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国医学杂志的意义

发布时间:

中国医学杂志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中华医学杂志创刊于中华医学会成立的1915年。创刊之初是中、英文双语期刊,英文刊名为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32 年,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部分与中国博医会的英文杂志 China Medical Journal ( 博医会报 )合并,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为刊名出版;中文部分仍称 中华医学杂志 继续出版,并继续保留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的英文刊名,现在 ,在中华医学杂志的论著类文章中依然保留英文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严格的英文摘要。

中医学杂志的意义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始终坚持“整理研究古今中医药文献,继承发扬老中医学术经验”为办刊宗旨,不断丰富学术内涵,拓展交流空间,开辟特色专栏,使之成为中医药文献研究、源渊考证、真伪辨鉴、历史追踪、古今论道、医海拾遗、学验交流的特色期刊。

替你查了一下,在该杂志的介绍里没有明确说它是核心期刊。在该杂志上发了文章能否评上副高职称,主要还是看你单位的规定。单位承认这本杂志,就一定管用。下面的供你参考:《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简介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国际性中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具有ISSN/CN标准刊号,ISSN 1681-2476 CN 98-0026 /R。现已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国内外读者均可在中华首席医学网()免费阅读杂志全文。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方针政策,努力发掘、继承、发扬中医遗产,积极报道中医新成果、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杂志办刊方针是立足基层,面向临床,促进中华传统医学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本刊主要读者、作者对象为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杂志栏目设有:论著、综述与讲座、学术探讨、经典研究、实验研究、药学研究、证治集粹、中西医结合、病例讨论、临床经验、中药园地、针灸推拿、中医教学、名医经验、海外中医、经方验方、药事管理、中医骨伤、中医妇产、不孕不育、皮肤病防治、老年病防治等。凡来稿属国家、部、省、地市等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课题项目者;或为地厅级以上项目,获科技成果奖者(包括自然科学奖、科学进步奖、发明奖、星火奖、火炬奖等),请在首页地脚详细标明,提供项目或课题编号,并加盖公章,以便本刊优先审理。本刊欢迎以下稿件:1、 临床资料齐全、数据可靠的临床研究报告。2、 国内外知名中医的学术经验总结。3、 立论新颖、论证充分,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著述。4、 确有一得之见的临床经验总结。5、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报告。6、 中药制剂和中药新药研究报告,关于中药加工炮制、真伪鉴别、剂型改革、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方面的报道。7、 组方合理、疗效可靠的经效良方介绍。8、 反映基础或临床研究前沿课题的文献综述。9、 名医名言的介绍和评述、临证的一得之见以及行医感悟方面的短文。 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

医学杂志的意义

重庆医学增刊是有意义的。增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正刊的基础上增发的期刊,逢特殊日子或某种情况需要增加发行的出版物。学术期刊往往会把一些具有相当水准,但又无法被正刊录用的稿件安排在增刊上,因此增刊的学术影响力较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为弱。增刊和正刊很像,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等信息都是一致的。和正刊相比,增刊虽然不是非法刊物,但增刊的文章通常不被期刊网站收录,因此发表在增刊的文章,一些学校和单位在职称评审时大多是不被认可的。中级以下职称,发表在省级期刊的增刊大多不被承认,国家级或核心期刊的增刊通常会被降级使用。

摘 要: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重要医学信息发布平台,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要不断在栏目编排、创新,及特色栏目维护建设上投入的更多精力,以期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在面对专业性期刊挑战时,能继续拥有生存空间。 关键词:医学期刊;栏目设置;探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22(2012)09-0120-02 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总结发布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担任着重要的社会职责[1]。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其涉及医学各个方面,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医学教育等,在信息发布、成果推广和临床经验交流等方面更担当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学科不断细分、研究不断深入,各专业期刊大量出现,以及期刊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争取优秀稿件及吸引读者的能力方面大大降低。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大多数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安徽医学》近几年在栏目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实践,来探索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重要性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因其包含门类广,涉及医学的众多学科,若各学科文章不经一定规则的组织编排,任意拼凑在一起,就会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不能呈现期刊的整体面貌、特色和风格,同时,也不利于读者阅读。所以栏目就是一本期刊的总纲,统领整本期刊的灵魂。当然,栏目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划分,它是期刊内容有机的组合框架,是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但要体现自己的风格,仅通过模仿其他刊物的栏目设置,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结合本刊物办刊方针、宗旨和自身的优势,通过科学组合,才能在栏目设置上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刊物的内容编排。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标识性的栏目设置上,更要花费大量心血。 科技期刊栏目策划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出刊物的整体特色和办刊人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科技期刊整体的学术地位与水平深度[3]。 二、既有栏目的建设 期刊的栏目设置和期刊的办刊宗旨及定位密不可分。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医学领域的诸多分支和交叉学科,读者群分布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发挥个性,办出特色才是医学期刊的根本出路[4]。 栏目的设定常用方法,一是根据学科的分支,二是根据文章的体例,或二者结合使用。早期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大多采用按照文章的体例进行划分,如我刊既往根据此类方法将栏目设置为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道和综述等。相对于专科性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采用根据文章体例的方法进行栏目设置,显得过于笼统,条理性不强。根据此种栏目设置方法将导致文章分类不细,各类文章集中于少数的几个栏目中,必然会导致期刊文章编排系统性较差,可读性也将大大降低。这几年我刊淘汰此类栏目设置,重新根据学科分类进行栏目设置,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医学、医学教育和综述等。经过栏目的重新调整,期刊内容条理性、整体性更强。首先有利于编辑根据文章的学科分类编排到相关栏目,同时便于读者阅读,更可以吸引作者投稿。 《安徽医学》在设置栏目时,注重医学论文的学术性、实用性,由点到面,重点突出,从不同的侧面报道各科信息,以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在现有栏目设置方面,讲究重点栏目和一般栏目的设置。在重点栏目上,设有专题报道,特邀各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们撰写,主要报道医学各分支学科或重大专题的综合性述评、某学科的近期临床研究成果与实践,对专科的临床医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重点栏目是“临床医学”,这一栏目的稿件较丰富,多以自投稿为主,择稿的标准是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并能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或帮助的论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等。目前,该栏目已成为作者展示其在各医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及与读者、作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分支较多较细,且偏于实际应用的特点,还开设了“公共卫生服务”、“药物与临床”、“流行病学”、“病例报告”、“调查研究”等一般栏目,提供了大量的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成果,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栏目,就像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读者起导读作用,对作者导投指明方向[5]。办刊人在设置栏目时,要坚持统一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层次性和区别性相结合,根据学科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不可一成不变,使栏目的设置重点突出,兼顾一般,从而增加期刊的可读性。 三、专题栏目建设 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从自身特点上来讲,优势和劣势并存。优势方面,由于其是“综合性”,各类医学文章皆可刊登,内容覆盖面广。相反这也是劣势,没有自己固定的作者、读者群。作为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综合的基础上,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报道广大医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期刊的可读性。 (一)定向专科化 目前,部分期刊为摆脱这种困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部分专科化的方式,即在每年选择几个专科,组稿定期刊发,使综合性期刊博中有专。但仅仅简单的选择某几个专科进行组稿刊发,与专科期刊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且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刊在近几年也采用类似定向化的方法,设置相关栏目,刊发了相应专科文章,但从读者的反应及网络下载量上看,影响并不大。 在设置相关专栏时,必须科学、合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点,进行组稿刊发。相关专栏最好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且相关问题涉及的专科较多,这样涉及的面既广又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这样一个优势,能对同一种疾病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报道,如骨质疏松,抗生素的应用等。这些问题与很多专科都有关系,但又是具体的问题。与单纯根据专科组织相关专栏,可能在对刊物的影响及对作者读者的吸引力方面更有意义。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电子版的杂志,可以通过网上的数据库看到,国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面应该可以看,个人的话用pubmed可以搜索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

现代护理医学杂志》(下称杂志)由国际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中心(OAJRC)主办,国际科学大数据系统(ScidataS)协办,是国际公开发行的护理类学术期刊。期刊辟有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病例报告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意义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现一般认为,它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增补而成,其大部分内容形成于战国。至于托名“黄帝”所作,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由于“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的缘故。当时托名“黄帝”的书有20多种,《内经》是其中之一。 《内经》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历代医家的著作,有不少取材或取法于《内经》,而历史上各种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倔起,其学术理论也大都滥觞于《内经》。所以《内经》是医学之宗,不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读教材,就是现代的高等中医院校也仍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 今天中医界遵奉的一套基础理论,主要也是从《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成。甚至当代医学科学的某些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经络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地可从其博大精深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迪。《内经》包括《素问》9卷和《灵枢》9卷,两部分各列专题81篇,内容非常广泛,逐步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渗透、贯穿到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通过经络沟通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论病学说:包括邪正理论、病因、病机、疾病传变和病症5个方面,这些内容占了《内经》大部分篇幅。邪正理论,《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因,讲到了六淫、七情、饮食、劳伤致病等。病机分析也很详细,特别是提出的“病机19条”,至今对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疾病传变,《内经》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来归纳,给了后世医家很大的启迪。据初步统计,全书还有侧重地对20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作了具体的论述,为后世的临床各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诊法学说:《内经》诊法的主要内容为望、闻、问、切,尤详于脉诊,而且强调“四诊”合参,为中医诊法的渊薮。治则治法学说: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等一整套治疗原则。还总结了许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薰熨、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别是针灸的很多手法,至今还在运用。 运气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在《素问》7篇大论内,着重探讨自然界气候的常变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趋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学说: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内经》提出了协调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防病健身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 综上所述,可以略见《内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多种译本的问世,它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扁鹊)所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当在秦汉之际,至少也得在东汉以前,是经过较长时间不断地修改、补充而成。全书以设难答疑的形式,解释经络脏腑、疾病诊法等81个难题。具体内容为:第1~22难,论脉;第23~29难,论经络;第30~47难,论脏腑;第48~61难,论疾病;第62~68难,论穴道;第69~81难,论针法。 《难经》不但推演《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候脉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等等,都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四库全书提要》称之为“历代以来,与《灵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至今仍被奉为中医重要的古典医籍。

中医学杂志的起源与意义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别名:汉医、国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发展历史】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形成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发展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繁荣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龙门石窟的药方洞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多达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了重要的作用。[4]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衰落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复兴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20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人类历史上一切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和生产劳动有着bai密切的关系。都是在人类同大自然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中医药知识也不例外。就拿神农尝百草来说,神农不一定有其人,但“尝百草”的事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可能是一个人。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不懂得耕作收获,只是从自然界寻找现成的东西拿来充饥,“饥则求食,饱既弃余”。可以想象,人类在采集野菜,种子以及植物根茎充饥的时候,有可能吃到一些有毒植物,而发生头痛,呕吐,腹泻等情况,甚至可能昏迷,死亡。比如吃了大量的大黄,会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可导致呕吐。当然,也可能有例外的情况,正在腹泻时,无意中吃了某种植物,腹泻缓解了。这样天长地久,人们就逐渐懂得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治病的植物。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药物也就出现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正是人民群众这种实践的反映。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中说道:“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有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的积累下去,乃有草创的记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鲁讯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人类发现药物的生动描述。除了发现药物以外,外治法的出现大体也经历了这样一种体验摸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人和动物杂处一起,难免引起搏斗导致外伤,当采集和猎取食物时,因碰撞,跌倒或由高处坠下而引起身体损伤的事也会经常出现,当这些外伤出现时,人们有可能不自觉地抚摩,揉搓以减少疼痛,或者随手用泥土,树叶,苔藓等敷在患处止血,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可以减轻疼痛或可以止血的东西。这就是某些外治法和推拿术的起源。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古代东方医学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

这四次大瘟疫,导致欧洲数以万计的人染病身亡,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要知道医学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人类对疾病的抗争史。

在经历这四次大灾难后,西方医学技术与理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西方人卫生健康观念。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仅哲学与艺术上意识领先,医学与生理学也出现较早,并且在当时得到较大发展。

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关于战争中医师治疗战士伤口的描述,在希腊神话体系中,也有对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描述。从各种史料文献来看,当时古希腊对医生是比较尊敬的。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

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