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怎么写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考试大网站收集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① 阻滞经脉气血的运行:痰饮之邪可随气流行于机体内外,若痰饮流注于经脉,则使经脉阻滞不畅,气血运行不利。 ② 阻遏气机的升降出入:痰饮为有形之邪,停滞于体内,则易于阻滞气机的升降,从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则可致肺失宣肃;痰饮停胃,则可致胃失和降等。 ③ 影响津液代谢之进行:痰饮之邪虽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然一旦形成之后,便又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而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脾、肺、肾的气化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肃失常,水道失于通调;痰湿困脾,则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皮下;累及肾阳,则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饮进一步停聚在体内,导致津液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 ④ 易于蒙蔽神明:是指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可致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致神昏谵妄,或引发癫、狂、痫等病证。

《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 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运失司,饮邪停聚,流溢四处,波及五脏,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此乃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之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 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角度来理解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质地清稀,易于停留人体局部;病机要点责之于脾;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 从“温药”自身作用角度来理解 “温药”是指甘温、苦温、辛温之品。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从运用“和之”的角度来理解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取其平和、调和之意。就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即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而应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治疗目的。 从具体治法选方角度来理解 温阳化饮法 对于脾肾阳虚者,当分轻重,轻者选用泽泻汤以利水补脾;重者选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下焦饮逆者,当选五苓散以化气利水;饮积胃脘者,当选小半夏汤以温胃散饮;饮邪较甚,眩悸者,当选小半夏加茯苓汤以导引下行;肾气虚,气化不行者,当选肾气丸以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表里双解法 对于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选小青龙汤以化饮解表;外寒内饮兼郁热的溢饮,当选大青龙汤以发汗清热除饮。 疏导肠胃法 对于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当选己椒苈黄丸以前后分消,攻坚逐饮;支饮腹满者,当选厚朴大黄汤以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泻水逐饮法 对于支饮不得息者,当选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当选甘遂半夏汤以急则治标,因势利导;胸胁积饮,属悬饮者,支饮久咳、邪盛正实者,皆可选十枣汤以攻下逐饮,祛饮止咳。 扶正祛饮法 对于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虚者当选木防己汤以补虚清热,通阳利水;实者当选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以行水散结,消坚补虚。 从这五种具体治法的选方用药看,大多选用“温药”以组成“温方”祛除饮邪,其治疗效果肯定,经受了 历史 的检验。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为人体水液【津液】代谢异常所致的病理产物,津液在人体为阴。其生成之后若未化热或为热邪所狭时。多表现为“ 阴”的特性 。故其总的治疗原则就是 以温药和之. 所谓温者, 乃基于痰饮的“阴”性而言, 此为正治之法也。 贵在使人体阴阳平衡。 所谓“和”者, 体现了中医因势利导,消万千病症与无形的治病理念。特别是痰饮病到后期多出现 累及 心肾阳气 而聚饮成水毒之侯。此时人体阴阳俱亏,无论助阳化阴 还是引阴滋阳,都可能出现阴【阳】气衰败。 故曰 和之。使人体不出现大的变动。 再者 人体津液的代谢 需要在脾肺肾三藏的共同运化下才能在全身血脉之中畅行。这就与心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心阳 同时 肝脏的条畅作用使气机和顺 从而不至津液壅滞 而成痰饮 所以说治疗痰饮病 总的治疗原则是 以温药和之 这只是治病的方向 战略思想 而不是具体的治疗措施 方法

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

多恶心的话题 没别的了

学术思想 我们临证治病,最重辨证论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其中“因时制宜”,不仅指一年中时令节气的变化,治法亦随之而改变。还应指宏观的时代变迁,造成疾病的种类、性质发生变异,治法亦应随之而变化。历史上许多医学派别的形成,就都是在时代变迁,疾病谱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形成的。如金元时期的医学派别,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便都是时代产物。如今时代,科学技术极大进步,社会文明显著提高,物质财富相当丰富。但社会竞争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紧张劳累,精神压力增加。另外,娱乐种类繁多,物质享受丰盛。很多人为了生存,为了工作、为了事业,疲于应酬。整天肥甘厚味,嗜烟酗酒,五更不睡,过午方醒,昼夜颠倒,习以为常。再如非法同居,已属普遍。未婚先孕,屡见不鲜,视婚姻如儿戏,性交更是家常便饭。以及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辐射的增加。这些当今时代的特点,必然造成疾病谱的改变,如艾滋病、空调病、非典型性肺炎、形形色色的性传播疾病------均是过去闻所未闻的疾病。也正是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造成当今发病中痰证、痰病明显增加,治痰一法也更加被医者重视和普遍应用。一、 痰为何物 痰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是由体内津液煎熬而成的一种病理产物。非仅指气管、喉间存在的那种粘稠物质而言。它可广泛停滞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间,导致各种千奇百怪的疾病。痰既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又是很多致病因素在人体形成的产物。病因学上把它列为“不内外因”之一,亦有人称它为第二病因。历代医家对痰也有很多明确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如:元•王隐君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明•王纶也说:“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唯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由于痰所致疾病少有规律可寻,且其表现症状又怪异多端,故有“怪病多痰”,“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 痰与饮不同:虽然两者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但痰质粘稠,饮质稀薄;痰多停滞少移,饮则游走不定;全身脏腑组织无痰不生,饮则致病范围相对局限;痰证表现多无规律可寻,饮则表现较为单纯;治痰无定法,而治饮不离温阳。临床亦常见痰、饮俱病者。 痰与瘀血不同:痰为津液凝结而成,瘀为血液瘀阻所致;痰可遍布全身脏腑组织,瘀则只存脉络内外;痰浊所致疾病广泛多变,瘀血所致疾病多有规律特征可寻;痰浊表现胀多於痛,瘀血表现痛多於胀,且有定处。治痰无定法,治瘀不外活血通络,临床亦常见痰瘀互阻者。二、痰之形成 1、痰之成因: 六气、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火灼津液而成痰。现代社会气候变暖,燥热偏盛。再加工作紧张劳累,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或嗜食辛辣(现在的饭馆几乎是川菜、湘菜的天下),肥甘厚味,烟酒无度;或夜生活增多,性生活过度,无节制的耗精伤阴;或滥用温补,身体稍有不适,不问虚实寒热,动辄参、茸、虫草。以上诸端,大体是造成痰病之成因。张从正《儒门事亲》说:“凡膏梁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其所指饮,亦包括痰在内)《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更好”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些话,实际上就是现代很多人(尤其是城市白领阶层)的生活写照,也是如今社会痰病丛生的大致原因。2、痰之病机: 痰的前身是体内的津液。由津液而成痰浊,是因为火邪的煎灼。即所谓“灼液成痰”。所以只有在火邪炽盛的情况下,津液才能被灼而成痰。火邪在何种情况下才炽盛?就是前面所讲的那些情况:六气过极或五气志过极,皆能生火,即所谓“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而煎熬津液的火,既可以是实火,也可以是虚火。实火灼液成痰,很好理解,不用多讲。虚火如何也能灼液成痰?凡虚火偏旺之人,必然是阴液先已偏衰,阴虚才能阳亢,津亏才能火旺,以偏旺之虚火,烧灼不足之阴津,更易凝聚而成痰浊。所以这个痰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阴虚,津亏。治疗就不能单纯泻火,而应重在养阴生津。另外,被灼的津液,运行凝滞才能停而为痰。而津液的运行,需气的推动。若气虚或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津液停聚才成痰浊。所以治痰又需治气。助气或行气以化痰。气虚,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同时,也无力推动血液的流通,所以痰证形成的同时,血液往往也会瘀阻凝结而成瘀血,这便是痰瘀互阻。故治痰同时常常兼以化瘀,反之化瘀活血同时也需兼以祛痰。又痰与湿与饮为同类,痰浊形成的同时,还往往兼有停湿停饮之表现,故祛痰同时,又需兼以化湿利水。再者津液的代谢离不开五脏,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痰浊的形成,便於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这一机理下面治法还要讲到,这里就不多赘述。痰证形成的机理可以用下图概括之:六气五志(七情) 过极 化 火煎熬 津液 成 痰 第二病因 痰病、痰证饮食劳倦 气虚、气滞推动无力 五脏 代谢功能失调临证经验: “治病必求其本”,治痰亦必求其本。临证时,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手段,找出痰病、痰证的症状表现。再运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审证求因,追本溯源的辨证功夫,找出形成痰病、痰证的最初病因,以及痰的性质(主要是虚实寒热),存在的部位。针对此病因、病位、病性的治疗。才是根本的治疗。历代医家治痰,同样重视求本。特别提出“见痰休治痰”的治疗原则。如叶天士就讲“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自消也”。何梦瑶也说:”痰标也,所以致痰者本也。治病固当求本,然须看痰势缓急------。”治痰的具体方法很多,不同医家具体运用亦不相同。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总结多年来的治痰经验,概括出临证常用的治痰八法,简要介绍于下:一、 助气祛痰: 津液运行,气为动力,“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气虚或气滞,气行无力,津液凝滞则成痰浊。故凡痰病、痰证,如有气虚或气滞表现者,治当助气祛痰。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冯兆张也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古今医鉴》同样是说:“痰随气而升者,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所以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治痰必须治气的道理。此外,“气有余便是火,火能灼津成痰”,故祛痰同时,有时还须清气泻火。 助气药中,临床常用黄芪。黄芪补气同时,尚有利水,祛湿功效。临床常以之配伍苍、白术、生苡仁、茯苓诸药。 行气药常用陈皮、香附。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香附理气解郁,宣通十二经,解六郁。 清气化痰常用瓜蒌、竹茹、海蛤壳、海藻、昆布、夏枯草等。这些药不仅清化痰热,且有软坚散结功效,凡热痰为病者,用之最宜。二、养阴化痰: 痰浊为津液所化,这是历代医家一致的认识,如张景岳即说:“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盖(痰)即津血之所化也。果使营卫调和,则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津液被灼,痰浊方生;痰浊产生,津液必亏。故治痰必须顾护津液。治痰方中,更不能过用辛温香躁之品,以免更伤津液。见有阴液不足表现者,必须加用养阴润燥之药,其中元参、鳖甲最为适宜。元参清热养阴,且有散结化痰功用。鳖甲滋阴退热之外,也能软坚散结。二药又均具有清热凉血作用。一药而兼三用,故对痰证而阴虚病人,用之最为恰当。三、泻火祛痰: 痰与火的关系,前面已经讲到。历代医家也有很多论述,尤其清代很多医家,论述更为详尽。如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就讲的很详细。”--------故曰热痰者,痰因火盛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气能发火,火能役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关于泻火祛痰之选药,大多医家,主张用黄芩、黄连、青黛等药。如《丹溪心法》即曰:“热痰用青黛、黄连、黄芩”。“黄芩治痰,假其下火”。此外,牛黄、大黄、连翘、鱼腥草等亦在常选之列,但气血津液得寒则凝,故大苦大寒之品,用时还是慎重为宜。以免进一步使津液凝结不行。四、化瘀祛痰: 津液凝结则成痰浊,血液凝结则成瘀血。而津液、血液均为体内流动之物,皆化生于水谷。《内经》所谓精气津液血脉,一气而辨为六名。再者痰,瘀形成之病因,病机又有相同之处,治疗亦有相似之法。所以历来就有痰瘀同源、同病,同治之说。如朱丹溪认为“痰夹瘀血逐成窠囊”。叶天士在治疗胃病时,指出胃病久而屡发,必是“痰凝血瘀”形成“痰瘀有形之阻”。用韭汁、桃仁、半夏以散瘀化痰。唐容川更认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类似论述,不胜数举。 治疗痰瘀互阻症候,常在祛痰药的基础上,酌加活血化瘀药,诸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穿山甲等。其中丹参有祛瘀生新功效,各种症瘕积聚,皆可使用。常用其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肝脾肿大、乳痈、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牛皮癣以及神经衰弱、失眠等多种病证。如配黄芪、远志、节菖蒲、桂枝、茯神、龙齿等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配鳖甲、泽兰、水红花子、赤芍、香附、郁金等治肝硬化;配银花、连翘、槐花、紫草、蝉衣、蛇蜕、白藓皮等治牛皮癣;配降香、三七等治消化性溃疡、心绞痛等。五、涤饮祛痰: 饮与痰同类,故常痰饮并称。但同中有异。说其同,是因其同源,皆由水谷津液所化;说其异,既指其病证治法不同。张景岳讲的很清楚:“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澈而痰稠也。饮唯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至于治法,治饮重在温阳逐水,因势利导。常用发汗、利小便之法,药物不离苓泽、车前、苡米之类。而治痰无定法,若痰饮并存,则当祛痰涤饮同治。六、清肺祛痰: 痰之为病,虽关乎五脏,然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清.吴澄在《不居集.痰证扼要》中讲:“盖肺主气,肺金受伤则气滞而为痰,故痰之来也,无不在于肺;而痰之化也,无不在于脾;若论痰之本,无不在于肾。故主此三法,以统痰之要也”。肺主气,其气清肃下降,朝百脉而输布津液于全身。若肃降失常,治节无权,则津液停滞,聚而为痰;肺喜清润,若肺阴不足,虚火灼津,亦可成痰;或六淫过极,化火灼津,亦可成痰;或脾运不健,肾失温煦,“水泛为痰”,亦可上渍于肺,故又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治疗常宜清降凉润。清肺祛痰之药很多,诸如贝母、瓜蒌、桑皮、黄芩、石膏之类。七、健脾祛痰: 脾主运化水谷,其气机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失健运,或气机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得正常运化散布,则凝聚为痰为饮。冯兆张讲:“脾虚不能散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瘀而成痰”,其治疗自当健脾胃,调气机。脾喜燥而恶湿,故健脾不离燥湿,苍术、白术、茯苓、苡米、为首选之药。胃喜润而恶燥,常选炒莱菔子、山楂、谷麦芽、蜂蜜等.下面特别谈谈苍术和山楂之运用. 苍术:燥湿健脾,凡临床见有痰湿表现,不论上下表里,均可使用。即使阴血虚,但有痰湿见证,亦可配伍养阴药同用。如以苍术为主,配首乌、熟地、当归、桑枝、牛膝、蝉衣等治鹅掌风;配黄柏、苦参、白藓皮、蝉衣、土槿皮等治湿疹、神经性皮炎;配黄柏、苦参、椿根皮、荆芥炭、车前子等治带下病偏于湿热者;配陈皮、厚朴、藿香、佩兰等治暑季急慢性肠胃炎等。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又有祛痰化瘀同功之效。《本草纲目》谓其“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痞满吞酸、滞血通胀”。临床常以其配伍他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冠心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症、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腹痛、肥胖等症。八、温肾祛痰: 肾主水,司开阖。肾为先天,为元阳元阴之所寄。故肾阳不足,或开阖失司,水湿停聚,即成痰饮。王肯堂曰:“痰湿者,脾胃气虚,命门必衰,水中无火则阴气凝聚,釜底无火则饮食不消,两者俱能生湿,由湿生痰”。刘仕廉在《医学集成.》中亦说:“痰虽生于脾胃,其实由肾阳虚损,不能熏蒸脾胃,以至脾不纳涎而痰成矣”。故陈念祖总结曰:“王节斋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此六语,堪为痰病之纲领”。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停聚之痰症,除祛痰之外,温阳补肾,常选附子、鹿角、仙茅、仙灵脾、冬虫夏草之类。其中冬虫夏草,温肾润肺,兼祛痰湿,为上上之选,惟其价格昂贵,不便轻易使用。 痰病,痰症的治疗,《内经》虽有《素问。奇病论篇》的兰草方,《灵枢。邪客篇》的半夏汤。但毕竟很不系统和完整。到张仲景《金匮要略》专列“痰饮篇”,并明确指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当以“温药和之”。但仲景所指 “温药和之”之法,实际是针对水饮而言,直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才将痰和饮分别论述,随后许多医家才将痰和饮分而论治。上面所讲治痰八法,便是在前人治痰基础上,个人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此外,治疗痰病、痰症,忌用大寒、大热之药。气血津液,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既使热痰胶结,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苦大寒之药,避免气血津液更加凝结不行。当以凉润为宜。反之,热能伤津耗液,痰的形成,本由火热耗津灼液而成,故既使寒痰凝聚,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辛大热之品,以避免津液再度耗灼,总宜温化为宜。此当作为临床治痰之禁忌。

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范文

人的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经常分泌些液体,用以湿润黏膜和粘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微生物。正常人每天分泌100ml。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不断地向外扇动,将气管的分泌液扇到咽腔,随唾液吞咽进入胃,通常无咳嗽。然而,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甚至发炎,则分泌液大量增加,已非上皮细胞纤毛所能扇走,则形成痰液,借以通过咳嗽的动作咳出来。当您在咳痰时,请先了解一下有关咳痰的知识:(1)痰多时是否咳嗽?(可能有,带痰的咳嗽为湿咳咳嗽;咳痰伴气促,可能是肺炎或肺气肿加重;慢性咳嗽,有黏或脓性痰并气促,是典型的肺气肿症状)(2)您发烧吗?(如微热,体温在37~38℃,多合并细菌感染;急性咳嗽分泌物较稠厚;伴发热、盗汗是肺结核;急性咳嗽分泌物较稠厚,伴发热,可能是肺炎)(3)痰量多吗?(如痰量多,可见于支气管扩张)(4)您咳出的痰是什么颜色?(黄或淡黄色痰,提示呼吸道有化脓性感染;黄绿或灰色痰,多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红或棕红色痰,多提示带血,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铁锈痰见于大叶性肺炎;黑痰则见于挖煤和烧锅炉的工人)(5)咳出痰液是稀薄还是粘稠的?(稀薄痰液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黏稠痰液则多见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的早期)。在医院进行痰培养,如检查到细菌,提示有感染症状。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常见痰多的几种疾病如下: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痰多的病因较多,应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拍x线胸部照片。如果是感染,应做痰培养检查。培养出致病菌后,还需做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痰饮根源:     我们知道人体所有病的根源都来源与五脏。内因为根本,外因是条件。五脏里面的中土就是中土生湿气,湿气最容易转变为痰饮。所以,黄师讲痰饮根源,这是疾病的源头。绝大部分疾病都是源于水寒土湿,现代人大多数多痰浊,黄元御里面讲的是痰饮,痰浊与痰饮还是有一点区别。痰饮是湿气变化表现为不同的状态,流动为饮,凝聚为痰。虽然,痰饮也是比较胶着留滞,难以祛掉。但是相对来讲,这个痰饮主要还是气郁,阳虚,气不能运。湿气停聚为痰,停聚之后,又导致气郁,这种痰饮,它就是单纯的,相对简单地表现为痰湿停留这种症状,跟我们现代讲的痰浊不大一样。痰浊相当于痰饮加上浊气,痰饮相当于湿气凝瘀状态,比较偏阴,偏凉,偏于凝滞的这么一个状态。而浊气是秽浊不净,不清透,粘滞性更强,气的流通性更差。如果打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个痰饮你可以理解成下雨之后,道路比较泥泞,如农村的土路,它很粘,把鞋的都粘下来,走不动,不好走。但是它无非就是粘一些,还是比较干净的。   而这个痰浊呢,好比是特别脏的垃圾场下了一场雨,不光是粘着你走不动,连气都喘不过来,特别的污浊。所以,这个痰浊在气分层面上瘀滞非常重,痰饮呢,虽然它比较粘着,但是它在气分的层面还是比较好的,气还是比较清透的,还是容易流通的。你只要用上去痰浊的药,气分还是自己能动。所以,痰饮比较好去,痰饮在气的层面没有一个浊象,所以,它容易流通。     痰浊,它有一股浊气在里面,秽浊之气。它在整个气里面不动了一样,很难流通,所以,这个时候单纯用化痰的药,它都很难祛掉,因为它流通不了,所以一定要用上化浊气,流通气机的药。这时候,才能够将痰化开之后再流通出去,所以痰浊相比痰饮更难治疗,更难祛些,治疗上相对更麻烦一些。    现在临床上痰浊比痰饮要多,但是,痰浊里面一定还有痰饮。从痰饮这个角度来讲,它们还是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在痰饮的根源里面,黄元御有这么一句话,痰饮根源里第二段:盖痰饮伏留,腐败壅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随其本气所亏而发,而总由脾阳之败。就是所有的痰浊,痰饮,导致疾病变化无端,这个根源总由脾阳之败,中阳虚。中阳虚,则生湿气,湿气停滞,则生痰饮。痰饮如果碰上浊气,有时如果结合上浊气的话,那就会变成痰浊。所以,痰饮的治疗方案,它的根源在中土,阳虚湿盛。所以黄元御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姜苓半夏汤。上面这一段:悉宜燥土泻湿,绝其淫泆生化之源,去其瘀塞停滞之物,使之精气播宣,津液流畅,乃可扶衰起危,长生不死耳。它这段话,就把痰饮的治疗方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一个就是燥土泻湿,那就是重新运转中阳,就是运转中气,使湿气没有再生的源头。另一方面,要把已经生成的瘀塞停滞的痰饮要去掉,想办法,帮它排除。这样的话,人体的气血可以重新的流通,津液流畅,可以扶衰起危,所有的病都可以好,治疗的方法很简单。     我们看那疾病,从根源来讲,根源于中土湿盛。湿气盛,湿聚成痰,痰饮堵住周身,产生各种疾病。治疗时,就是要运中土,祛湿气,绝痰饮之源。然后呢,温化、流通,排除瘀塞停滞的痰饮,使一气周流恢复通畅的流通,就可以治病长生。     黄师接着又说: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噎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所以我们从这一疾病,可以看出黄元御,他对所有疾病的认识,都是从《四圣心源》的基础理论上来阐述!     疾病治疗,无非是祛邪气,去扶正气这两方面。既然有痰饮,就要祛痰,祛除痰饮。随着痰饮在上在下的不同,在脏在腑,在经络,那么他用的方子是不一样的,方案是不一样的。黄师说在上之痰,半成湿热,在下之饮,纯属湿寒。那么治疗呢,总以温燥水土为主。《伤寒论》说,痰要温化,凡属痰饮,必然是阴气。阴邪,你要去治疗的话,你一定要用温药,温化。痰偏于上的,火性炎上,它容易化火,气郁化火,与痰湿凝结在一块,形成湿热。下面的痰饮,纯粹的湿寒,很少有化热的。所以他提出,上热者,加一些知母、石膏,清一下热;下寒者,加一些附子、干姜,来温散,温阳祛寒!   黄师讲每一类疾病的时候,总体上都是从扶正气的角度论治,恢复一气周流!     现在单纯的痰饮比较少见,大部分结合其它的浊气,就是痰浊的情况比较多,也不光是痰浊,往往还有瘀血呀,木郁呀,气血郁滞。原因是痰浊比较粘滞,堵塞气机比较重,所以往往症状会比较重,比较多变些。痰浊无处不到,不一定在什么地方。相对来讲,人体内部,痰浊的根源还是中土的湿气。所以这个中土系统,肠胃的痰浊是最多见的。或者说,土气盛的地方,痰浊是比较多的。土气盛,什么地方土气盛?肉长得比较多的地方,象四肢呀,后背呀,腰臀呀,这些地方,肉比较多,都说肥人多痰。凡是肉长的比较多的地方,土气盛的地方,它也容易留痰,它们这些痰是无形的痰,而在肠胃中的痰一般是有形的痰,非常有粘着的有形的痰。肠胃中有形粘着的痰越多,肠胃就是中土,人体整个气,就变得污浊了。所以,这股气在人身散布周流时,就会把浊气带向全身,所以身上土气盛的地方、肉多的地方,气也跟着不够清透。所以祛痰浊最快的办法就是通腑,就是泻!   化痰浊比较常用的药是皂角。皂角这个药,辛散疏通,劲非常大,首先把粘痰化开,让它有流通之机。其次呢,这股浊气,粘痰化开之后,浊气没有依附之地,那么这个浊气,你就可以想办法用药把它流通排出,把它排出来。对这个浊气来讲,可以用白蔻、银花这样的药。白蔻它本身是芳香、下行,既能运中焦,又能化浊气,非常好的。 银花相对来讲,主要是化浊气的作用,运中焦的效果要差一些! 有一个运中焦的小方子,就是白蔻、生姜、甘草,其中这个白蔻呢,既能芳香运脾,芳香化湿,既是运中土,又是化浊气, 它这个香味化浊气,非常好的一个药。   皂角用的时候要跟大枣配合用,防止伤胃,就是《伤寒》的皂角丸的意思。所以这个皂角和白蔻,治疗痰浊也算是一个对药,这两味药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一般来讲,舌苔比较黏浊的时候,你就用上皂角和白蔻,皂角一般用到2克,量不用太多,同时配上5到10个大枣,一块用,防止伤胃,防止伤中土。因为这个皂角,它走散得太厉害,大枣是一个偏收、偏养的一个药,不用大枣固护着,皂角这个气把中气全都给你散开了,也会伤气,伤到中气,所以要跟大枣一块用。皂角这股力量,用大枣护着它收着它,它就能够能把中土,黏痰通通给你散开,   再加上白蔻化浊气,痰化开了,白蔻把浊气这个环境给改善一下,白蔻把这个浊气变成清香之气的时候,气就容易流通!黏痰,皂角也给它化开了,也可以动。这个时候就要用排痰之药,把这个痰从体内排出体外,那么就是要用泻下之法,可以用黑丑,就是牵牛花的子。黑丑这个药,也是非常黏滑的一个药,善于入于黏浊之地,把这个痰浊带着排出体外。用上12到20克,它这个排痰效果是非常好的。 临床上治疗这个痰浊,就用皂角、大枣、白蔻、黑丑这四味药,只要是比较顽固的痰浊,这四味药的效果应该是比较理想的。

中医学所说的痰,多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而言。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可以触见的痛病、痰核等外在之痰,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之中的潜在之痰,人体内痰生成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便可能引起包括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急危重症、奇异怪症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将这些病变统称为疾病,因此,痰又是一种为害甚广的致病因素。中医痰病学术的发生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若能充分发掘、整理提高,将对中医药学术进步,对人类的疾病防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研究痰病发病,发展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的交汇点。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病因病机学的突破,不仅能够推动中医理论体系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促进从基础到临床整个中医学术的进步,痰病学术研究的根本意义即在于此。中医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疬、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等。痰饮和瘀血,除具有病因属性外,同时又属于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是与其它致病因素有别的一类特殊病因,这就增加了其所致病变的复性。从临床上看,由痰饮所致的病变,较瘀血更为广泛。另一方面,由于在生理上津血同源,病情况下痰瘀往往互为因果而同病,出现更为复杂的病情。 从现可考的中医文献来看,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胸中痰结""留饮痰瘤"之类的记载,与其时代相近的《黄帝内经》中,对痰与肿瘤的关系已有初步的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中"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等记载,已揭示气滞津结痰凝可形成肿瘤。公元七世纪成书的《诸病源候论》中,对痰病的病因病机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书中的"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可见,当时已认识到血瘀水停会形成痰,而且指出了痰病临床症候的复杂性。书中还着眼于外邪内痰相挟为患,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疾阻气机不利等方面,论述和总结了临床各科多种痰病症候的病因病机,为后世中医认识和研究痰病的病因病机开了先河。其后,历代医家对痰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不断深化。从总体上说来,古今关于痰病的病因病机学研究,一方面着眼于研究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痰生成的各种原因、条件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另一方面,根据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将因痰所致的各种病变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探讨痰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迄今为止,已普遍认识到,六淫之感,七情之郁,饮食劳倦,气血不畅,脏腑内伤,皆可导致痰的形成;痰在体内的存在达 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造成病理性的影响而发主痰病。痰由于具有流动不居,随气升降流行的特性,故内至脏腑经络,外至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发生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痰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 痰的存在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影响气机升降出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且痰又最易蒙蔽神明。从历史上来说,中医学关于痰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充实病因病机理论,促进临床医学进步;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从中医学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对中医药学迫切需要的角度来说,痰病学术的现代研究,还应该争取在病因病机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不仅要从继承的角度,加深、加快对中医痰病病因病机各家学说的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而且要针对与痰密切相关的重大疑难疾病、老年病等展开专门的病因病机学研 究,以取得对上述疾病本质的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应加快对痰病病因病机现代多学科研究的步伐,分别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上,乃至更深的层次,探索揭示痰与痰病的本质。其研究结果,不仅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将会取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而且将对现代多种与痰密切相关的重大疑难疾病和临床常见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给上述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2.研究痰病诊治,促进中医临床医学进步 痰病,不仅是病因病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痰致病的广泛性、复杂性、严重性,决定了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决定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难度。但从另一意义上说,痰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必然 带来中医临床医学的显著进步。 首先从痰的致病范围来看,可以说与临床各科疾病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中医内科的咳嗽、风温肺热病、肺痈、肺痞、咯血、喘病、哮病、胃脘痛、痞病、噎隔、呕吐、泄泻、便秘、囊虫病、胸痹心痛、心悸、不寐、多梦、神昏、汗病、郁病、癫病、狂病、痫病、厥病、头风、眩晕、中风、颤病、痉病、痴呆、消渴、癃闭、阳痿、遗精、尪痹、痛风等;中医外科的岩(癌)、痰毒、流注、瘿痈、肉瘿、瘰疡、乳疬、乳癖、乳核、子痈、子痰、精癃、流痰、毒蛇咬伤等;中医妇科的月经病、带下病、妊娠恶阻、滑胎、不孕症等;中医儿科的感冒、咳嗽、哮喘、喘嗽、急慢惊风、痈病等;中医眼科的胞生痰核、风轮赤豆、绿风内障、视直如曲、暴盲、表盲、目偏视、鹊眼凝睛、聚星障、针眼、视歧等;中医耳鼻喉科的耳胀耳闭、久聋、耳眩晕、慢喉痹、急慢喉暗、梅核气等;中医皮肤科的鸡眼、脐肠、粉刺等;中医骨科的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骸骨软化症、头部内伤等,皆与痰直接相关。其它,还有许多从痰论治而取效的奇异怪症,古今文献中均有记载。其中,元·王硅著《泰定养生主论》。明·楼英著《医学纲目》、清·何梦瑶著《医碥》等文献中的奇异怪症最为典型,可以说"怪诞百般,不可癣述。"(《医碥·痰》)上述病变,分别属于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代谢、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等多系统和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其中有许多属于现代公认的重大疑难疹病,如肿瘤、心脑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现代西方医学对这些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学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而从痰论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医对痰病的治疗记载,始于《神农本草经》。此以后。直到魏晋南北朝之前,基本上属于比较简单的经验疗法。如《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及《葛氏方》、《集验方》等早期 方书中,均有关于治疗谈癣、痰结、停痰等病症的药物和验方。这期间,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于结脑、脏结、胸痹、心痛从痰治疗的记载,但并未明言其属痰病。隋唐时代的方书中,治疗痰病的方剂尚不多。到宋金元时代,中医学对痰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趋向深入,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元代的朱丹溪对临床各科杂病从痰论治.开阔了此以后医家论治痰病的视野和思路。同时氏的王硅论"痰生百病"、"痰生怪病",创制滚痰丸、 豁疾汤等,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学对痰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明清时代,中医学对痰病的辨证论治全面深化和普及,在临床医学领域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近、现代以来,中医痰病学术仍普遍应用于临床,其主要进展表现在,对痰病在诊断学上的基本特征有若干新的认识;在许多病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新的治疗经验,发现了一些由痰所致的新的疾病现象;少数学者正在痰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进行新的尝试。目前在心血管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己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现代中医学术界,对痰病学术的内涵、科学意义、应用价值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中医历代治疗痰病的经验和辩证施治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整理、提高和有效运用。 笔者认为;中医痰病学术,是具有重要探索研究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学术室库,是中医药学治疗多种疾病的优势、特色之所在,在现代重大疑难疾病和抗衰老方面尤具特殊价值,中医药学术界应对此高度重视。当前,在临床研究方面,一方面对痰病学术要深入发掘、广泛运 用,探索和积累新的治疗经验;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对痰病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寻找有关辨证施治的新规律、新方法、新药物,并有重点地开展专方专病研究,其着眼点应放在,经古今临床实践证明,确实与痰有密切关系,从痰论治有一定优势且疗效肯定,属于常见、多发的重大疑难疾病及老年病方面,争取通过上述研究,对当代中医临床医学的总体发展水平有所促进。3.研究痰病预防,提高中医养生防病水平 中医学的预防,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再从中医学的"痰"来看,是一定的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于人体之后形成的。痰从形成作到发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痰病的发生,有各方面的因素参与,包括机体脏腑、报导血、阴阳的状态,痰之新久、多少,以及与其它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蒹挟情况等。因此,通过防止痰的生成,抑制痰的发病,控制痰病进展,在临床多种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从未病先防的角度来看,应考虑以下两点:1)消除致痰因素,杜绝生痰之源: 中医学认为,生痰之源不一,但不外乎外感、内伤、饮食劳倦、瘀血停积等方面。消除致病的因素,杜绝生痰之源,从治疗学上来说,属于治本的法遇。如针对不同病理变化,采用宣肺、健脾、温肾、舒肝、补心、行气、活血、泄火、除湿、润燥、散寒、消暑之法,以免因病生痰,皆属此类。至;于气血充盛、脏腑调和的无病之人,注意饮食起居,适时服用利湿化痰 的平和之品,对于痰病的预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2)改善痰浊体质,减少发病因素 在痰病的预防方面,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属于痰浊体质者,必须加以改善,以避免发病,中医学对痰浊与禀赋的关系,至少在元代已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如元·王硅即自述,"余自思父母俱有痰疾,我禀此疾则与生俱生也。"《泰定养生主论·卷 十四》)此后,清。王燕昌贝(针对"肥胖痰浊体质,,提出肥人所忌",其云:":肥人嗜酒者,湿热生痰,多入口肢;嗜茶水者,水注为厌,多在胸肺嗜肥甘者,淤积生痰,多在肠胃:善怒者,郁热生痰,结聚上焦,多淫倦卧者,相火淤闭于肝肾,气血困乏于肌肉,蕴痰不出,则为痈疽。知其痰所由生,则知所宜忌矣。"(《王氏医存·卷九》现在一些学者也已注意到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等病症敲发生,与痰浊体质的密切相关性。王琦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浊体质存在着免疫遗传学基础具有HLA一B12抗原的人,其发用的可能性是没有该抗原人的3.868倍;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除了易发冠心病外,还易发高血脂、高血压、中风等,从而为从痰防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改善痰浊体质的具体方法,不仅要辨证施治,利湿化痰降浊,而且应注意饮食起居。(2)从既病防变的角度来说,应考虑以下两点:1)及时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 从广义上来说,人体内一旦有因后天内外因素导致的痰浊生成,即属痰病。但痰结程度轻微而量少时,未必继发新的病变,即所谓因病生痰的情况,可以根据某些体征和症状早期判断体内有无痰浊。如凡有痰者,多表情呆滞或异常,面色晦暗,其形如肿,眼神滞涩不流利,眼 皮及眼下常有烟灰黑色;皮肤油垢明显,或面色光亮如涂油;形体肥胖,手足作胀;厌油腻厚味,食肥甘厚味后即胃中泛恶或便搪;舌体胖大,舌苔腻或厚浊粘腻等。此时,应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力争早期诊断,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2)早期诊治痰病,避免发展演变 临床上先因病生痰,而后又因痰生病,互为因果而发病时,必须早期诊治,以免变症从生,势至危殆中医痰病学术,在肿瘤、心脑疾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病、老年病等疾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着眼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标准化。同时应加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的早期诊治措施。当然,若能通过传统的和现代多学科研究,取得疾病因病机研究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带来痰病早期诊断水平的飞跃,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中医痰病学术,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近现代也颇多进展,可谓源远流长,代有阐发,其进展情况,正预示着深入开展中医痰病学术的临床研究究、现代多学科基础研究已是势在必行。若能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协作攻关、重点突破,将成为中医理论发展、临床医学进步、预防水平提高的新契机,将给人类的疑难病防治带来新希望。

大家是不是都还在为毕业论文烦恼呢?我为大家整理了药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目的 采用以自拟理中汤加味,观察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平素胃脘不适,食冷则甚,大便常偏稀烂,口不甚干,或口干不欲饮,口腔或舌上溃疡,经久不愈,愈而易复发等为主要表现的`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应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 7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应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提示临床上不应忽视因脾胃虚寒型所致的口腔溃疡。

关键词 :口腔溃疡;脾胃虚寒;临床疗效;理中汤加味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它是一种以口腔黏膜糜烂,甚至溃疡为主的疾病,传统医学又称之为口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口腔溃疡主要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发与"上火"相关。本人针对脾胃虚寒性引起的口腔溃疡,投以自拟的加味理中汤,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30例,均为我院2012~2015年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女患者17例,男患者13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6±)岁;口腔溃疡单发者9例,口腔溃疡多发者21例,溃疡大小不一,~1 cm,病程1 w~3年,发病周期每6个月3~4次,10~15 d/次,既往均接受过西药、中药、中成药治疗,(中药或中成药以清热解毒为主),仍反复发作。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入选标准:①全身有诸如素有上腹部不适,平素不耐寒凉食物,食冷则剧,饮食不佳,四肢冰冷,大便稀烂不成形,口不甚干,或口干而不欲饮。舌边齿痕,舌淡嫩,舌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脉虚弱或浮弦硬但沉取稍弱等脾胃虚寒,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症候表现。②口腔黏膜表面常有灰白色渗出,伴有灼痛,溃疡常显梭形。形状大小不一,多见于口唇、口颊、舌等部位,溃疡带有自愈性且易复发性,发作时间不固定。③口腔溃疡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方法 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主要药用方:党参12 g、干姜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5 g。水煎服,1剂/d,水煮2次/剂,7 d为1个疗程。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服药后,患者口腔溃疡灼痛消失,溃疡愈合完好,且在6个月及6个月以上患者无复发。好转:服药后,患者口腔溃疡烧灼痛缓解,溃疡有愈合趋势,或其发作的次数显著减少。无效:诸症无明显变化。

二、结果

本资料30例患者用理中汤加味治疗1疗程后,痊愈22例,占,好转5例,占,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1 谭某,男,28岁,医师。2011年8月余首诊。自述口腔溃疡疼痛3月余,平时曾服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现口腔溃疡疼痛加重,遂来我处就诊。诊见嘴唇正中有一个1 cm左右大小的溃疡,常有烧灼痛感,进食则剧,平时纳食尚可,夜间睡觉安宁,无明显口干、口苦,平素常有胃脘胀痛,大便稀溏而粘滞,食凉则甚,舌淡红,苔黄白相兼而厚腻,脉浮大而弦硬,沉取稍弱。证属脾胃虚寒,阴火上冲。治以温养脾胃,升清降浊。应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药用方同上述,水煎服,1剂/d,2次/d。服用5剂后,溃疡疼痛已消失,且溃疡已愈合大半,守上方3剂,溃疡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典型病例2,赵某,女,54岁,干部。2013年11月初诊。口腔内膜破溃、疼痛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溃疡,以舌为主,面积3~5 mm,多发。曾口服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知柏地黄丸等未能治愈。诊见舌、口唇上数个3~5 mm溃疡,疼痛难忍,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黄,夜眠一般,无明显口干,舌边齿痕,舌上苔薄黄,脉细弱。诊为脾胃虚寒,升降失调。治宜温健脾胃,调和升降。投理中汤加味方治疗,药用:党参15 g、干姜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陈皮12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2g。水煎服,1剂/d,2次/d,服用3剂后,疼痛明显减少,大便日行1次,较平常松软易排,守上方7付,口腔溃疡完全愈合,疼痛消失。嘱其服理中丸以巩固治疗及调理体质善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三、讨论

口腔溃疡是口腔疾患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溃疡的发作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极易发生口腔溃疡,比如说女性月经期间,或连续睡眠不佳,或神经衰弱,或精神压力大等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其次,患有消化性疾病者,也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再次,与遗传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祖国医学里,口腔溃疡是属于中医"口疮"范畴。而口疮之名,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口腔溃疡主要与火邪有关,而引起炎火上行的原因是岁金不足,即肺气有失宣降。历代医家对于口疮的治疗多从实热、虚热二方面来认识,实热主要包括风热乘脾,心脾积热[1]。虚热主要是指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浮,临床记述者较多。而脾胃虚寒虚火上浮阐述者不多。本资料30例口腔溃疡患者,证属脾胃虚寒,来我处就诊前大多服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笔者应用理中汤加味方对其进行辩证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说明在临床上因脾胃虚寒所致的口腔溃疡,是一类并非少见的证型,不能误认为皆是实火,而悉用清热泻火;如果是中焦虚寒,则用理中汤固中焦之阳,而溃疡自消,火势自收,这正是尤在泾、俞嘉言所提出的"厚土伏火"之奥妙。清代郑钦安《医法圆通.疮口不敛》也曾有论述阳气衰弱不旺者,龙雷之火随肾水上行,常生口疮,不能化毒生肌,且极易绵绵不绝,经久不愈,切忌养阴清凉,见疮治疮[2],实为掷地有声。症如舌边齿痕,大便溏滞,口不干,正是一派脾胃虚寒,阳气不足之象,法用理中汤以治中焦虚寒之本。脾胃中焦是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寒则中焦失调[3]。而太阴本为湿土,脾胃虚弱,寒湿有失温化,遂常生痰饮,故脾胃为生痰之源,所以也常见舌苔白而厚腻,痰饮阻滞,肝气有失疏泄,久而郁滞而化火,遂生溃疡[4],也常兼薄黄苔,然此火为表象为标,不可轻用久用苦寒清热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理中汤加味方用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炙甘草补中土之虚;半夏、陈皮、茯苓含二陈之意,健脾化湿,以消痰饮;柴胡疏肝解郁而升阳,以化郁滞之火,升阳以救下陷之清阳;桑白皮清降肺气,以解火势,通调水道,给痰饮出路,且肺主皮毛,溃疡亦病在表皮,故也略有引经之意。本组临床资料研究显示,应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标本兼治,临床效果肯定,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题目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为人体水液【津液】代谢异常所致的病理产物,津液在人体为阴。其生成之后若未化热或为热邪所狭时。多表现为“ 阴”的特性 。故其总的治疗原则就是 以温药和之.所谓温者, 乃基于痰饮的“阴”性而言, 此为正治之法也。 贵在使人体阴阳平衡。所谓“和”者, 体现了中医因势利导,消万千病症与无形的治病理念。特别是痰饮病到后期多出现 累及 心肾阳气 而聚饮成水毒之侯。此时人体阴阳俱亏,无论助阳化阴 还是引阴滋阳,都可能出现阴【阳】气衰败。 故曰 和之。使人体不出现大的变动。再者 人体津液的代谢 需要在脾肺肾三藏的共同运化下才能在全身血脉之中畅行。这就与心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心阳 同时 肝脏的条畅作用使气机和顺 从而不至津液壅滞 而成痰饮所以说治疗痰饮病 总的治疗原则是 以温药和之这只是治病的方向 战略思想 而不是具体的治疗措施 方法

[1]王雪华,曲苗,庄颖梅,梁伟.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2:140-141.[2]王雪华,祖丹,桑希生,徐峰. 论《金匮要略》历节病[J]. 中医药学报,2004,04:33-35.[3]王雪华.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J]. 河南中医,2006,02:10-13.[4]王雪华,祖丹,桑希生.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概要[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07:15-17.[5]王雪华,南睿,张喆,陈春艳,鞠海洋,罗正凯. 扶正祛邪法治疗虚劳病证验案二则[J]. 中医药学报,2013,02:78-80.[6]王雪华,桑希生,王俊志,曲苗.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二则[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5:646-647.[7]王雪华,姜德友,南睿. “种子必先调经”验案三则[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711-713+721.[8]王雪华,赵玉莹,京叶,于海亮,王秀珍. 癌症术后病人的中医药调治心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1:36-38.[9]王雪华. 浅述脾为病湿的渊薮——学习《金匮要略》一得[J]. 中医药学报,1983,03:14-17.[10]王雪华,谢彦. 论《金匮要略》中的鉴别诊断[J]. 中医药学报,1985,05:55-56+49.

中医对痰饮病的认识论文

学术思想 我们临证治病,最重辨证论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其中“因时制宜”,不仅指一年中时令节气的变化,治法亦随之而改变。还应指宏观的时代变迁,造成疾病的种类、性质发生变异,治法亦应随之而变化。历史上许多医学派别的形成,就都是在时代变迁,疾病谱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形成的。如金元时期的医学派别,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便都是时代产物。如今时代,科学技术极大进步,社会文明显著提高,物质财富相当丰富。但社会竞争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紧张劳累,精神压力增加。另外,娱乐种类繁多,物质享受丰盛。很多人为了生存,为了工作、为了事业,疲于应酬。整天肥甘厚味,嗜烟酗酒,五更不睡,过午方醒,昼夜颠倒,习以为常。再如非法同居,已属普遍。未婚先孕,屡见不鲜,视婚姻如儿戏,性交更是家常便饭。以及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辐射的增加。这些当今时代的特点,必然造成疾病谱的改变,如艾滋病、空调病、非典型性肺炎、形形色色的性传播疾病------均是过去闻所未闻的疾病。也正是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造成当今发病中痰证、痰病明显增加,治痰一法也更加被医者重视和普遍应用。一、 痰为何物 痰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是由体内津液煎熬而成的一种病理产物。非仅指气管、喉间存在的那种粘稠物质而言。它可广泛停滞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间,导致各种千奇百怪的疾病。痰既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又是很多致病因素在人体形成的产物。病因学上把它列为“不内外因”之一,亦有人称它为第二病因。历代医家对痰也有很多明确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如:元•王隐君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明•王纶也说:“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唯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由于痰所致疾病少有规律可寻,且其表现症状又怪异多端,故有“怪病多痰”,“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 痰与饮不同:虽然两者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但痰质粘稠,饮质稀薄;痰多停滞少移,饮则游走不定;全身脏腑组织无痰不生,饮则致病范围相对局限;痰证表现多无规律可寻,饮则表现较为单纯;治痰无定法,而治饮不离温阳。临床亦常见痰、饮俱病者。 痰与瘀血不同:痰为津液凝结而成,瘀为血液瘀阻所致;痰可遍布全身脏腑组织,瘀则只存脉络内外;痰浊所致疾病广泛多变,瘀血所致疾病多有规律特征可寻;痰浊表现胀多於痛,瘀血表现痛多於胀,且有定处。治痰无定法,治瘀不外活血通络,临床亦常见痰瘀互阻者。二、痰之形成 1、痰之成因: 六气、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火灼津液而成痰。现代社会气候变暖,燥热偏盛。再加工作紧张劳累,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或嗜食辛辣(现在的饭馆几乎是川菜、湘菜的天下),肥甘厚味,烟酒无度;或夜生活增多,性生活过度,无节制的耗精伤阴;或滥用温补,身体稍有不适,不问虚实寒热,动辄参、茸、虫草。以上诸端,大体是造成痰病之成因。张从正《儒门事亲》说:“凡膏梁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其所指饮,亦包括痰在内)《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的更好”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些话,实际上就是现代很多人(尤其是城市白领阶层)的生活写照,也是如今社会痰病丛生的大致原因。2、痰之病机: 痰的前身是体内的津液。由津液而成痰浊,是因为火邪的煎灼。即所谓“灼液成痰”。所以只有在火邪炽盛的情况下,津液才能被灼而成痰。火邪在何种情况下才炽盛?就是前面所讲的那些情况:六气过极或五气志过极,皆能生火,即所谓“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而煎熬津液的火,既可以是实火,也可以是虚火。实火灼液成痰,很好理解,不用多讲。虚火如何也能灼液成痰?凡虚火偏旺之人,必然是阴液先已偏衰,阴虚才能阳亢,津亏才能火旺,以偏旺之虚火,烧灼不足之阴津,更易凝聚而成痰浊。所以这个痰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阴虚,津亏。治疗就不能单纯泻火,而应重在养阴生津。另外,被灼的津液,运行凝滞才能停而为痰。而津液的运行,需气的推动。若气虚或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津液停聚才成痰浊。所以治痰又需治气。助气或行气以化痰。气虚,气滞无力推动津液的同时,也无力推动血液的流通,所以痰证形成的同时,血液往往也会瘀阻凝结而成瘀血,这便是痰瘀互阻。故治痰同时常常兼以化瘀,反之化瘀活血同时也需兼以祛痰。又痰与湿与饮为同类,痰浊形成的同时,还往往兼有停湿停饮之表现,故祛痰同时,又需兼以化湿利水。再者津液的代谢离不开五脏,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痰浊的形成,便於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这一机理下面治法还要讲到,这里就不多赘述。痰证形成的机理可以用下图概括之:六气五志(七情) 过极 化 火煎熬 津液 成 痰 第二病因 痰病、痰证饮食劳倦 气虚、气滞推动无力 五脏 代谢功能失调临证经验: “治病必求其本”,治痰亦必求其本。临证时,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手段,找出痰病、痰证的症状表现。再运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审证求因,追本溯源的辨证功夫,找出形成痰病、痰证的最初病因,以及痰的性质(主要是虚实寒热),存在的部位。针对此病因、病位、病性的治疗。才是根本的治疗。历代医家治痰,同样重视求本。特别提出“见痰休治痰”的治疗原则。如叶天士就讲“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自消也”。何梦瑶也说:”痰标也,所以致痰者本也。治病固当求本,然须看痰势缓急------。”治痰的具体方法很多,不同医家具体运用亦不相同。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总结多年来的治痰经验,概括出临证常用的治痰八法,简要介绍于下:一、 助气祛痰: 津液运行,气为动力,“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气虚或气滞,气行无力,津液凝滞则成痰浊。故凡痰病、痰证,如有气虚或气滞表现者,治当助气祛痰。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冯兆张也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古今医鉴》同样是说:“痰随气而升者,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所以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治痰必须治气的道理。此外,“气有余便是火,火能灼津成痰”,故祛痰同时,有时还须清气泻火。 助气药中,临床常用黄芪。黄芪补气同时,尚有利水,祛湿功效。临床常以之配伍苍、白术、生苡仁、茯苓诸药。 行气药常用陈皮、香附。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香附理气解郁,宣通十二经,解六郁。 清气化痰常用瓜蒌、竹茹、海蛤壳、海藻、昆布、夏枯草等。这些药不仅清化痰热,且有软坚散结功效,凡热痰为病者,用之最宜。二、养阴化痰: 痰浊为津液所化,这是历代医家一致的认识,如张景岳即说:“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盖(痰)即津血之所化也。果使营卫调和,则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津液被灼,痰浊方生;痰浊产生,津液必亏。故治痰必须顾护津液。治痰方中,更不能过用辛温香躁之品,以免更伤津液。见有阴液不足表现者,必须加用养阴润燥之药,其中元参、鳖甲最为适宜。元参清热养阴,且有散结化痰功用。鳖甲滋阴退热之外,也能软坚散结。二药又均具有清热凉血作用。一药而兼三用,故对痰证而阴虚病人,用之最为恰当。三、泻火祛痰: 痰与火的关系,前面已经讲到。历代医家也有很多论述,尤其清代很多医家,论述更为详尽。如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就讲的很详细。”--------故曰热痰者,痰因火盛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气能发火,火能役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关于泻火祛痰之选药,大多医家,主张用黄芩、黄连、青黛等药。如《丹溪心法》即曰:“热痰用青黛、黄连、黄芩”。“黄芩治痰,假其下火”。此外,牛黄、大黄、连翘、鱼腥草等亦在常选之列,但气血津液得寒则凝,故大苦大寒之品,用时还是慎重为宜。以免进一步使津液凝结不行。四、化瘀祛痰: 津液凝结则成痰浊,血液凝结则成瘀血。而津液、血液均为体内流动之物,皆化生于水谷。《内经》所谓精气津液血脉,一气而辨为六名。再者痰,瘀形成之病因,病机又有相同之处,治疗亦有相似之法。所以历来就有痰瘀同源、同病,同治之说。如朱丹溪认为“痰夹瘀血逐成窠囊”。叶天士在治疗胃病时,指出胃病久而屡发,必是“痰凝血瘀”形成“痰瘀有形之阻”。用韭汁、桃仁、半夏以散瘀化痰。唐容川更认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类似论述,不胜数举。 治疗痰瘀互阻症候,常在祛痰药的基础上,酌加活血化瘀药,诸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穿山甲等。其中丹参有祛瘀生新功效,各种症瘕积聚,皆可使用。常用其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肝脾肿大、乳痈、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牛皮癣以及神经衰弱、失眠等多种病证。如配黄芪、远志、节菖蒲、桂枝、茯神、龙齿等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配鳖甲、泽兰、水红花子、赤芍、香附、郁金等治肝硬化;配银花、连翘、槐花、紫草、蝉衣、蛇蜕、白藓皮等治牛皮癣;配降香、三七等治消化性溃疡、心绞痛等。五、涤饮祛痰: 饮与痰同类,故常痰饮并称。但同中有异。说其同,是因其同源,皆由水谷津液所化;说其异,既指其病证治法不同。张景岳讲的很清楚:“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澈而痰稠也。饮唯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至于治法,治饮重在温阳逐水,因势利导。常用发汗、利小便之法,药物不离苓泽、车前、苡米之类。而治痰无定法,若痰饮并存,则当祛痰涤饮同治。六、清肺祛痰: 痰之为病,虽关乎五脏,然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清.吴澄在《不居集.痰证扼要》中讲:“盖肺主气,肺金受伤则气滞而为痰,故痰之来也,无不在于肺;而痰之化也,无不在于脾;若论痰之本,无不在于肾。故主此三法,以统痰之要也”。肺主气,其气清肃下降,朝百脉而输布津液于全身。若肃降失常,治节无权,则津液停滞,聚而为痰;肺喜清润,若肺阴不足,虚火灼津,亦可成痰;或六淫过极,化火灼津,亦可成痰;或脾运不健,肾失温煦,“水泛为痰”,亦可上渍于肺,故又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治疗常宜清降凉润。清肺祛痰之药很多,诸如贝母、瓜蒌、桑皮、黄芩、石膏之类。七、健脾祛痰: 脾主运化水谷,其气机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失健运,或气机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得正常运化散布,则凝聚为痰为饮。冯兆张讲:“脾虚不能散精于肺,下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瘀而成痰”,其治疗自当健脾胃,调气机。脾喜燥而恶湿,故健脾不离燥湿,苍术、白术、茯苓、苡米、为首选之药。胃喜润而恶燥,常选炒莱菔子、山楂、谷麦芽、蜂蜜等.下面特别谈谈苍术和山楂之运用. 苍术:燥湿健脾,凡临床见有痰湿表现,不论上下表里,均可使用。即使阴血虚,但有痰湿见证,亦可配伍养阴药同用。如以苍术为主,配首乌、熟地、当归、桑枝、牛膝、蝉衣等治鹅掌风;配黄柏、苦参、白藓皮、蝉衣、土槿皮等治湿疹、神经性皮炎;配黄柏、苦参、椿根皮、荆芥炭、车前子等治带下病偏于湿热者;配陈皮、厚朴、藿香、佩兰等治暑季急慢性肠胃炎等。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又有祛痰化瘀同功之效。《本草纲目》谓其“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痞满吞酸、滞血通胀”。临床常以其配伍他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冠心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症、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腹痛、肥胖等症。八、温肾祛痰: 肾主水,司开阖。肾为先天,为元阳元阴之所寄。故肾阳不足,或开阖失司,水湿停聚,即成痰饮。王肯堂曰:“痰湿者,脾胃气虚,命门必衰,水中无火则阴气凝聚,釜底无火则饮食不消,两者俱能生湿,由湿生痰”。刘仕廉在《医学集成.》中亦说:“痰虽生于脾胃,其实由肾阳虚损,不能熏蒸脾胃,以至脾不纳涎而痰成矣”。故陈念祖总结曰:“王节斋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此六语,堪为痰病之纲领”。治疗肾阳不足,水湿停聚之痰症,除祛痰之外,温阳补肾,常选附子、鹿角、仙茅、仙灵脾、冬虫夏草之类。其中冬虫夏草,温肾润肺,兼祛痰湿,为上上之选,惟其价格昂贵,不便轻易使用。 痰病,痰症的治疗,《内经》虽有《素问。奇病论篇》的兰草方,《灵枢。邪客篇》的半夏汤。但毕竟很不系统和完整。到张仲景《金匮要略》专列“痰饮篇”,并明确指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当以“温药和之”。但仲景所指 “温药和之”之法,实际是针对水饮而言,直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才将痰和饮分别论述,随后许多医家才将痰和饮分而论治。上面所讲治痰八法,便是在前人治痰基础上,个人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此外,治疗痰病、痰症,忌用大寒、大热之药。气血津液,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既使热痰胶结,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苦大寒之药,避免气血津液更加凝结不行。当以凉润为宜。反之,热能伤津耗液,痰的形成,本由火热耗津灼液而成,故既使寒痰凝聚,亦尽量不用或少用大辛大热之品,以避免津液再度耗灼,总宜温化为宜。此当作为临床治痰之禁忌。

痰饮的概念及性质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 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 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常见的痰饮病证 临床所见,痰饮所致的病证较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饮为病,即包括了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等多种病证在内。由于其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1) 常见的痰证: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停皮下肌肉,则可见痰核、阴疽流注;痰阻经络筋骨,则可见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头目,则发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2) 常见的饮证:如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停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停胸膈,则常见咳喘倚息、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总之,痰饮病证,随其病变部位及其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临床见症,应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多恶心的话题 没别的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