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植物软腐病综述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植物软腐病综述论文范文

危害特别严重,首先就是会导致植株枯萎,而且也会导致这种菜的产量越来越低,同时也会出现内部腐烂的情况,而且也会流出来很多的粘液,水分流失也非常的严重。

首先的话,它的一些根部都会慢慢的变枯萎,有不规则的一些斑点,逐渐的扩大,直到腐烂。一些叶片上都会有一些灰褐色的粘稠物。慢慢的就会把它们腐蚀。导致这些株苗死亡。会影响产量,会让很多农植物死亡。所以在平时的话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浇水。

近日,山东省平度市多名菜农反映,当地大葱腐烂,对当地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从当地农民的陈述中得知,大葱腐烂的原因是大葱的软腐病。大葱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寄生在患病植株和土壤中。湿度大,连作地块和低洼地容易发病。大葱软腐病很容易预防。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建议农民在种植大葱时,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1.选择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浸种3-5分钟,然后阴干播种。2.选择合适的地块。选择地势高且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近年没有种植大葱,可以有效防止软腐病的发生。3.合理的轮作。大葱连作可与小麦、玉米轮作3年以上,减少菌源。4.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重施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施肥,促进大葱健康生长,提高植物抗病能力。5.把地里的病残尸体搬走,给土壤消毒。对于多年病害严重的地块,可撒施生石灰或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公斤/亩,生石灰用量为1-2公斤/亩。6.化学控制。发病初期,喷洒77%kocide可湿性粉剂5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或70%dipterone可湿性粉剂200倍,或用水浇灌根部。根据病情,每7-10天敷一次,共2-3次。

花椰菜苗期在移栽时施1~2次即可,大田期在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提倡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菜花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搞好田园卫生;采用高垄栽培,精耕细作,切忌大水漫灌;农事操作中要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植物软腐病综述论文

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理的细菌性病害,它在我国很多白菜种植的地方都会发生,而且发病都比较严重,而且会造成白菜巨大的损失,导致白菜严重腐烂。一开始在白菜菜帮的基部或者是短缩茎上产生水渍状的病斑,并且是由外向内外扩散,有的时候也会由内向外扩散。在白菜软腐病发病的初期,能看到外叶萎蔫,但是它在早、晚尚能恢复正常。

软腐病多发生于植物的多汁或肉质组织,然后引起水渍状腐烂现象,同时还会伴有恶臭的味道。当大白菜发生软腐病后,外面一层菜叶会出现黄褐色腐烂状,腐烂后的菜叶会平贴着地面,花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菌核病。菌核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及花球,茎基部染病后会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慢性软腐,然后生成白色棉絮状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在下种前使用真菌杀菌剂来进行种子处理,如中草药苦参蛇床素水剂、苦参碱水剂、43%戊唑醇等浸种;前两种为植物源杀菌剂使用更安全。

花菜菌核病的病原以菌核在土壤、种子、病残体、堆肥中越冬或越夏。在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盘中的孢子成熟后弹射出,随风传播,侵染植株。前茬清地时应将残株病叶清理干净,整地时有条件的进行深翻烤地消毒。种植过程中合理浇水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生长环境,避免低温高湿。发病时及时喷洒速克灵,菌核净等药剂。

菌核病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如加上有机硅,可以增强药效。

近日,山东省平度市多名菜农反映,当地大葱腐烂,对当地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从当地农民的陈述中得知,大葱腐烂的原因是大葱的软腐病。大葱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寄生在患病植株和土壤中。湿度大,连作地块和低洼地容易发病。大葱软腐病很容易预防。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建议农民在种植大葱时,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1.选择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浸种3-5分钟,然后阴干播种。2.选择合适的地块。选择地势高且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近年没有种植大葱,可以有效防止软腐病的发生。3.合理的轮作。大葱连作可与小麦、玉米轮作3年以上,减少菌源。4.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重施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施肥,促进大葱健康生长,提高植物抗病能力。5.把地里的病残尸体搬走,给土壤消毒。对于多年病害严重的地块,可撒施生石灰或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公斤/亩,生石灰用量为1-2公斤/亩。6.化学控制。发病初期,喷洒77%kocide可湿性粉剂5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或70%dipterone可湿性粉剂200倍,或用水浇灌根部。根据病情,每7-10天敷一次,共2-3次。

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就可以通过化学防治的方式,需要选择合适的浓度,然后进行喷洒农药,还有就是不要和其他的植物一起连作,而且一定要加强管理和耕作,还有就是要做好排水工作。

选择种子的时候就要选择质量比较好,抗病能力比较强的进行种植,然后多浇水多施肥。喷农药防御病虫害就可以了。

植物软腐病综述论文题目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快来参考开题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题目

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姓名: xx 学号: xxxx

年级: xxx 专业: 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称 教授

学科 植物病理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20XX年x月x日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菌寄生(Mycoparasitism)是发生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一种寄生方式,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真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生物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利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作为研究的模式系统来揭示生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李多川(Li,1996)先生发现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菌寄生关系以来,我们实验室试图通过研究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来建立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从而揭示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串珠镰刀菌的一种重寄生真菌,该菌是一种接触性活体重寄生菌,离体试验发现其分生孢子只有在串珠镰刀菌细胞壁提取物刺激下才能萌发。这说明两者之间的重寄生关系是建立在二者识别与互作的分子机制上的(Li,2004)。在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相互作用过程中,几丁质酶、蛋白酶等细胞壁裂解酶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蛋白酶在木霉属菌寄生真菌中的功能已经得到初步证明,而纤细齿梗孢的蛋白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克隆纤细齿梗孢蛋白酶编码基因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寄生真菌和寄主识别和互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李多川教授分离得到的一种活体营养接触型菌寄生真菌[1~3],其寄主包括Fusarium moniliformeAlternaria alternata等。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努力以其为基础研究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渐渐认识到真菌细胞壁蛋白在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壁蛋白研究已经成为生物间相互识别机制研究的热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实验室成功分离纯化了纤细齿梗孢的寄主之一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上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凝集素,并初步证明其在和孢子吸附过程中起到识别因子的作用[4]。近年来,菌寄生真菌细胞壁裂解蛋白酶在菌寄生过程中的作用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克隆和表达菌寄生真菌的蛋白酶编码基因变得很有意义。本研究试图以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tenellum)作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其蛋白酶基因。根据氨基酸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然后采用RT-PCR和RACE是一个较为快速、简单和高效的方法。本实验根据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T-PCR及RACE-PCR的方法,克隆了蛋白酶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为后续试验打下了基础。

由于Olpitrichum tenellum在离开寄主的人工培养基中很难生长,纯化其蛋白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得到蛋白,进一步研究其性质,从而搞清楚其在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构建遗传工程菌株,人们可以较容易地使各种各样的天然酶的基因在微生物系统中高效表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天然酶源的依赖。

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有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两大类。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了解最深入,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表达系统。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目标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基因表达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5]。

Pichia pastoris基因表达系统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基本成为较完善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具有易于高密度发酵,表达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能使产物有效分泌并适当糖基化,培养方便经济等特点。利用强效可调控启动子AOX1,已高效表达了HBsAg、TNF、EGF、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工程抗体等多种外源基因[6],证实该系统是高效、实用、简便,能提高表达量并保持产物生物学活性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系统在生物工程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更多外源基因在该系统的高效表达,提供更为广泛的基因工程产品[7]。

我们已经分离到蛋白酶的编码基因,本研究中将该基因的去掉信号肽序列的正确阅读框融合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分别转化 BL21及Pichia pastoris GSxx5,以期在这些菌株中有效表达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从而为以后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1 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37~65.

2 21.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5:345~347.

3 .李多川,沈崇尧.1997.菌寄生菌物与寄主菌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6:94~98.

4 张成省,李多川,孔凡玉.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35(2):141~147.

5 .xx.何诚,朱运松.1998.甲醇营养型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18:7~xx.

6 彭毅,杨希才,康良仪.2000.影响甲醇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生物技术通报,4:33~36.

7 韩雪清,刘湘涛,尹双.2003.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微生物学杂志,3:35~40.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1、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择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做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研究的目标:

克隆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3、研究方法:

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接种到LB培养基上,培养14个小时后,收集菌丝,然后采用总Trizol法提取RNA。再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到大量的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并根据同源性进行分类,分别设计兼并引物。再通过RT-PCR、3’-RACE、5’-RACE获得全长cDNA、DNA克隆,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然后采用电击法将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全长cDNA、DNA克隆中,通过透析纯化蛋白酶,最后研究其特性。

四、研究进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 。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

五、技术路线:

收集菌丝

总RNA提取

同源序列 设计引物

特性研究

RT-PCR、

3’-RACE、5’-RACE

纯化表达产物

全长cDNA、DNA克隆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完成实验的1%。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完成实验的50%。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完成实验的95%。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完成100%。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六、专业意见

专业主任签字:

20xx 年 月 日

七、学院意见

学院(章): 负责人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摘要:

针对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对策: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整合实验模块,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和时间安排的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植物保护论文

目前,国内外很多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均开设了昆虫研究法和植病研究法课程。为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浙江农林大学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将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合并成一门植物保护研究法课程。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是植物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培养植物保护研究常规操作能力,以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整理资料、总结归纳和论文撰写的能力。笔者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内容,并总结了改革成效。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灌输式”“填鸭式”,学生在2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就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中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依葫芦画瓢,实验完成后,又按照统一的模式填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需独立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创新能力了。因此,很难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虽然这种传统实验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认可、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和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立即显现。学生缺乏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缺乏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有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只是简单地把这3门课的实验合在一起上,并没有把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昆虫实验时,指导教师一般是教授昆虫学科的教师;而在进行植病实验时,则由讲授植病学科的教师指导。这样的实验模式难以使植物病虫害系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不利于掌握该专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

实验考核不科学以往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学生递交的实验报告只是把实验大纲(包括实验口的、原理、仪器与试剂、内容及方法)原文不动地抄一遍,实验结果更是千篇一律,这样实验就变成了预演过程,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离了实验课教学的初衷。同时,还会导致每位学生的实验成绩差异微乎其微,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教学改革内容

重视教学环节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用具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实验教辅人员提前准备,导致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和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全面了解,获得整个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从而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做到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实施实验计划。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科学分析。一日_发现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其重新做实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能有半l从虚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该项口分别以某种农作物病虫害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执行各项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负责答疑和提供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分组、调查、取样、鉴定、查阅资料、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和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步骤,不仅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将整个实验课程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分别以某个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贯穿整个课程。将口前昆虫研究法的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昆虫生理生化研究方法、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法5个实验和植病研究法的植物病害调查、植物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植物病原真菌遗传转化技术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技术5个实验合并成1个综合性大实验,将植物病虫害研究以故事的形式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整个实验就是以具体的作物病虫害发生为时间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只有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才能很好地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的`现象。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实验课成绩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完成好坏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实验成绩除实验报告和考勤成绩外,应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记录规范性量化纳入成绩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量化后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对那些既有独立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适当给予创新学分。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是否打扫卫生、是否清洗实验器材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加分。

3.改革成效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3门实验课程,体现了实验课程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这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意义。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系统化和整体化特点,同时涉及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农药研究法等相关学科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病虫害的认知及其防治等问题的处理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咨询专业教师、综合分析之后,拟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3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因此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操作技术、实践应用和协调能力都需要提升。所以,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完善专业实践体系,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出现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结语

植物保护研究法在植物保护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选题要小,不要太复杂,我可以做到

生物制药专业综述类论文这方面的,我有经验.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1.郑州紫荆山公园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2.多肉植物在景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3.南宁市彩叶植物研究概况4.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植物配置研究5.浅析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综合防治6.佳木斯市园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应用调查研究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8.塔里木盆地园林工程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途径9.地锦育苗及园林绿化栽培技术10.陕西关中主要城市观花树种花的观赏性状分析1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12.广西地区15种典型园林观赏植物的耐阴性及光合特性13.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14.南京市不同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富集特征15.园林道路绿化种植的配置方法探索

植物根腐病论文

必须要加强田间管理,要提前预防伤害,还要及时松土,保护好根部,提前进行消毒,注意气候的变化,要注意药物方面的情况。

红叶石楠根腐病红叶石楠发生根腐病时,首先发生在红叶石楠的根尖。刚开始根尖会变成褐色,逐渐外皮腐烂,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整个根会腐烂,完全变黑,植物的叶子会完全枯萎。红叶石楠根腐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因为红叶石楠的水质不好,如果红叶石楠的水质盐度和pH值较高,会使红叶石楠生长不良,生长能力弱,植株健康状况不好。但浇水过多,会导致盆栽石楠内部积水,排水不畅,生长环境过于封闭。这样很容易在花盆和土壤中滋生真菌,最后造成真菌感染和根腐。欧石楠根腐病的防治方法首先要对红叶石楠种植的土壤和花盆进行仔细消毒。我们应该及时发现红叶石楠发生根腐病。根腐病前期要及时更换种植的土壤和花盆,并及时消毒。将患病并清洗干净的红叶石楠植株浸泡在用百菌清和杀菌剂配制的溶液中进行消毒,一般浸泡两三分钟。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可以进行第二次种植。重新种植红叶石楠时,需要定期浇灌杀菌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治疗红叶石楠根腐病。

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及时浇水施肥,还应该做好杀虫除草的工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才能不同的药剂,要注意使用药物的时间,要对症下药。

根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可用中威快活林的复生灵稀释1000-1200倍,移栽前均匀喷施土球或移栽后浇灌根系一周,然后浇透水。不仅可以防治根部病害,还可促使老化根系复苏,萌发新的有效根系,提高树木抗病和复壮能力。

魔芋软腐病论文

常见病害:魔芋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炭疽病、魔芋缺素、魔芋根腐病、魔芋软腐病和魔芋白绢病。症状及防治方法:魔芋细菌性叶枯病致使叶片扭曲,叶片大量干枯,植株枯倒,用500ppm农用链霉素灌淋病穴及周围植株两次;魔芋炭疽病使叶面组织褪黄,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一、魔芋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1、魔芋细菌性叶枯病

(1)症状: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的是叶片,一般发病前期在叶片的边缘呈黑褐色不规则形油侵状,然后呈黑色枯斑,致使叶片扭曲,发病后期病斑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大量干枯,植株枯倒,当空气湿度比较大时,会出现白色脓状物,伴随一点臭味。

(2)防治:魔芋进入生长期后要加强检查,如果发现病株需及时挖出并用500ppm农用链霉素灌淋病穴及周围植株两次,每株升,也可用汰腐净或75%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等药剂喷洒。

2、魔芋炭疽病

(1)症状:魔芋炭疽病主要危害魔芋的叶片,刚开始为进圆形的褐色小斑,慢慢扩大为圆形至规则大斑,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周围的叶面组织褪黄,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多自叶尖、叶缘开始,向下向内发展,融合成大斑块,病部易裂,严重的时候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成褐色干枯。

(2)防治:魔芋炭疽病多发生在多湿天气,田间有积水、种植密度太大或者偏施氮肥导致植物长势过旺引起。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种植,降低田间温度,采用科学的配方施肥。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3、魔芋缺素

(1)症状:魔芋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导致叶片褪绿黄化、提前倒伏等,初期展叶期展开度小,向内卷曲,叶脉从淡黄色变黄白色,会影响魔芋的产量。

(2)防治:加强肥水的管理,在合适的时间适当追肥,并补充微量元素。

4、魔芋根腐病

(1)症状:魔芋根腐病主要危害魔芋根部和块茎,发病的初期为褐色水浸状病斑,然后根系和部分块茎腐烂变黑,地上部分褪绿黄化,植株生长矮小,慢慢地下块茎会大部分腐烂,后期叶柄枯萎至整株枯死。

(2)防治:种魔芋的时候尽量避免磨损,种植时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块,并采用高龙深沟栽培,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在发病的初期也可以用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洒叶柄基部,7-10天一次,连续喷3次。

5、魔芋软腐病

(1)症状:在魔芋的整个生长期和储存期都可能发病,主要以换头后块茎膨大期为主,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魔芋组织腐烂并伴随恶臭味。

(2)防治:加强魔芋各个环节把关,从选种地到种植管理,选种耐病或者抗病的品种,选种合适的种植地并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魔芋田间进行适当的打药防病。

6、魔芋白绢病

(1)症状:魔芋白绢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或者叶柄基部以及球茎,叶柄基部或者茎基染病初期,会出现水渍状呈暗褐色不规则病斑,然后软化,导致叶柄变褐色腐烂,病株随后折断倒伏。当湿度较大时,发病部位的附近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褐色球状菌核,形状如黑色的油菜籽粒,病菌随后危害地下球茎,引起球茎腐烂。

(2)防治:对田间应该随时清理排水沟,注意田块不积水并且通风好。前期可以用魔芋灵等药物来预防,如果出现病情时应及时处理病株,对病穴及周围突然进行消毒。

二、魔芋软腐病的克星农药

魔芋软腐病的克星农药是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杀菌剂,可以抑制病菌的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高农药效果;同时配合护树大将军浇泼植株基部,能诱导病毒集结,供护树将军靶向消毒,抑制果树根部病毒传导式感染及叶片和果实,保养植株输导系统健康工作。每7-10天进行一次,连续用药3-5次。

少给它们浇一些水,要注意病虫害,及时给它们追肥浇水;可以选择一些青枯立克,奥农乐,地力旺,这些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药剂。

魔芋软腐病又称黑腐病,是魔芋种植过程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栽培期贮藏期可发病,一旦魔芋软腐烂,一般会导致减产3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70%以上,甚至无法收获,给魔芋种植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开花魔芋适合生长在海拔1700米至2300米之间的区域,而白魔芋适合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区域生长。种植时,宜选择森林覆盖率高、阳光直射时间短、半阴半阳、空气湿度高的小山地环境,北坡为最佳种植区。

由于连作易加重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生,所以在种植中提倡轮作,轮作间隔2-3年,种植前还应注意不要选择像土豆芋、茄类地块。魔芋软腐病症状出现在苗期以外的芋头弯曲,或叶柄、芋头腐烂;感染后叶片蔓延,初生潮湿的深绿色斑点,组织腐烂膨胀;病原体沿着导管感染叶脉和叶柄,水渍、汁液流出,或在叶柄基部造成溃疡和分离,当球茎被感染时,整个植物或半个侧面变黄,叶子枯萎,球茎表面出现水溃疡,如清晰的棕色病斑,向内部扩展,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性腐烂,并散发恶臭。

植物基部感染、软腐和倒伏后,早期叶片可保持绿色,随后变为黄色或棕色或干燥。魔芋软腐病病原在云南、四川等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期,可在田间反复感染传播。在寒冷地区,它在田间病株中越冬,或在土壤或害虫中的未病体中越冬。

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不腐朽的农家肥和害虫传播病原体,细菌从伤口和气孔感染植物,从根毛区也可感染植物,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通常从6月中下旬开始,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逐渐减少疾病。积水、土壤湿度高和降雨量大的地块易受该病的影响。一旦疾病得到控制,项目就转向预防。现在在大田生产中,土壤中的线虫、地老虎等害虫非常严重,这也是软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可以在药剂中添加白僵菌等农药,防治效果明显。

魔芋软腐病的症状:在魔芋生长期间引起倒苗,贮藏期或播种后球茎腐烂。被侵染的球茎,最先出现不定形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逐渐向球茎内部扩展,使白色组织变成灰白色至黄褐色湿腐状,有大量菌液流出,恶臭味,最后球茎变成黑色干腐的海绵状物。叶上发病时,初生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小叶黄化,蔓延到主叶柄,在一侧形成条状病斑,初始似开水烫过的症状,之后凹陷成槽沟状,溢出脓液,散发臭味,组织软腐,引起倒苗,还可传到地下球茎发病。实际上是球茎先发病再经蒸腾作用把病菌带到叶尖,所以其表现首先是叶尖变黄,最后人们才发现球茎腐烂。球茎呈孔洞状腐烂,内部组织呈黏稠糊状,直至全部腐烂。

魔芋软腐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Dye)。该细菌为单胞短杆状,周生鞭毛2~8根。寄主范围很广,除魔芋外,常侵染十字花科、茄科、伞形科、葫芦科及葱蒜类等多种植物。生长温度范围为9~40℃,最适温为25~30℃,pH为。病原菌常在球茎、土壤、病残体内和杂草根际越冬,并成为初次侵染源。病菌从伤口侵入,在薄壁细胞中繁殖,使细胞解体而软腐。凡农事操作、吹风下雨、害虫啃食、刺吸都能造成伤口而被传染,病菌随雨滴反溅、灌溉水流、病健株摩擦及农具、害虫而传播,带菌球茎还可远距离传播。若发生细菌叶枯病,其病斑为软腐病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并加重病情。凡种芋受伤、种芋不消毒、连作、施氮肥过多、施带菌肥料或未腐熟的有机肥、烈日照射、土壤黏重或低洼渍水、土面不覆盖、风害使植株受伤、平地栽培等均发病较重,相反就较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