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了某学校的硕士论文答辩。在评审和论文答辩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文不对题
某学生的论文题目是“xxx开发研究”,但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xxx规划研究”。笔者当时是这样点评的:“在经济学界对搞计量经济学的人有这样一个评价: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老鼠,而搞计量经济学的经过一番折腾,然后告诉我们他逮到了一只老鼠,一只好大的老鼠。而你的这篇论文逮到的不是老鼠,而是一只小鸟,然后你告诉我们说你逮到了一只老鼠,而且这只老鼠还会飞。我想你应该知道开发与规划的差别,开发是针对产品、针对功能实现的,而规划只是告诉了我们你将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二、把学术论文写成散文
某学生在论文中写道“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桂林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笔者当时给他的建议是““你提交给我们的是学术论文,老师们到这里来也都不是欣赏散文的,而且你的这部分带有散文性质的描述还不是你自己的语言,既不会增加论文的美感,也不会对你要论述的内容有实质贡献。”
三、把学术论文写成领导讲话稿
一个学生在论文中写道“xx县各级政府应积极学习《国务院关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推动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提升自身对旅游业的了解认识……”,“政府要把旅游合理规划和有序开发摆在重要的位置,实行统筹规划,全方位、分层次的开发”,“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应建立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等。这些内容,如果不是出现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一般人都以为是某位领导的讲话稿。所以笔者提醒该同学,“请把你想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用学术性的语言来重新叙述,不要把你的学术论文写成政府工作报告或领导讲话稿。”
四、整段摘抄无意义的内容,实质问题论述太少
在某学生的论文中,针对桂林旅游生态贫困化地区问题的论述总共有800字,但却摘抄了三段大致700字有关桂林的地理位置、景区、历史和旅游发展历程的网上现有文本,真正论及主题的只有50字,这就冲淡了该段原本要表明的桂林生态贫困化地区问题的论述。这样的摘抄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极大地增加了不通过防抄袭检测的危险。尽管该生实际上通过了防抄袭检测,但一方面如果没有通过的话,很可能把这些内容去掉后就通过检测了。另一方面,这种抄袭让别人看起来实在是显得技术含量不高。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让论文答辩者在废话中寻找论文的实质内容,不仅增加了答辩老师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通不过答辩的可能性。
五、计量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缺乏
现阶段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通过增加计量或统计模型至少从表面上提高了论文的质量。但在一次论文答辩中,有一个学生在论文中采集了某县2007~2009年的十几个指标的数据,然后就在那里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相互间的相关系数。实际上,计量或统计模型描述的是统计概率事件,一般要求大样本即样本容量超过30个才会具有统计概率,即使不满足大样本容量的要求,小样本容量也需要15个,最不济的笔者看到过用10个样本容量在做分析的,但分析结果的参考性已经很低了,只能说在数据可获得的前提条件下,用10个样本做了这样的分析,其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用3个样本就做统计分析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这种分析的结果,实际上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六、不求事物经济价值而讨论事务的解决对策
某个学生在论文中分析了桂林的游憩商业区开发问题,在阐述了桂林市RBD规划机制、规划问题之后就进入桂林RBD规划构想了。但对于游憩商业区对桂林旅游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意义到底体现在哪里却没有任何论述或者实证分析。那如果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发现桂林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对桂林旅游业或者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该怎么办呢?还有意义去规划开发桂林的游憩商业区吗?因此,论文中的各部分内容都要注意前因后果,否则就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同样,在另外一篇论文中是学生针对桂林旅游购物环境的研究,在讲了桂林旅游购物环境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之后,没有对桂林旅游环境作纵向对比,比如应用桂林15年、10年或者至少近几年的相关对比分析来表明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恶化了,而且也没有从横向对比上来表明旅游购物环境比国际国内的某些城市优良的旅游购物环境要更差,更没有涉及如果不优化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就会从哪些方面去影响桂林的旅游业进而阻碍桂林的经济发展,全文只是在讲怎样优化桂林的旅游购物环境,明显地是在无病呻吟。
七、论文的研究对象不明确
论文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才能够让人在阅读论文中知道你是要做什么,并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做这个的意思,然后对修改完善你的论文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一个学生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中,讲了很多旅游开发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以及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并构建模型作了实证研究,但却没有针对有关广西到底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值得去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如果缺乏对具体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对研究对象价值的论述,那后面构建的模型和实证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八、研究结论与对策之间缺乏关联性
比如一个学生在论文中分析某县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先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把该县的土地划分成了工农业综合发展集约用地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用地区、生态农业和果园基地用地区、工矿林果经济用地区、旅游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用地区等五个区。然后在下一部分的内容中不去讲该县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对策,却转去讲“要发挥土地市场机制,调控土地价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农业结构”、“构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等内容,明显的跟前面的分析结果衔接不上。如果在对策部分紧紧围绕前面的五个分区,讨论在每一个分区内通过哪些方式去实现他在对策部分实际的调控价格、提高效率、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一方面使论文前后衔接得紧密无缝,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论文对策的实际意义和论文的质量。
九、不注意细节问题
其实细节问题一般不是老师关注论文的焦点,因为细节的东西从来就不应该是老师所关注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完善自己的论文格式。论文细节就像穿衣服一样,如果你穿着长一块短一块的衣服在街上走,除非你是“犀利哥”,否则恐怕连你自己都会觉得羞愧。而在论文答辩中,不少学生就在论文细节方面表现出了“犀利哥”的风采。比如:第一,目录中下一级目录条目在形式上体现为在该行前的空格比上一级目录条目的行前空格少,很没层次感。第二,在论文中涉及到表格尤其是图的时候,往往在放置不下图的情况下出现半页以上的空白,让人以为该部分内容已经结束,但翻页过来后却发现还有后续的该部分内容。第三,论文各级标题有的很短,只有2〜3个字,有的却很长,有2〜3行40〜50个字,这种情况在论文文本中虽然无法直观地看到,但一旦生成目录之后其弊端就会显露无疑。
以上是笔者在参加某学校人文社科类硕士论文答辩之后的体会。这些问题在目前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相当的普遍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其中有的问题是需要老师配合解决的,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的。所以,正在指导学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老师和正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不注意以上问题,在答辩的过程中被别人来讲“以鸟代鼠”的话,虽然能够“赢”得满堂笑语,但恐怕于老师、于学生的面子上都是挂不住的。
作者:秦敬云,秦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