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以题为“Alow-power biomimetic collision detector based on an in-memory molybdenumdisulfide photodetector”的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21世纪以来,登上Nature杂志封面的13篇中国论文. 生物世界. 最重磅、最前沿、最有趣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21 人 赞同了该文章. 1869年11月,第一期 Nature 出
康乐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控制蝗灾的理念和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种群动态,为预测预报服务;利用人工合成
8月12日晚间,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导致蝗虫群聚的信息素,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控制蝗灾
因而,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并设计诱集带诱捕飞蝗,在诱集带集中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将其消灭;并且根据 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
康乐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控制蝗灾的理念和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种群动态,为预测预报服务;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设计诱集带诱集蝗虫,并在诱集带
Nature 投稿指南 本指南介绍了投稿Nature的一些要求。如果您以前没有向Nature投过稿,我们建议您将这篇指南通读一遍。除了投稿指南,您还可以通过阅
研究蝗虫多型、生态免疫、繁殖、衰老和行为的可塑性,为建立相关疾病模型奠定基础。 3. 神经生物学及行为 研究神经系统和行为对种内和种间信息化合物的识别、响应机制。 经查询康乐
这一蝗虫的遗传密码相当的大——达到6.5 Gb,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测序动物基因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月1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