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激光运动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激光运动医学杂志

医学期刊常规来说只分为 SCI 核心期刊 和普通期刊但是有一些省份会自己把期刊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比如浙江省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还有河南、陕西、四川 等地也把期刊分为A类B类或者一类二类也有的是一类为中文核心或者中华牌,二类为科技核心

华米科技最新发布的米动健康手环比较适合,这款手环可以测量心率变异性(HRV),心电图以及心血管健康程度,通过内置ECG芯片以及PPG光电心率传感器可记录全天心率以及静息心率,对心脏健康随时随地进行监控。除此之外还可记录睡眠、运动步数、手机消息提醒,无声闹钟等智能功能,亲友可通过远程查看老人通过手环所记录的身体数据,十分实用。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刘承宜教授先后出访日本和美国,参加多次国际会议。先后邀请美国、德国、俄罗斯和香港等地的同行来访,开展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项研究。在细胞生理与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刘教授的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连续参加ASLMS年会(世界激光医学方面级别最高的会议)。1999年,课题组的报告成为这个小组会议的八大热点话题之一。2000年,课题组的报告低强度激光对细胞生物刺激作用的膜机理研究获得整个会议的最佳基础研究论文提名和小组会议的优秀论文。2001年,课题组报告入选Mini-Talk型大会,且排位第一。课题组的研究生先后连续三次获得暑期研究基金的资助。ASLMS的会刊Lasers Surgery Medicine 是SCI收录的影响因子(2011年是)最高的激光医学刊物。 1. 1998-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关于人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2. 1998-2000,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人的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3. 2000-2002 年,连续三次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学会的暑期研究基金资助:《低强度He-Ne 激光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复合物的机理研究》、《麻醉剂对激光照射的猪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效应》和《激光外科长期效应中光对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已完成。4. 2001-2003 年,与郭弘和胡巍两位教授共同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不同领域的光传输》,本人主要负责开展光生物调节作用的基础研究,已完成。5. 2002-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氦氖激光激活人中性粒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研究》,已完成。6. 2002-2004 年,“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省级):《低强度氦氖激光延缓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已完成。7. 2005-2007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光二极管红光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已完成。8. 2009-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650 nm GaInP/AlGaInP 半导体激光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形成的机制研究》,已完成。 1.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首次揭示时间的量子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时间量子理论(RMT)。2. 应用RMT建立了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的非共振跃迁理论(NRT)。3. 住处生物学:应用RMT和NRT 提出了物理信号的物理放大模型和时间平行理,建立了生物住处提取的时间方法(BIT),揭了个人最可几预期寿命Y和最佳年龄H的关系:Y=2H+1。4. 中医基础理论:将过程时间与阴阳结合起来,发展了中医治法,建立了中医阴阳虚实的时间理论;提示穴位的生物相干性,提出了循经感传的时间子模型,建立了经络现象的时间理论。5. 传输光学:将Maxwell方程写成Schroedinger方程式形式,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量子力学理论。其中 《光生物学的时间量子理论》被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香港文汇报社和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评委会联合评价为世界华人优秀重大学术成果,《中医阴阳的时间理论研究》获99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张仲景创新发明金奖。《激光化学的时间量子理论》在第二届华中地区科技推广大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在Laser Sur Med、Phys Rev E和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近60篇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SCI收录40多篇,它引20多次。6. 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光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是激光或单色光(laser irradiation or monochromatic light, LI)对生物系统的非损伤调节作用。LI可以分为低强度LI(low intensity LI, LIL)(~10 mW/cm)和中强度LI(moderateintensity LI, MIL)( ~ W/cm),其中LIL和短时间MIL照射称为低水平LI(low level LI, LLL)。在刘颂豪院士的领导下,刘承宜教授的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Laboratory of Laser Sport Medicine,LSM)从国际上提出PBM的当年至今,已从事PBM 的研究十六年,一直坚持研究LIL 的生物效应。该实验室首先提出了LIL 的类激素模型,逐渐发展为生物信息模型,在2001 年获得细胞光信号转导实验的直接证实,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会当年年会的最佳优秀光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最近将信号通路置于细胞内的功能网络进一步发现冗余机制。多年研究发现LIL 通过非视觉光调节可以影响很多细胞生理功能,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增殖,诱导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杀菌网。在剂量关系方面,LSM首先发现剂量段效应,发现PBM的原初过程为PBM的关键过程并进一步给出了定量的剂量关系,并将剂量关系的研究与FSH 结合发现了LIL 的自适应特性。这些发现不但将PBM 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而且为LIL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LSM提出LIL 可以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运动损伤、病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辅助治疗。7. 编著《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中英文对照本已于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出版发行,此书使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更具有专业性,系统介绍了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和家庭使用方法,刘教授使用天津华新医疗公司的血易通产品做基础研究。8. 提出了功能内稳态和成功应激的概念。PBM的早期研究纠缠于是否观察到PBM。刘承宜教授将负反馈与功能和应激结合起来,提出了功能内稳态(function-specific homeostasis, FSH)和成功应激的概念,将PBM分为低水平PBM和高水平PBM,从根本上解决了何种情况下可以观察到PBM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仅谈论某个功能是否存在PBM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功能放入细胞或组织等生物系统的功能网络之中,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PBM。功能网络的引入促使PBM进一步分类为直接PBM(direct PBM, dPBM)和间接PBM(indirect PBM,iPBM)。9.中性粒细胞光信号转导现象细胞膜上存在大量肽类激素等信号分子的受体。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对信号分子的识别、信息的转换和转导及效应器的活化,其中实现信息的转换和转导的蛋白激酶构成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可以分为二类: Gs蛋白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一类信号通路(pathway 1),Gq蛋白, Gi蛋白或受体关联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二类信号通路(pathway 2)。视觉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受体可以与光子发生共振作用,它们介导的信号转导称为光信号转导(phototransduction: PTD)。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PMN)非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的现象称为呼吸爆发。前人发现(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低强度He-Ne激光(low intensity He-Ne laser irradiation: LIHNL)可以调节PMN的ROS产生。我们的研究表明(Duan et al 2001),LIHNL可以诱导PMN呼吸爆发(PMN1);而且LIHNL对PMN呼吸爆发的诱导是通过pathway 2实现的(PMN2)。拙文(Duan et al 2001)的结论被它引10次,其中PMN1被Lavi等人(2003)、Klebanov等人(2005)和Zan-Bar等人(2005)作为研究LIL细胞功能的典型例子引用,PMN2分别被Schindl 等人(2002)、陈英华等(2002)、Korras(2003)和Gao等人(2006)引用。在列举讨论LIL作用机理的代表性论文时与拙文并列引用的有,Karu等人的工作(Derkacz et al 2005,Bisland et al 2006)和Karu的工作与Alexandratou等人的工作(Zan-Bar et al 2005)。在讨论介导PBM的ROS机制时,Hamblin 等人(2006)将Lubert 等人的工作和拙文并列引用。拙文2001年8月发表,我们在同年4月ASLMS年会上的报告引起生物刺激小组会议代表的广泛关注。国际低强度激光疗法研究与应用网站负责人和专著(Tunér et al 1999)作者之一Hode 博士非常欣赏我们的理论工作,前ASLMS 理事长、Mark 和Darke 奖获得者Lanzafame 博士认为我们的工作令人振奋(刘承宜等2001)。 PMN与LIHNL的作用是非共振作用(Li et al 2003)。为了与PTD区别,我们将非共振作用引起的PTD称为非特异性PTD(non-specific PTD: NPTD)。Shefer等人(2001)同期也发现骨骼肌卫星细胞的NPTD。随后陆续有研究NPDT的论文发表(Shefer et al 2003, Gao et al 2006)。LIHNL对PMN的效应的研究是以血管内强度激光照射疗法(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为临床背景的(Schepetkin et al 1994)。ILIB首先由美国人提出,先后在俄罗斯和中国流行。尽管俄罗斯的基础研究也很多(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却大部分在中国(Tong et al 2000,Duan et al 2001, Mi et al 2004)。拙文(Duan et al 2001)与Shefer等人(2001)论文的SCI它引次数一样(都是6次),在NPTD研究论文的它引次数中并列第一。 10.光信号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可以通过坏死、凋亡、非凋亡程序性死亡和衰老等方式死亡。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是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细胞模型之一。我们用波长为64015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阵列(red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RLED)进行照射,发现可以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凋亡。ASLMS非常重视这个研究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段锐参加ASLMS年会,Laser Surg Med破例用研究快报(rapid report)的形式快速发表(Duan et al 2003)。这是迄今Laser Surg Med上唯一用研究快报形式发表的论文。Santana-Blank等人(2005)引用了这个研究结果,不但指出了它对AD治疗的意义,而且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虽然Yamamoto(2000)曾在会议上发表低强度GaAlAs半导体激光(905nm)对PC12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和离子通道的影响,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的PC12细胞效应的期刊论文。虽然有人研究LIL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抑制神经细胞模型凋亡的论文。AD迄今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PBM是一种十分安全的康复方法,我们的研究为头盖骨直接LIL照射防治AD提供了依据。 11.光生物调节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 光对细胞功能的调节通路可以分为两类,特异性通路由细胞色素c氧化酶(Karu1998)、血色素(Mi et al 2004)和内源性卟啉(Lavi et al 2003)等与光发生共振作用的内源性光敏剂(Zan-Bar et al 2005)所介导,非特异性通路由与光不能发生共振作用的细胞的膜分子所介导(Liu et al 2003&2004)。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介导的特异性通路首先由Karu(1998)提出,最近得到实验的完全证实。细胞膜受体介导的非特异性通路首先由我们提出(Liu et al 1996),所提出的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类肽类激素模型(Liu et al 1996, 刘承宜等1997a)先后发展为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刘承宜等1997b, Liu et al 2000&2003)和PBM的生物信息模型(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del of PBM : BIMP)(Liu et al 2004)。Karu(1998)从氧化还原电位(RDP)的角度总结了PBM现象,PBM对于RDP处于正常范围的细胞无效,RDP比正常范围越低,PBM的效应越强。BIMP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单个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发生的几率很小。非特异性通路依赖于细胞的状态。功能正常的细胞处于内稳态,远离内稳态的细胞功能不正常。只有远离内稳态的细胞的膜受体处于超辐射态,可以将单个受体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放大受体数目(104左右)的平方(108左右)倍。因此,PBM促进远离内稳态的细胞恢复内稳态,具有细胞康复作用(刘承宜等2006)。启动信号通路所要求的细胞膜受体构型的特殊改变可以通过分子内电子运动与核运动的耦合来实现。根据光对电子运动的非共振激活方式,BIMP将单色光拓展到长波紫外UVA(320-400nm)和短波红外IRA(700-1000nm),并将其分为UVA、紫、蓝和绿等冷色和IRA、红、橙和黄等暖色两类。在单色光不引起细胞损伤的前提下,BIMP将单色光的剂量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剂量段,分别表示为剂量段n(n=1, 2, …)。在剂量段(2n-1),BIMP表示为BIMP(2n-1),暖色兴奋pathway 1;冷色兴奋pathway 2。在剂量段2n,BIMP表示为BIMP2n,暖色兴奋pathway 2,冷色兴奋pathway 1。BIMP不但陆续得到可见光(Duan et al 2001, Shefer et al 2001&2003, Gao et al 2006)、UVA(Bode et al 2003)和IRA(Schieke et al 2002)的NPTD的实验的直接支持和细胞水平PBM实验的间接支持,而且与中医理论完全一致(Liu et al 2005)。直接陈述BIMP的相关论文Liu et al (1996, 1997)和刘承宜等(1997a&b)分别被CNKI 它引1、5、8和13次。所有BIMP相关工作中,SCI收录26篇,SCI它引7次,SPIE 专题会议Mechanisms for Low-Light Therapy中两篇综述性论文各引用1次,欧洲专著引用1次,CNKI它引51次。作为BIMP的直接验证,拙文(Duan et al 2001&2003)的引用情况见前面两节的介绍。另外,高晓玲等(1999)引用BIMP解释实验结果;许川山等(2000)总结BIMP,强调了开展低强度激光信号转导研究的重要性;杨在富等人(2002)对BIMP进行了总结,他们所指出的BIMP与实验的矛盾可以用PBM的单色光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来解释。BIMP在ASLMS 2000年年会上获得最佳基础科学论文提名,并以硕士生段锐的名义获得最佳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刘承宜等2000),全文修改后收录在欧洲医用激光联合会主席主编的专著中(Liu et al 2003)。12.麻醉剂对PBM的影响 细胞和临床都证明PBM促进伤口愈合,但三十多年的动物实验始终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从麻醉剂的角度发现动物实验是否有效可能与制造伤口的麻醉剂的种类有关(Li et al 2001),ASLMS 2001年年会biostimulation小组会议将此列为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给予暑期资助开展实验研究(刘承宜等2001)。我们研究了氯胺酮对LIHNL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确认氯胺酮确实可以完全抑制LIHNL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为进一步解释三十多年的争论提供了细胞依据(李燕等2004)。ASLMS很重视这个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李燕参加会议(李燕等2002,Li et al 2002)。13.强激光光束边缘的光生物调节作用 激光外科是激光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大多数外科激光器的即刻效应相差不大,但长期效应则大相径庭。我们将强激光光束分为中间的***度部分和边缘的低强度部分,假设强激光光束边缘存在PBM,用BIMP解释了外科激光的长期效应,受到ASLMS2002年年会的高度重视,论文(Liu et al 2002a)从投稿的biostimulation session提升到面向全体代表的mini-talk summaries session I的第一个报告,并应邀在网上刊物Laserexpress全文发表,研究课题得到当年ASLMS的暑期学生资助(李燕等2002)。“激光外科中的低强度激光效应”列为NSFC近期优先研究的领域(谢树森等2004)。我们用单层成纤维细胞作为模型,研究了Nd:YAG激光及其倍频绿色激光光束中心的损伤效应和边缘对没有损伤的细胞的非损伤效应,发现后者与LIL一样具有PBM(黄平等2005),从细胞模型实验上支持了强激光光束边缘的PBM假设,为外科激光长期效应的解释提供了细胞基础。14.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将Maxwell方程化为Schroedinger方程,得到量子力学的Hamilton量和波函数,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用量子力学平均值方法重新定义光束传输参数,利用Heisenberg图像研究算子演化,分别获得实数折射率和复数折射率介质(Liu et al 2002b&c)的光束传输参数的一般演化方程和衍射积分,证明了(有效)质量因子守恒是(有效)ABCD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并从(有效)质量因子守恒得到(有效)ABCD矩阵及其衍射积分,为生物组织光束传输和在体PBM剂量的严格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SCI它引8次,CNKI它引2次。

激光医学杂志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S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1、Buhong Li; Zhihai Qiu,Fundamental studies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Recent advances in China,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2014/11/11-2014/11/14, 2014/12/、Yucheng Wang; Ying Wang;*Ying Gu,In vitro sensitivity of Candida spp to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mediated 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2014, 2014/10/9-2014/10/11, 2014/11/、Jie Zhen; Cheming Wang; Ying Wang; Defu Chen;Ying Gu,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 potential tool for predic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for port wine stain after photodynamic therapy, 2014 Photonics Asia, 2014/10/9-2014/10/11, 2014/11/、Defu Chen; Jie Ren; Ying Wang;Ying Gu,Laser Doppler line scanner for monitoring skin perfusion changes of port wine stains during vascular-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Proc SPIE 6996-64, 2014/10/9-2014/10/11, 2014/、Danni Ai; *Jian Yang; Yang Chen; Weijian Cong; Jingfan Fan; Yongtian Wang,Multiresolution Generalized N Dimension PCA for Ultrasound Image Denois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13(1), pp 112-132, 2014/8/、Chen, Longchao; Lin, Lisheng; Li, Yirong; Lin, Huiyun; Qiu, Zhihai;Gu, Ying; *Li, Buhong,Effect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singlet oxygen luminescence detection,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52卷, pp 98-102, 2014/、Huang, Naiyan; Zeng, Jing; Liang, Jie; Qiu, Haixia; Wang, Ying;*Gu, Ying,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oral oxycodone plus acetaminophe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on port wine stains, 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11(2), pp 134-140, 2014/、Xuehu Wang; *Jian Yang; Yang Chen; Danni Ai; Yining Hu; Yongtian Wang,Optimal Viewing Angle Determination for Multiple Vessel Segments in Coronary Angiographic Image,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61(3), pp 1290-1303, 2014/5/、吴苏敏; 王颖;*顾瑛,光动力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浮游菌与生物被膜的体外清除作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02期, pp 59-63+112, 2014/4/、Huang, Naiyan; Ma, Zhongshun; Wang, Ying; Zeng, Jing; Qiu, Haixia; Tang, Xiaoying;*Gu, Ying,Influence of laser power density on damage of comb by photodynamic therapy-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2(3), 2014/3/、吴苏敏; 王钰铖; 甄洁; 王颖;*顾瑛,新型光敏剂Ru化合物介导的光动力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杀伤效应,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01期, pp 1-57, 2014/2/、Qiu, Haixia; Mao, Yongping;*Gu, Ying; Zhu, Jianguo; Wang, Ying; Zeng, Jing; Huang, Naiyan; Liu, Qingsen; Yang, Yunsheng,The potential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to treat esophageal candidiasis coexisting with esophageal cancer,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 Biology, 130(1), pp 305-309, 2014/1/、Zhihai Qiu;*Gu Ying,Monitoring blood volume fraction and oxygen saturation in port-wine stains during 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Results of a preliminary case study, Photonics Laser Med, 3(3), pp 273-280, 2014 秋季.14、Li K; Lei W; Jiang G; Hou Y; Zhang B; *Zhou Q;*Wang X,Selective 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of Bacterial Cells over Mammalian Cells by New Triarylmethanes, Langmuir, 30(48), pp 14573-80, 2014 冬季.15、Lisheng Lin; Huiyun Lin; Defu Chen; Longchao Chen; Min Wang; Shusen Xie;Ying Gu; Brian C. Wilson; Buhong Li,Direct imaging of singlet oxygen luminescence generated in blood vessels dur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2014/10/9-2014/10/11, pp 912920-1-912920-7, 、Lisheng Lin; Yirong Li; Jinde Zhang; Zou Tan; Defu Chen; Shusen Xie;Ying Gu; Buhong Li,Vessel constriction correlated with local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during 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2014/10/9-2014/10/11, pp 92680T-1-92680T-6, 、Wang Ying; Zuo Zhao Hui; Liao Xiao Hua;*Gu Ying,Investigation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optimization for port wine stain using modulation of photosensitizer administration methods,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38(12), pp 1344-1349, 2013/12/、曾晶;*顾瑛,532nm连续激光照射下鸡冠组织热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激光医学杂志, 22(5), pp 249-251, 2013/10/、张露勇;顾瑛,新型光敏剂4SB的光谱特性及与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4SB, 22(5), pp 243-248, 2013/10/、李婷慧;*顾瑛,光敏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2(5), pp 283-288, 2013/10/1.等67条科研成果请查看科研之友。

激光医学杂志SCI

刘承宜教授先后出访日本和美国,参加多次国际会议。先后邀请美国、德国、俄罗斯和香港等地的同行来访,开展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项研究。在细胞生理与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刘教授的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连续参加ASLMS年会(世界激光医学方面级别最高的会议)。1999年,课题组的报告成为这个小组会议的八大热点话题之一。2000年,课题组的报告低强度激光对细胞生物刺激作用的膜机理研究获得整个会议的最佳基础研究论文提名和小组会议的优秀论文。2001年,课题组报告入选Mini-Talk型大会,且排位第一。课题组的研究生先后连续三次获得暑期研究基金的资助。ASLMS的会刊Lasers Surgery Medicine 是SCI收录的影响因子(2011年是)最高的激光医学刊物。 1. 1998-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关于人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2. 1998-2000,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人的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3. 2000-2002 年,连续三次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学会的暑期研究基金资助:《低强度He-Ne 激光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复合物的机理研究》、《麻醉剂对激光照射的猪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效应》和《激光外科长期效应中光对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已完成。4. 2001-2003 年,与郭弘和胡巍两位教授共同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不同领域的光传输》,本人主要负责开展光生物调节作用的基础研究,已完成。5. 2002-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氦氖激光激活人中性粒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研究》,已完成。6. 2002-2004 年,“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省级):《低强度氦氖激光延缓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已完成。7. 2005-2007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光二极管红光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已完成。8. 2009-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650 nm GaInP/AlGaInP 半导体激光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形成的机制研究》,已完成。 1.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首次揭示时间的量子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时间量子理论(RMT)。2. 应用RMT建立了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的非共振跃迁理论(NRT)。3. 住处生物学:应用RMT和NRT 提出了物理信号的物理放大模型和时间平行理,建立了生物住处提取的时间方法(BIT),揭了个人最可几预期寿命Y和最佳年龄H的关系:Y=2H+1。4. 中医基础理论:将过程时间与阴阳结合起来,发展了中医治法,建立了中医阴阳虚实的时间理论;提示穴位的生物相干性,提出了循经感传的时间子模型,建立了经络现象的时间理论。5. 传输光学:将Maxwell方程写成Schroedinger方程式形式,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量子力学理论。其中 《光生物学的时间量子理论》被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香港文汇报社和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评委会联合评价为世界华人优秀重大学术成果,《中医阴阳的时间理论研究》获99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张仲景创新发明金奖。《激光化学的时间量子理论》在第二届华中地区科技推广大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在Laser Sur Med、Phys Rev E和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近60篇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SCI收录40多篇,它引20多次。6. 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光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是激光或单色光(laser irradiation or monochromatic light, LI)对生物系统的非损伤调节作用。LI可以分为低强度LI(low intensity LI, LIL)(~10 mW/cm)和中强度LI(moderateintensity LI, MIL)( ~ W/cm),其中LIL和短时间MIL照射称为低水平LI(low level LI, LLL)。在刘颂豪院士的领导下,刘承宜教授的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Laboratory of Laser Sport Medicine,LSM)从国际上提出PBM的当年至今,已从事PBM 的研究十六年,一直坚持研究LIL 的生物效应。该实验室首先提出了LIL 的类激素模型,逐渐发展为生物信息模型,在2001 年获得细胞光信号转导实验的直接证实,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会当年年会的最佳优秀光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最近将信号通路置于细胞内的功能网络进一步发现冗余机制。多年研究发现LIL 通过非视觉光调节可以影响很多细胞生理功能,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增殖,诱导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杀菌网。在剂量关系方面,LSM首先发现剂量段效应,发现PBM的原初过程为PBM的关键过程并进一步给出了定量的剂量关系,并将剂量关系的研究与FSH 结合发现了LIL 的自适应特性。这些发现不但将PBM 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而且为LIL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LSM提出LIL 可以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运动损伤、病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辅助治疗。7. 编著《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中英文对照本已于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出版发行,此书使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更具有专业性,系统介绍了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和家庭使用方法,刘教授使用天津华新医疗公司的血易通产品做基础研究。8. 提出了功能内稳态和成功应激的概念。PBM的早期研究纠缠于是否观察到PBM。刘承宜教授将负反馈与功能和应激结合起来,提出了功能内稳态(function-specific homeostasis, FSH)和成功应激的概念,将PBM分为低水平PBM和高水平PBM,从根本上解决了何种情况下可以观察到PBM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仅谈论某个功能是否存在PBM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功能放入细胞或组织等生物系统的功能网络之中,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PBM。功能网络的引入促使PBM进一步分类为直接PBM(direct PBM, dPBM)和间接PBM(indirect PBM,iPBM)。9.中性粒细胞光信号转导现象细胞膜上存在大量肽类激素等信号分子的受体。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对信号分子的识别、信息的转换和转导及效应器的活化,其中实现信息的转换和转导的蛋白激酶构成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可以分为二类: Gs蛋白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一类信号通路(pathway 1),Gq蛋白, Gi蛋白或受体关联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二类信号通路(pathway 2)。视觉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受体可以与光子发生共振作用,它们介导的信号转导称为光信号转导(phototransduction: PTD)。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PMN)非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的现象称为呼吸爆发。前人发现(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低强度He-Ne激光(low intensity He-Ne laser irradiation: LIHNL)可以调节PMN的ROS产生。我们的研究表明(Duan et al 2001),LIHNL可以诱导PMN呼吸爆发(PMN1);而且LIHNL对PMN呼吸爆发的诱导是通过pathway 2实现的(PMN2)。拙文(Duan et al 2001)的结论被它引10次,其中PMN1被Lavi等人(2003)、Klebanov等人(2005)和Zan-Bar等人(2005)作为研究LIL细胞功能的典型例子引用,PMN2分别被Schindl 等人(2002)、陈英华等(2002)、Korras(2003)和Gao等人(2006)引用。在列举讨论LIL作用机理的代表性论文时与拙文并列引用的有,Karu等人的工作(Derkacz et al 2005,Bisland et al 2006)和Karu的工作与Alexandratou等人的工作(Zan-Bar et al 2005)。在讨论介导PBM的ROS机制时,Hamblin 等人(2006)将Lubert 等人的工作和拙文并列引用。拙文2001年8月发表,我们在同年4月ASLMS年会上的报告引起生物刺激小组会议代表的广泛关注。国际低强度激光疗法研究与应用网站负责人和专著(Tunér et al 1999)作者之一Hode 博士非常欣赏我们的理论工作,前ASLMS 理事长、Mark 和Darke 奖获得者Lanzafame 博士认为我们的工作令人振奋(刘承宜等2001)。 PMN与LIHNL的作用是非共振作用(Li et al 2003)。为了与PTD区别,我们将非共振作用引起的PTD称为非特异性PTD(non-specific PTD: NPTD)。Shefer等人(2001)同期也发现骨骼肌卫星细胞的NPTD。随后陆续有研究NPDT的论文发表(Shefer et al 2003, Gao et al 2006)。LIHNL对PMN的效应的研究是以血管内强度激光照射疗法(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为临床背景的(Schepetkin et al 1994)。ILIB首先由美国人提出,先后在俄罗斯和中国流行。尽管俄罗斯的基础研究也很多(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却大部分在中国(Tong et al 2000,Duan et al 2001, Mi et al 2004)。拙文(Duan et al 2001)与Shefer等人(2001)论文的SCI它引次数一样(都是6次),在NPTD研究论文的它引次数中并列第一。 10.光信号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可以通过坏死、凋亡、非凋亡程序性死亡和衰老等方式死亡。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是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细胞模型之一。我们用波长为64015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阵列(red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RLED)进行照射,发现可以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凋亡。ASLMS非常重视这个研究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段锐参加ASLMS年会,Laser Surg Med破例用研究快报(rapid report)的形式快速发表(Duan et al 2003)。这是迄今Laser Surg Med上唯一用研究快报形式发表的论文。Santana-Blank等人(2005)引用了这个研究结果,不但指出了它对AD治疗的意义,而且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虽然Yamamoto(2000)曾在会议上发表低强度GaAlAs半导体激光(905nm)对PC12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和离子通道的影响,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的PC12细胞效应的期刊论文。虽然有人研究LIL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抑制神经细胞模型凋亡的论文。AD迄今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PBM是一种十分安全的康复方法,我们的研究为头盖骨直接LIL照射防治AD提供了依据。 11.光生物调节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 光对细胞功能的调节通路可以分为两类,特异性通路由细胞色素c氧化酶(Karu1998)、血色素(Mi et al 2004)和内源性卟啉(Lavi et al 2003)等与光发生共振作用的内源性光敏剂(Zan-Bar et al 2005)所介导,非特异性通路由与光不能发生共振作用的细胞的膜分子所介导(Liu et al 2003&2004)。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介导的特异性通路首先由Karu(1998)提出,最近得到实验的完全证实。细胞膜受体介导的非特异性通路首先由我们提出(Liu et al 1996),所提出的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类肽类激素模型(Liu et al 1996, 刘承宜等1997a)先后发展为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刘承宜等1997b, Liu et al 2000&2003)和PBM的生物信息模型(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del of PBM : BIMP)(Liu et al 2004)。Karu(1998)从氧化还原电位(RDP)的角度总结了PBM现象,PBM对于RDP处于正常范围的细胞无效,RDP比正常范围越低,PBM的效应越强。BIMP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单个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发生的几率很小。非特异性通路依赖于细胞的状态。功能正常的细胞处于内稳态,远离内稳态的细胞功能不正常。只有远离内稳态的细胞的膜受体处于超辐射态,可以将单个受体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放大受体数目(104左右)的平方(108左右)倍。因此,PBM促进远离内稳态的细胞恢复内稳态,具有细胞康复作用(刘承宜等2006)。启动信号通路所要求的细胞膜受体构型的特殊改变可以通过分子内电子运动与核运动的耦合来实现。根据光对电子运动的非共振激活方式,BIMP将单色光拓展到长波紫外UVA(320-400nm)和短波红外IRA(700-1000nm),并将其分为UVA、紫、蓝和绿等冷色和IRA、红、橙和黄等暖色两类。在单色光不引起细胞损伤的前提下,BIMP将单色光的剂量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剂量段,分别表示为剂量段n(n=1, 2, …)。在剂量段(2n-1),BIMP表示为BIMP(2n-1),暖色兴奋pathway 1;冷色兴奋pathway 2。在剂量段2n,BIMP表示为BIMP2n,暖色兴奋pathway 2,冷色兴奋pathway 1。BIMP不但陆续得到可见光(Duan et al 2001, Shefer et al 2001&2003, Gao et al 2006)、UVA(Bode et al 2003)和IRA(Schieke et al 2002)的NPTD的实验的直接支持和细胞水平PBM实验的间接支持,而且与中医理论完全一致(Liu et al 2005)。直接陈述BIMP的相关论文Liu et al (1996, 1997)和刘承宜等(1997a&b)分别被CNKI 它引1、5、8和13次。所有BIMP相关工作中,SCI收录26篇,SCI它引7次,SPIE 专题会议Mechanisms for Low-Light Therapy中两篇综述性论文各引用1次,欧洲专著引用1次,CNKI它引51次。作为BIMP的直接验证,拙文(Duan et al 2001&2003)的引用情况见前面两节的介绍。另外,高晓玲等(1999)引用BIMP解释实验结果;许川山等(2000)总结BIMP,强调了开展低强度激光信号转导研究的重要性;杨在富等人(2002)对BIMP进行了总结,他们所指出的BIMP与实验的矛盾可以用PBM的单色光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来解释。BIMP在ASLMS 2000年年会上获得最佳基础科学论文提名,并以硕士生段锐的名义获得最佳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刘承宜等2000),全文修改后收录在欧洲医用激光联合会主席主编的专著中(Liu et al 2003)。12.麻醉剂对PBM的影响 细胞和临床都证明PBM促进伤口愈合,但三十多年的动物实验始终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从麻醉剂的角度发现动物实验是否有效可能与制造伤口的麻醉剂的种类有关(Li et al 2001),ASLMS 2001年年会biostimulation小组会议将此列为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给予暑期资助开展实验研究(刘承宜等2001)。我们研究了氯胺酮对LIHNL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确认氯胺酮确实可以完全抑制LIHNL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为进一步解释三十多年的争论提供了细胞依据(李燕等2004)。ASLMS很重视这个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李燕参加会议(李燕等2002,Li et al 2002)。13.强激光光束边缘的光生物调节作用 激光外科是激光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大多数外科激光器的即刻效应相差不大,但长期效应则大相径庭。我们将强激光光束分为中间的***度部分和边缘的低强度部分,假设强激光光束边缘存在PBM,用BIMP解释了外科激光的长期效应,受到ASLMS2002年年会的高度重视,论文(Liu et al 2002a)从投稿的biostimulation session提升到面向全体代表的mini-talk summaries session I的第一个报告,并应邀在网上刊物Laserexpress全文发表,研究课题得到当年ASLMS的暑期学生资助(李燕等2002)。“激光外科中的低强度激光效应”列为NSFC近期优先研究的领域(谢树森等2004)。我们用单层成纤维细胞作为模型,研究了Nd:YAG激光及其倍频绿色激光光束中心的损伤效应和边缘对没有损伤的细胞的非损伤效应,发现后者与LIL一样具有PBM(黄平等2005),从细胞模型实验上支持了强激光光束边缘的PBM假设,为外科激光长期效应的解释提供了细胞基础。14.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将Maxwell方程化为Schroedinger方程,得到量子力学的Hamilton量和波函数,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用量子力学平均值方法重新定义光束传输参数,利用Heisenberg图像研究算子演化,分别获得实数折射率和复数折射率介质(Liu et al 2002b&c)的光束传输参数的一般演化方程和衍射积分,证明了(有效)质量因子守恒是(有效)ABCD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并从(有效)质量因子守恒得到(有效)ABCD矩阵及其衍射积分,为生物组织光束传输和在体PBM剂量的严格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SCI它引8次,CNKI它引2次。

吴溯帆,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一直工作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1998-2003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获整形外科博士学位。为浙江省首位留学归国的整形外科博士,擅长头面部、四肢及乳房的畸形整复和美容手术,显微外科技术过硬,对血管瘤、疤痕的治疗有较深的研究,能熟练运用各种激光和光子机进行整形美容的治疗。科研涉及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脊髓神经再生、骨组织再生、皮瓣保存液、鲜红斑痣治疗、激光医学等多方面,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7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SCI收录的国际杂志上。2003年回国后组建了浙江省一流规模的整形美容中心,把先进的国外技术结合到了国内的临床实践中,将日本的精细手术操作规则应用到了各项整形美容手术中,开展了内窥镜微创整形手术、面部骨骼整形手术、激光溶脂面部轮廓雕塑、自体成纤维细胞充填除皱、个性化的浅筋膜下隆胸技术、全头皮撕脱伤的显微外科回植术、断指再植术、大规模的唇腭裂整形手术等各种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激光医学杂志订阅

2007年核心期刊目录2(共485种)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肿瘤医学类 1、 中华肿瘤杂志 1948 、 癌症 1534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26 、 中国肺癌杂志 313 、 肿瘤 498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56 、 现代肿瘤医学 236 、 癌变�6�1畸变�6�1突变 240 、 中国肿瘤临床 1040 、中国癌症杂志 395 、肿瘤防治研究 436 、中国肿瘤 580 、肿瘤学杂志 19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362 、白血病�6�1淋巴瘤 151 中医类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62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709 、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536 、 中西医结合学报 125 、 中草药 3696 、 中国针灸 1125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47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中药材 119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373 、针刺研究 332 、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70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5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中国骨伤 48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323 、天津中医药 20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中国中医急症 32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6 、中国中医药科技 406 、中医杂志 1020 、中医药学刊 480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32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5 、上海中医药杂志 50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4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9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4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79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00 特种医学类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2975 2、 中国内镜杂志 1919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861 、 中华核医学杂志 582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620 、 介入放射学杂志 501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104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025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121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95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59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350 、医学影像学杂志 3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31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24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70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199 、放射学实践 389 、中国法医学杂志 214 、放射免疫学杂志 312 生物学类 1、 遗传学报 1642 、 动物学报 1084 、 CELL RESEARCH 213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94 、 中国科学C 433 、 病毒学报 401 、 遗传 836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14 、 动物学研究 64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67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165 、中国病毒学 346 、动物学杂志 697 、生命科学研究 171 、细胞生物学杂志 223 、生物学杂志 233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55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11 、生命科学 220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45 以上数据摘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等等冠以中华**杂志的都是正规的杂志. 但是冠以中华**学会杂志就不是了,所以只有冠以中华这2个字的才行

《激光医学》章萍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06695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激光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主编ISBN:9787509136539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绿激光与前列腺增生》陈立军 著ISBN:9787516302835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活体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谱》 孙旭光 著ISBN:9787509174579人民军医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激光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经过20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激光医学已趋于成熟。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激光医学”。它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公认,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了“激光医学咨询委员会”,国内外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专业期刊及专著。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由原中山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联合编著出版的《激光医学》一书,在第二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最完整的激光医学书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建立起激光医学教学、科研、医疗的专业队伍,成立了许多国际性的专业学术团体,如国际光动力学会、国际激光外科学会等。国家、省、市级的激光医学会也相继成立,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习班、互相参观学习等活动,开展的十分活跃。激光医学的发展使得医用激光器生产产业化,国际上医用激光器已形成大产业,产品40多种,年销量已突破10亿美元。我国有上百个厂家生产医用激光器。国内许多医院多采用国产机器。2、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家和许多省市已有计划地将激光医学的科技研究分别列入“六五”、“七五”、“八五”直至21世纪的“十一五”规划,许多研究项目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的大奖。这对于我国激光医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美国激光医学杂志

刘承宜,男,四川大竹市人,1963年10月生于,汉族。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激光运动医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光电子·激光和激光杂志》编委,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分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科学会基础组副组长,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中医血疗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激光医学会资深会员(Fellow)和广东省“千、百、十”跨世纪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美国生科新闻网等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Index,简称S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