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将学生的自主意识付诸实践中。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研究多从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出发,很少涉及学习者个人因素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对专科层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专科层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人因素之一)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关系来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各类学习动机的提高能否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各要素间相关程度如何;性别对自主学习和学习动机关系有什么影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紧接着,从自主学习、学习动机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并且回顾了学者对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相关关系的已有研究。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对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类型进行区分,并且详细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对教学实践有益的启示。基于这些理论和研究,本文借鉴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方法设计了一个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调查问卷。问卷在淄博师专2009级英语教育专业的149名学生的配合下完成。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己经意识到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并且己经在实践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了学习动机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并且正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来调节学习动机。(2)学习者学习动机包括很多方面,如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文化性学习动机,工具性学习动机和情景性学习动机等。不同学习动机类型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3)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以及意志力,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环境的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动机强弱和学习自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4)性别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但研究结果对于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动机是日常生活和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心理学术语。当学生拥有学习动机时,会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习目标。从这个方面来讲,本研究将动机及自主性关系引入英语学习领域,并且对解释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还表明,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师要尝试激励学生,还应帮助学生采取相应策略自己调节自身的学习动机或者克服动机方面的困难。 ZIme闯^YG5tvGEAsM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和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职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研究用四种方法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情况进行验证,具体为: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作者对相应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针对男女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差异进行科学地分析、整理,作者提出了对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确保研究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作者首先深入学习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外因素,并向学生们介绍了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作者综合运用四种方法(即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09级水产养殖专业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男女同学因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英语自主学习方面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学习动机方面,男生更多表现出的是外部动机,女生更多是内部因素。在自主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听课状态、课堂笔记方面,女生都要比男生具有更好的自制能力,有明确的目标,而男生由于天性好动,难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学习目标较为模糊。在参与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等方面,由于性格使然,男生表现的比较积极,而女生则倾向于等待老师的指示,比较被动。作者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证实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为了深化此项研究,寻求适合男女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作者又通过教学案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具体为:对男女生英语自主学习进行指导,对比指导前后的男女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得出教学启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这种差异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提出了教育管理对策: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避免性别偏见、尊重男女学生心理发展上的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并应清楚认识到高职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男女生关系的融合,创建适合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作者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 j邦KIJ cUHD+JsN&teRn
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摘要]手机报作为新兴的媒体,并未对传统报纸造成致命的影响。相反,手机报在内容运营和盈利模式两大方面,对传统报纸起到了很好的优势补充,不少传统报纸也纷纷开通了自己的手机报产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称,在各种手机媒体应用产品之中,手机报普及率达,用户使用习惯和重视程度最佳。而在这其中,67%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补充。[关键词]手机报 手机媒体 新媒体 传统媒体 报纸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称,在各种手机媒体应用产品之中,手机报普及率达,用户使用习惯和重视程度最佳。用户认为手机报在未来将取代报纸,67%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补充。报纸在新闻传播媒体中出现得最早,被成为第一媒体,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报纸保持着资深的优势特性,阅读与携带均极为方便,无需专门的设备,随时随地均可进行;报纸在新闻的核实与深度报道事件时仍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报纸的营销是在受众与广告商两个方面进行的,并形成了其特殊的经营模式;报纸可以通过其版面的排式传递一定的信息,如头版头条、长篇社论、大幅照片等等内容,这样的效果有着几十年的惯例;报纸的阅读方式要优于新媒体,人们养成了阅读报纸的习惯,而很少对着屏幕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新媒体——手机报作为手机媒体最为普及的形式之一,也在给传统报纸增加压力。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压力,传统报纸没有像很多人预言的那样不堪一击或走向灭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传统报纸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自己服务,并与新媒体在分化与融合中共存共荣。中国有近八亿人拥有手机,手机媒体是中国普及度最高的信息化终端,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媒体、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是将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提取出来进行编辑,通过彩信、WAP、短信等技术手段发送到读者手机终端。自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的一年中,浙江、江西、广东、四川等地报业集团纷纷试水手机报纸。手机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样式,手机报纸的出现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相比较传统报纸而言,手机报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优势。首先,手机报的受众资源丰富,信息传播方便。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这为手机报纸提供巨大的受众资源。因为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用户随时随身携带。新闻会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发环节,而且和电视、电脑相比,它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其次,手机报的传播功能全,速度快,范围广。最后,是手机报的互动性很强,用户不仅可以及时迅速地得到新闻,而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手机报在内容运营和盈利模式上,对传统报纸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一、手机报在内容运营上的优势补充1.具有高度的便捷性、实时性和动态性手机报是受众浅阅读模式下的一种传媒形式,受众用户对手机报的要求是快速、简洁。因此,内容简短的精编式标题和图片可以满足那些不能进行深度阅读的用户对信息的浅层需要。手机报一般包括20-30条新闻以及一些图片,单篇新闻字数一般一两百字,重要的新闻才会全文保留,达到上千字。另外,手机报同传统报纸一样,也有专门的采编队伍,能够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从报纸和网站上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将母版的内容进行精编后发送给用户;另一方面增加原创性内容,从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体现新媒体的风格,并且整合多种手段进行表现。与传统报纸媒体相比,手机报最大的优势是彻底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随时随地挑选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这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相比较,手机报彻底消解了大众传媒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读者群体来说,传统媒体的受众群必须寻找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载体才能接受新闻信息;而手机是个人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作为一种无线通讯工具,它的轻便、多功能及简单的操作,可以使受众在瞬间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动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媒人的水平不断提高,手机报的即时快速能力,几乎可能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在应对类似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时,手机报显示了速度优势,并体现了手机报的权威性和服务性。突出的及时性和社会责任感,使手机报这一新媒体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推崇。2.手机报在信息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充分展示了其人性化、个性化的特质传统报纸受各种成本的限制,在信息内容上难以摆脱同质的可能。与传统媒体相比,个性化订制服务可以说是手机报的无竞争空间。提供个性服务是指每一份手机报单独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群,来进行内容的分类,受众可以有选择的定制适合自己的手机报。个性化,意味着媒介信息的提供者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供用户选择,这固然会导致媒介信息生产成本的增加。但也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分层和实现精准营销。内容提供商要能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分类资讯服务,如天气信息、重大新闻等。如天津移动针对用户的不同需要,与多家媒体合作,推出了“新闻”、“健康”、“生活”等多个精品板块。另外,由于媒介平台与技术的不同,传统报纸无法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检索,十分不方便。表面看起来,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但正是这种海量信息使得特定个人的信息需求被“淹没”,作为个体,通过选择过滤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互联网虽然有强大的检索功能,但终端设备却是个限制。手机报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播格局,用户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媒体和服务商提供的不同内容的服务代码,来制定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在信息的获取上能真正实现“各取所需”,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信息需求。3.手机报对于传统报纸在互动性方面起到很大补充传统报纸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单向性,受众对于信息以及媒介本身的反馈基本为零,或者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而手机报的出现,在互动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变,它基本可以实现媒介与读者之间、编者与读者之间,甚至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即时交流与互动。不仅如此,手机报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用户的互动参与,编辑可以考虑将用户看作新闻的来源,让用户通过手机报的后台对新闻进行评论,或发起新闻议题,或发短信点播标题新闻的详细内容等。从而达到跟踪、报料收集、读者调查、读者评报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所以,不少手机报都开设了空中交流平台与读者进行交互,这个平台允许读者通过手机即时发布新闻素材或发表对新闻的见解和评论。订阅者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传受者之间没有隔膜,实现了直接交流互动。4.手机报的内容趋向于多媒体化传统报纸的内容多为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以及副刊等,是以纸质为媒介来报道信息、传播新闻。与传统报纸单一的呈现方式相比较,手机报的内容更趋向于多媒体化。由于彩信、WAP能够支持文字、图片和声音,可以通过组合将它们拼接在一起。随着大容量彩信的推出,图片质量和承载的内容将更加丰富。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手机报还可推出音频,甚至视频内容,真正达到听报和看报,实现对新闻的多媒体传播和多维阅读。二、案例京华手机报自2008年3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凭借其对报纸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巧妙的再加工,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一个月来,订制用户异常火爆。鲜明的京华特色、简洁的阅读方式和快捷的传播手段,这些优势使得京华手机报在上线之初就迅速占领了广大用户的手机收件箱。京华手机报作为京华时报的补充和延伸,在2008北京奥运年联手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倾情打造出时尚互动新媒体,成为继网络媒体以后,黏合传统媒体和移动增值业务结晶的新媒体。京华手机报依托于京华时报强大、丰富的内容资源,以实用、有趣、好玩为宗旨,紧扣北京本土,立足本地服务。提供给用户原创性、事件性和实用性兼强的14档资讯阅读,包括:天气预报、今日导读、热点新闻、本地焦点、世界进行时、明星八卦、体坛风云、谈股论金、车族最爱、黄金楼市、便民资讯、长话短说、小护士、彩票信息。目前,京华手机报每天早上经过编辑的制作和编辑,于9:30前通过无线平台准时发送到订制用户的彩信手机上。将日均60多版的报纸浓缩成几千字的彩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而对报纸风格的继承,则确保了阅读的趣味和质量性。订制用户只需一部拥有彩信功能的移动手机,就可以看到每天十四档资讯。手机报主应为用户提供即时快速、互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化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当然,在盈利模式方面,手机报同样是传统报纸的优势补充。三、手机报在盈利模式上的优势补充传统报纸主要靠发行、广告或活动来赢利,手机报作为传统报纸的一个补充,同样也可以通过阅读定制收费、广告植入等方式实现盈利。由于手机报的媒介特性,还可以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以分成的方式来盈利是比较合理。1.订阅收费模式由于手机报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营收也不断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目前,各地普遍采用免费试用和超值包月两种促销手段。以南方报业为例,其手机报推出的3个月,免费给用户充足的体验期,取得了骄人业绩。WAP版手机报的访问量已远远超越传统梦网的同类业务;彩信版的订阅用户也保持了一个高增长的势头。另外,可以考虑推出付费信息,为那些有需要的用户提供深度信息。挪威电信公司Telenor与第一大报 VG联合开办的手机报的解决方案是:保证手机用户为认为值得的信息付费。具体讲就是手机报主动将标题新闻打包发,以极其低廉甚至免费的价格提供给手机报用户,当读者对其中某一信息感兴趣时,可以通过发送信息付费的方式获得详细报道。手机报取得信息增值费的前提是要能够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独家的信息报道或解读。2.手机报无线广告模式有广告业内人士称,15万份订阅量的手机报具备30万份都市类报纸对广告的拉动力,可带来千万元级广告收入。可以看到,手机报成规模化后蕴含着巨大的广告空间。手机报的无线广告形式按照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投放方法,包括文字硬广告、图片硬广告、音频广告、视频广告、软文广告、栏目冠名、活动奖品赞助商等内容。彩信形式的手机报可以将文字、图片等广告内容放置于头版冠名、彩信体的开头、中间或结束等位置;WAP版手机报,与互联网的技术实现方式相似,较为灵活。短信版手机报,可以讲广告融入到标题或内容中简短出现。这样,广告曝光率几乎达到100%,适合做栏目冠名、品牌传播、促销信息等类型广告,互动性极高。手机报无线广告模式也可以充分利用第五媒体的特点,通过对受众用户手机号、手机卡品牌等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实现按地区、按用户消费水平的定向发布。通过对手机报用户的细分,按照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感兴趣的信息分类等数据,实现更精确的定向营销,最大限度的提升广告效果。3.手机报也可以通过活动实现盈利手机报也可以通过线下活动来不断创新新的盈利模式,比如《齐鲁晚报手机版》曾经与国美电器、信诚人寿分别举行大型团购、慈善义捐活动,与克莱斯勒汽车联合举行汽车试驾活动,与长安奔奔举行汽车团购活动,与景芝酒业举行景芝酒神知识调查问卷,与旅游度假、餐饮公司举行度假、赠饮(餐券)等活动。手机报凭借强大的终端影响力在这些市场行为中获得成功。这些活动不仅为手机报自身寻找到了拓展空间,同时也对报纸和网络的经营大有裨益。虽然手机报纸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它的出现却已很是成功。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与瓶颈,但它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的便利性有目共睹。这种以科技为依托出现的新平台,会随着技术和政策的完善、以及用户对手机报认识的不断提高必将会使手机报的发展越来越快。当然,传统报纸也将因此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认为不会被手机报所替代,手机报将会在内容运营和盈利模式上,给予传统报纸以最好的补充。参考文献:[1]贺宝庆.我国手机报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王宇.现状、问题及发展.北京手机报.[3]高菲. 拥抱手机报.[4]李程.京华手机报订制火爆打造精品阅读受青睐.[5]孙琎.手机报赚钱还是靠广告三类广告潜力巨大.[6]潘子江,曲涛.手机报运营中的摸索与探讨.[7]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手机报业务研究.[8]拟推能够听的报纸手机报能否成为第五媒体.
1、首先论文内容:论文内容需简洁明了,突出主题。2、其次论据和论证逻辑要清晰严谨,逻辑合理。3、最后结构要严密分寸要恰当,如果不能使用前言、概述句,国家开放大学电信传媒毕业论文即可完成。
肯定会非常高。查重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以句为单位,如果一句话重复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复了。查重软件是中国知网CNKI学位论文检测系统TMLC/VIP。其运作模式是将论文电子版输入电子数据库,然后数据库会根据现有的所有存在的知网的或者网络上的电子数据进行匹配,软件检测到如果有13个相同的字,就认为是雷同。论文修改原则:反抄袭软件检测到,13个相同的字,就认为是雷同,所以连续相同的,不要超过13个字; 尽量用同义词替代,比如:损坏=破坏;渠道=途径;原理=基本思路;不可见=隐藏;优点尤其突出=优势尽显无疑改变句子的主动被动语态,比如:数字水印为多媒体数据文件在认证、防伪、防篡改、保障数据安全和完整性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多媒体制品的认证、防伪、防修改和传送安全以及完整性保障方面,可以采用数字水印的检测作为有力的检测手段。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表格基本是查重不了的,文字变成图形、表格变成图形,一目了然,绝对不会检查出是重复剽窃了。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二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三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8. 论编辑思维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18. 论新闻策划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20. 报纸专栏分析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32. 论新闻的世俗化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37. 论传媒的影响力38. 论传媒的公信力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45. 论精确新闻报道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47. 论媒介素养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49. 论新闻编辑理念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57. 论传媒整合发展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四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3. 新闻语言特征论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11. 新闻风格论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25. 新闻价值论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36. 现代传播学论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五1. 传播效果浅论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3. 传播效果评价4. 博客管理初探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11. 广告的文化策略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14. 广告创意论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16. 新闻写作的创意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28. 隐性采访浅论29. 独家报道浅论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32. 动漫创新初探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38. 浅论网络传播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40. 短信传播浅论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1、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2、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3、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4、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扩展资料: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题目参考:
1、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
124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5 回答
106 浏览 6 回答
217 浏览 7 回答
141 浏览 7 回答
286 浏览 7 回答
343 浏览 3 回答
344 浏览 4 回答
187 浏览 2 回答
257 浏览 4 回答
165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
275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5 回答
164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