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可能是个学生或者圈外人问的。优青、杰青可不是虚头巴脑的荣誉头衔,他们代表的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和资源。“评不上优青,杰青,是不是他/她就不算做人才
以2022年国家优青获得者为例,我们统计了70位各个高校的获得者,论文发表情况各有不同。 材料科学领域,各位获得者普遍都发表数十篇到上百篇文章,其中
有自己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又有不错的学术网络、人脉、影响和地位,那申请优青杰青,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申请书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亮点提炼出来,
生物医学领域,发表Science、Nature和Cell等顶尖期刊的获得者明显较多,其他获得者普遍也有Nature子刊。 其他学科领域,普遍也有发表各种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上一般在几十篇。 当然了,这仅仅是优青获得
医学部,一篇20+的第一,一篇20+的共一排二,一篇10+的共一排三,一篇IF 6.6的通讯,两个国自然,优青没有上会评,想请教下各位获得过,申请过, 显示
1月7日,在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张伟教授、于良春教授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研究》和曲创教授的《平台竞争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
然而,该博士提供的书面材料显示,他发表了 1 篇 SCI 论文和 6 篇中文文章。6 篇中文论文第一作者 2 篇,第二作者 4 篇,好像其中 4 篇为综述。但在应用 PPT
2、对于人才项目(优青等)来说: 要求不仅仅提及:请如实规范列出所有作者(发明人或完成人等)署名,不得篡改作者(发明人或完成人等)顺序。 还对论文做了分类。一个
杰青会评一般是一个学部的几个领域的专家都参加,所以可能会有几十个评委参与会评,但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是小同行的那几个人,一般大概是5个左右,
如果你是从国外就发了文章,然后回来不拿到青千,几乎不可能马上就评上教授,因为你之前的论文,主要是依靠了国外实验室的影响力和老板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