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发表经历当然更好,说明你提出的某个科学问题已经经过了同行评议,佐证了你的科学论点的合理性。但没有人去以小论文数量,发表在什么期刊论英雄。
55 人赞同了该文章 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CIBR)联合主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经过饶毅实验室多个研究生、博士后14年的努力,在以往6篇研究单个神经递质的论文之后,以邓博文为第一作者的文章是这一系列工作的第7篇论文。饶毅提出了
在简讯中,饶毅教授提到,在 2019 年 Cell Research 的论文发表之前,耿美玉教授已发表了 12 篇包括体外、体内研究以及综述文章在内的与 GV-971 有关的论
他这样说道:如今我们要做的是给饶毅教授一些时间,给裴钢院士一些时间,给中国的学术一点时间。 四、编者的话 1月26日,中科院道德委针对饶毅的再次举报,回应到:已明确未造假,不
当然饶毅也并不是因为自己落选院士从而抨击院士评选制度,这样的看法也太小看饶毅教授了。 关于其退选的原因,这里我引用其接受采访时的原文 "我不做院士而
随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结构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首席研究员(Head)张曙光向科学网提供了一份当天致饶毅教授的信件,就后者21日晚在其个人公号“饶
《知识分子》主编饶毅历时 4 年撰写两万字长文深度解读生物钟的分子研究历史,在十一长假与各位读者分享智力的愉悦。 勇气和运气:生物钟的分子研究 撰文|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