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协和医学杂志现行主编

发布时间:

协和医学杂志现行主编

1910年2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34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4—1941年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助教。1941—1942年在美国普林斯顿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进修。1942—1943年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医科大学内科及微生物科讲师。1944—1947年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医理组主任。19471949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1949—1987年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学室(先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2年任《国际病毒学》杂志、 《传染病学论丛》编委,被聘为国际比较病毒学组织咨询委员会委员。1987年3月25日因白血病逝世于北京。出身良好,学习优异黄祯祥,1910年2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好读书求知识的习惯。192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医学最高学府北平协和医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医学教育。他于1934年毕业后,担任了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医生。北平协和医院是当年中国条件最好、最有权威的医学机构,黄祯祥在这里整整工作了8年。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而且培养了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期间,他发表了有独到见解的关于白喉杆菌及其免疫的论文,受到了美国医学杂志的重视。青年时期的黄祯祥,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实的医学基础,在对霍乱、链球菌感染、鼠疫等方面的研究上多有建树,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黄祯祥的才华受到了协和医院的器重,1941年被选送到美国留学。留学美国,学成归国黄祯祥在美国期间,首创了引起世界病毒学界瞩目的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这时,日本侵略 军仍在蹂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他毅然谢绝了美国方面的一再挽留,于1943年末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返回了祖国,到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任医理组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北平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北平解放前夕,他选择了留下来等待新中国诞生的道路。为国做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祯祥的专业特长开始得以发挥。尽管当时经费少,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病毒研究的条件,而人民政府尽力为他添置了科研设备,配备了助手,他开始着手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肝炎等病毒的研究工作。黄祯祥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的病毒学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抗美援朝时期,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了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中国东北和朝鲜前线进行调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所获称号,成就黄祯祥先后出访过苏联、罗马尼亚、荷兰、埃及、法国、菲律宾、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1983年他率中国微生物专家代表团应邀赴美国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在美国丹顿市被授予该城的“金钥匙”和“荣誉市民”称号。黄祯祥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他是美国实验生物医学会会员、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合办的《病毒学杂志》编委,还担任美国《国际病毒学杂志》 、 《传染病学论丛》杂志的编委。1983年他被选为美国传染病学会名誉委员。黄祯祥热心中国医学病毒学事业,他倡议和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创办了《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前身)。他先后主编了《医学病毒学总论》 、 《常见病毒病实验技术》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毒学》等书。在他晚年生病住院期间还主持编写了《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医学病毒学词典》。不幸逝世黄祯祥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热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又勇于创新。198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正当他以极大的干劲带领研究人员投入新课题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研究时,1987年,白血病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77岁。

吴欣娟吴欣娟,女,汉族,中共党员,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吴欣娟从事护理工作近40年,始终致力于推进护理工作改革与护理学科进步,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造诣深厚。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等职。中文名:吴欣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职业:主任护师、教授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要成就: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主要成就: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代表作品: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人物履历教育经历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1988年,毕业于北京职工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199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998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2005年-至今,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人物兼职吴欣娟现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副主编、《护理研究》杂志副总编等职。主要成就作为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秉承“老协和”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并在护理管理上勇于创新,带领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在全国前列,使其成为全国护理工作的“标杆”。她尤其重视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培养专科护士等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获得社会认可。在历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检查、评比中,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和护士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均名列前茅。2003年SARS疫情肆虐中国时,吴欣娟带领着北京协和医院护士迅速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役中,与护士们一起奋战在抗击SARS的最前线,护理SARS患者300余人,实现了全院护士SARS“零感染”,她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吴欣娟对待学术工作严谨,致力于推进护理学科进步,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现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同时,由她主持起草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我国护理行业的首批技术标准,已于2013年正式颁布实施。2017年12月,吴欣娟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所获荣誉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2017年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2014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刘士豪,原名明允,曾用名执中。1900年12月24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昌市保安门外一个破落的木材商家庭,排行第五。因经济困难,4个哥哥都先后当学徒工。他天资聪颖,父亲刘润轩破例供他入学。上中学时,母亲孙氏忽染重病,数年方愈。为治母病,全家举债度日。从此,他便萌动了学医的念头,更加发奋读书,学业成绩很好。1913~1917 年在武昌文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他用4年时间完成了6年的学业,以平均分的成绩,在全班夺魁。1917~1919年,他就读长沙湘雅医学院医预科。1919年,他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5年,他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刘士豪毕业后,北京协和医院聘请他任内科住院医师。一年后,晋升为总住院医师,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中第一个担任总住院医师的中国人。在担任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助教的3年时间里,他初步研究了低血糖症、急性氯化汞中毒、慢性幼年型搐搦症、慢性成年型特发性搐搦症、疟疾的酸碱平衡等,撰著有关论文13篇,其中7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1928~1930年,他在美国洛克斐勒氏医学研究院进修,在著名生物化学家Donald van Slyke(1883~1971)的实验室里主修血液气体分析技术。他和其他人一起,改进了压力分析混合气体中,血液和一氧化碳测定技术,为研究血液酸碱平衡提供了有效手段,得到van Slyke的青睐。从美国回来后不久,被晋升为副教授。1934~1942年,刘士豪与朱宪彝一起,研究骨软化症的钙磷代谢。他们更深入研究了维生素与钙磷代谢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成果当时处于世界前沿,迄今仍为国际一再引用。他提倡临床-科研-理论紧密结合,把临床中碰到的问题,带到生物化学实验室中解决,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临床,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返,不断深化、提高。他的临床科研工作严谨、细致、踏实。在进行钙磷代谢研究时,他对骨质软化症患者每天从膳食和饮料中吸入多少量的钙和磷,从粪、尿中排出多少量的钙和磷,都要进行精密的实验测定。医院配膳房按照他的实验要求,给患者设计食谱,喝的水一律蒸馏。按他的要求,每个患者的每顿膳食配膳房都要提供两份,一份供患者食用,一份送实验室捣碎后测试其中钙、磷的实际含量。有时,他还要求主管这类患者的实习医师食用与患者同样的膳食和饮料,然后将患者的钙磷代谢测定结果,与实习医师的钙磷代谢测定结果相对照,以便更为准确地研究患者钙磷代谢的异常情况。一次,一住院患者用膳时不小心掉了一小团米饭,他立即与实习医师一起把米饭拣起测量,并通知配膳房补足。如此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至今许多协和老专家仍不曾忘怀,他们称他是“临床科学研究的典范”。美国著名的骨病专家 1983年来中国访问时,特地要求到刘士豪工作过的实验室和配膳房参观。1937~1938年,刘士豪被选派赴英国伦敦柯氏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修。在Dodds指导下专攻动物实验研究,在促性腺激素对靶器官生理作用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从美国回来后升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临床襄教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襄教授。1941年,晋升为教授,这使他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第一个中国内科教授。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和医学院被日军关闭,刘士豪失业。当时美国皇家医学院重金聘请他任研究员,他与妻子王意贞决定留在自己的国土上,给同胞治病。于是,他在北平挂牌行医。1946~1957年,他受聘兼任北平(后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1946~1948 年兼任北平陆军医院内科特约医师。在此期间,在科研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他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在这两家医院首次开展科研临床课题,使当时发病率很高的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948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先后复院,刘士豪受聘兼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临床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这两个职务。1949年,他兼任北平陆军医院后身——华北军区医院的内科主任,兼同仁医院院长。1955~1957 年,他辞去同仁医院院长之职,专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此期间及以后,他深入研究了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尿崩症以及这些疾病与钙磷代谢的关系。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他的临床-科研-理论相结合的作风,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他带领科室人员走出医院大门,深入厂矿企业,开展对糖尿病的普查普治及科研工作,创造了一套教育患者掌握糖尿病复发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使该院糖尿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55~1956年,他编著了32万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1957年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用现代生物化学、生理学的理论观点,探讨了钙磷代谢和骨质病,钠和钾代谢,糖尿病,水电解质平衡,蛋白质营养,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这是他几十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有些大医院的内科,几乎人手一册。研究基础理论的人读后,知道如何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临床医师读后,对诊断、治疗疾病,有了更可靠的依据。1960年代中期,人民卫生出版社应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准备将此书再版,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未果。此外,刘士豪共撰写内科学、内分泌学方面的论著63 篇,其中钙磷代谢方面的论著27篇。刘士豪是中华医学会的常务理事。刘士豪能够取得较好成就,完全得力于勤奋。他生活俭朴,每月2/3的工资都用于订购图书、杂志。他通过美国友人订购的国外医学杂志和书刊,往往比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的早到半年。他家里就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晚上和节假日,学校图书馆下班后,他就在自己家中的小图书馆里查资料、备课、写论文。1960年代初,刘士豪身患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硬变等多种疾病,但他始终带病坚持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残酷打击迫害,病情也不断加重,却仍坚持工作。1974 年5月19日下午,他要到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会诊,这天,他心慌腿沉,挪步艰难。家里人劝他请病假,但他坚持与会。四点半钟会诊完毕,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往家走,路上还绕道诊视一位肺气肿患者。正当患者向他诉说病情的时候,他的一条腿不停地抽搐。人们扶他起来,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这是他诊疗的最后一个患者。他的病经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脑血栓综合征。6月2日,刘士豪病逝于北京。为了纪念这位有杰出贡献的中国内分泌学的主要奠基人,1990年,刘士豪诞辰90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在南京召开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专门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发表了纪念文章。

协和医学杂志主编

1910年2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34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4—1941年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助教。1941—1942年在美国普林斯顿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进修。1942—1943年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医科大学内科及微生物科讲师。1944—1947年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医理组主任。19471949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1949—1987年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学室(先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2年任《国际病毒学》杂志、 《传染病学论丛》编委,被聘为国际比较病毒学组织咨询委员会委员。1987年3月25日因白血病逝世于北京。出身良好,学习优异黄祯祥,1910年2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好读书求知识的习惯。192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医学最高学府北平协和医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医学教育。他于1934年毕业后,担任了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医生。北平协和医院是当年中国条件最好、最有权威的医学机构,黄祯祥在这里整整工作了8年。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而且培养了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期间,他发表了有独到见解的关于白喉杆菌及其免疫的论文,受到了美国医学杂志的重视。青年时期的黄祯祥,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实的医学基础,在对霍乱、链球菌感染、鼠疫等方面的研究上多有建树,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黄祯祥的才华受到了协和医院的器重,1941年被选送到美国留学。留学美国,学成归国黄祯祥在美国期间,首创了引起世界病毒学界瞩目的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这时,日本侵略 军仍在蹂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他毅然谢绝了美国方面的一再挽留,于1943年末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返回了祖国,到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任医理组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北平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北平解放前夕,他选择了留下来等待新中国诞生的道路。为国做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祯祥的专业特长开始得以发挥。尽管当时经费少,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病毒研究的条件,而人民政府尽力为他添置了科研设备,配备了助手,他开始着手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肝炎等病毒的研究工作。黄祯祥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的病毒学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抗美援朝时期,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了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中国东北和朝鲜前线进行调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所获称号,成就黄祯祥先后出访过苏联、罗马尼亚、荷兰、埃及、法国、菲律宾、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1983年他率中国微生物专家代表团应邀赴美国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在美国丹顿市被授予该城的“金钥匙”和“荣誉市民”称号。黄祯祥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他是美国实验生物医学会会员、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合办的《病毒学杂志》编委,还担任美国《国际病毒学杂志》 、 《传染病学论丛》杂志的编委。1983年他被选为美国传染病学会名誉委员。黄祯祥热心中国医学病毒学事业,他倡议和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创办了《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前身)。他先后主编了《医学病毒学总论》 、 《常见病毒病实验技术》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毒学》等书。在他晚年生病住院期间还主持编写了《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医学病毒学词典》。不幸逝世黄祯祥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热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又勇于创新。198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正当他以极大的干劲带领研究人员投入新课题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研究时,1987年,白血病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77岁。

吴欣娟吴欣娟,女,汉族,中共党员,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吴欣娟从事护理工作近40年,始终致力于推进护理工作改革与护理学科进步,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造诣深厚。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等职。中文名:吴欣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职业:主任护师、教授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要成就: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主要成就: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代表作品: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人物履历教育经历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1988年,毕业于北京职工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199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998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2005年-至今,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人物兼职吴欣娟现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副主编、《护理研究》杂志副总编等职。主要成就作为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秉承“老协和”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并在护理管理上勇于创新,带领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在全国前列,使其成为全国护理工作的“标杆”。她尤其重视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培养专科护士等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获得社会认可。在历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检查、评比中,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和护士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均名列前茅。2003年SARS疫情肆虐中国时,吴欣娟带领着北京协和医院护士迅速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役中,与护士们一起奋战在抗击SARS的最前线,护理SARS患者300余人,实现了全院护士SARS“零感染”,她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吴欣娟对待学术工作严谨,致力于推进护理学科进步,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现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同时,由她主持起草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我国护理行业的首批技术标准,已于2013年正式颁布实施。2017年12月,吴欣娟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所获荣誉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2017年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2014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刘士豪,原名明允,曾用名执中。1900年12月24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昌市保安门外一个破落的木材商家庭,排行第五。因经济困难,4个哥哥都先后当学徒工。他天资聪颖,父亲刘润轩破例供他入学。上中学时,母亲孙氏忽染重病,数年方愈。为治母病,全家举债度日。从此,他便萌动了学医的念头,更加发奋读书,学业成绩很好。1913~1917 年在武昌文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他用4年时间完成了6年的学业,以平均分的成绩,在全班夺魁。1917~1919年,他就读长沙湘雅医学院医预科。1919年,他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5年,他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刘士豪毕业后,北京协和医院聘请他任内科住院医师。一年后,晋升为总住院医师,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中第一个担任总住院医师的中国人。在担任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助教的3年时间里,他初步研究了低血糖症、急性氯化汞中毒、慢性幼年型搐搦症、慢性成年型特发性搐搦症、疟疾的酸碱平衡等,撰著有关论文13篇,其中7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1928~1930年,他在美国洛克斐勒氏医学研究院进修,在著名生物化学家Donald van Slyke(1883~1971)的实验室里主修血液气体分析技术。他和其他人一起,改进了压力分析混合气体中,血液和一氧化碳测定技术,为研究血液酸碱平衡提供了有效手段,得到van Slyke的青睐。从美国回来后不久,被晋升为副教授。1934~1942年,刘士豪与朱宪彝一起,研究骨软化症的钙磷代谢。他们更深入研究了维生素与钙磷代谢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成果当时处于世界前沿,迄今仍为国际一再引用。他提倡临床-科研-理论紧密结合,把临床中碰到的问题,带到生物化学实验室中解决,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临床,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返,不断深化、提高。他的临床科研工作严谨、细致、踏实。在进行钙磷代谢研究时,他对骨质软化症患者每天从膳食和饮料中吸入多少量的钙和磷,从粪、尿中排出多少量的钙和磷,都要进行精密的实验测定。医院配膳房按照他的实验要求,给患者设计食谱,喝的水一律蒸馏。按他的要求,每个患者的每顿膳食配膳房都要提供两份,一份供患者食用,一份送实验室捣碎后测试其中钙、磷的实际含量。有时,他还要求主管这类患者的实习医师食用与患者同样的膳食和饮料,然后将患者的钙磷代谢测定结果,与实习医师的钙磷代谢测定结果相对照,以便更为准确地研究患者钙磷代谢的异常情况。一次,一住院患者用膳时不小心掉了一小团米饭,他立即与实习医师一起把米饭拣起测量,并通知配膳房补足。如此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至今许多协和老专家仍不曾忘怀,他们称他是“临床科学研究的典范”。美国著名的骨病专家 1983年来中国访问时,特地要求到刘士豪工作过的实验室和配膳房参观。1937~1938年,刘士豪被选派赴英国伦敦柯氏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修。在Dodds指导下专攻动物实验研究,在促性腺激素对靶器官生理作用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从美国回来后升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临床襄教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襄教授。1941年,晋升为教授,这使他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第一个中国内科教授。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和医学院被日军关闭,刘士豪失业。当时美国皇家医学院重金聘请他任研究员,他与妻子王意贞决定留在自己的国土上,给同胞治病。于是,他在北平挂牌行医。1946~1957年,他受聘兼任北平(后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1946~1948 年兼任北平陆军医院内科特约医师。在此期间,在科研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他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在这两家医院首次开展科研临床课题,使当时发病率很高的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948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先后复院,刘士豪受聘兼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临床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这两个职务。1949年,他兼任北平陆军医院后身——华北军区医院的内科主任,兼同仁医院院长。1955~1957 年,他辞去同仁医院院长之职,专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此期间及以后,他深入研究了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尿崩症以及这些疾病与钙磷代谢的关系。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他的临床-科研-理论相结合的作风,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他带领科室人员走出医院大门,深入厂矿企业,开展对糖尿病的普查普治及科研工作,创造了一套教育患者掌握糖尿病复发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使该院糖尿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55~1956年,他编著了32万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1957年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用现代生物化学、生理学的理论观点,探讨了钙磷代谢和骨质病,钠和钾代谢,糖尿病,水电解质平衡,蛋白质营养,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这是他几十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有些大医院的内科,几乎人手一册。研究基础理论的人读后,知道如何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临床医师读后,对诊断、治疗疾病,有了更可靠的依据。1960年代中期,人民卫生出版社应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准备将此书再版,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未果。此外,刘士豪共撰写内科学、内分泌学方面的论著63 篇,其中钙磷代谢方面的论著27篇。刘士豪是中华医学会的常务理事。刘士豪能够取得较好成就,完全得力于勤奋。他生活俭朴,每月2/3的工资都用于订购图书、杂志。他通过美国友人订购的国外医学杂志和书刊,往往比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的早到半年。他家里就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晚上和节假日,学校图书馆下班后,他就在自己家中的小图书馆里查资料、备课、写论文。1960年代初,刘士豪身患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硬变等多种疾病,但他始终带病坚持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残酷打击迫害,病情也不断加重,却仍坚持工作。1974 年5月19日下午,他要到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会诊,这天,他心慌腿沉,挪步艰难。家里人劝他请病假,但他坚持与会。四点半钟会诊完毕,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往家走,路上还绕道诊视一位肺气肿患者。正当患者向他诉说病情的时候,他的一条腿不停地抽搐。人们扶他起来,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这是他诊疗的最后一个患者。他的病经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脑血栓综合征。6月2日,刘士豪病逝于北京。为了纪念这位有杰出贡献的中国内分泌学的主要奠基人,1990年,刘士豪诞辰90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在南京召开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专门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发表了纪念文章。

协和医学杂志副主编袁

罗慰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男,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呼吸专业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45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多的研究。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 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55~195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1957年任主治医师,1979年任主任医师,198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1985~198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1960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两年。1983年曾在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和俄立冈医学科学中心任访问学者。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罗慰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家和临床医学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呼吸内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已经有50余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经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当归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国家教委博士点研究课题,“血管活性肠肽对低氧性肺动脉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伯舒螺旋体,Borrelia burgdoferi,与结节病病原学的研究”。已经发表论文84篇,主编《内科临床指导》、《现代呼吸病学》、《协和医学词典》,参加编写吴英恺教授主编的《胸部疾病》,朱贵卿教授主编的《呼吸内科学》,陈敏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内科学》,方圻教授主编的《现代内科学》以及叶世泰教授主编的《变态反应学》等专著。曾经获得1984年和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1999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57年和198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来罗慰慈教授被评为有贡献的医学专家而接受国家特殊津贴。曾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由中央军委后勤部颁发)。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 罗慰慈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呼吸病学领域和内科学领域均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应诊的病例多来自全国各地,善与诊治过的患者保持不断地联系,勤于随访病情发展并给予治疗康复建议,虽然工作繁忙,仍然多次走访病人家庭,受到患者的欢迎。罗慰慈教授常说:“作为临床大夫要尽量把病人的处境体会好。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有些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同,处理事情的出发点也就会有所不同。有时病人为看病远道而来,如果能够多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为他多想一想,就可以为病人缩短检诊时间,省下住宿等费用;有时你只需多解释几句话,就可以避免病人走好多冤枉路。医患关系紧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和医生没有相互体谅”。现在罗慰慈教授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出门诊、查房。近来曾参加重大医疗任务工作,早晚主持会诊和查房,对重要医疗措施作出必要的决定,深受多方面赞扬。罗慰慈教授特别重视医学教学,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再次复课,由于医学教育中断多年,困难重重。罗慰慈教授亲自主管医大教学,克服困难,拨乱反正,从讲义到教室一一安排妥当。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罗慰慈教授亲自邀请美国著名教授来医科大学讲学。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讲课难以受到欢迎,罗慰慈教授一方面传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亲自走上讲台,作出表率。他善于在不同场合结合临床进行教学,能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鼓励并诱导受教者独立思考,课堂上往往通过实例举一反三,授课内容精而明,尽可能使学者在离开教室时记住其要点。获得“协和之友”教师奖,坚持为八年制医本科讲课,曾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医本科讲座授课。罗慰慈教授经常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1989年应邀参加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美出席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善与国内外学者交流,能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吴欣娟吴欣娟,女,汉族,中共党员,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吴欣娟从事护理工作近40年,始终致力于推进护理工作改革与护理学科进步,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等领域造诣深厚。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等职。中文名:吴欣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职业:主任护师、教授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要成就: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主要成就: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代表作品: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人物履历教育经历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1988年,毕业于北京职工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1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199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998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2005年-至今,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人物兼职吴欣娟现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同时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副主编、《护理研究》杂志副总编等职。主要成就作为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秉承“老协和”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并在护理管理上勇于创新,带领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在全国前列,使其成为全国护理工作的“标杆”。她尤其重视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培养专科护士等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获得社会认可。在历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检查、评比中,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和护士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均名列前茅。2003年SARS疫情肆虐中国时,吴欣娟带领着北京协和医院护士迅速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役中,与护士们一起奋战在抗击SARS的最前线,护理SARS患者300余人,实现了全院护士SARS“零感染”,她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吴欣娟对待学术工作严谨,致力于推进护理学科进步,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现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0余部,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同时,由她主持起草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我国护理行业的首批技术标准,已于2013年正式颁布实施。2017年12月,吴欣娟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所获荣誉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2017年2016年度“泰国王太后护理奖”获得者2014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同学,不要那么激进哈·报纸上说了··高考状元一般发展都不错··只是没有到人们预想的那种高度而已··高考状元不一定都是书呆子··书呆子式状元最近几年应该极少数而已··

不能以点盖面,可能有少部分的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才”,但不能和高考状元挂上钩啊

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韩锐,原名韩仁斌。1929年3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1935年秋,随父母移居沈阳。1942年,考入沈阳南满中学堂。日本投降后,于1945年秋进入高中进修班学习。1946年9月,考入沈阳医学院。1947年5月,韩锐同进步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沈阳“六二”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群众运动。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攻势,迫使国民党军队龟守长春、沈阳等孤城,沈阳局势紧张,学校停课。1948年6月韩锐随同学一道来到沈阳医学院驻北平办事处。在北平期间,他常去北京大学图书馆、进步同学主办的孑民图书室和读书服务社等处阅读进步书籍。邹韬奋著的《患难余生记》、《萍踪寄语》等书对他影响很大。他广泛接触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进步学生,参加了民舞社,歌咏队等社团,宣传进步思想。这些活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1948年10月,韩锐到达华北解放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春,组织上分配他到沈阳医学院医疗系继续学习。1951年毕业后,在该校攻读生理学研究生。1953年秋,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5年5月,被调到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医学院任助教。在此期间,他与冼美生教授等一起研究了中药犀黄丸对小鼠梭形细胞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在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征途上跨出了第一步。1956年,韩锐考入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后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金荫昌和雷海鹏教授指导下当研究生。在此期间,他研究了氧化氮芥、溶肉瘤素等对癌细胞有氧呼吸及无氧酵解的影响。他发现对呼吸或酵解的抑制不一定是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原发机制,从而修正了Burk提出的“大多数常用抗肿瘤药的原发作用都在于影响呼吸和酵解两个主要供能过程”的观点。这一阶段的工作与学习,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临床上对抗肿瘤新药需求的迫切性,他由此选定了自己毕生的研究方向,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30多年来,韩锐辛勤耕耘在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第一线。他对抗癌药物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新方法感觉敏锐,善于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把它们应用到创制新药的研究中,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果实。他曾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药理学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肿瘤咨委会委员,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英文版)及《实用肿瘤》杂志编委等职务。他能熟练地运用英、日、俄3种外语,在中国外同行中有较高的知名度。英国L凹gman出版社(Longman Group UkLim-ited)把他列入1985年编辑的科学界名人录(Who′s who inScience)。

wǔ lián dé

伍连德,字星联,()。现代医学先驱、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开拓者。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华侨家庭。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1902年获医学士学位,曾在多所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工作,1903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应聘回到祖国,艰苦奋斗三十年,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伍连德博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总办兼总医官、中华医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华医学杂志》第一任总编辑、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

伍连德在上个世纪初叶,受命赴东北防治猖狂肆虐的鼠疫,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浩劫,使人类避免了一次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的涂炭。 伍连德博士作为现代医学先驱、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开拓者,一生创建了显赫业绩,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 义精神、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 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9月在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及其所属滨江医院设备和技术力量基础上,创办了滨江医科专门学校,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多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坚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成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基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军中,纪念伍连德博士,弘扬他的伟大精神,对于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促进教育的改革创新,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伍连德精神作为一面旗帜,贯穿到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办学过程之中,为培养伍连德式的医学人才,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879年3月10日     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

1886年1896年     入槟榔屿公学就读。

1896年            获女王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习。

1899年            获科学学士学位。

1902年4月         获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学士学位,从剑桥毕业。

19021903年       在利物浦热带病研究所研究细菌学。

1903年            获得剑桥医学博士学位,时年24岁。

1903年9月         在吉隆坡医学研究所研究流行病。

1904年1907年     在槟榔屿开设诊所,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

1907年            应直隶总督袁世凯邀聘回国供职,赴伦敦、柏林考察军事医学。

1908年            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副监督(副校长)。

1910年12月        受清 *** 委派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调查组织防疫。

1910年12月        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扑灭震惊中外的瘟疫。

1911年4月         在奉天(今沈阳)召开 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当选为大会主席。

1911年5月         受摄政王载沣代表宣统皇帝在紫禁城召见,赏蓝顶戴,赐进士出身。

被俄国、法国授予荣誉奖。

1911年7月         形成《关于土拨鼠与鼠疫关系的调查》长篇论文,在伦敦召开的

“国际医学大会上”宣读。

1911年12月        代表中国 *** 赴海牙出席国际鸦片会议。

1912年11月5日     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宣告建立,他任总办兼总医官。

1913年6月         被聘为大总统侍从医官,前后十余年。

1913年7月         代表中国 *** 赴海牙出席国际禁毒会议。

1915年2月         与颜福庆等21人在上海集会,宣告中华医学会成立。

创办中华医学杂志》,出任总编辑。

1916年2月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在上海召开,他被选为会长,并连任两届。

1916年12月        获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8年1月27日     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北京中央医院,任该院院长四年。

19 年 月12日      霍乱席卷哈尔滨,伍连德领导下的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处集中全力消灭这场传染病。

1920年10月        第二次肺鼠疫流行并未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时中国人的防疫水平已超过日本和俄国。

1921年            力主在北京建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落成。

1921年            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                   医院。

1924年            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学,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1926年5月        《肺鼠疫》由日内瓦国际联盟出版发行,创立了肺鼠疫学说。

1926年9月8日      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他为第一任校长,

1938年            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27年3月         国际联盟卫生组织聘他为该组织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1927年            出席国际联盟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议,当选为副主席。

1930年7月1日      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正式成立,任监督(处长),兼任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932年7月         与王吉民合撰的《中国医史》出版,与《肺鼠疫》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部著作。

1932年            与刘瑞恒博士募集资金,建成南京中央医院。

1937年4月         当选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

1937年6月         由伍连德等编著的《鼠疫概论》出版。

1937年8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被迫偕家眷返回马来亚避难。

1937年9月         定居马来亚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以行医为业。

1947年            抗战胜利后,偕夫人重返中国访问。

1950年            将北京东堂子胡同住宅捐赠给中华医学会做办公处。

1957年           《伍连德全集》编辑完成,捐赠南洋大学。

《鼠疫斗士:一名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出版。

张锡钧(1899~1988)中国第一代生理学家。1899年4月25日生于天津。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0~1926年留学美国,相继在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罗虚医学院 (Rush Medical College)学习 ,先后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并结识了在同一实验室进修的英籍华人林可胜。1926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内科助教。同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1927转入生理科,任助教(1927-1930),讲师(1930-1933), 助教授(1933-1937)和副教授(1937-1942)。1932-33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Dale实验室)进修各半年。1935-1937年任中国生理学会书记兼会计。1938年-1942年兼生理科代主任,继林可胜主持生理科的教学研究及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协和关闭后回到天津行医。1948年协和复校后,任生理科教授、主任、医学院教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医研究院经络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等职。1988年3月20日卒于北京。张锡钧,字石如,曾用英文名Chang Hsi-chun。1899 年6月3日(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生于天津市。父亲张文藻精通中西医,是天津著名医师,曾创立天津平民医院。张锡钧在家庭熏陶下,从小立志学医。中学时代,他就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青年,曾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宪警拘捕。在天津中学毕业后,1916~1920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预科,1922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入罗舒(拉什,Rush)医学院学医,并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理学家.卡尔森(Carlson)教授,从事甲状腺对胃液分泌作用的研究。1926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时获得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他的哲学博士证书上加印有“最大荣誉”(Magna cum Lude)字样,这是一种崇高的奖励。在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系进行研究工作时,与在该系工作的华裔学者林可胜相识。林可胜祖籍福建,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是一位才华卓著并富有爱国心的青年科学家,二人相约回国开展生理学研究。1925年林可胜先期回国任北京市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教授,张锡钧也于1926年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担任内科住院医师。1926年由林可胜发起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被接纳为终身会员。翌年林可胜又创办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以后张锡钧一直是学会工作和杂志编辑中的骨干力量。1927年,张锡钧应林可胜之邀至生理系主任助教,至1932年的5年中相继晋升为讲师、助教授,成为林可胜在教学科研中的得力助手。在教学工作中,张锡钧协助林可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实验讲义,建立了设备完善的生理实验室,开展系统生理学实验课程,课程内容严谨、系统,为国内外同行所称颂。该实验讲义一直被国内各大学作为蓝本。在研究工作中,张锡钧主要从事消化和内分泌生理研究,并协助林可胜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1932~1933年,张锡钧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皇家医学院研究所进修。1934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襄教授。1935~1937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会书记兼会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可胜离校南下组织领导抗日救伤工作,张锡钧代理系主任。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的产业,在北平沦陷后尚能苟安于一时,张锡钧仍埋头于教学研究工作。但至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北京协和医学院为日军所占,被迫停办。张锡钧不愿为敌伪政权服务,返天津行医,并在天津女医院义务门诊。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重返北京协和医学院参加复校工作,任生理系主任教授,1949年兼任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改称中国协和医学院,张锡钧继续主持生理系工作。1951~1955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1956~1981年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中国协和医学院改建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并成立中国医科大学。他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主任教授兼实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所所长和生理学教研室主任。1963年兼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1969年冬,“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锡钧随实验医学研究所迁至四川简阳,并参加农村医疗队至川北剑门山区,被迫停止了研究工作,随后因病返京休养。1978年担任基础医学研究室主任,1982年辞去主任职继续指导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养。1987年因病离职休养直至去世。张锡钧自1926年加入中国生理学会以后,一直积极承担各项会务工作和《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在1935~1937年连续二届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书记兼会计,先后担任《中国生理学杂志》编辑和总编辑职务。1951年张锡钧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并一直连任至1985年,1983年他将过去在协和医学院任职时工资中的福利金,原存美国银行的本息共二万余美元全部捐赠给中国生理学会,作为对优秀青年生理学工作者的奖励基金,中国生理学会为此成立了张锡钧基金会,定期对优秀青年生理学工作者进行奖励。张锡钧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在科学研究中勤于思索,孜孜以求,尤注意人才的培养。他诲人不倦,但要求严格,经他培养或指导过的研究生及进修生约60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或教学科研中的骨干力量。1988年,张锡钧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1899年6月3日 出生于天津市。1916~1920年 在北京清华学堂学习并毕业。1926年 毕业于美国罗舒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1926年 被接纳为中国生理学会终身会员。1927~193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讲师、助教授。1932~1933年 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研究所任访问学者。1934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襄教授。1935~1937年 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会书记兼会计。1937年~1941年12月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代系主任。1941年12月~1948年 在天津私人开业行医。1948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 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任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教授。1951~1955年 任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195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56~1981年 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57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主任教授兼实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 兼任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前身)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协和医学杂志编委

王国斌,1975年毕业于原同济医学院,留在所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中国医学文摘与检验杂志》副主编、《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药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纳米生物制剂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CMCI数据库收录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篇。另有河北师大教授、河南省医师、宜昌市副市长、江苏省美术馆画家、美国历史学家等多位同名人物。

刘昌伟刘昌伟,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际循环-聚焦血栓杂志》编委;《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武警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人。中文名:刘昌伟外文名:changweiliu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出生日期:1959年11月职业:医生毕业院校: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要成就:多项临床和基础的实验研颇有成就代表作品: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人物履历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1984年8月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1989年担任外科总住院医师;1990年晋升为普通外科主治医师;1992年开始重点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血管外科临床技能,特别是在手术技巧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治疗技术和各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刘昌伟在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近22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自1992年开始主要从师于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管珩教授。致力于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刘昌伟先后发表论文近20余篇,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就奖等。研究方向1.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髂动脉闭塞、股_动脉闭塞等)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腔内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栓塞等外科治疗等;特别是近7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术中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近来在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大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主要包括:腹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支架治疗和外科手术等;胸腹主动脉瘤等的外科手术等;3.颈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闭塞、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等)的外科手术、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特别是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方面获得很好临床效果;4.肾动脉狭窄、肠系膜动脉狭窄和闭塞等内脏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5.各种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等,急、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外科手术、腔内介入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6.在实验研究方面,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基金课题,开展了多项临床和基础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为教授门诊日,周三上午为特需专家门诊日;每周二、四为手术日。

45岁,沈松杰,乳腺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专业从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擅长乳腺癌保乳、保腋窝、乳癌根治及即刻再造术,良性肿瘤美容切除。2013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公派至哈佛大学医学院 Dana-Farber癌症中心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2017年获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最佳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等职务。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