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论文难发表。尤其在《科学网》上,这个观点有一呼百应之势,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这个观点的基本理据是:论文的创新性越
假如十年前,我还很闲的时候,能一句一句驳斥得你退出知乎,就像我曾经把另一个民科驳的退出某论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表的科学技术研究论文数量猛增——但根据对论文与以前文献的根本背离程度的分析,这些论文的“颠覆性”已经下降。 来自数百万份论文的数
若满足至少一个标准——答案为yes,八成会送审。. 如此,一方面会把诸多小人物的原创与高创新性文章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发表了不少“造假”、“灌水”、“鸡肋”论文
对此,eLife的执行总监 Damian Pattinson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论文发表后,页面的显著位置(通常是摘要下方)会呈现一段来自期刊的评估意见(eLife assessment),这与更详细的审稿意见不同
一方面,这一结果可能表明,高度颠覆性的科学和技术具有固定的“承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旨在增加此类工作的政策干预可能具有挑战性。另一方面,研究者对负责产生颠覆性科学和技术的基
研究人员推测,对于高颠覆性的科学研究,其参考文献被后续研究引用的可能性较低,引用更多的是该研究本身。研究人员利用来自4500万份论文和390万份专利的引文数据,并通过技术变迁网络
这篇文章出自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他们通过241门细分学科的9000万篇论文的18亿次引用的定量分析发现,大量论文的发表不但没有加快研究范式的更替,反而巩固了经
于是,他们利用4500万份论文和390万份专利的引用数据,计算出一种颠覆性的衡量标准,即CD指数,其中颠覆性最小的研究为-1,颠覆性最大的研究为1。研究人员发现,1945年至2010年,论
一个缺乏“颠覆性创新”的时代. 尽管当今的新发现层出不穷,但人们更担心的是,科学中突破性的发现,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近日,发表于Arxiv上的一篇名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