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asteroid,minorplanet或planetoid。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应该有数百万。到1990年代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21世纪起在柯伊伯带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的直径为900千米,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千米,2004年发现的厄耳枯斯的直径甚至可能达到1800千米。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柯伊伯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千米。
直径超过240公里的小行星约有16个。它们都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到土星的轨道内侧的太空中。而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与地球发生过碰撞。按轨道根数作统计分析,轨道倾角在约5 度和偏心率约处的小行星数目最多。柯克伍德缝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离统计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数N 与平均冲日星等m 之间有统计关系logN=,小行星直径d 同绝对星等g 之间满足统计公式logd(公里)=。小行星数随直径的分布在直径约30公里附近出现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