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且益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总是希望把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塑造更趋完美的人物形象。出生农民家庭的孙少平从小就要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奋斗着。
初中,为了省粮省钱孙少平早晚都是在家吃饭,只带一顿作为午饭。好友金波用他的自行车每天载着他来回这二十里路。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饥饿却依然紧紧跟随着。
孙少平每天那两个黑高粱面馍,只是不至于把他饿死罢了。坐在教室里听课还行,可一劳动起来孙少平就觉得“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能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他那两条打颤的腿,依靠着强的精神力量坚持走好每一步。
肉体上的煎熬对孙少平来说没有什么,他总是会咬着牙挺住。让他痛苦的是,贫苦给他那刚开始成长充满敏感的自尊心,带来了看不见的伤害。
2.大爱无声,真情的实践者
孙少平对待爱情的态度,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作品蓬勃向上、奋斗不止的主题。田晓霞是省委领导的女儿,美丽大方、才华出众、性情倔强、意志坚强、富有进取心。在常人看来孙少平地位底下,与她简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但孙少平却敢爱敢恨,不因自己是平民出身,就主动放弃。
田晓霞每每给孙少平以温暖与关怀,孙少平也支持田晓霞自己的事业。虽然田晓霞家庭条件优越,但孙少平并没有把她作为创业的资本,而是静静的默默的坚实的走自己的路。虽然有时也会产生退缩的念头,但是他只是将这种念头深埋在心灵深处,面对艰辛的现实,他艰难的跋涉对于生活他有着深邃的解读,孙少平与田晓霞的心最终走到一起。
扩展资料:
小说描述了中国从1975年—1985年这十年间黄土高原上农村的后,巨大发展及给农民思想带来的变化。全书以青年农民孙少平的成长为主线,记录了他在这十年里的坎坷生活和奋斗经历,向我们展示他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
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于树立正确目标,勇敢面对苦难,战胜它,坚持不懈的拼搏。孙少平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一个自强不息、执着奋斗的形象。在摆脱贫困,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坚韧顽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质。对于当今时代我们这样年轻人,这些言语有着巨大的鞭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