓的规模较大,最大的三号墓可容纳10多人同时在墓室里开展工作,该墓的石刻也最精,其中一幅背印牵马出行的石刻,表明墓主可能为当时的政府官员。 铧尖山古堡遗址 桐梓县夜郎镇铧尖山古城堡,占地约400亩,房屋建筑数间。在山顶处,有一门清朝中晚期夜郎黔北号军起义领袖王正儒修建的大炮外,形成小院落结构的石条,以及排水槽。 其他景点黄山天生桥,太白坟、太白泉、望月台、百碑台,宋墓杨八坟、宋代木攀首领赵泰,播州夷族杨光荣墓(俗称“太白坟”),七孔石崖墓、陈天官墓、王正儒墓、大屋土司衙门遗址、狮子山夜郎县城遗址、铧尖山土炮及战场遗址等。夜郎西是指哪里呢?夜郎西是今天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西南边沿的一个古镇——隆里古镇。隆里古称龙里,明朝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始创的屯兵城堡,后来到了清朝,取“隆盛之理所”之意,故改名为隆里。古镇距县城64公里,面积不大,仅有48174平方米,有760余户人家。古镇中有两条街呈十字交叉状,分别连接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保护措施2003年以来,古城内江氏、王氏、陈氏等古家祠,由国家拨款与家族集资、捐资对其牌楼彩画、雕刻、围墙、地坪及祠内木构等逐一维修,并逐步将各家族的迁徙、人物等史料整理列展祠中。2014年1月,隆里古城“三街六巷”300多栋民居立面、街道开始进行修缮,该项目总投资预计3100万元,项目预计工期为一年。整个立面修缮过程将在保护古城原风貌的基础上实施修缮,按照“修旧如旧、一户一档案、一户一施工图、一户一协议”的原则,重点对古城“三街六巷”民居、街道实施立面修缮。
对于夜郎的族属问题,一般都必须认为夜郎不是单一的民族,有的认为夜郎来自周代徐淮夷中的谢人;有的认为由周到秦汉,有越系的僚人,南蛮系的濮人,今彝族先民的羌人,在夜郎地区都是主体民族;有的认为羌系的夷在夜郎中处于首领地位,夷即今之彝族先民;有的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为今布衣族先民;贵州境内苗族为一大族,虽有的认为是夜郎主体,但普遍认为苗族之进入贵州,时间远在夜郎亡后,而苗族自己传说,也对此作了否定。 对于夜郎的政治中心,有且兰部和夜郎部两种说法。“夜郎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己提出,它是贵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当代贵州文化的重要基因或源头,它是夜郎时期的各民族及其尔后居住在夜郎故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也是夜郎与周边各地区相互影响的结果。夜郎的许多习俗如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鬼灵崇拜及夜郎人的居室建筑形式等,都一直影响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如巢居、山处、“干栏”这种居室建筑形式,对布依、侗、水等族人的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贵州,“随处见夜郎”早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其城堡或政治中心却一直在找寻,而且在争议,牵涉到安顺、镇宁、六枝、安龙、黄平、兴仁、赫章等地,这些地方本身就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众多的夜郎古迹,更使得外业的人们对此充满探奇心理,以图寻找失落的文明,看来,随着探寻的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历史资料、历史文物的不断丰富,夜郎的真实面目也许会逐渐清晰,但探索内涵丰富的夜郎文化与我们的民族心态、现代化建设等又是永恒的课题,在这个意义上,它还将是一个谜。 仡佬族人民的饮食往往视地方而定,山地以玉米为主,平坝以稻米为主,一般都要兼食小麦、豆类、薯类食品。仡佬族的包谷风味独特。它是将包谷磨成细面,蒸食或煮食、香甜可口,滋味别具。仡佬族人喜吃油茶。如有客人,油茶里加进汤圆、鸡蛋之类,另外伴以花生、米花等。他们还喜吃酸食,曾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的说法。每逢蔬菜辣椒上市,家家户户都会浸泡酸菜和酸辣椒。他们还喜酿酒,以糯米、包谷、高梁、小米为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酒,如咂酒、甜酒、米酒等,用以自吃或待客。川、黔南和原天桥乡交界地区的仡佬族人多好客,如有客人,必盛情款待。春节期间的来宾,接待有四种讲究。首先是装烟讨茶,吃向日葵、花生等食物;然后是吃醪糟,辅以各种粑粑等;接着是饮酒,以香肠、鸡蛋、花生等为下酒菜。最后是正菜、素菜等。他们的饮食工具多用木质的、木桶、木瓢、木碗、木盆等。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在接受一些新事物,一些铁制饮具也走进了他们的家庭。 仡佬族和汉族一样,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很早以前的婚姻要自由一些,男女可以自己在劳动中对歌说爱,只要情投意合者,即可以天地为证,大树或大石为媒,自成婚姻。后来,有一段时期由他们父母包办。所以就有亲戚联姻、背带亲、指腹为婚之说。一般婚姻要经过“三媒六证”。“三媒”是指初媒(给女家父母送荦人情),二媒(除初媒人情外,还要给女家叔等送素人情),三媒(送礼的范围除以上的外,还要扩大到女性的外公、外婆等)。“六证”指六道程序:纳彩(送提亲礼),问名(求问女方名字及生辰八字),纳吉选择婚期吉日,纳征(送钱财给女方),请期(确定婚期),迎亲(迎娶新娘成婚)。姑娘出嫁以前要苦练《哭嫁歌》,倾吐离别父母姐妹之情。出嫁时要躲藏,由亲人拉扯上轿。然后有亲人送亲。新郎新娘要参拜天地、祖宗、喝交杯酒,然后入洞房。新婚之夜要闹房。大家到洞房说说笑笑,要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以增添欢乐气氛。现在一些地方的汉族人也有闹房的风俗。 仡佬族节目与汉族略同,特别是春节。除夕要办丰盛的酒席敬奉祖宗,燃香烧纸,向祖宗拜叩头年。然后全家入席,老人必须坐上座,儿孙坐在一旁,吃“年夜饭”。当家全家必须用热水烫脚,否则来年衣食不安,然后全家围坐一起烤头,说些闲话,等候第二年的来临,这叫“守岁”。不同的是,“七月七”是仡佬传统的“吃新节”。每当稻谷成熟,家家户户都要将最先打出来的米煮成新米饭,先敬奉祖宗尝新,以感谢祖先保护一年的风调雨顺。仡佬人民在结婚和节日期间都唱歌跳舞,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 仡佬族大多实行穴葬、石棺葬。岩穴有天然岩穴和人工凿两种,棺置穴中。石棺用石板砌成,一般葬于土堆、山顶、河边,也有的葬于乱石之中(有的地方还有水葬、死者装棺后投入红河中)。到了清朝,由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仡佬人开始实行土葬。 老人病危时,召集全家人到庄前,听老人遗嘱。这时子女要细心守候,这叫“送终”。人死后,先洗死者全身,然后穿上寿衣、寿鞋、寿袜,用土纸盖脸,停放于堂屋,子女为其“守灵”。出殡时,由一年老者执火把,一人烧稻草,在前引路。一孝子捧灵牌,其余孝子扶着灵枢,后面是丧葬鼓乐队和送葬的亲友。安葬后,丧家要办酒席酬谢客人。仡佬族人中,青年死亡的丧事与老者有区别。在外死亡的不能进自家的堂屋,只能在边房或房檐下停放。如因正义而死则要象老人一样安葬,丧仪隆重。要三五天悼念活动。可见仡佬人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民族。没有结婚死亡的中青年安葬很简单,只稍办丧事从事以寄托父母亲的哀思。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中青年死亡,就随便刨个坑安葬了就是。小孩死后,安葬一般分两种:一是用木头制的木匣(小棺材)安葬,二是用竹编蔸安葬。但是仡佬人禁忌父母亲给女儿送葬。
274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143 浏览 6 回答
142 浏览 5 回答
342 浏览 6 回答
215 浏览 3 回答
247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5 回答
111 浏览 3 回答
143 浏览 4 回答
251 浏览 8 回答
286 浏览 5 回答
96 浏览 8 回答
182 浏览 1 回答
25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