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杨玉华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杨玉华医学论文

胡承孝研究方向:主要作物及轮作制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菜地氮营养管理与蔬菜安全生产及硝酸盐污染控制;作物钼营养机理与合理施用钼肥技术的研究;城市污泥农用与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中文名:胡承孝出生日期:1964年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代表作品:实用配方施肥技术学位:博士性别:男职称:教授基本情况姓名:胡承孝任教专业:理学-环境科学类在职情况:在性别:男所在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所教课程:简介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及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88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农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曾赴新西兰开展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合作研究。1998年5月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首届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同年被推选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入选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先后主持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创新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5项;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作物及轮作制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菜地氮营养管理与蔬菜安全生产及硝酸盐污染控制;作物钼营养机理与合理施用钼肥技术的研究;城市污泥农用与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湖北省黄棕壤冬小麦施用钼肥技术”获199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冬小麦钼营养特性和钼氮营养关系及其机理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合编的《实用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丛书)于2002年5月获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二等奖。在《JournalofPlantNutrition》、《Plant&Soil》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1部。已毕业并获学位的硕士生4名、协助指导的博士生1名,现有在学硕士生10名、博士生2名。主要学术成果代表性著作:实用配方施肥技术代表性论文:冬小麦钼营养特性和钼氮营养关系及其机理研究科研课题小白菜硝酸盐低积累机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6万元,,主持。农业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与耕作研究室柑橘营养与施肥岗位”,,70万元/年。作物钼营养生理及其调控技术,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培育专项,10万元,,主持。武汉城郊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土壤障碍因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万元,,主持。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地下水质量预测区域模型(RSM)引进及其在城郊菜地中的应用,农业部948项目(2008-Z25),50万元,~,主持。城郊区农产品健康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7B03),396万元,,主持。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库区柑橘园土壤氮磷养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沿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库区农业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题(2007BAD87B09-09),40万元,2007年08月0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主持。农业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与耕作研究室柑橘营养与施肥岗位”,,70万元/年。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内囊体膜组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1232),8万元,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主持。油稻轮作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与施肥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6-03-08B),30万元,2006年6月-2008年6月,主持。钼调控含钼酶在冬小麦抗寒力形成中的作用,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6万元,,主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0A02),2004年1月-2006年12月,4万元,主持子项目(配方施肥)。氮淋失预测模型引进及其在菜地氮营养管理上的应用,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项目)(2003-Z54),80万元,,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4-0731):作物钼营养机理,50万元,~,主持。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31),13万元,~,主持。缺钼引起冬小麦黄化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28),10万元,~,主持。污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和环境效应,新西兰ASIA2000基金,~,主持。缺钼引起冬小麦黄化的机理研究,湖北省科学基金(97J054),~,主持。废渣、废液综合利用研究,企业委托,~,主持。微生物对施用城市污泥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反应及其机制,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主持。鄂南棕红壤主要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主持子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提高大、中、微量元素肥料效益物化技术研究,农业部“九五”重点项目,~,参加。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农业资源利用技术》课程建设,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NTJC1012),,主持。《农业资源利用技术》课程建设,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NTKC0912),,主持。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NYKT0905),,主持。农科专业学位教育与本科、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重大项目子课题,~,主持。农科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主持。农科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主持。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参加。农林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部,~,第二主持。农林本科专业人文社科系列课程整合优化研究与实践,教育部,~,参加。农业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湖北省重点,~,第二主持。《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重点课程建设,华中农业大学,~,主持。获奖及专利教学奖励1997年1.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2.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1998年3.主持的《培养学生“四动”能力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奖。1999年4.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5.主讲的《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首批优质课程。2000年6.主持的“《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教学改革与实践”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7.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优秀论文指导奖;8.合著的《新世纪高等农林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获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200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三。2002年年,主持的《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10.研究论文《创新管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绩效》获湖北省高校师资管理研究会2001-2003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和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三等奖。2008年11.农科博士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紧密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二。2009年12.农林科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09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良研究成果奖,排一。13.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2009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良研究成果奖,排三。主要论文科研论文1.施用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39~243。2.鄂南红壤性水稻土双晚杂交稻NPK经济配比施用研究,胡一凡、胡承孝、尹名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44~248。3.武汉市菜园土硝酸盐的持留和运移,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等,土壤通报,1993,24(3):118~120。4.鄂南红壤性水稻土油稻稻轮作制中肥料分配的研究,胡承孝、胡一凡、尹名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22~125。5.过量硼对小白菜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胡承孝、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49~52。6.磷肥对看麦娘生长发育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1):39~40。7.氮肥水平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土壤肥料,1996,3:34~36。8.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Ⅰ:生物学产量和钾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3):243~248。9.鄂南4种土壤施用氯化钾对油菜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胡承孝、谭云,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4):350~353。10.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3):273~278。11.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Ⅱ:氮、磷营养元素吸收与平衡,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42~446。12.磷肥对小麦与看麦娘相互关系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50~453。13.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供食器官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1):85~89。14.湖北省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胡承孝、黄芳鹤,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287~290。15(会议).植物钼营养研究进展,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见: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委员会编,《迈向21世纪的土壤和植物营养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44~348。16.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胡承孝、吴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6):571~575。17.黄棕壤有效钼水平对冬小麦产量结构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土壤肥料,1998,1:19~22。18.利用钼值作为冬小麦缺钼土壤诊断指标的探讨,胡承孝、庞静、魏文学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4):393~398。19(会议).迅速发展的中国钼肥研究,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编著,第二届国际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3~41。20(会议).钼肥研究进展,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李生秀主编,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71。钼、氮配合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3):225~228。植物钼营养与施用钼肥研究进展,胡承孝、魏文学、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省土壤肥料研究与应用论文集),1999,:241~247。钼在冬小麦植株中的分布研究,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6):568~572。种子钼对冬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重及产量的影响,喻敏、王运华、胡承孝,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220~226。一个冬小麦钼营养诊断方法研究,杜昌文、胡承孝、王运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85~88。钼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喻敏、胡承孝、杨玉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102~105。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2):125~129。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钼的吸收和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庞静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4):350~353。施用工业污泥对棉花产量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魏文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6~39。钼对黄棕壤上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庞静、胡承孝、王运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3~35。施钼对冬小麦铵态氮含量及膜透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81~384。施钼对冬小麦脯氨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73~476。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40-43。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其对潮土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周后建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36-39。钼、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魏文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2):224~228。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其农业利用现状,谭启玲、胡承孝、赵斌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6):586-592。冬小麦缺钼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喻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4):360~364。施用钼肥对酸性黄棕壤上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柳勇、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86~90。两种污泥的连续施用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等,应用生态学报(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4,15(3):497~500。硼镁营养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苗期硼形态的影响,年夫照、石磊、徐芳森、陈钢、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633~637。49.食物中的钼与人体健康,郑艺梅、胡承孝,世界元素医学,2004,11(1):6~9。50.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品种钼的吸收和分配,喻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49~1753。51.硼对不同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年夫照、石磊、徐芳森、陈钢、胡承孝、王运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63~65。52.菜地土壤氮素淋失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张学军、赵桂芳、朱雯清、陈晓群、王黎明、吴礼树、胡承孝,生态环境,2004,13(1):105~108。53.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硝酸盐累积的影响,张学军、李娜娜、陈晓群、吴礼树、胡承孝,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23~25。54.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年夫照、石磊、徐芳森、胡承孝、王运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1):79~83。55.高等植物含钼酶与钼营养,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395~399。(Correspondingauthor),(SCI、EI收录)。57.缺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喻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465~469。58.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陈庆锋、单保庆、胡承孝、刘毅,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214-217。59.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喻敏、胡承孝、王运华,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13-116。(Correspondingauthor),(2):.低温条件下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影响,喻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702-708。,5(9):670-677。62.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孙学成、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甘巧巧、易长城,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52-959。63.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甘巧巧,作物学报,2006,32(9):1418-1422。64.从QTL到QTG的路还有多远?曾长英、徐芳森、孟金陵、王运华、胡承孝,遗传(HEREDITAS),2006,28(9):1191-1198。65.湖北省不同地区水稻土对几种养分的吸附能力研究,廖志文、邹娟、胡承孝(通讯作者)、巩细民、鲁君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85-388。66.钼对小白菜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郑艺梅、胡承孝、郑晶、华平、张奎,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3:7-8。67.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氮肥对水稻土中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杨锚、王火焰、周健民、胡承孝、杜昌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1202-1207。68.利用生态混凝土控制城市坡面暴雨径流污染试验研究,陈庆锋、单保庆、尹澄清、胡承孝,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11(7):23-28。69.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喻敏、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64-166。70.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甘巧巧、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13-117。

工程测量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规划、土建工程等多领域,包含普通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海洋测量、大地测量、道路测量、建筑测量、地下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等技能的专业技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工程测量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工程测量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

摘要:工程测量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保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着技术性的支持,对促进水利水电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测量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测量;测量数据;作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贯穿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经过准确、周密的测量后,水利工程可以顺利的按图施工,还可以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与保障,更是质量检查的主要手段与 方法 。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需要进行地形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提供提供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以及相关的信息,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需要注意,应该提供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所以,工程建设与工程测量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与关键。

1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重要性

(1)现今测量作为一门专业技术,以其能够将设备、建筑物等按照大小、形状、位置等不同设计要求在实地进行标定,以及够准确的采集和表示各种地貌及地物的几何信息等显著特点,被广泛应用到了各种工程建设之中。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施工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严格按设计图纸、修改通知、技术规范和合同等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测量的作业。通过资料和图纸进行规划和设计,同时选定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再通过测量与各项工程的施工相配合,并确保设计意图的正确执行。为满足竣工后工程在管理、使用、维修乃至扩建时的需要,还需编绘竣工图。工程测量数据还可为确定水利工程的堤坝高度、设计水利工程中的各项水工建筑等提供依据。

(2)水利工程结构定型的依据即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定位,可以利用工程测量来确定水利工程基础、诊断水利工程问题,并且是诊断水利工程质量的最重要手段,各种测量数据可尽早的发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监理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点和高程点的交接及校核,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的整理等。测量在高程放样方面可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能够保证模板施工的平整度以及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以确保其在施工后和平整度。工程测量可以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以及技术支持,并可对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种类的使用、混凝土厚度等提供精确的数据。

2水电水利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1)在水利工程建设要达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目标,就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并将工程测量的数据予以应用,以消除那些不可预见的因素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阶段需要明确各个控制要点,满足工程实际测量体系的具体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前期的测量工作,必须按照建设单位的建设规模和具体要求,以及按照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预期目的进行规模设计。否则将会出现测量数据的误差,就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是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社会方面也会增加严重的负面舆情。

(2)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工程测量对多方面数据确定的影响,要做好水利工程的轴线、坡面的平整度、 渠道 的中线、大型水利工程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以及主体标高控制等项工作,以防止出现、变形、偏位、渗漏等常见病害的发生,造成对水利工程质量的严重伤害,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在日常运行过程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还要作好水工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杜绝由于水工建筑物沉降、位移所引起的安全质量事故发生,以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稳定性。工程测量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需要结合施工工程设计形式的要求,对不同的设计环节进行分析,适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求。

3工程测量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与应用

(1)工程测量不但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土地测量等领域,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工程测量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各项数据,可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地面测量、数字化测绘和RS、GIS、3S、GPS等,先进技术设备和集成测绘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着快速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在不断的开拓着服务领域。这些测量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对数据进行修正,能够让测量对象的参数得到及时修正,提升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和连续性。

(2)在结合实际对测量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有效提升测量精度,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包括测量技术水平提高、责任意提升等施工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样有助于在具体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 措施 与方法,以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需对具体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工程测量意识进行巩固与加强,通过培训等对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行不断完善,使其在工作能够做到按部就班、不出纰漏,按照流程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放样,确定控制高程,以为后面的施工奠定基础,从而加强工程质量。

(3)现阶段对大坝水底地形的测量,主要还是技术人员根据卫星定位技术与多波束探测仪之间的紧密配合来进行的。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研究投入增多,发展很快,进步很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应注意,要加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测量意识,要进一步提高对测量工作的重视度,从而达到各个环节工程测量水平的全面提升。随着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多样化、网络化及社会化和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时化、自动化及数字化,还有测量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规格化与科学化,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4结束语

工程测量精准的观测成果,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各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工程测量工作要不断的 总结 工作 经验 ,提升专业素质,引用、掌握先进测量仪器,以满足不同时期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玉平,杨玉华.论工程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江西测绘,2014,(4):53-54+57.

[2]李添萍.浅析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J].青海科技,2010,(4):136-138.

《 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方法及应用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在整个建筑施工前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不断对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满足建筑项目需求。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测量施工的放样方法与应用进行分析,从而表现做好测量放样处理对工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方法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对尺寸与施工范围有着严格要求与控制,这就需要应用测量放样技术,工程测量存在于整个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开展有重要意义,需要对放样精度与测量结果反复对比,增强测量放样的精度。鉴于测量施工结果是施工依据与参照,一旦放样测量出现误差,将会影响立模、打桩、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方面面,在施工位置上容易出现偏差,对施工方带来损失。

1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概述

内涵

施工放样就是按照设计图标注的内容实地定标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使用到全站仪、测量仪器等设备,需要明确设计图纸上平面位置与高程,使用测量仪将实地位置标记出来,按照建筑物间几何关系将距离与特征确定出来,得到距离、高程、角度等数据,再结合控制点位置,在实际建筑中将建筑物特征点标定出来。

施工放样的主要方式

(1)平面放样。

施工放样分为平面位置放样与高程放样两种。平面位置放样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法以及交汇法,每一种方法基本操作方法都需要按照长度与角度进行;极坐标法则是使用数学极坐标原理将极轴确定为连线轴,将其中的某一极点作为放样控制坐标,将极点距离与放样极点连线方向到极点的夹角计算出来,将其作为放样参考[1]。通常,放样点距离控制点很近,需要极坐标与其保持120米距离,这样在测量时将更加方便,角度测量可以使用经纬仪或者测距仪,在使用电子测距仪时需要将控制点的距离延长,这样才能使放样作业更加方便、灵活;直角坐标法主要就是保持坐标轴的平行控制线,先沿横坐标放样,再沿控制线方向放样,只需将直角测设出来便可。

(2)高程放样。

几何水准测量法应用时需要先控制高程点,将控制点精度引入到施工范围内,使用方便固定与保存的方法,在水准点的保密上可以使用一次仪器完成高程放样。常规测量方法为:放样点附近到控制点存在高差,此时,需要使用较长钢尺对高程测设。具体施工中需要使用木桩将放样高程固定下来,使用红线对木桩侧面标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注记高程。三角高程测量法:对水平距离与天顶距两点进行观测,将两点的高差计算出来,这种观测方法虽然简单,但受条件限制需对大地控制点高程测量。基本原理为:将地面两点设为a、b,站在a点观测b点标高,将竖向角度设为α,两点水平距离为S0,a点仪器高设为i1,i2作为标高,此时a、b两点间高差表示为:S0tgα,假设地球表面是一个平面结构,能利用上述公式将直线条件计算出来,大地测量时,还需要对地球弯曲与大气垂直折光度充分考虑[2]。为将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提高,可以使用对向观测法,将两点高差推导出来。

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方法

可以使用经纬仪将放样方向确定下来,再使用钢尺将测量距离,对地势较平坦的地区需要将定向设置在平缓点位置,再使用测距仪完成测量。曲线定位放线也是常用手段,分为直线、圆曲线等,先将圆曲线桩坐标设计出来,再对坐标加密处理,利用公式进一步对坐标测算。

2放样中注意的问题

放样工作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注意:首先,在主轴点放样中,可以使用三点交会法、三边测距法,不能仅使用两点测角定点法,需要选择至少三个方向,将校核点设定为第三点。如果使用测角定点,则要在观测时从四个方向出发,丈量好轮廓距离,不管使用哪种放样法,都需要与理论值对比,防止出现误差。在使用光电测距法放样定点式,现场至少选择一个放样点,丈量设计间距时,能够使校核作用增强。如果通过规则图放样使,则首先要考虑的是放样点间的几何关系,并反复检查几何关系,使用方向法放样时,在使用仪器时可以确定至少两个方向,对方位观察看是否合格,如果精度过低或者存在倾斜,要使用天顶距观测法,防止出现校核偏差。

3放样过程中的现场平差

现场平差就是指在现场放样,现场测量存在偏差消除时可以使用现场平差法。比如,在测放某一个方向时,需要先定点倒镜与正镜,最终将两个方向中点方向值确定下来。在建筑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有较高要求,分为严密性与松散性要求,从建筑物角度看,严密性与构件存在相关性,如果放样存在的误差较大,将使建筑质量降低。而建筑各部分间的联系则能体现松弛关系,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筑各部分有深入了解,将三维数据规定确定下来,也可以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将放样影响度降低[3]。要想更深刻了解放样精度特征,需要使放样保持严密性,多对严密性进行考虑。如果针对松散构件,则要将误差分散开,确保总体工程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与现场平差不同的是,不是将误差全部消除,而是将其放样到质量相关的地方,对其进行吸纳。如果是精密性较高的建筑部位,则要从控制主轴线上实施放样工作,不用考虑控制网精度设计,在完成对主轴线测设后,就可以将建筑部位设定为主轴线基础,将主轴为基准才能确保建筑具备严密性,减少测设带来的精度误差,保证测设的严密性。在具体施工中,还能在主轴基础上将误差分散到建筑各个部分,防止误差过于集中。

4防范误差的对策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经常出现误差,极大影响到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人员组成、操作以及施工管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切实做好这些内容的管理与防范才能减少误差。要想将测量放样误差减少,首先就要做好测量准备工作,反复校核设计图纸中的数据,并核实总平面数据与坐标,将基础图与平面图轴线位置确定下来,对符号与标高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数据、参数的准确,对总平面布设位置与分段尺寸进行设定,使分段长度与各段长度一致。其次,还要在人员组织分配上尽量选择技术精湛、有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将这些人员分为5组。在具体测量中,需要准备好测量仪器与工具,并调整好仪器的温度,增强仪器使用的效率与准确性。及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确保测量的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并能在核对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经过两个人反复核对以后才能将最终结果确定下来,使用加减相消法能够及时发现错误。针对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定位复测措施,完成定位以后,复测建筑平面几何尺寸与角度坐标,对建筑物图纸设计与标高是否相符进行核对,对建筑方向准确性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质量监督机构要定期对放样操作进行监督,将质量管理检查机构建设起来,采取自检、互检以及复检方法使放样精度得到保证。

5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一个环节出现误差或者遗漏就会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施工单位带来损失。为此,加强放样管理,强化放样操作,做好校核平差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这有这样,才能将测量误差消除,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邓志永,冯显征.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及对施工放样精度要求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79-779.

[2]袁俊利.采用传统测量技术进行复杂立交桥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措施[J].建筑技术,2012,43(9):806-809.

[3]郝安华,贾涛.试论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样控制工作的要点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5):

《 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 》

摘要:在地铁工程项目中,地铁测绘工作及测量技术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工作,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地铁工程建设始终,还对地铁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地铁测绘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常见的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就具体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相关的地铁工程测绘工作有所启示作用。

关键词:地铁测绘;测量技术;地铁工程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城市交通建设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局面,作为城市交通的最基础建设之一,地铁工程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其工程质量自然也备受社会关注。地铁测绘工作是地铁工程的一项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地铁工程,从地铁工程开始筹划直到工程的后续运营,几乎都离不开测绘工作的支持。因此作为工程施工单位,需重视地铁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地铁工程概述

为方便本次研究分析,本文选取了某地铁工程的具体实践建设作为研究参考对象。工程为某城市的地铁线路,是南北方向的主干线,线路全长约,其中地下线长约,地上线长约,该项工程是解决主城南北客运主流向出行需求的南北主轴线。结合本次地铁工程概述及以往的施工经验,总结本次地铁工程测绘工作和测量技术工作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本次地铁工程项目属于城市地铁线路主干线,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而且地铁项目投资大,工程建设周期长,因此地铁测绘工作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从地铁工程开始筹划直到工程的后续运营,都需要测量技术支持。其次,地铁工程界限规定严格,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都必须受到严格控制,测量技术必须有精确性和可靠性的保障。最后,地铁测量工作必须抓好每一个细节,要通过测量技术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如铺轨基标测量、隧道施工方面测量等,都要做好严格把控,从整体上提高测量技术水平,为地铁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地铁测绘工作贯穿于整个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始终,具体包括工程勘测阶段、地铁施工图设计阶段、地铁施工测量阶段、地铁的运营期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施工阶段对地铁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测量机器人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是本次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技术,其具体实质上属于一种智能型电子全站仪,它能够代替人工来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如自动搜索、跟踪、识别,此外它还能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该项技术的测量优势在于测量精度高,智能自动化,自动照准,锁定跟踪,遥控测量及自动调焦等。本次工程测量实例中应用了测量机器人,对于本次地铁工程测量的可靠性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测量精度度高,测量与绘制工作可以一体化进行。在实际工程中发现,测量机器人有着良好的对数据实时分析处理能力,这对于提高本次工程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测量精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电子全站仪的应用实现了集成化管理,可以有效确保数据的共享交换,施工放样的质量和效率都大幅提升,安装误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定向测量

传统的竖井定向测量手段均采用全站仪、垂准仪和陀螺经纬仪联合的方式,而在本次工程的具体实例中,应用了定向测量系统,在隧道盾构的情况下,利用自动化引导系统进行隧道开挖,而且定向测量能够实现实时显示,对于隧道轴线的点偏移值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保证了隧道开挖的可靠性,提高了隧道开挖的精度程度,对于工程中所存在的误差值也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此外,在本次工程的地下顶管施工过程中,考虑到传统的施工手段技术(即人工测量)费时费力,施工效益低下,因此在本次实际施工中采用了顶管自动引导测量系统,由计算机远程控制测量机器人来自动完成作业,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施工效果。

断面测量

在本次工程的断面测量上,施工单位综合采取了断面测量系统,该系统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全站仪、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觇牌等等。在隧道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上,该断面测量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放样、测量、检测和计算等诸多环节上都没有出现问题。在隧道的初砌和开挖工作中,测量准确性得到了保证,同时测量效率提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次施工发现,利用断面测量来保证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进度,测量速度有保障;另一方面,在同等的施工时间内,测量精度可以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一般精度范围可控制在毫米,测量精准度大大提升。此外在本次施工工程中,还利用到了无反射和全自动棱镜三维断面测量,一方面保证了测量数据采集的高效性,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多断面共同测量,且操作简便高效,可靠性强,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测量效率。

无棱镜测量的应用

在本次的地铁工程施工中,还涉及到了无棱镜测量机器人的具体应用。该项技术通过辐射测量极坐标的方式,准确并高效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工测量工作,具体包括了隧道掘进放样、断面测量、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等,测量精确度高,测量效率好。该项测量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在工程中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有效减少了工程成本,测量起来也十分方便。该项测量技术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把设计图中的地铁相应物体的位置及大小都放到实地中,这种趋近于真实的参考参照,大大提高了本次工程的放样精确程度。此外,施工基坑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及时分析管理,对于地铁基坑监测项目也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地铁施工铺设阶段

在地铁施工铺设阶段,本次施工也采用了测量机器人。该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应用到了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它将测量数据持续传输到机载计算机,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地铁铺设的精确控制。通过该项技术在本次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施工铺设的安全性与质量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在铺设精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铺设成本大大降低,工程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保证。此外在施工路面扫描系统中,测量机器人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将监测目标分为圆棱镜,无棱镜和反射贴片三种。

竣工测量阶段

在本次项目的地铁工程竣工阶段,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测量,这些测量的数据将作为竣工验收的参考,并做相应好存档工作。这些具体的测量内容包括了地铁结构的平面位置、埋深、线路等诸多方面。通过测量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相关建筑物(包括附属结构)的尺寸测量、线路及高程测量等,提升了轨道测量精度,保障了地铁工程测量放样的顺利实现。

总结

综上所述,地铁测绘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工程始终,并对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当前各地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地铁工程自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相关单位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强化对地铁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保证测量各个环节的质量与水平,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推动我国地铁交通事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铁斌.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09:39.

[2]龚振文,龙晓敏,胡朝英.昆明地铁工程测量技术分析及测绘新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13,33:208-210.

[3]程栋.地铁工程测量中平面联系测量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35:35.

有关有关工程测量论文范文推荐:

1. 有关工程测量论文范文

2. 有关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

3.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

4. 工程测量工程论文范文精选

5. 浅谈工程测量论文范文

6.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例文

7. 工程测量技术论文

美 籍 华裔作家 谭恩美

谭恩美,名美籍华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是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之一。三十三岁开始写小说,后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自此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声誉。《喜福会》生动地描写了母女之间的微妙的感情,这本小说不仅获得该年度国家书卷奖...

美 籍 华人诗人 冰 花(本名鲁丽华)

冰花,女,沈阳人。网络诗人。曾任国内大型企业财长、合资公司董事并兼行业专业期刊编委。现居美国马里兰州,为美国会计师。业余从事写作,并担任《中国作家网络联会》和《蓝》诗刊理事会理事。

美 籍 华人作家 赵浩生

赵浩生,息县城关人,生于1920年,1962年加入美国籍。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国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信阳师范名誉校长、美国赵氏公司董事长。

美 籍 华人作家 刘墉

刘墉,1949年2月生于台北,祖籍浙江临安[1],现居美国。知名华人作家、画家。

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美 籍 华裔作家 张纯如(已自杀)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是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以《南京大屠杀》命名的中文简体版。 《南京大屠杀》一经发表,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翻译成15种语言,轰动世界。

该书详细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侵华日军在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延展】

华裔美国作家、学者的姓名中文怎样处理好?

中文发表的华裔美国文学方面的论文在提及作家时,如果作家有中文姓名,还是采用他们的中文姓名好。因为他们不仅是美国人,还是华裔,用中文名字能表示他们的"华裔"身份,何况不少华裔美国作家是认同自己的中文名字的。不少华裔美国人更是通过自己的中文名字恢复由于"契纸儿子"而失去了的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姓氏。

科研论文1. 施用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39~243。2. 鄂南红壤性水稻土双晚杂交稻NPK经济配比施用研究,胡一凡、胡承孝、尹名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44~248。3. 武汉市菜园土硝酸盐的持留和运移,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等,土壤通报,1993,24(3):118~120。4.鄂南红壤性水稻土油稻稻轮作制中肥料分配的研究,胡承孝、胡一凡、尹名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 20:122~125。5.过量硼对小白菜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胡承孝、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 21:49~52。6.磷肥对看麦娘生长发育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1):39~40。7.氮肥水平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土壤肥料,1996,3:34~36。8.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Ⅰ:生物学产量和钾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3):243~248。9.鄂南4种土壤施用氯化钾对油菜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胡承孝、谭云,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4):350~353。10.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3):273~278。11.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Ⅱ: 氮、磷营养元素吸收与平衡,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42~446。12.磷肥对小麦与看麦娘相互关系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50~453。13.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供食器官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1):85~89。14.湖北省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胡承孝、黄芳鹤,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287~290。15(会议).植物钼营养研究进展,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见: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委员会编,《迈向21世纪的土壤和植物营养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44~348。16.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胡承孝、吴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6):571~575。17.黄棕壤有效钼水平对冬小麦产量结构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土壤肥料,1998,1:19~22。18.利用钼值作为冬小麦缺钼土壤诊断指标的探讨,胡承孝、庞静、魏文学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4):393~398。19(会议).迅速发展的中国钼肥研究,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编著,第二届国际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3~41。20(会议).钼肥研究进展,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李生秀主编,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71。钼、氮配合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3):225~228。植物钼营养与施用钼肥研究进展,胡承孝、魏文学、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省土壤肥料研究与应用论文集),1999, 28:241~247。钼在冬小麦植株中的分布研究,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6):568~572。种子钼对冬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重及产量的影响,喻敏、王运华、胡承孝,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220~226。一个冬小麦钼营养诊断方法研究,杜昌文、胡承孝、王运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85~88。钼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杨玉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102~105。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2):125~129。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钼的吸收和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庞静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4):350~353。施用工业污泥对棉花产量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魏文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6~39。钼对黄棕壤上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庞静、胡承孝、王运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3~35。施钼对冬小麦铵态氮含量及膜透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81~384。施钼对冬小麦脯氨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73~476。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40-43。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其对潮土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周后建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36-39。钼、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魏文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2):224~228。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其农业利用现状,谭启玲、胡承孝、赵 斌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6):586-592。冬小麦缺钼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4):360~364。施用钼肥对酸性黄棕壤上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柳 勇、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86~90。两种污泥的连续施用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等,应用生态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4,15(3):497~500。硼镁营养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苗期硼形态的影响,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陈 钢、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633~637。49. 食物中的钼与人体健康,郑艺梅、胡承孝,世界元素医学,2004,11(1):6~9。50. 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品种钼的吸收和分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49~1753。51. 硼对不同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陈 钢、胡承孝、王运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63~65。52. 菜地土壤氮素淋失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张学军、赵桂芳、朱雯清、陈晓群、王黎明、吴礼树、胡承孝,生态环境,2004,13(1):105~108。53. 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硝酸盐累积的影响,张学军、李娜娜、陈晓群、吴礼树、胡承孝,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23~25。54. 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胡承孝、王运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1):79~83。55. 高等植物含钼酶与钼营养,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395~399。56. Effects of earthworm activity on fertility and heavy metal bioavailability in sewage sludge. Xiaoli Liu, Chengxiao Hu(Corresponding author), Shuzhen Zhang.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5,31:874-879(SCI、EI收录)。57.缺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465~469。58. 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陈庆锋、单保庆、胡承孝、刘毅,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214-217。59. 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13-116。60.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Antioxdative Defense System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Winter Wheat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SUN Xue-Cheng, HU Cheng-Xiao(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Qi-Ling.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6, 32(2):. 低温条件下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6 ,39(4):702-708。61b.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the intermediates of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in winter wheat cultivars under low temperature, Min Yu, Chengxiao Hu, Yunhua W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5(9):670-677。62.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孙学成、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甘巧巧、易长城,中国农业科学,2006 ,39(5):952-959。63.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甘巧巧,作物学报,2006,32(9):1418-1422。64. 从QTL到QTG的路还有多远? 曾长英、徐芳森、孟金陵、王运华、胡承孝,遗传(HEREDITAS),2006,28(9):1191-1198。65. 湖北省不同地区水稻土对几种养分的吸附能力研究,廖志文、邹娟、胡承孝(通讯作者)、巩细民、鲁君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85-388。66. 钼对小白菜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郑艺梅、胡承孝、郑 晶、华 平、张 奎,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3:7-8。67. 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氮肥对水稻土中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杨 锚、王火焰、周健民、胡承孝、杜昌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1202-1207。68. 利用生态混凝土控制城市坡面暴雨径流污染试验研究,陈庆锋、单保庆、尹澄清、胡承孝,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11(7):23-28。69. 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64-166。70. 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甘巧巧、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13-117。

杨玉成医学论文

——,河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学习;——,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教师;——,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系中兽医专业学习;——,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讲师、副教授;——,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民盟张家口市委副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民盟张家口市委副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民盟张家口市委副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主任、教授;——,民盟张家口市委副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民盟张家口市委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张家口市委主委,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其间:—— 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学习);——,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张家口市委主委;——,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不驻会)、张家口市委主委。是河北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常委,张家口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什么都不知道???蒙古族歌唱家韩龙都不认识?还能答什么?

1973年8月生于哲里木盟库伦旗,曾就读于道老都小学、库伦旗实验小学、为人库伦旗第一中学。1991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系,1995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考入本校研究生,师从松波尔教授,2001年以《胡仁·乌力格尔音乐概论》(13万字)获硕士学位。2002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乌兰杰、萧梅,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音乐。2005年以《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36万字)获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萧梅教授。2010年至今就职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出版专著《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主编,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安代词曲集成》(主编,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在《民族艺术》、《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用蒙汉两种文字发表《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胡尔奇口头演述中的唱腔与伴奏》、《民俗音乐的三层构成》、《史诗与历史的交融——永儒布音乐作品中的传统精神与风格底蕴》、《胡仁·乌力格尔风格流派述略》、《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匠梅日更葛根》、《“胡尔奇”释辨》、《乌拉特人的民歌分类观及其文化阐释》等30余篇论文;主编教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蒙文)。现主持国家艺术学科年度课题“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的抢救、保护与理论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研究项目“变迁与重建——社会转型与蒙古族传统音乐资源”,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国家财政部经费资助项目《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子课题《内蒙蒙古族锡林郭勒长调现状调查》,主持“教育部蒙文版课程资源建设项目:蒙古族民歌”,参与“蒙古族百科全书·艺术卷”、“蒙古族近现代音乐史”、“内蒙古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传统音乐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等多项国家研究课题,主持“蒙古族民俗音乐的研究”,参与“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研究”等多项校厅级科研项目。曾用蒙汉语讲授“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内蒙古当代音乐”、“即兴伴奏”、“视唱练耳”等课程。现讲授本科“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和研究生“民族音乐学”等课程。曾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优秀论文评审专家、评委,应邀参加中国“蒙古族呼麦艺术国际研讨会”(2008年)、蒙古国乌兰巴托“呼麦艺术国际研讨会”(2009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2008年)、全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及音乐教育研讨会(2008年)等国际和国内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曾为20余盘演唱专辑300余首歌曲,编配、制作音乐伴奏,多次参加自治区各种晚会的音乐制作工作。在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组织举办蒙古族音乐音乐会和研讨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杨玉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500余人 ,汇聚了省内70%的口腔医学博士,其中高级职称者95人,有硕、博士生导师50余人。30余名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学会和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常委等职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才,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领军人才、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共近40人。医院是江苏省唯一拥有口腔医学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唯一的口腔医学类江苏省优势学科,在教育部全国口腔医学类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六。 科室:牙体牙髓病科职称:牙体牙髓病科 主任医师 硕导职务:牙体牙髓黏膜病科主任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专家简介:担任《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从事牙体牙髓病学专业27年,擅长牙体牙髓病的诊治,对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职称:牙体牙髓科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职务:口腔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专家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学会口腔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编委、《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特邀审稿专家。从事牙体牙髓病学专业24年,对于复杂根管、超声和显微根管技术以及牙科畏惧症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工作网、军队和江苏省级课题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各3项。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20部。发表文章100余篇。 科室:牙体牙髓病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导专家简介:从事牙体牙髓疾病专业10余年,擅长疑难牙体牙髓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根管治疗术、牙体大面积修复术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编专著2部,获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现已发表论文20余篇。 科室:牙体牙髓病科职称:博士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专家简介:从事牙体牙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五年,对大面积牙体缺损、牙齿美容、复杂根管治疗、微创牙体手术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编科普著作1部,参编专著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兼任多个国际著名专业期刊的审稿专家。主持或作为主要承担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校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获南京市科技进步奖2次,并荣获“江苏省高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科室:牙体牙髓病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导专家简介:从事牙体牙髓疾病专业17余年,擅长疑难牙体牙髓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根管治疗术和牙体大面积修复术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编专著1部,现已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为口腔正畸学生和口腔正畸医师所写, 其内容包括了一名正畸医师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口腔正畸是一门临床学科, 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和临床紧密相结合, 而《口腔正畸专科教程》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颌面生长发育与正畸治疗”、“路面颌骨形态及生长发育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的章节。另外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治疗问题也独立成章, 如“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 “减数恒磨牙的正畸治疗”, “口腔正畸实践中的循证医学”等。 对于一些重点的临床技能操作, 如多曲方丝弓的弯制步骤,详细描述了操作过程并图文结合。此外,对近年来在口腔正畸临床上发展较快的种植体支抗、自锁托槽低摩擦力轻力矫治等,均设专章。 在口腔正畸学科发展过程中, 出现口腔正畸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和相结合的情况, 在本书中也包括了, 如正颌外科中的术前术后正畸,错畸形与TMD,牙周病正畸治疗,矫治器治疗OSHAS等内容。书本参数 内容提要 由我国著名口腔正畸专家傅民魁教授主编,并邀请了国内外30余名正畸专家撰写的《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全书40余章,共50多万字,近3000幅彩图,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口腔正畸基本理论,诊断分析与矫治设计;各种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各类口腔矫治方法;以及当前正畸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矫治专题。编辑推荐 本书主编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最懂得年轻正畸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最棘手的是什么问题;治好一个患者最关键的是什么问题……他高明地、准确地选择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一章一节的有针对性地、具体地一步一步把你引向深入去解决问题。非常实际,就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张震康教授作者介绍 傅民魁,我国著名的口腔正畸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64年原北京医学院口腔正畸研究生毕业,1981年赴美国西北大学牙医学院正畸科访问,并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获美国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证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从事口腔正畸医、教、研工作,先后担任正畸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评审组召集人,《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名誉总编辑,《口腔正畸学》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会顾问,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以及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荣誉院士(牙科),香港牙科专科学院荣誉院士,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图书实拍 目录一览

杨玉榕医学论文题目

苏东宁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工会主席,中医副主任医师,安阳市中医学会理事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胃肠、肝胆疾病和泌尿系结石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刘恒军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主任,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血液病学会会员医生简介:北京军医学校毕业,从医30余年,进修学习血液内科专业。内科知识全面,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对急、慢性白血病、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徐红英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安阳市血液病学会常委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从事血液病诊疗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进修,擅长诊治血液内科疑难病症,对白血病、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紫癜等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有较高的水平。郭素清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进修。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肺栓塞、难治性胸水、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咯血、高通道综合征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能熟练操作呼吸机和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撰写国家级论文多篇。库现国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三科主任,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学会会员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从事医疗工作23年,曾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肾内科进修。擅长诊治各种肾病、尿路感染及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尿毒症及药物中毒的抢救方面填补了我市空白。崔新科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一科名誉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学院毕业,曾在解放军94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进修。从事消化内科诊治工作30余年,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疾病有较深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杨改姣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消化内科专业10余年,曾在北京301医院消化内科进修。擅长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胃、肠镜操作及内镜下治疗息肉切除、消化道狭窄扩张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索瑞峰 普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医急救站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急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沈新乡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0余年,曾在解放军301医院就修。擅长于各种呼吸系统疑难及危重疾病的诊治,对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呼吸机临场应用有深入的研究。薛安斌 呼吸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医务科科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沈阳军区军区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从事呼吸内科专业30余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进修。擅长于各种呼吸系统疑难及危重疾病的诊治,对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有深入的研究。李艳萍 普内科专家 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在解放军总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擅长诊治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同时在风湿及免疫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8篇。司海琴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二区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安阳市心血管学会秘书长医生简介: 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运动平板系统诊断冠心病,食道调博中止室上速,介入性治疗(安装起搏器治疗病窦、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等新项目。对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有较深的造诣。耿现仓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二区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进修。擅长诊治诊治心血管疾病,对心律失常有较深入研究,对多例房颤病人成功实施了电复律,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桂玲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1病区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武汉同济大学进修。擅长诊治诊治心血管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有较深的研究。杨玉榕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1病区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心血管学会安阳分会委员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16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所(安贞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风心病、肺栓塞、各种心率失常及重度心衰、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安装有较深研究,撰写论文多篇,著书一部。周国峰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主任兼介入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医学学士,曾在阜外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及介入治疗技术。擅长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及心血管、外周疾病的介入治疗,在该领域有较深研究。主持安装我院首例永久性起搏器,获市级科研成果一项。董丽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六科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心血管学会安阳分会委员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5年,曾在北京市安贞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急梗死、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病、风心病、各种心率失常、重度心衰及肺栓塞等。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的安装有较深的研究,撰写论文多篇,著书一部。苏怀谦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二科名誉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心血管病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病进修,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对顽固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登记病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刘继明 心血管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门诊部主任,心血管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78年武汉军区军医学校毕业,从事内科临床治疗工作20余年,曾在解放军161医院进修。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失常、心衰等疾病;对糖尿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肾功能衰竭具有较深的研究。参与编著《实用临床疾病诊疗》1本。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胡俊祥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内七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华西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进修。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癫痛、肌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主持完成国家专利一项,获市级科技成果一项。吴庆周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专业,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在放射性脊髓损伤研究方面获安阳市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三篇,省级论文数篇。专长于脑血管病诊治与康复,各种神经性疼痛、癫痫的治疗,准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李灿华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名誉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安阳市预防医学会理事,安阳市神经学会顾问医生简介:安阳卫校毕业,从医4O多年,曾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疾病、血管病、肿瘤等病症,对头痛、癫痫抽搐、瘫痪等有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张秀 神经内科专家 职务职称: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技术娴熟、认真负责,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肌病、癫痫病、神经系统变性病以及其他疑难重危病症。门诊长期坐诊。侯爱中 脑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一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神经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安阳市危重急救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沈阳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从事脑外科工作20多年,擅长脑外伤、脑肿瘤、脑积水、脊髓肿瘤的诊治。开展了自体颅骨回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显微手术。李安明 普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一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医大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从事临床工作16年。擅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肿瘤、肝胆肿瘤、胃肠道疾病及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在腹部损伤、肝脾破裂的处理方面有独到之处。申书安 普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业务院长,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外科专业学会委员,安阳市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新1992年毕业于山东滨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医学学士,曾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道良恶性肿瘤、肝胆肿瘤、胰腺、脾脏等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王克己 泌尿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外三科主任兼碎石室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泌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从事泌尿外科工作十多年。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畸形、前列腺增生症及男性病、性病的诊治。张希彦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洛阳医专毕业,曾先后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骨科各类疾病诊疗、率先开展了腹主动脉阻断腰骶部肿瘤切除术、平衡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架及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等多项先进技术。开展了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获市科技二等奖一项。张永飞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88年毕业于洛阳医学专科学校,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曾在天津骨科总医院骨科进修。擅长诊治创伤、骨病、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何国英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名誉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安阳分会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医生简介: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曾在北京六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擅长复合组织瓣手指再造、推板开窗髓核摘除、脊柱骨折迪克钉植入固定。股骨头置换、全关节置换及胫骨阶段替代等骨科手术。左伟 骨外科专家 职务职称:骨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198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从事骨科工作二十多年,曾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四肢骨折,脊髓损伤、胸腹部损伤等骨科各类疾病。开展了血管神经移植、新指再植、血管神经瘤切除、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等。徐华瑞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主任,妇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症和妇科手术,尤其对新式剖宫产和腹壁横切口妇科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有较深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于合珍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妇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从事妇产科工作15年。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妇产科进修。擅长诊治月经不调、妇产肿瘤、不孕症、内分泌疾病,对难产处理、新式剖宫产术、妇科美容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姣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7篇、获科研成果一项。张雪芹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曾经在北京妇产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诊治疑难病症,不孕症、妇科肿瘤等。对危急重症病人及难产处理、新式剖宫产、妇科各种美容整形手术、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有丰富临床经验。发表国家及省级医学论文十余篇,编写论著一部,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秦素霞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卫生部北京医院进修。擅长诊治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症和妇科手术,尤其对妇科美容手术、妇科肿瘤、不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有深入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王爱香 妇产科专家 职务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在北京妇产医院进修。对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妇科肿瘤、各种难产的处理、妊高症的诊治等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各式剖宫产术、全子宫切除、卵巢肿瘤等妇产科的手术操作。王栗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付梅生 麻醉科专家 职务职称:麻醉科主任,麻醉主治医师,安阳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学会委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从事麻醉专业三十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各种高难度手术的麻醉都有丰富的经验。能熟练使用各种先进设备,麻醉质量及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各种疼痛的治疗,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许鸿英 麻醉科专家 职务职称:麻醉科副主任,麻醉主治医师医生简介: 新乡医学院毕业,长期从事麻醉临床工作,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进修。擅长静吸复合全麻、椎管内阻滞、各类神经丛阻滞、小儿及危重病人麻醉、大外伤术中急救、外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等临床工作。在各种疼痛治疗方面,特别在晚期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肖安生 五官科专家 职务职称:五官科主任,口腔主管技师医生简介: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从事口腔科治疗工作28年,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口腔内科、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治疗,开展了开放失活牙髓和人造骨植入治疗牙周病新技术,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张玲军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家床科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市人大代表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辨证治疗头痛、失眠、发热、咳嗽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曾在国家级医院专业进修心血管内科,对“气”的理论研究及运用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史阳明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中医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肝胆疾病和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诊治,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进行辨证施治。王诗伟 中医科专家 职务职称: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安阳市中医学会会员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年,曾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擅长心脑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风、冠心病、胆肾结石、风湿病、癫痫、面神经麻痹的中药治疗有深入研究,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秦泳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科名誉主任,皮肤科主任医师,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秘书长医生简介:河南省中医学院毕业。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 30余年,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治,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深入的研究,门诊长期坐诊。屠春玲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科副主任医生简介: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中华医学会会员、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会员。从事皮肤、性病诊断治疗工作二十余年,师从皮肤界名医王诗祺、李景林、亢河,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诊治手、足、体癣、尖锐湿疣、淋病、痤疮、扁平疣、寻常疣、带状疱疹、麻疹、银屑病、雀斑、神经性皮炎等病症,发表论文多篇。王梅琴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栗清亮 风湿科专家 职务职称:风湿关节病科主治医师医生简介: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风湿骨病临床工作20余年,1987年分配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工作,跟随郭维淮主任医师、教授学习平乐郭氏正骨。曾先后到湖北洪湖中医院、桂林铁路医院学习,采用中医正骨推拿及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中西药物内服外敷等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颈椎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肩周炎、网球肘、滑膜炎、足跟痛等风湿骨关节病。张平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1988年参加工作,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诊治小儿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曾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肾科进修,对重症肾病能够进行正确诊治,发表专业论文6篇,参编专著1部。史玉彪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脑瘫疗育康复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安阳市医学会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市卫生局“3—20”工程“小儿脑瘫的早期治疗”项目负责人医生简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的研究,独创全身经络穴位按摩加捏脊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对智力低下、早期聋哑患儿有完整的诊治体系,门诊长期坐诊。马香涛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副主任,儿科主任医师,河南省心理协会会员医生简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医学院进修。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5年,对小儿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诊治新生儿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对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较深研究。石俊英 儿科专家 职务职称:儿科主任医师医生简介:新乡医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儿科工作15年,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疾病,在治疗危重患儿和疑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亢河 皮肤科专家 职务职称:皮肤、性病科名誉主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皮肤与性病学会委员,安阳市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医生简介:河南省焦作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 30余年,擅长中西医诊治真菌病、湿疹皮炎、牛皮癣、斑秃、白癜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等疾病。获市科技进步奖一项,门诊长期坐诊。

杨玉成医学论文泌尿

年度 论著类别 出版信息 2013编著《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13年10月2013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233-P245),内蒙古大学出版,2012年1月。2013论文《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胡尔奇及其音乐》,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399—P415),内蒙古大学出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013论文《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音乐艺术》2013年3期,总第134期,P110-P119。2013a论文《城镇化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调查之一》,《音乐探索》,2013年2期。2013论文《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论文集)2012年12月2013论文《宝音德力格尔的遗产》,《草原歌声》,2013年3月,第三期P4-P62012a专著《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3月。2012b专著《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与哈斯巴特尔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2012c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中国音乐学,2012年2期。2012d论文《草原骄子、乐坛雄魂——记著名蒙古族作曲家、指挥家永儒布的音乐人生》,《草原歌声》,期2012e访谈《交响人生——著名作曲家永儒布访谈录》,《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2012f论文《模式与表演——乌珠穆沁乃日仪式及其音乐表演》,载《中国人类学评论》(22辑),王铭铭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著《库伦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四胡音乐荟萃》(蒙文),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a 论文 《长调民歌的腔词关系及曲调结构》,《中国音乐学》,2011年1期。 2011b 论文 《蒙古族长调区域分布及其生存现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011c 论文 《永恒的丰碑——记长调大师莫德格》,《草原歌声》,2011年1期 2011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构成及区域分布》,《音乐研究》,2011年2期 2011e 论文 《灵动的旋律、永恒的主题——“阿拉腾奥勒作品音乐会”观后》,《人民音乐》,2011年5期。 2011f 论文 《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保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2期 2011g 论文 《大师的大爱——赵宋光先生的草原音乐情结琐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4期。 2011h 论文 《远去的绝唱——布仁初古拉及其史诗的发现与保护》,《草原歌声》,2011年4期。 2011j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仪式为例》,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北、西南、华东增补合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 2011k 论文 《中国·蒙古族民歌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合作,第二作者),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2010a 论文 《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多元结构及其处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010b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10c 论文 《马头琴,让草原音乐更美妙》,《环球人物》特刊。 2010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入选《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1980~2010)》(田耀农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2010e 论文 《后来者前行的动力》,(吕宏久《旋律笔记》[续],序),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f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笔记〉出版而作》,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g 笔谈 《宝音德力格尔歌唱艺术四人谈》(赵宋光、乌兰杰、柯心夫、博特乐图),载吴静怡主编:《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新巴尔虎左旗实录》,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 2009a 编著 主编《安代词曲集成》(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09b 论文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的结构及模式》,曹本冶:《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2009c 论文 《经验与启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2期 2009d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蒙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 2009e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中国音乐》,2009年2期 2009f 论文 《传统长河、生命之歌——色·恩克巴雅尔和他的音乐作品》,《传承》,2009年2期 2009g 论文 《辨析名实、保护民族音乐遗产——从“潮尔——呼麦的多声机理及其表现形式看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内蒙古艺术》,2008年4期 2009h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写作》而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期 2009 j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2009 k 论文 《传统歌舞艺术的新开掘——〈蓝色安代〉观后》,《内蒙古艺术》,2009年2期。 2009l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08a 论文 《蒙古三弦与民间合奏》,李世相主编:《蒙古族器乐论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8b 编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项目《中国民族音乐》(王耀华主编)执笔编委,之《北方草原音乐》(第一作者、5万字),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2008c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民歌论文集》(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07a 专著 《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2007b 主编著作 《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07c 论文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民族艺术》,2007年1期 2007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 2007e 论文 《分“形”归“类”,保护民族器乐遗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007f 论文 《论曲调框架》,载杨立青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学理论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2007g 论文 《“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获奖论文综述》,载《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优秀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6a 论文 《牧歌起时,彼相和——草原情话马头琴》,《乐器》,2006年8期 2006b 论文 《符号的互动——蒙古族近代说唱艺术传统中的书写与口传》,《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4期 2005a 论文 《史诗与历史的交融——永儒布音乐作品中的传统精神与风格底蕴》,《人民音乐》,2005年4期 2005b 论文 《胡尔奇口头演述中的唱腔与伴奏》,《中国音乐学》,2005年3期 2005c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1期 2005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先驱——罗桑悫丹》,《内蒙古艺术》,2005年1期 2005e 论文 《关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内蒙古文艺界》,2005年6月总第52期。 2004a 论文 《“胡尔奇释辨》,《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1期 2004b 论文 《乌拉特人的民歌分类观及其文化阐释》,《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期(创刊号) 2004c 论文 《民俗音乐的三个构成层面》(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2004年2期 2004d 论文 《民俗音乐的界定》,《草原艺坛》2004年1期 2003a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风格流派述略》,《中国音乐学》2003,2期 2003b 论文 《关于新时期乌日汀哆传承的若干问题》,《长调民歌研究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03c 论文 《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匠梅日更葛根》,《内蒙古艺术》,2003、2期 2002a 论文 《重技轻艺教学观及其我区高校音乐教育有文化思考》,《草原艺坛》,2002,2期 2002b 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2c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传播与传承》,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5期 2001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三种风格类型》,《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2001年2期 2000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音乐与古代民歌》(合作),《中国音乐》,2000年3期 1997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与民间音乐》(蒙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4期

1973年8月生于哲里木盟库伦旗,曾就读于道老都小学、库伦旗实验小学、为人库伦旗第一中学。1991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系,1995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考入本校研究生,师从松波尔教授,2001年以《胡仁·乌力格尔音乐概论》(13万字)获硕士学位。2002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乌兰杰、萧梅,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音乐。2005年以《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36万字)获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萧梅教授。2010年至今就职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出版专著《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主编,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安代词曲集成》(主编,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在《民族艺术》、《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用蒙汉两种文字发表《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胡尔奇口头演述中的唱腔与伴奏》、《民俗音乐的三层构成》、《史诗与历史的交融——永儒布音乐作品中的传统精神与风格底蕴》、《胡仁·乌力格尔风格流派述略》、《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匠梅日更葛根》、《“胡尔奇”释辨》、《乌拉特人的民歌分类观及其文化阐释》等30余篇论文;主编教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蒙文)。现主持国家艺术学科年度课题“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的抢救、保护与理论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研究项目“变迁与重建——社会转型与蒙古族传统音乐资源”,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国家财政部经费资助项目《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子课题《内蒙蒙古族锡林郭勒长调现状调查》,主持“教育部蒙文版课程资源建设项目:蒙古族民歌”,参与“蒙古族百科全书·艺术卷”、“蒙古族近现代音乐史”、“内蒙古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传统音乐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等多项国家研究课题,主持“蒙古族民俗音乐的研究”,参与“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研究”等多项校厅级科研项目。曾用蒙汉语讲授“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内蒙古当代音乐”、“即兴伴奏”、“视唱练耳”等课程。现讲授本科“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和研究生“民族音乐学”等课程。曾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组专家、评委(200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优秀论文评审专家、评委,应邀参加中国“蒙古族呼麦艺术国际研讨会”(2008年)、蒙古国乌兰巴托“呼麦艺术国际研讨会”(2009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2008年)、全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及音乐教育研讨会(2008年)等国际和国内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曾为20余盘演唱专辑300余首歌曲,编配、制作音乐伴奏,多次参加自治区各种晚会的音乐制作工作。在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组织举办蒙古族音乐音乐会和研讨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