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医学论文的标题之下需列出作者及单位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体现文责自负的要求,说明成果的归属,也为论文发表后读者咨询、商榷及索取有关资料提供保证。1.作者署名的原则① 只有做出较大贡献者才能署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科研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只有参加完成论文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或参加实验研究并做出贡献的才能署名;只对论文做出一般贡献者不能署名。② 循名责实的原则:署名名应该循名责实,不能只图其名,而不符其实,一定要名实相符。不直接参加课题或所做工作较少的人、自己做出贡献不大,在论文上署名名,就很难避免因图个人虚名而具有不惜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之嫌。③ 文责自负的原则:凡对论文内容不能负责,不能解释的人就不能在论文上署名。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并使论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作者署名的具体规定:① 严肃认真,署真名、全名。② 个人署名是基本形式,以单位(地址)署名的极少。③ 署名排序不争名次,不照顾关系,无劳不挂名。④ 作者署名位于标题的下方居中,标明作者所在单位。作者单位要署全称,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写在单位名称后的括号内,以方便读者在需要时与作者联系。送往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还要增加国名。国外期刊一般还要求署名上作者的现在和永久地址。4.作者署名时应注意的问题① 正确区分个人作者和多作者署名的关系:凡在个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代号根据个人搜集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撰写而成的论文,应单独一人署名;但避免以个人的名义发表集体研究成果,更不能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由多人(多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是否撰写发表,应共同协商决定,不能单方面擅自撰文发表。这样的论文可由多作者共同署名。在论文上署的作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多作者的排列顺序一般以第一作者为论文的主要撰写者,对论文负主要责任,其他按所做工作的多少和贡献大小排列,不能以职位高低和资历的长短排列。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时,第一作者应为研究生本人,导师应放在其后,作为通迅作者。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文末的右下角,用圆括号括起来,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② 署名不宜过多: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6人,其余参加者或提供资料者的单位和人员及指导者、协作作者、审阅者均可列入致谢之中,排在论文末或首页下角,不应混淆作者和致谢对象。凡署名的作者或致谢者均应征得本人的同意。
第一作者、作者排名和通讯作者
作者署名代表著作权,能够宣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在职称晋升、科研基金申请、求职和人才称号评定等方面,作者排名是最关键的评价指标之一。
很多高校在资格评定时看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论著。由于作者署名与学术声誉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对作者排名格外关注。
按照排列顺序,作者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作者等。按照分类,作者分为普通作者和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又称通信作者,因为这种作者负责回复来信。
论文作者排列注意
作者排列顺序分为姓氏英文字母排序法、首末作者排位法、贡献排位法三种。姓氏英文字母排序法用于无法区分每个作者的贡献程度的情形,在署名处注明按照姓名字母排序。这种方法虽确有运用,但不被学术界提倡。
首末作者排位法是指学生或团队成员做第一作者,导师或课题负责人做最末位作者,其余有贡献的人员居中排列。这种方法虽然曾在某些国家或某些领域形成过约定俗成的共识,但目前这种共识不复存在。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爱思医学信息公司提供论文写作咨询。
1、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
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ISTIC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的缩写。该机构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对期刊学术质量进行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即“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所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ISTIC收录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R(美国化学文摘)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想要区分是否是核心期刊,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 打开万方数据网,然后点学术论文,在检索框内输入要检索的期刊名,如果期刊显示,且期刊名后跟着 ISTIC或者PKU的 即是中文核心,什么都没有的就是普刊了,望采纳
ISTIC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的缩写。
CR是美国化学文摘。
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即“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所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医学期刊是以医学和与医学相关学科为内容的情报载体,按卷与期和(或)年与期的顺序编号,意欲长期印行下去的连续出版物。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直属机构、一级协会、地方性医学组织,医学院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承办的主要以刊载医学学术论文为主的连续出版物。
【简介】
医学期刊汇集着医学工作者的医药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了医药学的进展及水平,是医药学研究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广大医务工作者可借以掌握该学科的现状和动态,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它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约12万种,年发行近30亿册,其中25%为生物、医学期刊约3万种,发行量在7亿册左右。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为出版周期短、专业性强、选题机动灵活、作者众多,具检索性能。
【医学期刊分类】
按目录分类,可以分为医学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其中医学中文核心期刊250本,停刊一本;医学科技核心期刊996本(有和中文核心期刊重复的期刊)普通期刊未做统计;
期刊论文的作者类型填写方法:写论文作者时,可以按以下顺序总结文章的主要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以省略)、出生地、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可选)。
1.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 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 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一般作者个数不限,但通常不多余6人。一般说来,排名第一就是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就是第而作者,排名第三就是第三作者,所以一般都写1个。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
中级职称,应该是要求第一作者,很多职称评定都是要求参评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必须是独作或者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甚至第三作者的话,评审效果是很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一作者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爱思医学信息公司提供论文写作咨询。
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First author)通常是承担研究工作的学生/研究者。第一作者通常也被称为主作者。他/她负责与可能在研究工作中帮助他/她的合著者或可能是来自同一工作组的同事一起实际地进行研究。他/她还负责分析数据和准备手稿。
现如今几乎所有的职称文件中对申报人员发表职称论文都有作者排序的要求,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要求申报人员是第一作者或是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更多见一些。
但在我们旁边,总存在着一些怪现象,比如在一些机构,实验的实际作者被列为第二作者。在我看来,这是不道德的或不公平的,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受害者。
2
通讯作者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常是高级作者,提供智力输入,设计和批准研究中要遵循的协议。负责论文投稿过程中的稿件修改、校对,处理稿件的修改、重新投稿直至稿件验收(当然,这些工作也需要第一作者甚至其它作者的参与)。
在作者排序中,通讯作者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比如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换句话说,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但国外大部分文章一般的习惯是把通讯作者列在最后一个作者。
3
其他作者
除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一篇论文还可以挂很多个作者和单位。一个作者也可以挂多个单位。如何安排作者和单位,这就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这个内容以后讨论。
对于那些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采用在“致谢”(Acknowledgements)或“脚注”中表示感谢的方法。不能列为作者,但可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 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 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对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仪器、检查等) 的机构或人员; 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资助的经费数量);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建议、给予审阅和提供其他帮助的人员。
松子期刊
提供专业的学术论文服务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前。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的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需同时具备以上3条。仅参与获得基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稿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通讯作者的姓名或整理者的姓名(列于文末);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的人员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如文稿的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应说明;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请列于文末参考文献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请在文末注明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有生物医学,医学诊断,临床医学进展之类的期刊上有相应的医学论文,你可以参考
据学术堂了解,医学论文有五种写作类型,下面一一进行讲解:1、研究型论文这类型文章的工作量通常非常大,需要实实在在的实验和数据收集分析,基础医学科研通常属于此类。研究型论文一般分为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几大部分。就目前而言,研究论文和临床评论仍然是外科期刊的主流,这类论文的发表也是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金标准。2、综述型论文是医学研究人员在阅读文献并对感兴趣的领域中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方式,医学研究人员通过这个过程获得的信息,既可以用于申请课题基金、讲座课题或是为日后发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也可以用于帮助不熟悉这一课题的人们快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3、技术论文这类型文章侧重于介绍某种手术方式或全新的手术方法。在这类型的文章中,清晰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可以在其中运用图像,照片或插图会给人更直观的印象。一般来说,这类型文章的重点是介绍技术方法,对并发症或预后情况的描述就相对有限,所以选择此类型论文时,要仔细考虑其的适用性,因为并非所有期刊都接受这类型的文章。4、信件类文章这类型文章一般用于表达对已发表论文的质疑或个人观点,也可用于发表一些没机会发布的数据和想法。总体来说,信件类论文虽然可以引用相关文献来证明初稿可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过这类型论文的价值与研究型论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通常也不能用作职称考核。所以这类型文章大多用于科研工作的辅助,同下面的案例报告一样,应该谨慎的使用。5、案例报告一般是针对一个有趣或罕见的疾病而撰写的,可用作教学。它可以是单一病人或者一系列类似病例的报告,或者是对文献中已报道病例的更全面的描述。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实际工作中,想发表一篇案例报告并不容易,因为已经有太多类似的文章,期刊编辑们对此已经提不起兴趣。不过,如果你可以介绍一种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方法,那么也是有可能发表成功的。此外,还可以试试将病例报告融合入其他文章类型,例如评论类或图像报告等,这样也许可以增加出版机率。
我给你选吧没问题的
1.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 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 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一般作者个数不限,但通常不多余6人。一般说来,排名第一就是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就是第而作者,排名第三就是第三作者,所以一般都写1个。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
中级职称,应该是要求第一作者,很多职称评定都是要求参评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必须是独作或者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甚至第三作者的话,评审效果是很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一作者
一个三人论文的分工明细通常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总体规划:描述每个作者在整个论文编写过程中的部分贡献和职责。例如,每个作者分别负责哪些章节的撰写,是否有其他的主要职责如文献调研,实验设计等。2. 写作过程:描述每个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可能包括谁负责撰写第一稿,谁对每个部分进行了修改和编辑,谁协调整个写作过程。3. 承担的责任:描述每个作者在完成论文时承担的具体责任,例如实验、数据分析、图表制作、文献调研等等。总之,一个好的分工明细应该清楚地说明每个作者的具体任务,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漏洞或混淆。同时也可以让每个作者对整个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让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大家协商。
比如同一单位的课题,那就有的人负责实验,有的人负责数据分析,有的人负责写文章,课题负责人负责联络协调和统筹安排,比如联系期刊编辑,修改文章等。
如果是单位间的课题,那么课题负责人负责几个单位间的统筹协调、任务安排和文章撰写,不同单位的人根据分解到的试验任务分别实验和统计数据。
产出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显示,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万篇,比2017年增加,包括卓越国际科技论文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万篇。
从学科分布来看,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其中,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超过43000篇。
从论文产出机构分布来看,在所有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所院校最为高产,卓越科技论文数量均在4000篇以上。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科技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
此外,卓越科技论文产出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排名前三位的医疗机构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