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黑龙江医学杂志刘国文

发布时间:

黑龙江医学杂志刘国文

最有效的祛斑方式应该是分析自身色斑形成的原因进行去除。也就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想要彻底的祛斑,首先要知道斑是怎么形成的,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知道原因,我们在祛除斑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就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经前期(10~14天)出现生理上、精神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典型症状为经前10~14天出现盆腔下坠感,腰背疼痛,头痛,乳房胀痛,全身无力,疲劳,抑郁,精神过敏(无原因哭泣或大怒等),面浮肢肿等,月经来潮后症状消失。本病发病原因不甚清楚。如有的认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常存在于有排卵型的月经周期中,可能是组织对孕激素、雌激素敏感性失常有关;水钠潴留、催乳素浓度增高以及维生素B6缺乏等亦有可能导致本病的产生。临床治疗,主要是采用精神疏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纠正水钠潴留、控制精神神经症状、消除乳房胀痛以及激素治疗等,但疗效均不够理想。结合临床表现,本病可归类于中医“脏躁”、“经前乳胀”、“经行水肿”、“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病证范畴。肝气郁结、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是本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因乳房、胸胁、小腹乃肝经循行之处,冲任隶属于肝肾,肝经气机郁滞则诸症丛生;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阳上亢,挟痰湿上扰清阳,则可出现经前精神情志异常、头痛身痛、乳房胀痛等症;肝木乘脾,脾湿不运,水津不布,即见经行水肿,脾肾不足,则见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候。中医药治疗,重在疏肝理气,滋肾柔肝,结合心理疏导,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累及脾、心等脏,则宜兼而治之。临床证实,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本节选介人工周期方、逍遥安妇饮等经验方共14首。其中有方剂侧重于某一主证,如解郁活血汤以治疗经前乳房胀痛为主即是。1.人工周期方【药物组成】①促卵泡方:熟地、丹参、首乌、茺蔚子、菟丝子、肉苁蓉各10g。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g;肾阳虚加仙茅6g。仙灵脾10g。②补肺滋肾方:黄芪、北沙参各15g,桔梗6g,甘草3g,黄精、桑寄生、川断、女贞子、旱莲草各12g。其中偏肾阳虚者加鹿角霜10g,菟丝子12g,肉苁蓉10g;经前浮肿加党参、茯苓、苡仁各12g,车前子10g。③溴隐亭。【治疗方法】①卵泡期用促卵泡汤,每日1剂,连服7剂,水煎服。②月经后半期用补肺滋肾方,每日1剂,连服至经前1天。⑧溴隐亭于月经干净后服用,每次2.5mg。每日1次,连用至经前1天。此为1疗程,一般3~6个疗程。【功效主治】促卵泡方以补肾填精为主,补肺滋肾方重在益气滋肾。以上方药(人工周期方)适用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运用】观察对象为23~49岁经前期综合征妇女94例,治疗前3个月内未用过激素。多数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则(20~60天),颜色暗红,经量少,经前数天或经前两周出现头痛、烦躁、胸闷、乳胀、浮肿等症状,随着月经来潮,症状消失。将94例分三组进行治疗观察(中药组、溴隐亭组、中药加溴隐亭组),其中药组、溴隐亭组各25例,中药加溴隐亭组44例。①溴隐亭组治疗3个月后随访,显效20例,好转5例:②中药组3个月后随访24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2例:③中药加溴隐亭组3~6个月后随访38例,显效32例,好转5例,无效1例。1年后随访到25例,经前症状消失21例中,4例经前症状再现。2例无排卵、8例黄体功能不健者相继妊娠,2例人工流产。【经验体会】对94例经前期综合征妇女用上方治疗,分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用RIA法测定血清催乳素(PRL)。结果发现66例患者血清PRL大于25ng/ml,占总例数的70%。用溴隐亭治疗后经前综合征症状迅速控制,血清PRL降低(P<0.01),但停药后经前症状易复发。加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后,经前症状的复发明显减少。观察结果表明,改良中药人工周期加溴隐亭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良好方法,比单用溴隐亭治疗的疗效更为优越。研究结果同时还为中医学中“经前诸证”的诊断提供了物质基础。【方剂来源】廖玎玲,等.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观察.中医杂志,1990,(5):27.2.逍遥安妇饮【药物组成】柴胡、丹皮、香附、王不留行、郁金、栀子各1Dg,当归12g,白芍。云苓、山楂各15g,青陈皮各9g,路路通6g,薄荷3g。加减变化:心烦口干者加石斛10g,生百合12g,太子参15g;乳癖者加昆布、海藻、炮山甲各10g,败酱草15g;浮肿便溏者加党参、山药各15g,白术10g;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0g,合欢皮12g。【治疗方法】上方水煎内服,1日1剂,于经前10~15天开始服用。【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肾。主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运用】本组64例,年龄在22~43岁之间;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5年。本组必备症状为胸胁乳房胀痛,另伴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腹满厌食,且均发于经前3~14天,大多数病人经至即解,少数病人经后方解。经治疗后观察2~6个月经周期者占83%。6~10个月者占17%。结果46例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其中服药两个周期而愈者33例,3个周期而愈者8例,4个周期而愈者5例。【经验体会】本症治法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在经后的用药中,一般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之类,并随症状佐以调肝,理脾之品,故收敛甚佳。【方剂来源】胡青素·安妇饮治疗经前乳胀64例.河南中医,1988,(6):27.3.芪附四君汤【药物组成】制附片15g,黄芪、太子参或党参各30g,白术、茯苓、甘草各10g。加减变化:寒象明显或兼表证者选加生姜、苏叶、麻黄、桂枝、防风;气滞明显者选加香附、木香、枳壳;有瘀象者选加当归、川芎、丹参、白芍;有痰滞者选加半夏、陈皮;阳虚明显者选加淫羊藿、补骨脂;阴虚明显者选加熟地、白芍、首乌;纳少便稀者选加山楂、神曲、二芽;不寐者加酸枣仁;浮肿尿少者加益母草、泽泄。【治疗方法】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在经前及经期服用3~5剂。【功效主治】本方有扶阳益气之功,主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运用】本组50例,经本方治疗后痊愈31例,占62%;显效1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6%。服药2~36剂,平均为12剂。如一患者31岁,诉每逢经前一周内整夜不能入眠,经行则自行缓解已一年余。常伴夜尿频数。且失眠愈重则夜尿愈频,可达10次之多,经行量少不畅,时感头昏、乏力、纳减。现值经前,诸证又发已2天。舌淡红苔少,兼有瘀点,脉沉。证属气阳不足,阳不入阴,且兼有瘀滞,治以扶阳益气,活血安神为主,用芪附四君子汤加酸枣仁、防风、陈皮、沙苑子、丹参、生牡蛎等,3剂后诸症大减,正值经水来潮,仍用前方加党参30g,又服3剂后经行通畅,经量增多。仍用前方增减,在下届经前再服3剂。半年后随访未复发。【经验体会】经前期综合征,通过临床观察,以气阳不足兼有痰湿瘀滞者居多,而以气阳不足为本,痰湿瘀滞为标。本病常因恼怒烦劳或感受风寒而诱发,临床表现可以表证为主,也可以里证为主,亦有表里俱病,而出现种种经前期证候。对本征患者只要有形寒肢冷,倦怠神疲少气,脉沉或缓等,不问新久,均以本方随证化裁,以治本为主,兼顾其标。临证时应根据患者阳虚、阴虚、痰湿、瘀滞等证之孰轻孰重,随证施治,灵活化裁。【方剂来源】黎济民.芪附四君汤治疗经前紧张综合征5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9,(2):6.4.加味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20~30g,黄芩、党参、生姜、半夏各9g,炙甘草6g,大枣5枚。加减变化:乳胁痛加川楝子10g,白芍、夏枯草各15g;烦躁发热加半夏、人参、丹皮各10g,栀子、生地各15g;泄泻加炒白术15g,薏苡仁20g;水肿加茯苓20g,泽泻15g,心悸失眠加远志15g,炒枣仁、当归各10g;恶心呕吐减甘草、大枣,加竹茹、苏梗各10g;头晕头痛加菊花10g,川芎15g;血瘀加丹参15g,鸡血藤10g;气虚加黄芪15g;不孕加紫石英、女贞子各15g。【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出现本征前1~2天开始服药,服至月经来潮。连服5个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利湿,养心安神,活血祛瘀。主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运用】本组167例。年龄在25岁以下27例,26~40岁126例,41岁以上1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主证为经前期水肿、乳胀、烦躁(或合并不孕)者115例,头痛18例,泄泻17例,发热9例。经用以上方法治疗,痊愈77例,显效57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41%。【经验体会】本组经治疗后,对接受过24小时尿孕二醇检验的51例,再次留样检查24小时尿孕二醇含量,其结果X±SD:4.03±1.92mg,与治疗前X±SD:2.82±1.03mg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小柴胡汤治疗经前期紧张的疗效,是通过促黄体功能,提高孕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孕激素比值来实现的。另外柴胡用量一般情况下不可少于20g。对个别病例用量可至50g,其效果良好,并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方剂来源】刘长江,等.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经前期紧张征167例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北京中医,1987,(6):30~31.5.解郁活血汤【药物组成】柴胡、川芎、赤芍、郁金、山药各12g,香附、瓜蒌、丹参各15g,枳壳、红花、橘叶各9g,桃仁、青皮各10g,甘草6g。加减变化:脾虚者,加党参、黄芪、苍术、白术、砂仁;血虚者,加当归、熟地、白芍;肾阴虚者,加知母、生地、山茱萸、旱莲草;肝火犯胃者,加栀子、丹皮,陈皮;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珍珠母、龙胆草、菊花;阴虚阳亢者,加牡蛎、阿胶、麦冬、生地;瘀血痰凝者,加当归、穿山甲、王不留行、三棱。【治疗方法】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功效主治】降肝气,调冲任,行气活血散结。主治经前乳房胀痛。【临床运用】运用本方治疗经前乳房胀痛50例,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愈44例。为88%;好转5例,为10%;无效1例,为2%;总有效率98%。【经验体会】经前乳房胀痛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肝郁胃阻。治疗应以解郁疏肝,消胀健胃为法。本组50例经解郁活血汤治疗后,有效率为98%,效果良好。是否具有调整内分泌一卵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本病时,应注意服药方法,要在感到胸闷乳胀之日开始服药,到月经来潮前1~2日停服,连服3个月或半年,否则虽有效但易复发。【方剂来源】谷书云.解郁活血汤治疗经前乳房胀痛50例.山东中医杂志,1992,(6):27.6.加味乳胀散【药物组成】青皮、陈皮、橘叶各12g,王不留行15g,枳实、郁金、香附各10g。加减变化:经行先期,量多色红,属于血虚有热者,加荆芩四物汤;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属于胞宫寒冷者,加温经汤;经期腹痛者加元胡,制乳没;胁痛者加逍遥散;血瘀症状显著者加失笑散、丹参;乳房结块者。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蛎、白芥子;面肢浮肿者,加五苓散;肾阳不振者,加桑寄生、川断肉、菟丝子;肾阴亏损者,加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兼湿热者,加用知柏地黄丸。【治疗方法】乳房症状出现时开始服药,每日1剂。症状消失则停服,作为1个疗程。下次经前期如有症状则继续服用本方,如无症状出现,则停药观察,以防受孕。【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和胃。主治重度经前期乳房胀痛症。【临床运用】如治一女,27岁,教师。1984年3月19日初诊。结婚1年余,尚未受孕,经前1周乳房作胀而刺痛难忍,经行则胀痛缓解,月经周期正常,舌边色紫,苔薄黄,脉弦细,证属气滞血瘀(原发性不孕症),始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青陈皮、青橘叶、王不留行、炒枳实、黄郁金、制附香、台乌药、大丹参各10g,失笑散15g,京赤芍、苏藿梗、炒楂曲各10g。嘱服五剂而安。【经验体会】用本方加减治疗经前期重度乳房胀痛症2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10例症状消失或受孕,15例症状好转,1例有反复而无效。说明本方值得进一步作临床实践观察。【方剂来源】巢伯舫,等.以“加味乳胀散”为主治疗重度经前期乳房胀痛症的经验.江苏中医杂志,1985,(6):10.7.加味平胃散【药物组成】苍术20g,厚朴、陈皮、柴胡、代赭石、竹茹、菊花、牛膝各15g,当归18g,青皮75g,细辛5g,红花7.5g。【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空腹时顿服。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要保持精神舒畅。【功效主治】舒肝理脾,和胃降逆,引血平冲。主治经期顽固性头痛、呕吐症。【临床运用】以本方治愈1例有24年经期顽固性头痛、呕吐史的患者。该患者自首次月经出现头痛、呕吐症后,24年间每逢月经来潮即出现上症,并周身不适,痛苦难言。虽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经用本方6剂,诸症大减,再服3剂,即能在经期上班。其后,以圣愈汤加味收功,3剂而获痊愈。【经验体会】经期头痛、呕吐为临床多见,但持续24年顽固不解者实属罕见。中医认为本病乃气机不利,邪气犯胃,久病伤脾所致。故当以舒肝理脾,和胃降逆为主。方中以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和胃行气燥湿理脾;以青皮、柴胡破气疏肝,以解郁滞;代赭石、竹茹、当归、红花、牛膝活血调冲降逆,引血下行;细辛、菊花通窍而止痛。全方共奏舒肝破滞,燥湿理脾,平冲降逆,和胃止痛之功。方证相对,故获良效。【方剂来源】刘国文.顽固性经期头痛、呕吐治疗报告.黑龙江中医药,1985,(5):48.8.柴芍止痛煎【药物组成】北柴胡、酒炒香附、金铃子各6g,杭白芍15g,赤芍药、台乌药、延胡索各10g,炙甘草5g。【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主治经期外阴掣痛,牵掣两侧乳头疼痛。【临床运用】本方系广西妇科名老中医班秀文先生验方。某妇女3年中月经前后不定,经量不一,色暗红夹紫块,经行不畅,每次均有乳房、少腹、小腹及外阴部疼痛,形似吊痛,呈阵发性发作。妇科检查未见异常。经用本方6剂,诸证悉除。【经验体会】本病以经期外阴疼痛,并牵掣至两侧乳头疼痛,故名经行吊阴痛。班老认为本病多与肝气郁滞,冲脉气逆而起所致,尤以情志不遂,恼怒愤闷为诱因。故治当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中以柴胡、香附、金铃子、乌药等疏理肝气,畅志平冲;用赤芍、延胡索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用白芍、甘草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全方共奏解郁疏肝,活血调经,缓急止痛之功。临床用之颇验。【方剂来源】班秀文.经行吊阴痛,妇科奇难病论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9.经前瘙痒方【药物组成】当归、白芍、生地、防风、牛蒡子各12g,川芎、白蒺藜、何首乌、薄荷各9g,荆芥、蝉蜕各10g,黄芪15g。【治疗方法】水煎服。于经前5~8天开始,每日服1剂,连服10剂。下次月经来潮前5~8天再服10剂,连续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功效主治】经前期瘙痒症。本方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临床运用】本组17例,主要表现为经前期3~5天周身瘙痒,入夜加重,经前1天尤甚,伴有心烦、口干咽燥、周身不适,少数患者有皮肤烧灼感,经至痒轻,经尽痒亦消。用本方治疗,结果:痊愈1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经验体会】经前期瘙痒,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认识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激素的周期改变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排出有关,治疗常用激素类药物为主,控制症状有效。运用加味当归饮治疗本症,不仅效果比较显著,而且疗效巩固,很少复发。【方剂来源】李爱华,等.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经前期瘙痒17例.河北中医,1990,(1):34.10.经行痒疹方【药物组成】薄公英15g,野菊花12g,忍冬藤、生地黄各20g,赤芍、丹皮、紫草茸、防风、连翘、凌霄花,白藓皮各10g,生甘草6g。【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本方同时,并针刺三阴交、曲池、合谷3穴(强刺激泻法)。痒疹消退后,应以调和营卫,凉血解毒为法调理善后,以绝病根,一般宜连用3个月。【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散风解毒。主治经行痒疹。【临床运用】本方系广西妇科名老中医班秀文先生验方,临床用治经行痒疹多获良效。如有1妇女每因月经而全身发痒,出现红色皮疹,忽起忽落,其月经前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暗红夹紫块,并伴见乳房、少腹、小腹胀痛,心烦易躁,胸胁苦闷等症状。经用本方3剂,并刺三阴交、曲池、合谷等穴,3日患者痒疹全部消退,经用调和营卫、凉血解毒等药善后治疗(每月6剂药)3个月,病未再发。【经验体会】班老认为诱发本病的原因甚多,但总的来说火热之毒郁闭于营分,从血络透出肌肤是其主要病理改变。妇女经期而见痒疹,多与肝郁化火生风,闭郁于营血有关。故本方总以清热凉血,散风解毒为法。用蒲公英、野菊花、紫草、丹皮、赤芍、生地黄等以清热凉血;忍冬藤、连翘、防风、凌霄花、白藓皮等以散风清热解毒。全方共奏凉血、祛风、解毒之功,故获良效。【方剂来源】班秀文.经行痒疹.妇科奇难病论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11.加味五皮饮【药物组成】桑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生姜皮各10g,桂枝3g,益母草、黄芪各30g。加减变化:呕吐者加半夏10g;大便溏泻者加薏苡仁、白扁豆各15g;胸脘闷胀者加厚朴、苍术各10g;咳嗽者加五味子15g,细辛3g;腰胀冷痛者加枸杞,菟丝子各15g。【治疗方法】上方水煎内服,1日1剂。【功效主治】补益脾肾,利水消肿。主治经行水肿。【临床运用】本组30例,40岁以下者26例,以上者4例。面部浮肿15例,四肢浮肿3例,下肢浮肿10例,全身浮肿2例。辨证属脾虚型14例,肾虚型12例,脾肾两虚型4例。疗效:服药2剂消肿者12例,3剂消肿者9例,4剂消肿者5例,6剂消肿者4例。【经验体会】本方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五皮饮加味而成,重在补益脾肾,利水消肿。但水肿的病机复杂,临症需灵活加减运用。【方剂来源】程润泉,等·加味五皮饮治疗经行水肿·四川中医,1988,(11):34.12.活血达营片【药物组成】莪术100g,大黄、赤芍各30g。【治疗方法】以上剂量,为1日量,制成糖衣片分服。【功效主治】活血化瘀。主治少女月经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运用】本组26例,经治疗后,有4例在第1周期即控制,下月未再发作,一切如常;有7例经第1个周期治疗后,哭泣减少,呆滞减轻;其余均连续治疗2~4个周期后病情方得控制,一切如常。随访5年中,有4例已考取大学,月经期、量、色质亦趋正常。血液流变学方面,在发病时其全血比粘度、还原粘度和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同年龄者。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或接近正常。【经验体会】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少女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有效,因其临床表现多属“实证”,“热证”。至于精神病人在临床上所表现之血瘀证象,从实践中体会到与其它疾病之血瘀不同。如《证治准绳、蓄血篇》云:“夫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淤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多”。在这一理论启示下,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少女周期性精神病,用以调整血运功能,使污血得以祛除,从而促进患者机体的气血平衡,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至于活血化瘀治疗本病所以能获效,上述只是一种推理,其真正获效的有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方剂来源】周龙标.活血化瘀法治疗少女月经周期性精神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2):11.13.瓜蒌乌药散结汤【药物组成】瓜蒌15g,乌药、没药、皂刺、甲珠、元胡、香附、木香各10g,当归、郁金各12g,甘草6g。加减变化:经前少腹刺痛,痛过于胀者,加莪术、红花、琥珀;经前少腹隐痛喜按者,加官桂、吴茱萸,党参;青春期、更年期病人,加枸杞子、生地、女贞子。【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早、中、晚3次温服。要求在月经来潮前1周用药,持续到月经停止,1个周期为1疗程。【功效主治】舒肝理气,通络散结。主治经期乳房胀痛。【临床运用】以本方共治疗经期乳房胀痛患者144例。其中,显效(用药2个疗程,症状消失,连续2个月未再发作者)42例,占29.1%;有效(用药3~4个疗程,症状减轻或消失,连续2个月未再反复者)78例,占54.2%;无效(用药5个疗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者)24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经验体会】经期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不舒,郁怒烦躁有密切关系。由于情志失畅以致肝失调达,冲脉失畅,经络瘀滞,气血凝结于乳房而得。故当治以疏肝畅气,通络散结。方中香附、乌药、木香等疏理肝气;没药、当归、甲珠、元胡、郁金等活血理气,通络祛瘀;瓜蒌、皂刺等通络化滞,软坚散结;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肝气,解郁滞,祛瘀血,通经络,散包结而止痛之效。【方剂来源】王德安.瓜蒌乌药散结汤治疗经期乳房胀痛144例报告.黑龙江中医学院,1984,(6):25.14.加减当归四逆汤【药物组成】当归20g,桂枝、木通各10g,白芍12g,细辛8g,大枣5枚,甘草5g,硫磺3g(另包)。加减变化:肿甚加黄芪30g,泽兰12g;寒甚加制川乌10g;瘀血甚者加珠甲10g;血虚者加阿胶12g。【治疗方法】于行经前7~14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服;硫磺研末,每次用汤药送服1.5g,每日2次。行经开始即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宜连续治疗1~2个疗程。【功效主治】本方功可散寒、通阳、活血、利水。主治月经周期性水肿。【临床运用】本组34例,多在行经前7~14天开始感颜面部发胀,继则眼睑浮肿,日益加重,甚则波及全身,为凹陷性水肿,亦有双下肢为甚者。经用本方治疗,结果:1个疗程痊愈者22例,显效8例,好转4例;2个疗程治愈6例,显效6例。两疗程共治愈28例,治愈率为82%。【经验体会】月经周期性水肿属中医“月经前后诸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常因肝郁气逆,寒凝血瘀,水道不畅所致,故治疗当理气活血,散寒通阳,利水消肿,方与病机合拍。本方即具此等功效。临床证实,对本病有较好疗效。【方剂来源】喻峰.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月经周期性水肿34例.北京中医杂志,1988,(5):33.

医学杂志黑龙江

《大健康》《健康管理》还可以,都是省级维普。

查询一下主办单位是不是省级单位

不是,只是普通的期刊。核心期刊查询:

《包头医学》、《当代医学》、《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贵州医药》、《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广西医学》、《广州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哈尔滨医药》、《中外医疗》、《淮海医药》、《黑龙江医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药科学》、《河南医学研究》、《华夏医学华中医学杂志》、《交通医学》、《吉林医学》、《九江医学》、《吉林医学(护理版)》、《继续医学教育》、《江西医药》、《开卷有益(求医问药)》、《辽宁医学杂志》、《旅行医学科学》、《现代实用医学》、《农垦医学》、《内蒙古医学杂志》、《宁夏医学杂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求医问药》、《日本医学介绍》、《首都医药》、《山东医药》、《数理医药学杂志》、《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进修杂志》、《实用医药杂志》、《西北医学教育》、《现代医药卫生》、《新疆医学》、《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右江医学》、《亚太传统医药》、《医学理论与实践》、《微创医学》、《医学信息(下旬刊)》、《医学信息(上旬刊)》、《医学新知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药杂志》、《中国乡村医药》、《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新医学》、《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黑龙江医学杂志

康巍康巍,女,出生日期:,技术职称:主任医师,职务:科主任,毕业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最高学位:本科。中文名:康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职业:主任医师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要成就:1998年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代表作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工作单位:哈医大五院基本信息所学专业:医疗系从事专业:消化内科工作单位:哈医大五院通讯地址: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邮政编码:163316工作简历1970年12月至1974年09月集贤地区医院护士1974年09月至197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会龙山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医师1979年12月至2001年03月双鸭山矿务局总院主任医师2001年03月至今哈医大五院主任医师擅长领域消化内科重症、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治疗。消化道内窥镜的操作,镜下诊断及治疗。ERCP的操作和诊断技术。论著论文1.《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刊于1991年《黑龙江医学杂志》2.《雷尼替丁与麦滋林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刊于1994年《国际麦滋林学术汇编》3.《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3例》刊于1997年《中国新消化病学杂志》4.《介入性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刊于1998年《中国超声杂志英文版》5.《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刊于1998年《中国医药论从》6.《贝络纳治疗功能性便秘58例》刊于2000年《中华临床医学杂志》7.《洛塞克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观察》刊于2001年《中华临床医学杂志》8.《高山红景天对大白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刊于2007年《肝脏杂志》9.《高山红景天对肝纤维化大鼠PDGF-BBMRA表达的影响》刊于2007年《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核心期刊》科研成果1.肝利健软胶囊临床开发研究荣获1998年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胃镜下应用微波凝除胃息肉的研究荣获双鸭山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大庆地区肝硬化流行病学研究荣获大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安徽医学 安徽医药 包头医学 北京医学 重庆医学 广东医学 广西医学 广州医药 贵州医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哈尔滨医药 海南医学 航空航天医药 河北医学 河南医学研究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药 黑龙江医药科学 华北国防医药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夏医学 华中医学杂志 淮海医药 吉林医学 江苏医药 江西医药 交通医学 辽宁医学杂志 旅行医学科学 内蒙古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 齐鲁药事 齐鲁医学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 青海医药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人民军医 山东医药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陕西医学杂志 上海医学 生理学报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首都医药 四川医学 天津医药 微创医学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 西藏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 西南军医 现代临床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医学 现代医药卫生 新疆医学 新医学 亚太传统医药 医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信息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与教育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哲学 医学综述 医药论坛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右江医学 云南医药 浙江实用医学 浙江医学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数字医学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 中国医刊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药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杂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中医药管理杂志

1995《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第三卷,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观察,3人第一名。1995《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5年第三卷第一期咽鼓管吹张致面颈部皮下气肿一例,三人第一名。1995< 中国临床医药〉1995年第三期鼻腔乳头状瘤附9例分析3人第1名。199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第10卷1期,婴儿颌部神经母细胞瘤一例报告,3人第2名。1985《北方医学杂志》1985年第4期液氮深低温一次冷冻治疗口腔颌面疾病42例初步分析,2人第2名。1992《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年第27卷6期,大庆市正常人群EB病毒IGA/VCA抗体检测。4人第2名1999年《伤残医学杂志》1999年7卷第4期,新清宁片治疗结节性声带炎360例临床分析,4人第1名。2000《国际华人医学杂志》2000年9月第三卷第十期,鼻咽癌误诊6例分析。4人第1名。2000《黑龙江医学杂志》2000年第4期,中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4人第1名。《鼻腔乳头状瘤附9例分析》发表在《中国临床医药》第3卷,ISBN7-5616-3000-X/,4人第1名。《乳突根治I期鼓室成开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在《伤残医学杂志》第8卷,第2期,ISSN1007-0354/CN23-1402/R,5人,第2名。《耳窝瘘管治疗体会 》发表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第32卷第一期ISSN100-1905/CODEN HYDAES,5人第2名。《 小儿双侧气管半糊状异物抢救成功1例 》发表在《 伤残医学杂志》 第9卷第1期 ISSN1007-0354/CN23-1402/R,5人,第1名。《 颈部闭合性损伤气管断裂死亡1例》 发表在《 伤残医学杂志》 第9卷第1期ISSN1007-0534/CN23-1402/R,4人,第1名。《扁桃体术后出血57例分析》发表在《伤残医学杂志》第7卷第4期,ISSN1007-0354/CN23-1402/R,2人,第2名。《口腔颌面部肿瘤508例的临床分析》发表在《中国现代医学进展》第4卷ISBN7-80609-653-1/人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应用分析发表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第5卷第3期ISSN1684-2030-CN98-0030/R 4人第3名射频消融治疗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无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表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第4卷第7期4人第2名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一般情况下在通过审核后交。版面费用一直是投稿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由于黑龙江医学杂志为医学省级刊物,版面费用不是很高,一般在3000元左右,具体费用还是要看文稿的篇幅,、根据黑龙江医学杂志的显示,在投稿后1个月一般会有审稿回复,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毕竟是普刊,效率都比较快。不过论文有课题的话,审稿效率还是会快很多,很多杂志社对于有课题基金的论文,都会开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不是,只是普通的期刊。核心期刊查询:

1995《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第三卷,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观察,3人第一名。1995《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5年第三卷第一期咽鼓管吹张致面颈部皮下气肿一例,三人第一名。1995< 中国临床医药〉1995年第三期鼻腔乳头状瘤附9例分析3人第1名。199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第10卷1期,婴儿颌部神经母细胞瘤一例报告,3人第2名。1985《北方医学杂志》1985年第4期液氮深低温一次冷冻治疗口腔颌面疾病42例初步分析,2人第2名。1992《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年第27卷6期,大庆市正常人群EB病毒IGA/VCA抗体检测。4人第2名1999年《伤残医学杂志》1999年7卷第4期,新清宁片治疗结节性声带炎360例临床分析,4人第1名。2000《国际华人医学杂志》2000年9月第三卷第十期,鼻咽癌误诊6例分析。4人第1名。2000《黑龙江医学杂志》2000年第4期,中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4人第1名。《鼻腔乳头状瘤附9例分析》发表在《中国临床医药》第3卷,ISBN7-5616-3000-X/,4人第1名。《乳突根治I期鼓室成开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在《伤残医学杂志》第8卷,第2期,ISSN1007-0354/CN23-1402/R,5人,第2名。《耳窝瘘管治疗体会 》发表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第32卷第一期ISSN100-1905/CODEN HYDAES,5人第2名。《 小儿双侧气管半糊状异物抢救成功1例 》发表在《 伤残医学杂志》 第9卷第1期 ISSN1007-0354/CN23-1402/R,5人,第1名。《 颈部闭合性损伤气管断裂死亡1例》 发表在《 伤残医学杂志》 第9卷第1期ISSN1007-0534/CN23-1402/R,4人,第1名。《扁桃体术后出血57例分析》发表在《伤残医学杂志》第7卷第4期,ISSN1007-0354/CN23-1402/R,2人,第2名。《口腔颌面部肿瘤508例的临床分析》发表在《中国现代医学进展》第4卷ISBN7-80609-653-1/人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应用分析发表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第5卷第3期ISSN1684-2030-CN98-0030/R 4人第3名射频消融治疗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无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表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第4卷第7期4人第2名

黑龙江药学杂志

省级普刊:吉林医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医学新知。国家级普刊:当代医学,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实用中医内科。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基层医药,中华全科医学,安徽医学,安徽医药,陕西医学,陕西中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全科医学,中国普通外科,中国妇幼保健,等等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22期刊已经出版6期了。因为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由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主管,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是双月刊,每两个月就出版一次。而2022年有12个月,因此2022期刊是出版6期。所以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22期刊已经出版6期了。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医药卫生家庭医药.快乐养生甘肃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黑龙江医药首都医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实用医药杂志黑龙江医药科学

该刊具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属于医学类省级期刊,《黑龙江中医药》是由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主管、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国医药学期刊。创刊于1958年,双月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双月10号出版。黑龙江中医药是中国医药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