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方式孩子基本上可以用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它们是制约家长教养方式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的结合派生出许多不同的教养方式。1、“接受”即是父母给孩子以爱,如走向极端就是对孩子娇生惯养,屈从于孩子,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2、“拒绝”即是父母不给孩子以爱,如走至极端就是对孩子要求过高,严厉处罚孩子;3、“支配”即是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如走至极端就是随心所欲地指挥孩子,丝毫不考虑孩子的特点,动不动就处罚孩子;4、“服从”即是父母给孩子很大的自由,如走向极端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凭孩子摆布。最理想的家长教养方式是居于两个维度中间,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父母对孩子倾注非常适当的爱,只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环境和照顾,使孩子的情绪、社会性、自主性健康发展。为此,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四类。第一,专制型。家长的道德责任感十分强烈,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心,但不理睬子女的需要,常用命令和责难来强迫子女顺从自己的意志。第二,溺爱型。这是“情感型”人格家长的必然方式。家长不是从社会关系角度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而是把子女视为纯粹私人的财产,把子女教育视为个人的私事,用过分的生物本能的感情去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第三,放任型。即家长在对子女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不奏效后,滋生了“朽木不可雕”之类的失望情绪,常常缺乏耐心,讨厌子女,撒手不管。第四,民主型。父母能够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信息,并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而家长则表现出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涵妮妈妈科学育儿粉丝团圈主:涵妮妈妈育儿经6成员进入圈子在妈妈群里聊天时,看到一位妈妈讲述了自己家孩子的事情:由于家里经营一个超市,平时比较忙,孩子生下来就送到老家爷爷奶奶带着,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接回来,孩子回来了跟父母也不亲近,这让父母感到很愧疚,于是为了弥补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几年下来,孩子由刚来时的“小绵羊”变成了“小霸王”,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虽然父母觉得这样不好,但是想想孩子在老家几年受的委屈,就忍气吞声了,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变本加厉的向父母索取更多的物质需求,父母也没有办法管束,只好由着孩子无理取闹......所谓溺爱,即不管对错,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一味惯着孩子。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毫无原则的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要星星恨不得连月亮一起给。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出现这样的疑问:“孩子怎么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怎么还是不懂事呢?”这样的父母无疑是失败的,除了给孩子物质关怀,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香甜的“心灵鸡汤”。学会正确的爱孩子,走出溺爱的误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苦无依,以捡垃圾为生的老太太,有天她在大街上看见有个流浪小男孩饿着肚子,她就用自己的饭钱给小男孩买了一块甜饼,接过甜饼的小男孩非常感动,对这位可敬的老太太连声感谢。第二天,老太太惦记着那个饿着肚子小男孩,又是送来了甜饼,小男孩很是高兴,再次说声感谢。日复一日,老太太几乎每天都会给小男孩送去温暖的甜饼,久而久之小男孩却渐渐不再感动,只是淡淡的说一句谢谢。到后来,甚至连谢谢也不再说了,接过甜饼就吃了起来。他慢慢觉得这些成为理所当然的事。直到有一天老太太在一次不小心中闪了腰,这天老太太没有给那小男孩送甜饼,到了第二天老太太一拐一拐的跑去给小男孩送甜饼,小男孩厌烦的说:“你昨天为什么没有给我送甜饼?”小男孩没有过问老太太的伤势,老太太顿时心里很是苦恼......很多时候,当你把别人的好当做了一种习惯,也许就像这位小男孩一样,连谢谢两个字都懒得说,甚至把别人的好做为理所应当的付出。而这个“甜饼的故事”最容易发生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走极端——溺爱教育,很多现代家庭的孩子从出生以来,就享受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尽的爱与关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家上下几口人都围绕着这一个宝贝转,小孩子就是家中“大爷”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孩子从小到大没一件事需要自己操心,大人全部帮忙打理的妥妥当当。在他们的眼里,这世上的每件事都应该有人为自己安排。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已经看到无数因溺爱导致的悲剧事故,所以教育家提出了这样的理论:“棍棒教育伤害孩子的途径是从肉体到心灵,而溺爱伤害的途径是从心灵到肉体。”正如卢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能使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学会正确地爱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应该坚决拒绝,父母必须保持理智的头脑,找出适当的方法,走出溺爱的误区:1,对于原则问题不让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家庭教育更是如此,没有原则,父母就会在爱的蒙蔽下对孩子处处让步,孩子就无法得到正确的教育,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不要妥协退让,要斩钉截铁的给予回绝。曾在网上看过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分享的育儿之道。有一天,李教授女儿也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购物需求,她拒绝后,女儿便大哭大闹。冷静的她,任凭女儿怎么哭闹,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持把女儿带回了家。回到家后,陪着女儿待在房间里,对她的哭闹依旧不予理睬。最多递给女儿一条热毛巾,让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她跟前,看着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尽。孩子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见妈妈的态度丝毫不放松,便也作罢。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无礼的要求。李玫瑾教授的做法,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有着任何的改变。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条件爱着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遵守基本的规则,你的孩子将来才能有规矩。2, 鼓励孩子做家务杜绝溺爱的最有效做法,就是鼓励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让孩子通过家务劳动明白生活的不容易。我家从女儿两岁左右就鼓励她参与到日常家务中:既是真实的陪伴,又能促进孩子精细动作和多感官发育,还能帮助她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做菜的时候会让女儿参与进来,让她帮忙摘菜洗菜,虽然有些笨拙,可能还会弄湿衣服,但是我们却能一边做菜一边看着孩子,有时候让她把菜递过来,甚至还能帮不少忙呢!有时不小心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要求女儿自己收拾后续的工作,自己擦地板、清洗抹布,让她知道这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下次就会知道再拿牛奶就小心一点。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会好处多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奉献,要让孩在爱中学会劳动、学会理解父母与他人。给孩子心灵关爱比物质溺爱更珍贵如今很多的父母工作忙、应酬多,越来越没有时间跟孩子交流,看着孤独的孩子,父母心里自然不好受,因此在经济物质上会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认为这样就可以弥补与孩子在情感上沟通的缺失,弥补内心对孩子的愧疚。然而这种物质之爱,真的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吗?真的是孩子想要的爱吗?在初期阶段,孩子也许会感受到满足,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感到内心寂寞:“爸爸妈妈,你们多陪陪我吧!”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孩子就会变得消极,会以各种手段排斥父母的教育,用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这样下去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坏孩子”。物质上的爱是一种虚无的爱,是一种“溺爱”,因为,你永远走进不了孩子的心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物质条件,但是最重要的是与父母心灵上的亲近,这种需要是物质代替不了的。对于繁忙的父母,应该如何摆脱“物质溺爱”的教育方式呢?1,物质与情感的相结合物质之爱,只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情感之爱,这才是爱孩子的核心。所以,只有物质与情感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完美的父母之爱。有一个好朋友离婚了,自己带着女儿,在孩子上了初中后,朋友开了一家服装店,每天早出晚归,有时顾及不上孩子,为了弥补孩子的感情,会经常给孩子买一些小礼物。当然,朋友觉得这还不够,毕竟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跟父母分享和交流,不然孩子会变得自闭,甚至走上歪路,可是,自己这么忙,哪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呢?后来朋友每天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孩子微信聊天,尽管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但是通过手机的联络,了解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趣事,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反而让母女关系更加的亲密了。这种物质和情感相结合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父母善于利用外物,自然就能与孩子搭建起交流的平台。2,睡前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虽然父母平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但是在孩子晚上睡前,可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倘若父母从早到晚都没有时间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一定会抱着遗憾的心情入睡,时间久之,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父母有芥蒂之心。所以哪怕再忙,父母也要在孩子临睡之前,跟孩子读上一本他喜欢的绘本故事,抱着孩子亲昵一番,让孩子枕着甜甜的梦入睡,孩子自然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坚强,避免“蛋壳心理”看到“蛋壳心理”四个字,很多父母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蛋壳心理?它非常严重吗?所谓蛋壳心理即蛋壳效应症,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命名的一种生理性心理疾病,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比如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有的孩子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无数儿童心理学家们也常常警告父母:“蛋壳孩子越来越多,跟父母的养育方式脱不了关系。”直白地说,蛋壳孩子背后的根源,除了小部分是天生性格使然外,大部分原因,是如今父母们过度地保护孩子,把孩子养在了一个安全又无聊的环境中。有的父母因为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累,因此绝不让孩子经历一点点磨难,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舍得批评和管教,还有过分娇纵和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所以想要避免孩子的“蛋壳心理”,我们必须杜绝溺爱,并从这几个方面锻炼孩子:1,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父母要利用这个机会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时,要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需要孩子自己动手的,不要越俎代庖,需要孩子决定的,不要包办,父母应该放心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既能促进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还能养成独立的好习惯。2,让孩子体验挫折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刚到德国时,我寄住在朋友约翰家里。他家在法兰克福“富人区”,家境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乔治和9岁的凯斯。在他家住了几天,我就发现一向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约翰夫妇,对孩子却十分“小气”。孩子的零用钱每月才30欧元,而且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乔治负责为花园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凯斯则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赚取买书籍、玩具的费用。在赚钱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努力解决了。我对约翰夫妇的“残忍”表示不
第一种,严厉型。家庭中所有的规则都是由父母制定的,不允许孩子参与决策过程,但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规则,否则会受到父母的惩罚。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没有自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被强制执行家长制定的规则。第二种,骄纵型。家长不给孩子制定任何的规则,不给孩子任何的限制,完全放纵孩子自己选择。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私自利、肆意妄为,毫无规矩可言。第三种,正面管教。家庭规则是由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完成的,遇到问题时,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出对双方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家长需要独自作出判断时,会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一坚定而和善的态度维护孩子的尊严。正面管教出来的孩子,懂得必要的规矩,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孩子更希望得到自己父母的尊重,在互相尊重和共同承担的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相信每个家庭的孩子在刚上小学的时候,都有过一段不能主动写作业的时光,对于这件事情,因为三种教养方式的不同,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封建思想教育,死板思想教育
父母的教养态度在心理学中,就是父母教养方式..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1、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3、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4、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父母教养方式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儿童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众所周知,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创造力的社会,但有相当部分创造潜力高的人不能最终成为创造者,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忽视了与之相配备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因为真正有作为的创造者必须伴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英语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可或缺。
关键词:心理需求;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英语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课题。反思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关注甚多,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性格行为、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认知规律比较漠视,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弱化、合作意识淡薄,分数提高了,心理却失衡了,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已逐渐滞约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以润泽学生心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心理健康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呢?
一、创设温馨英语学习情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的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并教给学生科学发展自我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感受愉悦,从而树立信心。在实践中,我注重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究竟愿意学什么?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例如,家庭、社会、学校给学生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例如,在教授8BUnit3Welcome时,我让学生谈谈:—Whatcanyouusethecomputertodo?—Why?--Howoftendoyouuseit?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差,又不爱发言的学生,但这次却纷纷举手,气氛异常活跃。Theytalkabout“playinggames,wordprocessing,sendingandreceivinge-mails,drawinganddesigning,seeingafilm,goingshopping,travelling……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制定一些具体实际的目标,使学生稍作努力就能实现,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以减轻学生焦虑感,激发信念,唤醒潜能,引导学生对学习慢慢地产生兴趣,直至爱学、乐学。
二、营造民主英语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心理负担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气氛民主了,学生才能放开胆子表真情,吐真言,畏惧教师、害怕回答问题不正确的心理负担也消除了。因此教师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遇到问题,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解决,师生之间就会架设起一座座理解的桥梁,敞开一扇扇心灵交融的窗口,最大程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我善于寻找和发现学生优点和成绩,及时地给予评价和点拨,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给予了鼓励和关爱。需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点小毛病,犯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一旦学生有错,就进行批评,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允许,很容易造成学生情绪上的对立,结果会适得其反。而我代之以耐心诱导,启发点拨,让学生自纠自悟,反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满足学生心理和安全的需要。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以让学生带着愉悦的身心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善用“Wouldyouplease……”“Nevermind”“Haveatry”、“Tryitagain,youcandoitwell”等鼓励性语言,善用“Good”、“Excellent”、“Welldone”、“Cleverboy”等赞赏性语言,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激发了,教学活动也充满生机了。
三、让情商智商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通过教学环节渗透,熏陶学生心理健康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Goodmorning”、“Youarewelcome”、“Payattentiontogoodmanners,”、“Caremoreforothers”等日常用语,由于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可在学生心里荡起健康的涟漪;另一方面,教师有意识采用的“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Goodheathisabovewealth(健康胜于财富)”、“Pridegoesbeforeafall(骄者必败)”、“Alittlepotissoonhot(量小易怒”等名言警句,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触动。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蕴含心理健康方面的英语小品文进行阅读材料,例如,《Don'tWorry》这首诗中的“Don'tworryifyourjobissmall,.”意思是说:你干的工作很小,回报也很少,但要成为大树也得从小做起。则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通过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品行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就表现为“我能学”。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独立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独立性也就逐渐树立起来,心理素质不可避免地也得到了提高。
(三)通过磨砺学生意志,增强学生耐挫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这时教师应首先在思想上给予引导,理想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真正动力。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和努力。教师可依托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如ScientistsatWork描写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最后证明了雷电中电的存在。GreatWomen描写了两个女人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面临困难勇往直前。SavingtheEarth一文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唤起学生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困难时,是放弃还是努力,业或是教师主动讲解?我认为教师要有耐心,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研究解决,使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最后教师讲解思路方法。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而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勇于挑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田里逐渐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长期的潜移默化,显然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四)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激励学生正视自己
激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更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内在性激励理论,教师应当尽可能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正视自己。在哈尔滨大学读研的晓霞同学让我记忆犹新。晓霞同学渴望成功,但考试屡次不及格,常遭到周围人的轻视,因此情绪低落,心灰意冷。我想,要让她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首先得让她要有成功感。我采用了分层测试卡,将题目分层设置,每次让她先完成第一层(第一层是每节课基础知识,只要听15分钟,就可以),都对的得100分,当她真正获得100分时,巨大的快乐产生了强烈的愉悦刺激和莫大的动力,此时她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学习心理也诱发着巨大的变化。在让她体验到多次成功的快乐后,便鼓励她继续做二层,这样就逐步激发她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她的的厌学心里。晓霞同学在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前夕,曾送给我一本日记,日记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地题道:“我是个自信的人,我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因为我勇于挑战自己!当我遇到挫折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能行!”。总之,情商与智商二者相互依存,真正有作为的创造者必须伴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以健全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叶水涛,何国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
[2]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8-12.
[3]王玉华,杨朝辉.创造型教师的品质特征及其培养途径[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4]王希水,瑞博.心理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出版社,2006,5.
【摘要】探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推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视角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
一、家长的榜样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就有许多相关方面的论述,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观点。[1:36]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家长的言行端正,所作的事情都能够符合规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相反,如果对青少年只是进行一味的空洞说教,而自己的行为与教育青少年的道理却背道而驰,这样不仅不能够让孩子信服,相反,孩子会逐渐认为家长的教育是言行不一的,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也曾经做过攻击反应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成人所作的行为,其内在的善恶倾向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只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去做,不会深入的判断、研究所作行为的善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树立怎样的榜样,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的给青少年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给青少年的心理以正向的积极影响,这种榜样的作用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娇惯型,这种教养方式主要是指家长对于青少年过于溺爱,孩子是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家庭生活都要围绕着孩子的需要而进行,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碰碰不得,说说不得,为我独尊,任性而为,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家庭缺乏责任心,也不懂得感恩,这种娇惯式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难以适应,会不断的碰壁,这对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第二种类型是独断专行型,这种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其特点与娇惯型的教养方式正好相反,此种教养方式实施中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是绝对的权威,在家庭教育的实施中,要让孩子绝对的服从,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管教的方式粗暴、简单,并且过于苛刻和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在这种教养方式教育下的孩子,自卑心理严重,胆小怯懦,冷漠而不善于与人沟通与交往,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自信,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第三种类型是放任自流型,这种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不管、不问,而任其发展。青少年正是思想道德素质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管教,其思想和行为就很可能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失衡的问题,而发生偏激的行为,这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第四,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此种家庭教养的方式对孩子的要求严格而不苛刻,关爱而不娇惯,让孩子充满自信,懂得尊重,积极向上,而充满正能量,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让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理解他人,学会与人为善的交往,善于适应社会,这种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以民主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要理解、尊重孩子,善于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自律,学会友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家长要改变固有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仅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的发育,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教会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教会孩子善于排遣自己不良的情绪,教会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未来幸福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其中既包括妻子与丈夫的关系,也包括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包括一个家庭亲属之间的关系。[2:47]一个家庭的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系融洽、和谐,家庭的氛围就相对的和谐,相反,如果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较为紧张,家庭的氛围也自然不会和谐。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同样也是孩子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家庭成员中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试想夫妻间不断的争吵,彼此的关系日趋紧张,孩子的内心是无法获得快乐和安全的体验的,而如果夫妻间和谐共处,彼此关爱,夫妻感情融洽,孩子的成长环境也自然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孩子的心理也自然会比较健康,可以这么说,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结论
研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并不尽人意,依然面临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因此,开展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余凤红.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09):34-36.
254 浏览 3 回答
186 浏览 3 回答
170 浏览 2 回答
342 浏览 6 回答
283 浏览 8 回答
93 浏览 5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183 浏览 5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183 浏览 2 回答
167 浏览 5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248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