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临床医学杂志贾源隆简历

发布时间:

临床医学杂志贾源隆简历

孙益红1966年10月出生,江苏省建湖县人。1994年获原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教授,2002年起担任普外科副主任,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擅长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手术治疗工作,尤其是对胃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业译文20余万字,参与编写学术专著两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项。2012年被评为中国名医百强榜百强名医。目前担任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消化外科》杂志特邀编委 。秦新裕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目前担任中山医院党委书记,2000年被学校确定为外科学科带头人。秦新裕医师197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1年上海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上海欧美同学会理事兼医务分会副会长,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委员。 他还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外科年鉴(Annual of Surgery)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共发表论文220余篇。曾主编《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参编《实用外科学》、《现代外科学》、《胃肠外科学》、《胃肠动力学》等著作。 秦新裕医师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1998年被列为上海市百名跨世纪医学科技人才。主要从事普外科、胃肠外科、胰岛移植、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研究,擅长胃肠道肿瘤和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前负责的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2项、上海市百人计划课题1项等 。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培养及现况调查

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摘要] 国内有关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中南大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就业信息;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继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和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后,2004年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5所重点高等院校试办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包括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1]。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医学生是从2004年入学的七年制中通过选拔和择优录取的。

一、招生和培养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招收100名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不同阶段共淘汰了5名学生,并从其他专业中择优选拔4名有志从事临床医学的学生进行了补充,最终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毕业99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以湖南本地生源为主,约占37%,其中男生48人,女生51人。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七年制医学教育增加一年的理工科基础教育。在前两年理工科基础教育期间,100名医学生被分成3个模块(物理模块、化学模块和信息模块),分别接受物理、化学和信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结合个人兴趣培养有不同理工科基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完成两年的理工科教育后,八年制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两年相同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二、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中南大学2004级99名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从事专业进行调查,共搜集了95位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单位情况。截止2015年3月,受访的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北京三个省或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的26家省市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基本上为高校附属医院(见表2)。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在湘雅系统的附属医院工作(约占60%),湘雅医院27人、湘雅二医院20人、湘雅三医院13人。

其他省份分布较多的主要有浙江省13人,主要就业单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3人)、浙江省肿瘤医院(4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宁波李惠利医院(2人)、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1人)。其次是北京市有9人,包括北京阜外医院5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各1人。再次是江苏省有3人,分别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其他省份分别较少。

(二)从事专业情况。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内、外科(约占66%),部分毕业生从事麻醉科和一些辅助科室,如放射科、超声及病理科等(见附图)。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和从事专业的情况,结果发现58人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一致或相关,37人(约40%)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为非定向培养,这就决定了八年制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和主动选择性。然而,导致约40%的毕业生从事与之前选择专业不一致的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专业的供求失衡,如骨科、普外科等从事人员相对较多的专业,毕业学生相对较多而需求量少,导致部分从事骨科和普外科的学术毕业后不得不从事其他科室。而相对偏一点或一些小的科室,如胸外科、眼科、康复科等,因选择的`学生偏少,且目前这些科室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大,所以从事这些专业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和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目前仍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国家没有形成固定和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有自己的培养体系。因八年制大规模招生是从2004年开始,目前已有三届八年制毕业生逐步开始毕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但目前就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八年制毕业生之间比较的研究均相对较少。

本文的调查统计了中南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因为是第一届八年制,其培养模式也是在以往的七年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通过加强医学前的通识教育即理工科学习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为的是以后在医学领域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目前国内八年制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5+3”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部为“4+4”模式,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基本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2]。

首届毕业生的招生考虑到湖南本地的生源为主,工作基本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因八年制培养为非定向,其学习期间专业的选择不影响以后就业专业的选择。牛海涛[3]等分析了八年制学术的素质和就业特点,认为八年制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八年一贯,可塑性强”,毕业后适合在国家级、区域性省级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疗机构等部分工作。就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来看,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约40%的毕业生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大部分毕业生(约66%)还是从事内、外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八年制医学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王蓓[4]早在2008年就对北京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做了调查分析,调查认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意向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政策向导“错位”,自我定位与用人要求“不符”,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关于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生活、出国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续的中南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统一分析。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就国内其他八年制院校的毕业生来看,中山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情况较好。根据中山医学院的网上调查显示的结果(截止到2015年2月23日),中山医学院参与调查的每一位毕业生均发表过核心期刊的文章,其中有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在2-3篇,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收录的文章[5]。在出国学习方面,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45%学员在毕业前拥有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表现出了其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和教学工作的国际化。对于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等情况的满意度缺乏相关的文献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范学工,梁莉,等.中美两国八年制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0(1):118,121.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113-115.

[3]牛海涛,陈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术的素质与就业特点[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42-43.

[4]王蓓.浅谈我校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文化,2008(35):80-81.

[5]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就业情况调查问卷[EB/OL].[2015-2-23]..

[6]钟飞,左乔,李凯,等.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回顾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16-117.

全院在职职工665人,其中,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博士3名,硕士24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名,“三五人才”5人。胡筱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陕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闫晓萍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8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或参编),主持 “尿毒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各类并发症、肾炎尿毒症、甲状腺病、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风湿病、痛风、肥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内分泌代谢及免疫风湿类疾病。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韩祖成,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卫生系统白求恩精神奖获得者,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承担《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项;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脑病专著5部。李宝华,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担任全国和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9年,曾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组长、脑内科主任等职。在临床诊疗脑及脊髓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症方面有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有较高造诣和创新。出版中医药学术专著两部《古今中风医案荟萃》;《中国历代名医家评介》。在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专业论文40余篇。乔树真,主任医师 从事脑病临床并潜心研究20余年,曾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等课题研究,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20余篇,曾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擅长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痿证、帕金森、痴呆等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刘冬玲,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中医脑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曾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撰写专业论文10多篇。曾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及抑郁、焦虑症的诊断、治疗,对癫痫、肌无力及帕金森、痴呆等神经损害的疾病的治疗。惠振亮,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师从中医专家李宝华主任医师,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省级科研项目二项,擅长治疗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并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脑病专业2、3类新药研究10余项。阮绍萍 住院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系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致力于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炎、帕金森病等脑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与研究。吴鹏亮 住院医师 于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及科研工作5年,对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研究。曹瑾,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0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素蓉教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内科住院医师,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等疾病。辛银虎副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从事中医脑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头痛,癫痫,眩晕,失眠抑郁等疾病和中风与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丧失的康复工作。先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徐军锋 住院医师 199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8年,发表论文《针灸在中风病刚柔相济法临床康复综合方案中的应用体会》等3篇。致力于中风、面瘫、头痛、不寐、眩晕、郁症、颤症的针灸治疗的研究及中风病的康复治疗及个性化辅助支具矫形器的适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王翠,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研究生,2009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系,师从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韩祖成.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擅长中风病、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眩晕、癫痫、痿证等中医诊治。田腊群,主治医师 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2000年至今还从事新药研发工作,曾多次参加GCP培训,熟练掌握新药研发过程,并参与脑病科新药试验研究四十余项,其中包括:中风病、癫痫、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项目;熟悉康复医疗工作。陈捷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四年。1992年起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00年获得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从事肿瘤专业20多年,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的治疗,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期间,跟随名老中医贾昆、谢远明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肿瘤病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的治疗,如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面,治疗方法独特,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乳腺病的治疗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作为负责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陕西省卫生厅、省科委科研课题各一项。参编4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现为陕西省药理学会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病专业委员会秘书、西安市抗癌协会秘书、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魏琳,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曾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全国乳腺病疑难病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十一届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从事肿瘤专业3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特别是在乳腺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中、晚期各类肿瘤的治疗,以及一些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及新的见解,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乳腺癌放疗化疗有独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增效减毒治疗方面、控制肿瘤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共编撰著作五部(包括参编),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3项,负责药理基地工作8年,完成新药临床试验12项。张允让,主任医师,原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96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应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肿瘤方面颇有成就,并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著作数部。苗文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199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科研课题一项、承担陕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国家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多项中药临床研究。1990年毕业分配至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肿瘤及脑瘤的治疗,在继承肿瘤名家贾老、谢老等老一辈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为病人制定适宜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上还在乳腺病、血液病患者,在乳腺病、血液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李增战,主任医师。国家“天使工程”新培养肿瘤专家、陕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曾在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多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癌性胸腹水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突出。同时在中医辨证治疗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全身泛发性皮下脂肪瘤、女性乳腺增生及乳腺导管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期间参加国家中管局课题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同时负责或参加了6项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科研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多篇。杨晨光,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此后长期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2004-2005年在法国地中海大学马赛医学院进行恶性肿瘤的临床研修,顺利答辩并获法国临床肿瘤学深入培训证书(.)。临床上主张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医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的为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在中医形神观指导下进行病人个体的心理社会行为分析,指导病人配合中医养生方法辅助抗癌,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六经辩证,经络辩证治疗上有独到见解。研究重点是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应用。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交流。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及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新药临床工作十余项。许鹏,住院医师,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为陕西省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负责病房一线工作。鱼麦侠,住院医师,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现攻读陕西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负责病房一线工作。李喜凤,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负责肿瘤病人的心理支持,肿瘤微波治疗。马战平,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现担任中华中医药感染病分会全国委员;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结核呼吸病学陕西省分会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2007年7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1年;~被中央组织部选派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中国哮喘联盟主席林江涛教授,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访问学习1年;始被国家“四部委”选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陕西省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刘华为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能够熟练的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呼吸机、血气分析、肺功能、胸膜活检术、经皮肺穿术等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呼吸系统的多种疑难病症能够熟练的应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灵活的辨证施治,疗效突出。擅长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癌、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陈鸿芳,女,副主任护师,中医护理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等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教学研究20余年,具有多专科护理经验,尤其在中医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与科研课题4项,负责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度课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负责卫生部2011年国家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医肾病护理部分申报及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学科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承担多项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授课任务。

蔡东联:1949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临床营养学教研室主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中心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首席营养顾问,上海职工医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营养与食品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常务理事兼营养师协作组组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中华名医协会理事、国际传统医学会理事,美中国际营养杂志总编辑、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茶报编委、家庭用药编委、营养与食品卫生杂志编委、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编委、氨基酸与生物资源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康复常务编委、中国医学荟萃杂志编委、上海医学编委等。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并荣立个人和集体三等功多次。对临床营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造诣颇深,为人正派,学风端正,多次被评为我校和外校优秀教员和优秀带教教师,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博士后、硕士近20人。先后主持或参加30多项国家、军队、学校和医院等各类基金课题的研究,熟练掌握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的各种动物实验方法,以及毒理学急、慢毒性试验和特殊毒理学的畸变、突变和癌变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法。多次获得国家、军队和院医疗或科技成果奖多项,2004年被评为全国茶叶科技优秀工作者。主编出版《食疗.药膳》、《临床营养治疗学》、《临床营养学》、《现代饮食治疗学》、《实用营养师手册》、《老年饮食营养》、《家庭营养万宝全书》、《学校系列保健丛书》《新概念饮食营养系列丛书》 等近50本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主讲:临床营养学 卢良恕院士.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已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主编和专著10余部。曾荣获1998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及2001年中国老科协“科技耆英奖”。 顾方舟,院士, 浙江省宁波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 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他在研究中曾发表论文、报告50余篇、专著3部,先后5次受到国家级、部级、医科院级 奖励,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英国皇家内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分别于1978年、1990年和1992年授予他院士称号,现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 李连达,院士,辽宁沈阳人,1951年考入 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1956年毕业。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在将近50年中医药研究工作中,发表了学术论文230多篇,编写专著1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类及各级科技成果20多项,先后进行70多种中药新药的研制和药理研究项目,其中有20种已获得新药生产证书。兼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保健食品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委员会审评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等。 顾景范,营养学专家。江苏无锡人。1952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所所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科学会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等。在国内首先从事热环境下维生素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研究。改进了核黄素营养善微量酶学评价方法。七十年代先后主持研制成通用型十一种结晶氨基酸注射液和创伤用十七种结晶氨基酸注射液。著有《静脉营养》、《热带营养》等。 李里特教授,1948年5月出生于西安,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副书记,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产加工工程专业留学,1988年2月获博士学位,1994年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并获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社会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等。 赵霖教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十大首席健康教育专家,长期从事微营养素的研究,通晓中医营养学理论,并曾6次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欧洲,先后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生命科学中心等学术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对西方现代营养学有深刻的理解。现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 王学敏,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德国海得堡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1979年在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及教授;1991年-1998年任教研室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担任的社会工作有:1993年起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1997年、2001年连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 任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任长海医院营养科兼职教授;2005年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7年获得“创伤和应激时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及其防治”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作者);1989年获得“烧伤早期大鼠肝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第二作者)。主编参编了十余本相关书籍,如主编研究生教材“高级医学生物化学教程”,参编卫生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物化学”第五版,参编卫生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等等。国外发表的SCI收录文章10余篇。主讲:基础营养学 钟燕,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营养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人群乳糖不耐受、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及婴幼儿食物过敏营养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1999~2003年期间四次前往荷兰Groningen大学进行课题合作和技术学习,作为合作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在该大学营养与代谢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人体营养代谢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参与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研究基金(ESPEN Nutricia Research Fellowship Award),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公关项目,上海市体育局攻关项目等多项基金研究。获得2004年四川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博士后、上海市2005年第8届“明治乳业生命科奖”优秀奖。作为第二负责人获得2006年度第一届中国营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8部(《营养师手册》、《实用营养学》、《医学营养学》、《糖尿病课堂》等),并在《家庭医生报》、《健康报》、 《大众医学》、《食品与生活》等杂志发表科普文章十余篇,包括从“毒奶粉”事件看婴幼儿营养不良、“青春与健康之源-花粉”、“饮茶与养生”、“认识益生菌”、“没鳞的鱼胆固醇高不高”、“胆固醇你可以吃多少”,等等。主讲:公众营养学 葛升,女,主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临床营养学博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营养与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十五年。获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奖励2项。主编、参编多本营养学书籍,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于各种疾病的饮食调理和营养治疗,尤其是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孕期营养、老年营养、学生营养、减肥等饮食治疗和饮食指导。主讲:营养软件的应用 周家春,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常务副主任,教授,食品工程方向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食品学会理事。曾在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任教、在光明乳业任工程师,1992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任教,先后主讲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生理学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具有特定作用的功能性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如低热量油脂salatrim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富硒肉鸽活性肽的研制、鱼精调味品的开发、溶血磷脂开发应用、果仁抗氧保鲜剂的研究开发、淀粉磷酸酯的开发、海藻糖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等。对乳制品,特别是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有较持久的研发经历;擅长于果汁饮料等食品的开发。近年来的代表性论著有《食品工艺学》、《食品工业新技术》、《食品感官分析基础》。主讲:食品添加剂。 陈舜胜,男,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及水产品加工利用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市食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起在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任教,先后主讲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感官评定、水产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添加剂应用、水产食品学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包括负责中日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淡水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近10项,参与编写《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化工大百科》等重要著作10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讲:食品添加剂。 刘国艳,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8月起,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任教,食品安全与功能食品学科梯队成员。讲授《药理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近年来主要进行食品中有害残留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如生物传感技术,免疫学技术等),氟中毒的分子毒理学,食品、药品、保健品开发的安全性评价,清除体内过量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天然产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科委标准化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各1项.在"全国学术会议3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申请专利3项。近5年在SCI收录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参编《动物营养代谢病》《食品毒理学》等专著5部,参编21世纪教材2部。主讲:食品卫生与安全。 袁海平,女,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生化营养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运动营养学。从事新药研制、生物化学、营养学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从教以来,承担了大量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生物化学、营养学教学工作,主编运动营养教材1本,参编教材2本。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在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生物化学及营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市级、院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国家95重点攻关项目“抗尿激酶、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不同强度运动对机体重要脏器细胞凋亡的影响”;“控体重对重竞技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及营养干预”;“重竞竞技运动员围塞期生化营养监控及体液补充的研究”等。在国内一类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年来主要研究运动员长期控体重与急性减体重的营养问题,运动员的水盐代谢,提高运动能力与消除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主讲:运动营养学。 郭永洁 ,女,医学硕士, 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营养食疗研究室主任;上海药膳食疗协会常务理事;东方国际药膳食疗协会常务理事;论著:1.《中医食养食疗学》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年6月;2.《中医饮食美容》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年;3.《老年病中西结合治疗》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4.《饮食注意》 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年;5.《中医营养学》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 2005年;论文:1.郭永洁.温病治法对新发传染病治疗的优势[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1);2.郭永洁.90例慢性胃炎湿热证临床病理指标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21~.郭永洁.薛生白《湿热病篇》[J].全国辨证论治学术会议论文集. 4.郭永洁.中医“食疗”中的“四性”与营养学的关系[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4,10:66~.郭永洁. 宋代医家庞安时的温病学观[J].湖北中医杂志,1997,19(1):27~.郭永洁.明代相火说平议[J].浙江中医杂志,1995,30(8):367~369.科研课题;1994~1995 上海市教委课题“传染病文献研究”主要承担者;2000 上海市教委课题“慢性胃炎湿热证研究”负责人;2002~2004 中医证的研究 承担“湿证研究”负责;2005.12~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人禽(兽)共患性疫病文献研究”主要负责人专利:智能药穴导入系统 获发明专利 专利号:主讲:美容营养学。 马福良,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197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中药学及中医药膳学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对中医食疗药膳研究等有一定心得,长期担任本科生及老年大学中医药膳课的教学,深受好评。并在黄浦区中心医院中医门诊部开设专家门诊,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曾先后参与编写《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药膳学》,《怎样进补最健康》,《高等中医自学考试应考模拟试题精编》等相关中医药著作多本,发表论文数篇。主讲:药膳营养学。 姜培珍,女,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在的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一直从事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现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主任医师,从事营养、保健食品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社会兼职:卫生部食品法典专家组成员、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理事、上海市食品学会儿童营养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食品学会乳酸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和上海营养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主讲社区营养学。 张建华,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工程系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和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方向有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形成与检测、纳豆生产菌株产氨的分子机理及其菌种改良等。讲授《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等课程。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2篇。编写专著1部。主讲食品卫生与安全。 施洪飞,男,是第一位以营养药膳为研究课题的医学博士,扬州大学中医营养学教授、扬州大学营养学(理学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理学营养学、营养生理)硕士生导师,日本国茶水女子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副会长。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中医饮食保健学》、《功能食品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药膳工艺学》、《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中医营养发展简史》等六门课程的教学教学任务。 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及部省级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作为工作第一主持人进行了省社会发展项目《延缓衰老和调节免疫药膳配方规律和功效评价研究》工作,排名第一。主持省高校自然基金项目《准扬菜工艺标准及工业化生产研究》工作,排名第一。负责江苏省自然基金《荷叶黄酮提取物结构鉴定及功能研究》的功能评价研究,排名第二。负责省高校自然基金《200种药膳工艺标准研究》的100种药膳工艺标准。主讲:药膳营养学。 史仍飞:男,营养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是运动营养学。主要从事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讲授课程为《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等,参加编写《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教材。擅长不同项目运动训练的营养指导和运动员减、控体重的营养指导工作。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饮食剥夺对大鼠脑组织5-HT和色氨酸羟化酶的影响”,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项目名称“振动力量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增加的机制研究”;上海科委项目1项,其它参加科研项目为“不同强度运动对机体重要脏器细胞凋亡的影响”、“控体重对重竞技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及营养干预”、“重竞技运动员围赛期生化营养监控及体液补充的研究”等。在国内一类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上海营养学会会员。主讲课程为:运动营养学。 倪建俐,女,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生1963年,198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二十年。发表临床研究论文二十余篇,教学论文三篇,参编专著一本。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市科委课题。在教育电视台讲授女性的中医保健。参编的《现代女性的自我包装》一书,是1994年三八妇女节市妇联推荐给女性朋友的一本书。在长期的临床和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中医内科,中医营养学等

临床医学杂志贾源隆简介

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培养及现况调查

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摘要] 国内有关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中南大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就业信息;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继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和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后,2004年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5所重点高等院校试办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包括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1]。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医学生是从2004年入学的七年制中通过选拔和择优录取的。

一、招生和培养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招收100名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不同阶段共淘汰了5名学生,并从其他专业中择优选拔4名有志从事临床医学的学生进行了补充,最终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毕业99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以湖南本地生源为主,约占37%,其中男生48人,女生51人。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七年制医学教育增加一年的理工科基础教育。在前两年理工科基础教育期间,100名医学生被分成3个模块(物理模块、化学模块和信息模块),分别接受物理、化学和信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结合个人兴趣培养有不同理工科基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完成两年的理工科教育后,八年制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两年相同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二、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中南大学2004级99名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从事专业进行调查,共搜集了95位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单位情况。截止2015年3月,受访的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北京三个省或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的26家省市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基本上为高校附属医院(见表2)。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在湘雅系统的附属医院工作(约占60%),湘雅医院27人、湘雅二医院20人、湘雅三医院13人。

其他省份分布较多的主要有浙江省13人,主要就业单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3人)、浙江省肿瘤医院(4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宁波李惠利医院(2人)、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1人)。其次是北京市有9人,包括北京阜外医院5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各1人。再次是江苏省有3人,分别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其他省份分别较少。

(二)从事专业情况。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内、外科(约占66%),部分毕业生从事麻醉科和一些辅助科室,如放射科、超声及病理科等(见附图)。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和从事专业的情况,结果发现58人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一致或相关,37人(约40%)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为非定向培养,这就决定了八年制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和主动选择性。然而,导致约40%的毕业生从事与之前选择专业不一致的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专业的供求失衡,如骨科、普外科等从事人员相对较多的专业,毕业学生相对较多而需求量少,导致部分从事骨科和普外科的学术毕业后不得不从事其他科室。而相对偏一点或一些小的科室,如胸外科、眼科、康复科等,因选择的`学生偏少,且目前这些科室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大,所以从事这些专业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和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目前仍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国家没有形成固定和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有自己的培养体系。因八年制大规模招生是从2004年开始,目前已有三届八年制毕业生逐步开始毕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但目前就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八年制毕业生之间比较的研究均相对较少。

本文的调查统计了中南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因为是第一届八年制,其培养模式也是在以往的七年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通过加强医学前的通识教育即理工科学习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为的是以后在医学领域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目前国内八年制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5+3”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部为“4+4”模式,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基本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2]。

首届毕业生的招生考虑到湖南本地的生源为主,工作基本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因八年制培养为非定向,其学习期间专业的选择不影响以后就业专业的选择。牛海涛[3]等分析了八年制学术的素质和就业特点,认为八年制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八年一贯,可塑性强”,毕业后适合在国家级、区域性省级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疗机构等部分工作。就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来看,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约40%的毕业生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大部分毕业生(约66%)还是从事内、外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八年制医学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王蓓[4]早在2008年就对北京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做了调查分析,调查认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意向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政策向导“错位”,自我定位与用人要求“不符”,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关于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生活、出国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续的中南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统一分析。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就国内其他八年制院校的毕业生来看,中山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情况较好。根据中山医学院的网上调查显示的结果(截止到2015年2月23日),中山医学院参与调查的每一位毕业生均发表过核心期刊的文章,其中有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在2-3篇,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收录的文章[5]。在出国学习方面,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45%学员在毕业前拥有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表现出了其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和教学工作的国际化。对于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等情况的满意度缺乏相关的文献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范学工,梁莉,等.中美两国八年制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0(1):118,121.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113-115.

[3]牛海涛,陈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术的素质与就业特点[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42-43.

[4]王蓓.浅谈我校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文化,2008(35):80-81.

[5]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就业情况调查问卷[EB/OL].[2015-2-23]..

[6]钟飞,左乔,李凯,等.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回顾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16-117.

曹素华主 编赵耐青 (按拼音顺序排列)陈峰 邓伟 刘晓云张文彤 周琴编者(按拼音顺序排列)陈 峰 南京医科大学邓 伟 复旦大学董 伟 复旦大学郜艳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郝元涛 广州中山大学何艳青 复旦大学刘晓云 复旦大学罗剑锋 复旦大学邱 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宋艳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汪 涛 复旦大学张文彤 复旦大学赵耐青 复旦大学赵新平 复旦大学周 琴 复旦大学朱 骥 复旦大学赵耐青 1954年1月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获医学统计硕士。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统计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数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统计学会委员。主编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卫生统计学方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现代医学统计学》等10余本医学统计学教材和《医用高等数学》教材;发表40篇论文。参与国家“973”课题“环境医学相关生物资源库和ECP损伤一防御的信息数据库”。

赵红霞医生简介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在三甲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年。擅长于高危妊娠、不孕不育,内分泌疾病及妇产科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在处治产程及各种难产剖宫产,子宫全切、新生儿新法复苏等方面经验丰富,开展孕产期心理指导及遗传优生指导。在省、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获市级科研成果进步奖。王尼萍医生简介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擅长妇产科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包括妇科宫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宫颈癌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新生儿新法复苏等,对产科高危妊娠,头位难产的处理及妇科不孕症,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有20篇论文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7项科研获市科技进步奖。汪玉芳医生简介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五年。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科学独到的处理方法。擅长妇产科的疑难病症的诊治,对不孕症的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治,独立完成阴式手术、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广泛根治术及综合治疗;主持开展腹腔镜、宫腔镜手术近千例,开展推广无痛分娩及陪伴分娩。王明灿医生简介王明灿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专业,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达二十多年。是中华外科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擅长普外科(包括腹腔镜微创外科),对肝、胆、胰消化道肿瘤以及甲状腺、乳腺等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临床经验丰富,造诣很深。周淑辉医生简介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中华麻醉医学会成员,省麻醉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临床麻醉、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有科研成果6项,有专业论文10多篇。对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抢救有很深的造诣。孙玉财医生简介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曾任吉林地区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从事脑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颅脑损伤、脑肿瘤、高血压脑出血诊治及各型颅内血肿的开颅手术,脑室引流及颅骨缺损修补术等。周亚军医生简介周亚军普外科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湖南省肛肠外科学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擅长诊治普外科(肝胆胰腺外科、消化道疾病、甲状腺、乳腺疾病、腹腔镜微创外科)各疾病;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息肉,内、外痔疮、肛裂、肛瘘、肛门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临床医学杂志贾源隆主编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综合性月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份权威的医学学术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389,国内统一刊号:CN 11-5576/R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关注全世界医学行业热点、重点、难点,介绍中国及亚太各国传统医药的经验、理论与实践,传播行业资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本刊关注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相结合,阐述世界各国医学发展思路,弘扬和介绍中国医学研究的学术思想,将世界医学信息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医学研究成果分享给世界。

孙益红1966年10月出生,江苏省建湖县人。1994年获原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教授,2002年起担任普外科副主任,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擅长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手术治疗工作,尤其是对胃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业译文20余万字,参与编写学术专著两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项。2012年被评为中国名医百强榜百强名医。目前担任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消化外科》杂志特邀编委 。秦新裕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目前担任中山医院党委书记,2000年被学校确定为外科学科带头人。秦新裕医师197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1年上海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上海欧美同学会理事兼医务分会副会长,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委员。 他还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外科年鉴(Annual of Surgery)中文版等杂志编委。共发表论文220余篇。曾主编《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参编《实用外科学》、《现代外科学》、《胃肠外科学》、《胃肠动力学》等著作。 秦新裕医师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1998年被列为上海市百名跨世纪医学科技人才。主要从事普外科、胃肠外科、胰岛移植、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研究,擅长胃肠道肿瘤和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前负责的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2项、上海市百人计划课题1项等 。

全院在职职工665人,其中,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博士3名,硕士24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8名,“三五人才”5人。胡筱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陕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闫晓萍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8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或参编),主持 “尿毒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各类并发症、肾炎尿毒症、甲状腺病、更年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风湿病、痛风、肥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内分泌代谢及免疫风湿类疾病。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韩祖成,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卫生系统白求恩精神奖获得者,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承担《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项;取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脑病专著5部。李宝华,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担任全国和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9年,曾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组组长、脑内科主任等职。在临床诊疗脑及脊髓病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症方面有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有较高造诣和创新。出版中医药学术专著两部《古今中风医案荟萃》;《中国历代名医家评介》。在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专业论文40余篇。乔树真,主任医师 从事脑病临床并潜心研究20余年,曾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等课题研究,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20余篇,曾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擅长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痿证、帕金森、痴呆等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刘冬玲,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中医脑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曾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脑血管病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撰写专业论文10多篇。曾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及抑郁、焦虑症的诊断、治疗,对癫痫、肌无力及帕金森、痴呆等神经损害的疾病的治疗。惠振亮,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师从中医专家李宝华主任医师,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省级科研项目二项,擅长治疗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并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脑病专业2、3类新药研究10余项。阮绍萍 住院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系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专业硕士研究生,致力于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炎、帕金森病等脑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与研究。吴鹏亮 住院医师 于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及科研工作5年,对中风病、痴呆﹑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癫痫、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研究。曹瑾,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0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刘素蓉教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内科住院医师,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高血压病等疾病。辛银虎副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从事中医脑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头痛,癫痫,眩晕,失眠抑郁等疾病和中风与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丧失的康复工作。先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徐军锋 住院医师 199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8年,发表论文《针灸在中风病刚柔相济法临床康复综合方案中的应用体会》等3篇。致力于中风、面瘫、头痛、不寐、眩晕、郁症、颤症的针灸治疗的研究及中风病的康复治疗及个性化辅助支具矫形器的适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王翠,2008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研究生,2009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系,师从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韩祖成.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擅长中风病、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眩晕、癫痫、痿证等中医诊治。田腊群,主治医师 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2000年至今还从事新药研发工作,曾多次参加GCP培训,熟练掌握新药研发过程,并参与脑病科新药试验研究四十余项,其中包括:中风病、癫痫、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项目;熟悉康复医疗工作。陈捷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四年。1992年起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00年获得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从事肿瘤专业20多年,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的治疗,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期间,跟随名老中医贾昆、谢远明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肿瘤病学理论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的治疗,如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面,治疗方法独特,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乳腺病的治疗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作为负责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陕西省卫生厅、省科委科研课题各一项。参编4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现为陕西省药理学会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病专业委员会秘书、西安市抗癌协会秘书、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魏琳,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曾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全国乳腺病疑难病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十一届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从事肿瘤专业3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特别是在乳腺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中、晚期各类肿瘤的治疗,以及一些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及新的见解,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瘤、乳腺癌放疗化疗有独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增效减毒治疗方面、控制肿瘤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共编撰著作五部(包括参编),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3项,负责药理基地工作8年,完成新药临床试验12项。张允让,主任医师,原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96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应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肿瘤方面颇有成就,并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著作数部。苗文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199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科研课题一项、承担陕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国家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多项中药临床研究。1990年毕业分配至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解决了肿瘤的许多合并症、疑难症,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肿瘤及脑瘤的治疗,在继承肿瘤名家贾老、谢老等老一辈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为病人制定适宜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临床上还在乳腺病、血液病患者,在乳腺病、血液病的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李增战,主任医师。国家“天使工程”新培养肿瘤专家、陕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曾在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多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及癌性胸腹水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突出。同时在中医辨证治疗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全身泛发性皮下脂肪瘤、女性乳腺增生及乳腺导管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期间参加国家中管局课题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同时负责或参加了6项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科研工作,撰写专业论文多篇。杨晨光,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此后长期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2004-2005年在法国地中海大学马赛医学院进行恶性肿瘤的临床研修,顺利答辩并获法国临床肿瘤学深入培训证书(.)。临床上主张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医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的为病人提供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在中医形神观指导下进行病人个体的心理社会行为分析,指导病人配合中医养生方法辅助抗癌,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六经辩证,经络辩证治疗上有独到见解。研究重点是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应用。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交流。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及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新药临床工作十余项。许鹏,住院医师,200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为陕西省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负责病房一线工作。鱼麦侠,住院医师,2004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至今,现攻读陕西中医学院在职研究生。负责病房一线工作。李喜凤,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负责肿瘤病人的心理支持,肿瘤微波治疗。马战平,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现担任中华中医药感染病分会全国委员;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结核呼吸病学陕西省分会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 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2007年7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1年;~被中央组织部选派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的呼吸病专家、中国哮喘联盟主席林江涛教授,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访问学习1年;始被国家“四部委”选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陕西省十大名医、陕西省名中医刘华为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能够熟练的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呼吸机、血气分析、肺功能、胸膜活检术、经皮肺穿术等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呼吸系统的多种疑难病症能够熟练的应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灵活的辨证施治,疗效突出。擅长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癌、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病、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陈鸿芳,女,副主任护师,中医护理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等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教学研究20余年,具有多专科护理经验,尤其在中医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与科研课题4项,负责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度课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负责卫生部2011年国家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医院中医肾病护理部分申报及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学科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承担多项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授课任务。

陈德兴,汉族1963年出生,甘肃武威人。1985年加入共产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贾敏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板中记载中国城市自杀率为人/10万,农村人10万。题为《中国自杀率报告:2002~2011》的论文称,1995年至1999年,15岁至34岁的中国女性公民之中,每10万人里年均约有名农村女性自杀。而2011年,这一数字减少为每10万人之中只有3例,降幅超过了90%。该报告发表于德国《社会精神病学与精神流行病学》杂志。根据2005年发表在中国《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在调查了全国23个疾病监测点的数据以后,发现55岁以上人口的自杀死亡案例中,与患急重病或受伤相关,与经济困难有关。扩展资料农村女性自杀率降低值得高兴,但这并不是中国自杀率变化的全貌。报告指出,推动中国自杀率下降的因素,尤其是人口的迁徙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大多数忧虑指向老年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如今,老年人口在中国人口中增长最快,每10万65岁到69岁的城市老年人中有人自杀,每10万70岁到74岁的农村老年人中有人自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到五倍。老人自杀率在过去10年的头5年总体下降,城市比乡村下降更快,但是这个比率从2008年开始保持不变甚至回升。

2019 年,全球估计有万人死于自杀。2019年全球年龄标准化自杀率为每 10 万人 人。全球不同区域的自杀率不同,从每100000 人中少于 2 人到每 100000 人中 80 人以上。而在中国,我国的自杀率在过去20多年出现了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但绝对数字还是非常高的,世卫估算指出,2019年,自杀人数为116324人(万),其中男性72515人(万),女性43809人(万)。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统计,2019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万,农村自杀率为万,在世界范围内已处于较低水平。低于邻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硕士毕业论文感谢致辞范文(精选12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感谢致辞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光阴似箭,一转眼已是快离开的日子。在校的这几年时间里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淳淳教诲,是老师们教会了我们勤奋学习,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

指引着我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点滴汇聚中使我逐渐形成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值此论文顺利完成之际,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师徐松老师,徐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徐松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同时感谢沙文兵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

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的刘晨旭同学。刘晨旭灵活考虑问题的方式,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认真的科研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她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上对我的帮助。

感谢和我一个宿舍的丁小云同学、洪文苑同学、刘菲同学。没有她们无私的帮助,我是无法完成论文工作的。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开心的日子。在她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深深的感谢呵护我成长的父母。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第一个给我鼓励的人。回顾20多年来走过的路,每一个脚印都浸满着他们无私的关爱和谆谆教诲,10年的在外求学之路,寄托着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私支持,坚定了我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父母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最宽厚的爱。大恩无以言报,惟有以永无止境的奋斗,期待将来辉煌的事业让父母为之骄傲。我亦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

最后,再次向所有关心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在即将离校之际,祝愿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快乐!

时光匆匆而过,幡然醒悟时毕业的季节已悄然而至,回首两年半研宄生学习与生活,心中的感慨万千,曾经的壮志雄心,也慢慢变为心中的那一份稳重和踏实。这两年多时间里,我真的成长了许多。

首先要感谢我敬爱的导师李怀政教授,您不仅是我求学道路上的恩师,而且还是我生活中的益友。每当我在学习上或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您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当我犯错误时,您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开导。您的博学多识让我崇敬,您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钦佩。在教会我如何去做事的同时,您还让我领悟到了如何做人的真理。总之,从您那儿,我学会了很多很多。这篇论文无处不渗透着您的心血,在此,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师,谢谢您!

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师姐,感谢我的同门,感谢我的好友,在我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与鼓励。感谢我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感谢经济学院12届研宄生的全体同学,是你们陪伴我度过了快乐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

最后要向各位评审专家和老师致以真诚的谢意,感谢您们为本文付出了宝贵的时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两年半的研究生阶段即将结束,回想这个阶段的经历,丰富且充实,偶尔遇到挫折,身边总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朋友的关心和家人的支持,至此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本文是在导师邢孝兵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到最后的定稿,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邢老师的。悉心指导,使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在两年半的研究生阶段,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邢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都使我受益匪浅,并将鼓励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在此向我尊敬的邢孝兵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研究生阶段教导我们的各授课老师,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在学习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顺利完成了所有学业。感谢我亲爱的室友和同学,他们的善良、热情和勤奋感染着我,在共同努力学习的时光中,他们使我的生活如此充盈和饱满。感谢我的朋友们,总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和帮助我,不断督促我,共同进步。

感谢为我操劳的父母亲人。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教育我成长,在过去的20多年里,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姑姑在学习上督促和生活上的帮助,都让我不胜感激,我将一直铭记于心。

在即将离校之际,祝愿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短短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两年多来,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此刻,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所有在我研究生生涯中帮助我、鼓励我、支持我的人,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走过这美好的岁月。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蒋义伟副教授。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蒋老师就做了我的班主任,那时就很羡慕他深厚的学术能力,后来,很荣幸在研究生阶段他成为我的导师,指导我论文的写作。很荣幸能和蒋老师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老师敏捷的思维、清晰的思路,很好地解决了我在写论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我顺利地完成论文的写作。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时刻影响着我,提醒我做事不能心急毛躁。在此,我也要感谢胡觉亮老师,胡老师平易近人的性格以及虚怀若谷的精神,使得他深受学生的爱戴。感谢韩曙光老师在蒋老师出国的那段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提醒。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室友大琳子同学。感谢你对我的关爱以及无私的帮助。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和感动,因为有你的陪伴,我的研究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你乐观豁达的性格也使得我变得开朗起来。我也要感谢陈喜乐同学默默地付出和对我的鼓励支持。感谢我的同门喻凤以及各位师妹师弟,你们的帮助,让我的学习更加地顺畅。

此外,我也要感谢在这里遇到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人生之路上,有你们的鼓励、支持和安慰,让我的生活充满感动和幸福,也使我可以常常反思自己,不至于迷失。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们,谢谢你们为我创造了美好温馨的家庭环境,谢谢你们一直以来无私地付出和对我的关爱,你们就是我坚强的后盾,鼓励我不停努力向前。

虽然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但我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继续努力奋斗!

本论文是在赵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赵清老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他的踏实认真的做事态度及低调的风格深深的影响了我,成为了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这衷心的感谢老师!

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两年多的时间里,遇到问题我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弥补了自己身上很多的不足,上课的时候一起认真听课,考试之前一起认真备考,课余时间一起打球,这些都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美好记忆。

另外,我最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无私才有了我今天这么好的'机会,为了我他们依旧没有停止奋斗,所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力做事,用心生活,争取早日孝敬他们。

最后,特别感谢参与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进行审阅,非常感谢。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应届毕业生求职网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你们总是如此默默无闻的执著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你们总是如此深沉地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青春。用你们如阳光般温暖,雨露般甘甜的教诲,让我们从混沌中领悟人生,让我们在学习中升华!是你们,造就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附中!是你们,伴随着我们成长,培育出我们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品德!是你们,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从认字的那天起,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你们无限的关爱!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师姐和师兄,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说句实话,我之所以来到英才,是因为这里的师资力量雄厚,有一群敬岗,爱业的好老师。虽然初到英才,对各位老师的理解不深,但在这短短的日子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我真的读懂了他们。他们怀着学生第一,真诚服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同学,同时,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选择确实没错。我相信,在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你们的陪伴,胜利与微笑亦会常伴我的左右。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一把通向我们从未知道的天地的钥匙。您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大胆探索,去寻找和发现,让生活充满惊喜!

我在此时此刻再也不能够对大家隐瞒了,我决定离开医院了,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医院提出我的辞职申请。不过这也是我在考虑很长时间的结果,之前我都是一个人在琢磨,现在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我要离开医院,我无法说服我自己继续留在医院了。

站在鲜艳的红旗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难忘的教师节,在这幸福、温馨而又激动的时刻,我代表全校的莘莘学子捧出我们最纯真、最真挚、最热烈的心,祝关心、爱护我们成长的一中全体老师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我们甚至希望我们的问候和祝福能抚平园丁脸上的皱纹,擦去园丁双鬓的微霜,让园丁们那智慧的双眸永放光芒!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人们常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啊,的确是这样,在您节日的那天里,无数朵鲜花为您盛开,无数张笑脸为您绽放,无数个祝福为您送上.您手里的教鞭是个魔棒,能把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现以长大了的三好学生.您就是我们的母亲啊,感谢您每天每天为我们的操劳.

第二,特别感谢苏小贱叔叔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为什么我家失火了,我们就有责任。虽然我还是没听懂,但我还是感谢。费了那么口舌,说得连自己也不相信,请原谅我这样愚笨的学生,竟也把你绕了进去,弄得你很尴尬。在此向你道歉,并感谢你在假期中给我上了一课,主题为“我就有那么自信,因为我说了算。”

在此,我谨向他们以及文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教科院的郝文武老师、霍涌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给我们作过精彩报告的倪文锦老师、王荣生老师、朱穆菊老师等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云者,在教育界当为崇高敬意,故省去老师们的诸多头衔。)

感谢培养教育我的xx学校,xx浓厚的学术氛围,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将终生难忘!祝母校蒸蒸日上,永创辉煌!祝校长财源滚滚,仕途顺利!感谢对我倾囊赐教、鞭策鼓励的xx大学x系诸位师长,诸位恩师的谆谆训诲我将铭记在心。

祝恩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感谢论文中引文的原作者,他们都是法学界的名师大家,大师风范,高山仰止。祝他们寿域无疆,德业永辉!感谢同窗好友xxx、xxx、xx、xx、xxx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和我共同度过了四年美好难忘的大学时光,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祝他们前程似锦,事业有成!

最最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最无私的爱,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惟愿他们健康长寿!感谢我的牌友孙xx、杨xx、杨xx、王x、赵x,他们和我一起度过了大四无聊的时光,让我在写作之余能有很好的休闲活动。祝他们以后多培养牌坛新秀!感谢我的烟友姜x、丁x、冯xx、田xx。在我没烟抽的时候他们总能毫无吝惜的将自己的烟分给我抽,尤其是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我废寝忘食,足不出户,烟抽的很快,他们给予我很大帮助,燃上一支烟,文思如泉涌,快乐似神仙!祝他们永远都有好烟抽!最后要感谢我自己,没有自己的努力,本文是无论如何业完不成的!感谢我以最大的毅力完成了四年大学学习,在这个环境里我能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真的是很不容易!

硕博生涯二又三载,就这样悄悄地走进了尾声,回首走过的岁月,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人生宝贵的阅历。论文即将完成之日,感慨良多。

首先感谢我的授业恩师周延民教授。五年前有幸求学于恩师门下,恩师不以吾之愚钝,耐心蒙之,亲人待之,值以信赖,委以重任。五年的教诲此刻犹如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恩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仁心仁术的医德风范,朴实乐观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五年间我不仅仅收获了学位,更学会了以审慎和积极态度面对人生。

虽然我即将毕业,但是恩师的教诲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您永远都是指引我前进方向的灯塔,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是以感激涕零,常怀滴水涌泉之心。

衷心感谢恩师的教诲,老师,您辛苦了。感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老师,崔立国老师,贺超良老师,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感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唐宇峰同学,张宁同学在实验期间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吉林大学种植中心孟维艳老师,李艳秋老师的无私教诲,感谢护士姐妹们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我亲爱的朋友们,友谊是我在这五年中另一大收获,感谢孙晓琳,秦洁,杨婷婷,倪宇昕,翟婧捷,孙悦,方蛟,马化宇,张明锐,朱婷,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感谢各位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

感谢我的好友王凯司,朱晓琳,费晓磊,感谢你们给予我的理解和关怀,无论我们以后身在何方,友谊永远长存。

最后,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父母,感谢这么多年来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永不停歇的照顾。

在外求学不能时常陪在你们身边是我莫大的遗憾,亲情永远是我最温柔的港湾和最重要的支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永远平安健康。恩情深而笔墨短,友谊远而言语拙,再一次对五年间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良师益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导师高峰教授。在我本科毕业的迷茫无措时,高教授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为我提供了探索科研的机会。在硕士课题进行期间,高教授经常邀我到办公室里深入探讨、耐心解答、鞭策鼓励,常常在周末抽出时间讨论我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帮我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高教授对科研严谨的态度将激励我一生。

感谢辅导老师张星讲师,从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最终的成稿,都得到你无私的帮助。在你的影响和鼓励下,我学会了如何去理性思考,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谢XX总医院蔡晓庆师兄,从科研学习到为人处事都深深影响着我。你为人热忱的态度,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永远是我的榜样。

特别珍惜在生理教研室这个大家庭中几年的学习时光,使我对医学和科研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感谢裴建明主任和王跃民教员,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感谢马恒副主任,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对我影响深刻。

感谢朱妙章教授、迟素敏教授、周京军教授、樊荣老师您们长辈般的关爱。感谢董玲副教授、李嘉副教授、刘亚莉副教授、郭海涛副教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xx讲师和张圆讲师,像哥哥姐姐一样的关心和照顾。

感谢秦兴华给予我生化知识的普及;邢媛给予我实验技术上的入门指导;杨璐在检测血管功能时的帮助;XX和付锋在科研和为人上的榜样作用。感谢西京医院烧伤科XX医生给我临床烧伤知识的指导;心脏内科闫文俊医生提供心脏功能检测的帮助;实验中心季乐乐讲师对我实验技术的指导。感谢侯作旭硕士,我们每天在实验室熬到深夜。感谢李旭、米春娟、王洋、邢文娟、顾晓明硕士、陈希瑶硕士和实验室孙强、杨敏,杂志社贾敏给予的热情帮助,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终生难忘。

同时,感谢我硕士队的战友们。陈琨、李聪聪、殷安安,崔龙彪、张海军等,因为你们,生活才丰富多彩。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叔叔,他们永远是我求知路上的不懈动力。感谢我的姐姐,一直给我树立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榜样。

行文至此,感慨万千。感谢命运之神让我与南开结缘,五年来陆续往返两岸的硕士求学生涯历历在目,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激。硕士论文的创作绝非辛苦两个字可涵盖的,期间的自我挣扎、犹豫、肯定与自我推翻,好在一路走来有太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使得今天可将这份拙作呈现与世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梁琪教授和郝项超副教授,在其启发与引导下完成硕士学业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在两位恩师热情指导与鼓励与支持下,我才有勇气和毅力完成这篇硕士论文的写作。两位恩师深厚的的学理修养及渊伯的学识,与其独到的见解与视角,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驾跃问题的方式,无不对于见树不见林的我有深刻的影响,令我终身难以忘怀。在我的硕士论文的选题,提纲的拟定,直到论文的撰写,审读,修改两位先生都倾注了大量心写血。

其次,要感谢大陆学者同胞王嚷及宋琴,透过网络的联系也都不吝的给与指导,深感两岸学术交流下同胞的热情与包容。展现了学术无疆界,真理永流传的新视界。还要感谢同门师兄弟姐妹的协助,几次的讨论会共同激荡出不同的思考逻辑,梳理我原本杂乱的思路。师兄弟姐妹相互扶持,使远在他乡的我顿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薛超师兄的一句:“自己人,不用客气”,更令我动容久久无法忘怀。一湾悠悠的海峡相隔,同胞之情却如此之近,这是我硕士求学生涯中另一面向的收获,也会一直放在心上的。

爱人、亲人、长官及背后默默关怀与支持则是我不敢懈急的动力,这份感情与责任已非感谢二字所能涵纳了。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美好的回忆总是在分离开始,这里写下致谢,是为了记忆这段美好的时光,更是为了祝福每位曾经给予我关心、鼓励和帮助的人们未来一生健康,平安喜乐。

四年前怀着对专业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我开始了自己的硕士生涯,期间经受过心灵上的考验、物质上的拮据,意志上的磨练,而今即将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个中滋味,几多感慨,非笔墨能及,但依然想在论文的正文之外再留下点什么。我在苏州大学金融系已度过了十余个年头,这是一段极其宝贵的时光,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更为我今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首往昔,心中充满着不舍与眷恋,更有道不完的感激与感谢。

感谢我的恩师贝政新教授。八年前,当得知自己可以拜在他的门下时,我欣喜万分。在与导师多年的交往中,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时刻激励着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原则一直鞭笞着我,让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有加倍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绩才能对得起先生的教诲和培养。

在此,学生谨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师母王老师的关爱和帮助,这笔无形的财富定会让我终生享用。感谢苏州大学商学院的万解秋教授、王光伟教授、乔桂明教授、徐涛教授等诸位老师,你们渊博的学识、活跃的学术思维、辛勤的汗水伴随着我成长,是你们教我学会严谨的治学风格、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我深表谢意!

在商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师兄吴晓俊、徐辑磊等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关心,让我在艰辛的学习生活中仍然能够寻找到快乐,这份真挚的友谊让我终生难忘;与诸多同学的集体讨论和学习使我受益颇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东吴证券的诸位领导,以及研究所和资产管理总部的诸位同事,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得到了大家的鼎力支持。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一直以来在我学习、生活和人生道路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做出了最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感谢我的爱人陈景艳,愿意与我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我们的生活,女儿的降临,更是增添了无尽的欢乐,谢谢你们!

硕士学位的完成,又是一段新历程的开始,我将怀着感恩的心继续前行,也衷心希望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一生平安、快乐幸福!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有时。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辛勤耕耘的五年,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想借此机会感谢论文设计过程中给过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这份情谊是我人生中的巨大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很庆幸这五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五年的大学生活。我的毕业指导老师张继成老师,虽然我们是在毕业设时开始时才认识,但他却能耐心地指导我们,正因为在最后的时刻有了他,我们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我再次向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临床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五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五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写作论文的经历也将使我终身受益,每当遇到一个难关,必定反复思考,不断推敲,直至问题有了突破。我感受到做论文需要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更应该有格物致知的态度,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精神病学教科书》

《精神病学教科书》是精神医学的百科全书,包括六大部分,代表了目前精神医学的最高编写水平。下面《精神病学教科书》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精神病学教科书

作者:(美)赫尔斯 C. Yudofsky, ., and Glen O. Gabbard, .著,张明园 / 肖泽萍等主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09

ISBN:9787117132282

定价:249元

简介

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社的《精神病学教科书》长期以来一直是业内的经典著作,是精神医学的百科全书,包括六大部分,涵盖各种临床精神疾患及其治疗;司法问题;暴力以及自杀的公共教育;文化与精神病理;基因以及环境的作用等。内容丰富,定位于临床,集思想性、权威性和学术性为一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参考书,代表了目前精神医学的最高编写水平。

部分目录

第一篇 访谈与检查

1 精神科访谈和精神状态检查

2 精神病学实验室检查和脑影像学研究

3 精神科测量在评估和治疗中的作用

第二篇 基础科学与发育

4 神经元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5 对于精神科医生的神经解剖学

6 遗传学

7 儿童与青少年正常心理发展过程

第三篇 精神障碍

8 谵妄、痴呆、遗忘和其他认知障碍

9 物质相关障碍

10 精神分裂症

11 心境障碍

12 焦虑障碍

13 躯体形式障碍

14 做作性障碍和诈病

15 分离性障碍

16 人类性学和性功能失调

17 性别认同障碍和性欲倒错

18 适应障碍

19 未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20 人格障碍

21 起病于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精神障碍

22 睡眠障碍

23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肥胖

24 躯体疾病相关心理因素

25 疼痛障碍

贾泽军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综合杂志》。《中国现代医生》。《基础医学》类刊物等。

中华临床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类杂志,综合性医学期刊.具有ISSN/CN标准期刊号,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主要报道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 希望可以对你 有用哦 ··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