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九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第九课 多彩的民族纹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民族纹样的美感,了解民族传统纹样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2.尝试设计寓意吉祥、色彩漂亮的纹样,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寓意吉祥、造型优美的纹样。 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过程
篇二: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听课样张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
播放音乐并欣赏少数民族的图片画面。
2.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到少数民族最喜欢用什么来装饰生活用品?
这些花纹、图案给你什么感觉?
3.揭示课题——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传统纹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二、探索分析,艺海泛舟
1. 民族传统纹样的概念
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用于装饰的花纹。
2.民族传统纹样的特点
民族传统纹样出自各族劳动大众和民间艺人之手,它与民族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这几张图中,人们是用什么图形来进行设计的?
小结:人们通常采用花、鸟、碟、动物和几何形来装饰美化生活,表达美好的寓意。
3.寓意知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图案纹样,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寓意吗?
(苗族、哈尼族、彝族)
4.试一试
谁能在两分钟内用彩纸剪出一个花、动物或者几何形的对称图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剪出的图形是一个独立的纹样,能单独用于装饰,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单独纹样。
5.找规律
这几幅作品中的单独纹样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了吗?
(每三组分析一幅图)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纹样
如果将单独纹样重复运用在三角形、圆形、方形中,按一定规律摆放,会形成对称及向心性。
内部结构与外形巧妙结合,形成独立的装饰美,我们把这样的纹样叫做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一定的轮廓线以内。 角隅纹样:是适合纹样的一种,它因常用作角的装饰,所以也叫“角花”。
6.动手小体验
请小组同学一起将老师给的图形摆一摆,看看你们能摆出什么纹样?
小组汇报:
三、学生创作,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
根据你刚才剪好的有寓意的对称图形来设计一个装饰纹样装饰我们的生活用品。
2.作业要求
单独纹样可以重复出现,摆放可以改变方向。
3.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你喜欢那个纹样设计?为什么?
四、课后拓展,感情升华
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将今天所学的纹样设计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
篇三: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说课稿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奎屯市第九小学的教师海丽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我主要说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说明
小学综合实践课,本节课内容来源于综合实践活动新疆教科汇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科技),五年级学生独立能力较强,可以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因此我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民族传统纹样及花纹,图案对其独有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体现出这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旨在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希望自己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于是,我们设计了综合活动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由此我与学生协商确定了此课题。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民族传统文化,懂得中国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情感,并能运用纹样装饰生活。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创造体验,提升口语表达和应变的能力,以及掌握多媒体及形象思维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友谊;树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提升爱国热情。
三、活动过程
这一活动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历经半个月的探究过程,具体安排如下:
下面,我就说一说这三个阶段的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然后自主选择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
1、确
定子课题:
播放各类漂亮的民族图案或者录像片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民族纹样”这个主题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出探究的子课题。
通过探讨,学生确定了以下4个子课题。
* 民族纹样的起源和历史
*认识各种民族传统纹样,并了解含义
* 民族传统纹会对生活、社会的影响
*民族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理念与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2、成立活动小组:
分组原则:自由组合,分工协作。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我适当指导,以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龙头,其他组员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并填写《小组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本班共有46人,分为4个小组,每组11到12人。
小组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
3、制定活动计划:
我先指导各小组完成活动的初步计划,审定后再由组长根据自身小组的实际情况,与组员共同制定活动的详细计划,并填写《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在整个准备阶段里,我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环节我让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的主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
(二)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向社会,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纹样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其中:
(1)“民族传统纹样的起源和历史”和“*认识各种民族传统纹样,并了解含义”这两个小组主要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来搜集资料的。看,学生正在学校的图书室及电子阅览室搜集资料。 ①在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常规指导。指导学生怎样摘抄和筛选资料,怎样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搜索自己所需的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个有关的网站:
②在活动中,学生搜集到了许多有关民族传统纹样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我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举行阶段性交流。学生在共享搜集到的信息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调查时的不足,进行了弥补。
③最后,我指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成手抄报、漫画等展示作品。
(2)“民族传统纹样会对生活、社会的影响”和“民族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小组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开展活动的。
①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常规指导。指导学生学习调查的方法,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的方法,交流采访的技巧。
②随后,学生展开了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分别进入社会和商场进行了采访调查。
③我随时关注着学生的调查活动,并提醒学生要及时向我报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